第一节 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玉米田间试验规范
玉米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规范刘旭海徽县种子管理站农作物田间试验目前国内尚无规范性文件,为了规范玉米品种产量比较的试验行为,减少试验误差,获取可靠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得出可靠结论,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田间试验的工作经验特提出本规范,以便于和广大同仁交流。
1.适应范围本规范适合于以玉米品种产量性状比较为目的的品种比较试验。
2.试验地选择地形地貌宜选川平地或水平梯田,山坡地要求坡度≤5°,无遮阴、无积水、远离村庄。
土壤肥力试验地选择应在试验所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地块,在前茬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预选。
通过对前茬作物的生长势来判断土壤肥力是否均匀一致,是否适合做试验用地。
备用的试验用地在以后的耕作、施肥等作业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一致,符合当地多数生产者的作业习惯。
3.编制田间试验方案依据试验的目的、试验因素、结合试验地实况,编制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当包括:试验的目的、参试品种、对照品种、小区面积、播种密度、小区排列方式、试验设计的种类(如:顺序排列、随机排列、正交设计等)、记载标准等。
3.1.试验设计参数参试品种数(含对照)≤15,行距h,小区间距h,每小区的行数≥4,区组间距80cm,株距根据播种密度计算,小区长度y必须是株距的整数倍,小区宽度k必须是行距的整数倍,15 m2≤小区面积≤25m2,小区计产面积S=(y+h)(k+h),即在小区基础上每边的两端各延长半行距长计算计产面积,使之尽可能接近营养面积,使测产结果更接近大田真实产量。
不应用小区面积代替计产面积。
重复次数≥2.选择的对照品种应当是试验区域内的主栽品种。
参试品种要求无包衣、原种。
3.2. 种植图根据试验方案和试验地的地理实况画种植图,种植图应标示清楚各小区和各区组的排列顺序,以及试验地的地理方位,便于田间记载和作业查照。
3.3.试验地的规划割方:指把不规则的试验地通过几何方法割去多余部分,变成矩形田的过程称为割方。
3.3.1.利用勾股弦定理割方分别在两条相邻的边上挂线,固定两线交叉处点O,任取一组勾股弦数,比如:取(3,4,5),则在一边3m处标记A,另一边在4m处标记B,当AB=5m时,即0∠=.然后量取一边需要的长度,以该AOB90边为一边在另一端再取一组勾股弦数,作直角,量取其余各边长度,对边等长,即成矩形。
玉米品种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的要求
试验目标明确: 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现实性的研究 尽量针对单一性因素(品种)进行试验 试验具有代表性、先进性: 要有区域性共同问题,有价值的前瞻性问题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重演性: 误差难免,但要减少误差,力求可靠,所有的试 验结果都能够得到试验重演(重复)。
试验目的
育种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筛选、 品比及大田生产试验的过程。找到 适合一定的生态区种植的高产、优 质、抗性强及适合机械作业的优良 品种,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试验因素
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 例如:玉米产量研究中,品种、密度、施肥量等因素,对 玉米产量都有影响,所以,它们是可以作为试验因素。 单因素试验:在我们的育种试验中,我们就可以将品种作 为一个试验因素,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专门研究品 种这一因素。我们称之为单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在试验中同时研究品种、密度等两个或两个 因素,称之为多因素试验
田间试验方案
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拟定的、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 的总称 是试验工作的核心文件 表达出试验中所有的试验工作执行方法 是确保试验结论可靠性的依据 周密、全面、细致、完善、慎重、规范 如果方案有缺陷,试验结果不可靠 如果方案太复杂,试验执行难度大。要做到简约、有效。
田间试验方案要点
试验对照
田间试验的比较基准 新品种研究试验,要以现行使用的品种对照 新栽培技术试验,要以现行使用的技术对照 对照能够体现出田间试验的技术水平 玉米试验设置对照时要参照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指定的对照品种以及当地的主栽品种 最好不要自己随意设置对照 否则,会造成田间试验缺乏通识性对照标准
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玉米报告一、玉米播种1、播种日期:2016年4月19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固通过10℃)2、玉米品种:农大86,种衣剂处置3、播种方式:点播——两人1行(6m),行距60cm,开5~6cm深的播种沟,28~29cm一穴,每穴2~3粒种子,穴之间再撒1粒种子。
湿土盖种,适当镇压。
4、打算密度:4500株/亩二、生长发育调查与田间治理1、玉米发芽率观看:观看日期:2016年5月10日播种了60粒出苗55棵,发芽率为55/60*100%=%。
二、玉米间苗:间苗后株距25cm3、适时中耕除草4、玉米幼苗性状考查表1. 玉米生长发育调查总结:从玉米播种到间苗、定株观看植株外部形状及内部生长锥发育进程,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熟悉。
播种时采纳种衣剂包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增强种子长势;适时刻苗,保证壮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竞争;按期对生长锥解剖观看,从初生期、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转变与神奇。
由于抽穗、开花、吐丝期正好在暑假,没有能按期调查,对这一时期感觉模糊,明白得不够。
三、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株高:第一层次生根至雄穗顶端;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达到30粒的穗为有效穗;穗位高度:第一层次生根到第一果穗节的长度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节间长度:大于1cm节间。
四、玉米经济性状考查表3. 玉米经济性状考查果穗长度(cm):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穗粗(cm):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均值;秃尖长度(cm):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份的长度;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由穗行数与行粒数相乘估算;果穗重(g):风干果穗的重量;出籽率(%)=(籽粒干重/果穗干重)×100%;百粒重(g):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样3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数,按标准水分(14%)折算百粒重。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第一节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三、测产及考种指标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
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
国家玉米记载标准完整版
国家玉米记载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物候期A.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
A.1.2出苗期:全区有50%穴数幼苗出土高达2cm时的日期。
A.1.3苗势:幼苗健壮程度,分强、中、弱三级。
A.1.4抽雄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A.1.5吐丝期:全区50%以上的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A.1.6散粉期:全区50%以上的雄穗主轴散粉的日期。
A.1.7成熟期:90%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
A.1.8生育期:从出苗到出现成熟黑层的天数。
农艺性状A.2.1叶(芽)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
A.2.2 叶片色:在植株生长到3-4叶时目测,分淡绿、绿、深绿等。
A.2.3 雄穗分枝:散粉盛期目测10株雄穗一级侧枝数目,求其平均值。
A.2.4 颖壳颜色: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的颖壳,分绿、紫等。
A.2.5 花药颜色: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新鲜花药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黑紫等。
A.2.6 花丝颜色:吐丝期,新鲜花丝长出约5厘米时观测雌穗新鲜花丝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黑紫等,调查一次重复。
A.2.7 穗柄长度:腊熟期在小区边行选择10株剖开果穗苞叶,测量穗柄与穗位节间长度的比值,求其平均值。
A.2.8 果穗与茎秆角度:腊熟期观测果穗与茎秆角度,用<45°、≥45°表示。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A.2.9 苞叶长短:收获前观测果穗和苞叶。
果穗明显露出苞叶定为短,当苞叶刚好覆盖果穗或略超出果穗定为中,苞叶明显超出果穗定为长。
A.2.10 成株叶片数:分别在植株第三叶、第五叶、第十叶和第十五叶点漆标记,在乳熟期统计10株全株叶片数,求其平均值。
玉米 田间检验
常规种 水稻 不育系、保持 系、恢复系 杂交种 自交系 玉米 亲本单交种 杂交种
原种 大田用种 父本 原种 大田 用种 母本 父本 母本
2011-10-28
作物名称 小麦
类别 原种 大田用种 原种 大田用种 原种 大田用种 原种 大田用种 大田用种 原种 大田用种 大田用种
田间杂株(穗) 率不高于 0.1 1 1 5 0.1 2 0.1 2 0.1 0.1 0.3 0.1
2011-10-28 4
三、田间检验的项目与时期
(一)项目
1. 生产常规种的种子田 —— 前作、隔离条件; —— 品种真实性; —— 杂株百分率; —— 其他植物植株百分率; —— 种子田的总体状况(倒 伏、健康等情况)。 2.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 隔离条件; —— 花粉扩散的适宜条件; —— 雄性不育程度; —— 串粉程度; —— 父母本的真实性、品种 纯度; —— 适时先收获父本(或母 本)。
处理方式
2011-10-28
18
(三)品种真实性检查
1. 核查标签----生产者应保留种子批的两个标签,一个在田 间,一个自留。杂交种必须保留其父母本的种子标签备查。 2. 实地检查不少于100个穗或植株,确认其真实性与品种描述 中所给定的品种特征特性一致。
(四)种子生产田的生长状况
1. 生长不良的种子田,应淘汰。 2. 当种子田处于中间状态时,检验员可以使用小区预控制的 证据作为田间检验的补充信息,对种子田进行总体评价确 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品种纯度的详细检查。
2011-10-28 20
1.种子田样区计数最低频率(表12-3)
样区最低频率 面积 (公顷) 少于2 3 4 5 6 7 8 9-10 大于10
2011-10-28
夏播玉米记载档案
玉米品种试验记载档案2006年试验组别夏播试验地点试验负责人联系电话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试验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个,对照品种。
小区面积(m2) 重复次数。
土质,地力。
前茬作物及产量。
底肥:种类用量方法。
种肥:种类用量方法。
追肥:第一次月日,种类数量。
第二次月日,种类数量。
测土:有机质,全N 。
速效P ,速效K 。
碱解N 。
浇水:第一次月日,第二次月日,第三次月日。
间苗:月日。
定苗:月日。
中耕:第一次月日,深度。
第二次月日,深度。
第三次月日,深度。
治虫:第一次月日,用药种类。
第二次月日,用药种类。
其他管理措施:生育期间的特殊气候情况:表1 田间调查表表2 抗逆性调查表品种名称:表3 小区测产表品种名称:单位:kg表4 室内考种表品种名称:田间调查、室内考种记载方法和标准一、田间调查记载标准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2.出苗期:全区发芽出土高约2-3cm的穴数达60%的日期。
3.抽雄期:全区60%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4.吐丝期:全区60%的雌穗已吐出花丝的日期。
5.成熟期:全区90%的果穗的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
6.生育期(生育天数):计算从播种到成熟的总天数。
7.株型:抽雄期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三种类型。
8.株高:乳熟期在一个重复内连续取10株发育正常的植株,测量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取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不要小数)。
9.穗位:乳熟期在一个重复内连续取10株发育正常的植株,测量地面至第一个果穗着生节的高度,以厘米表示,取平均值(不要小数)。
10.空杆率:收获时计算每重复内空杆(包括有穗无粒及穗粒数少于20粒的植株)株数占小区总株数的百分比。
11.保绿性:分三级。
1级:收获时全株绿色,最多下部1-2片叶枯黄,茎秆有韧性;2级:收获时植株穗上部绿色,穗下部枯黄;3级:收获时全株枯黄。
二、抗逆性调查方法及标准1.倒伏:以斜度大于45度角作为倒伏指标。
调查倒伏植株数占小区株数的百分比。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1 玉米调查项目及标准1.1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1.1.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1.1.2 出苗期:幼苗出土3厘米左右的穴数达到全区2/3的日期。
1.1.3 幼苗长势:幼苗3~4叶时,目测幼苗长势的强弱,分强、中、弱三级记载。
1.1.4芽鞘颜色:展开2叶之前,第一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为绿、浅紫、紫、深紫、黑紫。
1.1.5 散粉期:小区60%的植株雄穗主轴上部1/3处散粉的日期。
1.1.6 抽丝期:小区60%的植株雌穗抽花丝露出雌穗苞叶5厘米的日期。
1.1.7 花丝颜色:新鲜花丝长出约5厘米时的颜色,分为绿、浅紫、紫、深紫、黑紫。
1.1.8 成熟期:全小区90%以上果穗中部的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颜色和色泽的日期。
1.1.9 生育日数:统计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总日数。
1.1.10 活动积温:统计从出苗期到成熟期≥10℃的积温。
1.1.11植株整齐度:开花后期目测全区植株生长的整齐程度,以整齐、中等、不整齐3级表示。
1.1.12 株高:乳熟末期,实测5株有代表性植株自地表至雄蓼顶端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1.1.13 穗位高:测定株高的同时,实测上述五株自地表至上部穗位着生节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1.1.14 空秆率:收获时调查全区结实低于10粒的果穗的株数百分率。
1.1.15 倒伏性:目测记载倒伏日期、原因、程度、面积。
1.1.15.1 倒伏日期:记载倒伏当天的日期。
1.1.15.2 倒伏程度:分五级。
0级:植株不到。
1级:植株倾斜度不超过15°。
2级:植株倾斜度在15°~45°之间。
3级:植株倾斜度在45°~85°之间。
4级:植株倾斜度超过85°以上。
1.1.15.3 倒伏比例:目测,以百分率表示。
1.1.16 大斑病和灰斑病:在抽丝25天后目测整株的发病情况,分为五级。
1级:全株叶片无病斑或仅在穗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积少于总叶面积5%。
45农事学(3)第四十五讲“玉米农艺性状调查”
16、单株有效穗数:全田选取彼此有一定间隔的4~5行, 每行取40~50株,调查结实30粒以上的果穗数与调查株数 之比,以穗/株表示。 17、有效穗数:每公顷实收株数与单株有效穗数的积,以 穗/hm2表示。 18、 产量(kg/hm2)=每公顷株数×单株粒干重(g)/1000 19、生物学产量:单位面积上的地上部干物质重量。 生物学产量=每公顷籽粒产量+茎叶干重+穗轴干重。 20、经济系数:
农事学实践教程
(3)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二、实践操作
(一)玉米生育时期记载方法和标准: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有50%以上的幼苗出土2cm。 3、拔节期:全田有50%以上植株基部节间伸长达2cm~3cm。 4、抽雄期:全田有50%植株雄穗尖端从顶叶抽出。 5、开花期:全田有50%穗植株雄穗中部小穗开花。 6、吐丝期:全田有50%穗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 7、成熟期:全田90%以上植株果穗苞叶由黄变绿,籽粒硬化。 8、收获期:实际收获的日期。
(二)玉米农艺形状调查方法和标准如下
1、株高:自地面至雄穗顶的高度,取10~20株平均, 以cm表示。 2、穗位高:着生果穗的节至地面茎的高度,以cm表示。 3、双穗率:一株结2个果穗的百分株率。 4、多穗率:一株结2个以上果穗的百分株率。 5、空秆率:没有果穗或果穗不发育的植株的百分率。 6、穗长:自果穗基部量至果穗顶部的长度 (不包括果穗 柄)(cm)。
之间的差异。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表
株号 株高cm 穗位高cm 茎粗cm 节数 生播期
密度 双穗率 倒折率
倒伏率 调查日期
玉 米 的 室 内 考 种 表
品 种
地 块
种 植 密 度
最新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最新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在本次田间实验中,我们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实验地点位于XX农场,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玉米种植。
实验周期从播种到收获,共计120天。
播种阶段,我们选择了多个玉米品种进行对比实验,包括传统品种和
经过基因改良的新品种。
种子在3月初播种,播种密度控制在每亩
3000株左右。
在播种过程中,我们还采用了不同的种植方式,如单行
种植和双行种植,以评估其对产量的影响。
生长期间,我们定期对玉米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包括植株高度、叶
片数量和健康状况等。
同时,记录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业
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在施肥方面,我们对比了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
生长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对病虫害进行了及时的防治,使用了环保
型生物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收获阶段,我们在9月中旬开始收获。
通过精确测量,我们发现基因
改良品种的玉米在产量上相比传统品种有显著提高,平均增产15%。
此外,双行种植方式相比单行种植在产量上也有所增加,平均增产10%。
在施肥对比实验中,我们发现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
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总结来说,本次田间实验表明,通过选择优良品种、优化种植方式和
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合理的农业管理
对于保障作物健康生长和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
们将继续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玉米室内与田间试验测定指标
第一部分承试单位调查填写内容1.1 试验设计1.1.1小区实际种植行数:播种时每小区实际种植的行数。
1.1.2小区行长(m):试验设计小区行长度,保留小数后1位。
1.1.3平均行距(cm):等行距时直接填写,大小行(垄)时求平均值,保留小数后1位。
1.1.4平均株距(cm):播种时采用的株距,要求等株距种植,保留小数后1位。
1.1.5实际种植行株数(cm):播种时每行实际种植的株数,保留小数后0位。
1.2 生育期调查记载标准1.2.1出苗期(月.日):全区幼苗出土高约2~3cm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
1.2.2吐丝期(月.日):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1.2.3成熟期(月.日):全区90%以上植株只籽粒硬化及苞叶呈现成熟的固有颜色。
成熟期调查必须天天进行,在小区两个边行中选有代表性植株,抠出果穗中上部籽粒,观测记载籽粒生部位出现黑层的日期。
1.2.5记载格式:5月1日记为5.01,5月10日记为5.10,5月12日记为5.12。
1.3 特征特性调查记载标准1.3.1株高(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
1.3.2穗位(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面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
1.3.3茎粗(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上第三节间中部茎的直径(要与叶着生方向垂直),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1.3.4穗柄长度(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定穗着生茎节至穗基部长度,分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
1.3.5叶数(片/株):每小区定点10株,随着玉米生长,标记叶片。
抽雄期后调查主茎叶数,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1.3.6叶数苗期鞘色:在可见叶5片时调查叶鞘色,分浅绿、绿、浅紫、紫、深紫等。
1.3.7苗期叶色:在可见叶4~5片时调查叶片色,分浅绿、绿、深绿、绿紫等。
1.3.8株型:抽雄期后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株型,分紧凑、半紧凑、平展。
玉米记载标准
玉米品种试验记载标准甘Q/NY-19831物候期: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出苗期:全区幼苗出土高约3厘米的苗数达60%的日期。
出苗后五天计算出苗率。
抽雄穗期:全区60%的植株雄穗尖端出顶叶的日期。
抽花丝期:全区60%雌穗抽花丝的日期。
成熟期:全区90%的植株籽粒硬化的期日。
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总日数。
生育期有效积温:自出苗到成熟期,每日平均温度减去10℃的总和。
2. 特征特性2.1 幼苗性状:在3-4的叶期记载。
2.1.1 叶形:分宽大或细长。
2.1.2 叶色:分绿、浅绿、紫、浅紫等色。
2.1.3 茎色(即叶鞘颜色):分紫、绿、浅紫。
2.1.4生长势:分强、中、弱三级。
2.2 株高:在乳熟期测定,,每个小区取中间行,连续测量10株,自地面量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不要小数(单位;厘米)2.3 穗位高:在量株高的植株上,测量地面至第一果穗着生节位高度,求其平均数,不要小数(单位;厘米)2.4 茎粗:在量株高的植株上,测量自地上第三节中部直径,求其平均数,留一位小数(单位;厘米)2.5 雄穗性状:主轴(分长、中、短三级)、分枝数(分多、中、少三级。
多,10个分枝以上;中,5-10个分枝;少,5个分枝一下。
)颖壳色(雄穗抽出后至散粉前,观察雄穗护颖颜色,分紫、绿、绿带紫。
)花药色(分紫、紫红、黄紫、淡黄、浅绿)花粉量(多或少。
)2.6 雌穗花丝色:分乳白、淡黄、黄绿、浅紫、粉红等色(一吐丝后授粉前为准)。
2.7 整齐度:分别在苗期抽雄期两期记载,分整齐(+ +)、中等(+)、不整齐(-)。
2.8 叶片数: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抽雄穗后调查其总叶数(包括枯叶在内)求其平均数。
2.9 果柄长短:分长、中、短三级。
2.10苞叶长度:分长、中、短三级。
长—苞叶长度超过果穗长度甚多。
中—苞叶长度与果穗长度几乎相等或稍长于果穗短—苞叶长度短于果穗长度,果穗顶端籽粒外露。
2.11单株有效穗数:小区总穗数被总株数除,留两位小数。
湖北省鲜食玉米品种试验记载项目及标准
湖北省鲜食玉米品种试验记载项目及标准一、物候期1、播种期:指播种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
2、出苗期:全区50%的幼芽出土达2cm时的日期。
3、散粉期:全区50%的植株雄穗主轴开始散粉的日期。
4、吐丝期:全区50%的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3cm的日期。
5、鲜果穗采收期:吐丝后21-24天采收并记载。
二、植株性状1、株高:在乳熟期取有代表性的行连续10株,测量从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平均值,以cm表示。
2、穗位高:与测株高同时进行。
测量从地面至第一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平均值,以cm表示。
3、株型:抽雄后目测,分紧凑,半紧凑,松散三类。
4、双穗株率:成熟后调查植株结有双穗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的百分率。
5、空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果穗,或有果穗结粒在10以下的株数占全小区株数百分率。
6、倒伏率:植株倾斜角度大于45?,但未折断者占该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倒伏发生后立即调查。
7、倒折率: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株数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收获前调查。
8、苞叶包穗程度:收获前目测,分苞叶适中,苞叶过长,苞叶短三级。
9、收获株数:收获时调查收获小区的株数。
三、果穗性状(随机连续取样10穗调查)1、穗长:测量穗基部至穗顶端长度,求平均值,以cm表示。
2、穗粗:测量果穗中部的直径,求平均值以cm表示。
3、秃尖长:测量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求平均值,以cm表示。
4、穗型:分筒形、锥形两种。
5、穗行数:计算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求平均值。
6、行粒数:每穗对称数2行之和再除以2,为每行粒数,求平均值。
7、粒色:分黄、白、紫等色。
8、百粒重:取鲜籽粒100粒称重,重复2次,求平均数,以g表示。
9、出粒率:以小区的(鲜籽粒重/鲜果穗重)×100%。
10、轴色:红、粉、白等。
11、籽粒深度:取有代表性鲜果穗5穗,在果穗中部截断,测定整棒直径与棒轴粗度的差值除以2,取平均值,用cm表示,保留1位小数。
四、产量1、鲜整穗产量(1)小区产量:甜玉米试验称取小区中间4行的鲜果穗(去苞叶)重量;糯玉米试验称取小区中间3行的鲜果穗(去苞叶)重量,单位以kg表示,保留2位小数。
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1 、播种日期:2022 年4 月19 日(土壤5cm 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0℃)2、玉米品种:农大86,种衣剂处理3、播种方式:点播——两人1 行(6m),行距60cm,开5~6cm 深的播种沟,28~29cm 一穴,每穴2~3 粒种子,穴之间再撒1 粒种子。
湿土盖种,适当镇压。
4、计划密度:4500 株/亩1 、玉米发芽率观察:观察日期:2022 年5 月10 日播种了60 粒出苗55 棵,发芽率为55/60*100%=91.67%。
2、玉米间苗:间苗后株距25cm3、适时中耕除草总结:从玉米播种到间苗、定株观察植株外部形状及内部生长锥发育过程,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播种时采用种衣剂包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增强种子长势;适时间苗,保证壮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竞争;定期对生长锥解剖观察,从初生期、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与奇妙。
由于抽穗、开花、吐丝期正好在暑假,没有能定期调查,对这一阶段感觉含糊,理解不够。
节间长度节间21512.0823.5936.410410.411514.012614.513714.9144 9 46.505 拔节期5 15 64.50 56 15 72.30 6 拔节期6 20 75.50 5株高:第一层次生根至雄穗顶端;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达到 30 粒的穗为有效穗; 穗位高度:第一层次生根到第一果穗节的长度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节间长度:大于 1cm 节间。
表 3. 玉米经济性状考查果穗长度(cm ):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穗粗 (cm ):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 测量果穗中间直径, 求其平均值; 秃尖长度(cm ):果穗顶端没有结子或者结子未成熟部份的长度; 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子粒行数; 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穗长(cm ) 平均穗粗(cm) 秃尖长(cm) 穗型 穗行数 a 行粒数 b穗粒数(a*b ) 实测穗粒数 平均穗粒数 百粒重(g) 果穗干重(g) 穗轴干重(g)16.50.512 37 444 45039.27 131.21 15.49黄色半马齿型 白色 33.17 143.73 17.44 87.8718.8 4.5 0.8 长筒形 1243 516 521 434 34.38 199.20 23.23 14.50.310 34 340 33225.85 100.78 13.60长度 17.8 17.8 17.1 13.8 14.1 10.5 11.122.401 105.51410 21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由穗行数与行粒数相乘估算; 果穗重(g ):风干果穗的分量;出籽率(%) = (子粒干重/果穗干重)×100%;百粒重(g ):随机取 100 粒子粒称重,重复取样 3 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数, 按标准水分(14%)折算百粒重。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一)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一)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背景玉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种子作物之一。
然而,玉米的生产和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田间调查以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章将介绍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调查项目以下是玉米田间调查项目的详细列表:•植株生长情况:调查植株的高度、茎粗、叶片颜色等因素;•田间气象情况:调查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土壤质量:调查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土壤紧密度等因素;•病虫害情况:调查是否存在病虫害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灌溉和施肥:调查灌溉和施肥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收割季节:在适当的时间收割并保证玉米的品质。
标准以下是玉米田间调查的标准:•玉米植株高度应在1.8m-2.5m之间;•叶片颜色应为深绿色;•土壤pH值应在6.0-6.8之间;•养分含量应保证足够,但过量施肥要避免;•病虫害情况应被及早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自然灌溉是首选,必要时进行人工灌溉;•玉米在成熟季节应及时收割,保证成熟度和品质。
结论以上介绍了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通过有效调查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注意事项为确保调查准确性和品质,应注意以下事项:•田间调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应该配备适当的器材;•不要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以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时常对玉米田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修剪和除草。
总结玉米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在田间调查过程中,需要关注植株生长情况、田间气象情况、土壤质量、病虫害情况、灌溉和施肥情况以及收割季节。
通过以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的田间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了玉米田间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确定适宜的玉米品种。
2. 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 评估不同施肥方案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贡献。
4. 分析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地点与时间实验地点位于我国北方某玉米主产区,实验时间为2023年4月至10月。
2. 实验材料实验品种:选用当地主栽玉米品种“XX-1”。
种子处理:用1%的多菌灵浸种消毒,晾干后播种。
肥料:选用复合肥(N:P:K=15:15:15)。
3. 实验方法(1)种植密度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梯度(40%、60%、80%),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20平方米。
(2)施肥方案试验:设置3个施肥方案(对照、低肥、高肥),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20平方米。
(3)病虫害防治试验:设置3个防治措施(对照、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20平方米。
四、实验过程1. 播种期:4月15日,采用机械播种,播种深度为3-4厘米。
2. 苗期管理:5月15日,进行间苗和定苗,每穴留苗2株。
3. 施肥期:6月15日,施用复合肥,施肥量分别为0(对照)、50%、100%。
4. 病虫害防治:7月15日,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XX-1”进行喷雾。
5. 收获期:10月15日,进行测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在种植密度为60%时,产量最高,达到8800公斤/公顷。
2. 施肥方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处理较对照处理产量提高20%,说明施肥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
3. 病虫害防治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处理较化学防治处理产量提高15%,说明生物防治措施对玉米产量有积极影响。
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玉米报告一、玉米播种1、播种日期:2016年4月19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0℃)2、玉米品种:农大86,种衣剂处理3、播种方式:点播——两人1行(6m),行距60cm,开5~6cm深的播种沟,28~29cm一穴,每穴2~3粒种子,穴之间再撒1粒种子。
湿土盖种,适当镇压。
4、计划密度:4500株/亩二、生长发育调查与田间管理1、玉米发芽率观察:观察日期:2016年5月10日播种了60粒出苗55棵,发芽率为55/60*100%=91.67%。
2、玉米间苗:间苗后株距25cm3、适时中耕除草4、玉米幼苗性状考查表1. 玉米生长发育调查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播种时采用种衣剂包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增强种子长势;适时间苗,保证壮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竞争;定期对生长锥解剖观察,从初生期、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与神奇。
由于抽穗、开花、吐丝期正好在暑假,没有能定期调查,对这一阶段感觉模糊,理解不够。
三、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达到30粒的穗为有效穗;穗位高度:第一层次生根到第一果穗节的长度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节间长度:大于1cm节间。
四、玉米经济性状考查穗粗(cm):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均值;秃尖长度(cm):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由穗行数与行粒数相乘估算;果穗重(g):风干果穗的重量;出籽率(%)=(籽粒干重/果穗干重)×100%;百粒重(g):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样3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数,按标准水分(14%)折算百粒重。
五、玉米测产1.测产公式玉米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种植密度×平均每株穗数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单位面积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平均每株穗数穗粒数百粒重667㎡60cm 25cm 1 434 33.17g3.产量分析通过网上搜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农业数据,查阅得到2014年我国玉米平均亩产为387Kg/亩。
玉米肥料试验田间取样与处理
玉米肥料试验田间取样与处理
1、田间基础样采集:播种前,采集基础土样,化验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
2、玉米生长期取样:在苗期、拔节期、大口期、乳熟期、成熟期分别取植株样、土样。
土样分别采集0-20cm,20-40cm,40-60cm风干样,分别测定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
收获期测定有机质、pH值等。
植株取样时避开小区四周,齐地面将玉米植株剪掉,每个时期取3-5株。
玉米前三个(苗期、拔节期、大口期)时期植株分为茎、叶两部分。
成熟期分为叶、茎+茎鞘、穗轴、苞叶、籽粒五部分。
样品放在网袋中,105℃杀青30min,于70℃烘至恒重,称重计算生物产量,测定植株全氮、磷、钾含量。
玉米报告田间实验报告
玉米报告田间实验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玉米报告玉米播种1. 玉米品种:郑单9582. 播种密度:4500株/亩行距:60cm 株距:(间苗最后株距3. 播种日期:2013年4月16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2℃)4. 播种技术:a. 播深:5~6cmb. 播种距离:每隔大约5cm播种一粒,在生长过程中观察、间苗最终形成株距25cm。
5. 播种观察:1)播种第四天(2013年4月19日)观察时玉米尚未萌发,玉米种子无明显变化。
2)播种的第七天(2013年4月23日)玉米种子已经萌发,胚根长度约为种子长度的五分之四,今年春季气温较低种子萌发的速度较慢。
2013年4月23日观察的玉米种子萌发情况6. 玉米发芽率观察:观察日期:2013年5月7日播种了54粒出苗51棵,发芽率为51/54*100%=%。
玉米幼苗性状考查1.玉米幼苗的形态观察(2013年5月14日):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形态玉米幼苗地下部分形态观察2.玉米考苗记录生长锥:雄穗生长锥:雌穗整株幼苗情况3.总结:从播种到玉米幼苗进入小花分化期对玉米的幼苗以及生长锥的动态进行了连续的观察,观察过程中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有了详细的了解,对玉米该生长阶段内的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还对玉米进行了间苗、中耕松土等实践操作,学到了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弄湿操作。
但是由于假期没能对玉米成熟前的生长动态有持续的观察,对于这段观察的空白还要继续学习。
在假期中,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玉米授粉的高峰期,参与了玉米的授粉操作,对于玉米的花期和成熟前期也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没有进行详细的考查记录。
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1.考查项目:1) 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2) 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3)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
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
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
三、测产及考种指标
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
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
如果缺株超过10%,本区测产无效。
4.经济系数籽粒干重与植株干重的比值。
取有代表性植株20株充分风干后测定。
5.穗长(cm)收获后取有代表性的果穗10穗,测量穗长(含秃顶),求平均值。
6.穗粗(cm)将己测穗长的果穗,用卡尺量其中部的直径,求平均值。
7.秃顶长度(cm) 在测穗长的同时,量出穗顶部未结粒处长度,求平均值。
8.穗行数将测穗长的果穗,计数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值。
9.行粒数将测穗长的果穗,每穗数一行的粒数,求其平均值。
10.百粒重(g) 取干燥种子3份,每份数100粒称重,求其平均值。
11.出籽率籽粒干重占果穗干重的百分比。
12.倒伏率(根倒):倒伏倾斜度大于45度者作为倒伏指标,以%表示。
13.倒折率(茎折):抽雄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4.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I5.粒色分黄、白、红、黄白四色。
16.粒型分硬粒型、半硬粒型、马齿型三种。
17.穗粒重以5~10个代表性果穗脱粒,求其平均数,单位为g。
四、品种抗病虫性鉴定调查标准
2.大小斑病:在乳熟期根据植株的发病情况,分0、0.5、1、2、3、4、5七级。
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
0.5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的1%左右);
1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的5%~10 %);
2级全株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的10%~20%);
3级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总叶面积50%以上),出现大量枯死现象,中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0%~25%)。
4级植株下部叶片病枯;中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
5级全株基本枯死。
3.玉米螟危害调查,以%表示。
玉米螟抗性鉴定(抗性评价依据心叶期玉米螟为害级别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