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热学1.温度:物体的温度是反映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运动程度的物理量,用温度计测量,单位是摄氏度(℃)或者开氏度(K)。
2.热量: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示物体间能够传递的一种能量,单位是焦耳(J)。
3.热传递方式:主要有导热、对流、辐射三种方式。
4.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了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能量的总量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都是不变的。
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物质中,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2.反射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所在的平面相同。
3.折射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法线所在的平面相同。
4.全反射:当光线从密度高的介质射向密度低的介质的折射角大于90度时,发生全反射。
5.色散: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经过折射后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形成色散现象。
6.光的衍射:光线穿过一个小孔或者被遮挡的物体时,会产生光的弯曲和扩散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力学1.力和它的分类: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力有万有引力、电磁力、弹力、摩擦力等。
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3.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静止时会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会保持偏直线运动状态,直线运动的状态变化是由外力引起的。
4.牛顿第二定律:它表明物体受到的净力越大,其加速度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公式为 F=ma。
5.牛顿第三定律:它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电学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电子会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运动,有特定的能级。
2.电流和电荷: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电量,单位是安培(A)。
电荷是电荷的大小,单位是库仑(C)。
3.电压和电阻:电压是两个点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电阻指的是物体对电流流过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初二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物理量和单位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以及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制。
物理量的定义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性质的概念。
物理量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两类。
单位的定义单位是用来进行物理量测量的标准。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制,其中包括七种基本单位。
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制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制包括长度、质量、时间、速度等。
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本章重点介绍了运动的描述方法和运动的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变化。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运动的图像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运动的特征。
第三章:力和运动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力的作用特点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大小和方向。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其中,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规定了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规定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规定了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惯性与质量物体的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第四章:能量和功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能量和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量能量是描述物体活动性质和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能量包括动能、势能和内能等形式。
功功是力对物体做功能量,它等于力在位移方向上的投影与位移的乘积。
功与能量的关系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万维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计量•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计量方法有弹簧测力计和秤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多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力。
•分解力是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平行力的过程。
4.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5. 牛顿第二定律和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产生加速度的关系。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质量和重量•质量是物体具有的惯性的度量。
•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力的大小。
二、声学1. 声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2. 声的特性和性质•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声音的性质一般有反射、吸收和传播等。
3. 声的强度•声的强度指的是单位面积上传播的能量。
•声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声的频率和频率范围•声的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
5. 声的速度•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3m/s。
6. 声的干涉和共振现象•声的干涉是多个声波叠加产生的。
•共振现象是声波与物体的自然频率相同而加强的现象。
三、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表面时发生的现象。
2. 光的折射与光的速度•光的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 光的色散和色光•光的色散是光通过某些介质时,不同颜色的光受到的折射角不同的现象。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改变物体形状或状态的原因。
2. 力的测量: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
3. 力的合成:合力是多个力的矢量和,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
4.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功与能量:力在物体上做功时,物体获得了能量,称为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分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 功与机械能:当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三、力的作用效果1. 动力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2.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如果速度为零,则受力为零。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4.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力的平衡与不平衡1. 力的平衡:物体上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有平衡力和摩擦力等。
2. 静力学:描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下的情况,包括物体平衡条件、静力平衡和力的夹角等。
3.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相互接触面间的粗糙度而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五、波与振动1. 振动: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称为振动,包括简谐振动和非简谐振动。
2. 波:振动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为波,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3. 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包括横波和纵波。
4. 波的特性:包括振幅、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等。
初二 物理 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运动等。
2.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有方向和大小之分。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力的平衡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这时物体的速度不变,可以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能量1. 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量,能够做功。
常见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
2. 功的定义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位移的距离。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势能有关。
第三章压力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在物体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的大小。
2. 浮力的特点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其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
3.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船只的浮力支撑、气球的浮力原理等。
第四章原子和分子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至少两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连而构成的粒子,常见的分子包括水分子、氧气分子等。
3. 分子热运动分子在物体内不断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正是由分子热运动的快慢决定的。
第五章热学1. 热的传导热的传导是由物体内热量相互传递的过程,其传导速率与传热体的材料和距离有关。
2. 物体的热膨胀当物体受到热作用时,其温度升高,体积也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热膨胀。
3. 热的传递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传热。
第六章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不会自行弯曲传播。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1. 基础概念1.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国际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常见物理量的单位换算1.2. 运动和力•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与特点•力的合成与分解1.3. 能量和功•动能、势能的定义和公式•功的定义和单位•能量守恒定律•功率的定义和单位2. 热学2.1. 温度和温度计•温度的定义和单位•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2. 热量和热传递•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特点•热传递的方式和特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3. 物态变化和气体压强•物物理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气体压强的定义和公式•简单气体状态方程3. 光学3.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总反射和临界角3.2. 成像和光量测量•成像的类型和特点•球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烛光定律和光强测量4. 电学4.1. 静电场和电场力•静电场的定义和特点•静电场的产生和性质•电场力的定义和公式4.2. 电路基础和欧姆定律•电路基本元素和符号的含义•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势差•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4.3. 磁感线和电磁感应•磁感线的定义和特点•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和电流表5. 散步运动和简谐运动5.1. 散步运动•受力分析和受力平衡的条件•弹性系数和胡克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5.2.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定义和特点•一般简谐运动的标准形式•振动的能量总结以上是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基础概念包括物理量和单位、运动和力、能量和功;热学包括温度和温度计、热量和热传递、物态变化和气体压强;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和折射、成像和光量测量;电学包括静电场和电场力、电路基础和欧姆定律、磁感线和电磁感应;散步运动和简谐运动则是初步的力学知识。
希望以上知识点的整理能够对大家学习初二物理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运动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力的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变化、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或方向。
4.重力: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是所有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力。
5.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垂直力合成和斜向力合成。
二、机械能与机械运动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等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理想情况下,物体在机械能守恒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4.动力学定律:质量与加速度、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5.杠杆原理:要使杠杆平衡,需满足力矩相等条件。
三、导热与热能1.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之间热能传递的方式。
2.热传导: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振动和电子运动来传递。
3.热传导的速度:与物质的导热率和物体的温差有关。
4.热膨胀与热收缩: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被冷却后体积收缩。
5.物态变化与物质内能: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潜热。
四、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光与物体表面相交,在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满足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4.光的颜色与频率: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不同的颜色。
5.光的透射:光从一种介质穿过另一种介质。
五、声与声音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空气产生压缩和稀薄的交替运动,从而产生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递的,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声音的特点:音调、响度和音色。
4.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物体时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5.声音的吸收和衍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物体吸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
六、电与磁1.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压是电流的驱动力。
2.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原理。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以下是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1. 运动与力学:
-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与计算
- 牛顿运动定律:力的作用、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等
- 动量与动量守恒: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
2. 热与能量:
-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与计量等
- 相变与状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过程及能量变化
- 能量与能量转化:机械能、势能、动能的转化与守恒
3. 光与光学:
-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特性、反射定律的应用等
- 光的折射与透射:光的折射规律、反射与折射的应用等
- 光的色散和成像:光的色散现象、镜片的成像原理等
4. 电与电学:
- 静电现象与电荷:电荷的性质、静电力的作用等
-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符号等
-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等
5. 宇宙与天文:
-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天体运动规律等
- 天文观测与测量:望远镜的应用、星等、距离的测量等
以上是初二《物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精华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基本理解运动与力学、热与能量、光与光学、电与电学以及宇宙与天文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如果你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3. 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4.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5. 弹力和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6. 简谐振动的特点和计算公式7. 开普勒三定律的基本内容二、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4.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5. 扑水板的原理和应用三、波1.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2. 波的类型及其特点3.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测速原理4. 光的产生、传播和反射原理5. 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四、热学1. 热量和温度的概念2. 物质的热传导方式3. 热量与功的关系4. 热量和功的计算公式5. 热量的传递和测量原理6. 物体对热的吸收和释放五、电学1.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2. 电场和电势的特点及其计算公式3. 电流的产生和测量原理4. 电阻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5.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6. 计算电压、电阻和电流的关系六、磁学1. 磁场和磁力的特点2. 磁感线的性质及其应用3. 磁场的产生和测量原理4. 磁性的分类及其特点5. 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的影响6. 磁场的测量方法七、原子物理1.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特点3. 原子核的组成及其特点4. 放射性和辐射的特点5. 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原理6. 物质的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八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八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压力1.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2.力的效果: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运动、停止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
3.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分布在物体的面上的比例,单位是帕斯卡(Pa)。
4.压力的计算:压力=力÷面积。
5.杠杆原理:杠杆平衡原理是指在达到平衡时,杠杆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
二、浮力1.浮力: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所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挤掉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浮力的大小和密度关系:浮力大小和物体体积成正比,和物体的密度成反比。
3.浮力的作用: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入后,浮力使得物体产生浮起或浮沉运动。
三、简谐振动1.简谐振动:物体在一个固定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现象称为简谐振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简谐振动的运动规律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
3.周期和频率:简谐振动的周期是指物体一个往复运动所用的时间,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往复运动的次数。
4.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其中T为周期,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5.频率与周期的关系:频率f=1/T。
四、电学基础1.静电:物体由于摩擦、接触、感应等原因而带电。
2.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称为正电荷,带负电的物体称为负电荷。
3.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4.电流的计算:电流=电荷÷时间。
5.电压:电源推动电荷移动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
6.电阻:物体对电流运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7.电阻和电流、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 为电流,R为电阻。
五、电能和电功1.电能: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2.电功:电流通过电阻时,由于电流对电阻做功所转换的能量。
3.电功的计算:电功=电压×电流×时间。
六、光的传播1.光线:光通过空间的一束直线称为光线。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
一、力学1. 力和运动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弹力。
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
3. 动力学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和功、功率、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1. 热力学基础温度、温标、热量、热容、比热容、焦耳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与内能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2. 热力学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全反射、光的干涉、双缝干涉。
2. 光的性质光的波粒二象性、波长、频率、光的偏振、自然光和偏振光。
3. 光的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公式、球面镜、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
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静电场、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的计算、电场强度、库仑定律。
2. 电路基础电流、电强度、电阻、欧姆定律、电路符号、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功率、电能、焦耳定律。
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氢原子的结构、波尔模型。
2. 放射现象及核能利用放射现象、α粒子、β射线、γ射线、半衰期、原子核稳定性、原子核反应、核能利用。
初二物理常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中相对于某一参考物体的位置发生的变化,根据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即运动学。
常用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并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段内,它都移动相等的距离。
加速度:物体由静止或匀速运动转变为变速运动时所产生的速度改变率,即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平抛运动:物体具有初速度,在重力作用下做抛体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恒定,即加速度是恒定的。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力学、牛顿定律等。
常用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施加的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牛顿第三定律: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等大反方向的力。
摩擦力: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力的合成: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力,即合力。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和热能转化的一门学科,涉及热力学、热容、热传导等内容。
常用知识点: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一种度量,而热量是物体由于温度差而可能传递的能量。
热能的转化: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电能等形式。
物质的热膨胀:物质受热膨胀时,其长度、面积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
热传导: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能自由运动。
三、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内容。
常用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光线与镜面相交后,按规律发射的现象。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
色散: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率不同,造成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介质后产生色散现象。
物理初二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初二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归纳初二物理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改变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N),常用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力的过程。
当多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当多个力的方向不同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合力等于各个力的几何和。
3.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压力等于垂直于受力面积的力除以受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二、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属于不同的物体上。
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功的概念:当力作用于物体上时,会做功。
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量。
W=F×s,其中W为功,F为力,s为位移。
2. 动能的概念:物体具有运动时的能量称为动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E=1/2mv²,其中E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3. 功和能量的转化: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会改变。
功可以使物体的动能增加或减小,但总的能量守恒。
四、热与温度1. 热和温度的概念:热是一种能量,在物体间传递时会产生温度的变化。
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和开尔文(K)。
2. 热的传递方式: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传递;对流是指热通过流动的气体或液体传递;辐射是指热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传递。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一、物理基础1.1 物理实验及测量•什么是物理实验?•物理实验的作用和意义?•常见的物理实验设备有哪些?•物理实验中常规的物理量有哪些?•物理实验中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如何减小实验误差?1.2 物理量和单位•什么是物理量?•物理量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常见的物理量和单位有哪些?•怎样进行换算?1.3 运动学•什么是运动学?•什么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什么是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运动的描述方法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求解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各种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1.4 力学•什么是力学?•牛顿三定律是什么?•力的概念和种类有哪些?•什么是受力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二、热学2.1 热学基础•什么是热力学?•热量传递有哪些方式?•热平衡是什么?2.2 热力学第一定律•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原理是什么?•内能的概念和意义?•内能守恒定律是什么?2.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动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是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场景有哪些?三、光学3.1 光传播•光的概念和性质?•光线和波面的概念?•光传播的直线特性和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和色散现象?3.2 光成像•光学成像的概念和原理?•光学成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光学成像的公式是什么?•光学成像中的异常现象?3.3 光的测量•什么是光的波长?•光的波长的测量方法?•什么是光的偏振现象?•偏振的概念、种类和效应?四、电学4.1 电学基础•什么是电荷和电场?•电量的概念和单位是什么?•什么是电流和电阻?4.2 电路分析•什么是电路?•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有哪些?•什么是欧姆定律?•什么是基尔霍夫定律?•如何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势差和电阻?4.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是什么?•电磁感应的应用有哪些?•什么是电磁感应定律?•什么是感应电流?五、物理学家和物理实验5.1 物理学家•牛顿、伽利略与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分别对如何认识物理学有何贡献?•奥斯特与法拉第是磁电学的开拓者,他们分别做出了哪些重要的发现?5.2 物理实验•惠更斯、亨利、丹尼尔等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他们分别做出了哪些重要的实验?•哈雷、库仑、法拉第等人是电磁学的奠基人,他们分别做出了哪些重要的发现?总之,初二物理共涉及了物理基础、热学、光学、电学和物理学家和物理实验等多个方面,相信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初二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使用力的合成法则来求合力。
4.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的效果1.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方向。
2. 弹簧力: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弹簧力,弹簧力与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3.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5.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三、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度相等。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一定关系。
4. 光的色散: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折射角度不同而分离,形成彩虹。
5. 光的吸收和透射:光线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被吸收,而遇到透明物体时,会透射。
四、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振动,从而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3.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音调、音量和音色三个基本特性,音调与声波频率有关,音量与声波振幅有关,音色与声波波形有关。
4.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声音的强度与入射声音的强度和障碍物表面的性质有关。
初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复习
初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复习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二物理知识点梳理
初二物理知识点梳理
1. 物理基本概念
-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质的性质:可压缩性、伸缩性和不可创建性
2. 运动学知识点
2.1 运动的描述
-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 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图像表示
2.2 力和运动
- 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 物体的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力的合成和分解
2.3 地球物理和天文物理
- 重力和物体的重量
- 行星的运动规律和太阳系的组成
3. 物理实验和测量
-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和精确度
4. 声光电知识点
4.1 声学知识
-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影响
4.2 光学知识
- 光的传播和折射
- 光的反射和成像
- 镜子和透镜的种类和原理
4.3 电学知识
- 电流的产生和电路的基本要素
- 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
-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以上是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详情或补充内容,可以进一步咨询。
八年级全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全册物理必备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不同种类的粒子组合形成不同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物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
3.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态,分子的热运动形态不同导致物质状态的改变。
第二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
3.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后产生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作用力的平衡状态。
第三章:能量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能够产生物体的运动、变形或发热等现象。
2. 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由于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是守恒的,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不会减少。
第四章:压力1.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是描述物体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参数。
2. 压力的计算: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力除以面积,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scal)。
3. 压力的应用:压力在物体和介质接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液压系统、气压表等。
第五章:电学1.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描述物体带电性质的物理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的现象。
2.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推动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力量,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
3. 电路基本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布的基本定律。
第六章:光学1. 光传播的基本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与粒子双重性质,光传播可以通过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进行描述。
2. 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等成像器件可以将光线聚焦形成清晰的像,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传播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总复习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运动。
2、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
会举例3、相对静止在生活中的运用:(1)工厂的传送带;(2)人造地球同步卫星;(3)空中加油;(4)接力赛跑中的交接棒,。
4、会根据给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会判断参照物。
(注意古诗词)5、了解长度的单位:m及其它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6、了解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7、了解1m、1dm、1cm、1mm这几个单位的具体的长度。
8、掌握刻度尺的使用。
(P21有4点)9、掌握正确的测量数据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部分组成。
10、掌握三种特殊测量方法:(1)变曲为直,测直算曲;(2)积少成多,测多算少;(3)平行移动,等效测量;1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P23有四种方法)12、必须掌握的长度值:头发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70—100um。
13、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14、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变形式,会根据公式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15、速度的两个单位:m/s和km/h 及两个单位的换算:(1)m/s换算成km/h:在数值上直接乘以3.6即可;例:(2)km/h换算成m/s:在数值上直接除以3.6即可。
例:16、一些常见的速度值:(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2m/s;(2)骑自行车的速度5m/s;(3)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4)真空的光速:3×108m/s17、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而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第三章:声的世界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
(会举例说明)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体介质中传播,且V固﹥V液﹥V气;3、会举例说明固体能传声:(1)土电话;(2)贝多芬耳聋后用木棍抵在钢琴上听声音。
(3)古代士兵夜里振着牛皮箭筒睡能及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
4、会设计实验验证固体传声效果比液体和气体快:5、了解“马赫”的物理意义:“马赫”是一个速度单位,1“马赫”表示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1倍,即:1“马赫”=340m/s ;6、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知道乐音与噪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7、乐音的三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8、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的频率有关。
9、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10、会判断物体发生,会区别音调和响度。
11、音色:声音的特色,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
12、了解生活中利用音色辨别事物的事例:(1)买西瓜、买瓷器时轻敲听声音辨别好坏;(2)闻其声而知其人。
13、了解乐器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管乐:靠空气的振动来发声。
例:箫、笛、号等;(2)弦乐:靠弦的振动来发声。
例:吉他、古筝、二胡等;(3)打击乐:靠自生的振动来发声。
例:锣、鼓、编钟等。
14、了解避免和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
例:摩托车的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
例:隔音墙。
(3)在人耳处。
15、了解现在城市中所采取的减弱噪音的方法:(1)高架桥上的隔音墙;(2)到路边的绿化;(3)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
等16、了解人的听觉范围:发声频率在20——20000Hz。
17、超声:发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18、次声:发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19、超声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1)利用超声波导航:声纳、雷达。
(2)在医学上的“B超”。
20、次声有极大的破坏力,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都会产生次声。
第四章:多彩的光1、光源: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了解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1)影子的形成。
(手影、皮影戏)。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3)小孔成像。
4、光速:真空的光速:3×108m/s,光速比较快。
5、光的反射规律:P53共4点。
6、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我们能看清任何物体,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8、举出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1)平面镜成像;(2)水中的倒影;(3)潜望镜。
9、平面镜成像的规律:P54共有4点。
10、会画平面镜成像图(注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11、了解平面镜的使用及带来的光污染。
12、光的折射规律:会画下面3图(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不改变。
13、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现象:(1)插入水中的物体变折;(2)水中的物体变浅;(3)海市蜃楼;(4)所有的凸透镜成像。
14、光的色散:太阳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彩虹的形成说明光的色散现象。
15、三基色:红、绿、蓝;三原色:红、黄、蓝。
16、物体对光的反射:(1)什么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本身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光。
(3)黑色物体不反射任何光,吸收所有的光。
17、什么颜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本身颜色的光,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的光。
18、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集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9、了解以下几个概念:(1)焦点:平行光透过凸透镜后会集的一点叫焦点。
(F)(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
(f)(3)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
(u)20、能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照相机的原理(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可用于测焦距。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例:电影、幻灯机、投影仪。
(4)当u=f时,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
(可用于测焦距。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放大镜。
总结:1焦定虚实,2焦定放缩,实像都是倒立的。
21、掌握三种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22、眼睛的结构:(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2)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3、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1)形成原因:晶状体变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2)矫正:在近视眼前加一个适当的凹透镜。
(近视眼镜)25、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1)形成原因: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
(2)矫正:在远视眼前加一个适当的凸透镜。
(远视眼镜)26、掌握三种区分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方法。
27、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28、了解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眼前,把物体“拉近”,其基本元件是三棱镜和透镜。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会举例说明)例如:(1)一个巴掌拍不响;(2)拍桌子时手会觉得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会设计实验说明或举例说明。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能举例说明力的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不同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牛”N,了解1N有多大。
6、会画力的示意图。
要注意一定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7、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例如: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
8、弹簧测力计:(1)制作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所受的拉力与伸长成正比。
(2)使用规则:见教材84页共4点。
9、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0、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mg1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再生活中的运用:重锤线。
12、重心:重力的作用。
要了解生活中利用降低重心来提高稳定的实例:(1)不倒翁(2)上小下大的茶壶;(3)台灯的大底座。
(4)汽车的底盘很重;1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要理解摩擦力的方向一般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14、摩擦力的大小与下面两个因素有关:(1)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2)与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15、如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凹凸不平的沥青路面、自行车上的脚踏板和把手上的花纹等。
(2)增加物体的压力。
例如:电机皮带打滑时将皮带拉紧。
16、如何减小有害的摩擦得方法:(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如:(2)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大小。
例如:(3)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例如:打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4)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
例如:旱冰鞋、滑轮滚珠、搬运石块时在石块下放圆木。
17、会设计实验验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
该实验参照教材92页的实验。
第六章: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生活中运用惯性的例子:(1)跳远助跑;(2)倒水;(3)拍打灰尘;(4)抖落雨伞上的水珠;(5)洗衣机的脱水装置。
4、生活中如何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交通上:(1)小车上的安全带、安全气禳;(2)注意行车中要保持车距;5、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和;即:F和=F1+F2合力方向与两个分力方向相同。
(2)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差;即:F和=F1+F2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7、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受到两个或里格以上的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8、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叫做平衡力。
9、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10、二力平衡的运用:在已知一个力时可以求出另一个力。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要会举例说明)例如:一块冰化成水,体积、状态变了,但是质量没变。
3、质量的单位:主单位是kg除了kg以外,还有t、 kg、 g、 mg,会进行单位换算。
4、了解几个常见的物体质量:(1)一个中学生质量:50kg (2)一只山羊:50kg (3)一只鸡的质量:1.5—2kg (4)一个一元硬币:6g5、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生活中还有秆秤、台秤、电子秤等。
6、天平的使用:(1)要放在水平台上;(2)使用前要调平:游码放在0 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刻度盘的中线处;(3)左物右砝码;(4)不能用手取砝码;7、知道用天平侧液体的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