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砂土地震液化工程地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个梯度作用下,砂粒就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中 发生液化,地面喷砂冒水,随之超孔隙水压力得 到消散。 当地表有不透水的粘土盖层时,只有超孔隙水压 力超过盖层强度或盖层有裂缝时,才能沿裂缝产 生喷砂冒水,
3.3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饱和砂土和地震是发生振动液化的必备条件。 土的类型及性质 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 地震动的强度及历时。


砂土的抗剪强度τ与作用于该土体上的往 复剪应力τd的比值来判定砂土是否会发 生液化。 当τ/τd>1时,不会产生液化 当τ/τd=1,处临界状态,砂土开始发 生剪切破坏;此时称为砂土的初始液化 状态砂土的抗剪强度随振动历时增大而 降低。
当τ/τd<1时,则沿剪切面的塑性平衡E迅速扩大,导致 剪切破坏加剧。而当孔隙水压力继续上升,直至与总法向压 力相等,有效法向压力及抗剪强度均下降为零,即当 τ/τd=0时,砂土颗粒间将脱离接触而处于悬浮状态.此时 即为完全液化状态.
水是一种液体,它的突出力学特性是体积 难于压缩,能承受极大的法向压力,他不 能承受剪力。

泡和砂土由于孔隙水压力Pw0作用,度将小 于干砂的抗剪强度:
( w0 )tg 0 tg
σ0即为有效法向压力。显然σ0>σ。
在地震过程中,疏松的饱和砂土在地震动引起 约剪应力反复作用下,砂粒问相互置必然产生 调整,而使砂土趋于密实,以期最终达到最稳 定的紧密排列状态。砂土要变密实就势必排水。
3.2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 防护措施等问题

3.2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饱和砂土是砂和水的复合体系。 砂土是一种散体物质,它主要依靠颗粒间的摩擦 力承受外力和维持本身的稳定,而这种摩擦力主 要取决于粒间的法向压力。
tg
二、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

饱和砂层埋藏条件主要包括饱水砂层的厚度,砂 层上非液化粘性土层厚度以及地下水埋深这三方 面,它们决定了超孔隙水压力和有效覆盖压力的 大小。
饱水砂层愈厚,地震变密时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愈大。 当液化砂层埋藏较深,上覆以较厚的非液化粘性土层时抑制了液化, 而直接出露地表的饱水砂层最易于液化。 一般饱水砂层埋深大于20m时难于液化,可以把液化最大地下水埋 深定为5m,因为当地下水埋深为3-4m时,液化现象很少。

震前孔隙水压力呈静水压力分布,不同 深处测压水位相同,无水头差。 当振动液化形成超孔隙水压力以后,不 同深处的测压水位就不再相等,随深度 增加则测压水位增高。 显然当饱和砂土出露于地面时,该水头 将高出地面;且砂土愈厚则水头愈高。



任意深度两点z1和z2之间的水头差h可以从下式 求出 h=(ρm-ρw)(z2-z1)/ρw 这两点之间的水力梯度为, I=h/(z2-z1)= (ρm-ρw)/ρw=ρ′/ρw (3—5) 此水力梯度即为完全液化的临界水力梯度。




可将砂土液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稳定状态(τ/τd>1); ②临界状态或初始液化状态(τ/τd=1); ③完全液化状态(τ/τd=0). 从初始液化状态至完全液化状态往往发展 很快,二者界线不易判断,为了保证安全, 可把初始液化视作液化。
液化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西德(H.B.Seed)等人自1966年就进行室内 动力剪切试验,发现变向循环荷裁(振动),作用 下饱和砂土最易液化。 循环荷载三轴压缩试验(动三轴剪),试样首先在 各向均等的静压力σa下固结,然后在不排水条件 下同时在竖向上施加±1/2σd(压、拉),侧向 施加±1/2 σd(压、拉)的循环荷载。 循环荷载的频率近乎地震频率,即l-2r/s。 (τd)max=(σ1-σ3)/2=σd/2为最大循环剪 应力。



我国对邢台、通海和海城地震砂土液化的78件 喷砂样品粒度分析表明,粉、细砂土占57.7%, 亚砂土(Ip<7)占34.6%,中粗砂土及轻亚粘土 (Ip=7-10)占7.7%,而且全部发生在烈度为Ⅸ 度区内。 唐山地震时天津市区为Ⅶ度区,出现许多亚砂土 和轻亚粘土液化现象。 其界限是:粉粒含量大于40%,极易液化;粘 牲含量大于12.5%,则极难液化.粉粒含量大
地點:彰化縣伸港鄉大肚溪土壤液化

921集集大 地震,員林、 南投、大肚 溪以及台中 港等地區, 都有土壤液 化的現象, 導致地層下 陷、噴砂, 房屋倒塌、 傾斜、破壞 的情形。陷 落的情形。
彰化縣伸港鄉大肚溪土壤化

彰化縣 伸港鄉的 大肚溪口, 南側河道 高灘地部 份,其噴 砂口的形 狀好像火 山口,從 底下湧出 的泥砂,
3

砂土地震液化工程地质
3.1 3.2 3.3 3.4 3.5
概述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 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
3.1概述


一、定义 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外力作用下, 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 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称为砂土液化 (sand liquefaetion)或振动液化。 地震导致砂土液化往往是区域性的,可使广大地 域内的建筑物遭受毁坏


★密实度 松砂极易液化,密砂不易液化。相对密度 Dr<50%时,很易液化,Dr>80%时,不易液化。 ★成因及年代 多为冲积成因的粉细砂土,如滨海平原、河口 三角洲等。 沉积年代较新:结构松散、含水量丰富、地下 水位浅

相对密度Dr,作为判别砂土掖化可能性的指 标。
emax e Dr emax emin


砂土液化在宏观震害中的双重作用,即产生液化 的场地往往比同一震中距范围内未发生液化场地 的宏观烈度要低些。 这是因地震剪切波在此层中受阻(流体不能传递 剪力),使传至地面上的地震波相应地衰减。


砂土地震液化问题,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现象进行 深入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 1864年阿拉斯加和新泻两次地震所造成的严重 破坏,均为砂土液化的缘故,故在美国,日本和 其它一些国家的工程地质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1)地面下沉



饱水疏松砂土因振动而趋于密实,地面随之下沉, 结果可使低平的滨海(湖)地带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甚至无法生活。 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时,波特奇市因砂土液化地 面下沉很多,每当海水涨潮即受浸淹。迫使该市 不得不迁址。 唐山地震时,烈度为Ⅸ度的天津汉沽区富庄大范 围下沉,原来平坦的地面整体下沉达1.6-2.9m.
式中:e为天然孔隙比:emax和emin分别为最大、最小孔隙比。 一般的情况是,Dr<50%时砂土在振动作用下很快液化; Dr>80%时不易液化。据海城地震的统计资料,砂土的Dr>55%,Ⅶ度 区不发生液化; Dr>70%,Ⅷ度区也不液化;
饱水砂土的成因和堆积年代对液化的影响



近20多年来报道的大范围砂土地震液化的地点, 多位于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和近期河床堆积物 区。 这些地区的沉积物一般是在历史时期内形成构, 主要为冲积成因的粉、细砂土,结构疏松,且地 下水埋深很浅。 唐山地震引起的大范围砂土液化区,位于冀东沿 海平原,绝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5000年)以来形成的,其中又以滦河河口三角洲 为主。

日本新泻 1964年地 震时砂土 液化影响。 这些设计 为抗震的 建筑物倾 斜而未受 损坏。

加州沃 森维尔 附近的

唐山地造成的 喷水冒砂区分 布图震

地震导致的砂土液化现象在饱水疏松砂 层广泛:分布的海滨,湖岸,冲积平原, 以及河漫滩、低阶地等地区尤为发育, 使位于这些地区的城镇,农村、道路, 桥梁、港口、农田、水渠、房屋等工程 经济设施深受其害。
(2)地表塌陷



地震时砂土中孔隙水压力剧增,当砂土出露地表或其上 覆土层较薄时,即发生喷砂冒水,造成地下淘空,地表 塌陷。 如海城地震时,在震中以西的下辽河,盘锦地区大量喷 砂冒水,一般开始于主震过后数分钟,持续时间5—6小 时甚至数日。喷出的砂水混合物高速3-5m,形成许多圆 形、椭圆形陷坑,坑口直径3—4m至7—8m,深数十厘米 至数米。给交通和水利设施、农田、房屋、地下管道和 油井等造成严重损害。 唐山地震时,自滦河口以西直至宁河一带,数千平方公 里范围内到处喷砂冒水,使十几万亩农田被喷砂掩覆, 十几万口机井淤塞,不少房屋和公路,铁路桥墩毁坏。


在急剧变化的周期性荷载作下,所伴随的孔隙度 减小都要求排挤出一些水,且透水性变差。如果 砂土透水性不良而排水不通畅的话,则前一周期 的排水尚末完成,下一周期的孔隙度再减少又产 生了,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 缩的,于是就产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 压力(excess pore pressure)。 随振动持续时间的增长,剩余孔隙水压力不断叠 加而积累增大,而使砂土的抗剪强度不断降低, 甚至完全丧失。



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表示其关系, lgR=0.77M-3.6 (3-7) 式中,M为震级(一般M>6);R为液化最远点的 震中距(Km)。
2)、理论计算方法
这种计算方法一般是根据实测的地震最大地面加 速度,计算在地下某深度处由于地震产生的实际 剪应力;再用以判定该深度处的砂土层是否会发 生液化。 希德等人提出的计算公式为 (τd)max=ρ· g· max/g=ρ· αmax H· α H· 式中(τd)max为单元土体的最大剪应力; ρ· H为砂土的密度及埋深 Αmax为最大地面加速度

3.4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
(3)地基土承载力丧失



持续的地震动使砂土中孔凉水压力上升, 而导致土粒间有效应力下降.当有效应 力趋于零时,砂粒即处于悬浮状态,丧 失承载能力,引起地基整体失效。 如1064年日本新泻地震,由于地基失效 使建筑物倒塌2130座,严重破坏6200座, 轻微破坏达31000座。 唐山地震时,唐山和天津地区的许多房 屋、桥梁和铁路路段也因地基失效而破
三、地震动的强度及历时

地震动的强度和历时是砂土液化的动力.显然, 地震愈强,历时愈长,则愈易引起砂土液化;且 波及范围愈广,破坏愈严重。


评价地震动强度的方法有两种:统计的方法及理 论计算的方法。 1)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一种简单评价的方法。可液化砂土的 平均粒径(d50)范围愈大,其相对密度(Dr)也愈 大,在Ⅶ、Ⅷ、Ⅸ度烈度区可能液化砂土的d50 分别为0.05—0.15、0.03—0.25、0.015— 0.5mm。

取松砂和密砂试样分别进行试验,发现试 验结果明显不同。 当随着动荷载循环周期数的增加,孔隙水 压力不断增大,直至Pw=σa时,砂的剪切 变形开始增大。 继续反复加荷,松砂变形迅速加大,不久 即全液化;而密砂变形则缓慢增大,难于 全液化。






当饱和砂土完全液化时,在一定深度z处 的总孔隙水压力Pw=pw0+σ。 (假设地下水面位于地表面),其中 σ=ρm· z;则Δpw=ρm· zg· g· ρw· z=(ρm-ρw)· z=ρ′· z。 g· g· g· 式中ρm ρ′分别为砂土的饱和密度和浮密 度,ρw为水的密度。 砂土的深度愈大,完全液化时的超孔隙 水压力就愈大。
(4)地面流滑


源自文库

斜坡上若有液化土层分布时,地震会导致液化流 滑而使斜坡失稳. 1960年智利8.9级大震时,内华湖附近圣佩德罗 河上最大一个滑坡体的发生,是由于粘土层中含 有大量粉砂土透镜体的液化所致(图3-2). 有时场地地面极缓甚至近于水平也发生滑移.如 1971年美国圣费尔南德地震滑移地段,地面坡度 仅2度。 唐山地震时,天津市河东区柳林一带的严重滑移, 则为水平场地。



软 硬
有利 软
硬 不利
最有利
土的类型及性质

土的类型及性质是砂土液化的内因。

宏观考察资料表明,极易液化土的特征是: 平均粒度0.02-0.10mm,ŋ=2-8,粘粒含量 <10%
粉细砂土最易液化,避随着地震烈度的增高, 亚砂土,轻亚粘土、中砂土等也会发生液化。 国内外对地震液化喷出物作了大量的粒度分 析和统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