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如何选兵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篇1戚继光抗倭故事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
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
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我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
”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
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
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
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
他出生于将门之家。
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
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
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
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
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
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
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
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
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
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戚继光的团队兵法
强 的战斗力 然 而 在儿 次与倭寇 的遭 遇 战
后
已 经 有 了 充 分 的信心
.,ຫໍສະໝຸດ 戚继 光 无 奈地 发现一
.
虽 说每 次都 能击
,
但为确
败敌人 却总是杀敌
,
千
自损 八 百 伤 亡
.
保万无
,
一
失
.
他决定提 高招 兵
、
比例差不 多
.
标准 只 有最 为精锐 最 为勇敢
的义乌人 军 队 中的
一
这实在不是我军无 能 而是 敌人 太 凶
中更 为 可 怕 的 是 使 用 武 士 刀 的武 士 和 浪
人
。
我 大致 可 以 给 出 答案
:
个简单的类 比
.
要
。
戚 继 光 选 择部 属 先 有
,
即使 你 能 通 过 层 层 海 选 进
.
战 术模 式
然后 根 据 战术
,
要 知道
一
.
个 日本 人 要 想 熟 练 地 使 用
。
军 选 秀 节 目总 决 赛 也 未 必 能 考 得
.
.
才能成为这支强 大
员
。
狠
。
实事求是地 讲 倭寇 的战力确实极 其
. ,
强悍
因为这 帮人 孤 悬 海 外搞 抢 劫
,
.
随时
而其
那 么要 想加入 戚家军 必 须要
.
管理 培
理 名言
:
训上
有
一
句至
可 能被人 打死
想要 活命只 能拼命
.
满 足 哪些 条件 呢
?
一
戚继光纪效新书
xxxx书《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
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
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
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
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
客为题曰:《纪效新书》。
夫曰…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非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
”这段话说明了撰写本书的目的、成书的时代、背境和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书名的来历和含意。
但未言及具体成书年代。
据《戚少保年谱耆编》卷二记载:“嘉靖三十九年,……春正月,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
”说明《纪效新书》当写成于戚继光调任浙江抗倭的第六年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纪效新书》原本十八卷,卷首一卷。
具体篇目如下:卷首包括“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纪效或问”三篇。
正文分:xx篇第一、操令篇第二、阵令篇第三、谕兵篇第四、法禁篇第五、比较篇第六、行营篇第七、操练篇第八、出征篇第九、长兵篇第十、牌筅篇第十一、短兵篇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篇第十四、诸器篇第十五、旌旗篇第十六、守哨篇第十七、水兵篇第十八,共十八篇十八卷。
另外,戚继光被调广州镇粤时,曾“复取《纪效新书》雠校,梓于军中。
”(《戚少保年谱耆编》卷十二“孝思词祝文”)此本共十四卷。
不仅卷数与十八卷本不同,而且篇目和内容也有差异。
卷前有明王世贞《戚将军纪效新书序》和与《练兵实纪·凡例》大致相同的“教习次第”。
这里不仿将其篇目也抄录于下:束伍篇第一、耳目篇第二、手足篇第三、手足篇第四、手足篇马附第五、比较篇第六、营阵篇第七、行营篇第八、野营篇第九、实战篇第十、胆气篇第十一、舟师篇第十二、守哨篇第十三、练将篇第十四,共十四篇十四卷。
略论戚继光的练兵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 中,妇女一直处 于受 斥。他认 为禁止妇女参加社会活动是视女 子 自由为妇女解放 的宗 旨,并指 出妇女解 歧视被压迫 的境地 , 身受政权 、 族权 、 神权 、 子为玩物 , 害怕交往 中生 出“ 越礼之事 ” 其 放 的真谛是倡导女子教育 ,由此而形成 了 。 夫权四大绳索的束缚。 仪礼 ・ 《 丧服 》 :妇 实 ,天 下之事 , 云 “ “ 大约 隔之越远 , 不可 即 , 严复妇女观 的理论体系 。严复关于妇女解 愈 女有三权之义 , 无专 用之道 , 未嫁从 父 、 则愈以其 事为可乐 ; 日日见之 , 故 若 则以为常 放 的言论 ,反映 了新生 的民族资产阶级 向 即嫁从夫 、 夫死从子 。 妇 女无 任何 自主权 , 情 , ” 而不 以措意 。”] 因此 , [9 2 4 6 应当冲破男女 传统挑战 的勇气 、朝气 以及面向未来的进 甚至连关乎 自己命运前途 的婚姻也 听天 由 畛域 , 让女子走上社会 。 复从 中西 比较 中 取精神。 严 严复是 当之无愧 的先进的 中国人 。 命 , 生的祸福荣辱全 靠 “ 一 父母之 命 、 媒妁 指 出 ,泰 西妇女 皆能远涉重 洋 自去 自来 , 参考文献 : “ 之言”而定 ,这不能不说是 中国妇女 的悲 均能与男 子平权 , 中国则若于政权之不 明, 【严复集[】 f 2 1 M. 中华书局。 8. 16 9 4 3河 j 鲁迅 遗书》 卷二十二. 哀。 严复提倡婚姻应 以爱情为基础 , 婚姻不 虽有天资 ,无 能为役 ,妇女之不见天 日 久 -《 南程氏全集 ( 一卷 )MJ 民文 学出版 鲁迅 第 【 . 人
战时需要 的练兵理论 , 在选兵 、 编伍 、 阵法 、 组 成闻名 中外 的 “ 戚家军 ”的基 训练 、 纪律 、 赏罚等方面均提出了独到见解 , 干 。明末著名科 学家徐光启 对此
戚继光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
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主要事迹山东备倭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景通因病去世,十七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成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分工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二十七年(1548)至三十一年(1552),奉命率领卫所士兵远戍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春去秋归,每年一次。
二十八年(1549)考中武举,次年进京会试,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临时守卫京城九门,并两次上书陈守御方略。
三十二年(1553),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到任以后,戚继光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使山东沿海的防务大大改观。
浙江抗倭当时浙江倭患严重,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被调任浙江都司佥书,次年升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此后,戚继光多次与倭寇作战,先后取得龙山、岑港、桃渚之战的胜利。
实战过程中,戚继光认识到明军缺乏训练,作战不力,多次向上司提出练兵建议,最后得到批准。
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无意目睹到义乌矿工与永康矿工打架的场面(几万人打架),戚继光惊呼:“如有此一旅,可抵三军。
”戚继光在义乌招募了近4000人,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这就是著名的戚家军。
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针对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
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在台州十三战十三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岑港之战嘉靖三十六年(1557),浙江巡抚胡宗宪诱捕斩杀了海盗汪直,其党羽三千余人盘据岑港,声称要为汪直报仇。
岑港在舟山岛的西面,地形非常复杂,倭寇只留一条小路以便出入,将其余通路一概堵死。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各路官兵进攻岑港,戚继光由左路进攻。
戚继光的选兵之道
戚继光的选兵之道摘要: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所编练的“戚家军”在抗击倭寇和保卫北部边疆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戚家军”以严明的军纪,优良的作风,极强的战斗力而为世人所称道。
“戚家军”所取得的成就,固然要归功于戚继光的教育和训练,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戚继光从兵员选拨这个第一环节开始,就制定了严格而详细的选兵标准和要求。
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从源头开始就保证了士兵的初始素质,为后来的士兵教育和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对戚继光军事著作的借读,来探究他的选兵之道。
关键词:戚继光;选兵一、“兵之贵选”戚继光非常重视兵员的选拔,“兵之贵选,尚矣”他明确指出,士兵的选拔是军中第一要务,兵员的选拨,关系到战争的胜败,他把选兵的重要性上升到关心到战争胜败的战略高度,足见他对选兵工作的重视程度。
为此,他制定了相应的选兵制度,这也成为“戚家军”威震四方的最基础的原因。
二、选兵之道,“法惟在精”“胆气为主”戚继光认为,军队的战斗力往往并不是取决于兵员的数量,而是士兵的素质,选兵之道也是同样如此,选兵之道,“法惟在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加入到他的队伍里,要想加入到“戚家军”的队伍里,必须要经过一番选拔,要选精兵才能训练成英勇善战的胜利之师。
戚继光的选兵之法,有三条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1)不可用城市油滑之人;(2)不可用奸巧之人(3)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4)第二可用,乃惯战之人,曾见贼无功之人。
同时他指出区分这些人的方法,面目光白,行动伶便者是油滑之人;神色不定,见官府藐然无忌者是奸巧之人;乡野老实之人,他们的一般特征是黑大粗壮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
惯战的人虽然可能因为明知战場利害而出现奸猾的行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惯战之人对于战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乡野老实之人,比较敬畏法度,不容易揣测到将领的用兵之道,相比较伶俐油滑之人,乡野老实之人更容易被感化而信服将领,而且他们的士气也更容易被振奋起来,所以戚继光认为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
戚继光传游戏攻略
戚继光传游戏攻略1、锋芒初露单挑:无。
对话:无。
普通物品:光饼:5个(选2,分兵突袭,击退所有对手或者夺得对方旗帜,过关得到)。
特殊宝物:无。
攻略:开始后,出现选项:1、全力硬拼。
2、分兵突袭。
选1:我军士气增加,敌军分兵出击。
当敌军接近我军旗帜时,我军攻击力、精神力、防御力、爆发力、士气增加,移动力+2。
夺得对方旗帜(或者)击退所有对手(或者)同时夺得对方旗帜、击退所有对手,都没奖励。
选2:戚继美暂时消失,敌军士气增加,会全体出击。
当敌军接近我军旗帜时,我军攻击力、精神力、防御力、爆发力、士气增加,移动力+2。
第5回合,戚继美出现,士气增加,敌军士气减少。
击退所有对手过关,没奖励。
夺得对方旗帜后过关,得到光饼5个。
本关所有补给处都没有物品。
2、初遇倭寇单挑:无。
对话:无。
普通物品:光饼:11个(占领除中间三个补给处——中间的补给处外)。
特殊宝物:龙胆亮银枪(只有选2,好吧。
,才能保证村民无撤退,过关后得到)。
效果1级:攻击力+20,穿透攻击。
明光铠(中间三个补给处——中间的补给处)。
效果1级:防御力+18,辅助hp+40。
攻略:开始后,出现选项:1、倭人不值得信任!2、好吧。
选1:友军上地完雄撤退。
而村民最多只能保住一人不撤退,得到宝物龙胆亮银枪是不可能了。
选2:友军上地完雄参战,他能吸引部分敌军,会混乱法术。
过关后,过场动画中,胡守仁加入我军。
3、登州之战单挑:戚继光vs平野五郎。
对话:无。
普通物品:光饼4个(击退浪人其中2个,山贼其中1个,海盗其中1个)。
神秘水:2个(击退山贼其中1个,海盗其中1个)。
精制光饼:5个(城池,宝物库,3个补给处)。
特殊宝物:锁子甲(触发戚继光VS平野五郎)。
效果1级:防御力+18,无反击攻击。
神威烈水枪(击退蛇)。
效果1级:攻击力+18,辅助物攻防御+17%。
攻略:第三个回合,敌军平野五郎率援军赶到。
不用管友军,我军可以撤到城内拿物品,让穿着明光铠的(弓兵除外)占据城外补给处,以此为中心击退敌军。
戚继光选兵标准:气质第一 老实健壮的乡下人优先
戚继光选兵标准:气质第一老实健壮的乡下人优先嘉靖三十七年九月,得到胡宗宪的支持后,戚继光来到义乌正式招募新兵。
第一站,戚继光拜访的是县令赵大河,两人相互慕名已久,当场成了莫逆之交。
第二站,戚继光赵大河两人携手去拜访械斗的首领陈大成。
面对带着重礼上门的抗倭大将和父母官,陈大成爽快地答应了戚继光的请求。
头面人物搞定了,民众受感染开始到募兵场上踊跃报名,下面就是士卒的挑选了。
说起挑选士卒,真是门学问。
历朝历代,方法人人都会,巧妙各自不同。
战国时的标准是力气大,能跑。
吴起在魏国选武卒的标准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驱百里。
”参加考选的人穿三层甲,挎着能开十二石的硬弩,背着装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着戈,头戴盔,腰佩剑,带三天的干粮,在半天之内急行军走完百里路。
非常恐怖的标准,相当于全副武装在半天跑完一个全程马拉松!唐代是轻骑兵的天下,招兵标准自然是善骑射,卫戍中央的部队号称“飞骑”、“百骑”、“千骑”、“万骑”,选的是士卒中的骁勇善骑射者。
到了宋代,北方割据,马源没有了,只有猛操步兵,于是招兵的主要体格标准变成了身长体壮。
宋太祖赵匡胤亲自挑了批长壮的军士充作“兵样”,分送各地用作招募的样板兵。
后来嫌“兵样”太麻烦,改用一根木杖,叫“等长杖”,按身长尺寸招兵,长壮的当禁军,短弱的当厢兵。
明代的兵制是军户世袭制,除了驻扎首都的京营和辽东的骑兵比较精锐外,地方卫所的官军素质纯粹望天收,每况日下。
到了戚继光招兵,他的标准又变了。
强壮的体格不再是最高标准,气质成了首选。
戚继光的标准是:城乡的油滑之徒不要,老兵油子不要,见惯官府的城里人不要,脸孔白白细皮嫩肉的也不要。
只要黑大粗壮,见官府有胆怯之意的乡野之人,农村人和矿徒最好。
一句话概括:老实健壮的乡下人。
戚继光的这套选兵标准,后来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原样照抄,只召山村朴实的农民作为兵勇,决不用兵油子和市井无赖之徒。
戚继光鸳鸯阵的作战方法
戚继光鸳鸯阵的作战方法
1. 队长一名,居中指挥,协调攻防时机。
2. 牌兵二名,持长盾牌居前,负责遮挡倭寇的箭矢和长枪攻击,为其后的士兵提供防护。
3. 狼筅兵二名,持狼筅(一种新型的冷兵器,由大毛竹加工而成,可以攻防结合)居盾牌手之后,用所佩腰刀和标枪(一种带钩的短兵器)与敌人交战。
4. 长枪兵四名,居狼筅手之后,负责主攻,以长枪向敌人猛刺。
5. 镋钯手二名,居长枪手之后,负责殿后,用镋钯(一种冷兵器,形状像叉,上有利刃)和敌人交战。
以上士兵各列成一伍,形成两个分队,分别列队于左右两侧。
其中,牌兵和狼筅兵是鸳鸯阵中的主防护士兵,长枪兵和镋钯手则是主攻的士兵。
这样的阵型配置可以攻守结合,有效地对抗倭寇的进攻。
队长要根据战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战术和鸳鸯阵的阵型,如前进、后退、左移、右移等,以配合攻防时机。
此外,队长还要负责观察敌情,为队员提供敌方攻击方向等信息。
鸳鸯阵是一种适应于平原地区作战的阵型,但在山地、水网等地区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纪效新书》募兵原则和方法
《纪效新书》募兵原则和方法这本书啊,那可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呢!其中的募兵原则和方法,那可真是相当有讲究呀!咱先说说募兵原则。
这募兵可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行的呀!就好比你要找个好伙伴一起去干件大事,那不得好好挑挑呀!戚继光要求募兵得挑那些朴实、勇敢、有纪律性的人。
你想想,要是找些个油腔滑调、胆小怕事的,那能打胜仗吗?肯定不行呀!所以得找那些真正有热血、有担当的人,这就像找千里马,得挑那有潜力、能跑长途的呀!那募兵方法呢,也是有很多门道的。
戚继光可不是坐在那儿等别人来报名,他会主动出击去寻找合适的人选。
他会去那些民风淳朴的地方,找那些身体强壮、干活卖力的人。
这就好像去果园里摘果子,你得知道哪个枝头的果子最甜最大,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摘呀!而且他还会考察这些人的品德和家庭情况,毕竟一个人的品德和家庭对他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他还特别注重对新兵的训练。
募来的兵就像刚出土的小苗苗,得精心呵护、仔细培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呀!他会从最基础的军事技能开始教起,让他们一步步成长。
而且训练的时候那可是相当严格,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这就好比学功夫,基础不打好,后面怎么能成为高手呢?募兵之后还得让他们有归属感呀!得让这些兵觉得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大家要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
这不就跟一家人一样嘛,大家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呀!戚继光是怎么做的呢?他关心士兵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这样士兵们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战斗中去呀!再想想,如果募兵的时候不讲究原则和方法,那会怎么样呢?那很可能会招来一群乌合之众,到了战场上不是逃跑就是捣乱,这仗还怎么打呀?所以说呀,这募兵原则和方法可太重要了,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地基不牢,房子能盖得稳吗?咱们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了,但这种募兵原则和方法在很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呀!比如说企业招聘员工,不也得挑那些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吗?不也得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合适的人才吗?这和戚继光的募兵原则和方法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总之啊,里的募兵原则和方法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呀!这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呀!可别小瞧了它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呢!。
一代名将戚继光:善言巧语,秣马厉兵
38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明朝有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叫戚家军,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戚家军因为主帅戚继光而得名,戚继光是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能言善语,他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补益士卒,秣马厉兵,铸就了强大的戚家军。
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但凡新兵入伍,戚继光都要作一个动员讲话。
有一次在义乌县新招千名士兵,戚继光对他们说:“你们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
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办纳来的。
你在家哪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日食银容易。
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上阵杀胜。
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假手于人杀你。
”清代的纪晓岚称赞戚继光的这个讲话“其词率如口语,不复润饰”。
说话要看对象,面对农民身份的士兵,戚继光的训话通俗直白,也十分坦率,但却情深意切,向士兵们灌输了百姓是军队的衣食父母,士兵杀敌保民是尽本分的思想,实际上解决的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大问题,能更加有力地凝聚军心士气。
训话中也不乏告诫士兵应该知所感激,士兵们再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利,而是为了守土安民而奋战,这样的一支军队才是真正有灵魂的军队。
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在冷兵器时代,练武杀敌乃武将之志、之本。
为了抗击倭寇,戚继光大力开展魔鬼式训练,包括站队列、学习号令等,还有跟武林高手过招。
有人嫌苦,消极对打,戚继光训话说:“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能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他便决杀了你。
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你们要做呆子,枉送性命,还是要做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呢?这个决定是诸位自己的,如果是做呆子的,你们不要跟着我,赶紧回家去吧。
如果不是,那就加倍努力,刻苦训练,把自己的身体练好了,武艺高强了,将来我们好杀敌立功!”学武练武是杀贼救命的技术,有人把它当作耳旁风,戚继光正反论理,辩证说理,晓以利害,深刻道出了训练习武为什么以及强敌面前勇者胜的道理,不由得让士兵深入思考,权衡利弊得失,幡然警醒,焕发斗志。
从戚继光选兵想到的选才技巧
从戚继光选兵想到的选才技巧从戚继光选兵想到的选才技巧晚上看电视,《百家讲坛》,讲戚继光到南⽅做官,路上遇到义乌和安康两地的百姓为了争夺采矿权⼏万群众聚集⽃殴。
他和地⽅官劝说不成,就想出现场招兵的主意。
戚继光的选兵标准是四要四不要。
四要是:⽥间劳作的农民、长相⿊胳膊粗肌⾁发达者、⽬光有神者、见官有点害怕者。
从⼩在⽥间⾟苦劳作的农民不怕吃苦,因为打仗时需要吃苦精神和⽣活经验;长相⿊者⼀般⾝体强壮,肌⾁发达,他们勇猛善战;⽬光有神者⼀般站得⾼看得远,适合当侦察兵和带兵的军官;见官⼈害怕者,⼀般是犯了事⼉怕官府抓去坐牢,这种⼈不怕死,有战⽃⼒。
四不要是:城⾥的⼈不要,⽪肤⽩的不要,当过官的不要,胆⼦太⼤或者太⼩的不要。
城⾥⼈⽣活好,有优越感,没有吃过苦,容易偷奸耍滑,所以不能要;⽪肤⽩皙的男⼈⼀般都是养尊处优的男⼈,家⾥条件好,平时很少外出,这种⼈胆⼩怕事,容易临阵脱逃;当过官的⼈过去曾经有过地位,瞧不起普通⼈,他们善于见风使舵,阳奉阴违,败坏军队风⽓;胆⼦太⼤的不守纪律,不好管,性格莽撞,容易坏事⼉;胆⼦太⼩的不敢上战场打仗,简直是个废物,还会影响别的⼠兵的⼠⽓。
所以以上四种⼈不能要。
戚继光不仅选兵严格,⽽且练兵还是⽂武兼备,除了练习打仗技巧之外,还对⼠兵进⾏三热爱教育:爱国、爱家、爱⾃⼰。
戚继光的做法和别的将领不同,其他将领的⼠兵只知道打仗,不知道为谁⽽打仗。
戚继光使⼠兵有明确的奋⽃⽬标和愿景,这样容易把愿景变成战⽃⼒,使得他们个个争当英雄好汉。
尽管我们的时代已经发⽣了很⼤变化,但是戚继光招兵的某些理念和⽅法⾄今还是有借鉴价值的。
有助于各单位⼈⼒资源部门选才、⽤才,实现⼈才效益最⼤化。
⼀个好的领导就要有这样的能⼒:⾸先找到有才华的⼈,然后再把合适的⼈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2010-8-4初稿2011-3-5修改)。
戚继光——士兵之选
戚继光——士兵之选战法、装备是将帅谋胜之道,士兵则是战争胜利之本。
细查戚家军的士兵构成,颇有特色。
1、明朝兵制大明王朝开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参考隋唐府兵制,创立了卫所制,设置于全国各军事要地,寓兵于农,守屯结合。
明制规定:以五千六百人为卫。
一千一百十二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
卫设都指挥使,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卫所中,兵的来路有三种:第一种从征,是开国时固有的兵。
第二种归附,是敌国兵投降的。
第三种谪发,则是刑法上罚令当兵的,俗话谓之“充军”。
从征和归附,固然是世代为兵,谪发亦然。
身死之后,要调其继承人,继承人绝掉,还要调其亲族去补充的,谓之“句丁”。
明代全国卫所成百上千,卫所有军田,军队自给自足,不会给国家造成财政负担。
戚继光家就是世袭登州卫(今山东蓬莱)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明中期以后,天下承平已久,卫所的屯田多被军官吞蚀,军士破产逃亡,卫所兵制废弛,兵不能战,不得不大量募兵,参加东南沿海抗倭的部队就包括广西狼兵、湖北乡兵以及烟兵、漕兵等雇来的募兵,闻名天下的“戚家军”也是募兵。
2、“戚家军”的成军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虽在驰援台州之战中打了胜仗,但深感卫所配给的明军士兵战斗力不强,一遇短兵相接,就怯懦不前,甚至临阵脱逃。
因此戚继光想自己组建一支军队。
此时,恰逢义乌乔亭人冯子明“投笔诣军门”,晋见胡宗宪,愿为朝廷抗倭出力,胡宗宪就把他介绍给戚继光。
冯子明介绍,义乌有一批青年农民,曾为保护本地银矿,把处州(今浙江丽水)来抢矿的人打得落花流水。
冯子明自己就参加过护矿械斗。
戚继光心仪义乌农民勇猛、不怕死,于是提出“简戎兵、制器具、明部伍、肃堂寨”的主张,向胡宗宪提出罢去所部旧兵,前往义乌招新兵。
又有义乌县令赵大河,也上书胡宗宪,诉说民间流传“宁可遇倭贼,毋遇官军;遇倭可逃,遇兵难逃”的顺口溜,建议官府招募义乌民丁当兵,提高官兵素质。
于是,胡宗宪又下令赵大河协助威继光招募新兵。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就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
戚继光如何选兵
戚继光如何选兵古往今来,要做好一件事情都很难。
特别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事情,尤其难。
最痛苦的,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一群猪队友,那种无力吐槽、无处哭诉的感觉,相信今天许多人都体会过。
但是,事情还得做。
你不动手,麻烦不会自己飞走。
明代抗倭战争中,就有这么一个中层干部,面对重重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拉出了自己的队伍,打响了一个国际品牌。
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800多人流窜至浙江慈溪,进攻龙山所。
明军一万多人前去迎战。
明军总兵力是倭寇的十几倍,按照常理,可以全歼倭寇。
但是熟悉明军战斗力的倭寇却毫不在乎,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分成三路,由三个头目分别率领,主动进攻明军。
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明军各部迅速崩溃,四散奔逃。
一名刚刚上任的年轻参将怎么也无法让部下不逃跑,于是自己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射三箭,把三名敌军头目都射死了。
正在逃跑的明军见状,就又跑回来集合。
倭寇士气受到打击,就退去了。
这名三箭退敌的参将,叫做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
他出身于世袭的将门世家,17岁就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1553年升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的备倭防务。
两年后他被调到浙江,1556年被任命为宁绍台参将。
他刚刚上任的第一仗,就是上面的龙山所战斗。
这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正式面对倭寇,此时他还是一个29岁的年轻人。
虽然戚继光本人依靠神奇的箭法获得了名声,但是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明军的腐败无能让他深感震惊。
在其后的几次战斗中,戚继光的部队虽然表现得比其他部队好,但是素质终究不高,又不听从指挥,无法打硬仗,所以始终不能按照戚继光的预想那样彻底歼灭敌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板再有想法,下面的团队不行,终究还是做不成事情的。
这使得戚继光萌发了自己训练军队的想法。
他向胡宗宪等上司请求,给他3000士兵进行训练。
上司最先给他配备的,还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杂牌老兵。
戚继光不喜欢这些兵,希望能够在浙江就地征兵,让他从头开始训练,三年以后一定能够御敌作战。
戚继光的资料简介
戚继光的资料简介戚继光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将士,他擅长诗歌和书法,洞悉军事和文学。
戚继光一生留有丰富的作品,是中华民族长河中不会暗淡的星辰,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戚继光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戚继光的资料简介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安徽定远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
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终病逝,授世袭明威。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
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
”更获得张居正信任。
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
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创平海卫大捷。
从此倭患终被荡平。
戚继光曾为诗:“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死后,被杨四畏排斥,被调到广东任镇守,郁郁以终,晚年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初八日,逝世于蓬莱故里。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戚继光的出生背景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
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
戚继光谈选择兵员:明朝最强的士兵到底来自哪里?
戚继光谈选择兵员:明朝最强的士兵到底来自哪里?文/红枫未名(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戚继光抗倭时,在浙江各处募兵练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在《纪效新书》中总结出浙江各地兵员的特点。
戚继光一开始招募的是浙江处州(丽水)的兵员,这里的人多是山中的矿工,好勇好斗,作战十分勇猛,听命从不迟疑,冲锋陷阵非常积极。
但是,他们也有缺点......缺点就是,处州兵在每次作战前,都要和戚继光谈条件,要求必须知道作战对手和人数,然后自行内部商议:如果认为能打就作战,认为不能打即使费尽口舌他们也绝不会卖力。
另一个缺点是,他们的坚韧性不足,无论胜负,都只能打开头几场,之后再打下去常常打败仗了。
之后戚继光开始在绍兴(主要诸暨,嵊州,萧山等沿海地区)招兵,这里的人聪明伶俐,听从命令,无论打什么仗从来不拒绝,完全服从。
而且不怕辛苦,扎营修城之类的力气活安排他们干他们就会尽力去干且从无怨言。
缺点是:战场上如果敌人退却他们也愿意主动追击,问题是如果敌人进攻他们就会主动撤退。
没有和敌人正面肉搏的勇气。
第三次募兵,戚继光选在了台州,戚继光评价,这里的人的性格和温州相似,如果用心鼓舞,也可以算是好军人。
第四次募兵,戚继光选中了义乌,义乌人的性格介于机智狡诈和勇敢之间,特别崇尚血性,勇猛程度还是逊于处州兵,不过强的地方是,他们的坚韧程度好,可以反败为胜或者持续战斗。
缺点是纪律性不好,胜利的时候经常不听号令不停追击,最后也常常因此中了埋伏。
总之,戚继光认为,最好的兵员是处州,其次是义乌,再次是台州温州,最后是绍兴(诸暨嵊州萧山)“毕竟处州为第一,义乌次之,台温又次之,绍兴又次之”至于浙江其他地方呢?“至于他处之兵,必洗涤其肠胃,尽去其故态,施不测异常之令,然后仅能及绍兴兵耳,”就是说,浙江其他地方的兵,要完全彻底训练,洗去所有的坏毛病脱胎换骨作人,最后也只能达到绍兴兵的程度......各位读者,今天的浙江人,性格里还有戚继光评价的这些特点吗?。
义乌人打的一场群架,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历史
义乌⼈打的⼀场群架,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历史电视连续剧《抗倭英雄戚继光》近⽇,电视连续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正在央视⼀套热播。
“封侯⾮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剿灭倭寇、保卫家国的⼀腔热⾎,连《新闻联播》也点赞,称其“还原华夏风⾻”。
刚更新的16集中,戚继光到了义乌,⽬睹了⼀场械⽃后,被义乌⼈的彪勇横霸深深震撼,于是招募4000义乌⼈⼊伍。
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偶遇,将改变⼤明历史。
以后戚继光征战南北,屡⽴战功,戚家军威震天下,它的主⼒正是这些义乌兵。
他们跟随戚继光剿平了浙江、福建、⼴东的倭寇,甚⾄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平倭。
从嘉靖三⼗⼋年(1559)年开始,这⽀部队曾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从未在战⽃中被倭寇击溃。
为什么戚继光会看上义乌兵?后来这些义乌兵⼜去了哪⾥?浙师⼤⼈⽂学院中国史硕⼠⽣导师龚剑锋对义乌兵做过不少研究,这⼏天他也在追这部剧,⾮常愿意和⼤家说说义乌兵的那些事。
义乌⾚岸镇,戚家军纪念馆。
戚继光为何看上义乌兵?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倭寇为患,朝廷多次派兵进剿,都⼤败⽽回。
1555年,在⼭东御倭有功的戚继光,调到浙江抗倭。
因为觉得明朝卫所兵战⽃⼒太差,他屡次向朝廷提出在浙江征兵的建议:“⼗室九⾢,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材勇!”他同时保证:“诚得浙⼠三千,亲⾏训练,⽐及三年,⾜堪御敌。
”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
然⽽戚继光⼀开始垂青的是绍兴兵和丽⽔兵。
不过很快就发现他们不靠谱。
1558年,在⾈⼭岑港战役中,他苦⼼训练出来的新军不堪⼀击。
战⽃付出惨重代价,明军伤亡3000余⼈,敌军伤亡不到千⼈,他⾃⼰也被罢免。
这让戚继光反省,绍兴地区以商业著名,在这种⼤环境下的⼈适于经商却不适于作战。
遇见战⽃⼒较弱的倭寇敢于奋勇杀敌,但若遇到强敌便畏惧不前。
“要建⽴⼀⽀有战⽃⼒的军队,须招忠勇彪悍之⼈⼊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路过义乌,⽬睹了那场惊天动地的打架事件。
⽽龚剑锋研究,这场打架事件在明代崇祯《义乌县志》就有记载,嘉靖三⼗七年(1558年),永康⼈在倍磊⼋宝⼭⼀带发现有银矿,于是召集上千⼈到前往抢矿,倍磊⼤户陈⼤成等率领族⼈奋起护矿,于是爆发了⼤规模的械⽃。
剽悍忠勇义乌兵
剽悍忠勇义乌兵剽悍忠勇义乌兵倍磊村以陈为大姓。
南宋咸淳年间,陈氏始祖陈廷俊从东阳县安文迁到倍磊村定居,繁衍生息。
嘉靖十八年(1559)九月,戚继光听闻义乌民风剽悍忠勇,故特到此处来招兵,意图训练一支精干的戚家军。
他拿着上级的批文找到知县赵大河,商量一番后,张贴募兵告示,奇怪的是告示贴出几天,没有一人来报名。
戚继光很疑惑,来找知县询问原因。
赵知县一沉吟,问道:“你找过陈大成吗?”“他是何人?”“陈大成是陈氏家族的族长,在全县老百姓中也是很有威望的。
没人应征,可能跟他有关。
”赵知县沉吟一下,“不过他是正直之人,你去跟他说明抗倭大义,也会支持你的。
”戚继光听闻后,立即赶紧找到陈大成家,向他说明来意。
陈大成是当时陈姓家族族长,高大威猛。
多年来,他亲眼目睹官军腐败,向来对募兵很不支持,在他影响下,陈家很少有当兵的。
但他听说过戚继光大名,这次戚继光亲自上门拜访,他也十分感动。
戚继光说:“大成兄,当年倭寇横行,残酷杀害我们同胞,我们铮铮男儿怎能视而不见?外寇不除,国家怎能太平?这次来找兄长,是求你支持我,也为报效国家尽一份力,不知意下如何?”陈大成问及戚继光:“打倭寇不是有卫所兵吗?”戚继光说:“我曾经训练过绍兴兵,但一遇强敌就害怕。
我听说义乌人刚开打时,有点害怕,但越战越勇,我就是看重义乌兵的素质才来求你支持的。
”听了这番话,陈大成十分感动,说:“倭寇横行霸道,我何尝不气愤。
可我对官军早失去了希望,所以不愿自家子弟去当兵,怕去时是个忠厚老实之人,回来成了兵油子。
这次将军为大义征兵,我信得过将军,愿意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戚继光十分感动,给陈大成深施礼。
当时已53岁的陈大成就带头报名参军,还同戚继光义结金兰,表示愿听从戚将军的指挥。
陈大成一带头,儿子陈文澄,叔叔陈禄(辈分较大,年龄比陈大成小)及倍磊村数百青年男子马上报了名。
田心村的王如龙也带了几十人来县衙报名。
一时义乌东南西北,差不多每村都有人来报名参军,县衙挤得水泄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戚继光如何选兵
古往今来,要做好一件事情都很难。
特别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事情,尤其难。
最痛苦的,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一群猪队友,那种无力吐槽、无处哭诉的感觉,相信今天许多人都体会过。
但是,事情还得做。
你不动手,麻烦不会自己飞走。
明代抗倭战争中,就有这么一个中层干部,面对重重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拉出了自己的队伍,打响了一个国际品牌。
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800多人流窜至浙江慈溪,进攻龙山所。
明军一万多人前去迎战。
明军总兵力是倭寇的十几倍,按照常理,可以全歼倭寇。
但是熟悉明军战斗力的倭寇却毫不在乎,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分成三路,由三个头目分别率领,主动进攻明军。
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明军各部迅速崩溃,四散奔逃。
一名刚刚上任的年轻参将怎么也无法让部下不逃跑,于是自己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射三箭,把三名敌军头目都射死了。
正在逃跑的明军见状,就又跑回来集合。
倭寇士气受到打击,就退去了。
这名三箭退敌的参将,叫做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
他出身于世袭的将门世家,17岁就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1553年升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的备倭防务。
两年后他被调到浙江,1556年被任命为宁绍台参将。
他刚刚上任的第一仗,就是上面的龙山所战斗。
这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正式面对倭寇,此时他还是一个29岁的年轻人。
虽然戚继光本人依靠神奇的箭法获得了名声,但是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明军的腐败无能让他深感震惊。
在其后的几次战斗中,戚继光的部队虽然表现得比其他部队好,但是素质终究不高,又不听从指挥,无法打硬仗,所以始终不能按照戚继光的预想那样彻底歼灭敌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板再有想法,下面的团队不行,终究还是做不成事情的。
这使得戚继光萌发了自己训练军队的想法。
他向胡宗宪等上司请求,给他3000士兵进行训练。
上司最先给他配备的,还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杂牌老兵。
戚继光不喜欢这些兵,希望能够在浙江就地征兵,让他从头开始训练,三年以后一定能够御敌作战。
戚继光的同僚听了他的想法,都哄堂大笑。
有人说,抵御倭寇自然有总督、巡抚们来主持,我们管那么多干什么?而且这么多年来,从来没听说倭寇是可以消灭的。
只有等他们劫掠够了离开时,我们就去海上追击一下,或许可以将功折罪,还可以从中渔利不少呢。
戚继光面对这些聪明绝顶的猪队友,不禁喟然叹息,但还是忍不住反驳道:“能工巧匠能够把无知觉的生丝精炼为熟丝,我们将官却不能把有知觉的民众训练为能战的士兵,岂不是比普通工匠还不如吗?面对他们不惭愧吗?而且每次都等倭寇劫掠够了再象征性地追击,我们作为军队,怎么能够保障人民的安全?对付倭寇,如果不能将其大创尽歼,那么就无法杜绝他们再来。
”于是力排众议,向总督胡宗宪呈上训练浙江本地人当兵的建议书。
胡宗宪读到建议书,不屑一顾地把它扔在地上,说:“浙江人要是可以训练,我自己早就练了,还等你来动手吗?”过了一会儿,又让手下人把信拿起来重新读,说:“这件事别人应该都已经听说了,我要是不同意,他们可能会把以后的军事失败归咎于我。
我姑且让戚继光练兵吧。
”于是给了他
3000绍兴兵。
这些兵经过戚继光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军容严整,也打了一些胜仗,但是问题仍然不小。
他们内心十分畏惧敌人,进攻的时候,离敌人近了就退走。
如果敌人退了,他们又追,敌人回头抵抗,他们就又退走。
说到底,还是怕死怯懦,不能进行硬碰硬的短兵相接的战斗。
而且这些兵有时还妄杀平民甚至战友的首级来虚报战功。
戚继光最终对这些绍兴兵也失去了信赖,决定要自主招募新兵来训练。
他听说义乌地方为了争夺矿山资源,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
双方均有几千人参加,最终义乌本地的农民、矿工把外来的永康等县的开矿者逐走了。
戚继光发现义乌人在械斗中表现出了同仇敌忾、勇敢剽悍的战斗精神,于是便向胡宗宪要求去义乌招兵。
这回胡宗宪很快就答应了。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继光来到义乌,在县令赵大河的帮助下,一共招募了4000多人。
他招兵是有标准的:凡是那些脸皮白净、行动伶俐、看见官府的人也毫不顾忌的人,都不要。
因为这些人都是城市的油滑之徒,关键时刻靠不住,会开溜,而且还会拉着其他人一起溜。
万一被上司抓住,他们又有足够的口才嫁祸于他人。
所谓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
这种人在军队中,不但不能作战,反而会起到瓦解军心的作用。
戚继光大概此前早已被这种人折磨得不行了,感受非常痛切,所以宁缺毋滥,坚决把这种人剔除。
他要的是那些黑大粗壮、皮肉坚实的乡野老实之人。
这样的人才好指挥,能打仗。
把兵招来之后,戚继光就对这些人进行了思想教育,鼓励他们为供养他们的百姓提供保护,努力杀敌。
然后严明纪律,教士兵们识别旌旗金鼓等不同指挥信号。
再就是练武艺。
戚继光一再强调要学战场上实用的“真艺”,反对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法”。
这个队伍,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这是戚继光自己挑选材料、自己精心打造的一柄护国利剑。
它后来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戚家军。
戚继光治军的方法,也被后来的许多军事家所借鉴、继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代的曾国藩。
为了对抗太平天国,曾国藩在湖南老家办团练武装。
他一介书生,本来不懂军事,完全就是靠读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而组建的部队。
最后,我们知道,他的湘军大获成功。
本文摘自:中国江苏网,作者:佚名,原题:《戚继光选兵不要伶俐人认为这些人是油滑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