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三宝 - 欢迎光临华梵大学!!
早期佛教美术中的三宝标图像
三宝标 ( T r i r a t a n a ) ,是一种由圆轮与上方的 w 形 的三叉样式组成的复合图案 ,用以象征佛法僧三 宝之图象④ 。这种图案在中国的敦煌莫高窟 、克孜尔 石窟壁画中可见到,但数量不多。在古印度阿育王时
收稿日期:2 01 6 - 0 8 - 2 5
图1克孜尔石窟第6 9 窟
宝”成为佛教中的核心组成部分⑧ 。据 《 小品 》卧座
具犍度说的记载 ,在僧房 内 , 不可装饰世俗男女交会 的绘画题材 , 但可以装饰华鬟 、 蔓草纹 以及摩羯鱼等⑦ 。
在汉译的 《 四分律》中的房舍犍度说中,则明确说明
论 》卷十四、 《 大乘义章 》卷十等都有记载。 《 究竟一乘性论 》卷二举出三宝之六义 , 《 大乘法苑义林章 》卷六本则举 出四义 , 《 喻伽师论 》 差 六十四举出佛法僧三者有六义之别, 依诸论所说 , 三宝之类别有多种 , 通常三种 , 别相三宝 一体三宝 、 住持  ̄ - 宝 = 。不管三宝的类别变化 :
三宝标即代表佛教的 佛、法 、僧 。丁福倮 佛学大辞典 [ M ] 北京 : 中国书店出版社 、 2 0 1 1 。
⑦律藏 小品 1 5 2。
2 01 6 0 6
0 33
关术l } l 的崇 l l _ _ ; 象“ 个佛教 术的t I ,象 物的丧 处 天鼬 。 环 … 】 父的 t i f , J f l Y l  ̄ l 案样 式,[ 1 f 以从较 1 ’ . 1 9 l l ,
“书法的经典化与经典性”学术工作坊综述
“书法的经典化与经典性”学术工作坊综述
李江浩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24()4
【摘要】“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这是2003年白谦慎先生在所著《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中作出的一个颇有深意的发问。
思考这一问题,更多的相关问
题进入了读者的视野:中国书法中的经典到底是纯粹之物,还是出于社会的建构?经典在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形成?由谁所确立?又怎样被挑战?对经典的讨论在当
代艺术中有哪些意义?等等。
从此书出版至今,对白谦慎先生的发问,亦即“书法经典”相关问题,读者们始终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讨论。
【总页数】4页(P129-132)
【作者】李江浩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
【相关文献】
1.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性意义和经典化定位
2."国际汉学与中国经典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口述史工作坊综述
3.经典度:经典性与经典化之间的纽带
4.从历史通贯当
下的比较诠释学之路——“中西诠释学与经典诠释传统”国际学术工作坊会议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学堂入学礼仪式流程策划方案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方案一、物业管理费收入测算为了便于测算,结合商业物业及车位的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以及日后平均年收费率估算,假设××小区物业服务费标准为PM,则营业收入=住宅物业服务费收入+车辆停放服务费收入+(商业物业服务费收入)=住宅建筑面积×PM×12月×96%+车位数×25元/车位.月×12月×95%+(商业建筑面积×2.3元/㎡.月×12月×70%)=20164.09㎡×PM×12月×96%+96个×25元×12月×95%+1619.7㎡×2.3元×12月×70%=232290.32PM+27360.00+31292.60=232290.32PM+58652.60说明:◆%比是指年度收费率;◆商业物业管理费标准已设定2.3元/㎡.月。
二、物业管理成本支出测算附表1:工资估算(¥元)附表2:行政办公费估算(¥元)附表3:设备设施维护费估算(¥元)附表4:环境管理费估算(¥元)附表5:公共水电费估算(¥元)三、物业管理服务费标准的测算下述仅测算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费的标准。
若×××小区物业管理实现收支平衡,则:营业收入—成本支出=0即:营业收入—(313440.00+营业收入×17.5%)=0推算出:营业收入=379927.27元根据物业管理费收入测算结果,按营业收入的测算公式,则应为:营业收入=住宅物业服务费收入+车辆停放服务费收入+(商业物业服务费收入)379927.27元=232290.32PM++27360.00+31292.60推算出:PM≈1.383元/㎡.月根据上述测算,我们拟将×××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应定为¥1.38元/㎡·月上述物业管理费标准测算仅从小区运作角度出发,按新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还应将管理费分摊等费用纳入测算(如公司运营费用、公司要承担的税费等)。
香港排名前50位的中学
香港前50名的中學1 拔萃女書院.hk/2 皇仁書院.hk/3 聖保羅男女中學.hk/chinese4 喇沙書院.hk/5 華仁書院(九龍).hk/6 香港華仁書院.hk/7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8 聖若瑟英文書院.hk/9 英皇書院.hk/10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hk/11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hk/12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hk/it-school/php/webcms/public/mainpage/main.php313 荃灣官立中學.hk/index/index25.aspx?nnnid=114 聖保祿學校https://.mo/Pages/Home.aspx15 拔萃男書院.hk/17 培正中學.hk/18 協恩中學.hk/english/index.html19 聖保羅書院.hk/20 廖寶珊紀念書院.hk/21 可風中學.hk/it-school/php/webcms/public/mainpage/main.php322 英華書院.hk/home.action;jsessionid=B205E7266FDB35E05319BA341F28E8FA23 金文泰中學.hk/24 陳瑞祺喇沙中學.hk/25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hk/26 聖士提反書院.hk/27 張祝珊英文中學.hk/28 屯門官立中學.hk/29 伊利沙伯中學.hk/30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hk/31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hk/33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hk/34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hk/index/index09.aspx?nnnid=135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hk/36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hk/37 嘉諾撒聖心書院.hk/38 趙聿修紀念中學.hk/39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hk/40 荃灣何傳耀紀念中學.hk/website/41 賽馬會體藝中學.hk/newweb/42 沙田官立中學.hk/43 九龍真光中學.hk/cht/44 元朗商會中學.hk/web/index1.html45 民生書院.hk/46 聖芳濟書院.hk/47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hk/index.shtml48 聖言中學.hk/49 華英中學.hk/waying/public.asp50 迦密中學.hk/html/index.php?L=1补充回答:。
青花瓷粉彩缸梵宫导游词
青花瓷粉彩缸梵宫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梵宫(Vân Gogh)博物馆。
我将为您介绍一件特别珍贵的艺术品,这是一件青花瓷粉彩缸。
这件青花瓷粉彩缸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采用了传统的青花瓷技法,即在白瓷器上运用蓝色的颜料进行绘画,形成了精美的图案和纹饰。
此外,它还采用了粉彩绘画技法,通过在瓷器上运用彩色颜料,使图案更加鲜艳多彩。
这件青花瓷粉彩缸的设计非常精美,它以传统的花鸟图案为主题,绘有各种花朵和鸟类,如牡丹、梅花、鹦鹉等。
绘画技法细腻,色彩鲜艳,展现出浓厚的东方艺术氛围。
这件青花瓷粉彩缸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从选材、制胎、上釉,到绘画、烧制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精心的处理和时间的等待。
因此,每一件青花瓷粉彩缸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这件青花瓷粉彩缸展示在梵宫博物馆中,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示,让大家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的艺术文化。
感谢大家的参观。
希望您在梵宫博物馆的旅程中尽情欣赏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谢谢!。
本资料由华梵大学李宗瀚同学提供
本資料由華梵大學李宗瀚同學提供《抱朴子》原文資料「抱朴子曰:命之修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
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
命屬生星,則其人必好以道,求之亦必得也。
命屬死星,則其人亦不信以道,不信以道,則亦不自修其事。
所樂善否,判於所稟,移易予奪,非天所能。
」《抱朴子‧塞難》「按《以經》以為諸得以者,皆其壽命偶值神以之氣,自然所稟。
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即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招明師而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
」《抱朴子‧辯問》「《玉鈐經》主命原曰:人之吉凶,制在結胎受氣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
其值聖宿則聖,值賢宿則賢,值文宿則文,值武宿則武,值富宿則富,值賤宿則賤,值貧宿則貧,值壽宿則壽,值以宿則以。
…為人生本有定命,張車子之說是也。
苟不受神以之命,則必無好以之心…此豈非天命之所使然乎。
」《抱朴子‧辯問》「按《易內戒》、《赤松子經》、《河圖記命符》皆云: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算減則人貧耗疾病,屢逢憂患,算盡則人死,諸應奪算者有數百事,不可具論。
又言身中有三尸,…欲使人早死,此尸當得作鬼,自放縱游行。
享人祭酹。
是以每到庚辛之日,則上天白司命,道人所為過失…。
」《抱朴子‧微旨》「但有惡心而無惡跡者奪算,而惡事而損於人者奪紀,若算紀未盡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孫也。
」《抱朴子‧微旨》「以法欲靜寂無為…,以法欲令愛逮蠢蠕…,以法欲止絕臭腥…,以法欲溥愛八方…彼二主徒有好以之名,而無修道之實,所知淺事,不能悉行。
要妙深秘,又不得聞。
又不得有道之士,為和成以藥已與之。
」《抱朴子‧論以》「抱朴子曰:要道不煩,所為鮮耳。
但患志之不立,信之不篤,何憂於人理之廢乎?」《抱朴子‧釋滯》「故曰非長生難也,聞道難也;非聞道難也,行之難也;非行之難也,終之難也。
」《抱朴子‧極言》「抱朴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好物者也。
是以道家之所致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
故血盟乃傳,傳非其人,戒在先罰。
佛教婚礼的主持稿
佛教婚礼的主持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佛教婚礼的主持稿佛教婚礼的主持稿佛化婚礼是佛教的价值观和婚俗伦理相互融合的一种礼仪形式,意义在于三宝加持,威仪庄重,提升品格,培养情操。
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1、中国佛教有哪八大宗派?性宗、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2、四大皆空的“四大”是什么意思?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3、什么是五蕴?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
4、什么是佛教中的四谛?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5、什么是佛教的三界?三界通常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
6、和尚剃光头的三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
7、内心起嗔恨要以什么观对治?慈悲观。
8、何为三藏?经、律、论。
9、东方三圣是哪三位?药师琉璃光如来、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
10、佛教讲的三毒是指什么?贪、嗔、痴。
11、四恩是指什么?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
12、三法印是辨别佛法与外道的方法,三法印是指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13什么是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布施的人,没有布施的物。
14什么是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15、什么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16、什么是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17、五明是哪些?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18、十法界是指哪些?佛、菩萨、缘觉、声闻、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道、饿鬼、地狱。
19、什么是十善呢?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恶口,5、不两舌,6、不妄语,7、不绮语,8、不贪,9、不嗔,10、不痴等。
20、人都有哪八苦呢?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7、求不得苦,8、五阴盛苦等八苦。
21、十二因缘是什么?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22、什么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3、离五盖的五盖是指什么?欲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举盖、和疑盖。
入祠三样礼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
入祠三样礼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入祠三样礼流程及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1. 准备供奉祠堂祖先的三样贡品,香烛、鲜花、水果。
慕梵而尊礼
㊀2023年第6期No.6㊀2023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总第249期Sum No.249ɦ中国哲学研究ɦ慕梵而尊礼: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丧葬制度王大伟摘㊀要: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葬制,梵华嫁接的色彩非常明显㊂僧众丧葬模式主要有水葬㊁土葬㊁火葬㊁露尸葬等,但每种葬式的流行程度有别㊂土葬是此时最主流的僧尼丧葬模式,且最符合中华礼制的基本要求,是调和华梵之间文化矛盾的比较好的手段㊂颇有特色的露尸葬,因其最有印度佛教特色,在此时的僧众葬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㊂选择水葬或火葬的僧众则相对较少㊂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只有隋唐时期才有如此多种类的僧众丧葬模式,这是隋唐这个绚烂时代赋予的特殊的文化特征㊂在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僧众葬制既都无一例外地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建构在佛教义理的基础上,又努力寻求着中华礼制的认同,佛教的信仰与儒家的五常在此时已经有了很好的融合㊂关键词:丧葬制度;僧众葬制;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土葬;露尸葬;水葬;火葬中图分类号:B948;K892.2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0766(2023)06-0082-10作者简介:王大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成都㊀61006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 (17ZDA233)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佛教和道教中的礼制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2JJD730008)①㊀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大正藏“第4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第145页中㊂②㊀道世编:‘法苑珠林校注“卷九十七,周叔迦㊁苏晋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788-2789页㊂③㊀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九,郭绍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168页㊂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葬制,形成了水葬㊁土葬㊁火葬㊁露尸葬等基本模式㊂这些葬式几乎都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或完全由印度佛教传入㊂道宣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提到: 中国四葬:水葬投之江流,火葬焚之以火,土葬埋之岸,劳林葬弃之中野,为雕㊁虎所食㊂律中多明火林二葬,亦有埋者㊂‘五分“云:尸应埋之㊂ ①道宣所言的 中国 指的是印度,并非中华㊂唐代其他佛教文献在描述印度佛教葬式时,其记载几乎与道宣相同,如道世‘法苑珠林“记录: 依如西域葬法有四:一㊁水漂,二㊁火焚,三㊁土埋,四㊁施林㊂‘五分律“云: 若火烧时,安在石上,不得草土上,恐伤虫故㊂ ‘四分律“云: 如来㊁轮王二人悉火葬㊂ 余人通前四葬者多㊂‘五分律“云: 尸应埋之 (此谓王法不许施身,复恐夏烧杀虫,故令埋之㊂自外无难,水㊁林亦得也)㊂ ②从这些材料可看出,隋唐时期僧众能接受的葬式,也是以这几种为基础的,但每种葬式的流行程度有别㊂道宣‘续高僧传“就提到,当时流行的葬法,以土葬和露尸葬为主: 然西域本葬,其流四焉:火葬焚以蒸新,水葬沈于深淀,土葬埋于崖旁,林葬弃之中野㊂法王轮王,同依火礼㊂世重常习,余者希行㊂东夏所传,惟闻林㊁土㊂水㊁火两设,世罕其踪㊂ ③依道宣的观察,中古时期僧众的葬式,实际是以土葬与露尸葬为主,荼毗火葬与水葬并非主流㊂由于隋唐时期的石窟瘗葬㊁土葬(全身塔葬)等葬式保留了较多的文物遗迹与墓志等材料,也可凭借这些材料说明这两类葬式被接受的程度较高㊂葬制的核心在于如何处理遗体㊂土葬是全身入土(塔),这是保留遗体全身的葬制;火葬是遗体被焚化后,骨灰入土(塔);露尸葬是遗体被鸟兽虫蚁等吃尽后,其剩余的骨殖入土(塔)或焚化后入土(塔),这种葬式虽然骨殖最终会被安葬,但葬制核心则是遗体被布施;水葬则是全身沉入水中或漂流,布施给鱼虫等食用㊂在这个时期,一个僧尼去世后,可能经历多种葬制后才最终被安葬㊂如王大伟:慕梵而尊礼: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丧葬制度2023年第6期最初施行了土葬,后又将其遗骨取出火化,再起塔安葬㊂或将僧尼遗体先置于尸陀林中施行林葬,之后骨殖再被入塔或火化后入塔㊂这些葬制虽然多重,但真正能表达僧尼(或其弟子㊁亲属等)最希望采用的葬制意愿,还是以第一次入葬时的葬制最具参考价值,所以判断一个僧尼采用了何种葬制,应以第一次入葬为准㊂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早在20世纪初叶就注意到中古僧众的灰身塔,在‘支那佛教史迹“中就整理了河南安阳宝山灵泉寺的 历代诸法师灰身塔 ,并对一些塔铭录文㊂①而关于隋唐时期僧众葬制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考古学领域就有文章发表,如张乃翥㊁李文生㊁杨超杰等从石窟寺遗址的角度对僧众石室瘗窟(穴)等的讨论;②大内文雄对宝山灵泉寺的灰身塔塔铭等内容的整理和研究㊂③21世纪之后,刘淑芬对中古时期汉传佛教丧葬制度,如露尸葬㊁石窟瘗葬的研究,无论文献整理还是叙述讨论,都已非常深入;张总对三阶教的葬仪㊁葬制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冉万里‘略论唐代僧尼的葬制“一文是对唐代僧尼葬制问题的直接讨论,也描述清楚了此时僧尼葬制的基本形态;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是从考古学角度对舍利瘗埋的讨论,也兼涉僧尼葬制的研究;高歌根据灵泉寺灰身塔的塔铭题记,分析了中古时期灵泉寺僧众的墓龛形制与丧葬特点;于薇对舍利的瘗埋形式㊁器物㊁原则等有考古学的考察,其考察的主要对象是佛舍利等圣物的瘗藏;高继习对舍利地宫的形制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为僧尼瘗埋制度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之处;吴桂兵讨论了佛教因素如何影响到世俗葬礼,也对唐代僧人的墓葬特征有整理;郑弌以敦煌材料为据,对敦煌地区的僧人葬制㊁葬仪等有所研究;杨镜对僧尼如何选择安葬地点等问题,有文献和历史学的研究,是比较有新意的梳理㊂④整体而言,关于隋唐时期佛教葬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和敦煌学等领域,这与这两个领域的文献㊁文物等资源较多,相关学者能更直接接触中古僧人墓葬等有直接关系㊂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中古时期僧众的葬制进行整理与讨论,试图不仅呈现此时僧人采用的主要丧葬方式,还对印度佛教葬制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礼制,尤其是与孝道的交涉关系进行一些研究㊂一㊁水㊀葬隋唐时期关于水葬的记载并不多,在‘续高僧传“中仅能看到隋代释玄景逝后是行水葬法:释玄景,姓石氏,沧州人㊂十八被举秀才,至邺都为和王省事,读书一遍,便究文义, 后因卧疾三日,告侍人玄觉曰: 吾欲见弥勒佛,云何乃作夜摩天主㊂ 又云: 宾客极多,事须看视㊂ 有问其故,答云: 凡夫识想,何可检校!向有天众邀迎耳㊂ 尔后异香充户,众共闻之㊂又曰: 吾欲去矣,当愿生世为善知识㊂ 遂终于所住,即大业二年(606)六月也㊂自生常立愿沉骸水中,及其没后,遵用前旨,葬于紫陌河深滢之中㊂三日往观,所沉之处返成沙坟,极①②③④常盘大定㊁关野贞:‘支那佛教史迹评解(三)“,东京:佛教史迹研究会,1926年,第205-212页㊂张乃翥:‘龙门石窟唐代瘗窟的新发现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考古“1991年第2期;李文生㊁杨超杰:‘龙门石窟佛教瘗葬形制的新发现 析龙门石窟之瘗穴“,‘文物“1995年第9期㊂大內文雄’寶山靈泉寺石窟塔銘の研究 隋唐時代の寶山靈泉寺」㊁ɛ東方學報ɑ第69冊㊁1997年㊁第287-355頁㊂关于宝山灵泉寺更早的文物与文献整理成果,可参见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的‘宝山灵泉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对相关碑刻的录文㊂刘淑芬:‘佛教与丧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张总:‘中国三阶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冉万里:‘略论唐代僧尼的葬制“;‘乾陵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冉万里:‘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高歌:‘宝山灵泉寺石窟调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7年;于薇:‘圣物制造与中古中国佛教舍利供养“,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高继习:‘中国古代舍利地宫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吴桂兵:‘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郑弌:‘中古敦煌邈真论稿“,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杨镜:‘隋唐僧尼葬地“,‘寻根“2020年第2期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249期高峻,而水分两派㊂道俗异其雅瑞,传迹于今㊂①可以看出,玄景所行的水葬是沉入深水之中㊂不过故事的后半部分,又转回了中国传统的丧葬叙事模式,玄景投身之处居然可兴起沙坟,且水为之分开㊂这故事以符合中国社会 入土为安 的丧葬传统为大原则,但梵华嫁接的色彩非常明显㊂水葬在中国僧众的葬仪中并非孤例,宋代‘景德传灯录“中记载牛头法融的法嗣 唐代智岩禅师也要水葬: 第二世智岩禅师者,曲阿人也,姓华氏㊂弱冠智勇过人,身长七尺六寸㊂隋大业中(605 618)为郎将㊂常以弓挂一滤水囊,随行所至汲用㊂累从大将征讨,频立战功㊂唐武德中(618 626),年四十,遂乞出家㊂入舒州皖公山,从宝月禅师为弟子, 又迁住石头城㊂于仪凤二年(677)正月十日示灭,颜色不变,屈伸如生㊂室有异香,经旬不歇,遗言水葬㊂寿七十有八,腊三十有九㊂ ②不过在更早的‘续高僧传“的智严传记中,并未言及他以何种方式安葬,由于‘景德传灯录“中关于智岩的逝世年代也被篡改,③故宋代的记述多少不那么可靠㊂但即使如此,这也透露出佛教僧众的确曾有过水葬的葬制㊂宋代禅师确有施行水葬的,如宋代嘉兴府华亭县的性空妙普就是这样一位有神异色彩的水葬僧人,但其故事已经完全成为禅宗的叙述模式:汉州人,遗其氏㊂久依死心获证,乃抵秀水,追船子遗风,结茆青龙之野,吹铁笛以自娱,多赋咏,士夫俊衲得其言,必珍藏, 绍兴庚申(1140)冬,造大盆,冗而塞之,修书寄雪窦持禅师曰: 吾将水葬矣㊂ 壬戌(1142)岁,持至,见其尚存㊂作偈嘲之曰: 咄哉老性空,刚要餧鱼鳖㊂去不索性去,只管向人说㊂ 师阅偈笑曰: 待兄来证明耳㊂ 令遍告四众,众集,师为说法要,仍说偈曰: 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烧,二免开圹,撒手便行,不妨快畅,谁是知音,船子和尚㊂高风难继百千年,一曲渔歌少人唱㊂ 遂盘坐盆中,顺潮而下,众皆随至海滨,望欲断目㊂师取塞,戽水而回,众拥观,水无所入,复乘流而往,唱曰: 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妙难量㊂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散场㊂ 其笛声呜咽,顷于苍茫间㊂见以笛掷空而没,众号,慕图像事之㊂后三日,于沙上趺坐如生,道俗争往迎归㊂留五日,闍维,舍利大如菽者莫计㊂二鹤徘徊空中,火尽始去㊂众奉舍利灵骨建塔于青龙,寿七十二,腊五十三㊂④性空妙普名义上被施行了水葬,但最终却依然被荼毗火葬,这个故事同样有 入土为安 的味道,与玄景的事迹颇为相似㊂从目前笔者掌握的材料来看,水葬在中国僧人的葬制中似乎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或者流行度不高,这种葬制也许不符合中国人处理遗体时的伦理观念,因为沉入水中的遗体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纪念或凭吊的 信物 ,是后人难以接受的㊂所以玄景与妙普的故事都被安排了非常圆满的结局:玄景尸身入水后,自起沙坟;妙普更是以禅定的姿态,被他人发现了由海浪冲上岸的遗体,且火化后依然获得舍利无数,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佛教中国化背景下的禅僧安葬故事,也让信众觉得更加 圆满 ㊂二㊁土㊀葬土葬是传统中国最核心的葬制,在中古时期的僧界,土葬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远比火葬和露尸葬重要且使用频率更高㊂从中古时期僧众的墓志铭等文献中,可以发现僧尼保留全身入土或入塔占非常①②③④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第644-645页㊂道原编:‘景德传灯录“卷四,尚之煜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第114-115页㊂印顺法师对‘景德传灯录“中记载的智岩事迹进行了考辨: ‘传灯录“所传智岩的事实,是依‘续僧传“的,也说 唐武德中,年四十 出家; 年七十八 ㊂如武德年中年四十,那仪凤二年,至少是九十岁以上,怎么还是七十八岁呢?而且,道宣卒于乾封二年(六六七);智岩死了,道宣已为他作传,怎么能活到仪凤二年呢!‘传灯录“的改窜,是不足采信的㊂ 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0页㊂正受编:‘嘉泰普灯录“卷十,‘卐新纂续藏经“第7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第351页中下㊂王大伟:慕梵而尊礼: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丧葬制度2023年第6期高的比例;有的僧尼还如俗众一般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去世后自然也是按照俗世的葬制安葬㊂笔者统计了‘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唐代墓志汇编“与‘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僧人葬制,①可以发现土葬在此时僧人的葬制中占据着主流地位,如笔者在这三部文献中,找到66位僧人的葬仪实际是土葬,而这66位僧人的墓志也全部收录在介永强教授汇编的‘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中,这部文献 集录隋唐僧人(含居士)碑志塔铭(包括坟幢等)一共三百九十一篇 ,②粗略的计算,该文献中收录的僧人,接近17%采用了土葬㊂如隋初开皇二年(582)入葬的比丘尼媛柔: 以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十月六日遘疾,七日大渐于伽蓝,春秋五十有三,以其月十三日窆于杜陵原㊂ ③这非常清晰的表述比丘尼媛柔是土葬在杜陵原㊂另一位隋代比丘尼那提也安葬在杜陵原, 仁寿四年(604)五月廿一日,春秋五十二,(那提)终于真化道场㊂曰以大业九年(613)岁次癸酉十月辛未朔十五日乙酉归窆于京兆大兴县高平乡之杜原 ㊂④杜陵塬位于今长安县东南,也称 少陵塬 ,是汉唐乃至明代以来帝王等贵族的重要墓葬区㊂那提在去世9年后才 归窆 于杜陵塬,这说明她很有可能经历过改葬㊂实际上,隋唐时期亡僧经历两次土葬并不少见,如开元年间去世的元珪禅师: 至开元四年(716)岁次景辰秋八月甲辰朔十日癸丑,终于庞坞,春秋七十有三㊂十三日景辰,权厝于寺北岗之东㊂至十一年(723)岁次癸亥秋七月,乃营塔于浮屠东岭之左大师味净之所,而庭柏存焉㊂ ⑤再如长安大龙兴寺的崇福法师: 去先天二年(713)五月十八日,泥洹寺房,春秋七十,权瘗于长安城西㊂以开元九年(721)二月廿四日,迁窆于金城北原㊂ ⑥从 权厝 权瘗 的描述能看出,这两位僧人都是暂时安葬,几年之后的迁葬才是他们的正式入葬㊂从某些墓志能看出,唐代僧尼与其家族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他们的入葬方式,往往掺杂了梵华两种礼俗的影响㊂如蒲州(今山西永济市)济度寺法乐㊁法灯两位比丘尼,他们是姐妹关系,且他们家族姐弟四人都出家入释:法师讳法乐,俗姓萧氏,兰陵人也㊂梁武皇帝之五代孙,高祖昭明皇帝,曾祖宣皇帝,祖孝明皇帝,父瑀,梁新安王,隋金紫光禄大夫行内史侍郎,皇朝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㊁特进太子太保㊁上柱国㊁宋国公㊁赠司空 法师则太保之长女也 以咸亨三年(672)九月十九日迁化于蒲州相好之伽蓝,春秋七十有四㊂权殡于河东,以永隆二年(681)岁次辛巳三月庚午朔廿三日辛卯归窆于雍州明堂县义川乡南原,礼也㊂⑦法师讳法灯,俗姓萧氏,兰陵人也㊂梁武皇帝之五代孙,高祖昭明皇帝,曾祖宣皇帝,祖孝明皇帝,父瑀,梁新安王,隋金紫光禄大夫行内史侍郎,皇朝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㊁特进太子太保㊁上柱国㊁宋国公㊁赠司空 法师即太保第五女也 姊弟四人,同出三界 以总章二年(669)十一月五日迁化于蒲州相好寺,春秋卅有九㊂权殡于河东县境,以永隆二年岁次辛巳三月庚午朔廿三日辛卯归窆于雍州明堂县义川乡南原,礼也㊂⑧法乐与法灯两位比丘尼,年龄相差25岁,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的长女与五女,其家世显赫,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笔者在最初搜集和查阅关于隋唐僧尼的墓志文献时,尚未获得介永强教授编的‘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当时根据文本数量的多寡,笔者先整理了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与‘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中僧尼的丧葬样态㊂整理完唐代部分后不久,‘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出版并上市,故隋代僧尼葬制的整理,便依据该文献辑录的文本进行㊂介永强:‘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之‘前言“,第2页㊂‘魏司空公尚书令冯翊简穆王第二女比丘尼元(媛柔)之墓志“,介永强:‘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第1页㊂‘大隋真化道场尼那提墓志之铭“,介永强:‘隋唐僧尼碑志塔铭辑录“,第14页㊂‘大唐嵩岳闲居寺故大德珪禅师塔记“,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1273页㊂‘大龙兴寺崇福法师塔铭并序“,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编“,第477页㊂‘大唐济度寺故比丘尼法乐法师墓志铭并序“,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676页㊂‘大唐济度寺故比丘尼法灯法师墓志铭并序“,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677页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249期且萧瑀自己就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㊂①作为妹妹的法灯虽然早逝,但两位比丘尼都在永隆二年迁葬到雍州明堂县义川乡南原,其中法乐已入葬9年,法灯则入葬12年,那么第二次迁葬很可能是迁入了家族墓地㊂从此类迁葬的事件能看出,家族或家庭对僧人的葬制影响比较大,有的僧人虽出家,但由于有子嗣,所以他的葬制混杂了梵华两种方式,如净觉禅师就是在家中去世: 禅师本姓李,名隶崇敬寺,自称曰净觉,号之曰方便慈,众称之曰大慈㊂ 天宝五载(746)十月廿九日,化灭于静恭里第,今终于第不于僧房者,盖在俗有子曰收,致其忧也,临终曰涂蒭,礼也㊂ 顷葬于万年县洪固乡毕原之东南,至七载(748)十一月甲申,建塔于此原之腹,县改咸宁而改葬焉,其葬具顺僧事而从遗命也㊂ ②净觉的葬仪完全借鉴了梵华两种模式,且他因为有子,还是在家中去世,但在改葬过程中,他的家人又遵其遗嘱,为其建塔安葬㊂与净觉相似的还如长安昭成寺的比丘尼三乘: 大唐元和元年(806)三月十四日,长安昭成寺尼大德三乘行归寂于义宁里之私第,春秋七十九,戒腊一十九 有二子 晚岁割余杭之爱,由是顿悟空寂,宴息禅林㊂自贞元四年(788)隶名于此寺 以元和二年(807)二月八日敬奉灵舆,归窆于城南高阳原,礼也㊂ ③三乘是晚年出家,所以她的生活必然与世俗家庭保持着联系,其安葬的礼仪,很可能也是以俗礼为主㊂有的僧人在逝世后,则选择安葬在祖茔,如凤光寺的常俊禅师: 和上讳常俊,俗姓张氏,清河人也㊂ 丱岁出家,年龄七十,僧夏卌㊂奄自会昌三年(843)五月十五日示疾殁世,一起月廿六日还柩于常州无锡县太平乡卞村东一里官何西八十步张宗祖墓中,卜其宅兆庚首而安厝之,礼也㊂有门人文则㊁元通㊁伯昌,族兄秀㊁姪令容等,恳痛哀催,涕泪交结㊂ ④常俊驻锡的凤光寺位于无锡,唐武德年间建,⑤从其去世后的葬礼能看出,他不仅被安葬在家族墓地,而且参与葬仪的还有族兄㊁侄等人㊂常俊的葬仪很有可能也是兼顾了梵华两种礼俗的土葬模式㊂在‘续高僧传“等僧传文献中,也不乏土葬的记载,如南朝齐文宣王时代的释真玉: 布萨之后,便卧疾于邺城北王家㊂神气无昧,声相如常㊂动京大德,并就问疾㊂午后忽见烟云相糺,从东而来,异香缠绕,充塞庭宇,空中出声,有如赞呗之响,清亮宛然㊂当尔之时,足渐向冷,口犹诵念,少时而卒㊂卒后十日,香气乃绝㊂大众哀仰,如临双树㊂王氏昆季俱制缞绖,与诸门人收其尸而葬焉㊂ ⑥唐初逝世的释道庆: 以武德九年(626)八月终于寺房,春秋六十一,即以其月二十三日窆于扶塘之山津也㊂穿圹之日,锹锸才施,感白鹤一群自天而下,遥曳翻翔,摧藏哀唳㊂ ⑦ (慧頵)至其年(贞观十一年,637)七月二十六日,卒于所住,春秋七十有四㊂葬于高阳原之西,凿穴处之㊂后又迁南山丰德寺东岩,斲石为龛就铭表德 ㊂⑧ (释僧辩)以贞观十六年(642)六月十三日卒于弘福寺,春秋七十有五㊂于时炎曦赫盛,停尸二旬㊂而相等生存,形色不变㊂迄于葬日,亦不腐朽㊂于时亢旱积久,埃尘涱天,明当将送,夜降微雨,故得幢盖引列,俱得升济㊂七众导从,不疲形苦㊂殡于郊西龙首之原,凿土为龛,处之于内,门通行路,道俗同观㊂至今四年,鲜明如在 ㊂⑨以上这些僧人应都属于土葬,而且有比较明显的依从俗家葬制的特点㊂另外,中古僧传中土葬的僧尼远不止上述几位,有很多虽未明言土葬,但从措辞来看,土葬的可能性也较大㊂这也就难怪道宣在论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如‘旧唐书“卷六十三‘列传第十三㊃萧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册,第2398页)提到他: 好释氏,常修梵行,每与沙门难及苦空,必诣微旨㊂‘唐故大慈禅师墓志铭“,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1625页㊂ 静恭 指的是唐代长安的 靖恭坊 乃朱雀门街之东第四街街东自北向南之第七坊 ㊂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43页㊂‘昭成寺尼大德三乘墓志铭“,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1955页㊂‘唐故凤光寺俊禅和上之墓志铭并序“,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2211页㊂寿圣禅院在州城内仓桥下,即古凤光寺,唐武德中建 ㊂‘[至正]无锡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250页㊂道宣:‘续高僧传“卷六,第212-213页㊂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第426页㊂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四,第486页㊂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五,第518页㊂王大伟:慕梵而尊礼:隋唐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的丧葬制度2023年第6期葬制时,强调 东夏所传惟闻林土 了㊂三㊁露尸葬露尸葬即林葬㊁寒林葬,是露骸于野,遗体被鸟兽虫蚁啃噬后,再收骨起塔或瘗藏于石室㊂中古时期,这种葬制被僧众接受,并逐渐成为僧尼入葬方式的主流㊂关于隋唐时期露尸葬的研究,学界著述颇丰,尤其是张总㊁刘淑芬等在林葬及石室瘗窟方面的研究,已非常详尽,无必要过多重复㊂下面仅就笔者的一点发现做一些论述㊂从墓志的情况来看,露尸葬的数量并不多,其倡导者之一,正是三阶教的创始人信行禅师㊂‘故大信行禅师塔铭碑“描述: 春秋五十有五,以开皇十四年(594)正月四日卒于真寂寺㊂即以其月七日送柩于雍州终南山鵄鸣埠尸陀林所,捨身血肉,求无上道㊂ 于是法师净名㊁禅师僧邕徒众等三百余人㊂ 遂依林葬之法,敬收舍利,起塔于尸陀林下㊂ ①信行的弟子采用林葬者很多, 禅师俗姓周,道讳灵琛㊂初以弱冠出家,既味大品经论,后遇禅师信行,更学当机佛法㊂ 年七十有五,岁在玄枵三月六日,于慈润寺所,结跏端俨,泯然迁化 依经葬林,血肉施生 肌膏才尽,阇维镂塔 ㊂②灵琛的墓塔于唐贞观三年(629)四月十五日造成,其骨灰也很有可能在这个时间入塔㊂三阶教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净域寺法藏也是以林葬后骨殖入塔的方式,安葬在信行塔旁: 禅师讳法藏,缘氏诸葛,苏州吴县人㊂ 粤以开元二年(714)十二月十九日舍生于寺,报龄七十有八 即以其年十二月廿Ѳ日施身于终南山楩梓谷尸陀林㊂由是积以香薪,然诸花叠,收其舍利,建窣堵波于禅师塔右㊂ ③法藏受到武则天的赏识,曾检校洛阳大福先寺无尽藏㊁长安化度寺无尽藏,并奉请为长安荐福寺大德,是一位在武后时期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僧人㊂贞观十三年(639)去世的光天寺禅师僧顺, 韩州涉县人,俗姓张氏,七岁出家 春秋八十有五,以贞观十三年二月十八日卒于光天寺 廿二日送柩于尸陀林所,弟子等谨依林葬之法,收取舍利,建塔与名山,仍刊石图形,传之于历代 ㊂④僧顺同样崇奉三阶教,以林葬的方式舍身,符合她的信仰样态㊂僧顺的墓塔位于岚峰山塔林(宝山灵泉寺石窟)中, 岚峰山第47号唐贞观十四年(640)‘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僧顺禅师散身塔“,塔为单层,上罗相轮,塔身两侧镌有标题和年代,正面龛中则雕刻着僧顺的相,其头部有残缺,身着袈裟,坐于三足凭几后,两侧有弟子侍立 ㊂⑤僧顺的墓塔属于塔龛,并非真正的起塔,这也正是中古时期瘗龛的标准样态㊂禅僧中亦有此类者,明州观宗禅师是牛头慧忠的法嗣,属牛头宗一脉,⑥观宗的葬制是先藏于瘗穴,这是一种类似半遗身的葬法,时隔六年后才建层龛安葬㊂ 元和四年(809)八月十五夜跏趺化灭,享龄七十九,僧腊卌九㊂以其年十月一日权闭于太白峰南,先意也 抵元和乙未(十年, 815)岁建层龛迩于多宝佛塔,依像法也 ㊂⑦ 权闭 就是对其露尸的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封闭,所以其尸身未必会被鸟兽等吃掉,有可能是自然腐败后再起塔安葬㊂⑧与墓志对露尸葬的记载并不丰富相比,僧传文献关于死后采取林葬的僧人的描述则比较多,如隋代释智琳, 及将大渐,诫诸弟子: 尸陀林者,常所愿言,吾谢世后,无违此志㊂ 沙门智铿等谨遵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介永强编:‘隋唐僧尼碑志塔铭集录“,第5页㊂‘慈润寺故大灵琛禅师灰身塔铭文“,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17页㊂‘大唐净域寺故大德法藏禅师塔铭并序“,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1178-1179页㊂‘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僧顺禅师散身塔“,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50页㊂张总:‘中国三阶教史“,第369页㊂‘景德传灯录“中收录牛头慧忠门下三十六人,明州观宗在其中,但无传㊂‘大唐故太白禅师塔铭并序“,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1972页㊂刘淑芬认为: 从僧传或塔铭中,可知石室瘗窟是林葬暴尸林野的一种调和的形式㊂有些佛教的僧人或俗家居士遗言林葬暴尸,但是其弟子或家人不忍心遵从遗命,遂将其林葬的遗愿做了一点修正,改将其遗体瘗藏在石室或石窟之中㊂ 刘淑芬:‘中古佛教与社会“,第259页㊂。
孔庙三献礼流程
孔庙三献礼流程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孔庙三献礼的流程。
这可是很有意义的事儿呢!
首先呢,在开始之前得有个准备工作。
这准备工作呀,包括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像祭品之类的。
不过呢,这祭品具体是什么,可以根据当地的习俗和自己的心意来定啦。
我觉得只要是能表达对孔子他老人家的敬重就好。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的流程啦。
先是初献。
这个时候呢,行礼的人要恭恭敬敬地走到祭台前。
这一步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态哦!要表现出那种崇敬的态度。
然后呢,献上祭品。
这祭品怎么献?大概就是很庄重地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就好。
当然啦,如果你不太确定,也可以问问周围有经验的人。
初献之后呀,就是亚献啦。
亚献和初献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些不同。
亚献的时候,感觉在态度上要更加虔诚一点呢!就好像你在和孔子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一样。
我觉得这一步可以更灵活一些,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去调整自己的动作和态度。
再然后就是终献啦。
终献可是整个三献礼的一个重要结尾哦!到了这一步,行礼的人可能会感觉整个仪式的神圣感达到了顶点。
这时候献上最后的祭品,动作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感受那种庄重的氛围。
小提示:别忘了在整个过程中,心里要怀着对孔子的敬重和感恩之情哦!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这个三献礼呢?因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呀,多棒的事儿啊!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个流程有点复杂,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而且呀,每一次进行这个仪式,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这就是孔庙三献礼的大概流程啦,希望大家在参与的时候都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泰国学校礼仪中的佛教文化
泰国学校礼仪中的佛教文化泰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文化深深融入了泰国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教育。
在泰国的学校里,学生们学习佛教文化,从小就接受佛教的教诲和礼仪教育。
这篇文章将探讨。
在泰国学校,佛教文化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学时,学生会合十礼佛,行三步礼。
这个仪式是对佛陀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表达。
合十礼佛要双手合十,掌心对着胸脯,头稍微低下。
行三步礼是指学生们以某种姿势行三步,表示对佛、法和僧的尊敬。
这两个仪式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一种方式。
佛教也影响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
在泰国学校,学生们要尊敬老师和学长学姐,遵守校纪校规。
这种尊敬体现在学生们对老师的言行举止上,他们会合十问好,对老师说“萨瓦迪卡(您好)”。
此外,学生们还会注意对待同学之间的关系,他们尊重彼此的权益,追求和谐与平等。
这种行为规范和尊重他人的精神,正是佛教教义中体现的重要价值观。
除了学生的行为举止,还包括对佛教节日的庆祝。
对于泰国人来说,佛教节日是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泰国的新年节又称为“宋干节”,这是泰国最重要的佛教节日之一。
在学校里,学生们会参与到庆祝活动中,例如放飞孔明灯、举行水战等。
通过参与庆祝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的文化和传统。
此外,泰国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禅修,以培养学生们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佛经中有很多关于禅修的经文,禅修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呼吸调节和闭目冥想,让人心静下来,达到专注的状态。
在学生繁忙的学习生活中,禅修可以帮助他们减压和放松,提高学习效果。
禅修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悟性和智慧,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的来说,在泰国学校里,佛教文化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学生们学习佛教的礼仪和价值观,通过合十礼佛、尊敬师长、尊重他人以及参与佛教节日的庆祝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认同。
而禅修则帮助学生们培养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提高学习效果。
八礼四仪中的入学仪式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中的入学仪式具体内容
入学仪式是八礼四仪中的一项重要仪式,旨在迎接新生的到来,展示
学校的风貌,并建立起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纽带。
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校园参观:入学仪式开始前,新生会进行校园参观,了解学校的各
个部门、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并熟悉校园环境。
2. 开幕式:入学仪式正式开始前会进行开幕式,包括校长致辞、学校
发展介绍、师生代表发言等环节,为新生们介绍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发
展情况。
3. 新生宣誓:新生在入学仪式上会进行宣誓,表达对学校和学习的敬
重之情,并表示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学习。
4. 导师介绍:学校会为每位新生配备一位导师,入学仪式上会进行导
师介绍,让新生与导师建立联系,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5. 学业安排:学校会介绍新生的学业安排,包括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学习规范等,让新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目标。
6. 学校规章制度:入学仪式上会介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园
纪律、行为规范、奖惩制度等,让新生明确学校对于行为的要求和期望。
7. 校园文化活动:入学仪式还会安排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为新生们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8. 社团展示:学校会安排社团展示环节,让新生了解学校的社团组织以及参与其中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入学仪式的举办,新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Sample_灵光寺三宝梵坛(2)
三寶梵壇靈光寺拾方灋界文榜伏以鸞輿鶴駕臨金殿鳳燭龍燈映寶壇三界十方齊降鑒滂流洪福遍塵寰今據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西爪哇萬隆Jl.Cibadak Gg.Ibu Aisah 18號至9A號地分靈光寺棲居設臺立壇舉辦二零一一元宵慶典暨慶祝本廟諸神出廟巡視啓建本廟諸神出廟巡視消災穢散迎祥福來進香法會奉道修齋乞道立虔誠諷經祈恩迎祥奏信焚修弟子釋永靖 暨領印尼萬隆靈光寺元宵慶典管委會執委暨二零一一本廟神轎初次出巡工委會工委xxx xxx xxx xxx暨闔衆人等源今月十五日始至今月十七恭逢印尼萬隆靈光寺本廟諸神出廟巡視消災穢散迎祥福來就於靈光寺華壇凡悃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俯伏百拜上言於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南天主宰玉帝殿前首相執掌雷部眞元顯應山西夫子協天大帝關聖帝君昭明翊漢天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音菩薩摩訶薩隨心消厄消災碧落洞天帝主白衣大士慈航眞人圓通自在天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醒世節儉大忠大孝至顯至靈婦孺老幼享受天倫當境土地后土皇祀祗靈南天門福德正神大聖大慈大悲大願掌管財富素化文財神財帛星君大聖大慈大悲大願釋門僧聖靈光寺初太師祖慚愧祖師等本廟眾神前經過五十多年停頓初次再出巡又請諸大佳賓宮廟寺觀之神聖轎參加出巡進香法會恭惟國泰清平民安無阜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生意興隆治病康寧消災延壽老安少懷子孫善芽 迎祥福來境平無事正炁長存 願乞 宸慈福賜善果伏願一炷眞香永祝南山之壽三聖號齊瞻北極之尊所祈十方善信福壽增延各家道泰逐戶清平再祈本宮廟香火綿遠教法興隆十方道眾修眞有份進道無魔三業六根之過咎并冀赦原九玄七祖之先靈齊超彼岸濟度長夜之魂利益衆生之苦吉祥圓滿今值天運辛卯 年 正 月日榜。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凡华体系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文化观念、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核心观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凡华体系,并从中汲取理念和经验,为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
1. 教育理念凡华体系的教育理念突出“全面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理念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
在凡华体系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对个体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全面培养,致力于将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道德的人才。
2. 文化观念凡华体系秉持“民族精神,文化自信”为核心,主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凡华体系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同时,凡华体系也呼吁人们要有自信,自信自己的文化传统,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信自己的历史和现实,自信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3. 人才培养凡华体系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为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
强调要培养具有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和劳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人才。
凡华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社会发展凡华体系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强调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提倡对社会负责与承担社会责任。
凡华体系认为,教育不仅是培养个体的能力,更是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凡华体系中,社会发展需要有负责任的人才从根本上推动,也需要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
5. 教育改革凡华体系主张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要突出全面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推动教育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凡华体系认为,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理念上的变革,是对教育目标与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与调整。
祭祖三献礼仪式
祭祖三献礼仪式
祭祖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重要事儿,这祭祖三献礼仪式那更是马虎不得呀!
你看哈,到了祭祖的时候,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那场面,多温馨呀!先把祭品准备得妥妥当当的,什么水果啦、点心啦、酒啦,可都不能少。
就好像咱去拜访一位特别重要的长辈,不得带点好东西呀!
然后呢,大家都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站在祖宗牌位前。
这时候可不能嘻嘻哈哈的,得严肃点,这可是对祖宗的敬重呢!就跟你见老师的时候得有礼貌一个道理。
开始行礼啦!这一拜、二拜、三拜,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可不能随随便便的。
你想想,要是你跟人打招呼都马马虎虎的,人家能高兴吗?祖宗肯定也希望咱认真对待呀!这三献礼就像是给祖宗唱一首歌、跳一支舞,用咱的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敬意。
哎呀,你说祖宗在天上看着咱这么用心地祭拜他们,心里得多欣慰呀!他们肯定会保佑咱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说不定呀,你最近遇到的那些小麻烦,拜完祖宗就都解决了呢!
这祭祖三献礼仪式,可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它更是咱和祖宗之间的一种联系呀!通过这个仪式,咱能感受到家族的传承,感受到那种根的力量。
就好像一棵大树,有了深深的根,才能枝繁叶茂呀!咱可不能把这老传统给丢了,得一代代传下去。
你再想想,要是以后你的孩子问你,咱为啥要祭祖呀?你就能骄傲地跟他说,这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是为了让咱不忘本,让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这多有意义呀!
所以呀,大家都要重视这祭祖三献礼仪式,别嫌麻烦,这可是咱中国人的宝贝呢!等你真正用心去做了,你就会发现,这里面的乐趣和意义可多着呢!到时候,你肯定会觉得,哇塞,原来祭祖这么有意思呀!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第九届佛学大专班开学典礼
作者: 桑吉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37-37页
主题词: 学院;开学典礼;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师生;大专班;藏语;中国;副会长;司长
摘要:9月11日上午10时,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举行第九届佛学大专班开学典礼。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国家宗教事务局帅峰司长,中央统战部二局助理巡视员霍仲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却西活佛、那仓活佛、赤耐先生、曹自强先生,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周润年教授等有关部门领导、各界来宾及学院师生80多人出席开学典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盡芳型;
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
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云何禮敬三寶
華梵大學的興辦成立,為中華民族五千餘年來,由佛教人士首辦的大學。在曉雲導師精神的感召下,導師弟子、出家僧尼、在家居士及十方大德,形成一個護持華梵的菩薩團體,讓華梵大學成為佛教人士的夢想,社會青年教育的清流。華梵大學的成立,三寶弟子功不可沒,德澤被及師生同仁,受人禮敬。
華梵大學成立初期,在學校的各項會議中,均禮聘法師參與,期能提供更公正客觀的看法,讓校務的推動不受單位間本位主義的左右,使學校的發展方向更正確。在那一段值得懷念的日子,人人臉上充滿著笑容,工作融洽,教學愉快,大崙山上就像人間淨土,如來之家。隨著物換星移,學系增加了,教師增加了,職員增加了,但溫馨減少了,融洽減少了,禮敬三寶也不見了。如今華梵已過二十歲,華梵人是否更和諧?更能安身立命?更禮敬三寶?真希望找回懷念的哪段時光。
《佛寶歌》
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啟以光明?
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
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法寶歌》
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
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
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
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
鉤心而後鬥角,鬥角而後分裂;未來教育環境愈加險峻,若人心煥散,各圖己利,又如何能同舟共濟度過難關?誠盼華梵人從禮敬僧做起,進而禮敬三寶,尊敬長官,愛敬同仁,讓華梵人成為如來之家的家人。
在佛教人士或團體興辦的學校,常於學校重要典禮中唱誦「佛寶歌」,以示禮敬三寶。「佛寶歌」原有三章,合稱「三寶歌」,即「佛寶歌」、「法寶歌」及「僧寶歌」。佛寶歌為三○年代所作歌曲,由太虛大師作詞,弘一法師譜曲,流傳至今。兹將「三寶歌」的歌詞提供華梵人参閱:
禮敬佛、禮敬法、禮敬僧仍有層次,禮敬僧最為基本,能禮敬僧就能禮敬法,更能禮敬佛,若最基本的禮敬僧都做不到,遑論禮敬法與禮敬佛。因此,禮敬三寶必先能禮敬僧。華梵大學與僧伽緣深厚,佛教人士對華梵的護持功德大,禮敬三寶在華梵應屬基本禮節,在校園中看到出家眾合掌問安,在會議中邀請法師開示,都是基本禮敬僧的行為。
云何三寶,就是指佛、法、僧,禮敬三寶就是要禮敬佛,禮敬法,禮敬僧,今若連禮敬僧都做不到,又如何能禮敬法及禮敬佛。為何要禮敬三寶?因為出世間三寶恩最重,三寶給予世人慧命;色身在生死,慧命離生死,禮敬三寶,就得往生。如何禮敬三寶?禮敬三寶就要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諸惡不作就是不犯殺、盜、妄語、惡口、綺語、兩舌的身口七支,若犯即為惡,不犯即奉善;自淨其意就是不生意業的貪、瞋、癡;身口七支加上三意業,即揭為十惡。因此,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不犯十惡,身口意三業清淨,智慧自然生起,慧命自然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