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cb0a4b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c.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用图片、音频、
视频等形式来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性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他们对语文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创意写作:语文课堂可以设置一些创意写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鼓励和赏识,激发他们对语文写作的热情。
4. 实践性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实际
操作中体会语文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活动、外出写生、参观文
化场所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
5. 趣味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语文知识竞赛、语文文化展示、语文节日庆祝等活动,让语文课堂充
满欢乐和趣味。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d71bb6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4.png)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引言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然而,许多小学生对语文课程感到枯燥乏味,缺乏积极参与的兴趣。
因此,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成为了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活力。
二、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如游戏、角色扮演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绎故事情节,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例如,通过韵律操练帮助学生熟悉古文,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来理解诗词的意境等等。
这些互动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多媒体技术与工具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工具和技术。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工具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来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此外,老师也可以运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呈现课程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
然而,很多小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寓言,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活动,让他们在互相借阅、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对课外书籍的兴趣。
此外,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学校图书馆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他们将渐渐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五、创设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是课堂活力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保障。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30ff3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1.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阵地,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形式,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模拟情景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语言现象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能力。
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模拟古人的生活方式来体验古文等。
二、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将游戏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如古诗接龙、猜词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提高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展示,可以使语文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阅读、小组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艺术创作与表演语文教学可以与艺术创作和表演结合,让学生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语文知识和理解。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诗、写小说、写散文等,或者进行朗诵、演讲、话剧表演等形式的表达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示和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六、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亲身参与语言运用和实践,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课外阅读活动、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80b329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2.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1. 营造积极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学生们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课堂的活跃度。
2. 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设计多样的语文活动,如角色扮演、剧本创作、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和诗歌,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丽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分析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写作题目,鼓励他们进行创意写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使他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5. 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电子课件、教育游戏等,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6. 多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小组讨论、写作展示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进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7.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写作、思维等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热情和激情,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展语文学习。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51b57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3.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的地方。
如何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
学生需要知道他们在学习中的目标是什么,他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给出一个明确的课程目标,并告诉学生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教师也要有明确的期望,希望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教学媒体、引入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作业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分担、共同成长。
扩展课外学习的机会。
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仅只停留在教学课本的范围内,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学习机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语言艺术馆、书店等相关的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则需要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行为,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并为自己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39f022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d.png)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应该充满活力和趣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从课堂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创设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1.温馨舒适的教室。
语文课堂应该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给学生一种宽松自由、畅所欲言的感觉。
教室的装饰要以字画、诗词作为主题,展示优秀的作文、书法作品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美好的音乐。
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创造一个安静、专注的氛围。
音乐能够舒缓学生的情绪,增加学习的趣味。
3.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要营造一个活跃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辩论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
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同时,合作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胸怀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3.游戏化教学。
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语文知识竞赛、课文角色扮演等,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语文知识。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1.选取优秀的课文。
选取生动有趣的课文,既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魅力和文学艺术。
2.引入多媒体工具。
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漫画、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课堂效果。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044d82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3.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
很多时候,传统的语文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要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小组活动、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语文学科强调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写作、演讲、创作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语文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学生的合作和协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评选最佳小组、最佳作品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语文学科不是纯理论学科,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只有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d304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2.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语文课是学生们学习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无趣、枯燥。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得到快乐和成长呢?以下是一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比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脑等,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语文内容,使学生在观看视听材料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抓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
二、游戏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比如语文知识竞赛、语文谜语游戏、语文诗词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践性教学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比如语文写作、朗读比赛、语文艺术表演等,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能力。
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四、情感教育语文课堂上,可以融入一些情感教育的内容,比如语文课上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诗词、文章等,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和感染。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语文作品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
五、跨学科教学六、开展课外活动语文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语文演讲比赛、语文写作比赛、语文诗词朗诵比赛等,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演讲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f71de1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b.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而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通过讲解课文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来解决;再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视频资料等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得到刺激。
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享受到不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三、积极的课堂互动四、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在课文教学中,如果教师遇到难懂的内容,可以通过设计小品、朗诵、情景模拟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课文内容;再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写作比赛、写作分享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样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五、及时有效的反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建议来帮助学生改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这样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鼓励,更有动力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积极的课堂互动、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和及时有效的反馈,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55a327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b.png)
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好的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打造这样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
老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来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放松。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游戏、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
还可以安排一些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口语表达、写作等,让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情景模拟的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他们在模拟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文学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增强文学素养,感受文学的魅力。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文学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
怎样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怎样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bdfc79d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1.png)
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一句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悲
天悯人的情怀。”
二、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收获不同的 语 学习体验。所以,在学习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一个学
文 生都能按照教师的预设向前行进。这就要求教师要
篇 适时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由发 言,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
生往往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却难以深入体会杜甫的
家国情怀。对此,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呈现这样
一幅图片:大风呼啸,满地落叶,一位衣衫褴褛、身体佝
偻的老人站在江边,若有所思地眺望远方。教师可以
提出问题:“看了这幅图,你有何感受?”学生们纷纷答
道:“寂寥、愁苦、惆怅。”教师继续追问:“是的,满目萧
索的秋景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大家猜猜,杜甫此
24
例如,《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名作,也是现代抒
情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叙写自己在月夜的所见 所闻,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文章借景抒 情,情景交融。读完这篇散文,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感 受。对此,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你 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景物?”这个问题比较开放,没有 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有的学 生说道:“我最喜欢作者笔下形态各异的荷花,‘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有的学生说道:“我 最喜欢文章中碧绿的荷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 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湖县徐桥中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课堂点睛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b9af0b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8.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悟文学情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如何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课堂设计、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积极的课堂设计语文课堂的活力首先来源于教师的课堂设计,一个积极的课堂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课堂:1. 主题鲜明每堂课的主题要突出、鲜明,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讨。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有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图表数据、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语文知识。
2.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古诗词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了解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课堂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设计课堂,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音频、视频等,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泼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的活力也需要通过师生互动来体现,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语文课堂的活跃度。
1. 提问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展现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课文的理解。
在提问时,教师应该灵活多样,并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回答方式,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
2. 小组讨论在课堂中,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和表达观点,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堂分享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这不仅增加了课堂互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设计和师生互动外,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也是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3ca302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5.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现实中很多语文课堂都存在着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问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课堂设计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首先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名人故事、有趣的语言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之美。
课堂设计还可以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语文之美。
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或是进行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而非单向灌输。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入、讨论互动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参与感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情感投入。
可以通过课堂问答、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教师自身素养除了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外,教师自身的素养也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师德师风,从而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44d063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3.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课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显得沉闷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共同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打造活力语文课堂中,多媒体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视听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接受知识。
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配合音频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地感受课文内容。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外拓展,比如观看有关课文内容的动画片、纪录片等,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兴趣。
二、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开展语文知识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可以把语文知识竞赛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设立“语文之星”、“语文达人”等头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更加乐于接受知识,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更加有活力。
三、组织语文文化活动语文课堂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书法比赛、诗歌朗诵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四、注重学生参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课堂的活力和互动性。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很多,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不断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些有趣、美妙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表扬和奖励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e47a38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3.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1. 引言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趣味的活动或者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设计语文游戏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学名著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兴奋。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对于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写字、作文,对于喜欢朗诵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展示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乐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2 打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在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这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要打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还需要倡导积极的学习态度。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故事,或者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老师也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成功地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d130ef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3.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如何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首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堂上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讲述有趣的故事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趣味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课外阅读、绘本分享、朗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深化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3. 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如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情感体验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注重情感体验,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感受文字的魅力,感悟语言的美好,培养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可以适时安排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例如通过诗歌朗诵、作文表达、情感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升华。
5. 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拓展语文课堂的边界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拓展语文课堂的边界。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89e4d3f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3.png)
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至关重要。
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开展多元化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进来,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开展多样性
的活动,例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需要放松心情才能够更好地学习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感觉到轻
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下积极思考、自由发挥,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让学生经常性地组织小组讨论
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认
识同学。
教师可以将一个课题分成若干个方面,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
方面,然后在一定时间后,大家再齐聚在一起,由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和交流。
四、引入高道德素养的课题
为了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生的意义,教师需要引入高道德
素养的课题,例如生命、责任、情感等等,通过这些课题引导学生探讨人生的真谛,不断
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五、鼓励学生进行表演
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表演,例如小品、开场白等等,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通过表演慢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最后,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b7ff6d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c.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是以学习语言文字、感悟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游戏,或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及时给予肯定或者是建设性的批评,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互相交流,增强语文课堂的互动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的内容可以设计得丰富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有创意的课堂活动,可以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通过这些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创意思维也有所促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好书,多接触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鼓励学生多读书,从中汲取养分。
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互联网资源的利用等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气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配合。
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语文课堂一定会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6a8526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5.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课是学生接触文学、文化、语言最直接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很多时候,语文课堂会显得平淡乏味,缺乏活力。
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听讲。
而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诵、创作古诗、编排古装秀,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红楼梦》的时候,可以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文学语言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要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情感、品格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的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在教学《范进中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责任意识、奋斗精神和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染、感动和启发,从而更有感情地去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
要注重实践教学。
语文课堂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学习古代诗词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野、山林、湖泊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对诗词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0f28c3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a.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显得枯燥乏味,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吸引力。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形式,希望对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一、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语文知识竞赛、语文趣味抢答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增强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故事表演故事是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教学内容,而故事表演是一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的形式。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展现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语言和表达的乐趣。
故事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体验语文课堂中常常涉及到古诗词、经典文章等传统文化内容,而传统的教学形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来感悟文学意境,比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古代文房四宝、体验古代服饰、品味传统美食等。
这种实践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多媒体展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呈现语文知识,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动有趣的语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名人故事、文学作品赏析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情境中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进行校园语言环境调查、写日记表达心情、编写校园传闻故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摘要:新课程的推进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进教学的变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就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有所“得”,还要很好地引导接受主体继续追求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高深的层次,继续追求新奇的境界,使之在追求以“完善”为满足的心理支配下孜孜以求,具有强大而持久的人际引力、精神感召力、指挥启示力。
那么,怎样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呢?以下是我在小学语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开放课堂,展开师生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应该是充分自主、真情投入的,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
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
例如,在“雨中”的教学中,面对生本,巧妙启导。
师:你读懂了哪些词或有什么疑惑?
生:我认为“冒出”这个词用得不妥,应该用“露出”。
生:(举起手)不同意!我认为“冒出”这个词用得妙,它表示出小姑娘箩筐里装的苹果多,高高耸起;而“露出”的苹果没有“冒出”来得多,超出箩筐一点点可以说“露出”了,但要说“冒出”似乎还不够。
师:谁能在黑板上画画这“冒出”的苹果呢?
(一生画的苹果只超出箩筐一点点。
)
师:这叫什么?
生:(齐)露出。
师:对,这只能说“露出”,谁能将箩筐里的苹果来“冒一冒”?
(一生,将筐里的苹果画得满满的)。
师:(富有情趣地)哇!这红艳艳,黄澄澄的苹果,堆得冒出了箩筐,你瞧,不远就是拐弯处,车子一歪,不翻才怪呢?走,咱们一同去捡去!(生会心地笑)
在开放而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
学生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敏化语感。
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一个并不起眼的“露”字,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了学生舒展想象的舞台,同时也架起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有效的对话,使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滋养了学生阅读的历程。
二、适时引导,互动合作,推进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
捕捉信息,巧妙地推进课堂教学。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中,当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讲海底声音),有两位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我走过去问:“你们刚才在说什么?”此时两位学生似乎认识到自己错了,也不作声。
我接着问道:“你们是不是在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接着我鼓励他们作示范。
这两位同学高兴地站起来大声地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
我把握时机问道:“海底动物的声音有这么大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然后回答。
”大家一下子都找到了“窃窃私语”一词,接着我引导学生:“我们小声地私下讲话叫窃窃私语,作者怎么说海底的动物也在窃窃私语呢?这样写好不好?同学们读课文体会。
”……
由此可见,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要求老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尊重学生不同的思想和看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推进。
课堂教学的生成和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信息,甚至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信号,急中生智,巧妙地调控学情。
那么,课堂上就会爆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亮点”。
如果教师只拘泥于一一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遇流失。
三、尊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设想,这就需要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让他们带着愉悦的情绪、
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学习,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个性化的理解,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
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会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诗“江雪”时,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
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没人和自己抢了,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问学生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生2: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
……
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得出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引导,体现了价值上的导向作用。
也许他们的读不一
定符合柳宗元写作这首诗的本意,但是他们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在感悟人生。
他们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我们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健康成才为落脚点,有的放矢地整合,熔多维目标于一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人格素质的积淀。
学生的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真正成了学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生生共同创造的舞台,教学也因此充满活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