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五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扩大资本积累,推动技 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1、3 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
M=f(D)
f‘>0
M表示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的 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为:
D=wπ-r
W为城市实际工资率,r 表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 π表示城 市就业概率
1、1 刘易斯模式
刘易斯模式的缺陷:
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刘易斯模式中的基本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现实相违背的地方:
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是与工业 部门资本积累速度成比例的。
农村中存在过剩劳动力,而城市则是充分就业。 在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完之前,城市中的工资一直保持不变。
1、3 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
政策含义
资本积累的扩大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产出的 增长必然高于劳动需求的增长。城市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越大,从而将引诱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 市,而且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城市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 机会数目。因此,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得越快,城市失业率越 高。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工业扩张。
1、1 刘易斯模式
D D2
D1 S
W
L’
现代工业部门资本集约型图解
L
1、2 拉尼斯-费模式
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其中有相 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当这部分劳 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时,农业总产量维持不变。
第二阶段:随着工业的扩张,工业部门逐渐吸收边际生产 率为正值的农业隐蔽性失业者,这导致农业总产量的下降, 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从而出现粮食短缺。
1.1 刘易斯模式
实际 工资
D3
D2
D1
W
S
O
L1
L2
L3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劳动量
1、1 刘易斯模式
刘易斯模式的意义: 强调了现代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过 程与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一起分析, 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辟了新的思路,即结构主义思路。 自此,形形色色的二元经济模式相继出现。 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劳动力转移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发 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把工业化与资本积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发展经济学 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值-刘易斯 农业剩余标准-人均粮食供给率大于最大人口增长率
时,产生农业剩余。此时,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 地劳比例标准-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长期呈现下降趋
势时,存在剩余劳动力 有效工时标准-低于标准劳动力充分就业年工作时数
(8×250)的劳动力
在传统维持生计的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 他们处于就业不足或者隐蔽失业状态,在生计工资条件下,劳 动供给超过了其需求,因而农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 工业部门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两种工资水平的差异促使“过 剩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即通过利润再 投资来吸引新的资本和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从而获得更 多的利润使工业部门不断扩大。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农业部 门的过剩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完为止。这时,工业部门的 工资水平将增加,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将逐步上升,工 农业将得到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逐步转变。
第五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有关人口流动理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
1、有关人口流动理论
刘易斯模式 拉尼斯-费模式 托达罗模式
1.1 刘易斯模式(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仅能维持生 计、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极低甚至为负值的传统农业部门;工 资水平较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
(万人)
8
9
5
2
0
年均增长 1.89 1.94 3.09 2.54 1.40 1.26 0.56 0.62 0.91 速度
农村劳动力数量与年龄结构
城镇劳动力市场现状
2、3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划分: 新中国成立-1978年:严格控制农民流动、以计划转 移为主。 1949-1959 集中转移(工业化初期每年从农村招 收165万劳动力到国营工矿企事业单位就业) 1960-1970 停止转移(政府禁止农村劳动力向城 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1971-1978 分散转移(农村社队的发展使农民就 地转变为工人、城镇知识青年下乡)
乡村人口 人口数 比重 84138 73.6 85974 71 80836 63.8 76851 59.5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增长情况
时期
合计
1978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2 2003
-
-
-
-
-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总增长量 18332 119 522 494 303 292 267 298 444
2、3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wenku.baidu.com
20世纪80年代:就地转移为主 1979-1984 开始转移(1984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 6.5%、二三产业上升2.7%、3.8%) 1985-1988 快速转移(1988年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分别上升 了7.9%和2.3%) 1989-1991 停滞阶段(控制通货膨胀,收缩经济规模)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年份
1990 1995 2000 2003
总人口 城镇人口 (万人)
人口数 比重 114333 30195 26.4 121121 35174 29 126743 45906 36.2 129227 52376 40.5
一切人为的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必须消除。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思路。
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回顾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政策建议
1、3 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
M=f(D)
f‘>0
M表示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的 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为:
D=wπ-r
W为城市实际工资率,r 表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 π表示城 市就业概率
1、1 刘易斯模式
刘易斯模式的缺陷:
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刘易斯模式中的基本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现实相违背的地方:
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是与工业 部门资本积累速度成比例的。
农村中存在过剩劳动力,而城市则是充分就业。 在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完之前,城市中的工资一直保持不变。
1、3 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
政策含义
资本积累的扩大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产出的 增长必然高于劳动需求的增长。城市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越大,从而将引诱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 市,而且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城市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 机会数目。因此,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得越快,城市失业率越 高。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工业扩张。
1、1 刘易斯模式
D D2
D1 S
W
L’
现代工业部门资本集约型图解
L
1、2 拉尼斯-费模式
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其中有相 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当这部分劳 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时,农业总产量维持不变。
第二阶段:随着工业的扩张,工业部门逐渐吸收边际生产 率为正值的农业隐蔽性失业者,这导致农业总产量的下降, 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从而出现粮食短缺。
1.1 刘易斯模式
实际 工资
D3
D2
D1
W
S
O
L1
L2
L3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
劳动量
1、1 刘易斯模式
刘易斯模式的意义: 强调了现代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过 程与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一起分析, 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辟了新的思路,即结构主义思路。 自此,形形色色的二元经济模式相继出现。 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劳动力转移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发 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把工业化与资本积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发展经济学 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值-刘易斯 农业剩余标准-人均粮食供给率大于最大人口增长率
时,产生农业剩余。此时,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 地劳比例标准-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长期呈现下降趋
势时,存在剩余劳动力 有效工时标准-低于标准劳动力充分就业年工作时数
(8×250)的劳动力
在传统维持生计的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 他们处于就业不足或者隐蔽失业状态,在生计工资条件下,劳 动供给超过了其需求,因而农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 工业部门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两种工资水平的差异促使“过 剩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即通过利润再 投资来吸引新的资本和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从而获得更 多的利润使工业部门不断扩大。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农业部 门的过剩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完为止。这时,工业部门的 工资水平将增加,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将逐步上升,工 农业将得到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逐步转变。
第五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有关人口流动理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
1、有关人口流动理论
刘易斯模式 拉尼斯-费模式 托达罗模式
1.1 刘易斯模式(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仅能维持生 计、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极低甚至为负值的传统农业部门;工 资水平较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
(万人)
8
9
5
2
0
年均增长 1.89 1.94 3.09 2.54 1.40 1.26 0.56 0.62 0.91 速度
农村劳动力数量与年龄结构
城镇劳动力市场现状
2、3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划分: 新中国成立-1978年:严格控制农民流动、以计划转 移为主。 1949-1959 集中转移(工业化初期每年从农村招 收165万劳动力到国营工矿企事业单位就业) 1960-1970 停止转移(政府禁止农村劳动力向城 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1971-1978 分散转移(农村社队的发展使农民就 地转变为工人、城镇知识青年下乡)
乡村人口 人口数 比重 84138 73.6 85974 71 80836 63.8 76851 59.5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增长情况
时期
合计
1978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2 2003
-
-
-
-
-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总增长量 18332 119 522 494 303 292 267 298 444
2、3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wenku.baidu.com
20世纪80年代:就地转移为主 1979-1984 开始转移(1984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 6.5%、二三产业上升2.7%、3.8%) 1985-1988 快速转移(1988年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分别上升 了7.9%和2.3%) 1989-1991 停滞阶段(控制通货膨胀,收缩经济规模)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年份
1990 1995 2000 2003
总人口 城镇人口 (万人)
人口数 比重 114333 30195 26.4 121121 35174 29 126743 45906 36.2 129227 52376 40.5
一切人为的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必须消除。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思路。
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回顾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