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同形式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论述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论述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1986年在他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目前,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提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既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又有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等.与经济全球化意义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还有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主义、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全球化等等.有的作者在使用其中一些概念时,常常作为同一概念相互替代.根据上述众多概念的性质和内涵,并认真分析不同作者,在不同场合使用上述概念的具体情形,对其可以梳理出以下的一些类型并由此发现它们各自不同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1包含经济全球化的较高一级概念.如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部分内容或某一方面.如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消费行为全球化等.3与经济全球化平行的概念.如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文化生活全球化等.4对经济全球化体现的利益关系,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如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等.提出这些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说世界上存在着并行的两个经济全球化,而是反映了不同的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所体现出的国家利益的性质的评判,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选择,甚至还有对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主张.5与经济全球化有一定联系,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经济一体化.6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基本一致,仅是表述方式上的不同,如经济国际化.但对这两个概念学者之间的认识有分歧,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生活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着述中对上述概念之间的差异未加区分,造成一定程度理解上的困难.此外,仅就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本身来说,尚未有一个权威性的界定,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要素优化配置论和相互依赖关系论.二是资本主义化和美国化.三是无国界论和国家管理取消论.四是概念混淆论和概念质疑论.注:邱嘉锋:经济全球化与相关概念辨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3期.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提法感情色彩过于浓厚,且过于空泛.类似的看法还有“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注: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欧洲2001年第1期.上述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比较多的学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有不少的学者主要从动态的角度去描述经济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过程: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本质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动态论的另外一种表述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中外学者从多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许多见解,这中间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有: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具有其必然性.甚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任何国家只能适应这一潮流,而不可以回避这一现实,否则就要被人类文明甩掉.注:王三星: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本质特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财经贸易2001年第10期.2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也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作为人类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一定历史范畴内,它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直接推动了包括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显着进步.但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并非免费午餐,对于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必须注意趋利避害.注:何秉孟: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的三个误区,真理的追求2001年第4期.4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勇敢地面对.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不论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多大的风险,不管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你都得加入进去.尽管如此,但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中国家还是有很大的选择余地.5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西方强国、特别是美国.因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它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甚至有人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就是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剥削的全球化.也就是说,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不公正的.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的两级分化.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学者们更多的不是采用理论阐释或逻辑推论的方法,而是通过列举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加剧.但也有学者从市场竞争的原理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竞争秩序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7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些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随之加剧,并列举西雅图会议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国际会议期间发生的游行示威甚至流血事件加以佐证.对于上述大多数学者持有的观点,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经济全球化中性说的观点就是其中的一例.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个客观的过程,不能说它是“姓资”还是“姓社”.其理由是:首先,既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推进的过程,它就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当今世界不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因此,不能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再次,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提供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是因为它们的经济力量强大,而不是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往往要受到损害,只是因为它们弱小,这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关系.注:李琮: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理论前沿2001年第5期.此外,也有学者就经济全球化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影响注:文力:“社会主义与21世纪”国家学术研讨会纪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1期.以及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等作了一些探讨.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1.空间的全球性——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交织融合.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贸易国际化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边界的限制,国际市场急剧拓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前导.在全球的经济活动空间,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距离缩短,联系时间缩短,“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注:〔日〕初獭龙平: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亚洲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2.内容的复杂性—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构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跨国生产,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科学和技术以及专业劳动力.通过这些全球化的、关键性的经济成分,经济系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世界上的经济依赖于其全球化核心的表现.注:〔德〕伯恩德·梅:全球化与新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老问题与新挑战,开放导报2001年第7期.3.高新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与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驱动力.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发展有密切的关系.4.跨国公司争剧扩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载体.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物——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好载体.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断优势,凭借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地点,使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在全球战略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迈了一大步.现在,跨国公司垄断着世界半数以上的生产、贸易、投资及技术.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带动资本、技术及服务等在各国之间转移,从而推动贸易、生产、服务、技术与资本的全球化.注:王三星: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本质特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财经贸易2001年第10期.5.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6.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基本形成,其主要标志是由于成员国的迅速增加,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真正的具有全球性的多边贸易组织.WTO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具有全球性普遍约束力的规则.7.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发展的趋势,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8.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强国、特别是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地推动的结果,普遍认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组织是由美国控制的.这一点,就连国人也是承认的.基于这一点,有人认为,所谓“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其实质含义就是“美国化”注: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9.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世界经济的全部特征.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全球性的.事实上,大多数生产、就业和企业仍是且仍将是地方性和区域性的.10.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体化,也得到了发展和加强.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早已有之.持这一观点的人指出,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早有论述,并深刻地分析了全球化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人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正像它迫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列宁帝国主义的定义,实质上同样涉及全球化的本质内容.毛泽东1935年也曾指出:“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以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他们认为,尽管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概念,却再清楚透彻不过地阐明了,“全球化”是资产阶级固有的特点与本性,是它的一个终极目标,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要统治全世界.注: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持这一观点的人也注意到了今天一般所谓的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论述过的经济全球化的差异,指出虽然在20世纪末所出现的全球化并不是新生事物,只不过反映了一种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并被人所认知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在今天却出现了加速化,出现了资本国际化进程.注:墨西哥永久周刊文章,转引自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2.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的新事物.提出这一主张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全球经济是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创造出的新事物,只有信息经济才是全球性的.他们提出了一个与全球经济相对应的世界经济的概念,认为前者是历史上的新现实,与后者不同.世界经济,即资本积累在全世界进行的经济,在西方至少从16世纪起就存在了.全球经济则不同,它是能够在实时或选定的时间以全球化的规模作为一个整体运作.只有在20世纪晚期,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提供的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并在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所执行的撤销管制和自由化政策的决定性帮助下,世界经济才真正具有全球化.注:〔德〕伯恩德·梅:全球化与新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老问题与新挑战,开放导报2001年第7期.3.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与前面两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本身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前两种观点的折中.认为第一种观点所说的是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讲,“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性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但若作为一种较显着的世界现象予以考察,“全球化”则又是随着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革命的出现而日益成为现实的.而当今“全球化”既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力图向全球扩张的产物。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A)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 B北美 C东亚 D地中海沿岸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C)。
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30年代C 19世纪后30年代D 20世纪50年代3、(C)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跨国公司 D各国消费者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D)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型工业化国家 B经济转轨国家 C欠发达国家 D先进国家5、特别提款权是(D)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世界银行 B本国中央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20世纪80年代以来(B)以成为国际经济直接投资中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A绿地投资 B跨国并购 C建立战略联盟 D项目合作7、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A)A东亚地区 B拉美地区 C中东地区 D中东欧地区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B)A总理事会 B部长级会议 C秘书处 D货物贸易理事会9、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是(A)它是由维纳首先引入的。
A关税同盟理论 B大市场理论 C交易费用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10、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长度为7-11年的成为(D)A康德拉捷夫周期 B库兹涅茨周期 C基钦周期 D朱格拉周期11、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C)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欧盟自由贸易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12、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B)是政府主导经济模式。
A美国模式 B日本模式 C法国模式 D德国模式13、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D)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中石油晋升职称政治理论水平考试复习资料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石油晋升职称政治理论水平考试复习资料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doc中石油晋升职称政治理论水平试复习资料五、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考与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世界经济的构成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其中包括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洛和国际经济协调等。
当代世界经济基本包括三类国家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两大类,其中非国家行为主体又可分为国际经济组织(包括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
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构成世界经济的最主要部分。
其中,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是指在当今具有较大影响的全球性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战后世界经济结构的演变。
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主导着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世界经济领域中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和局面。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关系和主导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权衡。
1.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确立了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2.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29日,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协定",形成了一个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体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答案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答案2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拉大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经济实力水平的不平衡。
前者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之间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动态差别,后者是指在同一时间两个以上经济实体在规模、水平、实力上的静态差别。
南北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是不平衡的又一重要表现。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种地位集中体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不平等关系上,发达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因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资金、技术的不足而在经济上依附于发达国家。
结果是富者愈富、贫者愈穷。
不平衡规律还反映为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
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大国力量逐步均衡化,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形势也由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而更加错综复杂和动荡不安。
2、环境恶化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物质基础,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产物。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带来巨大财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各国普遍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金融业由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
国际金融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的融通。
金融一体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推动了国际投资的发展,但市场的多变使国际金融业务的风险不断加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纷纷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此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有发生。
金融市场的运作已脱离了物质生产和国际贸易活动而独立存在,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金融危机是现代经济中资本过分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发展中国家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对待金融自由化,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秩序渐进地开放金融市场。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当不可能在生产更多的某些产品的同时不需要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时,经济具有( )。
A)产品组合的效率B)交换的效率C)生产的效率D)效用的效率答案:C解析:2.[单选题]某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可变成本为5万元,固定成本为4万元,销售收入为10万元,则该厂商所获利润和准租金分别为:A)1万和4万B)1万和5万C)4万和6万D)5万和6万答案:B解析:3.[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股份制A)承包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制D)混合制答案:B解析:4.[单选题]( )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A)国营经济B)实体经济C)虚拟经济D)私营经济答案:B解析:所在章节:十三章第二节5.[单选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A)主要的文体活动B)改造经济体制的过程C)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D)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D解析:C)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的差额D)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答案:D解析:7.[单选题]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答案:C解析:8.[单选题]经济政治学研究内容从国家的财富积累、生产转向个人行为和市场价格的时间是( )A)17世纪末B)18世纪三四十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末答案:C解析:9.[单选题]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A)三条无差异曲线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D)以上都不对。
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如果一种物品的供给曲线是富有价格弹性的,那么( )。
A)供给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敏感的;B)供给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不敏感的;C)需求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敏感的;D)需求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不敏感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末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五章】1、[参考答案](1)第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为垄断形成的基础。
资本主义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胜,会不断通过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来扩大生产规模;而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制企业的出现,以及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两极分化的加剧,又都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第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所控制时,小企业很难与其竞争,形成垄断。
第三,企业规模大,竞争有限制,也产生垄断。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避免继续竞争可能导致的两败俱伤,企业间受到这种后果的竞争限制而妥协;或企业间进一步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而联合起来,形成垄断,并可获得垄断而带来的高额利润。
这样,垄断就完整岀现了。
当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资本主义就会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
(2)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这是因为:第一,竞争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垄断产生后,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有促进着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竞争不会消失。
第二,垄断通过竞争来维持。
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垄断组织必须不断通过竞争增强实力,巩固垄断地位。
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有新的发展。
第三,社会生产复杂多样,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仍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 第三章
第一,决策效率低。 第二,经济效益差。 第三,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二)社会主义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出现的问题及其改革 济体制。经济改革的成效不显著。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持续了几十年的苏东国家社会 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演变成俄罗斯和东欧转型国家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市场化改革。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政策表现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内涵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并于2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英美等西方 国家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是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对古典自由主义加以改造形成的更 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世界 经济 概论
第三章
不同类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
《世界经济概论》编写组
目录
01 第一节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 取向的改革
03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02 第二节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 体制的确立与调整
04 第四节 俄罗斯和东欧转型国 家的市场化改革
以李嘉图 (1772—1823)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进一步深入分析自由市场经济的特 点与原理,不断完善和发展古典经济学。
直至 20世纪30年代以前,以马歇尔 (1842—1924)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其 全部理论分析仍然建立在自由放任的假设基础之上。
18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这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市场机制是调节自 由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别,各国的上层建筑的形 态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A. 剩余价值理论B. 商品经济理论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D.阶级斗争理论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A.市场购买力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商品价格总额D.商品的供求状况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B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 流通资本D.社会总产值8.生产成本( C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11.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C.在垄断阶段以前不可能起作用D.在战后由于垄断资本国际调节的加强,这一规律不再发生作用14.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 B )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D.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1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C )A.经济前提B. 生产目的C. 根本任务D. 经济形式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授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使用教材:姜春明、佟家栋主编:《世界经济概论》(第五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
参考教材:张幼文、屠启豪、李刚编著,《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力、周期和机制;世界经济中的地区与国家经济。
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与策略、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世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实践、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国际经济协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南北经济关系、转型国家经济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释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习相结合的方式,因此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讲授时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每章所附的思考题,同时利用网络了解有关理论、政策和问题的最新发展情况。
绪论教学重点:冷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教学难点:世界经济的定义;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学内容: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商品国际化阶段(二)资本国际化阶段(三)生产国际化阶段二、现代世界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特点(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特点和解体(三)冷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三、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章考点: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冷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区别世界经济与国民经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章经济全球化及其广泛影响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含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发展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三、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影响和发展趋势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影响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章考点:经济全球化动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本质与主要动因?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教学重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格局和特点教学难点:现代国际分工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分工的理论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的理论一、比较利益理论二、规模经济理论第三节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一、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第四节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和贸易摩擦一、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二、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与磨擦本章考点:现代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教学重点: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的特点;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教学难点:价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策略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概述一、马克思、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二、西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流向第三节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原因一、跨国公司的含义、发展和特征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四节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策略一、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二、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策略三、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第五节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跨国公司的正面效应二、跨国公司的负面效应本章考点:跨国公司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和特点;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跨国公司理论有那些?最重要的跨国公司理论是什么?哪一个跨国公司理论具有特别的创新性?表现哪些方面?认识跨国公司定义与标准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全球经营策略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内部化交易成本转移价格第四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教学重点: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与作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教学难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第二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其作用第三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第四节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运作一、“特别提款权”制度二、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固定汇率制度三、现行汇率制度运作中的金融风险四、国际储备的多样化五、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与走向本章考点: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比较第五章世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教学重点:通货膨胀的原因;二战后通货膨胀的特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学难点:西方通货膨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简述一、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要论点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论点三、传统西方通货膨胀理论面临的挑战第二节二战后通货膨胀的演变及其特点一、通货膨胀具有全球性二、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三、信用膨胀构成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节由“停滞膨胀”走向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的含义与危害二、由“停滞膨胀”走向通货紧缩三、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奏效第四节世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一、通货膨胀的原因二、通货紧缩的原因三、通货膨胀的隐患依然存在第五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经济后果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章考点:二战后通货膨胀的特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分为哪些类别?如何认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如何认识世界通货膨胀的原因?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滞胀(停滞膨胀)、通货紧缩结构性通货膨胀第六章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实践教学重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类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原因;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静态和动态效应教学难点:中国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形式和建立的原因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原因第二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静态效应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第三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四、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绩效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本章考点: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静态和动态效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第七章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教学重点: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和特点;科学技术的传播机制教学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和特点一、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二、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第二节科学技术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科学技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三、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机制第三节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与世界经济信息化一、蓬勃兴起的高新技术及其全球传播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兴起三、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本章考点: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和特点;科学技术的传播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美国新经济的成因及其启示?(可以运用西方制度创新理论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科技革命的过程科学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美国新经济制度创新第八章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理论;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教学难点:长波理论与世界经济周期;2022年-202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教学内容: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一、1957-1958年经济危机二、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三、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四、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五、“911”事件前后的经济危机第二节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一、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甚明显二、生产下降幅度较小,打击程度相对较轻三、生产过剩危机与财政金融危机交织发生四、“停滞膨胀”一度成为各国的普遍现象五、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六、新经济周期与高新技术产业息息相关第三节长波理论与世界经济周期一、长波理论及其内容二、长波形成的原因三、用长波理论看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本章考点:西方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理论;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如何认识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构性危机,周期性危机第九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教学重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及迅速发展的原因;西方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和政策措施教学难点: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原因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特征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节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一、凯恩斯和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二、现代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第三节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一、宏观经济目标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第四节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一、政府减少集中,强调市场机制二、实行税收制度改革三、紧缩财政政策四、调整产业政策第五节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影响本章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机制,20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第十章国际经济协调及其经济效应教学重点: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和经济效应教学难点:国际经济协调的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教学内容: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第一节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含义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第二节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际经济协调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危机和冲突要求加强国际协调三、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要求多边协调四、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加剧需要国际协调第三节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应一、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作用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本章考点: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国际经济协调的机制;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应国际经济协调第十一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教学重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教学难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二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市场经济模式二、以法国为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三、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干预主导型的经济模式第三节发达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一、发达国家经济居主导地位一、发达国家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本章考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发达国家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市场经济模式与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异同强制性制度创新模式诱致性制度创新模式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南北经济关系教学重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国际经济秩序;金砖四国教学难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教学内容:第一节发展理论简介一、经济增长的模型二、经济发展理论三、激进发展理论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一、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及面临的国际环境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第三节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石油输出国二、农矿原料出口国三、出口加工国(地区)四、经济综合发展国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一、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二、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四、调整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第五节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一、南北之间不平等的旧国际经济秩序二、南北技术差距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状况继续恶化四、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五、南北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六、南南合作的发展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本章考点:经济发展理论;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特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与分类?如何认识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特点?第十三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教学重点: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和特点;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东欧经济体制改革教学难点:中国与俄罗斯转型模式的比较教学内容:第一节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一、传统的经济体制二、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第二节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向市场经济过渡及过渡的方式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 三、调整“休克疗法”,转向务实的改革第三节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二、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四节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二、中国改革开放的依据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四、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五节经济转型不同模式的比较一、俄罗斯、中国改革起点条件的差异二、改革成果的比较三、改革效果不同的原因四、两国经济改革中的问题与展望本章考点:计划经济体制;休克疗法;中俄改革模式的比较,渐进式改革的目标与理论激进式改革的目标与理论渐进式改革(即渐进式制度创新模式或渐进型转轨模式)激进式改革(即激进型制度创新模式或激进型转轨模式或休克疗法)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世界经济概论学期考试的题型及其分数比例( A )卷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码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世界经济史》第17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新格局
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 其三,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 其四,对外收支状况明显好转。 • 其五,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
自1991年以来,印度改革的红利依然在 持续,经济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5%以上。
2.2 印度经济的改革与快速增长
• 黑人的经济地位和收入的到了 明显的提升。
• 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南非经 济受到很多制约,主要包括:
• 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和矿业增长缓 慢,轻纺工业落后;
• 第四,提出国家创新战略,注重发展国民 教育、发展基础应用科学、解决民生问题 及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经济发展后劲。
• 第五,深化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俄罗斯总统普京
2.3 俄罗斯经济的转轨和增长
通过上述措施,俄罗斯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第一,GDP保持较快增长; 第二,国际收支状况明显好转; 第三,生产状况有所改善。
1.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其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西方国家在向 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的同时,往往兜售其价值观和体制,甚至用带有苛刻政治 条件的经济援助胁迫发展中国家就范。
• 其五,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国际货物、资本和人员频繁和大规模流动的同时,为金融投 机、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恐怖活动等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家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源,而且以昂贵的价格出售技术和知识产品。与 此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不断争夺市场,实施双重标准,并以 经济手段威胁和干涉别国的内政。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 国家主权都会遭受巨大的挑战。 • 其三,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是极不均衡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 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效率,同时使财富越来越向 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指导导论学习要点: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的涵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的特征(1)具有独立性,不为其他组织所控制和左右,能够独立地制定、实施自己的对外经济政治政策,自主地开展对外经济政治交往活动。
(2)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拥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的物质手段。
(3)是一实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4)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活动,发生跨国行为。
二、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的涵义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2、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1)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3、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标准和尺度(1)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和发展主权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与合理的。
(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增进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的国家利益是正当与合理的。
(3)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进步利益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发展国家利益时,不能损害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进步利益,妨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互利标准。
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尊重他国利益,实现互利。
三、综合国力1、综合国力的涵义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
2、综合国力的战略价值(1)它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
(2)综合国力是国家推行外交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要手段。
(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重点与难点: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主体、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三个重要的概念。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一)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二)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跨国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
它资本雄厚,科技开发水平先进,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并且拥有良好的信誉。
就其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
就其影响来看,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不足,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传播,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跨国公司持扶植和欢迎的态度。
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改变了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专利的状况。
跨国公司的中心活动是对外直接投资。
吸引直接投资的经济动因各异,其中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国际市场、避开关税壁垒、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等。
由于各国对资金的迫切需要,对外直接投资被誉为“全球经济的血液”。
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是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兼并多是强强联合,是为了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而携手谋求长期发展的合作战略。
在这场方兴未艾的兼并浪潮中,得益最多的是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将经受重大挑战。
)(三)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管理及其他知识所有权方面的交换关系的总和,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
)(四)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业由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
所谓国际金融,就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融通,即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和外汇等金融工具经营货币资金,实现巨额货币资金的转移运动,支持各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球资金的利用效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选择题及大题参考答案全
第一章章后练习一、单选题1.世界经济形成的时间是( A )。
A. 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C.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0年2. 世界经济是在( C )。
A. 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B.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C.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D. 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3.美国次贷危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 B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B.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C.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D.市场经济稳定性较差4.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过程中,有( C )。
A.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70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C.90年代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加剧D.80年代世界经济的停滞5.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是指( B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C. 非洲统一组织D.东南亚联盟6.世界第一个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在一起的区域经济集团是( C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 东南亚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非洲统一组织7.世界银行的前身是( B )。
A.国际贸易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D )。
A.国际贸易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9.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中心地位的是( B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B.布雷顿森林定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D.关贸总协定二、多选题1. 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有(BCDE )。
A.贸易制度B.世界市场C.世界货币D.国际分工E.资本国际化2.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形成激烈动荡和低速发展,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ABC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C.长期推行的凯恩斯主义的弊端D.欧洲共同体的诞生4.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新的特点有( ACD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试卷75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试卷75分1、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正确错误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出现多种新趋势。
正确错误3、国内情况的重大变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现实基础。
正确错误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正确错误5、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
正确错误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正确错误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专。
正确错误8、所谓“四个一”结构包括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
正确错误9、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正确10、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正确错误11、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确错误12、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正确错误13、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正确错误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由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决定的。
正确错误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错误1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正确错误17、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体现在发展先进文化上。
正确错误1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正确1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正确错误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
正确错误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顺应世界的改革潮流,中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
世界经济概论模拟题二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E.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答案:ACDE
解析: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1.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A.社会生产各大部门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
B.垂直型国际分工
C.水平型国际分工
D.混合型国际分工
答案:A
解析:社会生产各大部门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如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社会生产大部门内部各个小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如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之间的分工,采掘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分工。
21.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
A.欧洲货币单位
B.稳定汇率机制
C.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联合浮动
E.浮动汇率机制
答案:ABC
解析:1978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达成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协议。其目标是在欧洲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货币区,在共同体内,保持相互汇率的相对稳定。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设立欧洲货币单位(ECU,“埃居”)。第二,建立汇率的稳定机制和干预机制。第三,逐步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最终建成欧洲中央银行。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规则及其安排的全球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C.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D.经济全球化不存在不对称的结构
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内涵: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规则及其安排的全球一体化。2.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3.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多种不对称的结构。
第4章不同类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介绍
• (二) 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市场取向 • 目前世界上归类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国家和地区数量 最多, 分布在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如巴西、 印度、南非等。 • 这部分国家和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起点差异很大, 发展 路径也有区别, 发展成效更是千差万别, 但它们中的 绝大部分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自己工业化的 基本模式。
• 1. 法国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 法国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最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 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双重调节机制。 • 其次是国民经济宏观计划调节。 • 再次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 2.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 首先, 有效的竞争秩序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和最重 要原则。 • 其次是政府的有限干预。 • 最后, 社会市场经济下的微观经济运行仍是以私人占 。
• 作为一种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 ―休克疗法”的主 要内容包括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三个方面。
• (二) ―休克疗法”实施的后果 • 1. 经济自由化措施不仅没有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顺 利转型, 反而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更加混乱 • 2. 私有化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反而造成 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 • 3. 宏观经济稳定化措施存在着内在矛盾, 没有达到 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
• 20 世纪90 年代之后, 拉美国家继续在发展战略和经 济政策上进行改革, 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 (二) 东亚模式 • 世界银行于1993 年发表了题为《东亚奇迹》的研究 报告, 首次提出了东亚模式的概念。 • 在东亚模式中, 形成其高度外向型特点的出口导向经 济发展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也是许多后起发展 中国家的共同赶超路径。 • 东亚模式的另一个根本特征就是政府在经济运行和 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同形式是发达市场经济
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同形式是发达市场经济Abstract: After party's 11 Third Session, our country economic system switch, practices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Regarding this pioneering work, the Marxism founder does not have to say directly truly, but Marx about three big social form theory regarding us understood that this switch has provided the enlightenment. Our country establishes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which and implements, enriched and has developed the Marxism.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ed market economy is the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y movement common form.key word: Market economy;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ical movement; Common form一、人类社会只有经过商品经济才能进入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一个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观察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形态以及我国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应该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
马克思对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是有多种依据和划分序列的。
当代世界经济性质矛盾结构和运行特征.doc
当代世界经济性质矛盾结构和运行特征当代世界经济作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高度开放、激烈竞争和有机组合的全球化巨型综合经济集成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生产组织体系和特殊的世界社会再生产过程。
它内在具有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特殊性质和矛盾,产生了统一的世界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有机体制、规则和秩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运动规律体系和作用机制系统.它们直接支配着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全过程,规范着各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调节着各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和行为,协调着各国经济利益之间的国际均衡,决定着世界经济有机整体的发展和效率。
因此,从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角度,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机理,对于我们“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解决好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所长期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为推进人类社会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世界经济是三位一体的世界生产组织体系和再生产系统世界经济作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巨型经济综合集成系统,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全球经济有机总体。
因此,世界经济通常被定义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经济纽带紧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我们知道,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其活动组成的总和。
各个产业部门的总和构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内部的统一的社会生产组织体系,形成了一体化社会再生产系统。
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国际结合,在形式上是各国各个产业部门的国际结合,在内容上是各国社会生产组织体系的国际结合。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教学要点:1、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和运行机制变2、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3、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4、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1——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世界上有200多个主权国家:按社会制度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大体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演化又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处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之中。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过不懈努力,战后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统计,1950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9.1%提高到16.5%。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严重困难和危机,被人们称作“失去的十年”。
这种状况迫使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整与改革,亚非拉不同地区和国家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一方面,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抓住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出口贸易,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它们被称作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发展程度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水平过渡的阶段。
(韩国处于工业社会的过渡期;香港达到知识社会的发展期;台湾达到知识社会的起步期)?与此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地区的40多个国家经济长期停滞,贫困现象进一步恶化,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继续拉大,它们被称作最不发达国家。
因此,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发展中国家内部已经分化为不同类型。
2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名词解释解释
当代世界政治名词解释解释当代世界政治名词解释解释两极格局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苏联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奋起反抗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同时苏联也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雅尔塔体系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中的“极”,主要是指全球或地区中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的中心,即重要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转向多极,不仅是“极”的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格局的特点和“极”的内涵出现如下一些变化,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两“极”的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多极化中的“极”的主要内涵。
和平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基本特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
主要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当代世界经济名词解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各国、各地区的国民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基础,反过来,世界经济状况会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但世界经济并不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通过国际分工、国际贸易、金融往来、技术和劳动力流动等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个既互相依赖又矛盾斗争的有机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同形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于这一创举,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实没有直接讲过,但是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式学说对于我们理解这一转轨提供了启示。
我国创立并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当代实践表明,
年经
说。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107-108.)马克思提出的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学说和三大社会形式学说的时间相距不足一年半。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形态
的这两种划分序列并不矛盾和排斥,也不存在哪一种划分更重要,或者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学说已经取代了三大社会形式学说的问题。
马克思说的三大社会形式或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是以社会主体的个人的发展程度,即个人是否获得全面发展和具有自由个性作为标准或依据进行划分的。
从经济上说,这种划分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人们交换活动方式从而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这种划分说明:起初,由于生产力
这表
富,
实现了人类的最高理想,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称之为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或第三大社会形式。
个人发展程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尺。
马克思说的个人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应地也是人们经济关系的形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式或三个发展阶段序列,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样一条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上三大社会形式或三个阶段体次相继前进,决不能从生产力低下的、人们在狭小范围内发展着的第一大社会形式或第一个
阶段,跳越过人们建立了普遍社会物质交换和全面关系的、能够满足人多方面需要的、存在发达分工体系的第二大社会形式或第二个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第三大社会形式或第三个阶段。
从人们劳动交换的社会形式而言,人类社会决不能从自然经济或半自然、半商品经济,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经济,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一个必经的历史阶段。
所以,马克思用人的发展程度作为标准和依据,来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是科学的。
又同资
发是,将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学说和三大社会形式学说结合起来考虑,可能是一种新思路。
也就是说,在考察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不仅要看到它们在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而且要看到它们在社会经济形式上又有相同的地方。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经济已经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发达商品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大大超越了马克思生活时代的发展水平,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存在。
在像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
必经阶段,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而这些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
因此,我们党将我国现阶段社会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式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当代世界各国实践表明发达市场经济是普遍共同的经济形式
段。
商品生产
在这漫为,
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