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微能力训练与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的 微能力训练提升与测

任丘市教师发展中心
一、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法 与测评体系
• (一)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 重创新、精准测评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 实施方法
• 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 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 ,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 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 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 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 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教育部关于
、学业评价
• 能力描述:从能力达成目标的角度(能做什 么、能掌握什么)
• 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 : • (1)主题说明 • (2)研修过程简述 • (3)评价标准 • 实践建议:重点问题与注意事项
• 2. 30项具体微能力测评规范
• 每一项微能力测评的具体说明
• 在创新课堂、解决问题的研修活动和精品课 例生成的实践中完成
• * 核心测评证据的评价等级分为优秀、合格 和不合格,规范中详细列出了优秀和合格的 评价标准,作品满足所有的评价指标才可获
• * 微能力的测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 个等级,所有任务证据的等级均为优秀,则该项 微能力的测评等级结果才为优秀;若任务证据中 有任何一项不满足合格及以上要求,则最终测评 结果为不合格。
三、研修和应用实践的开展
• (一)《教育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的落实
• 文件要求: • 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
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 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 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 (二)培训实施新思路和建议
• 以解决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中问题解决或信息 技术应用推动教学变革优质课例锤炼生成为 形式,开展专题研修。
• * 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 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
• 2.能力描述是对该项微能力的界定,及其在 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表现的描述。
• 3.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重在说明教师参与该 项微能力的测评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要求 以及证据的评价标准。
• * 依据微能力要求,教师需根据要求提交所 有的测评证据,证据形式可能是教学设计、 实施计划、课堂实录片段、教学资源、案例 描述、教学反思、学生体会等。
• 1.掌握正确教育理念与思想
• 教学突出问题——怎样的教学突出问题?不 是传统教学的
• 能了解国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系列文件和学 科课程标准要求,用正确的理念整体判断教 与学转型的教学现状,分析主要问题
• 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 出问题。
• 2.对自己教学的整体评估
智慧学习环 境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1.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3.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1.应用数据分析模型 2.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 微能力测评规 范
• 1.微能力测评规范的内容 • 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
• 五步研修:
• 诊断问题(明确学校信息化规划的本校教学 环境下特色教学创新突出问题。)——基于 问题确定研修主题(选择提升微能力)—— (基于学校信息技术融合特色和关注微能力 应用的)集体备课(教学案例研讨)——教 学实践——反思评价,形成微能力测评材料 和评价(课堂实录分析)
四、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问 题诊断中开展微能力提高(课堂实录分 • (一)支架式教学问析题)诊断
• 1.以校为本
• 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 革发展目标、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以校本 研修为主
• 2.基于课堂、应用驱动
• 立足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靶向 (教与学转型、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学质 量提高)学习
• 3.注重创新
• 4.精准测评
• 分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 慧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 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 30 项微能力的训 练与测评
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混合学习环 境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1.微课设计与制作 2.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1.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而命 题 2.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3.技术支持的展示与交流 4.家校交流与合作 5.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1.自评与互评活动的 2.档案袋评价
• 4.三种学习环境并无绝对区分标准
• 多媒体学习环境与混合学习环境的交合 • 混合学习环境与智慧环境的交合
• 5.四个信息技术应用维度 • 30个微能力分属四个维度 • 学情分析:可以是课前(为教学设计服务),也
可是课后(学的如何的分析,为训练评价服务, 为学习改进服务)
• 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的分能力 • 学法指导:属教学实施分能力(以专题研修为主
• 理念转变了?认真转变立场,——以教师讲 授为主向学生学习为主转变?

• 学业评价: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评价部分 • 学科能力提高理论适用于信息及时应用微能力训
练提高
• 6.各种学习环境的微能力
学情分析
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多媒体环境
教学设计 学Biblioteka Baidu指导 学业评价
1.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2.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3.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解 3.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4.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5.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 涉及三种学习环境、四个维度,30项微能力
• 不是30种微能力都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基于应 用测评
• (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内容与测评体系
• 1.三种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 *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 集体教学。
• * 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 开展集体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