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学教案2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定) 教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教学分析三角函数作为描述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很多问题,在刻画周期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设置目的,在于加强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学习.本节教材通过4个例题,循序渐进地从四个层次来介绍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在素材的选择上注意了广泛性、真实性和新颖性,同时又关注到三角函数性质(特别是周期性)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解决有一定综合性和思考水平的问题,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建模、分析问题、数形结合、抽象概括等能力.由于实际问题常常涉及一些复杂数据,因此要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处理数据,包括建立有关数据的散点图,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2、过程与方法:选择合理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在复杂的背景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还要调动相关学科知识来帮助理解问题。
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及数学和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一些实际计算的能力。
三、课时分配:2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整理、利用信息,从实际问题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来建立三角函数模型,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的模型,并调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四、教学设想: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特别研究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某种变化着的现象具有周期性,那么是否可以借助三角函数来描述呢?回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应当如何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它呢?以下通过几个具体例子,来研究这种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回忆从前所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模型都是常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哪些规律的?②数学模型是什么,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什么?③上述的数学模型是怎样建立的?④怎样处理搜集到的数据?③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是:1°审题:逐字逐句的阅读题意,审清楚题目条件、要求、理解数学关系;2°建模:分析题目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函数模型;3°求解: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结论;4°还原:把数学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答.④画出散点图,分析它的变化趋势,确定合适的函数模型.三、应用示例例1 如图1, 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sin(ωx+φ)+b.(1)求这一天的最大温差;(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例2 2007全国高考 函数y=|sinx|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 A.(4π-,4π) B.(4π,43π) C.(π,23π) D.(23π,2π) 例3 如图2,设地球表面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θ,δ为此时太阳直射纬度,φ为该地的纬度值,那么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θ=90°-|φ-δ|.当地夏半年δ取正值,冬半年δ取负值. 如果在北京地区(纬度数约为北纬40°)的一幢高为h 0的楼房北面盖一新楼,要使新楼一层正午的太阳全年不被前面的楼房遮挡,两楼的距离不应小于多少?四、课堂小结五、作业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一、导入新课回忆上节课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例子,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三角函数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三、应用示例例1 货船进出港时间问题: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0.001).(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例2 图9,是一个单摆的振动图象,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单摆振幅多大;(2)振动频率多高;(3)摆球速度首次具有最大负值的时刻和位置;(4)摆球运动的加速度首次具有最大负值的时刻和位置;(5)若当g=9.86 m/s2J,求摆线长.四、课堂小结五、作业。
〖2021年整理〗《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优秀教案
三角形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通过这节课学习,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会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二)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2.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感悟“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并能理解应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思想解决有关具有周期运动规律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1.运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2.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周期变化的规律,并将所发现的规律抽象为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 (四)学习难点分析、整理、提取和利用信息,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三角函数模型,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1)三角函数可以作为描述现实世界中 周期 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 (2)=|in |是以 π 为周期的波浪形曲线 2.预习自测 (1)函数=in (2-3π)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二)(2)已知某地一天从4~16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10in (8π-45π)2021∈4,16],则该地区这一段时间内的最大温差为 2021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1)参数A (A ﹥0),ω(ω﹥0),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2)函数=A in (ωφ)的图象(3)=A in (ωφ),∈[0,∞+)(A ﹥0,ω﹥0)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2问题探究例1 如图,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in ωφb1求这一天6—14时的最大温差;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 【知识点】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解题过程】解:1由图可知,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是2021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6—14时的图象是函数=A in ωφb 的半个周期的图象,∴A =2130-10=10,b =213010=202121·ωπ2=14-6,∴ω=8π将=6,=10代入上式,解得φ=43π综上,所求解析式为=10in8π43π2021∈6,14]【思路点拨】本例是研究温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给出的模型函数并思考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函数模型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不同作用提醒学生注意本题中所给出的一段图象实际上只取6—14即可,此段恰好为半个周期本题所求出的函数模型只能近似刻画这天某个时段的温度变化情况,因此应当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变化范围同类训练 如下图表示的是电流I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 ⎝⎛<>+=2,0sin πϕωϕωt A I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1根据图象写出()ϕω+=t A I sin 的解析式; 2为了使()ϕω+=t A I sin 中的t 在任意一段1001的时间内电流I 能同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正整数ω的最小值为多少【知识点】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1由图知A =300,第一个零点为-3001,0,第二个零点为1501,0, ∴πϕωϕω=+⋅=+⎪⎭⎫ ⎝⎛-⋅1501,03001解得3,100πϕπω==,∴⎪⎭⎫ ⎝⎛+=3100sin 300ππt I 2依题意有T ≤1001,即ωπ2≤1001,∴πω200≥故629min =ω 【思路点拨】观察图像带入零点和最值点是求解解析式的常用办法例2 如图,设地球表面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θ,δ为此时太阳直射纬度,φ为该地的纬度值,那么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θ=90°-|φ-δ|当地夏半年δ取正值,冬半年δ取负值如果在北京地区纬度数约为北纬40°的一幢高为0h 的楼房北面盖一新楼,要使新楼一层正午的太阳全年不被前面的楼房遮挡,两楼的距离不应小于多少【知识点】正切函数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太阳高度角的定义:设地球表面某地纬度值为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θ,此时太阳直射纬度为δ,那么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θ=90°-|φ-δ|当地夏半年δ取正值,冬半年δ取负值由地理知识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可被太阳直射到,由画图易知太阳高度角θ、楼高h 0与此时楼房在地面的投影长h 之间有如下关系:h 0=h tanθ由地理知识可知,在北京地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物体的影子最短,直射南回归线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因此,为了使新楼一层正午的太阳全年不被遮挡,应当考虑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情况解:如图,A 、B 、C 分别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时楼顶在地面上的投影点要使新楼一层正午的太阳全年不被前面的楼房遮挡,应取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情况考虑,此时的太阳直射纬度-23°26′依题意两楼的间距应不小于MC 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有∠C =90°-|40°--23°26′|=26°34′, 所以MC =tanC h 0=34'26tan h 0≈ 即在盖楼时,为使后楼不被前楼遮挡,要留出相当于楼高两倍的间距【思路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楼高与楼在地面上投影长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分析问题,提示学生从复杂的背景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调动相关学科知识来帮助解决问题,最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再根据所得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同类训练 某市的纬度是北纬23°,小王想在某住宅小区买房,该小区的楼高7层,每层3米,楼与楼之间相距15米要使所买楼层在一年四季正午太阳不被前面的楼房遮挡,他应选择哪几层的房?【知识点】正切函数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北楼被南楼遮挡的高度为 h =15tan [90°-23°23°26′]=15tan43°34′≈, 由于每层楼高为3米,根据以上数据, 所以他应选3层以上【思路点拨】结合图像恰当的选择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例 3 货船进出港时间问题: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时刻 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水深/米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上述问题表格中的数据,发现规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出散点图引导学生根据散点的位置排列,思考并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刻画其中的规律活动2:根据学生所求得的函数模型,指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求解根据题意,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可以进港问题1:你所求出的进港时间是否符合时间情况?如果不符合,应怎样修改?问题2:第3问中,应保持港口的水深不小于船的安全水深,那么如何刻画船的安全水深呢? 问题3: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的水深时停止卸货行吗?为什么?正确结论是什么?【知识点】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解题过程】解:1以时间为横坐标,水深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根据图象,可以考虑用函数=Ainωφh 刻画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 A =,h =5,T =12,φ=0, 由T =ωπ2=12,得ω=6π所以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6π5近似描述 由上述关系式易得港口在整点时水深的近似值:时刻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水深 时刻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210 21:00 22:00 23:00 水深2货船需要的安全水深为4=米,所以当≥时就可以进港 令6π5=,in6π=MODE MODE由计算器可得 2SHIFT in -1=357 92≈ 4如图,在区间[0,12]内,函数=6π5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A 、B ,因此6π≈ 4,或π-6π≈ 4 解得A x ≈ 8,B x ≈ 2由函数的周期性易得:C x ≈12 8= 8,D x ≈12 2= 2因此,货船可以在0时30分左右进港,早晨5时30分左右出港;或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进港,下午17时30分左右出港每次可以在港口停留5小时左右(3)设在时刻货船的安全水深为,那么=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到在6—7时之间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通过计算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在6时的水深约为5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米;时的水深约为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米;7时的水深约为米,而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米因此为了安全,货船最好在时之前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思路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此问题翻译成函数模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的意义转化为数学解释,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题目需留意的定量与变量,如:货船的安全水深、港口的水深同时在变,停止卸货的时间应当在安全水深接近于港口水深的时候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结论: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的水深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货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同类训练 设()y f t =是某港口水的深度关于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024t ≤≤,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至24时记录的时间t 与水深的关系t 0 3 6 9 12 15 18 21 2412经长期观察,函数()y f t =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sin()y k A t ωϕ=++的图象 根据上述数据,函数()y f t =的解析式为( )A .123sin,[0,24]6ty t π=+∈ B .123sin(),[0,24]6ty t ππ=++∈C .123sin ,[0,24]12t y t π=+∈D .123sin(),[0,24]122t y t ππ=++∈【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由表可得,最大值为15,相邻两个最大值之间间隔12,故周期T =12,故6122ππ=,故6πω=,答案选A【思路点拨】观察表格,求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横向距离,即周期 【答案】A3. 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三角函数模型应用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步骤:①审题:观察收集到的数据,寻找规律,发现数据间的数量关系;②建模:根据已知数据绘制散点图,建立三角函数式、三角不等式或三角方程等; ③求解:根据题意求出某点的三角函数值;④检验:检验所求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通过比较,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拟合数据; ⑤还原:将所得结论转译回实际问题 重难点归纳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先根据题意设出代表函数,再利用数据求出待定系数,然后写出具体的三角函数式. (三)课后作业基础型 自主突破,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且in A >in B >in C ,则 >B >C2πC >2π【知识点】根据三角函数判断三角形各角大小 【数学思想】三角函数图象的应用【解题过程】∵in A >in B >in C ,又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由函数=in ,),(π0∈图象可得A >B >C 【思路点拨】由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讨论函数为=in ,),(π0∈ 【答案】A2.2021年8月,在北京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θ,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51,则in θco θ= .【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数学思想】主要考查求解三角函数,关键是理解题意并正确利用勾股定理【解题过程】解:由题意,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1设θ所对的直角边为,则由勾股定理得:15122=⎪⎭⎫ ⎝⎛++x x∴=53,∴in θ=53,co θ=54∴in θco θ=57【思路点拨】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2,可知大正方形及小正方形的边长,根据图形,大正方形的边长即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小正方形的边长即是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的差,从而可求相应三角函数的值. 【答案】57能力型 师生共研的函数关系,I =A in ωφω>0,|φ|<2π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1根据图象写出I =A in ωφ的解析式; 2为了使I =A in ωφ中的t 在任意一段1001的时间内电流I 能同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正整数ω的最小值为多少【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 【数学思想】三角函数模型的构建【解题过程】1由图知A =300,第一个零点为-3001,0,第二个零点为1501,0, ∴ω·-3001φ=0,ω·1501φ=π解得ω=100π,φ=3π∴I =300in100πt 3π2依题意有T ≤1001,即ωπ2≤1001,∴ω≥=629 【思路点拨】根据图象可求得相应三角函数,根据题意利用所得三角函数求出电流I 及ω 【答案】1I =300in100πt 3π;2629 探究型 多维突破(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下表是水深数据:t (小时)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米)根据上述数据描成的曲线如图所示,经拟合,该曲线可近似地看成正弦函数=A in ωtb 的图象. (1)试根据数据表和曲线,求出=A in ωtb 的表达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小于米是安全的,如果某船的吃水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7米,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安全进港?若该船欲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忽略离港所用的时间)【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 【数学思想】三角函数模型的构建,解三角不等式 【解题过程】解:(1)根据数据可得,Ah =13,-Ah =7, ∴A =3,h =10, T =15﹣3=12,∴ω=T π2=6π, ∴=3in (6πφ)10将点(3,13)代入可得π=0 ∴函数的表达式为=3in6πt 10(0≤t ≤24) (2)由题意,水深≥7,即3in6πt 10≥(0≤t ≤24), ∴3in 6πt ≥,∴6πt ∈[2π6π,2π65π],=0,1, ∴t ∈[1,5]或t ∈[13,17];所以,该船在1:00至5:00或13:00至17:00能安全进港. 若欲于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思路点拨】(1)根据数据,Ah =13,-Ah =7,可得A =3,h =10,由T =15﹣3=12,可求ω=6π,将点(3,13)代入可得φ=0,从而可求函数的表达式;(2)由题意,水深≥7,即3in6πt 10≥(0≤t ≤24),从而可求t ∈[1,5]或t ∈[13,17] 【答案】(1)=3in 6πt 10(0≤t ≤24);(2)1:00至5:00或13:00至17:00;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自助餐1甲、乙两人从直径为2r 的圆形水池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按逆时针方向沿池做圆周运动,已知甲速是乙速的两倍,乙绕池一周为止,若以θ表示乙在某时刻旋转角的弧度数, 表示甲、乙两人的直线距离,则=f θ的图象大致是【知识点】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数学思想】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解题过程】根据题意可知θ=π时,两人相遇,排除B ,D ;两人的直线距离不可为负,排除A .【思路点拨】由题意知θ=π时,两人相遇,两人的直线距离不可为负【答案】C安培随时间t 秒变化的函数I =Ain ωt φ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t =1207秒时的电流强度【知识点】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数学思想】函数=A in (ωφ),∈[0,∞+)(A ﹥0,ω﹥0)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解题过程】根据题意可知A =10,1001300130042=-=T ,可知501=T ,从而得π100=ω;当3001=t 时,10=I ,从而可得φ=6π;于是可得I =10in (10π6π)故当t =1207时,I =0 【思路点拨】由题意知θ=π时,两人相遇,两人的直线距离不可为负【答案】A3一个大风车的半径为8米,12分钟旋转一周,它的最低点离地面2米,求风车翼片的一个端点离地面距离h 米与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知识点】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数学思想】根据题目要求建立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解题过程】以最低点的切线为轴,最低点为原点,t , t 则ht = t 2,又设P 的初始位置在最低点,即0=0,在Rt △O 1PQ 中,∠OO 1P =θ,co θ=8()8y t -,∴t = -8co θ8, 而212π=t θ,∴θ=6t π,∴t = -8co 6t π8, ∴h t = -8co 6t π10【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利用给定的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构建角度和长度的关系,列出函数表达式,化简即可得出结果【答案】h t =-8co 6t π10。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案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教学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 a 通过对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由图象求解析式的方法; b 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并研究性质; c 体验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问题的过程; d 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2、能力训练目标:让学生体验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建模、分析问题、数形结合、抽象概括等能力.3、个性情感目标: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精确模型的应用——即由图象求解析式,由解析式研究图象及性质三、教学难点: a 、分析、整理、利用信息,从实际问题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调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b 、由图象求解析式时的确定。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课题引入情景展示,引入课题(多媒体显示)同学们看过海宁潮吗?……•今天我就带大家去看一看天下奇观一一海宁潮. 在潮起潮落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又如大家熟悉的“物理中单摆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交流电的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声音的传播”等等也都蕴含着三角函数知识。
通过上面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贴近生活,可以告诉学生生活离不开数学,身边充满了数学;同时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有生活都可以用到数学,所以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才能更懂得生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二.由图象探求三角函数模型的解析式例1 •如图,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1 )求这一天6〜14时的最大温差;(2 )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解:( 1 )由图可知: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是;(2)从图可以看出:从6〜14 是的半个周期的图象,又… -•••将点代入得:••,取,•・。
《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二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利用三角函数近似刻画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提高数形结合能力. 2.通过例题分析和练习巩固,促进学生养成运用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视频、Geogebra 软件、PPT 课件.通过视频播放弹簧振子的运动与交流电的变化;利用Geogebra 作实例中的散点图.(一)整体感知 引导语: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和交变电流都是理想化的运动变化现象,可以用三角函数模型准确的描述它们的运动变化.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运动变化现象,仅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近似于周期变化特点,这些现象也可以借助三角函数近似的描述.(二)新知探究例1 如图1,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b x A y ++=)sin(ϕω.(1)求这一天6~14时的最大温差;(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问题1:如何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得到这一天6~14时的最大温差?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预设答案:曲线在自变量为6~14时,图形中的最高点的纵坐标减去最低点的纵坐标就是这一天6~14时的最大温差,观察图形得出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为20℃.◆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目标 图1设计意图:通过问答形式得到(1)的解答.问题2:如何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满足的函数关系“b x A y ++=)sin(ϕω”中A ,ω,ϕ,b 的值?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之后学生板演解答过程,教师强调要注意自变量的变化范围.预设答案:A 为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的一半,ω可以利用半周期为14-6=8建立方程得解,ϕ可以利用特殊值求得.所求解析式为 π3π10sin()20[416]84y x x =++∈,,.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2).例2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的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巷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表1是某港口某天的时刻与水深关系的预报.(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 m ).(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 m ,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 m 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海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若船的吃水深度为4 m ,安全间隙为1.5 m ,该船在两点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0.3 m/h 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修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问题3:观察表1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数据做出散点图,观察图形,你可以用怎样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其中的规律?请试着完成(1)的解答.预设的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作散点图,根据散点图特点,选择函数模型,学生根据散点图及有关数据,求出这个函数模型的解析式.得出解析式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解析式填写整点时的水深,完成(1)的解答.预设答案:观察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深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散点表1图如图2.从散点图的形状可以判断,这个港口的水深y 与时间x 的关系可以用形如sin()y A x h ωϕ=++的函数来刻画,从数据和图形可以得出:A =2.5,h =5,T =12.4,φ=0;由2π124T ω==.,得ω=5π31. 所以各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函数y =2.5sin5π31x +5近似描述. 将整点对应的自变量代入解析式求出相应的水深,得到表2完成(1)的解答.设计意图:从所给数据中发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根据散点图特点选择函数模型,并求出函数解析式,并得到(1)的解答.问题4:(2)中,货船需要的安全深度是多少?从函数的解析式来看,满足怎样的条件时,该船能够进入港口?从图象上看呢?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预设答案:货船需要的安全水深为4+1.5=5.5 m .从函数的解析式来看,满足y ≥5.5,即2.5sin 5π31x +5≥5.5,该船能够进入港口;从图象上看,就是函数y =2.5sin 5π31x +5的图象在直线y =5.5上方时,该船能够进入港口.利用信息技术绘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3.图2表2求得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 ≈0.3975,x B ≈5.8025,x C ≈12.7975,x D ≈18.2025. 问题5:可以将A ,B ,C ,D 点的横坐标作为进出港时间吗?为什么?预设的师生活动:教师请学生们自由回答,答案不唯一.预设答案:事实上为了安全,进港时间要比算出的时间推后一些,出港时间要比算出的时间提前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货船始终在安全水域.因此,货船可以在零时30分左右进港,早晨5时45分左右出港;或在下午13时左右进港,下午18时左右出港.每次可以在港口停留5小时左右.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数形结合得到(2)的解答.问题6:(3)中,设在x h 时货船的安全水深为y m ,y 与时间x 满足怎样的函数关系?从解析式来看,满足怎样的条件时,该船必须停止卸货?从图象上看呢?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预设答案:设在x h 时货船的安全水深为y m ,那么y =5.5-0.3(x -2)(x ≥2).从函数的解析式来看,满足y ≥5.5-0.3(x -2),即2.5sin 5π31x +5≥5.5-0.3(x -2)时,该船能够进入港口;从图象上看,就是函数y =2.5sin5π31x +5的图象在直线y =5.5-0.3(x -2)上方时,该船能够进入港口.利用信息技术绘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4.可以看到在6~8时之间两个函数只有一个交点P ,求得P 点的横坐标为7.016.≈P x 问题7:在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水深时停止卸货可以吗?图3图4预设的师生活动:教师请学生们自由回答,答案不唯一.预设答案:为了安全,船停止卸货驶向安全水域的时间要比算出的时间提前一些.因此为了安全,货船最好在6.6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利用数学模型得到的答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验和调整。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案(系列二)
(2)T =2πω称为简谐运动的周期,它表示物体往复运动一次所需的时间;(3)f =1T =ω2π称为简谐运动的频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往复运动的次数.(3)注意由第二步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的解都是近似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如图,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sin(ωx +φ)+b.根据图象可知,一天中的温差是 ;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是y = .例1 (1)作出函数y =|cos x|的图象,判断其奇偶性、周期性并写出单调区间.(2)作出函数y =sin|x|的图象并判断其周期性.小结 结合三角函数图象的特点,一般地有以下结论:①y =|sin x|的周期是π;②y =|cos x|的周期是π;③y =|tan x|的周期是π;④y =|Asin(ωx +φ)|(Aω≠0)的周期是π|ω|;⑤y =|Asin(ωx +φ)+k|(Aωk≠0)的周期是2π|ω|. 例1 (1)作出函数y =|cos x|的图象,判断其奇偶性、周期性并写出单调区间.(2)作出函数y =sin|x|的图象并判断其周期性.小结 结合三角函数图象的特点,一般地有以下结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例2交流电的电压E(单位:伏)与时间t(单位:秒)的关系可用E=03sin⎝⎛⎭⎫100πt+π6来表示,求:(1)开始时的电压;(2)最大电压值重复出现一次的时间间隔;(3)电压的最大值和第一次取得最大值的时间.小结三角函数模型在物理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应当注意从复杂的物理背景中提炼基本的数学关系,还要调动相关物理知识来帮助理解问题.跟踪训练2下图表示电流I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I=Asin(ωt+φ)⎝⎛⎭⎫|φ|<π2在同一周期内的图象.(1)据图象写出I=Asin(ωt+φ)的解析式;(2)为使I=Asin(ωt+φ)中t在任意一段1100的时间内电流I能同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正整数ω的最小值是多少?教学小结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课后反思。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掌握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三角函数的概念、基本性质及图像;2.如何应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3.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掌握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一个船在河中流动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涉及到角度和距离的关系,从而引出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2.讲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15分钟)教师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3.讲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0分钟)教师讲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帮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变化规律。
4.解决实际问题(30分钟)教师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建筑物的高度、船在河中的速度等。
5.练习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互动讨论,加深对三角函数模型的理解。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拓展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实物模型:如玩具船、建筑物模型等,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3.白板和彩色笔:用于讲解和解题。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以及课后作业的批改和讲解,及时检查学生对三角函数模型的掌握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对三角函数模型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
【优质文档】必修4教案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课时)
一、复习准备 :
1. 函数 y A sin( x ) ( A 0, 0,
) 最高点 D 的坐标是 (2, 2) ,由最高点运动到相
邻的最低点时, 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坐标是 (4,0),求此函数的表达式 . (答案: y 2 sin x ) 4
2. 讨论:如何由图观察得到三角函数的各系数?
如何确定初相?(特殊点法)
3. 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具有周期性?(温度、白昼、振动、情绪、智力、体力等)
二、讲授新课 :
1. 教学三角函数应用模型:
① 出示例:某港口水深 y(米)是时间 t( 0≤ 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为 y= f (t) ,下
面是某日水深数据:
t(时) 0
3
6 9 12 15 18
y(米) 10.0 13.0 9.9 7.0 10.0 13.0 10.1
.
② 练习:如图,它表示电流 I Asin( t ) ( A 0, 0) 在一个周
期内的图象 . ( i )试根据图象写出 y Asin( t
) 的解析式 .
( ii )在任意一段 3 秒的时间内,电流 100
得最小值- A 吗?
I 既能取得最大值
A,又能取
100
33
(答案: I 3sin(
t ); 由T
第二课时 :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
教学要求 :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三角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选择合理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待定系数法求三角函数解析式;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教学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班级: 学号: 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2、过程与方法: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及数学和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和感受数学思想的内涵及数学本质,逐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函数sin()(0,0,)y A x A ωϕωϕπ=+>><最高点D 的坐标是(2,,由最高点运动到相邻的最低点时,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4,0),求此函数的表达式。
2. 思考:如何由图观察得到三角函数的各系数?如何确定初相?3.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具有周期性?二、讲授新课:例、某港口水深y(米)是时间t(0≤t≤24,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为y=)(t f,下面是某日水深数据:f t+b的图象.)(t(i)根据以上数据求出y=)(t f的近似表达式;(ii)船底离海底5米或者5米以上是安全的,某船的吃水深度为6.5米(船底离水面距离),如果此船在凌晨4点进港,希望在同一天安全出港,那么此船最多在港口停留多少时间?三、巩固练习:1、某海滨浴场的海浪高度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经过长期观察,该函数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sin()y A t b ωϕ=++. 下表是测得的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的具体时间段。
2、某商品一年内出厂价格在6元的基础上按月份随正弦曲线波动,已知3月份达到最高价格8元,7月份价格最低为4元. 该商品在商店内的销售价格在8元基础上按月份随正弦曲线波动,5月份销售价格最高为10元,9月份销售价最低为6元。
(1)试建立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的模型,并求出函数解析式;(2)假设商店每月购进这种商品m件,且当月销完,试写出该商品的月利润函数。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例 2】(1)已知 cot x 5 ,且 x , ,求 x . 2 2
(2)已知 cot x 5 ,且 x 0,2 ,求 x 的取值集合.
解:(1)因为 cot x 5 ,所以 tan x 5 .由正切函数在开区间 , 上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已知一角的正切值,求角的方法.
2.掌握给定区间内,用反三角函数表示一个角的方法.
二.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回答问题
(1)若 cos x 1 , x 0,2 ,则 x ______ .
2
(2)若 sin x 1 , x 0,2 则 x ______ .
3
生:(1) x
5
7
或
.
66
(2) x arcsin 1 或 x arcsin 1 .
3
3
师:回答正确.请同学结合上面两个小题的求解过程,总结一下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的一般步骤:
生:从上面两个小题的求解过程看,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决定角 x 可能是第几象限角.
第二步,如果函数值为正数,则先求出对应的锐角 x1 ;如果函数值为负数,则先求了
2 2
arctan
1 , 3
arctan
1
3
.
arctan x 表示的意义: arctan x 表示一个角,角的特点是①角的正切值为 x,因此角
的大小受
x
的限制;②并不是所有满足
tan
x 的角都可以,只能是
§9.2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9.2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问题感悟“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并能理解应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思想解决有关具有周期运动规律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及概括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二、教材分析教科书《三角函数》一章专门设置“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一节,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体验三角函数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使学生体会三角函数的价值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同时还使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经历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现象的全过程,掌握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三、重、难点:重点是: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周期变化的规律,并将所发现的规律抽象为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难点是:分析、整理、提取和利用信息,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三角函数模型,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数学建模的过程,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中获取新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和应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节 我们将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研究简单的实际问题.(二)例题分析问题1: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可以近似用函数模型y=2.5sin (x 6π)+5来刻画,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 m ,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 m 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分析:(1)货船能够进入港口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实际水深≥安全水深)(2)怎样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述这一条件?(2.5sin (x 6π)+5≥5.5)(3)如何解不等式2.5sin (x 6π)+5≥5.5?(4)若把不等式两端看成是两个函数,分别作出它们的函数图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那么满足我们条件的解是图像的哪部分?(5)在[0,24]内满足条件的解集是什么?(6)结合图像,货船应该选择什么时间进港,什么时间出港?(7)货船在港口能呆多久?学生分别画出函数y=2.5sin (x 6)+5和y=5.5 的图像,找出两图像的交点,通过数形结合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帮助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建立函数模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得出答案后,通过检验它是否与实际意义相符,对答案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函数模型刻画货船安全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问题2 如图所示,某地夏天从8~14时用电量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A sin(ωx +φ)+b ,φ∈(0,π).(1)求这一天的最大用电量及最小用电量;(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分析: (1)最大用电量为50万度,最小用电量为30万度.(2)观察图像,可知从8~14时的图像是y =A sin(ωx +φ)+b 的半个周期的图像.∴A =12×(50-30)=10,b =12×(50+30)=40.∴T 2=14-8=12·2πω,∴ω=π6,∴y =10sin(π6x +φ)+40.将x =8,y =30代入上式,解得φ=π6, ∴所求解析式为y =10sin(π6x +π6)+40,x ∈[8,14].(三)练习:课本P59 习题1-9 2(四)小结1.三角函数应用模型的三种模式:一是给定呈周期变化规律的三角函数模型,根据所给模型,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给定呈周期变化的图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模型,再解决其他问题;三是搜集一个实际问题的调查数据,根据数据作出散点图,通过拟合函数图像,求出可以近似表示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进一步用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了“数学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归纳总结建立三角函数等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理清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作业课本P59习题1-9 B 组六、教学反思:在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陌生背景、复杂的数据处理时,学生会感到困难;尤其是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的复杂条件,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及对问题的解的分析等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习数学模型的最好方法是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建模过程是本节的重点。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案2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案2-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一、导入新课思路1.通过展示上节作业引入,学生搜集、归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有:物理情景的①简单和谐运动,②星体的环绕运动;地理情景的①气温变化规律,②月圆与月缺;心理、生理现象的①情绪的波动,②智力变化状况,③体力变化状况;日常生活现象的①涨潮与退潮,②股票变化等等.思路2.(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例子,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三角函数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本章章头引言告诉我们,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周期性涨落现象.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怎样用上节课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来定量地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指数、对数模型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数据的②请做下题(2007浙江高考)若函数f(x)=2sin(ωx+φ),x ∈R (其中ω>0,|φ|<2π)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f(0)=3,则( )A.ω=21,φ=6πB.ω=21,φ=3πC.ω=2,φ=6πD.ω=2,φ=3π活动:这样的开头对学生来说是感兴趣的.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回忆、理清思路,查看上节的课下作业.教师指导、适时设问,让学生尽快回忆到上节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的思维状态进入到现在的情境中.讨论结果:①略②D三、应用示例例1 货船进出港时间问题: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0.001).(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上述问题表格中的数据,会发现什么规律比如重复出现的几个数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出散点图.让学生自己完成散点图,提醒学生注意仔细准确观察散点图,如图6.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散点的位置排列,思考可以用怎样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其中的规律.根据散点图中的最高点、最低点和平衡点,学生很容易确定选择三角函数模型.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形如y=Asin(ωx+φ)+h的函数来刻画.其中x是时间,y是水深,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确定相应的A,ω,φ,h 的值即可.这时注意引导学生与“五点法”相联系.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指导点拨,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直至无误地求出解析式,进而根据所得的函数模型,求出整点时的水深.图6根据学生所求得的函数模型,指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求解.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可以进港.这时点拨学生思考:你所求出的进港时间是否符合时间情况?如果不符合,应怎样修改?让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在本例(3)中,应保持港口的水深不小于船的安全水深,那么如何刻画船的安全水深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此问题翻译成函数模型.求货船停止卸货,将船驶向深水域的含义又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的意义转化为数学解释,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货船的安全水深、港口的水深同时在变,停止卸货的时间应当在安全水深接近于港口水深的时候.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的水深时停止卸货行吗为什么正确结论是什么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讨论或争论,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的水深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货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解:(1)以时间为横坐标,水深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图6).根据图象,可以考虑用函数y=Asin(ωx+φ)+h 刻画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A =2.5,h =5,T =12,φ=0, 由T =ωπ2=12,得ω=6π.所以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y =2.5sin 6πx+5近似描述.由上述关系式易得港口在整点时水深的近似值:(2)货船需要的安全水深为4+1.5=5.5(米),所以当y ≥5.5时就可以进港.令2.5sin 6πx+5=5.5,sin 6πx=0.2.由计算器可得MODE MODE2SHIFTsin -10.2=0.201 357 92≈0.201 4.如图7,在区间[0,12]内,函数y =2.5sin 6πx+5的图象与直线y =5.5有两个交点A 、B,图7因此6πx ≈0.201 4,或π-6πx ≈0.201 4. 解得x A ≈0.384 8,x B ≈5.615 2.由函数的周期性易得:x C ≈12+0.384 8=12.384 8,x D ≈12+5.615 2=17.615 2.因此,货船可以在0时30分左右进港,早晨5时30分左右出港;或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进港,下午17时30分左右出港.每次可以在港口停留5小时左右.图8(3)设在时刻x货船的安全水深为y,那么y=5.5-0.3(x-2)(x≥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到在6—7时之间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如图8).通过计算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在6时的水深约为5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3米;6.5时的水深约为4.2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1米;7时的水深约为3.8米,而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米.因此为了安全,货船最好在6.5时之前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点评:本例是研究港口海水深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问题,题目只给出了时间与水深的关系表,要想由此表直接得到函数模型是很困难的.对第(2)问的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求解.同时需要强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所得的模型是近似的,并且得到的解也是近似的.这就需要根据实际背景对问题的解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本例中,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可以进港,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对答案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变式训练发电厂发出的电是三相交流电,它的三根导线上的电流强度分别是时间t的函数,I A=Isinωt,I B=Isin(ωt+120°),I C=Isin(ωt+240°),则I A+I B+I C=________.答案:0例2 图9,是一个单摆的振动图象,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单摆振幅多大;(2)振动频率多高;(3)摆球速度首次具有最大负值的时刻和位置;(4)摆球运动的加速度首次具有最大负值的时刻和位置;(5)若当g=9.86 m/s2J,求摆线长.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并思考,这个简谐运动的函数模型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函数上例.点拨学生考虑最高点、最低点和平衡点.通过学生讨论、思考确定选用函数y=Asin(ωx+φ)来刻画单摆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图9解:结合函数模型和图象:(1)单摆振幅是1 cm;(2)单摆的振动频率为1.25 HZ;(3)单摆在0.6 s通过平衡位置时,首次具有速度的最大负值;(4)单摆在0.4 s时处正向最大位移处,首次具有加速度最大负值;(5)由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gL,可得L=224πgT =0.16 m.点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要归纳出数学函数模型,然后按数学模型处理.同时要注意检验,使所求得的结论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变式训练1.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0≤φ≤π)为偶函数,且其图象上相邻的一个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24π+.(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sinx+f(x)=32,求sinxcosx 的值. 解:(1)∵f(x)为偶函数,∴f(-x)=f(x),即sin(-ωx+φ)=sin(ωx+φ). ∴φ=2π.∴f(x)=sin(ωx+2π)=cos ωx. 相邻两点P(x 0,1),Q (x 0+ωπ,-1). 由题意,|PQ|=4)(2+ωπ=π2+4.解得ω=1.∴f(x)=cosx.(2)由sinx+f(x)=32,得sinx+cosx =32.两边平方,得sinxcosx =185-. 2.小明在直角坐标系中,用1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作出了一条正弦曲线的图象.若他将纵坐标改用2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那么他所作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若他将横坐标改用2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而纵坐标不变,那么他所作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又是什么?解:小明原作的曲线为y=sinx,x ∈R ,由于纵坐标改用了2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与原来1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比较,单位长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以原来的1cm 只能代表21个单位长度了.由于横坐标没有改变,曲线形状没有变化,而原曲线图象的解析式变为y =21sinx,x ∈R .同理,若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改用2 cm 代表一个单位,则横坐标被压缩到原来的21,原曲线周期就由2π变为π.故改变横坐标后,原曲线图象的解析 式变为y =sin2x,x ∈R .3.求方程lgx =sinx 实根的个数.解:由方程式模型构建图象模型.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lgx 和y =sinx 的图象,如图10.可知原方程的解的个数为3.图10点评:单解方程是很困难的,而根据方程式模型构建图象模型,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就容易多了,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四、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数学模型都解决了哪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变化规律对国家建设、制定未来计划,以及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2.三角函数应用题通常涉及生产、生活、军事、天文、地理和物理等实际问题,其解答流程大致是:审读题意→设角建立三角式→进行三角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灵活的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现实问题.五、作业图11如图11,一滑雪运动员自h=50 m 高处A 点滑至O 点,由于运动员的技巧(不计阻力),在O 点保持速率v 0不变,并以倾角θ起跳,落至B 点,令OB=L,试问,当α=30°时,L 的最大值为多少当L 取最大值时,θ为多大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首先运用物理学知识得出目标函数,其次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解:由已知条件列出从O 点飞出后的运动方程:⎪⎩⎪⎨⎧-=-=-==.21sin sin cos cos 200gt t v a L h t v a L s θθ由①②,整理得v 0cos θ=t a L cos ,v 0sin θ=t a L sin -+21gt. ∴v 02+gLsin α=41g 2t 2+22t L ≥2222241tL t g •=gL. 运动员从A 点滑至O 点,机械守恒有mgh=21mv 02,∴v 02=2gh.∴L ≤)sin 1(2)sin 1(20a g gh a g v -=-=200(m), 即L max =200(m). 又41g 2t 2=222th s +=22t L , ∴t=g L 2,s=Lcos α=v 0tcos θ=2gh ·gL 2·cos θ, 得cos θ=cos α.∴θ=α=30°.∴L 最大值为200米,当L 最大时,起跳倾角为30°.。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教学设计福州金山中学曾宇燕一、教学构想在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后,学生对其实际应用比较陌生,对其中的数学意义和蕴含的数学思想的理解并不深刻;当面对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陌生背景、复杂的数据处理等,学生会感到困难;尤其是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的复杂条件,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及对问题的解的分析等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首先创设情境,通过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及有关百度百科相关的三角知识等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审题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认真阅读,抓住关键的词和句子,弄清题意;注意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提取其中的数量关系;借助散点图,引导学生从“形”的特征发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时,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详细讲述函数解析式的求解过程;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对问题的解进行具体的分析。
本节课拟在(DIS)网络实验室进行,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由于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是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第一章节三角函数知识的总结与提升,这一知识点也是新课标教材的亮点之一。
本节内容将数学建模的一般思想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
对学生而言,虽然平时有接触过相关数学应用的事例,但是对于本节所涉及的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首次接触,如何突破是本节课的难点。
尤其是学生还不懂的学习三角函数有什么用?因此本课的教学有一定的挑战性。
从学生的知能状况来看,学生在本课之前已有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在知识储备上已具备学习本节课程的条件。
虽然我们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较差,但对数学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视,也肯学。
从本课的学习内容来看,属于应用教学,对三角函数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本课中所涉及的建模思想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课堂上对例题的分析及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会很快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所在。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这一节共分四个层次,第1课时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应用的学习,即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第2课时是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的综合应用,进一步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验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三角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是分析、整理、利用信息,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建立三角函数模型。
二、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技能:(1)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2)会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模型刻画数据所蕴含的规律;(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解释有关实际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3)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建立拟合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2)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根据图象写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作图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问题基础上开展的一堂应用课,学生已有初步的建模基本思想和方法,应用起来较为顺当,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数学能力。
四、教学策略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画图,利用计算机动态演示功能观察变化。
倡导探究式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呈现问题涨潮落潮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
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现在假设你是一艘货船的船长,你会选择什么时候进入圣米切尔山港口?选择什么时候离开圣米切尔山港口?因此作为船长的你你会关注该港口的什么信息?【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引入课题2、探索实践,寻找模型例:下面是该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的关系表:时刻 水深/米 时刻水深/米 时刻 水深/米 0 : 00 5.0 9: 00 2.5 18: 00 5.0 3 : 00 7.5 12 : 00 5.0 21 : 00 2.5 6 : 005.015 : 007.524: 005.0探究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一些什么信息?【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 先发现水深有变化, 尽可能发现或猜想这种变化呈现 一种周期性变化规律• 探究2、设想水深y 是时间x 的函数,作出表中的数据对应的散点图,你认为哪个类型的函 数来拟合这些数据?(学生活动,教师电脑呈现)水深与时间的平滑线散点图时间(小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由散点图连成的曲线呈周期性的特点选择正弦型函数模型,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抽象概括等能力探究3、你能求出这个函数关系式吗?(师生活动,教师板演)1015 20 25 308 6 4 2深水【设计意图】根据图象确定函数解析式,把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转变成纯数学间的变量关系。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案新部编本-黎宁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高一数学教学设计课题: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授课教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黎宁授课班级: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一(2)班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2.学生情况分析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
以生动课堂(以新课程改革和presentation为背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按照教师定题与辅导,学生选题、阅读、自学、讲授,教师总结、提升和发散的程序运行的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4.教学重点和难点: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具有周期变化的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对问题实际意义的数学解释,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三角函数模型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由图像求解析式的方法,学习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种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感受数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揭开序幕师: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在客观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很多周期性变化现象,例如物理学中的简谐振动,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心理、生理现象,气温的变化情况,要定量地刻画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模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函数模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师板书课题:§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师:前期已经有“生动课堂”学习小组的同学选择了这个课题,自学了相关知识,搜集了生活中三角函数模型应用的实例,并进行了再研究,我们来看看它们究竟进行了怎样的学习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学习目标1.能正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刻画数据所蕴含的规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2.通过切身感受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分析、整理、利用信息,从实际问题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来建立三角函数模型,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的模型,并调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通过展示上节作业引入,学生搜集、归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有:物理情景的①简单和谐运动,②星体的环绕运动;地理情景的①气温变化规律,②月圆与月缺;心理、生理现象的①情绪的波动,②智力变化状况,③体力变化状况;日常生活现象的①涨潮与退潮,②股票变化等等.思路2.(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例子,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三角函数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提出问题①本章章头引言告诉我们,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周期性涨落现象.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怎样用上节课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来定量地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指数、对数模型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数据的?活动:这样的开头对学生来说是感兴趣的.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回忆、理清思路,查看上节的课下作业.教师指导、适时设问,让学生尽快回忆到上节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的思维状态进入到现在的情境中.应用示例例1 货船进出港时间问题: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时刻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水深/米5.0 7.5 5.0 2.5 5.0 7.5 5.0 2.5 5.0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0.001).(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上述问题表格中的数据,会发现什么规律?比如重复出现的几个数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出散点图.让学生自己完成散点图,提醒学生注意仔细准确观察散点图,如图6.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散点的位置排列,思考可以用怎样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其中的规律.根据散点图中的最高点、最低点和平衡点,学生很容易确定选择三角函数模型.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形如y=Asin(ωx+φ)+h的函数来刻画.其中x是时间,y是水深,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确定相应的A,ω,φ,h的值即可.这时注意引导学生与“五点法”相联系.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指导点拨,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直至无误地求出解析式,进而根据所得的函数模型,求出整点时的水深.图6根据学生所求得的函数模型,指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求解.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可以进港.这时点拨学生思考:你所求出的进港时间是否符合时间情况?如果不符合,应怎样修改?让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在本例(3)中,应保持港口的水深不小于船的安全水深,那么如何刻画船的安全水深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此问题翻译成函数模型.求货船停止卸货,将船驶向深水域的含义又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的意义转化为数学解释,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货船的安全水深、港口的水深同时在变,停止卸货的时间应当在安全水深接近于港口水深的时候.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的水深时停止卸货行吗?为什么?正确结论是什么?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讨论或争论,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的水深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货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解:(1)以时间为横坐标,水深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图6).根据图象,可以考虑用函数y=Asin(ωx+φ)+h 刻画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A =2.5,h =5,T =12,φ=0,由T =ωπ2=12,得ω=6π. 所以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y =2.5sin6πx+5近似描述. 由上述关系式易得港口在整点时水深的近似值:令2.5sin 6πx+5=5.5,sin 6πx=0.2. 由计算器可得2 SHIFT sin -10.2=0.201 357 92≈0.201 4.如图7,在区间[0,12]内,函数y =2.5sin6πx+5的图象与直线y =5.5有两个交点A 、B,图7因此6πx≈0.201 4,或π-6πx≈0.201 4. 解得x A ≈0.384 8,x B ≈5.615 2.由函数的周期性易得:x C ≈12+0.384 8=12.384 8,x D ≈12+5.615 2=17.615 2.因此,货船可以在0时30分左右进港,早晨5时30分左右出港;或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进港,下午17时30分左右出港.每次可以在港口停留5小时左右.图8(3)设在时刻x 货船的安全水深为y,那么y=5.5-0.3(x-2)(x≥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到在6—7时之间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如图8). 通过计算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在6时的水深约为5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3米;6.5时的水深约为4.2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1米;7时的水深约为3.8米,而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米.因此为了安全,货船最好在6.5时之前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点评:本例是研究港口海水深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问题,题目只给出了时间与水深的关系表,要想由此表直接得到函数模型是很困难的.对第(2)问的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求解.同时需要强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所得的模型是近似的,并且得到的解也是近似的.这就需要根据实际背景对问题的解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本例中,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可以进港,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对答案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变式训练发电厂发出的电是三相交流电,它的三根导线上的电流强度分别是时间t的函数,I A=Is inωt,I B=Isin(ωt+120°),I C=Isin(ωt+240°),则I A+I B+I C=________.答案:0例2 图9,是一个单摆的振动图象,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单摆振幅多大;(2)振动频率多高;(3)摆球速度首次具有最大负值的时刻和位置;(4)摆球运动的加速度首次具有最大负值的时刻和位置;(5)若当g=9.86 m/s2J,求摆线长.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并思考,这个简谐运动的函数模型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函数上例.点拨学生考虑最高点、最低点和平衡点.通过学生讨论、思考确定选用函数y=Asin(ωx+φ)来刻画单摆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图9解:结合函数模型和图象:(1)单摆振幅是1 cm;(2)单摆的振动频率为1.25 HZ;(3)单摆在0.6 s通过平衡位置时,首次具有速度的最大负值;(4)单摆在0.4 s 时处正向最大位移处,首次具有加速度最大负值;(5)由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gL ,可得L=224πgT =0.16 m . 点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要归纳出数学函数模型,然后按数学模型处理.同时要注意检验,使所求得的结论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变式训练1.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0≤φ≤π)为偶函数,且其图象上相邻的一个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24π+.(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sinx+f(x)=32,求sinxcosx 的值. 解:(1)∵f(x)为偶函数,∴f(-x)=f(x),即sin(-ωx+φ)=sin(ωx+φ).∴φ=2π. ∴f(x)=sin(ωx+2π)=cosωx . 相邻两点P(0x ,1),Q(0x +ωπ,-1). 由题意,|PQ|=4)(2+ωπ=π2+4.解得ω=1. ∴f(x)=cosx .(2)由sinx+f(x)=32,得sinx+cosx =32. 两边平方,得sinxcosx =185-. 2.小明在直角坐标系中,用1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作出了一条正弦曲线的图象.若他将纵坐标改用2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那么他所作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若他将横坐标改用2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而纵坐标不变,那么他所作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又是什么?解:小明原作的曲线为y=sinx,x ∈R ,由于纵坐标改用了2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与原来1 cm 代表一个单位长度比较,单位长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以原来的1 cm只能代表21个单位长度了.由于横坐标没有改变,曲线形状没有变化,而原曲线图象的解析式变为y =21sinx,x ∈R .同理,若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改用2 cm 代表一个单位,则横坐标被压缩到原来的21,原曲线周期就由2π变为π.故改变横坐标后,原曲线图象的解析式变为y =sin2x,x ∈R .3.求方程lgx =sinx 实根的个数.解:由方程式模型构建图象模型.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lgx 和y =sinx 的图象,如图10.可知原方程的解的个数为3.图10点评:单解方程是很困难的,而根据方程式模型构建图象模型,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就容易多了,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数学模型都解决了哪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变化规律对国家建设、制定未来计划,以及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2.三角函数应用题通常涉及生产、生活、军事、天文、地理和物理等实际问题,其解答流程大致是:审读题意→设角建立三角式→进行三角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灵活的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