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沉陷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范本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范本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范本引言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的采空和岩层的失稳,常常会引发沉陷问题。

煤矿沉陷不仅对煤矿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给矿井的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沉陷原因分析、防治与控制技术、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沉陷原因分析1. 煤层采空引发的沉陷煤层采空后,原本支撑煤层的岩层会失去支撑力,从而导致地表沉陷。

随着采空区域的扩大,沉陷现象会呈现出面积逐渐扩大、深度逐渐加深的趋势。

2. 岩层失稳引发的沉陷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岩层容易出现断裂、滑动等失稳现象,从而导致地表产生沉陷。

这种沉陷的范围通常较小,但是危害较大,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二、防治与控制技术1. 采空区域灌浆加固技术采空区域灌浆加固技术是指在煤层采空区域进行灌浆施工,通过固化地层,恢复土壤的承载力,从而达到防止沉陷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和灌浆方法,提高施工质量。

2. 岩层支护技术岩层支护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岩层失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支护。

常用的支护措施包括岩层锚杆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喷射锚杆支护等。

3. 综合沉陷控制技术综合沉陷控制技术是指通过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对煤矿沉陷进行控制。

这些措施包括煤层注水排灌、地表水利工程建设、地表变形监测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矿沉陷的发生。

三、案例分析以某煤矿为例,该煤矿位于山西省某地,开采了多个煤层。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沉陷问题。

针对该煤矿的沉陷问题,我们采用了综合沉陷控制技术。

首先,对采空区域进行了灌浆加固,提高了地层的承载力。

同时,对岩层进行了支护,防止了岩层失稳引发的沉陷。

在沉陷控制过程中,我们还加大了地表变形监测的力度,及时掌握地表沉陷的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针对不同区域的沉陷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沉陷的发生。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深部开采沉陷是指采矿开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它可以根据采矿的规模和距离等因素随着空间而改变,其发展过程已深深影响着建筑物、公路、河流和地下水等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安全。

因此,针对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规律研究和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研究应从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矿山内的构造活动、采矿方式、采矿深度、抽水量、地表塑性参数等。

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影响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从物理力学、岩土力学、水文地质、矿物学、地质测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全面了解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影响因素。

其次,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研究应从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模拟分析入手进行研究。

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模拟分析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方法,进行模拟分析,以模拟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演变过程和产生机制,并进行下去的后续决策。

此外,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研究应从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抑制方法入手进行研究。

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抑制方法可以采取穿插设置阻尼层、设置支撑物等空间和结构抑制技术,还可以采取防治措施,如采用新型地面处理材料,做好地面处理工作,加强水文地质探测,建立恶劣气象预报能力,阻止水位上升,并提前采取紧急抢险措施,等等。

最后,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研究应从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防治技术入手进行研究。

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防治技术包括实际控制措施、采矿预先分析技术、采矿控制策略研究等。

实际控制措施可以通过研究和改善穿插设置阻尼层、支撑物等基础结构,使其可以有效地抑制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发展并达到沉陷的控制。

采矿预先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采矿开发过程中的构造活动、采矿方式、采矿深度、抽水量及空间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预测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变化趋势。

采矿控制策略研究可以根据预测分析的结果,对抑制采矿深部开采沉陷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采矿控制策略,为实现安全开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充填采煤开采沉陷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充填采煤开采沉陷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充填采煤开采沉陷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1.采空区范围:
采空区是指煤矿开采后留下的空洞空间,采空区范围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着地表沉
陷的程度。

较大的采空区范围会导致更为显著的地表沉陷,因此采空区范围是影响沉陷的
主要因素之一。

2.充填体性质:
充填体的性质对于地表沉陷的影响至关重要。

充填体的强度、厚度、密实度以及变形
特性都会直接影响地表沉陷的情况。

一般来说,较为坚实的充填体可以有效减缓地表沉陷
的速度和程度。

3.开采方式和工艺:
不同的开采方式和工艺会对地表沉陷产生不同的影响。

采煤工艺中的采高采宽比、回
采方式、支护方式等都会对地表沉陷产生较大影响。

4.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影响地表沉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表沉陷的程度与地下岩层的性质、构造
形态、地下水位等都密切相关。

5.采煤深度:
采煤深度是直接影响地表沉陷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采煤深度越大,地表
沉陷的程度就越严重。

二、充填采煤开采沉陷影响规律
5.充填采煤开采对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充填采煤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对周围的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充填采煤开采沉陷的影响规律对于保护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具有重要意义。

充填采煤开采沉陷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研究这一问题
对于指导煤矿生产、保护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保证矿山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
意义。

希望各界能够加大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力度,为充填采煤开采沉陷问题的解决提供
更为科学的依据。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开采沉陷是深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开采后沉陷规律的研究与分析是科学决策开采比较充分及有效的前提之一。

本文就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沉陷的规律研究与分析进行深入的论述,并给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案例。

一、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沉陷规律研究1、概念浅析施工开采的沉陷是长期的应力释放、地层改变以及外因影响所引起的矿山构造变化,它是影响矿山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参数之一。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沉陷规律是以深部矿产资源开采为主导,以其所带来的构造改变和地面沉陷运动为基本特征的地质现象。

对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沉陷规律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准确的了解深部开采所引起的构造改变及地面沉陷的规律及特征,为深部开采的质量控制、生产安全和地表沉陷的综合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2、研究流程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要求有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方法。

通常研究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突出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即定位和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并归纳汇总;(2)综合统计分析归纳:利用诸如数据处理、描述统计分析、图表绘制等方法,对归纳汇总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3)研究规律及其影响机理:深入探讨开采沉陷的规律及其影响机理,以及开采方式、技术措施等对矿山构造变化、地面沉陷及安全隐患及生态影响等的影响;(4)制定有效的预测与解决方案:根据研究得出的规律,运用预测与预报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预测与解决方案,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指导。

二、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沉陷规律分析1、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沉陷规律分析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垂直测量、水平测量以及数字测量等技术手段,来科学测量矿山构造特征及沉陷变化情况,从而对沉陷运动规律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深入分析。

2、数值模拟利用一定的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探索不同的长期沉陷规律,预测深部开采可能造成的地表沉陷情况。

数值模拟可以模拟矿山构造变化过程,从而更加精准的研究和预测深部开采沉陷规律。

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空区地表塌陷观测及规律分析

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空区地表塌陷观测及规律分析

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空区地表塌陷观测及规律分析[摘要] 本文介绍了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地表移动塌陷观测方法,根据放顶煤工艺以及矿井地质情况、地表下沉情况观测、地表移动持续时间,掌握矿井采空区地表移动塌陷规律。

[关键词] 特厚;放顶煤;塌陷观测;动态规律1前言我国原煤生产95%自井工开采,每年由井工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区面积达2000km2以上,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地面破坏及生态环境损害,因此,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塌陷规律研究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企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煤矿设计首采3号煤,煤层厚度10.20~11.65m之间,煤层埋深240~270m。

平均采深250m,实行综放开采,开采厚度约为11m,深厚比小于50倍,开采宽度147.3m,开采长度1412m。

由于采煤工艺与周边其他煤矿的采煤工艺不同,实行综放采煤工艺,即一次性采高3.8m,然后顶煤垮落再取出垮落煤块实现全煤层开采,使采高达到11m。

按照现有的开采沉陷基本理论推算,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移动将达到超充分开采程度,采动覆岩裂缝带有可能发展到地面,将在地表形成部分的塌陷区。

针对煤矿进行开展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确定在综放开采工艺的条件下,一次采全高对地表移动塌陷的影响。

2采空区地表移动塌陷区观测方法2.1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根据工作面的实测资料,地表观测站的布设主要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和《煤矿测量规程》,并参考其周边类似煤矿的地表移动观测资料。

布设中涉及的主要参数有基岩移动角、边界角、松散层移动角、最大速度下沉角等。

由于工作面地表松散层较厚,为确保覆盖下沉盆地,综合考虑确定倾向线长度为600m,可以满足观测需要。

在倾向线工作面外的端点各设2个控制点,共设置4个控制点,每一组控制点与控制点间距,以及控制点与工作点间距为50m。

=336m,因此移动盆地在倾向上可能未达到充分采由于工作面宽度l=123m<1.4H动。

采空区塌陷规律资料

采空区塌陷规律资料

采空区塌陷规律资料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口益增加,伴随着矿石的开采人们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采空区安全问题口益突出。

部分矿山采用空场采矿法开采,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随着采空区规模的扩大,采空区地压不断增加,局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采空区局部冒落,矿柱变形并破坏,最终有可能导致采空区塌陷,严重威胁到矿山的安全生产。

近几十年来,采空区冒顶塌陷事故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部分采空区现状己成为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采空区塌陷己成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1-3] 以大冶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事故为例,该矿山采用空场采矿法,经过多年开采,己形成多水平大面积采空区。

由于回采结束后采空区缺乏有效支护手段,1998年至2003年矿山共发生过六次采空区塌陷事故,上下采空区连通且塌陷至地表,形成了一个长约70- 80 米,宽约30-}-50米,50米深,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近似圆形塌陷坑,给矿山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4-6]采空区塌陷是一个复杂的力学时空过程,矿山岩体复杂,影响因素极多,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研究采空区塌陷规律,可以找出矿山采空区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判断塌陷区的发展趋势以及现有采空区的稳定性,为采空区塌陷预警、采矿工程设计、采空区治理工作、采空区安全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

准确的采空区塌陷规律研究对矿山安全和生产具有重大作用,准确的研究结果可保证最大限度的回收国家矿产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为矿山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可指导矿山生产的安全进行,预防塌陷事故的发生和降低塌陷事故带来的危害。

因此,在地下采矿形成大规模采空区时,掌握采空区塌陷规律,对矿山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7]。

2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空区塌陷规律的研究,是矿山重要课题之一。

采空区塌陷问题研究的重点是采空区顶底板的管理、采空区围岩的控制、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和采空区地压活动所导致灾害的控制及地表沉陷的控制。

2-2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精品文档

2-2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精品文档
o
B″ B′B
•移动盆地危险边界
倾斜i=3mm/m 水平变形= 2mm/m 曲率K=0.2mm/m2
A'C'B'D'
C″ C′ C
A A′A″ φ
B″B′ B φ
•移动盆地裂缝边界
δ ″δ δ 0
δ0 δ δ ″
A"C"B"D"
D″ D′D φ
γ0γ γ ″
A A′A″
D D′ D″
采空区
o
B″ B′B
A
B
W0
δ 0 ψ3
ψ3
δ0
临界开采尺寸 ,1.2~1.4倍采深
超充分采动时的地表移动盆地
1
2
1
4
3
A
3
4
B
W0 W0
δ0
ψ3
ψ3
δ0
3、地表移动盆地特征
主断面—通过盆地内最大下沉点沿煤层倾 向或走向的垂直剖面
(1)近水平煤层地表移动盆地
B
0
采空区
A
A
BB
0δ ψ3 ψ 3 δ
W0
B W0
δ0
下山方向的充分采动角1 上山方向的充分采动角2 走向方向的充分采动角3
wo ψ1
wo ψ2
wo ψ3
wo ψ3
2、边界角、移动角和裂隙角
D″ D′D φ
γ0γ γ ″
θ
C C′ C″ φ
β ″β β 0
•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
一般取下沉为10mm的点 为边界点
ACBD
A A′A″
D D′ D″
采空区
杆状物倾倒的趋向与x轴负向相同时倾斜为 负。

开采沉陷总结

开采沉陷总结

从采空区到地表覆岩坏范围逐渐增大,破坏强度逐渐减弱,划分为三带:跨落袋,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五区:垂坠下移区,垂直上移区,垂直与水平移动区,地板下移区和开采支撑压力区。

覆岩移动破坏形式:弯曲,跨落,片帮,滑移,滚动,底鼓。

主断面:是指与开采边界方向垂直,并通过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垂直剖面。

稳态移动盆地划分为三个区域:中性区,压缩区和拉伸区下沉盆地的角度参数:边界角:开采达到或接近充分采动是,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续与采空区外侧水平线的夹角;移动角:开采达到或接近充分采动时,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临界变形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采空区外侧水平线的夹角;裂缝角:开采达到或接近充分采动时,采空区上方地表最外侧位置裂缝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采空区外侧水平线的夹角;最大下沉角:在移动盆地的倾斜主断面上,采空区的中点与地表下沉盆地中点的连线与矿层下山方向水平线的夹角。

启动距:地下开采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岩层移动开始波及地表,通常降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

启动距通常约为平均采深的1/4-1/2.地标移动时间:从地表开始移动(下沉量大于等于10mm)到地表移动停止*连续6个月内地表下沉量小于等于30mm)d 持续时间。

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地址采矿因素:1.岩石力学性质对覆岩移动破坏的影响,2岩石力学性质对开采沉陷分布的影响3松散层对地表移动的影响4矿层倾角的影响5采深与采高的影响6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的影响7开采范围的影响8开采速度的的影响9重复采动的影响。

移动变形规律:1.当覆岩中的关键层位于覆岩的中上部时,关键层的断裂失稳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变化影响很大;2.通常开采速度越快,地表的移动变形越小;3.当开采速度小于2m/d-3m/d时,开采期间的短期的停滞对地表保护物影响不大;4.采动地表动态变形与采深采高比H/m有关。

开采沉陷预计理论有:影响函数方法,理论模型方法,经验方法半无限开采:沿着工作面推进方向x 区间0到正无穷上被开采,而沿垂直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开采尺寸足够大,使之达到充分采动。

采空区地表沉陷及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1)

采空区地表沉陷及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1)

ISSN167l一2900CN43—1347/TD采矿技术第8卷第4期MiningTechnology,V01.8,No.42008年7月Jul.2008采空区地表沉陷及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金爱兵,明世祥,孙金海(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EH一4综合探测采空区的基础上,利用MIDAS/G髑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动态模拟某河床下民采开采过程,研究了沉降区覆岩移动规律,得到了与实际监测结果相吻合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沉降区范围和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为采空区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关键词:MIDAS/GTS;采空区;地表沉陷;地表移动;数值模拟某铁矿北区与中区之间的人工渠槽下所留保安矿柱遭到民窑采矿的严重破坏,留下了约46.7万m3的采空区,与该人工渠槽沉陷区对应的1。

民采空区冒落裂隙带已发展到地表。

为防止雨季河床水沿裂缝流入井下,与采空区贯通造成重大事故,2005年6月对河床表面进行了应急加固处理。

加固后的河床在雨季过后(2005年lO月)再次发生沉陷,河床、河堤、沿河公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和沉陷裂缝破坏,沉陷裂缝宽度达3~5llUn。

沉陷情况见图1~图2。

图1河堤沉降裂缝图2河床混凝土防冲刷层沉降裂缝通过对2005年8月25日与2004年7月24日沉降观测记录的比较,河堤沉陷深度最大达一0.795m。

河床内沉陷面积达12568m2,已形成以0。

观测点东北30In处为中心,河床内外沉陷面积达33175m2的近似环形的锅底状沉降盆地。

2005年10月马河渠槽再次发生的剧烈沉陷,可以明显看出本次沉陷发生在原沉陷范围内,这说明该人工渠槽沉陷并没有得到根治,还需要进一步查明河床下民采空区的岩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变形监测成果,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民采空区地表沉陷、覆岩移动及渗流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n-21,并对沉降区塌陷范围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预测,为采空区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煤矿开采的采空区对地面沉陷

煤矿开采的采空区对地面沉陷

详细描述
监测预警系统是预防和减轻地面沉陷灾害的 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一系统, 可以实时监测采空区的形态变化和地面沉陷 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危险,为采取 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提供支持,最大程度地 减少灾害损失。同时,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和完善也有助于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THANKS
采用各种监测手段,如地压监测、矿压监 测等,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 和预警可能出现的地面沉陷。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地面沉陷,制 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应急流程和救援措施。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 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确 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 响应。
详细描述
采空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工程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如煤层厚度、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式、地 质构造等。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采空区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地面沉陷的预测和 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采空区对地面沉陷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结词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采空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预测地面沉陷的规律和趋 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地下水状况
地下水压力和流动对土 层稳定性产生影响,进
而影响沉陷程度。
采空区对地面沉陷的预测方法
01
02
03
04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地层应 力分布和沉陷过程。
经验公式法
根据开采参数和地质条件,利 用经验公式预测沉陷程度。
现场监测
通过在采空区周围设置监测点 ,实时监测地层变形和沉陷情
况。
综合分析法
监测与控制实例
山西某煤矿

开采损害第四章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山东科技大学-精选文档

开采损害第四章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山东科技大学-精选文档

2、盆地的角值
(1)边界角:下沉10mm的点至采空区边界与水平线夹角。 (2)移动角:临界变形值点至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夹角。 (3)裂隙角:地表裂缝至边界与水平线的夹角。 (4)松散层移动角:基岩移动角与地表下沉10mm的点连线 。 (5)充分采动角:由最大下沉角确定。 10 (6)最大下沉角:最大下沉点与采空区中心的连线角
2、倾斜
地表下沉盆地沿某一方向的坡度叫倾斜,也叫斜率。其平均 值以两点间的下沉差除以点间距表示。
3、曲率
下沉盆地剖面线的弯曲度叫曲率。其平均值以相邻两线段倾 斜差除以两线段中点的间距。
5
一、地表移动变形的概念
4、水平移动
地表下沉盆地点沿某一水平方向的位移叫水平移动,以本次 与首次测得的从改点至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差来表示。
三、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方法
1、概率积分法
(1)下沉系数: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与煤层法线采 厚在铅垂方向投影长度的比值。
(2)水平移动系数:充分采动时,走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水 平移动值与地表最大下沉值的比值。 (3)开采影响传播角:充分采动时,倾向主断面上最大下沉 值与该点水平移动值的反正切。 (4)主要影响正切角:走向主断面上走向边界采深与其主要 影响半径之比。 (5)拐点偏距:充分采动时,下沉盆地主断面上下沉值为 0.5W、最大倾斜和曲率为零的3个点的平均值为拐点坐标。 11
件和复杂地质条件分布规律。
地表移动变形包括: (1)地表移动盆地 (2)裂缝及台阶 (3)塌陷坑
3
一、地表移动变形的概念
描述地表移动变形的指标主要有:
(1)下沉
(2)倾斜
(3)曲率
(4)水平移动
(5)水平变形 (6)扭曲 (7)剪切变形

沉陷学

沉陷学

1、对老空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充填老采空区、注浆加固冒落带和裂缝带岩体、释放法、水诱导法等2、地表塌陷的规律:1、在长壁开采的条件下,当厚度比达到一定后,老采空区的活化表现为连续渐变,沉陷的规律如下:(1)建筑物位于采空区的中央时,沉陷量最大,但下沉较均匀,变形值小。

当建筑物位于采空区边界上方时,下沉量较采空区中央小,但变形值大,对建筑物不利,特别是建筑物的一部分位于采空区上方,另一部分位于矿柱上方,此时建筑物的变形最大,对建筑物最不利。

(2)建筑物荷载越大,引起的采空区活化量最大,对建筑物的危害最大(3)老采空区采厚越大,采深越浅,建筑物荷载作用下,老采空区活化量最大(4)多矿层开采条件下,建筑物位于采空区中央时,不受边界效应的影响,但建筑物位于采空区边界上方时,受边界效应影响较大。

2、柱式开采条件下,采空区顶板未完全塌陷,存在空洞,空洞塌陷的结果,可能形成非连续变形,在地表形成塌陷坑、塌陷槽、台阶状移动盆地等。

这种塌陷是突然的、非连续的,对地表建筑物的危害非常大。

一般的看法是,当深厚比大于30时,地表出现连续性的移动盆地,当深厚比小于30时,地表出现非连续性的移动盆地。

且深厚比越小,地表非连续性越强。

3、长壁开采、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时,开采结束一定时间后,上覆岩层达到新的平衡,地表趋于稳定,在外来荷载的作用下,从而使岩层及地表再次产生沉陷,称这种沉陷为老采空区“活化”。

4、地表沉陷区工程复垦技术分哪几种?(1)充填复垦技术(2)平整和修建梯田复垦技术(3)疏排法复垦技术(4)挖深垫浅复垦技术(5)建筑复垦技术5、井工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1)开采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矿山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开采沉陷对水的影响6、地下资源的开发与开采带来了哪些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1)使地面标高降低,耕地淹没、盐渍化、沙漠化,在山区引起坡体滑移。

(2)地表沉陷使位于沉陷区的建筑物、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堤坝、输电线路等人工建筑物损坏、塌陷,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运输安全。

开采沉陷知识总结

开采沉陷知识总结

开采沉陷知识总结名词解释开采沉陷:有用矿体被采出以后,开采区域周围的岩体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

在这过程中,使岩层和地表产生连续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的破坏现象。

地表移动:采空区面积扩大到一定范围后,岩层移动到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在地表沉陷的研究中称这一过程和现象为地表移动。

岩层移动:局部区域矿体被采出后,(在岩体内部形成一个空洞)其周围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也是岩层产生移动和破坏的过程,这一过程和现象称为岩层移动。

下沉盆地:在开采影响波及到地面时,受采动影响地面由原有的标高向下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了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的沉陷盆地。

充分采动:地下煤层采出后,地表下沉值达到了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为充分采动。

临界开采:正好达到其最大值。

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将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移动盆地平底边缘在地表水平线上的投影同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临界变形值:建筑物不需要维修仍能够保持正常使用所允许的地表最大变形值。

边界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界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裂缝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移动盆地内最外侧的地表裂缝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松散型移动角:用岩层移动角自采空区边界划线与基岩松散层相交线于一点,同地表下沉值为10MM的点相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观测站:在研究对象上按一定要求设立的一系列测点,这些测点统称为观测站。

起动距: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称为起动距。

超前影响: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的地表受采动影响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超前影响。

超前影响角:将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的点与当时工作面的连线,此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邢台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规律研究.kdh

邢台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规律研究.kdh

名称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粘聚力/MPa 内摩擦角/(°)重度/(kN ·m -3)单轴抗拉强度/MPa 砂岩125000.26 1.28036.525.40 1.090砂页岩41600.210.92032.024.300.780泥岩13000.230.86028.024.800.650煤12500.340.30030.513.500.510松散层6000.350.01515.018.000.002表1岩层力学参数表不宜使用。

(2)静力触探检验结果受检验位置、检验操作人员的影响较大,影响对浆喷桩和粉喷桩质量的判定。

(3)静力触探用于浆喷桩和粉喷桩的检验有待于从检测原理、检测工艺、检测方法上予以改进,就目前的技术水平,静力触探检验结果还不能作为评价浆喷桩和粉喷桩质量的依据,建议对其检测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1]高大钊.岩土工程的回顾与前瞻[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39-243.[2]龚晓南.复合地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1-20.[3]龚晓南.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6.[4]何开胜.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J ].岩土力学,2002,23(6):778-781.[5]何军,周同和,赵彤.国内外深层喷射搅拌法的发展与应用[J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9,20(1):110-112.[6]张建新,杜海金,吴东云.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标准[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2):1903-1906.[7]陈甦,彭建忠,沈剑林等.水泥粉喷桩钻芯检测工程实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2):1891-1893.收稿日期:2008-09-22邢台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规律研究王丽娟,女,助教,硕士。

摘要通过对邢台矿区铁路下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进行分析,以有限元法对地表沉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表变形特征,为进行采空区地表沉陷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采空区地面沉降

采空区地面沉降

四、地表变形的度量
垂直下沉 水平位移
AB
uB uA lAB
kABC0.T5(BlCABTAlBBC)
u 倾斜 A
w 水平变形 A
A
森林公园
杨柳青农场
牙 河

酒精厂
发电厂
杨柳青镇
中北镇
中北斜
拘役所
煤气厂
前桑圆
辛口镇
南赵庄
小沙沃
炒米店
城建学院 华庄
小甸子
张家窝镇

高村 大 南 河小 南 河
南河镇
西胡村

大寺镇 卫南洼
A'
b925a
1-18
b304
b81
b14
b211a
b358
2-81
b17b5320a
1-13
b77
b167 b166
pbm4
b394 b73北 站
b915
b506
b231
b261
1-19
2-328
t4 b907
b508
b257
b27b1天27 津 站
b140
b473 b472
在充分采动条件下,位于地表移动盆地边缘区的建筑物要比中间 区更易发生破坏。
2002年01月16日 山东临沂市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 石膏矿1993年6月建成,采用矿柱法开采,形成总面积约7万 平方米的采空区。随着采空区不断扩大,矿柱承受不住越来 越集中的地面压力,2000年2月份,井下采空区开始出现异 常现象,地面居民房屋出现裂缝。2001年8月26日,井下一 矿房周围采空区发生大塌陷,塌落面积达3325平方米。但由 于提前防范,无人伤亡。目前,矿区附近的116户居民已全 部迁离了危险地带。

采空区沉陷研究历史及现状

采空区沉陷研究历史及现状

Re e r h s o y a t t uo o i i ubsde e s a c Hi t r nd S a usq fM n ng S i nc
S n Ch o1 i g h n ' SunY o u a , Bo Jn s a 2 2 3 uw e。 i
展过程 , 比较详细地介绍 了开采沉 陷研 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及研 究现状 。就 唯象学研 究方法 ,力学研 究方法 , 数值模拟分析方 法的适用 条件 、 本原理做 了较详细 的介 绍,并对各方 法的优 点及 不足做 简单评述。 基
关键词 :采 空 区;开采沉陷;综述
中图分类号 :P 4 .6 6 2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0 7 2 0 )0 — 1 80 6 3 8 4 (0 8 4 0 2 — 4

f .ii n t ueo Arhtcu ea dCiiEn ie rn , a g h n Jl 3 0 1 1 Jl I s tt f c i tr n vl gn e g Ch n c u , in 1 0 2 ; n i e i i
2 I s t t f g n e n e h n c , i aEa t q a eAd n s ai n Ha b n 1 0 8 .n tueo i En i e r g M c a i s Ch n rh u k mi it t , r i 5 0 0 i r o
炭 、冶金 、军 事和 交通 等 部 门进 行 的 。针对 开采 沉
分布 的影响 函数 ,为 影 响函数 法 奠定 了基础 。
14 97年 , 苏 联学 者阿 维 尔 申利 用 塑性 理论 对 前
开采 沉 陷进行 了细致 的理 论分 析 ,并 结合 经验 方法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深部开采的不断发展,深部开采中沉陷现象也在逐渐增多,并且拖慢了深部开采的顺利进行。

沉陷地区的破坏严重程度不仅影响到深部矿产资源开采,还影响到基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因此,对深部开采沉陷现象的规律的细致研究和分析已经成为一项普遍关注的课题。

一、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概况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沉陷现象发生时的控制因素、沉陷形态、影响因素和沉陷过程等进行研究,以揭示沉陷规律,有效解决深部开采中的沉陷问题。

1、控制因素的研究深部开采沉陷的发生是由一系列控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因素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因素和外部控制因素。

内部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岩层变形、开采力学特性及天然水文特性等;外部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崩落带宽度及宽度等。

通过对开采全过程中这些控制因素综合运用,可以把握住沉陷发生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沉陷发生。

2、沉陷形态的研究沉陷形态是由一系列控制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沉陷形态可分为向心沉陷、放射性沉陷、均质型沉陷、洼地沉陷、棱角型沉陷和旋涡型沉陷等。

研究和分析沉陷形态,可以根据其特点及时发现沉陷现象,有助于控制和缓解沉陷。

3、影响因素的研究深部开采沉陷的发生不仅受控制因素的影响,还受影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埋深、埋深地形起伏度、开采系统布局及开采方式、水位变化、施工施工等。

研究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把握深部开采沉陷的规律,使深部开采更加安全和有效。

4、沉陷过程的研究沉陷过程至关重要,可以研究开采沉陷中沉陷开始、沉陷变化、沉陷速率及沉陷影响范围等,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的安全迅速。

二、深部开采沉陷规律分析1、基本分析针对深部开采沉陷规律,基本分析是以测绘、观测、取样及实地考察等方法,结合已有矿山环境和技术参数,以及岩土力学性质参数,提取和收集的数据,了解矿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深度分析对于深部开采沉陷规律,需要进行深度分析,即分析深部开采沉陷特征及规律运动性,利用现代理论和计算技术,如岩土力学理论,地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图象处理技术等,系统分析沉陷特征及规律运行性,以深入明确沉陷规律和发展趋势。

采空区塌陷规律资料

采空区塌陷规律资料

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口益增加,伴随着矿石的开采人们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采空区安全问题口益突出。

部分矿山采用空场采矿法开采,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随着采空区规模的扩大,采空区地压不断增加,局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采空区局部冒落,矿柱变形并破坏,最终有可能导致采空区塌陷,严重威胁到矿山的安全生产。

近几十年来,采空区冒顶塌陷事故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部分采空区现状己成为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采空区塌陷己成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1-3]以大冶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事故为例,该矿山采用空场采矿法,经过多年开采,己形成多水平大面积采空区。

由于回采结束后采空区缺乏有效支护手段,1998年至2003年矿山共发生过六次采空区塌陷事故,上下采空区连通且塌陷至地表,形成了一个长约70- 80 米,宽约30-}-50米,50米深,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近似圆形塌陷坑,给矿山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4-6]采空区塌陷是一个复杂的力学时空过程,矿山岩体复杂,影响因素极多,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研究采空区塌陷规律,可以找出矿山采空区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判断塌陷区的发展趋势以及现有采空区的稳定性,为采空区塌陷预警、采矿工程设计、采空区治理工作、采空区安全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

准确的采空区塌陷规律研究对矿山安全和生产具有重大作用,准确的研究结果可保证最大限度的回收国家矿产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为矿山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可指导矿山生产的安全进行,预防塌陷事故的发生和降低塌陷事故带来的危害。

因此,在地下采矿形成大规模采空区时,掌握采空区塌陷规律,对矿山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7]。

2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空区塌陷规律的研究,是矿山重要课题之一。

采空区塌陷问题研究的重点是采空区顶底板的管理、采空区围岩的控制、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和采空区地压活动所导致灾害的控制及地表沉陷的控制。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深部油气田开发中出现的沉陷现象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附近植物、地下水、构筑物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更是引起了广大社会的关注。

因而,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工作开始受到行业界的重视,也成为科研界的热点。

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讨深部开采的沉陷特征、规律和后果,及时发现沉陷机理,对复杂环境下的深部开采沉陷现象作出精确的预测和解答,从而以合理的、最优的方式把握深部开采的风险。

研究深部开采沉陷规律,首先要科学分析深部开采影响因素,分析气界和液界油气产层各种地质条件下深部开采沉陷现象的机理和规律,对深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沉陷形态、沉陷动态特征及沉陷后果进行评价,并研究开采影响因素及相关作用系数对沉陷的影响。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深部开采沉陷模型,及时发现沉陷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深部开采的沉陷特征、规律和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抑制沉陷的技术。

建立数学模型时要考虑地层特性、流体压力、地层结构、开采模式等多因素,利用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深部开采沉陷规律,并建立相应的植被衰减模型、植被抑制模型、构筑物影响模型等,以分析深部开采沉陷的机理和影响。

此外,要综合分析深部开采沉陷的危害,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采取适当的抑制手段,针对地质条件、产状特征、结构强度、结构形态等,综合考虑材料特性、水位变化、地下下沉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沉陷抑制方案,从而确保深部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研究工作,对于准确分析深部开采的沉陷特征、规律及危害,在深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完整深入地开展深部开采沉陷规律研究与分析,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预测技术和防御措施,进而为深层油气田开发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采空区地面沉降

采空区地面沉降

Ⅲ Ⅱ Ⅰ
图5-5 煤层顶板上覆岩层变形分带 Ⅰ—冒落带;Ⅱ—裂隙带;Ⅲ—弯曲带
三、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特征 连续的地表移动:在采深采厚比较大(一般大于25-30),无地 质构造破坏和采用正规采矿方法开采的条件下,地表不会出现大的 裂缝或塌陷坑,地表移动和变形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的,开始地 表形成凹地,随着采空区不断扩大,凹地不断扩展而形成较规则的 移动盆地。 非连续的地表移动:当采深采厚比较小(一般小于25-30),或 采深采厚比虽大于25-30,但地表覆盖层很薄,且采用高落式等非 正规开采方法或上覆岩层受地质构造破坏时,地表不出现较规则的 移动盆地,而常出现不规则状大的塌陷坑和裂缝等,地表的移动和 变形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连续。
采空区分类 采空区根据开采现状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 来采空区三类。 老采空区是指已经停止开采或岩层移动和地表变形已经 稳定的采空区。 现采空区是指地下正在采掘、岩层移动和地表变形仍然 继续发展的采空区。 未来采空区是指地下赋存有开采价值矿层,计划开采而 目前尚未开采的区域。
二、采空区上覆岩层变形与破坏 煤层采空后,上覆岩层失去了支撑,发生变形、弯曲、断裂,进 而呈不规则的冒落下来,充填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的不断扩大, 岩层的移动变形从煤层顶板向地表发展,最后在上覆岩层中形成三 个破坏程度不同的区域。 1、冒落带:位于采空区矿层直接顶板岩层,在自重和上覆岩层 的重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破碎并塌落,堆积于采空区内,发生塌落 的部分称冒落带。 2、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上部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移动变 形,所受应力超过本身强度,岩层产生裂隙或小断裂,但尚未塌落, 形成裂隙带。 3、弯曲带:裂隙带上部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变形较小,所受应 力尚未超过其本身强度,岩层仅发生连续平缓的弯曲变形,其整体 性未遭受破坏,称为弯曲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地 表 沉 陷 对 建筑 物 的影 响
() 1地表 均匀下沉一般来说 对建筑物 的危害不 大, 在建筑物上不产生 附加应力。但 是当地 表下沉 量较大 而地下水位 又很浅 时, 会使浅水 位上 升 , 造成建 筑物周
围长期积水 , 改变建筑 物所处 环境 , 降低地 基强 度 , 影
维普资讯
2 8 第2 0年 期 0
童 舛技 瞧晨
9 5
拓找钻孔而形成盲巷 )因此孔斜 问题是两个送料孔 的 , 施工关键 。钻孔要保 持不超偏 是非 常困难 的, 因此增 密测斜次数 , 现超偏后 及时 纠偏。两 钻孔钻至 孔深 发 40 8m左右进行测斜 , 发现 均 已严重超 偏 , 随采取 螺杆 定向钻进方式 进行 纠偏 。根据 各孔不 同特点 , 取不 采 同的纠偏设计方案 : 1 在平面上距 巷道 已达 1m, 送 孔 7
钻孔顶角
() 。
钻孔方位
() 。
偏移距
偏移距
( 孔 心 )m) ( 巷 道 ) m) 距 ( 距 (
() m 纠斜前 纠斜后 纠斜前 纠斜后 纠斜前 纠斜后 纠斜 前 纠斜后
送 1 4 2 2.2 8 0 送 2 4 8 12 8 .0 25 3 05 . 2 . 2 3 2 .5 10 2 l0 8 88 64 . 64 .4 08 . 1 7 03 . 68 . 41 .
4 m。 0 耗时 2h 0 。纠斜后改用 常规 钻进 , 钻进 至孔底 后 , 采用陀螺测斜仪进行测斜 , 1 送 孔底距巷道 6 8 送 2 .m;
孔底距巷道 4 1 .m。既满足 了不进人巷道 的要求 , 又避 免了找孔开拓巷 道过长而形 成盲巷 的弊端 , 且一 次成 功, 这是普通纠偏 方法难 以实现 的。该项 技术为 孔斜 质量要求严格的特种工程钻孑 提供了广阔的应用 领域 L
趋势 ;6 终孔 测斜时 , () 对孔斜异 常点要进行综 合分析 比较 , 确保误差控 制在 0 3 .m之 内 , 以便从 井下顺利找
到钻孔。
4 效 果评 价
两钻孔采用螺 杆定 向纠 偏技术 , 实施 纠偏共 钻进
( 接第 9 上 3页 ) 下 , 须 进 行 建 筑 物 自身 强 度 、 基 响 必 地 允许 承载力 、 基础强度 、 构筑物 的抗倾覆验算。地表曲 率变形是原来平 面变成 曲面 , 使建筑 物荷载与土壤 反 力 间的 初 始 平衡 状 态 遭 到 破 坏 。 无论 在 地表 出现 正 曲 率或负曲率 条件下 , 建筑物基 础底部都会 出现瞬时 局

建筑物所受到的影 响 , 在大小和性质上 也是随着时间
而变化的。
总之 , 由于地 下岩土性质 和作用机理 有一定的不 确定性 , 地表沉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质构造过程 , 需 要对采空 区进行 跟踪观测 , 一步探讨 塌陷 区沉 降的 进
的抗拉强度很小 , 在不 大的地表拉伸作用下 , 墙上可 砖 能出现裂纹和裂 缝。在 压缩变形 条件下 , 筑物基 础 建 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变形 , 可能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 4 地表剪切变形 、 曲变形对 建筑物的影响。当 扭 建筑物处于下沉盆地 主断 面时 , 但其方位 与开采边界 或推进方向斜 交时 , 或者 建筑物 正处于下沉 盆地非 主 断面时 , 地表剪 切变形下 , 筑物的纵横基础 间将产生 建 相对转角 , 使建筑 物改变原 有的平 面形 状。由 于两 将
4k 2塌 陷 区对 当地 老 百 姓 的 生 产 、 活 造 成 了不 利 2m , 生
的影 响 。 1 地 表 沉 陷 区 的沉 降 特 征
位 于采空 区边界附近到最大下沉点之 间。在此下沉 区 域内, 地表下沉值 不等 , 地面沉陷向盆地的中心方向倾 斜 , 凹形 , 呈 产生压缩变形 , 地表一般不出现裂缝 。 () 3 沉陷盆地 的外边缘 区域位 于边界 到沉陷盆地
影 响 范 围 内没 有 大 的 地 质 构 造 的条 件 下 , 终 形 成 的 最
伸变形超 过一定数值后 , 地面将产生拉伸裂缝 。
2 等 沉 陷 曲线
陶阳煤矿某小区地表等沉 陷曲线如图 2 所示 。
静态地表沉 陷盆地 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见图 1。 ) () 1沉陷盆地的 中间区域 ( 又称 中性 区域 ) 于盆 位 地 的中央部分 。在此范 围内, 表下 沉均匀 , 地 地表下沉 值达到该地 质采 矿条件 下应有 的最大值 , 项变形 值 各
由于采空塌陷影响范围内各点移动变形的性质及 变形量大小不 同 , 故其建筑物受破坏 的程 度也 有很大 的差别 。开采引起 的地表移动和 变形 , 实际上 是单 个 出现 的 , 而往往是多种变形同时存在 。如地表 拉伸变 形和正 曲率变形。压缩和负 曲率变形同时 出现。这样 建筑物将同 时受到多 种变形 的综合 影响 。在地 下开 采 过 程 中 , 表 移 动 和 变 形 是 随 着 时 间 而 变化 的 , 地 故
响建筑物使 用。实 际上 , 个建筑物 完全位 于均匀 下 整
图 1 地 表 沉 陷盆 地 内 区域 划 分 示 意 图
沉区的情况是很少见 的。
() 2 沉陷盆地 的 内边缘 区域 ( 称压缩 区域 ) 又 一般
*收 稿 日期 :07 9 8 2o —0 —1 .
作 简 高中 男, 岁, 学, 程 2 2 毕 上 同 者 介: 祥, 3 大 . 师,0年 业于 海 6 工 0
和强 有 力 保证 。 5 几 点体 会
因此应使钻孔在 纠偏 后尽量 朝巷道 靠拢 , 且在平 面上 要走直 线 ; 2孔 由于距 巷 道近 , 四周均布 置有 巷 送 且 道, 因此应使 该钻孔 尽量 能回到孔 中心位置。通过 采 用螺杆定 向钻进 , 两钻 孔偏 斜都 得 到 了理想 的修 正。 表 1 为两钻孔纠斜前 后孔斜 数据 的对 比, 从对 照表里 可 以看出螺杆定 向钻进的纠斜效果很好 。 表 1 螺杆 定向钻进前后钻孔孔斜数据对 照表
个横墙处的地表倾 斜值不 同 , 导致地表沿 建筑物 的纵 轴 中心线产生扭 曲变形 。当两个纵墙处的地表倾斜值 不 同时 , 将导致地表 沿建筑物 的横墙 中心线 产生 了扭 曲变形 , 使建 筑物扭 转。
4 结 语
部悬空。在建筑 物荷载作 用下 , 着地基支撑 反力 的 随 重 新分 布 , 建筑 物 基 础 将 切人 地 基 , 空 的长 度 将 逐 渐 悬 缩短 , 至 不 出现 悬 空 区段 , 之 , 果 建 筑 物 的 强 度 甚 反 如 和 刚度 较 小 或 地 基 坚 实 , 筑 物 无 法 切 人 地 基 , 建 筑 建 则 物将 出现 裂 缝 和 变形 , 建筑 物 将 遭 到破 坏 。 由此 可 见 , 地表曲率使建筑 物 内出现 的附加应 力 , 主要是作用 于 建筑 物 垂 直 截 面 的弯 矩 和 切 力 。建筑 物受 到地 表 正 曲 率影响而产生破坏 , 主要有上 宽下窄 的竖向裂缝和倒 八字形裂缝。有 时也会 出现上部 结构支座 位移 , 地 受 表负曲率影响而产生 的破坏 , 主要 有正八字形裂 缝 和 水 平 裂缝 。 () 3 地表水平 变形对建 筑物 的影响 。地表拉 伸是 危害建筑物的一个重要因素 , 地表在开采下伸张时 , 使 建筑物结构 内部产生拉应力 。一般砌体结 构的建筑物
边 界 之 间 。在此 区域 内 , 表 下 沉不 均 匀 , 面 向盆 地 地 地
中心方向倾斜 , 凸形 , 呈 产生水平拉伸 变形 。当水平拉
实测表 明, 地表 沉陷盆地 的范 围远 大 于对应 的采 空 区 范 围 , 陷 盆地 的形 状 取 决 于 采 空 区 的 形 状 和 矿 沉 层倾 角。在采空 区上 方地表达 到超 充分采 动 、 采动 且
维普资讯
2 8 第2 0年 期 0
互瞧蔗 技 舛l
9 3
采 空 区沉 陷规 律 研 究
高 中祥 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1山东省肥城矿业集团公 司设计院 , 东 肥城 山 摘 要 210 ; . 7 68 2 山东安信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 山东 肥城 2 10 ) 76 8
近 似 于零 , 表 一 般 不 出 现 明显 裂 缝 。沉 陷 盆 地 内下 地
沉值最大的点 和水 平移动 为零 的点 都在采 空 区 中心 ,
因此 通 过采 空 区中 心 与矿 层 走 向平 行 或 垂 直 的 断 面 上 的 地 表移 动 值 最 大 。在 此 断 面 上 地 表 点 几 乎 不 产 生 垂 直 于此 断 面 的水 平 移 动 。通 常将 地 表 沉 陷 盆 地 内通 过
最大 下沉点 ( 或者说地表盆地沉陷 中心 ) 所作 的沿矿 层 走 向或倾向的垂直 断面称为地表沉 陷盆地主 断面。主
断面 上 地 表沉 陷 盆 地 的 范 围最 大 , 主 断 面 上 地 表 沉 在
图 2 地 表 等 沉 陷 曲线 图
陷盆地最充分 , 沉陷量最大 。
图 2中沉 降单 位 为 m q等 值距 为 1m n, 2 。沉 降 为 20 年 3月 2 00 9日测得的相对于标准高程 的沉降差。
造斜
孔 号 深 起
() 1增加 测斜 次数 , 及时掌 握钻孔运 行 轨迹 , 发现 超偏 , 及时纠正 ;2尽 量选取岩石较软 、 () 完整 的孔段进 行纠偏 ;3 根据 地层 情况 , () 选用 清水或合 格泥浆 做冲
洗液, 以防螺杆 钻具被 杂物堵卡 ;4 选用 合适 的螺杆 () 钻具和精确的数据计 算是纠偏的关键 ;5 恢复正常钻 () 进后 , 要选用合 适的钻具组合 , 使钻 孔能保持纠斜后 的
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 , 现任职于 山东省肥城矿业集 团有限 责任公司
设计院。
() 2 建筑物将受到地表 的不均匀下 沉的影 响 , 即受 到地 表的倾 斜变形和 曲率变 形 的影 响。地表 倾斜后 , 将引起建筑 物的倾斜 , 自重导致 的偏 心荷载 下 , 在 产生 附加倾覆力矩 , 承重结构内部将产生 附加 应力 , 基底 的 承压 力重新分布 。为此 , 在地表倾斜影 ( 下转第 9 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