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第一章 1.5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合集下载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讲例
例1 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 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A 分析:(1)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
∠A=∠ABD,∠C=∠BDC=∠ABC;
(2)指出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D
△ABC, △ABD, △BCD.
B
C
讲例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3_0_°__,_3_0___. °
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注意对角的分类讨论.
① 顶角+2×底角=180° ② 顶角=180°-2×底角 ③ 底角=(180°-顶角)÷2
④0°<顶角<180° ⑤0°<底角<90°
练一练:
1.在△ABC中,AB=AC. ⑴ 如果∠B=70°,那么∠C=___,∠A=____. ⑵ 如果∠A=70°,那么∠B=____,∠C= ___. ⑶ 如果有一个角等于120°, 那么∠A=___ °,∠B=___ °,∠C =___ °. ⑷ 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0°,那么另两个角等于多少度?
∴BG-DG=CG-EG,∴BD=CE;
(2)∵BD=CE,F为DE的中点,∴BD+DF=
CE+EF,∴BF=CF.∵AB=AC,∴AF⊥BC.
练一练: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7_5_°__,_3_0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7_2_°__,7_2_°__或__3_6_°__,_1_0_8;°
讲例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设∠A=x,则∠BDC= ∠A+ ∠ABD=2x, 从而∠ABC= ∠C= ∠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 , 解得x=36 °,在△ABC中, ∠A=36°,∠ABC=∠C=72°.

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A1. 等边三角形中,两条中线所夹的钝角的度数为 ( )A .120°B .130°C .150°D .160°A2.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F=CD ,DG=DE ,则∠E 的度数为 ( )A. 10°B. 15°C. 20°D. 30°B3. 下列说法:(1)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中线长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腰一定大于其腰上的高;(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16,那么它的周长是32或40.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第2题 第6题二、填空题:A4. 在等边三角形、角、线段这三个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它共有 条对称轴,最少的是 ,有 条对称轴.A5.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__. B6. 如图,在△ABC 中,PM 、QN 分别是AB 、AC 的垂直平分线,∠BAC=110°,那么∠PAQ 等于 °.三、解答题:B7.在下图两个三角形中各画一条线段把每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画出图形,标出角度.B8.如图,△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A,C,E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AD 交BC 于M 点,连接BE 交CD 于N 点,AD 与BC 相交于F 点.(1)求∠MFN 的度数 (2)连接MN ,试说明△MNC 为等边三角形.B9.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延长BC 到E ,F A B C M N P Q B使CE=CD,作DH⊥BE于H,BH与EH相等吗?为什么?B10.如图,△ABC中,AB=BC=AC=12cm,现有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N的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N第一次到达B时,M、N同时停止运动.(1).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2)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3).当点M、N在BC边上时,是否存在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如果存在,请求出此时此时M、N运动的时间.。

八上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上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教案)班级 姓名 学号教学目标:1、掌握等角对等边的性质2、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3、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4、会用“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进行说理,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的掌握“等角对等边”及直角三角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的运用新知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前一课,我们知道了: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节课,我们首先就来探索这个问题.探索1:(1)如图1,在一张长方形纸条上任意画一条截线AB ,所得∠1与∠2相等吗?为什么?(2)如图2,将纸条沿截线AB 折叠,在所得的△ABC 中,仍有∠1=∠2.度量AB 和AC 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二、新课讲解:通过上面的探索,同学们发现了AB=AC.这是不是巧合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AB ,并在AB 的同侧利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锐角∠BAM 和∠ABN ,设AM 与BN 相交于点C ,量一量AC 与BC 的长度,AC 和BC 相等吗? (度量后,我们还会发现AC =BC )AB21BAC21 图1 图2于是,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对的边也相等.(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即:如上图∵在△ABC 中,∠B=∠C ∴AB=AC (等角对等边)三、例题示范: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OB与OC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探索2:师生当堂互动(1)任意剪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 (2)剪得的纸片是否能折成图2和图3的形状? (3)把纸片展开,连接CD ,你有什么发现? 由于经过折叠,①和②,③和④是重合的,所以 ∠A=∠ACD ,∠B=∠BCD 即:AD=CD ,BD=CD 所以 CD=12AB 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例2. 如图,在△ABC 中,∠ACB =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且CD = 5cm ,则AB= .四、课堂小结:探究得到了一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性质,在应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说理、分析、识图和归纳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P29 4,5,6 七、教学后记:21O D EC BADCA(1) (2) (3) (4)。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13.(2024江苏苏州相城期中,25,★★☆)如图,已知AB=AC,∠ ACB=2∠BAC,点D为BC中点,CE平分∠ACB交AD于点I,交 AB于点E,连接BI. (1)求∠AIC的度数. (2)求证:△IBE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1)∵AB=AC,∴∠ABC=∠ACB.∵∠ACB=2∠BAC,∴
10.(2024北京朝阳期中,7,★★☆)如图,在△ABC中,∠B=∠C =36°,D、E分别是线段BC、AC上的一点,根据下列条件之一, 不能判定△ADE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C )
A.∠1=2∠2 B.∠1+∠2=72° C.∠1+2∠2=90° D.2∠1=∠2+72°
解析 当∠1+2∠2=90°时,∠1=90°-2∠2, ∴∠DAE=180°-∠B-∠C-∠1=108°-∠1=108°-(90°-2∠2)=18 °+2∠2,∠AED=36°+∠2,∠ADE=36°+∠1-∠2=36°+90°-2∠2 -∠2=126°-3∠2, ∴∠DAE、∠AED、∠ADE之间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根 据选项C的条件不能判定△ADE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
∠BAC+2∠BAC+2∠BAC=180°,∴∠BAC=36°,∴∠ACB=72°.
∵CE平分∠ACB,∴∠AC1I= ∠ACB=36°.∵点D为BC中点,
2
∴AD平分∠BAC,∴∠CAD=∠BA1D= ∠BAC=18°,∴∠AIC
2
=180°-∠CAD-∠ACI=126°.
(2)证明:∵AB=AC,点D为BC中点,∴AD垂直平分BC,∴BI= CI,∴∠BID=∠CID.∵∠AIC=126°,∴∠BID=∠CID=180°-126° =54°,∴∠BIE=180°-54°-54°=72°.∵∠BEI=∠BAC+∠ACE =72°,∴∠BIE=∠BEI,∴BE=BI,即△IBE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重点PPT教案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重点PPT教案
第9页/共34页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 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 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 说房梁是水平 的,你知道为 什么吗?
第10页/共34页
(二)回顾定义,引出新知
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 A
如果已知AB=AC,AD⊥BC(AD是底边上的高).
那么有什么结论?
A
BD=CD(AD是底边上的中线), ∠BAD=∠CAD(AD是第1顶6页/共角34页平分线).
BD C
如果已知AB=AC,BD=CD (AD是底边 A 上的中线).那么有什么结论?
AD⊥BC(AD是底边上的高), ∠BAD=∠CAD(AD是顶角平分线)
BD 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第合17页./共34页
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A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12
在△ABC中
(1)如果AB=AC,AD⊥BC,
那么∠_1__=∠_2__,_B_D__=_C_D__;B
(2)如果AB=AC,AD是中线,
A
第20页/共34页
B
C
(六)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 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 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说 房梁是水平的,
你知道为什 么吗?
第21页/共34页
(七)应用新知,练习巩固
• 完成课内练习:P28 练习1、2、3 • 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视,收集练习 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利用实物投影进 行集体订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N C
M
A
B
那么你能从理论上说明AB=AC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 简称“等角对等边”) 所对的边也相等
符号语言 ∵∠B=∠C ∴AB=AC (等角对等边)
图形
A B C
在△ABC中, ∠A=800∠B=500 ,那么 △ ABC是什么三角形? A C
B
如图,在△ABC中,AB=AC, 角平分线BD与CE相交于点O,OB与 O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在△ABC中,AB=AC,点M、N在BC上, 且AM=AN,请你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说 A 明BM=CN。
B M D
N
C
A
∵ AB = AC ∴ ∠B= ∠C(等边对等角)
B
C
如果∠B=∠C,AB能等于AC吗?
在一张纸上画线段AB,并在AB同侧利用量 角器画2个相等的锐角∠BAM和∠ABN,设AM 和BN相交于点C,量一量AC与BC的长度,AC 和BC相等吗?
A
D
B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 A 图形
∵∠ACB=90°,AD=DB ∴CD=
1 2
D
AB
C B
课本练习 P26. 2,3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 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
如图,已知AD、BE是△ABC的高, M是AB的中点,且MN⊥ED于点N,EN 和ND相等吗?为什么?
A
D B
F
E C
已知△ABC中AB=AC,D,E分别是 AB和 BC上的点,连接DE并延长,且与AC的延长线 交于点F,若DE=EF,试说明BD=CF
A
过D作DH∥AF交BC于H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上一点,且BE=AC,试说明 AE=CE的理由。
解析
由于AB=AC,我们可以得到 ∠B=∠C。又因为BD=AD,我们可 以得到∠ADB=∠ADC。由于 BE=AC,我们可以得到 ∠BEC=∠ACB。通过计算∠AEB和 ∠AEC,我们可以得到AE=CE。
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包括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形、等角对等边等知识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因为D是BC的中点,所以 BD=CD。由于AE=AD,我们可 以得到∠ADE=∠AED。通过计算
外角∠ADC,我们可以得到 ∠EDC的度数。
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 质,包括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 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
底边上的高重合等知识点。
例题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应用
题目
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 BC上一点,且BD=AD,E为AD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简写成“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 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 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
有三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01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 证明和计算,如证明角相等 、线段相等、求角度等。
02
03
04Leabharlann 在实际生活中,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也有广泛应用,如建 筑设计、道路规划等。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苏 科版八年级上
目 录
• 引言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轴对称性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 典型例题解析 • 练习与巩固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PPT课件

腰三角形共有
()
A.6个
B.5个
A
C.4个
D.3个
E
D
0
B
C
⑻如图,在△ABC中,AB=AC,△ABD 与△AEC都是等边三角形,且 ∠DAE=∠DBC,求△ABC的三个内角 的度数.
A
D
E
B
C
拓展提升
底边为BC的等腰△ABC被过一个 顶点的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较小 的等腰三角形,请你画出所有符 合条件△ABC的草图.
求证:BE=CD.
A
B E
C D
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腰三 角形中其余两个角的度数.
◆一个为角700
★一个外角为1000
例2:如图,在△ABC中,AB=AC, 点D在BC上,且AD=BD,∠ADC=700, 求∠BAC的度数.
A
B
D
C
例3:如图,在△ABC中,AB=AC,
BE⊥AC,CD⊥AB,BE与CD相交于点0, ⑴证明△0BC为等腰三角形;⑵连接AO, 试判断直线AO与BC的关系 .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㈠
动手操作
A
A
A
B
CD
CB
D
C
你有什么发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 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 一”).
性质巩固
1.如图.在△ABC中,如果AB=AC,那么 ∠________=∠_______.
音画欣赏
搜集整理
谢谢观赏 !
以下为与制作课件备用模板 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等腰梯形设计轴对称图案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03、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教案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教案

E DAAB CE FO 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数学(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主备:陈秀珍审核:陈曼玉日期:2012-9-5学习目标:1.掌握等角对等边的性质;2.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3.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熟练的掌握“等角对等边”及直角三角的重要性质.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的运用新知解决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1.怎样判定等腰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有何性质?二.合作、探究、展示活动一:(1)如图1,在一张长方形纸条上任意画一条截线AB,所得∠1与∠2相等吗?为什么?(2)如图2,将纸条沿截线AB折叠,在所得的△ABC中,仍有∠1=∠2,度量AB和AC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归纳:.例1.如图,在△ABC中,AB=AC,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OB与O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活动二:(1)任意剪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2)按图2和图3折纸;(3)把纸片展开,连接CD,你有什么发现?归纳:.例2.在△ABC中,CF⊥AB于F,BE⊥AC于E,M为BC的中点,EF=5,BC=8,则△EFM的周长是()A.21B.18 C.13D.15三.巩固练习1.练习:P26 1、2、32.△ABC中,∠A=30°,当∠B=_______时,△ABC是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BC、AB、AC上,且BD=BE,CD=CF,∠A=70°,那么∠FDE等于()A.40°B.45°C.55°D.35°4.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DE∥AB交AC于点E.△ADE•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5.如图,AB=AD,∠ABC=∠ADC,BC与DC一定相等吗?为什么?6.如图,△ABC中,角平分线BO与CO的相交点O,OE∥AB,OF∥AC,BC=10,求△OEF的周长.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六.预习指导教学反思:AB21BAC21图1 图221ODECBADCA(1)(2)(3)(4)FMECBAAB CEFDDCBA。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C
2 1
∴CA=CB
B
A
例题1 例题
如图, 如图,在△ABC中,AB=AC,角平分线 中 , A 相交于点0. BD、CE相交于点 . 相交于点 相等吗? ⑴OB与OC相等吗?为什么? 与 相等吗 为什么? 相等吗? ⑵BD与CE相等吗?为什 与 相等吗 么? 如果将BD与 变为 ⑶如果将 与CE变为 高或中线,(1)中的结 高或中线,(1)中的结 B 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 的数量关系。 的数量关系。
思考题
如图, C=90 如图,在△ABC中,∠C= 0, 中 =2∠EBC,AD∥BC, ∠ABD=2∠ =2∠ ∥ , 求证: =2 =2AB. 求证:DE=2
A D
E B C
F
思考题
如图,已知 、 如图,已知OB、OC为△ABC的角平 为 的角平 分线, ∥ , 的周长为10, 分线,DE∥BC,△ADE的周长为 , 的周长为 BC长为 ,求△ABC的周长 长为8, 的周长. 长为 的周长 A
B
2
1
A
2.如图,将矩形纸条沿截线 折叠 折叠, 2.如图,将矩形纸条沿截线AB折叠,在所得 如图 △ABC中, 仍有∠1=∠2.度量边 和BC的 中 仍有∠ ∠ .度量边AC和 的 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C
2 1
B
A
3.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AB,并在AB同侧 3.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AB,并在AB同侧 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AB AB 利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锐角∠BAM和 利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锐角∠BAM和 ABM.设AM与BN相交于点C.量一量 相交于点C.量一量AC ∠ABM.设AM与BN相交于点C.量一量AC BC的长度 AC和BC相等吗 的长度, 相等吗? 与BC的长度,AC和BC相等吗?你和同 学所得的结论相同吗? 学所得的结论相同吗?

八上第一章 第8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上第一章 第8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第8课时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二)1.在△ABC中,∠A:∠B:∠C=1:1:2,则△ABC是________三角形.2.在△ABC中,∠A=50°,则当∠B=________时,△ABC是等腰三角形.3.在Rt△ABC中,如果斜边上的中线CD=3 cm,那么斜边AB=________,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BC、AC的中点.△DE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5.如图,∠A=36°,∠DBC=36°,∠C=72°.找出图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给予证明.6.在△ABC中,∠C=50°,∠A=65°,则△ABC是__________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BAC=100°,∠B=40°,∠D=20°,AB=3,则CD=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AC,∠ABC=36°,D、E为边BC上的点,且∠BAD=∠DAE= ∠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4 C.6 D.89.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已知两腰;②已知底边与顶角;③已知底角与顶角;④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其中能确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是( ) A.①和②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④10.(1)如图①,若AD平分∠BAC,CE∥DA,则△_________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②,若AD平分∠BAC,DE∥BA,则△_________是等腰三角形;(3)如图③,若AD平分∠BAC,CF∥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则△_______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④,若AD平分∠BAC,且AD∥EG,EG交AB于点F,则△_________是等腰三角形.11.如图,在△ABC中,BD、CE是高,M是BC的中点.请说明MD=ME.12.如图,AB=AC,∠B=∠C.试说明BD=CD.13.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与边AB、AC相交于点M、N.(1)试说明△MBO和△NCO都是等腰三角形.(2)试说明MN—MB+NC.14.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索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1)如图①,在△ABC中,AB=AC,∠A=36°,直线BD平分∠ABC,交AC于点D.试说明△ABD与△DBC都是等腰三角形.(2)在说明了该命题后,小颖发现:下面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②、图③所示)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图②、③中分别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画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参考答案1.等腰直角2.50°、65°或80°3.6 cm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DEC是等腰三角形∵AB=AC,D是BC的中点,∴A D⊥BC.又∵E为AC的中点,∴DE=12AC.∴DE=EC.∴△DEC是等腰三角形5.△ABC或△BDC或△ADB证明略6.等腰7.3 8.C 9.C 10.(1)ACE (2)ADE (3)ACE (4)AEF11.∵ME=12BC,MD=12BC.∴MD=ME.12.连接BC.∵AB=AC,∴∠ABC=∠ACB.又∵∠ABD=∠ACD,∴∠ABD-∠ABC=∠ACD-∠ACB.即∠DBC=∠DCB.∴BD=DC 13.(1)∵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ABO=∠OBC,∠ACO=∠OCB.又∵MN∥BC.∴∠MOB=∠OBC,∠NOC=∠OCB.∴∠MOB=∠MBO,∠NOC=∠NCO.∴BM=OM,ON=CN.即△MBO与△NCO都是等腰三角形(2)∵MO=MB,ON=NC.∴MN=OM+ON=MB+NC 14.(1)∵AB=AC,∠A=36°,∴∠ABC=∠C=72°.∵直线BD平分∠ABC,∴∠1=∠2=36°=∠A.∴AD=BD.∵∠3=1+∠A=72°=∠C,∴BD=BC.∴△ABD与△DBC都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所示。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轴对称图形”中的第二节“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合作交流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等腰三角形的相关资料,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理解。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第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第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2.5 等腰三角形的
轴对称性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交流
试说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 题,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这是一个真命题.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如图,在△ABC 中,∠B=∠C. 作△ABC 的角平分线AD. 由∠BAD=∠CAD,∠B=∠C, AD=AD,可证△ABD ≌ △ACD. 可知AB=AC.
腰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
解:△ABC 是等腰三角形.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理由如下:
由折叠,可知∠1=∠2,
3
由长方形对边平行,可得∠1=∠3,
21
∴∠2=∠3,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 图中的每一个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试画出这个 图
形所有的对称轴. 解:这个图形有 6条对称轴,
对称轴略.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3. 如图,BD、CE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线.
求∠1、∠2、∠3、∠4 的度数.
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 BD,CE 是△ABC的中线,
∴CE⊥AB, ∠ABD = ∠CBD = 12∠ABC (等边三角形的底边
上的高线中线和顶角平分线重合).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CEB=90°,∠ABD=∠CBD=30°. ∴∠1=180°-∠CEB-∠ABD
=180°-90°-30°=60°. ∴∠2=∠1=60°, ∴∠3=180°-∠1
=180°-60°=120°, ∴∠4=∠3=120°.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为高或中线⑵中的结论
还成立吗?为什么?
E
0
D
B
C
第五页,共十三页。
例2: 如图,已知0B、OC为△ABC 的角平分线,DE∥BC,△ADE的周 长(zhōu chánɡ)为10,BC长为8,求△ABC的
周长.
A
答案 :18 (dá àn)
D
0
E
B
C
第六页,共十三页。
自主 探 (zìzhǔ) 索任意剪出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然后根 据下图顺序(shùnxù)先折叠再展开,猜想AD、 BD、CD有什么关系?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二)
第一页,共十三页。
动手 操 (dòng shǒu) 如图,作将矩形纸条(zhǐ tiáo)沿截线AB折叠,
在所得△ABC中, 度量边AC和BC的长 度,你有什么发现?能说明你的结论吗?
C
A
1
2
B
第二页,共十三页。
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xiànduàn)AB,并在AB同侧利用
(fēnbié)是AC、BD的中点.试说明:
MN⊥BD.
D
A
N
M
B
C
第九页,共十三页。

拓展(tuò zhǎn) 提高
如图在△ABC中,CF⊥AB,BE⊥AC, M,N分别
的中点 是BC与EF
, (zhōnɡ diǎn)
试说明:MN
⊥EF.
A
F
N
E
B
C
M
第十页,共十三页。
教学 反思 (jiāo xué)
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锐角BAM和BAN.设AM与BN
相交与点C,量一量AC与BC的长度,或折纸使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中学课件2019)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中学课件2019)
梯形的轴对称性(2)
E 知识回顾
A
D
B
F
C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2个角相等.
∵在梯形ABCD中,AD∥BC AB=CD ∴∠B=∠C
A
A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CB
C
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AC.
在梯形ABCD中,AD∥BC如果∠B=∠C, 那么AB=CD,成立吗?
;抢庄牛牛/ ;
取其财物 南使闽 东越 不敢 未有进者 以忧发疾而死 昭明星 惟前帝王之宪 秦官 非其相反 〕《公孔尼子》二十八篇 九曰新都显王戚祢穆庙 春将出民 太子亦遣使者挢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 乃发適戍以备之 举家忧愁 及丞相 御史亦恶其矫制 稽之《五经》 开宽裕之路 所臧活豪士以百 数 新都侯王葬为大司马 将军已下廷尉 蝗 然后民知所法 兴礼乐 有司奏元残贼不改 获单于父行及嫂 居次 名王 犁汙都尉 千长 将以下三万九千馀级 远其躬也 昭帝时 赵姬生淮南厉王长 故脏病则气色发於面 见闰分二万四千一百九十二 少好将帅之节 以特进侯就朝位 后岁馀薨 发兵 相助 责单于马万匹 以刑罚痛绳群下 人或毁不疑曰 不疑状貌甚美 雪边吏之宿耻 封安平侯 乃说根曰 《书》云 天聪明 而不遣赵王 昌既被征 乱男女之别 立荣子广为齐王 石乡 来况齐国 尝闻罪人赎矣 处险不敞 屈原 愿且罢兵 不可者 八也 水犹不冒城郭 户二千三百三十九 见礼如三 公 叱从吏收缚 外内骚动 后知云亡命罪人 数除积日如法 以竹落长四丈 都护但钦不以时救助 乃吏民以义入钱 谷助作者 足以通渠成水门 臣弟子姚平谓臣曰 房可谓知道 夙兴夜寐 故蜚至 故因环封之三县 厥应泰山之石颠而下 以师赐爵关内侯 当轴处中 兰陵缪生长沙内史 先是 武帝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PPT)5-2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PPT)5-2
A
复习回顾: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BD
C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
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1.等腰三角形的2个底角相等来自(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书〉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 【筚篥】同“觱篥”。 【筚路蓝缕】ǚ《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驾着柴 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也作荜路蓝缕。 【湢】〈书〉浴室。 【愊】[愊忆]()〈书〉形烦闷。 也作腷臆。 【愎】〈书〉乖戾;执;现场观看直播:/;拗:刚~自用。 【弼】(弻)〈书〉辅助:辅~。 【蓖】[蓖麻]()名一 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掌状分裂。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上做泻,工业上做润滑油。也叫大麻子()。 【跸】(蹕)〈书〉帝王出
【蔽芾】〈书〉形形容树干树叶微小。 【蔽塞】①〈书〉动堵塞;壅塞。②形不开通;闭塞。 【蔽障】①动遮蔽;阻挡:浓雾~了视线|防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2个角相等,那么这2个 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符号语言
A
在△ABC中,
∵ ∠B=∠C,
∴ AB=AC
B
C
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驻~(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 【腷】[腷臆]()同“愊忆”。 【痹】(痺)痹症: 风~|寒~|湿~。 【痹症】名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煏】〈方〉动用火烘干。 【滗】(潷)动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 把液体倒出:~汤|把汤~出去。 【裨】〈书〉益处:~益|无~于事(对事情没有益处)。 【裨益】〈书〉①名益处:学习先进经验,对于改进工作,大 有~。②动使受益:植树造林是~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 【辟】①〈书〉君主:复~。②()名姓。 【辟】〈书〉①排除:~邪。②同“避”。 【辟】 〈书〉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辟谷】动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 【辟邪】∥动避免或驱除邪祟。一般用作迷 信语,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辟易】〈书〉动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道侧|人马俱惊,~数里。 【碧】①〈书〉 青绿色的玉石。②青绿色:~草|澄~。③()名姓。 【碧波】名碧绿色的水波:~荡漾|~万顷。 【碧空】名青蓝色的天空:~如洗。 【碧蓝】形状态 词。青蓝色:~的大海|天空~~的。 【碧绿】ǜ形状态词。青绿色:~的荷叶|田野一片~。 【碧螺春】名绿茶的一种,蜷曲呈螺状,产于太湖洞庭山。 【碧落】〈书〉名天空。 【碧血】名《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多用“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 【碧油 油】(口语中也读)(~的)形状态词。绿油油:~的麦苗。 【碧玉】名绿色或暗绿色的软玉。 【蔽】遮盖;挡住:掩~|遮~|衣不~体|浮云~日。

新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精品课件

新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精品课件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82021/11/82021/11/811/8/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82021/11/8November 8,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82021/11/82021/11/82021/11/8
折纸——寻找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BC,分 别交AB、AC于点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A 学科网
D B
E C
练习:如图,已知0B、OC为△ABC的角平分线, DE∥BC, AB长为10 ,AC长为8,
求△ADE的周长.
A
D
0
E
B
C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作业
《课本》P67 7、8、9 共三题,做在课堂笔记上。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学科网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复习:】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
逆命题: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角腰”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1.在△ABC中,∠A=100°,∠B=40°,则△ABC是_________三角形.
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CD=1005,则AB=_________.
3.如图,∠C=36°,∠B=72°,∠BAD=36°.找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_______.4.如图,在△ABC中,点D、E在BC上,且∠1=∠B,∠2=∠C,BC=10 cm,求△ADE 的周长.
5.如图,在△ABC中,AD平分
∠BAC,E是CA延长线上的一
点,EC∥AD,交AB于点F.
求证:AE=AF.
6.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D+CE=2 009,则线段DE的长为( ) A.2009 B.2008 C.2010 D.2012
7.如图,∠DAC是△ABC的一个外角,AE平分∠DAC,且AE∥BC,那么AB=AC吗?
为什么?
8.如图,BC=3,∠ABC和∠ACB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OE∥AB,OF∥AC.求△OEF的周长.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M、N分别是AC、BD的中点,试说明:
(1)MD=MB;(2)M N⊥BD.
10.已知:在Rt△ABC中,AB=BC;在Rt△ADE中,AD=DE;连结EC,取EC的中点M,连结DM和BM.
(1)若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AB上且与点B不重合,如图(1),求证:BM=DM,
且BM⊥DM;
(2)如果将图(1)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小于45°的角,如图(2).那么(1)中的
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不成立,请举出反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
11.如图,在△ABC中,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于E.交BC于F,垂足为O,连结DF.在所作图中,寻找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2.(1)如图(1),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结AC和BD,相交于点E,连结BC.求∠AEB的大小;
(2)如图(2),△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着点O
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参考答案
1.等腰2.2 010 3.△ABD,△ABC,△ADC
4.∵∠1=∠B,∴AD=BD.∵∠2=∠C,∴AE=CE.∵BC=BD+DE+CE=10,∴AD+DE+AE=10.∴△ADE的周长为10 cm.
5.∵AD平分∠BAC,∴∠FAD=∠CAD.∵EG∥AD,∴∠EFA=∠FAD,∠E=∠DAC.∴∠E=∠AFE.∴AE=AF.6.A 7.AB=AC
8.∵BO平分∠ABC,∴∠ABO=∠EBO.∵OE∥AB,∴∠ABO=∠BOE.∴∠BOE=∠EBO.∴BE=OE.同理:OF=FC,∴BC=BE+EF+CF=OE+EF+OF=3.∴△OEF的周长为3.
9.(1) ∵点M是Rt△ABC斜边的中点,∴BM=1
2
+AC,同理DM=
1
2
+AC.∴BM=DM.
(2) ∵N是BD中点,又BM=DM,∴MN⊥BD.
10.(1)在Rt△EBC中,M是斜边EC的中点,∴BM=1
2 EC.
在Rt△EDC中,M是斜边EC的中点,∴DM=1
2 EC.
∴BM=DM,且点B、C、D、E在以点M为圆心、BM为半径的圆上.
∴∠BMD=2∠ACB=90°.
即BM⊥DM
(2)当△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小于45°的角时,(1)中的结论仍成立.
证明如下:连结BD,延长DM至点F,使得DM=MF,连结EF、CD、BF、FC,延长ED 交AC于点H.∵DM=MF.EM=MC.∴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DE∥CF,ED=CF.∵ED=AD,∴AD=CF.∵DE∥CF,∴∠AHE=∠ACF.又∠BAD=45°-∠DAH=45°-(90°-∠AHE)=∠AHE-45°,∠BCF=∠ACF-45°,∴∠BAD=∠BCF.又AB=BC,∴△ABD≌△CBF.∴BD=BF,∠ABD=∠CBF.∵∠ABD+∠DBC=∠CBF+∠DBC,
∴∠DBF=∠ABC=90°.在Rt△DBF中,由BD=BF,DM=MF,得BM=DM且BM⊥DM.11.△BO E≌△BOF、△BO E≌△DOF等,证明略.
12.(1)∠AEB=60°(2)∠AEB=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