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原理与应用.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34.抛弃和再生
36 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
18 36.相变
28 37.热膨胀
11 38.强氧化剂(使用强氧化剂、加速氧化)
13 39.惰性环境
4 40.复合材料
使用率 14 25 30 9 38 15 1 26 27 31 23 17
5.1发明原理的由来
研究也表明,40个发明原理所对应的科学效应的数量有很大的不同, 所 谓效应(effect),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构成的一种因果现 象,多用于 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效应一词使用的范围较广, 并不一定指严格的科学 定理、定律中的因果关系。例如温室效应、蝴蝶效应、 毛毛虫效应、音叉效应、木桶效应、完 形崩溃效应等。
编号及发明原理 25.自服务 26.复制 27.廉价替代品 28.机械系统替代 29.气动与液压结构 30.柔性壳体或薄膜 31.多孔材料 32.颜色改变(改变颜色、拟态) 33.同质性(均质性)
对应数
编号及发明原理
对应数
4 34.拋弃和再生
7
8 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
455
5 36.相变
12
15 37.热膨胀
12 11.预补偿(事先防范)
24 12.等势
33 13.反向作用
14.曲率增加(曲面化) 20
34 15.动态特性
32 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
使用率 39 2 29 37 10
21 6 16
40个发明原理及使用率排序
续表:
编号及发明原理
17.空间维数变化(一维变多维)
18.机械振动
19.周期性作用
12 实验与思考:熟悉与应用嵌套原理
5.1发明原理的由来
从1946年开始,阿奇舒勒研究阅读了 20多万份发明专利文献,从中挑选出4万 份发明级别为二级、三级和四级的发明专利。通过对这4万份发明专利进行深人的统计 和分 析,阿奇舒勒发现:虽然各种专利解决的是不同领域内的问题,但是它们所使用 的方法 (技巧)有很多却是相同的,即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来自于不同工程技术领域的类 似问题。 于是,通过归纳和总结,从1946年到1971年,阿奇舒勒从这4万份专利中 提取出了 40种 最常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方法,这就是TRIZ理论所谓的40个发明原理 (Inventive Prindple,IP)。后来,前苏联的TRIZ研究者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又陆
编号及发明原理 反向作用
曲率增加(曲面化) 动态特性
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 空间维数变化(一维变多维)
机械振动 周期性作用 有益(效)作用的连续性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快速通过)
变害为利 反馈
借助中介物
对应数 6 13 15 3 6 14 13 2 11 2 5 19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科学效应数量
续表:
创新方法与训练
发明原理与应用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1 发明原理的由来 2 原理1:分割 3 原理2:抽取 4 原理10:预先作用 5 原理13:反向作用 6 原理15:动态特性
7 原理18:机械振动 8 原理19:周期性作用


CONTENTS
9 原理28:机械系统替代
10 原理32:颜色改变
11 原理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科学效应数量
编号及发明原理 1.分割 2.抽取 3.局部质量 4.增加不对称性 5.组合(合并) 6.多功能性(多用性、广泛性) 7•嵌套 8.重量补偿 9.预先反作用 10.预先作用 11.预补偿(事先防范) 12.等势
对应数 5 13. 16 14. 14 15. 2 16. 9 17. 1 18. 1 19. 9 20. 1 21. 16 22. 3 23. 2 24.
续总结出新的10 个发明原理。1973年,这10个发明原理被以补充原理的形 式发布。
40个发明原理及使用率排序
编号及发明原理 1.分割 2.抽取 3.局部质量 4.增加不对称性 5.组合(合并) 6.多功能性(多用性、广泛性) 7.嵌套 8.重量补偿
使用率
编号及发明原理
3 9.预先反作用
5 10.预先作用
6
5 38.强氧化剂(使用强氧化剂、加速氧化) 6
12 39.惰性环境
2
12 40.复合材料
4Biblioteka Baidu
4 合计
746
1
40个发明原理所阐明的统一规则
编号及发明原理
1.分割 2.抽取 3.局部质量 4.增加不对称性 5• 组 合 ( 合 并 ) 6.多功能性(多用性、广泛性) 7.嵌套 8.重量补偿 9.预先反作用 10.预先作用 11.预补偿(事先防范) 12.等势 13.反向作用 14.曲率增加(曲面化)
利用刚性-单铰接—多铰接-柔性—液-粉-气-场等 的特有属性实现功能, 提高灵活性 属性量值的选择性最佳化 空间属性的协调转换
40个发明原理所阐明的统一规则
续表:
编号及发明原理 18.机械振动 19.周期性作用 20.有益(效)作用的连续性 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快速通过) 22.变害为利 23.反馈 24.借助中介物 25.自服务 26.复制 27.廉价替代品
实现属性转换的规则 振动属性的运用 时间属性的协调转换 属性在时间维度上的稳定协调作用 属性在时间维度上的急剧协调作用 运用有害的属性实现有用的功能 信息属性作用的利用,时间属性和时间流的作用 运用中介物的特有属性作用实现功能 运用物质自身的属性完成补充、修复的功能 运用廉价的复制属性资源替代各种资源 运用物质特有的廉价的属性,确保一次性执行所需的功能
20.有益(效)作用的连续性
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快速通过)
22.变害为利
23.反馈
24.借助中介物
25.自服务
26.复制
27.廉价替代品
28.机械系统替代
使用率
编号及发明原理
19 29.气压与液压结构
8 30.柔性壳体或薄膜
7 31.多孔材料
40 32.颜色改变(改变颜色、拟态)
35 33.同质性(均质性)
15.动态特性
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 17.空间维数变化(一维变多维)
实现属性转换的规则 产生新的属性(包含空间、时间、物质的分割) 抽取出有用的属性,去除有害的属性 局部具有特殊的属性,确保相互作用中产生所需的功能 形状属性最佳化 运用多种效应、属性组合成创新产品 一物具有多种属性,运用不同的属性产生组合的功能 协调运用空间属性资源 施加反向属性力,抵消重力 产生需要的反向属性 形成方便操作的属性 预防产生不需要的属性 在重力属性场中稳定高度不变 运用反向属性实现需要的功能 运用曲面形状的各种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