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合集下载

5.2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二)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5.2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二)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a
ab
b
由这个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结论?
推论 练习
定理(绝对值三角形不等式) 如果 a , b 是实数,则 a b ≤ a b ≤ a b 注:当 a、 b 为复数或向量时结论也成立.
我们还可讨论涉及多个实数的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
推论 1(运用数学归纳法可得) :
a1 a2 an ≤ a1 a2 an .
可以看到,几何背景在问题解决中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绝对值有什么性质? 我们知道,一个实数 a 的绝对值的意义: a ( a 0) ⑴ a 0 (a 0) ;(定义) a (a 0) |a| a x 0 ⑵ a 的几何意义: O A
表示数轴上坐标为a的点A到原点O的距离.
关于绝对值还有什么性质呢?
a a2 ①
a a ② ab a b , ,……(从运算的角度来看绝 b b
对值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用恰当的方法在数轴上把 a , b , a b 表示出 来,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什么关系?
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⑴ a 表示数轴上的数 A 对应的点与原点 O 的距离 OA ; ⑵ a b 表示数轴上的数 A 对应的点与数 b 对应的点 B 的距离.如图: 即 a = OA , a b AB
证明:对于 a 2 ຫໍສະໝຸດ b2 ,可想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这时可构造出图形: 以 a+b+c 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如图
2 2 2 2 则 AP1 a b , P1 P2 b c ,
P2 B c 2 a 2 , AB 2(a b c) .
显然 AP1 P1 P2 P2 B ≥ AB , 即 a 2 b 2 b 2 c 2 c 2 a 2 ≥ 2 (a b c ) .

高中数学 第二节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

高中数学 第二节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
a2 a
ab
ab 2 abba.
【拓展提升】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步骤 1.作差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的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得出 结论.其中,变形整理是关键,变形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差的符号,常 用的变形方法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拆项、添项等. (2)若所证不等式的两边是整式或分式多项式时,常用作差比 较法.
第二节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数学 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可分为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两种
理论依 据
适用类 型
作差比较法 a>b⇔_a_-_b_>_0_ a<b⇔_a_-_b_<_0_ a=b⇔_a_-_b_=_0_
作商比较法 b>0, a >1⇒a>b
b
b<0, a >1⇒a<b
(5)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n的初始值一定为1.( )
【解析】(1)错误.若x-y<0,则有x+2y<x-y.
(2)正确.∵a>b>-1,∴a+1>b+1>0, 1 1 .
a 1 b 1
(3)错误.
b1b a1 a
a∵aba>b1a>, 0,∴a-b<0,
a(a+1)>0,b1b,st.
a1 a
(4)错误.该不等式无论用作差法还是作商法都不好证明,最好
【互动探究】在本例(2)的条件下,证明
ab
ab 2
abba.
【证明】
abba
ab
ab 2
ba ab
a 2 b 2
(b)a2b, a
当a=b时,( b
)
a
2

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知识归纳课件人教A选修4-5

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知识归纳课件人教A选修4-5

[例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n+1)(2n+1)能被6整 除.
[证明](1)当n=1时,1×2×3显然能被6整除.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 即k(k+1)(2k+1)=2k3+3k2+k能被6整除. 当n=k+1时,(k+1)(k+2)(2k+3)= 2k3+3k2+k+6(k2+2k+1) 因为2k3+3k2+k,6(k2+2k+1)都能被6整除,所以2k3 +3k2+k+6(k2+2k+1)能被6整除,即当n=k+1时命题 成立. 由(1)、(2)知,对任意n∈N+原命题成立.
a b1 1bk 1 1
a …a b2 1bk 1 2
bk 1bk 1 k
≤a1·1-bb1k+1 + a2·1-bb2k+1 + … +
ak·1-bbkk+1=a1b1+a12-b2+bk+…1 +akbk,
a a a 从而
b1 1
b2 2
……
bk k
a bk 1 k 1
≤(a1b1+a12-b2+bk+…1 +akbk)1-bk+1a
(2)(i)假设{xn}是递增数列.由 x1=0,得 x2=c,x3=- c2+2c.
由 x1<x2<x3,得 0<c<1.
由 xn<xn+1=-x2n+xn+c 知,
对任意 n≥1 都有 c,

注意到
c-xn+1=x2n-xn-c+ c=(1- c-xn)( c-xn),②
由①式和②式可得 1- c-xn>0,即 xn<1- c.
b1 1
… b2
2
bk k
≤a1b1+a2b2+…
+akbk.
当 n=k+1 时,已知 a1,a2,…,ak,ak+1 为非负实数,
b1,b2,…,bk,bk+1 为正有理数,

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2)

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2)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k ( k 1) k ( k 1)2
2.当 n≥ 2 时,求证: 1
1 2

1
1 3

1 n
n
2 . 证明: (1) 当n 2时,左式 1 1 17 2 右式 2 2 当n 2时,不等式成立
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sin n ≤ n sin
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sin n ≤ n sin
证明:⑴当 n 1 时,上式左边 sin 右边,不等式成立.
⑵设当 n k(k ≥1) 时,不等式成立,即有 sin k ≤ k sin . 那么,当 n k 1 时, sin(k 1) =
(2)假设当n k( 2) 时,不等式成立,即 1 则当n k 1时, 左式 1

k 1 k 1
1 2

1 3

k
k 1
k

k (k 1) 1 k 1

kk 1 k 1

k 1 k 1
k 1 右式
证明贝努利不等式你有第二种方法吗?
答案
例4、已知x> 1,且x0,nN*,n≥2.
求证:(1+x)n>1+nx.
证明:(1)当n=2时,左=(1+x)2=1+2x+x2
∵ x0,∴ 1+2x+x2>1+2x=右,∴n=2时不等式成立 (2)假设n=k(k≥2)时,不等式成立,即 (1+x)k>1+kx
答案接上见课本(或见板书)
1 1 1 1 1.求证: 1 2 2 2 2 ( n N , n ≥ 2). 2 3 n n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 第四讲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共30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 第四讲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共30张PPT)教育课件
22
1 32
...
1 n2
n 1都成立.
n
解:
1当n
2时,212
2
2
1,命题成立.
2 假设当n
kk
2
时,命题成立,即
1 22
1 32
...
1 k2
k k
1. 1
当n k 1时,
11
1
1 k 1
1
22
32
...
k2
k
12
k
1
k
12
k3 k2
k k 1
k 1 1
.
k 1
所以当n k 1时命题成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含有任意 正整数n的不等式(包括贝努利不等式).
难点
灵活运用数学归纳法.
例1
观察下面两个数列,从第几项起an 始终小于bn?证明你的结论.
{an=n2}:1,4,9,16,25,36,…; {bn=2n}:2,4,8,16,32,64,…
由(1)(2)知,n2<2n(nN+,n≥5)
所以(k+1)2<2k+1,即当n=k+1时命题成立.
例2
证明不等式│sinnθ│≤n│sinθ│(n
N+)
分析
这是个涉及正整数n的三角函数问题, 又与绝对值有关,在证明递推关系时,应 注意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及绝对值不等式.
证明
(1)当n=1时,左边=右边,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1) 时命题成立,即 有│sinkθ│≤k│sinθ│

5.3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5.3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
引入
思考一
方法综合
课堂练习
作业:课本 P 习题 2.2 第 1、2、3 题. 26
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
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我们知 道,关于数的大小的基本事实、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基本不等式以及绝对值不等式 x ≤ a 和 x ≥ a 的解 集的规律等,都可以作为证明不等式的依据.下面, 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体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思考一: 已知 a , b 是正数,且 a b ,求证: a 3 b3 a 2b ab2
∴a b a b
a b
b a
课外练习: 1.若实数 x 1 ,求证: 3(1 x 2 x4 ) (1 x x 2 )2 . 2.非负实数 x1、x2,且 x1+x2≤1, 求证: 1 x1 1 x2 ≥ 1 x1 x2 1 3.已知 a , b 是不相等正数,且 a3 b3 a2 b2 ,
4 求证: 1 a b . 3
4. 比较 loga (1 x) 与 loga (1 x)
的大小( a 0且a 1,0 x 1).
作业:课本 P 习题 2.2 第 1、2、3 题. 26
1.若实数 x 1 ,求证: 3(1 x 2 x4 ) (1 x x 2 )2 .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 2 4 2 2 3(1 x x ) (1 x x ) = 3 3 x2 3 x4 1 x2 x4 2 x 2 x2 2 x3 = 2( x 4 x 3 x 1) = 2( x 1)2 ( x 2 x 1) 1 2 3 2 = 2( x 1) [( x ) ]. 2 4 1 2 3 2 x 1, ( x 1) 0, 且( x ) 0, 2 4 12 3 2 ∴ 2( x 1) [( x ) ] 0, ∴ 3(1 x 2 x4 ) (1 x x 2 )2 . 2 4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10b1=16,故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Tk+12=-2ak+10bk,则 当n=k+1时有: Tk+1=ak+1b1+akb2+ak-1b3+…+a1bk+1 =ak+1b1+q(akb1+ak-1b2+…+a1bk) =ak+1b1+qTk
=ak+1b1+q(-2ak+10bk-12) =2ak+1-4(ak+1-3)+10bk+1-24 =-2ak+1+10bk+1-12. 即Tk+1+12=-2ak+1+10bk+1. 因此n=k+1时等式也成立.
[读教材· 填要点] 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的所有正整数 n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 n=n0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 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 n=k +1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 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线,命题成立. (2)假设 n=k 时命题成立, 1 即凸 k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f(k)= k(k-3)(k≥4). 2 当 n=k+1 时, k+1 边形是在 k 边形基础上增加了一边, 凸 增加了一个顶点 Ak+1,增加的对角线条数是顶点 Ak+1 与不
相邻顶点连线再加上原 k 边形的一边 A1Ak, 共增加的对角线条 数为(k+1-3)+1=k-1. 1 1 2 f(k+1)= k(k-3)+k-1= (k -k-2) 2 2 1 1 = (k+1)(k-2)= (k+1)[(k+1)-3]. 2 2 故 n=k+1 时由(1)、(2)可知,对于 n≥4,n∈N*公式成立.
[通一类] 2.求证:n3+(n+1)3+(n+2)3能被9整除. 证明:(1)当n=1时,13+(1+1)3+(1+2)3=36,能被9整 除,命题成立.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k3+(k+1)3+(k+2)3能被9整除. 当n=k+1时,(k+1)3+(k+2)3+(k+3)3 =(k+1)3+(k+2)3+k3+3k2· 3+3k·2+33 3 =k3+(k+1)3+(k+2)3+9(k2+3k+3). 由归纳假设,上式中k3+(k+1)3+(k+2)3能被9整除,又 9(k2+3k+3)也能被9整除. 故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命题成立.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 -2
51-2k 1 =5+ =5×2k-1. 1-2 故 n=k+1 时公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 n≥2,n∈N+有 an=5×22n-2. 所以数列{an}的通项
5, an= - 5×2n 2,
n=1, n≥2.
归纳法是证明有关正整数n的命题的一种方法,应用
广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命题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 步论证命题的起始正确性,是归纳的基础;第二步推证命 题正确性的可传递性,是递推的依据.两步缺一不可,证 明步骤与格式的规范是数学归纳法的一个特征.
的思维模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放缩
法的应用,放缩的方向应朝着结论的方向进行,可通过变 化分子或分母,通过裂项相消等方法达到证明的目的.
真题体验
1.(2012· 安徽高考)数列{xn}满足 x1=0,xn+1=-x2 +xn n +c(n∈N*). (1)证明:{xn}是递减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c<0; (2)求 c 的取值范围,使{xn}是递增数列.
a1b1+a2b2+…+akbk bk ak· = , 1-bk+1 1-bk+1
从而 a 1b1a源自b2 2…… a k
bk
a1b1+a2b2+…+akbk 1-b bk 1 a k 1 ≤( ) k+1a k 1 . 1-bk+1
bk 1
又因(1-bk+1)+bk+1=1,由②得 a1b1+a2b2+…+akbk 1-b a1b1+a2b2+…+akbk bk 1 ( ) k+1a k 1 ≤ · 1-bk+1 1-bk+1 (1-bk+1)+ak+1bk+1=a1b1+a2b2+…+akbk+ak+1·k+1, b 从而 a 1
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0<c≤ 时,xn< c对任意 n≥1 成 4 立. 1 (1)当 n=1 时,x1=0< c≤ ,结论成立. 2 (2)假设当 n=k(k∈N*)时结论成立,即:xk< c.因为函数 f(x) 1 =-x2+x+c 在区间(-∞, ]内单调递增,所以 xk+1=f(xk) 2 <f( c)= c,这就是说当 n=k+1 时,结论也成立. 故 xn< c对任意 n≥1 成立. 因此,xn+1=xn-x2 +c>xn,即{xn}是递增数列. n 1 由(i)(ii)知,使得数列{xn}单调递增的 c 的范围是(0, ]. 4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0<c≤ 时,xn< c对任意 n≥1 成 4 立. 1 (1)当 n=1 时,x1=0< c≤ ,结论成立. 2 (2)假设当 n=k(k∈N*)时结论成立,即:xk< c.因为函数 f(x) 1 =-x2+x+c 在区间(-∞, ]内单调递增,所以 xk+1=f(xk) 2 <f( c)= c,这就是说当 n=k+1 时,结论也成立. 故 xn< c对任意 n≥1 成立. 因此,xn+1=xn-x2 +c>xn,即{xn}是递增数列. n 1 由(i)(ii)知,使得数列{xn}单调递增的 c 的范围是(0, ]. 4
b1 b2 2 bk
bk 1
a
… a k a k 1 ≤a1b1+a2b2+…+akbk+ak+1bk+1,
故当 n=k+1 时,③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 n,所推广的命题成立. 说明:(3)中如果推广形式中指出③式对 n≥2 成立,则后续证明 中不需讨论 n=1 的情况.
不完全归纳的作用在于发现规律,探求结论,但结论
2 解: (1)先证充分性, c<0, 若 由于 xn+1=-xn+xn+c≤xn
+c<xn,故{xn}是递减数列; 再证必要性,若{xn}是递减数列,则由 x2<x1,可得 c <0.
(2)(i)假设{xn}是递增数列.由 x1=0,得 x2=c,x3=- c2+2c. 由 x1<x2<x3,得 0<c<1. 由 xn<xn+1=-x2 +xn+c 知, n 对任意 n≥1 都有 xn< c, 注意到 c-xn+1=x2 -xn-c+ c=(1- c-xn)( c-xn),② n 由①式和②式可得 1- c-xn>0,即 xn<1- c. 由②式和 xn≥0 还可得,对任意 n≥1 都有 c-xn+1≤(1- c)( c-xn). ③ ①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 -2
51-2k 1 =5+ =5×2k-1. 1-2 故 n=k+1 时公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 n≥2,n∈N+有 an=5×22n-2. 所以数列{an}的通项
5, an= - 5×2n 2,
n=1, n≥2.
归纳法是证明有关正整数n的命题的一种方法,应用
广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命题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 步论证命题的起始正确性,是归纳的基础;第二步推证命 题正确性的可传递性,是递推的依据.两步缺一不可,证 明步骤与格式的规范是数学归纳法的一个特征.
b2 2
b1
b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 n=1 时,b1=1,有 a1≤a1,③成立. (2)假设当 n=k 时,③成立,即若 a1,a2,…,ak 为非负 实数,b1,b2,…,bk 为正有理数, 且 b1+b2+…+bk=1,则 a 1 +akbk. 当 n=k+1 时,已知 a1,a2,…,ak,ak+1 为非负实数, b1,b2,…,bk,bk+1 为正有理数, 且 b1+b2+…+bk+bk+1=1,
由(1)、(2)知,对任意n∈N+原命题成立.
[例 4]
1 设 0<a<1,定义 a1=1+a,an+1=a +a,求证: n
1 对一切正整数 n∈N+,有 1<an< . 1-a
[证明] 命题成立.
1 (1)当 n=1 时,a1>1,又 a1=1+a< , 1-a
(2)假设 n=k(k∈N+)时,命题成立, 1 即 1<ak< . 1-a ∴当 n=k+1 时,由递推公式,知 1 ak+1=a +a>(1-a)+a=1. k
1-a2 1 1 同时,ak+1=a +a<1+a= < , 1-a 1-a k 1 ∴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即 1<ak+1< . 1-a 1 综合(1)、 (2)可知, 对一切正整数 n, 1<an< 有 . 1-a

人教A版选修4-5 第4讲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 课件(21张)

人教A版选修4-5 第4讲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 课件(21张)

题点知识巩固
知识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n>2n+1,n 的第一个取值应是( )
A.1
B.2
C.3
D.4
解析:∵n=1 时,21=2,2×1+1=3,2n>2n+1 不成立;
n=2 时,22=4,2×2+1=5,2n>2n+1 不成立;
n=3 时,23=8,2×3+1=7,2n>2n+1 成立;
+bn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记 cn= ∈N*.
2abnn,n∈N*,证明:c1+c2+…+cn<2 n,n
解:(1)设数列{an}的公差为 d, 由题意,得 a1+2d=4,a1+3d=3a1+3d, 解得 a1=0,d=2. 从而 an=2n-2,Sn=n2-n, 由 Sn+bn,Sn+1+bn,Sn+2+bn 成等比数列, 得(Sn+1+bn)2=(Sn+bn)(Sn+2+bn). 解得 bn=1d(S2n+1-SnSn+2)=n2+n.
想成立.
②假设当 n=k(k∈N+)时猜想成立,即
1×1 4+4×1 7+…+3k-213k+1=3k+k 1成立.
则当 n=k+1 时,
1 1×4Biblioteka +1 4×7+


1 3k-23k+1

[3k+1-2]1[3k+1+1]=3k+k 1+[3k+1-2]1[3k+1+1]
=33kk+2+143kk++14=33kk++113kk++14=3k+k+11+1. 所以当 n=k+1 时,猜想也成立. 根据①②可知猜想对任何 n∈N*都成立.
-2 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右边是项数的平方,得出的一般结论是:
n+(n+1)+(n+2)+…+(3n-2)=(2n-1)2.

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4-5课件: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整合

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4-5课件: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整合

>
k2+2k-1×21k
2������ -1 项
= k+2 1.
∴当 n=k+1 时,不等式成立.
由(1)(2)可知:1+12 + 13+…+2n1-1 > n2(n∈N+).
网络构建
专题探究
专题一
专题二
3.递推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数列有关的问题时,有时要利用 an 与 an+1 的关系,实现从“k”到“k+1”的过渡. 例 5 已知数列{an}满足 a1=1,an=3n-1+an-1(n≥2). (1)求 a2,a3; (2)证明:an=3���2���-1.
=
3������ (2+1)-1 2
=
3������+1 2
-1,
即当 n=k+1 时,an=3���2���-1成立.
综合①②,an=3���2���-1对一切 n∈N+均成立.
网络构建
专题探究
专题一
专题二
4.拼凑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关于正整数的命题(尤其是整除)时,从“k”过 渡到“k+1”常用拼凑法.
专题二
网络构建
专题探究
专题二 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几种技巧
在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一般说来,第一步验证比较简明,而第二步归纳步骤情况较复杂.因此,熟悉归纳步 骤的证明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归纳步骤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证明问题,归纳假设“P(k)”是问题的条件,而 命题P(k+1)成立就是所要证明的结论,因此,合理运用归纳假设这一条件就成了归纳步骤中的关键,下面简要 分析一些常用技巧.
+������������ 2

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1×4+2×7+3×10+…+k(3k+1)=k(k+1)2
3)当n=k+1时,命题的形式是
1×4+2×7+3×10+…+k(3k+1) +(k+1)[3(k+1)+1] =(k+1)[(k+1)+1]2
4)此时,左边增加的项是
(k+1)[3(k+1)+1]
5)从左到右如何变形?
证明: (1)当n=1时,左边=1×4=4,右边=1×22=4,等式成立。 (2)假设 n= k时 命题成立,即 1× 4+2×7+3×10+…+k(3k+1)=k(k+1)2 当n=k+1时 左边=1×4+2×7+3×10+…+k(3k+1)
凑结论
由(1)(2)可知,
-1+3-5+ …+(-1)n(2n-1)=(-1)n n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过程:
(1)验证:n=n0 (n0∈N+) 时命题成立。
奠基
(2)证明:假设n=k (k≥n0)时命题成立, 则n=k+1时命题也成(n0∈N+, n≥n0)命题成立
对这类问题的证明我们将使用又一种重要的数学推理方法-----数学归纳法
在数学研究中,人们会遇到这样的情 况,对于任意正整数n或不小于某个数n0 的 任意正整数n,都有某种关系成立。 例如:
1×4+2×7+3×10+…+n(3n+1)=n(n+1)2 (n∈N+)

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5.3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课件(人教A版选修4-5)

思考 1: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如果 x 是实数,且 x 1 , x 0 , n 为大于 n 1 的自然数,那么有 (1 x) 1 nx .
注: 事实上, 把贝努利不等式中的正整数 n 改为实数 仍有 类似不等式成立. 当 是实数,且 或 0 时,有 (1 x ) ≥ 1 x ( x 1) 当 是实数,且 0 1 时,有 (1 x ) ≤ 1 x ( x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k ( k 1) k ( k 1)2
2.当 n≥ 2 时,求证: 1
1 2

1
1 3

1 n
n
2 . 证明: (1) 当n 2时,左式 1 1 17 2 右式 2 2 当n 2时,不等式成立
当n=k+1时,因为x> 1 ,所以1+x>0,于是 左边=(1+x)k+1 =(1+x)k(1+x)>(1+x)(1+kx)=1+(k+1)x+kx2; 右边=1+(k+1)x.
因为kx2>0,所以左边>右边,即(1+x)k+1>1+(k+1)x.
这就是说,原不等式当n=k+1时也成立. 根据(1)和(2),原不等式对任何不小于2的自然数n都成立.
当n k 1时,不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n N,且n 2,不等式都成立。
3. 用 数学 归 纳法 证明 : An 5n 2 3n1 1(n N * )
能被 8 整除.
证:(1)当 n=1 时,A1 =5+2+1=8,命题显然成立. (2)假设当 n=k 时,Ak 能被 8 整除,即 Ak 5k 2 3k 1 1 是 8 的倍数.那么: Ak 1 5k 1 2 3k 1

2014年人教A版选修4-5课件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2014年人教A版选修4-5课件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 (2) 求满足不等式 (1 + )n n 的正整数 n 的范围. 2. n 解: (2) 经计算, (1 + 1 )3 = 64 3, 3 27 1 猜想: 当 n≥3 时, (1 + )n n. n 证明: ① 当 n=3 时, 已验证不等式成立. ② 假设 n=k (k≥3) 时, 不等式成立, 那么当 n=k+1 时, (1 + 1 )k +1 = (1 + 1 )k (1 + 1 ) k +1 k +1 k +1 (1 + 1 )k (1 + 1 ) (放缩) k k +1 k(1 + 1 ) (假设) k +1 =k+ k k +1
(2) 假设 n=k 时, 2k≥2k 成立,
(下面是要用这个假设推出 2k+1≥2(k+1). )
那么当 n=k+1 时, 2k+1=22k ≥2(2k) =2(k+k)≥2(k+1). (这里用了放缩: k≥1) 注意适当放缩. 即 n=k+1 时, 不等式也成立. 由(1)(2)知, 对一切正整数 n, 2n≥2n 都成立. (与等式证明相比较, 你认为证明不等式应注意什么?)
一 数学归纳法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与证明等式有 什么不同? 2. 与等式证明相比,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 等式的+) 成立与否? 能对你的判断 进行证明吗? n=1 时, 左边=2, 右边=2, 不等式成立. n=2 时, 左边=4, 右边=4, 不等式成立.
第 2 题.

人教数学选修4-5全册精品课件:第四讲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人教数学选修4-5全册精品课件:第四讲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思路点拨】
本题由递推公式先计算前几项,然
后再进行猜想,最后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对于 (2)中的第①题,要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②利 用放缩法证明.
【解】 (1)由 a1=2,得 a2=a2-a1+1=3;由 a2= 1 3,得 a3=a2-2a2+1=4;由 a3=4,得 a4=a2-3a3 2 3 +1=5. 由此猜想:an=n+1(n∈N+). (2)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 n=1 时,a1≥3=1+2,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 n=k(k≥1)时,不等式成立,即 ak≥k+2. 那么当 n=k+1 时,ak+1=a2-kak+1=ak(ak-k)+ k 1≥(k+2)(k+2-k)+1=2(k+2)+1≥k+3=(k+1) +2,也就是说,当 n=k+1 时,ak+1≥(k+1)+2. 综上可得,对于所有 n≥1,有 an≥n+2.
=k+1成立时没有进行推证,而是直接写出结论, 这样是不符合数学归纳法要求的.
【自我校正】 (1)同上. (2)假设当 n=k(k≥1)时,结论成立. kk+1 k+12 即 <ak< . 2 2 当 n=k+1 时,ak+1=ak+ k+1k+2 kk+1 kk+1 > + k+1k+2> +(k+1) 2 2 k+1[k+1+1] = . 2
当 n=k+1 时, k+1k+2 ak+1=ak+ k+1k+2> . 2 k+2 2 又 ak+1=ak+ k+1k+2<( ), 2 ∴当 n=k+1 时,结论也成立. 由(1)、(2)知,对一切 n∈N+,不等式成立.
【错因】
错误出在(2)中,从n=k成立,证明n
假设当n=k时, 起始自然数)不等式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A4-5数学课件:4-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共23张PPT)

人教版选修A4-5数学课件:4-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举例(共23张PPT)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 (1)若n∈N+,且n2<2n,则n≥5. ( × ) (2)|sin 3θ|≤3|sin θ|. ( √ ) (3)若实数a1,a2,…,an的乘积a1a2…an=1,则a1+a2+…+an≥n. ( × ) (4)若x>-1,x≠0,则(1+x)4>1+4x. ( √ )
2������ 1 2������ 1 2������
+ + +
(2������ +1)2 1 (2������ +1)(2������ +2) 1 1 2(������ +1)-1
−Leabharlann 2(������ +1)
,
即当 n=k+1 时不等式成立 . 由 (1)(2)知 ,不等式对任何 n∈N+都成立 .
1
当 n=k+1 时 , + = +
(������ +1)+1 1 ������ +2
+…+
������
+
1 (������ +1)2 1 ������ 2 +2������
������ +1
+…+
+ 2
������ 2 +1
+…+
2������ 项
+
1 (k+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完全归纳法的证明方法它适用于 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 (2)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能成立。 (3)在证明递推步骤时,必须使用归纳假设。
归纳法 可能错误 如何避免?
完全归纳法
穷举法
不完全归纳法
递推基础不可少 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核心思想
1×4+2×7+3×10+…+k(3k+1)=k(k+1)2
3)当n=k+1时,命题的形式是
1×4+2×7+3×10+…+k(3k+1) +(k+1)[3(k+1)+1] =(k+1)[(k+1)+1]2
4)此时,左边增加的项是
(k+1)[3(k+1)+1]
5)从左到右如何变形?
证明: (1)当n=1时,左边=1×4=4,右边=1×22=4,等式成立。 (2)假设 n= k时 命题成立,即 1× 4+2×7+3×10+…+k(3k+1)=k(k+1)2 当n=k+1时 左边=1×4+2×7+3×10+…+k(3k+1)
下面我们来证明前面问题3中猜想的正确性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N+时, -1+3-5+ …+(-1)n(2n-1)=(-1)n n (*)
证明: (1)当n=1时,左边=-1,右边=-1, ∴左边=右边, ∴ 当n=1时,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式(*)成立, 即 -1+3-5+ …+(-1)k(2k-1)=(-1)k k 在这个假设下再考虑当n=k+1时,式(*)的左右两边
+(k+1)(3(k+1)+1)
= k(k+1)2+(k+1)(3(k+1)+1) = (k+1)[k(k+1)+3(k+1)+1] = (k+1)[k2+4k+4]=(k+1)[(k+1)+1]2 =右边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练习巩固
费马观察到: 2 2
20 21
2
1 3 1 5 1 257 1 65537
猜想:
2 2 1 17 2 2
23 24
Fn 2 1(n N ) 都是质数
2n
......
归纳法
归纳法: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归纳法分为 完全归纳法 和 不完全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考察全体对象,得到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结论一定可靠,但需逐一核对,实施较难) (2)不完全归纳法,考察部分对象,得到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结论不一定可靠,但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猜想)
不完全归纳法
-1+3-5+ …+(-1)n(2n-1)= (-1)n n
法国的数学家费马(Pierre de Fermat) 问题情境二:数学家费马运用不完全 (1601年~1665年) 。 十七世纪最卓越的数学家之一, 归纳法得出费马猜想的事例 他在数学许多领域中都有极大的贡献, 因为他的本行是专业的律师, 为了表彰他的数学造诣, 世人冠以“业余王子”之美称,
则当n k 1时,左边= 2 2 3 3 4 ... k (k 1) (k 1)(k 2) 1
1 k ( k 1)( k 2) ( k 1)( k 2) 3 1 ( k 1)( k 1)( k 2) 从n=k到n=k+1有什么变化 3
与正整数有关 的命题
问题情境一
完全归纳法
问题 1:大球中有5个小球,如何验证它们都是绿色的? 模拟演示 问题2:若an=(n2- 5n+5)2 ,则an=1。对吗?
当n=1,a1= 1 ;n=2,a2= 1 ;n=3,a3= 1 ; n=4,a4=
n=5,a5=2 5
1 ;
问题3: 已知: -1+3= 2 -1+3-5= -3 -1+3-5+7= 4 -1+3-5+7-9=-5 可猜想:
1 1 1 1 1 1 k 1 + 2 + 3 ++ k k 1 1 - ( ) k 1 2 2 2 2 2 2 2 1 k 1 1 1 k 1 1 - 2( ) k 1 1 - ( ) 2 2 2
三注意:1、有时 n0不一定等于1 2、项数不一定只增加一项。
注意:用上假设 递推才真
3、一定要用上假设
练习巩固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2×3+3×4+…+n(n+1) =
证明: 1)当n=1时,左边=1×2=2,右边= 1 ×1×2×3 =2. 命题成立
3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1×2+2×3+3×4+…+k(k+1)=
1 n(n + 1)( n &论
由(1)(2)可知,
-1+3-5+ …+(-1)n(2n-1)=(-1)n n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过程:
(1)验证:n=n0 (n0∈N+) 时命题成立。
奠基
(2)证明:假设n=k (k≥n0)时命题成立, 则n=k+1时命题也成立。
假设与 递推
对所有的n (n0∈N+, n≥n0)命题成立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 1n 2n n 2 1 3 2n 1, n N
n
在验证n=1成立时,左边计算所得的结果是
2
2.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有关,如果当 n k (k N ) 时命题成 立,那么可推得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现已知当n=5时该 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 C) A.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 B.当n=6时该命题成立 C.当n=4时该命题不成立 D.当n=4时该命题成立
3.如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吗?
1 证明:①当n=1时,左边= 2 等式成立。
1 1 1 1 1 n + 2 + 3 ++ n 1 - ( ) 2 2 2 2 21
右边=1
2

1 2
1 1 1 1 1 k ②假设n=k时等式成立,有 + 2 + 3 ++ k 1 - ( ) 2 2 2 2 2
如何解决不完全归纳法 存在的问题呢?
必须寻找一种用有限个步骤,就 能处理完无限多个对象的方法。
问题情境三
多米诺骨牌操作实验
数学归纳法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 ∈ N+ ,k≥ n0 )时命题成立 k=2,k+1=2+1=3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k=3,k+1=3+1=4 …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数学归纳法 k=10,k+1=10+1=1 1 我们常采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由不完全归纳法 … 得到的某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完全归纳法 ,它是在可靠的基 础上,利用命题自身具有的传递性,运用“有限”的 手段,来解决“无限”的问题。它克服了完全归纳法 的繁杂、不可行的缺点,又克服了不完全归纳法结论 不可靠的不足,使我们认识到事情由简到繁、由特殊 到一般、由有限到无穷。
(1)思考题:问题 1中大球中有很多个小球,如 何证明它们都是绿色的? 模拟演示 (2)课本作业 P50. 习题4. 1 (3)补充作业: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 那么an=a1+(n-1)d对于一切n∈N*都成立。
写明结论 才算完整
用上假设 递推才真
例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4+2×7+3×10+…+n(3n+1)=n(n+1)2
1)此时n0=__左=_______ 右= __________ 1(1+1)2 =4 1 1×4=4
当n=k时,等式左边共有___项, k 第(k-1)项是__________________。 (K-1)×[3(k-1)+1]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分析“n=k+1时”命题是什么,并找出 与“n=k”时命题形式的差别,弄清左端应 增加的项。 注意用上假设, • 要作结论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 主要有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如 n0=1或2等)时结论正确 (2)假设n=k (k∈N+ , 且k≥ n0)时结论正确, 证明n=k+1时结论也正确 由(1)、(2)得出结论正确
1 (k 1)[( k 1) 1][( k 2) 1] 右边 3
利用 假设
凑结论
∴ n=k+1时命题正确。 由(1)和(2)知,当
n∈ N ,命题正确。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注意事项:
• 明确初始值n0,验证真假。(必不可少) • “假设n=k时命题正确”,写出命题形式。 • 证明“n=k+1时”命题成立。
是否成立.
当n=k+1时
等式左边= -1+3-5+ …+(-1)k(2k-1)
从n=k到n=k+1 有什么变化
+(-1)k+1 [2(k+1)-1]
利用 假设
=(-1)k k +(-1)k+1 [2(k+1)-1] =(-1)k+1 [-k+2(k+1)-1] = (-1)k+1 (k+1)=右边 所以当n=k+1时等式(*)成立。
数学归纳法主要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