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声音的特性

合集下载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基础知识1、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指声音的______,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响度指声音的_________,由物体的_________决定;同时与距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由发声体决定的。

2、频率:物体在______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______。

3、人耳感受声音的频率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高于________叫超声波;低于______叫次声波,超声波、次声波人耳都_____听到。

二、典型例题1、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解析: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选B.2、甲、乙两昆虫,甲的翅膀每分钟振动480次,乙的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A.甲B.乙C.都感觉不到D.都感觉到解析:甲昆虫翅膀振动频率是:480次/60s=8Hz,属于次声,人耳听不到;乙昆虫翅膀振动频率是:300次/1s=300Hz,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可以听到.故选B.3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解析: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故选B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C.丙的音调最低D.甲、乙的音色相同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只有丁振动的幅度小,故A正确;B、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小,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低,故C正确;D、甲、乙相同,波形的形状不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D.三、课后作业1、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都可以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边缘,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轻轻拨动钢尺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接着将伸出的尺长保持不变,用力拨动钢尺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下列正确的是()A.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音调高B.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音调低C.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小D.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5、下列几个句子中:①引吭高歌;②声音高的刺耳;③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指响度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7、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8、小红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她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钢琴发出声音的不同;当她用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时,钢琴发出声音的不同;当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根据的不同来分辨琴声的.9、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由左向右敲击瓶子,会听到各个瓶子的(填“音色”、“响度”或“音调”)不同,决定它高低的因素是,因此会听到声音由左向右依次变(填“高”、“低”)10、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甲昆虫翅膀4s振动了1200次;乙昆虫翅膀1min振动了600次,乙昆虫翅膀的振动频率为,则人耳可听到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11、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2、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音调较.(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甲/乙)是蓝鲸发出的.13、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A.音色不变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说“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弹吉他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色D.用钢尺压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6、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析1.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考点概览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

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二、超过20000Hz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

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

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2。

声音的响度: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响度 声音的强弱
音色 对声音音质 的感觉
及时复习、学会反思!
课后作业
1、认真整理课堂笔记并上交批改 2、课本P37 2
3、完成优化设计2.2节
本节课到此结束
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 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放出来的声音和 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 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 来的声音,别人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 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 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 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 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 不一样了。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龚金录
复习提问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
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 需要 介质,真空中 不能 传播声音。 2、声音可以在 气体 、 液体 、固体 中传播。
50000Hz 65000Hz 1000Hz 蝙蝠 海豚 120000Hz 150000Hz
60Hz

150Hz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低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3,拉二胡调(按压)弦、警车鸣声变化、 倒开水时水满时音调越来越高都是指音调
例1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如图是某 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 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 改变的是声音的( A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温馨提示 护栏的长短不同,其振动频率 不同,音调也就不同。 A B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音音调调::声声
响响度度::声声音音的的大大小小
音音色色::发发声声体体的的区区别别
频频率率 振振幅幅 材质
巩固练习
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响度 很大。 2、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你仍能分辨出熟
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的 音色 不同。 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通常比男同学“尖细”,
物理八年级 上册 R
第 二 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原因
• 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赫兹(Hz).
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 调是( D)
A.使劲拨动琴弦
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大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
长度和粗细都不相同,细 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 音调低.
曾侯乙编钟
湖北的曾侯乙编钟, 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 发现!
★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
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超声波、次声波.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20Hz-20000Hz
思考:为什么我们可 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 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 音?
二.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为Hz 。

(3)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000 Hz。

(2)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称为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3.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音色(1)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

课堂练习知识点1 音调1.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评价。

“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高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2.(2018·昆明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知识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知识点3 响度4.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5.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知识点4 音色6.(2019·曲靖初二秋季期末)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分辨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响度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 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此。
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
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此时乙杯 不能发出声音 B. 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 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课堂讲解
例3:【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当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 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振动,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
音色(musical quality)。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 异同。
音色
观察上面的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 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 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名师解读】一、音调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振动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有关。

一般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声体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

3.不同乐器的音调:(1)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长短、松紧而改变音调的:长的、粗的、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的、细的、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2)打击乐器是通过打击的快慢来改变音调的,快则音调高,慢则音调低。

(3)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长的空气柱发声的音调低,短的空气柱发声的音调高。

4.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波形图:二、响度1.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2.响度与振幅关系的波形图:三、音色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2.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波的形状也不同,即音色不同。

如分别用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C调的波形图。

【典题通法】考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例1】(2017·烟台中考)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C)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解析】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

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按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故选C。

【技法点拨】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和联系考点探究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 【例2】(2018·龙岩期中)请按要求回答:(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振幅_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__。

物理 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

物理 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解析]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运用控制变量法,应控制振幅相同 。实验中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钢尺 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钢尺伸 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方法指导]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当几个因素同时影响探究结果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每次只探究 一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本实验中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频率)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控制变量法。
些纸屑的目的是_将__鼓__面_的__振_动__放_大__,__使_实__验_现__象_更__明_显____,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转_换__法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图2-2-7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方法指导]运用转换法探究发声体的振动 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某些发声体的振动,探究时可借助其他物 体来显示,即使发声体接触轻小物体,将发声体的振动“放大”为轻 小物体的运动,以便于观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解析]不同的人说话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记录的是声音 的音色。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课堂小结
声 音 的 特 性
音调
区别
响度
音色
定义
听频范围
决定因素
定义
决定因素 定义 决定因素
次声波 超声波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实验2:问题2:由实验2可知,固定皮筋长度的目的是什么? 皮筋发出的声音大小与皮筋振动幅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固定皮筋长度,使皮筋的发声频率不变,即音调不变;皮筋振 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目录导航
01 学 习 目 标 02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03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04 课 堂 检 测 05 课 后 作 业
物理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的关 系,了解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重点). 知识链接:声音的产生.
返回
物理
点拨3:利用波形图来反映声音的特性: (1)比较频率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的个数越 多,说明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高,也就是波形密,频率 高.
返回
物理
(2)比较振幅的方法是:观察波形从最低到最高的幅度,变化 幅度大,说明振幅大. (3)用不同乐器演奏相同音乐时,即使振幅和频率相同,波形 图也不一样,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
返回
物理 三分钟自测
1.小提琴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为观众演奏优美 动听的音乐,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 小提琴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进入观众的耳朵的.听众能听出 是小提琴而不是二胡,这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判断的.
返回
物理
2.通常把频率 超过20 000 Hz 的声称为超声,医院里常用 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 传递能量 (选填 “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 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选填“更快”“更慢” 或“相同”).
返回
物理
现象: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越 大 , 音叉响度越 大 .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 .结论:响度与 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
返回
物理
3.讨论2: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 医生在诊病时 使用听诊器有什么作用? 不是,响度除了跟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 关.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 损耗,增大响度.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500HZ
1000HZ
1500HZ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在 20Hz-20000Hz的声音叫声波,也称可闻声,是人 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 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 声 20Hz 20 000Hz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响度 “高”、“低”指的是 ______。
2.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
响度 音的 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 振动幅度小 带_________的缘故。
课堂练习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
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 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C.响度 答案:D B.频率 D.音色
例如: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 不同;
小游戏:听声辨人。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悄 悄叫个同学发出个声音,让大家猜是谁.
小结
含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音调高: 清脆、尖细 音调低: 粗犷、低沉 响度大: 震耳欲聋 响度小: 轻声耳语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 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 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 关,还与距离的远近 有关。
结论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 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低, 表示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频率越高,表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3.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相互碰一碰, 听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碗的好坏, 她判断碗的好坏是主要根据的是声音 音色 的 。 4.“声音刺耳”、“闻其声而知其 人”、“震耳欲聋”分别反映了声 音调 , 音色 响度 音的 , 。
4.下列实例中,能改变物体发音音调 的是(D)
A.使劲拨动琴弦
B.在二胡的弓上涂松香 C.用力敲鼓
D.转动小提琴的琴弦旋钮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 “高”指声音的 响度 ,“引吭高歌” 中的“高”指 响度 。低声细语指声音 的 响度 , “男高音”、“女低音”中高和低又 是指声音的 音调 。
6. 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 放声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又有 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响度 比女 音调 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 的高,使音乐会的乐音让我们听起来 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 人的听觉具有双耳 效应。
牛刀小试
1.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 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2.联欢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的模 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 模仿声音的 音色 ;台下观众听到口技 空气 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A
比较下列波形 B 哪个音调高? 哪个响度大?
C
声音的特征3--音色
声音的特色。不同的人, 不同类型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的音色是不同的。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 决定的。
钢琴、笛子、古筝演奏《梁祝》
用的是什么乐器?
几种乐器发声的波形
三种乐器分别弹奏“1”时的声音的波形图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课时 响度、音色
影响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的因素有: 1、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 2、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 3、声音是否分散。
欣赏乐曲,请大家判断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观察各种乐器发出声音时的波形图
如何从波形图上判断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即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 动的 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即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 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声波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超 声 波
20Hz 20 000Hz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小资料
20Hz
15Hz 60Hz

狗 猫 1000Hz
20 000Hz 50 000Hz 65 000Hz 蝙蝠 海豚 120 000Hz 150 000Hz
探究实验1:
用一把塑料尺分别用快慢 不同的速度在木梳上划出不 同的音调。
拨动得比较快,音调比较高, 拨动的慢,音调低
探究实验2: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 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 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大致相 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次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的关系。
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频率与发声体长短有关,越长越低
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频率与发声体粗细有关,越细越高
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频率与发声体松紧有关,越紧越高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长短、松紧、粗细 决定的。短、紧、细,音调高。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 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 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播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物体振幅 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听到的声音越 大。
声音的响度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系。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探究新知
不同响度声音的波形
重敲,振幅大,响度大 轻敲,振幅小,响度小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D )
探究新知
分组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将一把钢尺或直尺紧按在桌面上, 一端伸出桌边5cm。拨动钢尺,听它振 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 慢。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为10cm,再 次拨动。(注意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 发声的音调。
实验现象:钢尺伸出桌沿的长度越( ),振动得越(),发声 的音调越( )。
A.甲中,把罩内的空气抽去,闹铃的铃声消失 B.乙中,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丙中,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丁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音色
发声体发出声音的特有品质叫音色。
音色 决 定 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探究新知
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
探究新知
拓展实验:影响物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2、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
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 符号:Hz。
⑴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 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 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 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 500——600HZ。
第2节:声音的特性


听,猜

猜 ?
思考
男同学和女同学说话,他 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男同学声音要粗、要低。 女同学声音要细、要高。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粗细叫做音调。
一.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细、脆
音调高,声音低沉、粗犷、沙哑音调低)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
动手动脑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 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 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 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再次拨动。
60Hz

1000Hz 蝙蝠 海豚
65 000Hz
120 000Hz 150 000Hz
150Hz
二.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低沉、
浑厚响度大)
用力 撞击
轻轻 撞击
二、响度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 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 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3、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Hz的声。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都伴随着 次声波的产生。 次 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 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特性。

2.能说出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二、重点难点:
重点:1. 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三、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

四、课时:1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体验与思考:
聆听与感受:
试唱乐谱1.2.3.4.5.6.7.i。

仔细听别人唱,然后自己唱出来。

感受两个现象:
1. 从低音“叨”到高音“叨”各个音有什么不同?
2. 大声唱和小声唱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声音的音调指的是上面哪个不同?声音的响度是指上面的哪个不同些?
总结一下:音调是指。

响度是指。

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

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
有的振动,有的振动,有的振动,有的振动。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
(二)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材2-2-1)
【猜想与假设】
请大胆猜想:【进行实验】
1. 先分组实验,思考后回答问题
A.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B.将橡皮筋放在提前设计好的木板上,并能调节松紧程度。

用手轻轻拨动后,分别体验一下橡皮筋所发出的声音特征有什么不同?
总结: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播放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2.观察不同音调的波形图(教师演示):
高音调的波形更________一些,声音的频率高;低音调的波形更___________一些,声音的频率低。

3.阅读教材P33最后两段,回答:
A.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____Hz到____________Hz;
B.人们把高于20000Hz声叫______________;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_________;
C.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一般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要大,如:猫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____到
___________Hz;狗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Hz,海豚能听到声的上限是
___________________Hz。

(三)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想想议议: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六、当堂训练: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2.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3.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4.一把琵琶。

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弦时,弦振动的_____增加,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

5.大鼓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_____可以很大,而振动的_______可以很小。

6.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

7.探究:音调与响度
(1)提出问题:音调与响度与什么有关?
(2)猜想:______________
(3)设计:进行实验:
器材:断钢锯条、硬纸片。

步骤:①左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的频率_______,发出的声
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②右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
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听其响度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

七、课时作业:
1、。

2、。

八、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