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_赵志刚

合集下载

研究进展汇总疗法研究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汇总疗法研究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023
研究进展汇总疗法研究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ontents
目录
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与资料来源研究意义与影响其他相关研究及进展
0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脂异常、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因此,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基因治疗与细胞疗法
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
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绕过病变部位,为心肌提供新的血液供应。
研究中的新兴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或利用干细胞修复受损组织。
研究进展与挑战
如新药的开发、新型介入技术的出现等。
研究局限性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05
参考文献与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为了获取全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我们查阅了近五年的文献,包括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和病例报告等。这些文献主要来自PubMed、Google Scholar和Cochrane图书馆等权威数据库。
资料来源
我们主要参考了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论文,以及国内外大型医院和医学研究机构的专家意见和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权威组织的相关报告。
药物治疗、搭桥手术、介入治疗等。
研究结果概述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搭桥手术和介入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显著。
治疗效果
不同治疗方法有不同的并发症风险。

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及合理选用

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及合理选用

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及合理选用李荣;赵志刚;司延斌【摘要】Statins safety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ll along with the wide use of statins in clinic, most of which were elevations in serum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Current insufficient recognition of hepatic safety of statins possibly limits the utilization of statins in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consulting and analyzing the instructions of statins, related guidelines and literature, the progress on hepatic safety of statins was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epatic safety of statins in clinic and rational selection of statins.% 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最常见的问题是血清转氨酶升高。

临床对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的认识不足可能限制他汀类药物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和治疗应用。

本文通过对他汀类药物的说明书、相关指南及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总结了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正确认识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及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7页(P36-42)【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研究进展;合理用药【作者】李荣;赵志刚;司延斌【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5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9-04-17T15:21:04.1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2期作者:巩祥文[导读]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人民医院 323600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血管内皮粘附因子的发病机制已被认识。

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他汀类药物和ASI的确切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治疗;药物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在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有脂质沉着,其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久同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增生,使内膜增厚,形成黄色或灰黄色状如粥样物质的斑块。

AS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已成为各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基本病灶。

AS最常累及心脏、大脑和肾脏,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度相关。

AS是各种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与颅内动脉瘤和慢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大脑血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颅脑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在动脉内膜上出现结缔组织脂滴的黄色条纹。

第二阶段:随着脂质(磷脂、脂蛋白、胆固醇)的积累,条纹变大变软,形成斑块。

III期:斑块表面纤维改变,呈灰白色或珍珠白色,内膜内部肿胀增厚,且内部蛋白常含有胆固醇结晶,斑块向中间发展。

第四阶段:斑块表面受损脱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钙盐沉积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器官缺血和功能障碍。

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动脉壁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是目前公认的AS的起始因子,其基本过程如下:血管内皮细胞在受到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一定因素的损伤后,功能发生改变,通透性增加。

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还 原酶抑制 剂) 药物 已经成 为 了心血管病 重要 的预 防用药 。 最初应用他汀类药物 的主要 目的是 降低 血脂 , 随着 多项 临床
试验 的进行 , 研究者们 发现 , 他汀 类药物 早期应 用 的更 早获
益 的基础是其多效性 , 如降低 全身炎症 、 稳定斑块 、 改善血管
内皮功 能、 抑制 血 管平 滑肌 的增殖 及 降低 血小 板 高反 应性 等 。研究表明 , 口服他汀类药物后 即出现 了改善 内皮功能 和抗炎 的作用 , 口服他 汀类药 物 3 h后一 氧化氮 的生 物利用 度 明显增高 , 进一步改善内皮 功能 。他汀类药 物对冠心病 患者 的多效性见表 1 【 7 j 。
浆L D L分解率上调 , 并进一步导致 L D L — C迅速减少 和 H D L . C迅速增加 , 从 而调节血脂平衡 。
随机 试验 表 明, L D L浓度平 均 降低 1 . 8 m m o L / L , 心脏 疾 病风 险减 少大 约 6 0 %, 脑 卒 中减少 1 7 % 。4 S _ l ”试验 表 明 , C H D伴有高脂血症 的患者用辛伐他 汀治疗减少 4 4 % 的冠 状
2 0 1 6年 1 1月第 3 5卷第 1 1 期 J 0 u ma l 0 f c a r d i 0 v a s c u 1 a r &P m o n a r y I s e 塑e s , N 0
e 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91 9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0 6 2 .2 0 1 6 .1 1 . 0 2 0

综述 ・
他 汀类 药 物抗 动 脉粥 样 硬 化 的机制 研 究 进 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引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疗法,然而现有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已经显现出来。

因此,寻找新型药物治疗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表明,新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该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新型药物通过靶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环节,如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减少炎症反应等,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进展。

临床试验与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新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还能减少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从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

然而,药物治疗的前景与挑战也不容忽视。

虽然新型药物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评估。

此外,药物治疗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新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压力。

因此,如何平衡疗效、安全性和成本是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向。

通过深入探索新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努力,解决药物治疗面临的挑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做出更大贡献。

背景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和动脉壁增厚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它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引发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诱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事件。

抗粥样硬化药物

抗粥样硬化药物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抗氧化药:普罗布考
抗AS机制:阻止LDL的氧化修饰,防止氧化LDL(ox-LDL)的形成及其致AS作用;抗氧化应激损伤,抗血管炎症(↓CRP)
临床应用:降TC中度有效,↓LDL-C, ↓HDL-C;与他汀类合用阻止AS进展;减少他汀类用量,减少肌病发生风险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较少;
1.可延长Q-T间期,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或QT间期延长者,经常复查ECG;也禁忌与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如奎尼丁、胺碘酮、特非那定等。

2.因其降低HDL-C,LDL/HDL比值高者不建议用;
3.心肌损伤、孕妇忌用
维生素E(生物抗氧化剂)
辅助抗动脉粥样硬化用药:
1.减少和清除氧自由基;
2.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4.减少炎症
保护动脉内皮药:硫酸多糖,低分子量肝素(LMWH),天然类肝素,硫酸软骨素,硫酸葡聚糖
机制: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可结合于血管内皮表面,防止血小板、白细胞和有害因子的粘附,保护血管内皮免受损伤。

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发明专利]

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227109A[43]公开日1999年9月1日[21]申请号98110080.5[21]申请号98110080.5[22]申请日98.2.27[71]申请人烟台大学地址264005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寨[72]发明人翁新楚 董新伟 段杉 任国谱 刘玉鹏姜爱莉 孙丽芹[74]专利代理机构烟台市专利事务所代理人梁翠荣[51]Int.CI 6A61K 35/78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54]发明名称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由丹参脂溶性成分8—20%与油脂40—75%、溶剂10—30%、乳化剂5—15%配制而成,其工艺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工艺所用设备均为标准设备。

本发明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生产工艺方法简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98110080.5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扰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其特征在于丹参脂溶性成分8-20%与油脂40-75%、溶剂10-30%、乳化剂5-15%配制而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脂可以取鱼油、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混合物、月见草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豆油物理脱酸副产物、豆油中的任一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可以取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任一种。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可以取吐温、司班、甘一酯、甘二酯、柠檬酸酯、蔗糖酯、磷脂中的任一种。

98110080.5说 明 书第1/6页一种扰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尤其是一种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

众所周知。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和欧美等国家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目前还没有防治心脑血管病症的特效药,且一些药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大,价格也很贵,鱼油和丹参分别单独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和药品,市场都有销售,由于鱼油的高度不饱和,极易被氧化,氧化后的鱼油不但完全失去了其生理和药用价值,并且极为有毒;目前丹参主要利用的是丹参的水溶性成份,如复方丹参片和丹参针剂,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最好的丹参脂溶性成分(SMEC)则不溶于水留在残渣中被浪费了,将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油脂混合使用,作为防治心脑m管疾病的药。

泽泻醇A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泽泻醇A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泽泻醇A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侯惠民,程志红
申请号:CN201210520817.2
申请日:20121207
公开号:CN103845339A
公开日:
201406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泽泻醇A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动物试验证明,泽泽泻醇A对ApoE小鼠经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颈动脉损伤术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毒性较小,适合长期服用。

本发明的运用现代医药理论,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成分明确、质量可控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泽泻醇A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ApoE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的血管内膜增生作用,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申请人: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哈雷路11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大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三七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七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七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熊敏琪;崔金刚;陈瑜;张腾【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年(卷),期】2018(025)005【摘要】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方法:在体动物实验:以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喂饲高脂饲料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将9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NS低剂量组(50 mg/kg)、PNS中剂量组(100 mg/kg)、PNS高剂量组(200 mg/kg).接受溶剂治疗的C57BL/6J小鼠及ApoE-/-小鼠分别作为正常对照及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进行干预8周.通过H&E染色、Masson's trichrome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血管纤维化及脂质沉积.体外细胞学实验: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用不同浓度的PNS进行干预(50、100、200、400 mg/L),采用Real Time-PCR测定RAW264.7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TNF-α和ICAM1)和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HO-1、SOD1和SOD2)的表达水平.结果:主动脉H&E染色、油红0染色和Masson's trichrom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PNS低、中、高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减小斑块面积、减少斑块上的脂质沉积和减小斑块纤维化面积(P<0.05).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炎症相关基因IL-1β、IL-6、TNF-α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HO-1和SOD1的表达无差异,仅SOD2的表达有反应性上调(P<0.01);与模型组对比,PNS各浓度均能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和ICAM1的表达(P<0.01),不同程度上调Nrf2、HO-1、SOD1和SOD2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体内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和显著的体外抗炎、抗氧化作用.【总页数】5页(P656-660)【作者】熊敏琪;崔金刚;陈瑜;张腾【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上海20043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丁思华;王修卫2.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张玉慧;张明多;闫云峰;李昕禾;赵全明3.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丁思华;王修卫4.黄须菜籽油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Ⅰ.黄须菜籽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胡国良;张建业;崔行;毕文祥;王景梓;康鲁东;胡晓燕;庞维秋;李立华;杨铮;步迅5.土三七总酚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禤雪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赵志刚
【期刊名称】《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5(3)6
【摘要】1动脉粥样硬化(AS)定义与病因A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动脉
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总称,其常见的有AS、动脉中层钙化以及小动脉硬化3种.最容易产生粥样硬化的部位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其次是肾动脉、腹动脉、眼动脉和下肢动脉.
【总页数】7页(P4-10)
【作者】赵志刚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6
【相关文献】
1.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J], 李曼;于波
2.非他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刘孙夷
3.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J], 赵志刚
4.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进展 [J], 吴晓娟;林小娟;佟晓永
5.靶向肝X受体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进展 [J], 付育;李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研究新进展

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研究新进展

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研究新进展发表时间:2011-09-29T15:53:44.56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范桔仙[导读] 能通过对血小板活性进行抑制,减少沉积在血管内膜的脂质,降低损伤内皮细胞,最终使血小板受到的刺激降低范桔仙【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具有对机体的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等形成的病理过程造成影响,有效减少AS的发生,降低其病死率,显著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并降低斑块形成,具有良好的抗AS疗效,对AS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斑块形成;AS的防治【中图分类号】R8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6-0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常见于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的起初病理改变。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降脂药物,具有降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1],阿托伐他汀还具有对机体的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等形成的病理过程造成影响,有效减少AS的发生,降低其病死率。

本文对阿托伐他汀的抗AS作用,现综述如下。

1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 A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皆伴有炎症反应,通过将T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酶、促炎因子及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并聚集,完成AS 的病理反应过程,对内皮功能造成影响,阿托伐他汀主要显著减少斑块中的炎细胞,起良好的抗炎效果,明显改善AS。

1.1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 有实验中研究表示,AS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中的hs-CRP明显下降,并能显著降低其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同时还可使在血管内的脂质沉积明显减少,使巨噬细胞内膜的吞噬、浸润作用明显减轻,进一步使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

也有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CRP的表达,或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起抑制组织因子的表达及活性的作用,从而使前炎症介质的表达受到抑制,而不是由于降脂作用。

咪达普利、缬沙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开题报告

咪达普利、缬沙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开题报告

咪达普利、缬沙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开
题报告
标题:咪达普利、缬沙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普遍性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咪达普利和缬沙坦是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但它们是否对动脉粥样硬化也有抑制作用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究咪达普利和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本研究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咪
达普利组和缬沙坦组。

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别均先将大鼠高脂饮食喂养8周,然后将
模型组、咪达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大鼠注射低剂量VLDL诱导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接着,咪达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大鼠分别口服咪达普利和缬沙坦治疗,持续8周。

最后采
集大鼠血液和主动脉样本,检测血脂、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等相关指标,同时进
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

预期结果:
预计咪达普利和缬沙坦能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状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面积和发生率,同时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的水平,减轻氧化应激
反应,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且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结论:
本研究预计能够为咪达普利、缬沙坦等药物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同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总称(简称AS),其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小动脉硬化三种。

最容易产生粥样硬化的部位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其次是肾动脉、腹动脉、眼动脉和下肢动脉。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

调整血脂代谢可以防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适用于动脉血管狭窄在70%以下的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按作用的不同可分类如下。

1 影响脂质合成、代谢和清除的药1.1 烟酸类及降低脂蛋白α药[1]:包括烟酸、烟酸肌醇酯、阿昔莫司等。

剂量与效应呈相关性,服用大剂量烟酸能抑制VLDL合成,使血清TG、CH、LDL-C分别降低40%~60%、25%和25%,HLD-C升高25%~30%,使HDL2/HDL3比值增加。

但是不良反应较多,易刺激胃粘膜、扩张皮肤血管、增加血浆尿酸浓度及耐糖量等,所以少用。

最近发现烟酸能使脂蛋白α降低30%。

为了能发挥这一特长,1985年研制出了阿昔莫司,其化学结构与烟酸相似,作用特点相同,而不良反应较轻。

烟酸与他汀类合用能增强降血脂作用而不增加副作用。

近年,为解决烟酸的常见不良反应多的问题,国内外开发出了烟酸缓释制剂。

1.2 苯氧芳酸类[1]:又称贝特类,包括氯贝丁酯、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环丙贝特、利贝特、苯扎贝特、益多酯。

氯贝丁酯是60年代研制出的本类最早产品,其降低血浆TG和VLDL作用较强,降低LDL作用较弱,同时能升高HDL-C。

但是70年代末WHO的大规模长期临床试验报告认为,氯贝丁酯虽可使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20%,非致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Drugs Classification &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artherosclerosis赵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0050)ZHAO Zhi-gang性心肌梗塞减少25%;但是非心血管病致死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癌症与胆结石症明显增加,所以该药已很少应用。

随后研制出的吉非贝齐、非诺贝特和环丙贝特等,既保持了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又减少了不良反应。

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80年代经国际多中心试验证明,吉非贝齐能使TG降低43%、LDL-C降低10%和CH降低11%,以及使HDL-C升高10%,同时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

但对高胆固醇血症不理想,且仍有胆石症发生。

最近有缓释制剂的研究应用。

2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2]亦称他汀类(Stain),1976年由Endo等从桔青霉素菌的培养液中发现并提出了Compactin,证明它具有抑制HMG-CoA还原酶和降低血浆CH的作用,从此开拓了调血脂药的“抗生素”新途径。

进一步改变菌种,采用半合成和全合成的路线,发展同类品种。

临床应用的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HMG-CoA抑制剂调节血脂的强度顺序为:西立伐他汀(因毒性大,临床停止使用)>阿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

此类药物适用于各型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试验表明,该类药物对冠心病有明显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效应,能阻滞AS的发展,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不增加非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严重的罕见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与剂量有相关性,多发生于合并用药者。

此外,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功能改变,超大剂量可引起白内障。

赵志刚(1966-),男,湖南祁阳人,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理与临床药学,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3 胆固醇及胆汁酸吸收抑制剂[1]它包括考来烯胺、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

消胆胺、降胆宁及降胆葡胺等阴离子交换树脂,口服不被吸收,在肠道内与胆汁酸螯合,阻止胆汁酸的重复吸收和利用,迫使体内大量胆固醇向胆汁转化,导致血浆CH及LDL-C降低10%~25%,HDL-C略有升高(5%),是高胆固醇血症可靠的防治药。

曾报道,3 806例Ⅱa高血脂症病人服用消胆胺7.4年,使血清CH和LDL-c分别降低13%和20%,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发生率减少19%,冠心病死亡率降低24%。

但由于剂量较大,服用不便,并有防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药品难吸收的缺点,在我国已较少使用。

目前一些药物正在临床研究中,如BRL39924、SC-435(9)等。

4血管内皮保护剂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保护动脉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3]在AS的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损伤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血管内皮免受各种因子损伤,防止血细胞与血管内皮发生粘附聚集反应,是抗AS的重要环节。

目前具有这方面作用的药物有硫酸粘多糖类的肝素、硫酸软骨素A、冠心舒、藻酸双酯钠和硫酸葡聚糖等。

这类药物具有大量阴电荷,结合在血管内皮表面,能防止白细胞、血小板及有害因子的黏附,因而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对平滑肌细胞增生也有抑制作用,能对抗多种化学物质所致的动脉内皮损伤,并可预防血管再造术后发生的再狭窄。

这是一类有希望的抗AS药。

为克服肝素不能口服和容易引起出血缺点,目前已研究出低分子肝素和类肝素,临床用于防治心肌梗塞。

5 抗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溶解药[3]AS与血栓可同时存在,也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抗血小板药和抗血栓药的应用对抗AS也有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是目前公认的防治缺血性和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作用强而持久,1次用药可持续7~10天,不会出现耐受性,应用期间出现威胁生命的自发性出血罕见。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剂量以75~300 mg/d为好,具体剂量视反应而定。

其他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前列环素、硫氧唑酮、维脑路通等,可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防止AS恶化而出现血管梗塞。

6 中医药[3]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有着药源广泛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近年来从中医学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理论出发研制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心脑康、脑心舒、月见草油、银杏叶制剂、川芎制剂、丹参及丹参酮制剂等,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调节血脂、防治血栓的作用,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一族。

7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体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麦文酸转化成焦磷酸法尼酯后,一部分经鲨烯合成酶(Squalene Synthase)催化生成鲨烯,再在鲨烯加氧酶(Squalene Epoxidase)的作用下生成2,3-氧化鲨烯,然后再经鲨烯环化酶(SqualeneCyclase)的作用,多步反应生成羊毛固醇,而后再合成胆固醇。

抑制该系列过程中鲨烯相关酶的活性是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另一条途径。

7.1 鲨烯合成酶抑制剂[4~6]CP-458003(11)等是较早合成的鲨烯合成酶抑制剂,对其与酶结合的构象关系的研究推动了对这类制剂的研究。

YM-53601(12)是日本Yamanou公司合成的一种咔唑类鲨烯合成酶抑制剂,仓鼠的药理实验表明它能通过增强LDL和VLDL的清除率,迅速大幅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而且不诱导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

7.2 鲨烯加氧酶抑制剂[7]FR-194738(15)为鲨烯加氧酶抑制剂。

药理实验表明,该药能降低仓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与普伐他汀相比,虽然都能一定程度地激活肝脏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但总的降血脂效果要比普伐他汀好。

7.3 鲨烯环化酶抑制剂[8]LF05-0038(16)为2,3-氧化鲨烯环化酶抑制剂,对雄性鼠体内2,3-氧化鲨烯环化酶的抑制浓度为1.1μmol/L,有较好的降胆固醇的作用。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9]近年来发现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均有肾素样酶、紧张素转换酶、紧张素原mDNA、紧张素和紧张素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能引起人平滑肌细胞肥大,并可增加离体培养的小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并直接刺激血管增生。

因此从理论上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目前实验研究已获得有力证据,临床资料也在逐渐积累,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抗AS的药物。

9 钙拮抗剂[9]钙离子过多被摄取进入动脉壁,导致细胞增生和弹力纤维钙化,其钙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性明显相关。

钙拮抗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1)降低内皮渗透性,减少脂类进入动脉壁,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2)减少平滑肌细胞增生向内膜游移,减少巨噬细胞形成,减少血小板聚集;(3)减少钙在血管壁沉积。

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地尔硫、维拉帕米、依拉地平等均显示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0 抗氧化剂[10~12]活性氧(ROS,包括超氧化物自由基、亲单态氧、过氧化氢等)目前受到重视。

ROS参与的病理性损伤包括各种炎症、脂质过氧化、衰老等,近年对ROS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损伤如AS、缺血再灌注关系的研究较多。

ROS除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血细胞,影响NO的保护作用,引起脂质过氧化等病理损伤外,还可通过氧化修饰的脂类引起AS的各种效应,因此抗氧化剂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普罗布考(苯丙酚)和泛硫乙胺(潘托新)为新型抗氧化剂,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阻止氧化LDL-C,改变HDL-C的组成和活性,增加ApoI的水平,有助于胆固醇的逆行转运,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轻。

此外维生素C、E,亚硒酸钠,银杏叶制剂及β胡罗卜素等都有抗氧化作用。

其他一些新药正在开发中。

11 二十碳五烯酸和其他降血脂药[3]目前疗效较明显的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亚油酸。

其中对EPA的研究较多,发现它有调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延长出血时间、抗血栓、增加红细胞可变形、扩张血管、抑制白细胞在动脉内膜的粘附等作用,长期服用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可使已形成的斑块消退,从多方面发挥抗AS的效应。

此类药物还可使白细胞表面白三烯含量减少,减少血小板与血管内皮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物的生长因子的产生,阻止移植血管壁的增厚,有预防血管再造术后再梗塞的作用。

但有报道过量食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升高,应引起注意。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ed Receptor,PPAR)激动剂[13~15]PPAR属于核受体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

它们在结合了配体后再与视黄酸受体-配体结合,然后与DNA相应顺式元件结合激活基因转录,转录产物能调节血糖、血脂和蛋白质的代谢。

如今PPAR已发现有三种亚型:α、β、γ。

PPARα在肝脏、小肠、肾脏、心血管细胞等处表达,它在脂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