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正式)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45-35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锅炉点火时保证油枪雾化良好1.1 油枪投运后要检查其雾化情况,对雾化不良的油枪应及时解列。
1.2 油枪点火不成功要检查燃油速断阀严密关闭,禁止大量未燃油喷入炉膛。
1.3 点火结束后,应检查各二次风门在油枪点火位置。
位置不正确时要设法处理。
2、空气预热器蒸汽吹灰系统正常投运,吹灰压力和温度在规定值范围内。
当机组负荷在350MW以下或长时间煤油混烧时,空气预热器应采用连续蒸汽吹灰。
3、空气预热器着火报警装置可*投入,当发现着火报警时应立即关闭其出入口风烟挡板,投入消防系统进行灭火。
在灭火过程中空气预热器应尽量保持运行。
4、利用停炉机会对空气预热器消防装置进行检查和试验,发现磨损,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5、定期对空气预热器在停机状态下进行水冲洗,保持受热面清洁。
6、定期检查空气预热器风烟挡板,确保开关灵活且关闭严密。
风烟挡板的密封片要定期检查,对磨损严重的要及时更换。
7、正常运行中当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时,要检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处烟气温度的变化,当烟气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停炉。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203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原国家有关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8-2000)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安全性能检验,检查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2 防止锅炉超压超温。
2.1 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2.2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按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原国家有关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8-2000)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安全性能检验,检查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2 防止锅炉超压超温。
2.1 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2.2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按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5.1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重点要求5.1.1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在出厂和安装保管期间不得采用浸油防腐方式。
5.1.1.1 锅炉空预器传热元件订货时向厂家明确咨询及确定合理防腐方式,禁止釆用浸油防腐方式。
5.1.1.2 锅炉空气预热器元件到厂时点检员和库房保管员一定要认真检查,对发现有浸油方式的元件坚决拒收,库房保管在对元件做防腐和检修人员安装时不得采用浸油防腐方式。
5.1.5.3 预热器的传热元件釆用木箱包装并用聚乙烯塑料封装进行室内存放,如发现受潮应使用硅胶吸潮。
5.1.2锅炉空气预热器在安装后第一次投运时,应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经制造、施工、建设、生产等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5.1.2.1机组调试阶段吸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首次试运,或机组烟风系统检修后首次启动前,点检人员,检修人员应彻底检查清理炉膛,风道,防止杂物积聚在空预器换热元件表面上或缝隙中。
5.1.2.1.1送、引风机、一次风机或烟道进行过工作后,重新启动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杂物清理干净,并由点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启动。
5.1.2.1.2锅炉大小修或炉膛、烟道进行过工作,在锅炉重新点火吹扫前,必须由点检人员确认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吹扫时停留在空预器受热面上。
5.1.2.1.3机组每次大、小修均应对空预器受热面进行检查,防止易燃物的存在,必要时可以进行高压水冲洗或碱洗。
5.1.2.1.4若发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停转,应立即将其隔绝,投入盘车装置。
若档板隔绝不严或盘车盘不动,应立即停炉。
5.1.2.1.5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应连续吹灰,锅炉负荷大于25%额定负荷时至少每8小时吹灰一次,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烟气侧压差增加或低负荷煤油混烧时应增加吹灰两次。
5.1.2.1.6若锅炉较长时间低负荷燃油或油煤混烧,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停炉机会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2.1.7锅炉停炉三天以上必须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项反措(锅炉)

• 6.2.3.4加强引风机、脱硫增压风机等设备 的检修维护工作,定期对入口调节装置进 行试验,确保动作灵活可靠和炉膛负压自 动调节特性良好,防止机组运行中设备故 障时或锅炉灭火后产生过大负压。
• 6.3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
• 6.3.1防止制粉系统爆炸
• 6.3.1.2不论是新建机组设计还是由于改烧 煤种等原因进行锅炉燃烧系统改造,都不 能忽视制粉系统的防爆要求,当煤的干燥 无灰基挥发分大于25%(或煤的爆炸性指 数大于3.0)时,不宜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 系统,如必要时宜抽取炉烟干燥或者加入 惰性气体。
6.1.2.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有相配套的水冲洗系统, 不论是采用固定式或者移动式水冲洗系统,设备 性能都必须满足冲洗工艺要求,电厂必须配套制 订出具体的水冲洗制度和水冲洗措施,并严格执 行。
6.1.2.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计配套有完善 合理的吹灰系统,冷热端均应设有吹灰器。 如采用蒸汽吹灰,其汽源应合理选择,且 必须与公共汽源相联,疏水设计合理,以 满足能够满足机组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期间 的吹灰需要。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学习、对比、释义
锅炉专业
张绍兴 2014年9月19日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差异项释义: 原二十五项反措:
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炸事故。 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6、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粉尘爆炸事故
• 6.1.10.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冲洗后必须正确 地进行干燥,并保证彻底干燥。不能立即 启动引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干燥,防止炉 内积灰被空气预热器金属表面水膜吸附造 成二次污染。
• 6.1.11.1运行规程应明确省煤器、脱硝装置、 空气预热器等部位烟道在不同工况的烟气 温度限制值。运行中应当加强监视回转式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风温度变化情况,当烟 气温度超过规定值、有再燃前兆时,应立 即停炉,并及时采取消防措施。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1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的措施( 一). 管理:1. 确保锅炉空预器在大、小修后内部无杂物,方可投运。
2. 确保锅炉空预器消防系统可靠,热工报警信号正常,需要时消防系统随时可投运.3. 空预器的密封提升装置投入自动热工报信号正常,一旦密封提升装置投入自动失灵,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到场手动摇起密封提升装置到最高位置,使密封挡板与径向密封片相磨擦。
4. 确保空预器进、出口风/烟挡板动作信号正确,能全开且关闭严密。
5. 锅炉较长时间低负荷燃油或煤油混烧,视具体情况利用停炉的机会对空预器的受热面进行检查且重点检查中温段和低温段传热元件,若发现有油垢时应立即进行碱洗。
6. 锅炉停运一周以上时,必须对空预器的受热面进行检查,若有挂油垢或积灰堵塞现象,应及时清理并进行通风干2 燥。
( 二). 运行:1. 精心调整锅炉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运行工况,防止为完全燃烧的油和煤粉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
2. 锅炉用油时要保证油枪雾化良好,燃烧完全。
特别是锅炉点火时应严密监视油枪雾化情况,一旦发现油枪雾化不好应立即停用,并进行清理检修,重点检查雾化蒸气压力,油枪的喷嘴等。
3. 运行中严密监视省煤器、空预器、尾部烟道在不同工况的烟气温度限制值,当烟气温度调整无效且超过规定值时,应紧急停炉隔离,投云消防系统进行处理。
4. 升炉过程中,严格按主汽流量≥270T/H 时,才能投粉之规定,未经总工程师同意,不得提前投粉,但主汽流量≤200T/H 时,严禁投入制粉系统和给粉机运行。
5. 若发现空预器跳闸,应监视辅助电机是否启动,若跳闸侧挡板隔绝不严或辅助电机未启动,应立即停炉,并通知检修抢修。
3 6. 严格按规定执行尾部烟道的吹灰,当空预器烟气侧压差增加或低负荷煤、油混烧时应增加吹灰次数。
7. 当吹灰系统有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检修处理,确保吹灰系统可靠、好用。
( 三).维修: 1. 锅炉空预器的新加工的传热元件在出厂和安装保管期间不得采用浸油防腐方式。
锅炉二十五项反措及事故预防讲义

powerbeijing
7
一、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BEIH
• (4)所有燃烧器均应设计有完善可靠的火焰监测保护系统。
powerbeijing
20
三、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BEIH
• 5.2.4.2要重视锅炉冷态点火前的准备和调整工作,保证锅炉冷态 燃烧良好,特别要防止出现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燃烧不良。
• (1)新安装的油枪、微油点火系统和等离子点火系统,在投运 前必须进行冷态调试。
• (1)锅炉检修时,要对温度测点进行检查、校验。
• (2)导汽管间的温度偏差超过标准时要及时分析原 因,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偏差。
• (3)防止超(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管内氧化 皮大面积脱落。
• a)超(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设计必须尽可能减少热 偏差,各段受热面必须布置足够的壁温测点,高温 受热面管材的选取应考虑合理的高温抗氧化裕度。
• (5)锅炉点火前或油枪检修后,应检查和确定高能点火器、油 枪的最佳位置,固定好,保证推进、退出正常、到位。
• (6)油枪头部各部件要按要求组装好并拧紧,防止漏油和雾化 不良。
powerbeijing
21
三、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BEIH
• 案例4:
•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 1027t/h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汽包炉,设计用 煤为贫煤,低位发热量20.54MJ/kg,干燥无 灰基挥发份为14%,锅炉采用微油点火方式, 单只油枪出力为250kg/h。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简易版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简易版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原国家有关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8-2000)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安全性能检验,检查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2 防止锅炉超压超温。
2.1 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2.2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按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防止锅炉事故重点要求

防止锅炉事故重点要求1.1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1.1.1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除了防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蓄热元件发生再次燃烧事故外,还要防止脱硝装置的催化元件部位、除尘器及其干除灰系统以及锅炉底部干除渣系统的再次燃烧事故。
1.1.2在锅炉机组设计选型阶段,必须保证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本身及其辅助系统设计合理、配套齐全,必须保证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中有完善的监控和防止再次燃烧事故的手段。
1.1.2.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独立的主辅电机、盘车装置、火灾报警装置、入口风气挡板、出入口风挡板及相应的连锁保护。
1.1.2.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可靠的停转报警装置,停转报警信号应取自空气预热器的主轴信号,而不能取自空气预热器的马达信号。
1.1.2.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有相配套的水冲洗系统,不论是采用固定式或者移动式水冲洗系统,设备性能都必须满足冲洗工艺要求,电厂必须配套制订出具体的水冲洗制度和水冲洗措施,并严格执行。
1.1.2.4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在空气及烟气侧应装设消防水喷淋水管,喷淋面积应覆盖整个受热面。
如采用蒸汽消防系统,其汽源必须与公共汽源相联,以保证启停及正常运行时随时可投入蒸汽进行隔绝空气式消防。
1.1.2.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计配套有完善合理的吹灰系统,冷热端均应设有吹灰器。
如采用蒸汽吹灰,其汽源应合理选择,且必须与公共汽源相联,疏水设计合理,以满足能够满足机组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期间的吹灰需要。
1.1.3锅炉设计和改造时,必须高度重视油枪、小油枪、等离子燃烧器等锅炉点火、助燃系统和设备的适应性与完善性。
1.1.3.1在锅炉设计与改造中,加强选型等前期工作,保证油燃烧器的出力、雾化质量和配风相匹配。
1.1.3.2无论是煤粉锅炉的油燃烧器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道燃烧器,都必须配有配风器,以保证油枪点火可靠、着火稳定、燃烧完全。
1.1.3.3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油燃烧器出口必须设计足够的油燃烧空间,保证油进入炉膛前能够完全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尾部烟道再燃烧(RTO)事件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严重安全事故,为了预防和有效处理此类事故,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本文就此讨论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尾部烟道再燃烧事件原因分析1、焚烧器燃烧不完全:缺氧和缺少混合气体中氢气,空气比燃烧过多或过少,可以引起燃烧区缺氧燃烧,从而形成氧化物和含氢燃烧产物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会在高温下自发燃烧,形成热气燃烧区域,在此燃烧区域温度迅速攀升,从而形成一种反应性热气界面,引起尾部烟道再燃烧。
2、燃油系统中供油压力过大:燃油系统中供油压力过大,燃油射向内部烟道燃烧区域,燃油气体在吸收大量烟气热量之后,温度急剧升高,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热气界面,从而引发了尾部烟道再燃烧。
3、外部烟气再循环:暂时被称为烟罩的耦合装置,可以把烟气向内部循环,温度较低的烟气可以在高温的烟气中形成较低的湿气,这样就可以形成温度极高的热气界面,从而引发了尾部烟道再燃烧。
二、尾部烟道再燃烧事件预防措施1、规范焚烧器燃烧:要求燃烧器燃烧要均匀,保证空气比充足,氢气含量充足,不能出现缺氧和缺现象,大大降低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可能性。
2、控制燃油系统供油压力:应保证燃油系统上供油压力处于安全区域,以减少燃油气体在内部烟道燃烧区域的温升,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再燃烧的可能性。
3、控制外部烟气再循环:应严格控制耦合装置,禁止发生烟罩现象,以防止烟气降温后形成低湿度,降低尾部烟道再燃烧发生的可能性。
4、安装检测系统:在锅炉烟道中安装检测系统,对温度、氧分压、火焰光度等参数实时检测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值,以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尾部烟道再燃烧的问题。
三、尾部烟道再燃烧事件处理措施1、紧急切断燃料:紧急切断燃油的投料和供油,减少燃料的供入,从而减轻热气界面的燃烧。
2、水冷却:采用烟道中冷却水冷却,减少烟道及焚烧器燃烧区域的温度,以稳定反应性热气界面。
3、抢救喷洒:采取有效地抢救喷洒措施,逐渐增加冷却水的送入量,以消除从锅炉出口的烟道反应性热气界面。
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措施

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1锅炉启动投油期间要注意锅炉燃烧调整和就地油枪看火检查,发现着火不好应及时调整。
2锅炉在低负荷运行、点火初期或停炉过程中,投油助燃,煤油混烧,由于炉膛温度较低,燃料着火困难,燃烧时间长,很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使部分燃料在炉膛内无法完全燃烧(油滴及煤粉颗粒)而被烟气带至尾部烟道内。
由于烟气流速低,极易在受热面上沉积可燃物,形成再燃烧的隐患。
为此应加强对排烟温度的监视,空预器进行连续吹灰。
正常运行期间,每班应对空预器吹灰2次,保持受热面的清洁。
3正常运行中空预器吹灰器、消防水、冲洗水必须保证在随时能够投入状态,空预器消防水门前消防水必须保证压力正常。
4空预器进出口烟、风挡板启炉前必须传动正常并保证其关闭严密。
5尾部烟道和空预器检查孔、人孔必须关闭严密,空预器应每月测量一次漏风率,根据漏风情况进行调整,以减少尾部烟道中的含氧量。
6正常运行期间,锅炉飞灰可燃物不应超过10%,通过加强燃烧调整降低飞灰,另外调整磨煤机分离器挡板降低煤粉细度,通知燃料加强配煤或改换煤种,达到降低飞灰可燃物目的。
当锅炉飞灰可燃物大于10%,应增加空预器吹灰次数。
7当排烟温度升高超过正常值,空预器进出口烟风温差升高超过正常值,热风温度降低,空预器电机电流低于正常值,应立即到就地检查空预器转子转动是否正常,同时快速降低负荷,关闭该空预器进出口烟、风挡板,投入该空预器蒸汽吹灰和消防水,转子停转应对空预器进行手动盘车。
8空预器入口烟温、排烟温度、空预器进出口风温测点必须保证投入良好,当空预器入口烟温超过400℃,排烟温度超过140℃,空预器进出口烟风温差低于20℃,必须立即派人到就地核实情况,确认省煤器或空预器着火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停止送、引风机运行,关闭所有烟风挡板。
空预器着火应投入消防水进行灭火。
省煤器着火为保护省煤器应对省煤器进行上水冷却。
在着火部位烟温显著下降,确认火源熄灭,设备未损坏方可重新通风锅炉点火。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风险控制措施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风险控制措施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的重点要求:1、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在出厂和安装保管期间不得采用浸油防腐方式。
2、锅炉空气预热器在安装后第一次投运时,应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经制造、施工、建设、生产等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3、点炉时,保证燃油雾化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开度,使得燃油能够充分雾化燃烧,一旦发现油枪雾化不好,立即停油,对油枪检修,雾化正常后,重新点火;运行中,保证燃煤的颗粒度和粗细比例在设计范围内,并且调整好风煤的配比,保证合理的氧量(4-7%),防止燃油或燃煤燃烧不尽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
4、运行中,严格监视省煤器、空预器烟道在不同工况的烟温限制值,当烟气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停炉,并及时投入消防水进行灭火。
汇报值长。
5、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应连续吹灰,锅炉负荷大于25%时至少每8小时吹灰一次。
6、停炉时,燃料中断后,先停一、二次风机,留一台引风机加强通风5分钟,防止燃煤燃烧不尽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
7、锅炉停炉1周以上时,必须对空预器受热面进行检查,若有存挂油垢或积灰堵塞的现象,应及时清理并进行通风干燥。
预防重点: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的主要措施是防止可燃物的沉积和着火初期的正确处理。
1、锅炉炉膛燃烧工况不良,使未燃尽的可燃物带入锅炉尾部烟道,可能产生沉积。
因此,运行中应按燃料的性质调整燃烧,组织好炉内燃烧工况,以防止未完全燃烧产物的形成。
2、在锅炉启动及低负荷运行中采用燃油或油煤混烧时,未燃尽的油进入锅炉尾部烟道时,油与未燃尽的碳极易在受热面上沉积,从而引起再次燃烧。
此时,应加强燃烧调整和锅炉尾部烟温的监视。
对存在漏油、雾化不良的油枪及时予以更换。
3、应按规程规定进行吹灰,以减少可燃物沉积。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措施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措施1、锅炉采用油点火时,保证油枪雾化良好,运行正常。
1.1、油枪运行后,要通过检查孔观察油枪雾化及着火情况,雾化不良时,应及时将其解列。
1.2、油枪点火不成功后,应就地检查油枪油角阀关闭严密,,防止因为油角阀关闭不严造成大量燃油进入炉膛及尾部烟道。
1.3、点火结束后,应检查各个油枪吹扫正常,各油角阀关闭严密。
2、锅炉采用等离子点火时,确保等离子电弧正常。
2.1、监视等离子电流等各个参数正常,电弧燃烧正常。
2.2、等离子单个角断弧后,应立即检查磨煤机对应的出口门自动关闭,否则手动关闭,防止大量未经过电弧点燃的煤粉进入炉膛燃烧不完全。
2.3、等离子方式下磨煤机运行后,应当随时监视等离子4个角的着火情况,以便随时调整4个角的风量。
2.4、等离子停运后,检查等离子装置阴、阳极运行时间及阴极头磨损情况,必要时通知检修更换阴极头。
3、确保空预器蒸汽吹灰系统正常,吹灰蒸汽压力和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随时备用可以投入运行,保证锅炉点火过程中空预器吹灰器连续投入。
4、确保空预器着火报警装置可靠投入,当发现着火装置报警时应当结合就地检查以及DCS 中其他相关参数确认着火后,立即关闭着火空预器的进、出口挡板以及相关联络门,开启消防水灭火,要保证灭火期间空预器保持运行,防止空预器变形卡死。
5、烟道内烟气温度急剧升高时,应紧急停炉,停止引风机、送风机运行,关闭全部挡板;若证实空预器着火,应紧急停炉,应停止风机,停炉熄火,关闭所有风烟挡板,继续保持预热器运行,投入水冲洗系统;检查再燃烧现象清除后,烟道内温度不再回升时,打开检查孔,全面检查设备损坏情况。
符合启动条件后,方可重新点火启动;6、定期检查空预器各个风门挡板,确保其开关灵活且能关闭严密,对风门挡板的密封要加强检查,发现磨损严重的及时通知检修人员更换。
7、利用停机的机会对空预器消防水装置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在机组运行时可靠备用,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联系检修处理好,并根据空预器结垢情况利用停机时机对其进行冲洗。
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

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
1 加强预热器出口烟风温度的监视,正常运转中预热器出口烟温
不大于140℃、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温不大于380℃、一次风温不大于370℃,当预热器出口烟风温度超过时立即查找原因,判断为着火时按
再燃烧处理。
2 加强预热器红外线热点探测装置的检查、维护,保证装置的投
入率,定期校验装置热点报警值,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3 加强油枪燃烧的检查,当油枪雾化、燃烧不好冒黑烟,及时停
止油枪运转。
4 加强燃烧调整,保证锅炉氧量;任何负荷下氧量不得小于 3.5%。
5 在锅炉启动、停止及低负荷油伴燃过程当中油枪投入后,预热
器要投入连续吹灰;在锅炉正常运转(全燃煤)时预热器吹灰每8小
时投入一次。
6 预热器正常吹灰汽源采用主蒸汽,减压阀压力定值1.2~1.6MPa,温度320℃以上;当锅炉启动、停止时主蒸汽压力、温度不满足要求时采用辅助蒸汽,应保证辅助蒸汽压力不低于0.8Mpa,温度280℃以上,保证吹灰效果。
7 定期检查预热器导向油箱油位,当油箱油位不正常的下降时,
应分析下降原因,防止油箱漏油至预热器内部传热元件引起着火。
8 定期检查预热器换热片污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进行预热
器水清洗。
9 注意预热器吹灰器的运转效果,发现吹灰器缺陷快速进行处理,防止吹灰带水。
6 应急管理---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2)

应急管理----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1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在出厂和安装保管期间不得采用浸油防腐方式。
6.2锅炉空气预热器在安装后第一次投运时,应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经制造、施工、建设、生产等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可靠的停转报警装置及联锁自动关闭烟气、空气侧挡板的保护,完善的水冲洗系统和必要的碱洗手段,并应有停炉时可随时投入的碱洗系统。
消防系统要与空气预热器蒸汽吹灰系统相连接,热态需要时投入蒸汽进行隔绝空气式消防。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空气及烟气侧应装设消防水喷淋水管,喷淋面积应覆盖整个受热面。
6.4 在锅炉设计时,油燃烧器必须配有调风器及稳燃器,保证油枪根部燃烧所需用氧量。
新安装的油枪,在投运前应进行冷态试验。
6.5精心调整锅炉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运行工况,防止未完全燃烧的油和煤粉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
6.5.1锅炉点火前必须对炉膛及尾部受热面进行充分吹扫。
6.5.2锅炉正常运行期间保证空预器前烟气含氧量在规程规定范围内。
6.5.3保证合理的煤粉细度,精心调整锅炉燃烧,防止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带入烟道,造成可燃物在烟道内的沉积。
6.6锅炉燃用渣油或重油时应保证燃油温度和油压在规定值内,保证油枪雾化良好、燃烧完全。
锅炉点火时应严格监视油枪雾化情况,一旦发现油枪雾化不好应立即停用,并进行清理检修。
6.6.1油枪点火不成功应立即关闭燃油速断阀,避免大量燃油喷入炉内。
6.6.2每支油枪应设有火焰监测保护,检测不到火焰自动关闭燃油速断阀。
6.7运行规程应明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在不同工况的烟气温度限制值,当烟气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停炉。
利用吹灰蒸汽管或专用消防蒸汽将烟道内充满蒸汽,并及时投入消防水进行灭火。
6.8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风挡板,应能远方开关操作,且关闭严密。
起动前应做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风档极严密性及灵活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295-75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技术措
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原国家有关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8-2000)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
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行安全性能检查。
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安全性能检验,检查
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2 防止锅炉超压超温。
2.1 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2.2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按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2.3 对直流锅炉的蒸发段、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导汽管等应有完整的管壁温度测点,以便监视各导汽管间的温度偏差,防止超温爆管。
2.4 锅炉超压水压试验和安全阀整定应严格按规程进行。
2.4.1 大容量锅炉超压水压试验和热态安全阀校验工作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升压速度过快或压力、汽温失控造成超压超温现象。
试验时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现场。
2.5 大容量锅炉的减温自动投入率应保证100%,调节品质要满足设计要求,严防超温。
2.6 机组的机、炉、电大联锁保护必须投入。
3 防止设备大面积腐蚀。
严格执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12145-1999)、《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1-1995)、《关于防止火力发电厂凝结器铜管结垢腐蚀的意见》[(81)生技字52号]和《防止电厂锅炉结构腐蚀的改进措施和要求》[(88)电生字81号、基火字75号]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加强化学监督工作。
3.1 热力设备运行中的汽水品质测试结果要准确,并符合规程要求的标准。
3.2 高压及以上的汽包炉应推广平衡磷酸盐处理。
3.3 凝结水的精处理设备严禁退出运行。
在凝结器换热管发生泄漏凝结水水质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堵漏。
3.3.1 高压及以上机组凝结水硬度高达5-10微摩尔/升时,经处理,72h仍不下降,应停机处理。
3.3.2 高压及以上机组凝结水硬度高达10-20微摩尔/升时,经处理,24h仍不下降,应立即停机。
3.4 品质不合格的给水严禁进入锅炉,蒸汽品质不合格严禁并汽。
水冷壁结垢超标时,要及时进行酸洗,防止发生垢下腐蚀及氢脆。
3.5 加强锅炉燃料调整,改善贴壁氧量,避免高温腐蚀。
3.6 安装或更新凝结器前要对换热管全面进行探伤检查。
3.7 锅炉停用时间超过7天按照《火力发电厂停(备)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SD223-1987)应进行有效的防腐方法进行保养,防止炉管腐蚀。
3.8 锅炉停运期间要采取措施对再热器封闭,防止疏水蒸气进入再热器。
3.9 汽机投入快冷装置,应采取措施防止再热
器 U 型管积水腐蚀。
4 防止炉外管爆破。
4.1 加强对炉外管道的巡视,对管系振动、水击等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当炉外管有漏汽水现象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若不能与系统隔离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停炉。
4.2 定期对导汽管、汽连络管、水连络管、下降管等炉外管道以及弯管、弯头、联箱封头等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应及时采取措施。
每次大修应制定专门的炉外管检查计划,并做好台帐。
4.3 加强对汽水系统中高中压疏水、排污、减温水等小径管的管座焊缝、内壁冲刷和外表腐蚀现象的金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4 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对汽包、集中下降管、联箱、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弯头、阀门、三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相关焊缝进行定期检查。
4.4.1 主蒸汽管道保持保温良好,严禁裸露运行。
4.4.2 露天运行的蒸汽管道应有防止雨水淋湿管道的措施。
4.5 按照《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1997)应定期检查管道支吊架的工作情况。
对运行达100kh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的支吊架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必要时应进行应力核算。
4.1 在检查支吊架时,发现松脱、偏斜、卡死、损坏等现象应及时修复并做好记录。
4.6 对于易引起汽水两相流的疏水、空气等管道,应重点检查其与母管相连的角焊缝、母管开孔的内孔周围、弯头等部位,其管道、弯头、三通和阀门,运行100kh后,宜结合检修全部更换。
4.7 要加强锅炉及大口径管道制造和安装质量监督、检查。
电站管件制造单位应持有有关的资质证书。
4.8 要认真进行锅炉监造、安全性能检验和竣
工验收的检验工作。
4.9 加强焊工管理及完善焊接工艺质量的评定。
杜绝无证上岗和超合格证允许范围施焊现象。
焊接工艺、质量、热处理及焊接检验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有关规定。
4.10 在检修中,应重点检查可能因膨胀和机械原因(如磨损)引起的承压部件爆漏的缺陷。
4.11 定期检查喷水减温器,防止减温器喷头及套筒断裂造成的过热器联箱裂纹。
4.12 对于蒸汽参数为540℃、9.8MPa、管子外径273mm的10CrMo910钢的主蒸汽管,实测壁厚小于20mm的管子,应逐步更换或预先降低参数运行。
5 防止锅炉四管泄漏。
1 各电厂应当成立四管防磨防爆小组,制定四管防磨防爆措施,使四管防磨防爆工作制度化。
2 应定期对受热面管子进行寿命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大面积更换。
3 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管发生爆漏时,应及早停运,防止冲刷损坏其他管段扩大损失。
大型锅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漏泄监测装置。
4 对新换的金属钢管必须进行光谱复核。
焊缝100%探伤检查,并按要求进行热处理。
5 定期检查水冷壁刚性梁四角连接及燃烧器悬吊机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因水冷壁晃动或燃烧器水冷壁鳍片处焊缝受力过载拉裂而造成水冷壁泄漏。
6 加强蒸汽吹灰器设备及其疏水的管理与维护,防止吹灰器卡涩或枪管漏水损坏管子。
7 对未设置旁路系统的机组,汽机中压缸两侧进汽门关闭,应立即打闸停机,防止再热器超压。
6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机组和设备,必须按规定对主设备特别是承压管路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组织专家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经上级部门审批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7 按照《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要
求,加强司炉工的培训,持证上岗;200MW及以上机组的司炉须经模拟机培训,并考试合格。
8 火电厂应配备锅炉压力容器监督工程师,并持证上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