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与社会用人单位紧密合作,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和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教育已经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下,高校往往独立开展招生和培养工作,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比较薄弱,造成了学生就业和实际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整合高校资源和社会用人单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不仅可以促进高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动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我们有必要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1.2 问题意识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和获得优质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人才供需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这种现象引发了社会对高校招生培养模式的质疑,强调了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紧迫性。
问题的核心在于,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和社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
高校过于注重传统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一大批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与此很多企业反映招聘到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胜任工作岗位。
这就需要高校招生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建立起联动机制,实现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的有机衔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
2. 正文2.1 高校招生培养现状分析高校在招生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质量下降”现象,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就业市场需求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找工作难、找不到合适工作、就业质量低等问题。
与此一些企业反映出用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水平存在差距,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对接不畅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势在必行。
这一机制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加强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升,为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意识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不完善,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当前高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
高校的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缺乏对实际就业市场的深入了解,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无法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无法有效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导致就业质量不高。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开展更加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 正文2.1 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的工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工科人才,我国高校逐渐建立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简称工程硕士)培养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招生、培养和就业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环节,共同构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联动机制。
本文将从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方面,对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进行研究。
首先,招生是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起点和基础。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一般通过考试成绩、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来确定,旨在选拔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学术素养的本科生。
工程硕士招生的特点是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评价学生时也会考虑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此外,为了提高招生质量,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等方式,吸引高质量的学生报考。
其次,培养是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核心环节。
为了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方案应充分考虑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设置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广泛的课程和项目,如企业实训、科研项目等。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参与学术会议、举办学术研讨等活动,增加学生与企业、行业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就业是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最终目标。
为了增强工程硕士的就业竞争力,需要与用人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优先向企业推荐工程硕士毕业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
同时,为了提高工程硕士的就业能力,可开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提升求职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
总之,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是提高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等问题。
做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信息、组织、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关键词]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一、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必要性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高校作为主体面对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双重考验。
招生生源的优劣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又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的高低反过来又影响到高校招生生源质量的好坏,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指建立以就业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
进口畅,出口旺,教育质量是保障。
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是学校各个培养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招生、培养与就业是关键所在。
高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应该积极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提升学校竞争力。
二、建立内部协调、外部统一的联动机制1.内部联动机制内部联动机制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教学评估挂钩,并且通过一系列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将这一机制贯彻于从招生到培养,从学校到院系的两级就业管理组织,从校长到教师等各个层面。
具体地说,学校应建立和落实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五个层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上的考核奖惩制和岗位责任制,使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
2.外部联动机制(1)校企合作联动机制建立与企业深度合作,让企业深度介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各环节。
学校要根据各专业培养方向,坚守原有行业性办学的优势,与行业共同建立实践教育体系,积极吸纳行业或企业参与教学大纲修订、课程开发、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写特色教材、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等工作。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陈小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高校办学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但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重视招生源头,培养过程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动,即把好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全力打造“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一、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闭环管理的意义理念引领发展。
闭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将其运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招生工作,每年的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为的是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
生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又影响学生的就业,良好的就业可以提升学校的口碑和影响力,又对高校的招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联动闭环式的有机体结构。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要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的有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晴雨表”,全面反映了招生培养环节的质量,有必要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二、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联动闭环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办学过程中,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却忽视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于短视和急功近利,很多高校紧盯热门专业,导致不少新设专业不符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条件。
尤其是一些文科类专业,其开设成本较低,各大高校“一哄而上”,这就容易在就业市场上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
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
招生 - 培养 - 就业的联动机制,是指学校在招生的同时,充分
考虑社会各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实现毕业生良好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
在招生环节,学校要认真分析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确保招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避免
供需失衡。
在培养环节,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和
职业技能培养,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和就业能力。
在就业环节,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
人才培养要求,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机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
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就
业指导机制,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培训,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社会。
通过招生 - 培养 - 就业的联动机制,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
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培养,并成功地推动了毕
业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发展。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索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索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而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三个环节,这种“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本文将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探索。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重要性1. 适应社会需求新高考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紧密衔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只有建立起招生选拔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机制,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优化教育质量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可以使高校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将就业需求纳入教学目标,学校能更准确地进行招生和培养规划,精确掌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方向。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 促进人才流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可以促进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
通过与企业和社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学校能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的机会。
同时,学生也能更加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的对接情况,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更明确的规划。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具体探索1. 招生环节的改革新高考改革不仅仅是解决考试的方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扩大高校招生对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招生录取机制,能够更好地选拔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优秀学生。
学校可以加大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借助专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综合评价。
2. 培养环节的改革新高考改革要求高校将教育目标从传统的“向考试看齐”转变为“向市场看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建立联系,共同推动学生就业。
该机制的目的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率,让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匹配,加强高校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就业需求调研:高校与企业和行业开展深入沟通与合作,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
2. 学校-企业合作项目: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项目,
如实习、讲座、创新创业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就业指导与培训:高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服务,包括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4. 实习就业推荐:高校与企业建立起定期的实习就业推荐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并及时将合适的学生推荐给企业进行招聘。
5. 教师行业背景提升:高校在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候选人,提高教师与行业的联系度,增强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通过招生就业联动机制,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招生和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同时,该机制也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招生、培养和就业一直是学校和学生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对接就业市场需求,促进学生就业,许多高校开始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机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实施方法。
首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于学生的就业前景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设计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在招生时,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因此,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
首先,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高校需要更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其次,部分高校的招生和培养机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缺乏灵活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最后,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能力有待提升,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辅导服务。
为了有效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高校和企业之间应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交流,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合作。
其次,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总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信息沟通不畅、传统模式过于僵化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不足等问题。
通过建立沟通渠道、调整课程设计和加强就业指导,可以更好地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作 者 简 介 :万庆生(197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招 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管理。
冷门的专业,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年一些基础学科、冷门专业几年后 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急需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而 当年的热门专业可能成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夕阳专 业”。因此,当前高校招生专业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动态 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业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以高 学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
质量的生源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 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对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统一领
促进、相互渗透最终形成学校良性发展的“闭路”,从而实 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评价。其次,组建招生、培养、
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高校的 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让社会上的专家参与到专业培养方
招生、培养、就业三项核心任务进行系统性思考,一体化统 案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以及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和
筹,打破招生、培养、就业各自为政的分离状态,加强招生、 就业指导等工作。最后,除了建立校级专门的招生、就业、
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来反馈招 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设置和调整招生专业,确定招生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
3.3 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强化“一把
其发展变化趋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培养 手”工程,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凝聚各方面力量齐抓
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满 联动 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学科和优势
就业 招生 培养 联动机制
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就业、招生和培养是三个核心环节,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联动机制。
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这样应用性强的专业来说,这三个环节的联动更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这三者联动机制的1000字探讨。
一、就业与招生的联动就业市场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会计专业的招生情况。
在就业市场旺盛的情况下,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报考热情会增加,进而促进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扩大。
反之,如果就业市场疲软,那么会计专业的招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会计专业招生的稳定,高校应当与各大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市场需求,定向培养学生。
同时,高校也应当将就业情况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和家长清楚地了解到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从而提高报考意愿。
二、招生与培养的联动招生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培养的对象和规模。
针对不同的生源,高校应调整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针对部分已有一定会计基础的学生,可以加强高级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养;而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则应重视基础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或缩小,高校也应相应地调整教学资源,如师资、教学设备等,以确保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三、培养与就业的联动培养是连接招生和就业的桥梁。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例如,针对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可以加强学生在财务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就业、招生和培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只有建立起这三者之间的良好联动机制,才能确保会计专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为此,高校、企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不断完善这一联动机制,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高,特制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
一、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1. 创新招生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学生就业前景。
2. 加强学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 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意识。
2. 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
3.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加强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
1. 拓展用人单位资源,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园招聘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
2. 加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3. 建立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和评价,为学校调整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四、加强校友资源共享。
1. 建立校友资源库,加强校友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资源支持。
2. 开展校友企业实地参观和职业分享活动,搭建校友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促进校友资源共享和学生就业指导。
3. 加强校友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
1.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倾斜力度,为学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2.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总结。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资源支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实现高校和社会的双赢。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完善目标
向 ,另 外 需 要 高 校 、 家 长 、 中学 、 教 育 主 管 部 门共 同 努 力 提 高 新 生 入 学 报 到 率 , 降 低 退 学 率 。 1 3 紧 跟社 会 发 展 . 高 校 招 生 、 培 养 、就 业联 动 机 制 以社 会 需 要 为 导 向 为 基 本理 念 。 因此 ,招 生工作 应根 据 不 同省 市或 区域 的 人 才 需求 特 点 ,主 动 寻 求 社会 市场 需求 ,制 定 科 学 的招 生 计 划 , 以便 按 需 培 养 人 才 。 首 先 ,根 据 近 几 年 的就 业 情 况 , 同时 预 计 几 年 后 社 会 需求 哪方 面 人 才 ,及 时 对招
1 特 色招 生
特 色 招 生 指 的 是 紧 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 以 品 牌 专业 、 办 学 特 色 、 文化 底 蕴 等 学 校 影 响 力 来 提 高 生 源 质 量 ,进而 提 高培 养质 量 和就 业质 量 ,促 进大 学生 就 业 。
1 1 树立专业 品牌 . 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 时,根据 自己的成绩 ,综合考 虑 的有学校 条件 、城市环境等 因素 ,最主要的还是考虑
教学 园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巴 程 耀 席 军 翟 陈 : 校 生 培 、业 动 制 完 标 九 光 慧 鑫 洁 高 招 、 养 就 联 机 的 善目
1 1
建立高校 内部的大学生就业联动机 制,则是促进大学生 就业工作 中高校亟待解决的 问题 。 目前 ,很 多高校都在
尝 试 、研 究 这 种 机 制 ,笔 者 认 为 这 一机 制 需要 进 一 步 完 善 , 而 完 善 目标 之 一 则 可 细 化为 建 立 “ 色 招 生 、精 心 特 培养 、服 务 就业 ”这 一 “ 联动 ”机 制 。 小 高校 招 生 、培 养 、就 业 三 者 之 间 的 内在 关 系 是 :招 生 、 培 养 和 就 业 是 高校 人 才 培 养 的三 部 曲 ,科 学 的招 生 方 法 是 人 才 培 养 的 前 提 , 先进 的培 养 模 式是 人 才 培 养 的 关 键 ,完 善 的 就业 服 务体 系 是 毕业 生 高 就 业 率 的保 障 ; 三 者 之 间又 是相 互 联 系 、 互相 影 响 、密 不 可 分 的 ,招 生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也逐渐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办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高校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应该形成有机的联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存在一些脱节现象,导致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一些用人单位用人难的问题,因此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和对接,高校可以更加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于高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优质的就业率可以反映出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于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要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首先就需要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学校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开设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和课程,构建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就业竞争力。
与此用人单位也需要真正参与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提供实践基地,参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优化教育教学流程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还需要优化教育教学流程。
高校需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高校普通本科“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联动机制探析
高校普通本科“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联动机制探析摘要在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全链条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四环联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以坚持质量导向、强化改革创新、注重协同育人为基本原则,发挥好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四环在培养体系中的“联动角色”,搭建招生专业与计划动态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周期性优化机制、就业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校友发展跟踪服务机制等支撑系统,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动态平衡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从而获得“1+1>2”的人才培养质量倍增效应。
关键词招生;培养;就业;校友;联动机制作者简介:刘伟亮(1983-),男,山东潍坊人,西南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谢红(1975-),女,四川宜宾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路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2018-249)的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0-05-16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刘伟亮,谢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增质提效的新阶段,一流本科教育驶入快车道。
一流本科教育要有一流的生源、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就业质量和一流的校友发展。
在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构成了既独立完整又相互支撑的“全链条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一)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联动机制,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人才培养是中心、是根本,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的存在价值”。
[1]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概念,也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本质要求就是人才培养参与者与全要素的协同融合。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与企业、行业和职业市场之间建立一种紧密联系和互相依存的机制,通过招生培养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率的提高。
以下是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几点思考。
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应与企业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了解企业就业需求和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邀请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和工作环境,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招生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发展规划。
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职业意愿和兴趣,例如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组织行业实习和企业讲座等。
学生入学后,高校应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提高求职竞争力。
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高校可以设置科研基地和创新实验室,提供科研项目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还能够增加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要建立健全的就业推荐和就业服务机制。
高校可以设立就业推荐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就业咨询和职业培训等服务。
该中心可以与企业建立定期的对接机制,为企业推荐合适的人才。
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合作,了解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就业导向。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企业合作、注重职业规划、加强科研实践和提供就业服务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建立高校招生和就业联动机制的重要性、优化招生培养计划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强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深入探讨了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必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如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以期为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优化、市场需求、合作、企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创业能力、必要性、发展前景、建议和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今社会,高校招生与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高校招生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背景下,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但招生质量与就业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了一定的就业难题。
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导致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压力。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就相对减少。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1.2 问题现状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
在大学招生过程中,以填充学校招生计划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来自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差距。
由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需求与市场之间的对接不足,造成了就业难的现象。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该机制涉及到招生、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就业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和沟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招生环节,高校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设置相应的专业,并制定招生计划。
同时,招生宣传也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宣传,提高招生信息的广度和精准度。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和就业趋势,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更新教学内容,着重实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在实践教学环节,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实习、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接触行业实际,获取实践经验。
同时,也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和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在就业环节,高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对接用人单位,与其合作举办校园招聘、推荐优秀人才等活动,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职业规划、创业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和沟通,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发布时间:2022-09-01T02:37:01.321Z 来源:《教育学》2022年4月总第281期作者:于来李倩[导读] 高校招生工作、培养工作和就业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闭环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
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是提高高校院校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也是深化我国高考招生体制的必然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摘要:高校招生工作、培养工作和就业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闭环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
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是提高高校院校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也是深化我国高考招生体制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招生培养就业高等教育一、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培养是核心,是根本,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培养的3个关键步骤,它们彼此联系、互相制约。
招生工作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如何把优秀的学生引入进来,如何树立招生品牌和特色,确保充足优质的学生,将会对教育的素质产生重要的作用;教育和培训是人才的核心,它关系到大学的总体素质、学科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工作质量以及校友群体的长期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既是教育的“输出”,又是实现教育的“出路”,是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考核手段。
建立“招、训、职”的工作联动,贯通“任督二脉”,使各环节、各要素有机衔接、互联互通,是高校院校的人才培育工作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证。
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的基本原则1.质量目标导向。
高素质的人才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建立“招收、培训、就业”的工作联动体系,必须以学生的素质和素质作为衡量指标。
立足于大学的办学目标,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着力解决人才发展互动与衔接不足问题,集中办学力量与办学资源,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保障度、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和结果满意度。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需要从招生入手。
高校在招生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分数。
学校可以通过面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方式来选拔学生,除了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需要在教育内容设置上进行调整。
高校的教育内容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和实践实习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相关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增强适应能力。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更灵活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也需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授课,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与此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调整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明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不仅仅是追求高薪金。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校友或资深专家为学生分享就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要求。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支持力度,增加高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优化招生政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 简 介 :万庆生(197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招 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管理。
冷门的专业,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年一些基础学科、冷门专业几年后 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急需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而 当年的热门专业可能成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夕阳专 业”。因此,当前高校招生专业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动态 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3 高校内部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相分离 目前, 高校内部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相互分离,处于条块分 割、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工作 机构设置的主要形式为:成立招生就业处,其下设招生办 公室和就业指导中心,分别负责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 人才培养由教务处负责。因此,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是完 全分开的,是两个独立的部门,由两个领导分管,各自为 政、协调沟通困难。教务部门只负责按各专业的教学大纲 和教学计划实施培养,很少考虑和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的 就业能力。招生与就业机构虽然处于同一个部门,但是却 由不同的人员分别负责,相互之间的参与和融合程度低, 招生办公室关注如何按招生计划将新生招进来,而很少考 虑招生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资源是否充足以及学生的 就业前景如何等问题;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如何将更多的毕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college enrollment, culture, employment, this
paper builds enrollment, training, employment linkage model and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表 1 我国高校历年招生人数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招生人 108 160 221 268 321 382 447 505 540 567 607.7 629 657
数(万)
招生人数从 1998 年 108 万人,增至 2010 年的 630 万 人,增幅达 480%。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并没有充分考 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师资力量、配套设施等实际 情况,一味地求大求全,尤其在招生专业设置方面,并没有 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校为 了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生存发展,专业的设置不是基于对社 会经济发展的科学分析和对未来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而 是集中于当前就业前景好、热门的专业上,减少甚至砍掉 当前看来不重要的一些基础学科、艰苦专业或者当前比较 — —— —— —— —— —— —— —— —— —— —— ——
1.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一方面,高校专业 设置不合理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 盾,现实表现为:有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有些 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 存在诸多弊端,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针对性的市场 调研和科学论证;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轻实践教学 环节,注重知识的灌输,轻实践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 养;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践模式陈旧,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 等。该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学习能 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低,因 此缺乏就业竞争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摘要: 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是高校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关系模型,并提出了招
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实施策略。
Abstract: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are three key aspects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To build enrollment,
training, employment linkage mechanism and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 234 ·
价值工程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Study on a Unified Process of Enrollment,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万庆生 WAN Qing-sheng;王英 WANG Ying;李友善 LI You-shan;宋颖 SONG Ying; 秦晓秋 QIN Xiao-qiu;李巍 LI Wei
关键词: 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Key words: enrollment;personnel training;employment; mechanism
中 图 分 类 号 :G6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11(2012)36-0234-03
0 引言 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部曲,三者相 互联系、互相影响,密不可分。招生生源的优劣直接影响人 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 业率,就业率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招生,这已成为教育工 作者的共识。因此,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 系,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 升办学实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当前高校招生、培养、就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招生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自 1999 年 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如表 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