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教育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教育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1.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明了、联想、方法、系统)2.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的。

关于制约条件说法正确的是(学校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基础性;教师、教育过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程度)3.教育的社会功能特点表现在(间接性、隐含性、潜在性、迟效性、超前性、有限性)4.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着力推进了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一般认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实施的全面发展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6.里比特和怀特两位教育家根据教师的领导方式总结师生关系类型(自由、民主、权威)7.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样式、拟定教学计划)8.班主任应成为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9.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德国哲学家特拉普担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10.宏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11.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2.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13.在教育学中,最早遵循自然这一教育思想的先河是(卢梭)14.对于人的成长,(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5.19世纪初,最早实现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是(德国柏林大学)16.产婆术的发明者(苏格拉底)17.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社会功能,关于社会功能的特点和说法错误的是(直接性)间接性隐含性潜在性迟效性超前性有限性18.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是(遗传)19.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的依据(人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性、顺序性、整体性)人的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20.杜威认为教育家强调教育的目的,但大多数学生受功利的影响,体现科学教育的(功利性)21.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集中表现在(对社会的重视程度、教育者、学校、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价值)2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包括(人性不变、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时代是变化的)23.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方针)24.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解错误的是(全面发展既是人的内在向往…、不等于德智体美劳…、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个性、全才导致全面平庸最好片面发展)25.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26.我国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包括(加入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7.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是(班级)28.以教师教学表现为划分依据,不仅能……而且不经过分析和深思熟虑则达到()阶段(专家)29.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30,教师依据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31.人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抓住关键期、发展顺序)32.每个教师都生活于每个教学。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提纲.doc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提纲.doc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名词解禅: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具冇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在阶级社会里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性。

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2)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冇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冇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教育学主耍来源丁•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创立时期、发展时期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每个时期都除了一批代表人物和著作,熟悉这些人物和若作,掌握他们的代表牲观点,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教育学修养。

3、教育要素:三个教育耍素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种社会实践系统, 即为教育。

a)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Z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冇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具冇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

b)学习者:学习者自身的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日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日的的表述方而相同,也未必有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屮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耍的帮助也不同;(4)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c)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及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相统一的社会活动。

教育:(综合)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相统一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学规律的科学。

3.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即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的总的规定,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4.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知道原则。

5.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系统,二是教育机构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列等。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7.现代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施教机构系统的总体结构,它规定着各个施教机构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规定着各个施教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8.狭义的课程:即我们生活中常理解的课程,即学校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及学科的进程安排。

9.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10.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二、填空和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学记》。

2.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与1632年写出,并于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3.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学论》,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步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基础教育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基础教育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2012——2013学年基础教育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2、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活动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也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要。

3、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突发性教育问题迅速作出的恰当而准确的判断并进行随机应变的能力。

4、教学过程:指教师、学生、教材和目标等教学活动的各种基本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时间流程5、发展性教学:是由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科夫创立的一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新教学理论体系。

6、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7、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它既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

8、综合课程:采用合并相邻领域的学科的办法,以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于是产生了一种综合课程或广域课程9、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发现教学模式最积极的倡导者。

10、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11、教育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12、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13、教育法规: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国家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14、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给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基础教育改革期末考试重点

基础教育改革期末考试重点

基础教育改革期末考试重点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期末考试一直被视为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针对期末考试的内容安排,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掌握情况。

本文将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期末考试重点进行探讨,并就各学科的考察要点进行分析。

语文在语文考试中,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隐含的意义,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还需具备写作能力,能够合理组织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

语文考试的题型多样,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文言文等。

数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期末考试中数学的考察重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空间、函数与应用三个方面。

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四则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等内容。

在几何与空间方面,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掌握平面几何问题的解题方法。

在函数与应用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能够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英语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基础教育重要的外语学科。

期末考试中,英语的重点考察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学生需要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口语练习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写作能力。

科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

期末考试中,科学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领域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科学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和解释科学现象。

社会学科社会学科包括地理、历史和政治等学科,重点考察学生对社会学科知识的掌握。

地理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球环境的理解;历史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政治考察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深入理解社会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

综合考察综合考察是期末考试的一大特点,旨在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考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练习和综合性评价等。

教育基础大题知识点总结

教育基础大题知识点总结

教育基础大题知识点总结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态度,使其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基础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内容。

1. 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指在学生入学6年至15年之间(具体划分标准因国家而异)所接受的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语文主要包括语法、阅读、写作、词汇等内容;数学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几何、代数、方程、函数、概率等内容;外语主要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外语的基础知识;物理、化学、生物主要包括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知识;地理主要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现象及其原因、地理分区等内容;历史主要包括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等内容;政治主要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宪法、法律、国际关系等内容。

除了学科知识外,基础教育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加强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2.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劳动者和技术管理人才,满足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技术、职业素质等内容。

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各种技术操作的训练和技能培养,例如焊接、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等;职业技术主要包括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例如建筑工程、制造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化工技术等;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

教基期末知识总结

教基期末知识总结

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1 名词解释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耦合的过程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者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2 简答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教育发展的趋势答:信息社会的教育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学校的目的不仅为了满足职业预备的需要,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需要;学校类型多样化;学校市场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方向。

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继教育的生产性之后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第三,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无论是在物质,信息方面还是在资金,知识,人员等方面的交流都日益频繁。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因此,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以及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威胁人类生存的国际问题。

与此同时,教育本土化的浪潮将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出现,成为人们重建本土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主要论题,因此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教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改革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需求。

全民教育的理念不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观点答: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2、教育即学生个体体验继续不断的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学习现实社会中所需求的基本态度,技能知识4、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讣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LI 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LI 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

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LI标,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口标和科学发展水平。

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口。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LI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口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

(完整word版)《教育学基础》期末重点知识整理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教育学基础》期末重点知识整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

教育的含义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的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3.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特点:(1)启蒙性与长期性(2)全面性与渗透性(3)针对性和权威性学校教育的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内容的系统性社会教育的特点:(1)对象的开放性(2)内容的多样性(3)媒介的多元化4.教育理念的含义及作用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作用:(1)反思与概括作用(2)导向与激励作用(3)创新作用5.当代主要的教育理念(1)终身教育理念【特征: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2)全民教育理念【特征:差别平等、普及化】(3)素质教育理念【特征: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6。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简答或论述)(1)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自觉性的提升(3)教育学为反思性、研究性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上)1.教育功能的分类(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2。

影响人类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因素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可能.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与阶段。

教育学基础复习总结

教育学基础复习总结

教育学基础复习总结第一篇:教育学基础复习总结第一章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起源分为: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4、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5、信息社会的教育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三)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6、《雄辩术世界》——昆体良7、《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6、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7、《大教学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8、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9、《爱弥儿》——法国思想家卢梭10、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11、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第二章1、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3、教育的个体功能(书上)4、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书上)5、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保存、选择、融合、创造第三章1、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的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B基础教育学教复习提纲

B基础教育学教复习提纲
14
386
13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和优缺点,并分析其如何改变才能适应当代社会中的教育现实。
14
347
14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4
368-370
15
德育的原则有哪些?
15
406-407
16
一位校长应该如何将自己的学校办成名校,结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德育方法原理是如何实现的。
15
407
17
一个班主任如何应用教育学原理来建设自己的班级?
B《基础教育学教程》期末复习提纲
2011.6.20
序号
题目
章第
页码
1
“教育学”的概念。
1
1
2
“教育”的概念。
2
32
3
什么叫儿童的主体性?主体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何作用?
3
72-73
4
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4
83
5
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的意义和途径。
5
126
6
家庭教育没做好,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做好的。
7
7
教学是指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一般不需要实践活动。
10
8
结合某一班会来说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10
235
9
分析一个案例中的教学艺术与机智。
12、14
309、370、373
10
学习需要的内涵,理解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并使它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
13
323
11
结合课堂实录说明问题教学的应用及启示。
14
12
说课与上课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两者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重视说课。
16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教学法、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

因此,在进行教育学基础的学习和复习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巧。

一、教学法教学法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进行教学法的学习和复习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估: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估标准。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要求和情境。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便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3. 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课程设计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而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时间安排、教材选择、教学评估等方面。

二、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在进行心理学的学习和复习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 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动机是学习成效的关键。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理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2. 认知和发展过程:学生进行学习时,需要了解其认知和发展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设计。

3. 学生评估和指导:学生评估和指导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确保对学生进行全面和合理的评估,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进行社会学的学习和复习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 社会结构和变迁:社会结构和变迁对教育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需要了解和考虑社会结构和变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调整。

2. 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内容的匹配:教学内容需要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匹配。

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

教育学基础重要知识点期末总结

教育学基础重要知识点期末总结

CH11.教育三要素答: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2.什么是教育影响?答: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教育发展史中信息社会教育特征答: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去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CH21.教育功能类型(正、负, 显、隐)答: 从作用对象看, 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方向看, 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呈现看, 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可分为 A-显性正向功能B-隐形正向功能C-隐性负性功能D-显性负向功能*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可分为 A-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对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C-教育对社会的发展的负向功能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负向功能2.个体、社会的教育功能与其表现(个体正、个体负)答: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对个体的正向功能❶促进个体社会化:1、学习生活技能2.内化社会文化3.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4.学会在每个场合下认同自己身份❷促进个体个性化: 1.主体意识形成, 主体能力表现2.个体差异充分发展, 形成人的独特性3.开发人的创造性, 个体价值实现教育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1、应试教育与显存管理模式束缚想象力2.过重的学业负担璀璨学生身心健康3.教育功利性是教育丧失对人的关怀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 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CH31.教育目地的价值取向(社会、个人)的概念答: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型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重要的领域。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 把人作为根本所在。

基础教育学期末复习

基础教育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是什么?(质的特点)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3、教育的历史发展4、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质的特点:1.把培养人作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培养人——道德(最高目的)——向善(核心)(2)直接目标:培养人教育的其他功能为间接目标(3)人类特有的活动2.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3.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方式3、教育的历史发展(一)1、原始的教育状况:经验的传递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进行,没有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

(二)2.古代学校教育的产生奴隶社会:学校的出现。

世界最早的学校:约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我国学校的出现:约公元前2000年的夏商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4.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三)现代教育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的学校法令:普及教育的开端;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普及初等教育(义务教育);教育法制化和世俗化;二战后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

我国解放初期入学率仅为20%,1986年制定《义务教育法》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世界人权宣言》: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和生存权;《儿童权利公约》:“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教育的地位提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四)、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本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成书于战国末期。

权属1229个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教育学:研究培养人、开发人的潜能的学问,是研究教育活动、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2、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社会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基本途径,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4、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5、“课程开发”的概念。

课程开发是指课程开发主体基于不同的课程观自主自觉地进行调研审视与研制课程方案的过程6、“教学”的概念。

是以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教学交往活动,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7、教学原则: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8、教育政策:是政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策略和行动准则9、教育法规: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国家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10、启发性原则:指教师的教要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配合,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从而有效地发展智力11、什么叫儿童的主体性?主体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何作用?儿童的主体性就是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意志和发展要求支配自己和行为,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和创新的内在需求。

作用:1、发挥儿童主体性,使儿童积极参与生活和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心智的成熟。

2、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培养儿童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可以促进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12、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3)坚持培养“劳动者”或“建设者”(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13、什么叫“应试教育”?你对“应试教育”有何看法?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看法:(1)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经济发展一平衡,就业机会多(2)智育目标狭隘化(3)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4)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5)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14、实施素质教育应处理好哪些关系?(1)素质与教育的关系(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3)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4)教师素质与学生素质的关系(5)素质教育与学业考试的关系(6)素质教育与减轻学习负担的关系(7)素质教育与“双基”(基础和基本)教学的关系15、教师职业的角色?(1)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2)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者(3)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4)民主师生关系的构建者(5)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6)学生终身学习的示范者16、如何理解教师是民主师生关系的构建者?(1)教育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关系系统(2)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高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3)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来看待(4)还必须对所有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和一视同仁(5)还必须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17、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1)专业道德(2)专业理念(3)专业知识(4)专业能力(本体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18、“学习社会”的概念与特征?学习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能够充分满足全民终身学习多样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体征:1.学习社会是一个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社会2.学习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

3.学习社会是一个无学习障碍的社会4.学习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社会 5.学习社会是一个发展性的社会 6.学习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7.学习社会是一个充满成功机会的社会8.学习社会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

19、家庭环境建设包括哪些内容?(1)优化家庭教育(2)建设物质环境(3)改善家庭成员的行为(4)建设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20、家庭教育环境的功能?(1)生活教育功能(2)伦理道德教育功能(3)精神情感教育功能21、了解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决策主体多元化(2)课程内容现代化(3)学习方式个别化(4)课程设置综合化(5)课程视野全球化22、教学的内涵?(1)教学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活动(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系列教学交往活动(3)教学是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干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23、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1)教学整体性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

(3)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4)启发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6)知行统一原则(7)循序渐进原则(8)巩固性原则(9)反馈控制原则(10)互动建构原则24、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有哪些?(1)掌握学习教学模式(2)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3)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教学模式(4)讲解接受教学模式(5)自学辅导教学模式(6)案例教学模式(7)发现教学模式(8)探究教学模式(9)网络教学模式(10)过程教学模式2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含义和依据?(重点把握“讲授法”和“情境教学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实验法6、参观法7、实习法8、读书指导法9、发表教学法10、欣赏教学法11、故错教学法12、尝试教学法13、情境教学法26、什么叫教学艺术?如何理解?309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综合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理解:教学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而独具有其内在规定性,即始终将教育性作为自己的本质特点。

教学艺术所运用的材料和工具是人及其知识、品德与个性,贯穿整个教学艺术过程中的最突出的因素是人,教学艺术就是培养人的艺术,其教育性是非常鲜明突出的。

27、试述各种教学策略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336-3391、一般性教学策略和特殊性教学策略2、内动型教学策略和外联型教学策略。

内动型教学策略不易为人所知,而外联型教学策略虽说很容易被他人所知觉,但往往又容易被人误解为教学行为。

3、替代型教学策略和生成型教学策略。

替代型教学策略主要优点是:信息加工强度大,短期内可以使学生较多材料,可以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测的学习结果,适用于学习策略有限的学习者。

其缺点是: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信息加工不够深入,缺乏个性、独立性,容易引发学习者的学习惰性。

生成型教学策略主要优点是:信息加工深入,学习效果好,激发兴趣、动机,学习结果高度个性化。

缺点是:对学生的自主性和智力有较高的要求。

4、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5、方法型教学策略、内容型教学策略、方式型教学策略和任务型教学策略28、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1、从学习目标出发2、根据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3、符合学习内容4、适合学生特点5、考虑教师情况6、考虑教学情境7、考虑物资条件29、论述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及优缺点。

346-348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有3个方面,可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优点:1、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位学生教学,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

2、由于课是教师设计、组织,教学过程是按照严格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的,这样。

整个教学活动能够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取系统的知识,也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3、由于按学生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4、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品质。

局限: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

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缺少灵活性。

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课程标准)368-3701、目标明确,完成任务2、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3、方法适合,善“启”会“导”4、组织科学,具有教学机智5、语言清晰,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6、态度积极,气氛活跃31、德育的内容(重点掌握道德品质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394-396 1、道德品质教育2、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教育3爱国主义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法纪教育6、思想政治教育7、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8、道德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9、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32、德育的原则有哪些?1、知行统一原则2、生活原则3、主体原则4、体验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33、教育的方法?(1)道德叙事法(2)讨论争辩法(3)价值澄清法(4)随机教育法(5)活动实践法(6)环境熏陶法(7)品德评价法(8)自我教育法(9)34、你作为一个新的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2、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3、选拔培养使用班干部,形成班级领导核心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5、建立集体规范,培养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班风35、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424-425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对转化后要充满信心。

后进生大多数对班主任存有隔阂、回避和逆反的心理。

其次,班主任要立于不败之地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长善救失。

再次,班主任要善于研究后进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

最后,班主任要善于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转化后进生。

36、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方法(重点掌握心理疏导法和思想教育法432-435) 1、调查与研究法2、学生行为观测法2、心理辅导法3、心理疏导法4、思想教育法5、目标激励法6、自我管理法37、学校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四条基本原则。

473-476环节:1、计划2、执行3、检查4、总结原则:1、方向性原则2、教学为主的原则3、依靠教师的原则4、效益性原则38、“教育测评”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