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最新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 B.古巴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5.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答案1——5 CCDBA6.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A.日本 B.加拿大C.美国 D.西班牙7.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A.美国 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C.印度 D.中国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答案6——10 CCDAA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青藏高原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 B.古巴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23国的是A.美国 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C.印度 D.中国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答案6——10 CCDAA4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青藏高原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检测有答案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检测有答案
第3题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第4题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A
03
简答题答案
第1题答案
添加标题
答案:简述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添加标题
答案:工业集聚的形成条件包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协作、降低运费、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包括自发形成和规划形成两种。
添加标题
第2题答案
正确选项:D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答案解析:D选项正确,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寒冷,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选项错误,A选项该地区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选项该地区没有大规模的钢铁工业,C选项该地区没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第3题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3题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则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因此,选项D正确。
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答案:由于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差异,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答案:由于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差异,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表现。 答案: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上的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特征是由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答案: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上的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特征是由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 答案:非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在分布上与地带性规律相悖的现象。这种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沙漠中的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带等都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例子。答案:非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在分布上与地带性规律相悖的现象。这种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沙漠中的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带等都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例子。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29.(1)高压(或反气旋) 晴朗少雨
(2)冷锋 B
(3)②③
(4)④
(5)西北 风和日丽
30.(1)小 地形
(2)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答对3点即可,6分)
C.草类茂盛D.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22.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正确的是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根据材料推测,下面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说明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
(3)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填表说明C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练习题一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练习题一

地理(dìlǐ)必修二第三章练习题1一、选择题1、影响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qū wèi)因素是A.资金(zījīn)、技术B.热量(rèliàng)、地形 C.土壤、水源 D.劳动力、交通2、北京市昌平区的草莓(cǎoméi)能销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①自然环境改变②交通条件改善③市场需求增大④保鲜技术提高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②④读北京某县地形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正确叙述是A.甲地适宜发展林业生产 B.乙地适宜发展牧业生产C.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4.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A.地形平坦B.全年高温多雨C.有灌溉水源D.土壤肥沃埃及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国。

读埃及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第5题。

6.埃及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据上述文字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策B.科技C.地形 D.水源读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示意图,回答7—8题。

7.导致图中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市场B.土地C.气候D.交通8.东北地区谷物单产与长江三角洲存在明显差异,影响该差异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河流C.气候D.市场9.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

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A.提高粮食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改善农产品品质D.促成一、二产业结合读我国西北采购枸杞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西北很多地方都建有枸杞酒厂,影响其布局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原材料B.个人的喜好C.优美的环境D.政策11.影响西北枸杞酒厂布局的区位因素与下列工厂最接近的是A.电视机厂B.服装厂C.糕点厂D.制糖厂12.造成西北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地形C.水源 D.热量13.适合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有A.人工降雨,推广水稻种植B.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C.因地制宜,增加种植业比重D.利用光照,发展特色农业读我国某郊区自然村各类农产品产值比重构成示意图,回答14—15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省区占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土壤C.地形D.气候2.与广东相比,海南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距离更近B.交通更便捷C.生产成本更低D.技术更先进3.该材料体现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地域性B.周期性C.季节性D.连续性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中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最低的是( )A.制造环节B.研发环节C.全部环节D.营销环节5.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最应该( )A.扩大生产规模B.加强自主研发C.提高服务质量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集知识密集和价值导向等特性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杭州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其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电视业、文化软件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亮点。

下图示意2007—杭州市信息服务业产值年增长率以及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比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下列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是( )A.新材料应用产业B.服装设计产业C.生物技术产业D.机器人制造业7.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当地( )A.文化底蕴深厚B.市场需求旺盛C.交通网络完善D.产业基础良好读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产生图中所示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源D.土壤9.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充足1954年,中央原计划在湖北武汉建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后因诸多原因作罢。

1964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建设“二汽”又重新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

经过慎重考虑,“二汽”最终选址于武当山北麓的十堰镇22条山沟沟口的平旷地带。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 .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 .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B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C .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D .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5.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A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B .南美洲热带雨林区C .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6.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A .日本B .加拿大C .美国D .西班牙7.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A.美国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A .美国B .日本C .印度D .中国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 .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 .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 .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 .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 .市场和饲料供应B .市场和机械化水平C.交通和气候条件 D .劳动力和饲料供应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 .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 C .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A .青藏高原的青稞B .宁夏平原的水稻C .海南岛的橡胶树D .珠江三角洲的甘蔗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 .以平原地形为主B .雨热同期的气候C .城市市场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广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近年来,新疆冬季蔬菜供应主要来自山东、甘肃、四川等地,而本地蔬菜供应基本停止。

新疆各地都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大棚建设时往往将内部的地面下沉半米以上,并且受气温影响,需要燃煤。

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新疆冬季的蔬菜主要由外省供应是因为( )A .冷藏保鲜技术发展B .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C .蔬菜市场需求扩大D .外省蔬菜生产成本较低2.大棚建设将内部地面下沉半米以上的主要目的是( )A .腾出燃煤空间B .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C .提升土体的温度D .扩大大棚的种植面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常绿灌木,鲜叶需人工采摘。

“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目前在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已经形成规模。

据此完成3~4题。

3.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茶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纬度高,生长更为缓慢③病虫害少④迎风坡降水丰富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近年来,茶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成本上升B .种植面积缩小C .农药化肥成本增加D .土质退化严重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16.8N °,112.3E °)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而形成的珊瑚岛,居民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为了满足永兴岛居民日常菜品需求,永兴岛利用无土栽培蔬菜大棚种植蔬菜,大棚内设有喷雾、风扇等设备。

根据材料,回答5~6题。

5.永兴岛不用传统方式种植蔬菜而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大棚,主要是因为该地( )A .科技水平高B .土壤贫瘠C .气候条件优越D .市场需求量大6.永兴岛无土栽培蔬菜大棚内设置喷雾设备,主要作用是( )A .喷灌蔬菜B .防治病虫害C .降低温度D .减少太阳辐射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 B.古巴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5.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答案1——5 CCDBA6.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A.日本 B.加拿大C.美国 D.西班牙7.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A.美国 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C.印度 D.中国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答案6——10 CCDAA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青藏高原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地理测试题(必修二第三单元)

地理测试题(必修二第三单元)

- 1 -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卷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 .春小麦、高粱、玉米B .大豆、甜菜、棉花C .冬小麦、油菜、柑橘D .春小麦、棉花、梨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 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②③⑦⑧D. ⑤⑥⑦⑧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4-7题4.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5.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6.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7.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8-10题8.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A.北京中关村B.青海西宁C.美国华盛顿D.印度加尔各答9.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A.在珠江三角洲建电子装配厂B.在上海建钢铁厂C.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D.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10.目前,丙类工业的分布变化趋势是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2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11.右图中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与图相符的一组是A.啤酒厂炼铝厂纺织厂制糖厂B.炼铝厂啤酒厂制糖厂纺织厂C.啤酒厂炼铝厂制糖厂纺织厂D.纺织厂炼铝厂制糖厂啤酒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地理测试题(必修二第三单元)

地理测试题(必修二第三单元)

地理测试题(必修二第三单元)一、单选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柑橘D.春小麦、棉花、梨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②③⑦⑧D. ⑤⑥⑦⑧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4-7题4.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5.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6.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7.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8-10题8.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A.北京中关村B.青海西宁C.美国华盛顿D.印度加尔各答9.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A.在珠江三角洲建电子装配厂B.在上海建钢铁厂C.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D.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10.目前,丙类工业的分布变化趋势是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11.右图中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与图相符的一组是A.啤酒厂炼铝厂纺织厂制糖厂B.炼铝厂啤酒厂制糖厂纺织厂C.啤酒厂炼铝厂制糖厂纺织厂D.纺织厂炼铝厂制糖厂啤酒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水稻不宜生长在()A.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B.交通运输C.市场D.政策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市场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⑤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南非1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15.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16.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7.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选择题(每空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和我国农业产业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花卉产业带。

2010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近60万亩,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完成第1〜2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不适宜区汝适宜区适宜区5.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A.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 交通的发展C. 技术水平的提高公路河流0 1000m图甲传统农业区图乙高新有机农园区D.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读下图,回答6〜8题。

M 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M 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 便利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与M 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 B .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D.国际局势多极化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9〜11题。

9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化(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自给农业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 场,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3A .水稻种植业B .乳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13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 .光照条件B .热量条件C .降水条件14.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

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农业区发展农 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A.环境优美 B .水源充足 C.交通便捷D.气候适宜6. 7.10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条件是(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 技术装备好 11.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15.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商品率高。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农业生产地区性特色的原由有①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差异很大②农作物的生长拥有必定的周期性③不一样生物生长发育要求不一样的自然条件④不一样地区的动、植物种类能够互相沟通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一样的农业地区种类,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天气平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以下农业区位选择与主导要素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埃及的长绒棉栽种——土壤B.印度的水稻栽种——地形C.北美五大湖四周的乳畜业——市场D.黑龙江省的大豆——天气4.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栽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散布的国家是A .日本B.加拿大 C .美国 D .西班牙5.以下对于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主要要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光热条件好的地区,复种指数高B.地表曲折的丘陵,垦殖指数一般低于平原C.红壤土层厚、构造好、肥力高,有益于农作物自然生长D.在交通枢纽地区,有益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性农产品6.决定以下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要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栽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栽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 .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 .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 .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 .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7.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要素是A .市场和饲料供给B .市场和机械化水平C.交通随和候条件D.劳动力和饲料供给8.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 .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 C .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9.上海市郊最近几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快速的原由是A .以平原地形为主B .雨热同期的天气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行10.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区上大为扩展是由于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良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C.②③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良D .②④④国家政策的调理11.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河流B.海陆位置、地形C.地形、经济发展水平D.河流、气候2.夏季风较弱的年份,乙地夏季降水与常年相比A.较少B.较多C.无差别D.无法确定3.与甲城市附近相比,乙周围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是A.夏季光照更足,有利提高单产B.冬季气温更低,有利农产品保存C.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收获D.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

图Ⅰ示意2011~2015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分布,图Ⅱ示意丙地2011~2015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季风环流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河网密度D.地形起伏海陆位置5.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 )A.增大冻害风险B.增加灌溉水量C.减少高温危害D.提高复种指数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7.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勢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8.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9.“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①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一、单选题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生产协作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下列小题。

蔬菜食品类日常用品类服装衣饰类家用电器类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43 2.32 6.43 5.94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12 1.55 4.528.043.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价B.集聚C.交通D.市场4.该市居民服装衣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 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 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动轿跑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

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充电站太少、而且充电费时间。

读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影响美国中部充电站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太阳能分布B.技术C.交通线D.地形7.通过全美汽车充电站分布可得出( )①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及五大湖周围地区②有效缓解美国东西客货运输压力③充电站布局将来会与普通加油站的布局类似④东北部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冲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15年4月,某品牌的新一代终端新产品——智能手表,在万众期待中上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五大湖流域 B.古巴 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
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5.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
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6.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A.日本 B.加拿大 C.美国 D.西班牙
7.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
A.美国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
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 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青藏高原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 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①运费少②科技含量高③劳动力成本低④生产资料投入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
17.谷物和牲畜混合农场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其优点在于
A.牲畜需要不断地更换环境 B.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C.有利于节约用水 D.有利于农业的管理
18.澳大利亚混合农场的主要特点是
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主要由外国公司出资兴办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19.下列不属于亚洲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高C.科技水平低 D.商品率低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

据此分析完成20~23题。

20.泰国的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美国的中部平原、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
A.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B.阿根廷的牧牛业
C.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 D.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22.从农业经营方式来看
A.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 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23.从农业的商品率来看
A.美国的谷物农业商品率最高 B.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商品率最高
C.阿根廷的牧牛业商品率最低 D.墨累一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商品率最低右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

据此回答24~26题。

24.该农作物是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25.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26.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27.兼有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南半球国家有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南非 D.美国
右图是“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配图”。

读图完成
28~29题。

28、这种作物应该是
A.小麦B.棉花C.甘蔗D.稻米
29、图中所列国家生长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D.机械化水平高
读下图,判断回答30~31题。

30.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3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草原 B.珠江三角洲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经营的,种植的作物中均有。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2、读阿根廷主要农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A (城市),
B (城市),
C (河),图中阴影所示为草原。

(2)在阿根廷,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农业地域
类型) 。

(3)放牧区草类;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
很低,为牧场的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距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