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册 (新)综合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习题

合集下载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判定 》知识全解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判定 》知识全解

《相似三角形判定》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理解相似三角形几种判定,并能简单地应用.
知识结构
内容解析
(1)相似三角形判定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判定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判定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相似三角形判定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的过程.
教法导引
(1)注重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与类比.
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复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与SAS,类比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与SAS,提出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两个判定.
(2)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提升的方式展开教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加强与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
学法建议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中注重探究学习,在本课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何进行判定三角形相似呢?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若能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ABC∽△A′B′C′且ABA′B′=12,则S△ABC∶S△A′B′C′为( )A.1∶2B.2∶1C.1∶4D.4∶12.如图,△ABC与△DE F相似,相似比为1∶2,BC的对应边是EF,若BC=1,则EF的长是( )A.1B.2C.3D.43.已知△ABC∽△DEF,且AB∶DE=1∶2,则△ABC的面积与△DEF的面积之比为( )A.1∶2B.1∶4C.2∶1D.4∶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E、BD,且AE、BD交于点F,S△DEF :S△ABF=4:25,则DE:EC=()A.2:3 B.2:5 C.3:5 D.3:25.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1对B.2对C.3对D.4对6.如图,P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A.1条B.2条C.3条D.4条7.如图,点P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不与直线AB重合)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最多有( )A.2条B.3条C.4条D.5条8.如图,在方格纸中,△ABC和△EPD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EPD,则点P所在格点为( )A.P1 B.P2C.P3D.P49.要做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知三角形框架甲的三边分别为50cm,60cm,80cm,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框架乙共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0.如图,在△ABC中,CD⊥AB,且CD2=AD•DB,AE平分∠CAB交CD于F,∠EAB=∠B,CN=BE.①CF=BN;②∠ACB=90°;③FN∥AB;④AD2=DF•D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二、填空题11.若△ABC∽△DEF,且△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比值为.1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是.13.若△ABC∽△A′B′C′,且AB:A′B′=3:4,△ABC的周长为12 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14.下图中的每个点(包括△ABC的各个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P、Q、G、H中找一个点,使它与点D、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这个点可以是.(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1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对.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l经过原点,且与y轴正半轴所夹的锐角为60°,过点A(0,1)作y轴的垂线l于点B,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以A1B.BA为邻边作▱ABA1C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以A2B1.B1A1为邻边作▱A1B1A2C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Cn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BC,AB上,且∠ADE=60°. 求证:△ADC∽△DEB.18.如图,A、B、C、P四点均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格点上.(1)判断△PBA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求∠BAC的度数.19.如图所示,已知AB∥CD,AD,BC相交于点E,F为BC上一点,且∠EAF=∠C.求证:(1) ∠EAF=∠B;(2) AF2=FE·FB.20.如图,在△ABC中,AD和BG是△ABC的高,连接GD.(1)求证△ADC∽△BGC;(2)求证CG·AB=CB·DG.21.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边BC上一点,BP=3PC,Q是CD的中点(1)求证:△ADQ∽△QCP;(2)若AB=10,连接BD交AP于点M,交AQ于点N,求BM,QN的长.2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是AB延长线上一点,E是AC上一点,DE交BC于点F.(1)如图①,若BD=CE,求证:DF=EF.(2)如图②,若BD=1nCE,试写出DF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点E在CA的延长线上,那么(2)中结论还成立吗?试证明.答案1.C2.B3.B4.A5.C.6.C7.C.8.B9.C.10.C.11.答案为:1:4.12.答案为:4:9.13.答案为:16cm.14.答案为:Q.15.答案为:4.16.答案为(﹣3×4n﹣1,4n).17.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C=60°∴∠ADB=∠CAD+∠C=∠CAD+60°∵∠ADE=60°∴∠ADB=∠BDE+60°∴∠CAD=∠BDE∴△ADC∽△DEB.18.解:(1)△PBA与△ABC相似,理由如下:∵AB=5,BC=5,BP=1∴∵∠PBA=∠ABC∴△PBA∽△ABC;(2)∵△PBA∽△ABC∴∠BAC=∠BPA∵∠BPA=90°+45°=135°∴∠BAC=135°.19.证明:(1)∵AB∥CD∴∠B=∠C又∠C=∠EAF∴∠EAF=∠B(2)∵∠EAF=∠B,∠AFE=∠BFA ∴△AFE∽△BFA则AFBF=FEFA∴AF2=FE·FB20.解:(1) ∵在△ABC中,AD和BG是△ABC的高∴∠BGC=∠ADC=90°.又∠C=∠C∴△ADC∽△BGC.(2)∵△ADC∽△BGC∴CGDC=BCAC.∴CGBC=DCAC.又∠C=∠C∴△GDC∽△BAC.∴CGBC=DGAB.∴CG·AB=CB·DG.21.证明:(1)∵正方形ABCD中,BP=3PC,Q是CD的中点∴PC=14﹣BC,CQ=DQ=12CD,且BC=CD=AD∴PC :DQ =CQ :AD =1:2 ∵∠PCQ =∠ADQ =90° ∴△PCQ ∽△ADQ (2)∵△BMP ∽△AMD ∴BM :DM =BP :AD =3:4 ∵AB =10 ∴BD =10 2 ∴BM =同理QN =53 5.22.证明:(1)在题图①中作EG ∥AB 交BC 于点G 则∠ABC =∠EGC ,∠D =∠FEG. ∵AB =AC ,∴∠ABC =∠C. ∴∠EGC =∠C.∴EG =EC. ∵BD =CE ,∴BD =EG. ∵∠D =∠FEG ,∠BFD =∠GFE ∴△BFD ≌△GFE. ∴DF =EF. (2)解:DF =1nEF.证明:在题图②中作EG ∥AB 交BC 于点G ,则∠D =∠FEG.由(1)得EG =EC. ∵∠D =∠FEG ,∠BFD =∠EFG ∴△BFD ∽△GFE.∴BD EG =DF EF. ∵BD =1n CE =1n EG∴DF =1n EF.(3)解:成立.证明:在题图③中作EG ∥A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则仍有EG=EC,△BFD∽△GFE.∴BDEG=DFEF.∵BD=1nCE=1nEG,∴DF=1nEF.。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说课稿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说课稿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这是学生对几何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教材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图形示例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的基本数学知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2.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几何画板等,直观地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结合图形示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9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9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相似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能够运用判定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2.通过示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的定义。

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判定条件和性质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判断给定的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题。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总结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图形的相似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图形的相似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上,AB的长为10毫米,AC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管口中DE正好对着量具上20份处(DE∥AB),那么小管口径DE的长是______毫米.【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DE∥AB,∴△CDE∽△CAB,∴CD:CA=DE:AB,∴20:60=DE:10,∴DE毫米,∴小管口径DE的长是毫米.故答案为.2.【答题】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和点F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和EF,两标杆相隔52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和E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2米到点G处,在G处测得建筑物项端A标杆顶端C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后退4米到点H处,在H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______米.【答案】54【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AB⊥BH,CD⊥BH,EF⊥BH,∴AB∥CD∥EF,∴△CDG∽△ABG,△EFH∽△ABH,∴,∵CD=DG=EF=2m,DF=52m,FH=4m,∴,∴,解得BD=52,∴,解得AB=54,即建筑物的高是54m.故答案为54.3.【答题】如图所示为某种型号的台灯的横截面图,已知台灯灯柱AB长30cm,且与水平桌面垂直,灯臂AC长为10cm,灯头的横截面△CEF为直角三角形,当灯臂AC 与灯柱AB垂直时,沿CE边射出的光线刚好射到底座B点.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该台灯在桌面可照亮的宽度BD的长为______cm.【答案】100【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AB⊥BD,AC⊥AB,∴AC∥BD.∴∠ACB=∠DBC.∵∠A=∠BCD=90°,∴△ABC∽△CDB.∴,∴BC2=AC•BD,在Rt△ABC中,BC2=AC2+AB2=102+302=1000,∴10BD=1000.∴BD=100(cm).故答案为100.4.【题文】如图,小明家窗外有一堵围墙AB,由于围墙的遮挡,清晨太阳光恰好从窗户的最高点C射进房间的地板F处,中午太阳光恰好能从窗户的最低点D射进房间的地板E处,小明测得窗子距地面的高度OD=1m,窗高CD=1.5m,并测得OE =1m,OF=5m,求围墙AB的高度.【答案】4 m.【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延长OD,∵DO⊥BF,∴∠DOE=90°,∵OD=1m,OE=1m,∴∠DEB=45°,∵AB⊥BF,∴∠BAE=45°,∴AB=BE,设AB=EB=x m,∵AB⊥BF,CO⊥BF,∴AB∥CO,∴△ABF∽△COF,∴,∴,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答:围墙AB的高度是4m.5.【题文】如图,要从一块Rt△ABC的白铁皮零料上截出一块矩形EFGH白铁皮.已知∠A=90°,AB=16cm,AC=12cm,要求截出的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为2:1,且较长边在BC上,点E,F分别在AB,AC上,所截矩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答案】矩形的长为cm,宽为cm.【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如图,过点A作AN⊥BC交HF于点M,交BC于点N.∵∠BAC=90°,∴∠BNA=∠BAC,BC20(cm).又∵∠B=∠B,∴△ABN∽△CBA,∴,∴AN(cm).∵四边形EFGH是矩形,∴EF∥HG,∴∠AHF=∠B,∠AFM=∠C,∴△AHF∽△ABC,∴.设EF=x,则MN=x,由截出的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为2:1可知HF=2x,,解得x,∴2x.答:截得的矩形的长为cm,宽为cm.6.【答题】如图,路灯距离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站在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A处,则小明的影子AM长为______米.【答案】5【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根据题意,易得△MBA∽△MCO,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即,解得AM=5.∴小明的影长为5米.7.【答题】如图,为了估计荆河的宽度,在荆河的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在近岸取点和,使点、、在一条直线上,且直线与河垂直,在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上选择适当的点,与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如果,,,则荆河的宽度为()A. B. 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求出PQ的长度.由题意可知:QR∥ST,∴△PQR∽△PST,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列出方程即可求出PQ的长度.【解答】由题意可知:QR∥ST,∴△PQR∽△PST,∴.设PQ=x,∴,解得x=120.故PQ=120m.选B.8.【答题】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米的竹竿的影长为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这棵树的影长为米,则树高为______米.【答案】4【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运用;熟记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设这棵树的高度是x米,根据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得出比例式,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设这棵树的高度是x米,根据题意得1:0.8=x:3.2,解得x=4;即这棵树的高度为4米.故答案为4.9.【答题】如图,小明用2m长的标杆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根据图示条件,树高为______m.【答案】7【分析】根据题意知道,物体的长度和它的影子的长度的比值一定,即物体的长度和它的影子的长度的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这棵树高是x米,2:6=x:(6+15),6x=21×2,x=7.故答案是7.10.【题文】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Q和S,使点P、Q、S共线且直线PS与河垂直,接着再过点S且与PS垂直的直线a上选择适当的点T,确定PT与过点Q且垂直PS的直线b的交点R.如果测得QS=45m,ST=90m,QR=60m,求河的宽度PQ.【答案】90m.【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已知得出△PQR∽△PST是解题关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代入求出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得出QR∥ST,则△PQR∽△PST,故,∵QS=45m,ST=90m,QR=60m,∴,解得PQ=90(m),∴河宽度为90米.11.【题文】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它的一条边BC=100米,BC边上的高AH=80米.某单位要沿着边BC修一座底面是矩形DEFG的大楼,D、G分别在边AB、AC 上.若大楼的宽是40米,求这个矩形的面积.【答案】2000平方米或1920平方米.【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出△ADG∽△ABC,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出矩形的长,然后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矩形DEFG中DG∥EF,∴∠ADG=∠B,∠AGD=∠C,∴△ADG∽△ABC,∴.①若DE为宽,则,∴DG=50,此时矩形的面积是50×40=2000平方米;②若DG为宽,则,∴DE=48,此时矩形的面积是48×40=1920平方米.12.【答题】在小孔成像问题中,如图所示,若为O到AB的距离是18cm,O到CD的距离是6cm,则像CD的长是物体AB长的()A. B. C. 2倍 D. 3倍【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作OE⊥AB于E,OF⊥CD于F,根据题意得到△AOB∽△CO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计算即可.【解答】如图,作OE⊥AB于E,OF⊥CD于F,由题意得,AB∥CD,∴△AOB∽△COD,∴==,∴像CD的长是物体AB长的.故选A.13.【答题】如图是小明在建筑物AB上用激光仪测量另一建筑物CD高度的示意图,在地面点P处水平放置一平面镜,一束激光从点A射出经平面镜上的点P反射后刚好射到建筑物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5米,BP=20米,PD=32米,B、P、D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建筑物CD的高度是______米.【答案】24【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ABP∽△CDP是解题关键.由已知得△ABP∽△CDP,根据相似形的性质可得=,解答即可.【解答】由反射的性质可得∠APB=∠CPD,又∠ABP=∠CDP=90°,∴△ABP∽△CDP,∴=,∴CD===24(米).故答案为24.14.【题文】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侧面示意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于点D,已知DA=15mm,DO=24mm,DC=10mm,我们知道铁夹的侧面是轴对称图形,请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答案】30mm.【分析】【解答】作出示意图.连接AB,同时连结OC并延长交AB于E,∵夹子是轴对称图形,故OE是对称轴,∴OE⊥ABAE=BE,∴Rt△OCD∽Rt△OAE,∴,而,即,∴AB=2AE=30(mm).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30mm.15.【题文】小青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某一时刻他测得长1米的标杆的影长为1.4米,与此同时他发现旗杆AB的一部分影子BD落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影子CD落在楼房的墙壁上,分别测得其长度为11.2米和2米,如图所示.请你帮他求出旗杆AB的高度.【答案】10米.【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求解即可【解答】过点C作CH⊥AB.设AH=x米,,解得x=8,AB=8+2=10米.答:AB的高度为10米.16.【题文】数学实践小组想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池塘边一棵树的高度AB.测量和计算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如图,树与地面垂直,在地面上的点C处放置一块镜子,小明站在BC的延长线上,当小明在镜子中刚好看到树的顶点A时,测得小明到镜子的距离CD=2米,小明的眼睛E到地面的距离ED=1.5米;②将镜子从点C沿BC的延长线向后移动10米到点F处,小明向后移动到点H处时,小明的眼睛G又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树的顶点A,这时测得小明到镜子的距离FH =3米;③计算树的高度AB;【答案】15米.【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题意得出△ABF∽△GH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设AB=x米,BC=y米.∵∠ABC=∠EDC=90°,∠ACB=∠ECD,∴△ABC∽△EDC,∴,∴,∵∠ABF=∠GHF=90°,∠AFB=∠GFH,∴△ABF∽△GHF,∴,∴,∴,解得y=20,把y=20代入中,得x=15,∴树的高度AB为15米.17.【题文】“创新实践”小组想利用镜子与皮尺测量大树AB的高度,因大树底部有障碍物,无法直接测量到大树底部的距离.聪明的小颖借鉴《海岛算经》的测量方法设计出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测量者站在点F处,将镜子放在点M处时,刚好看到大树的顶端,沿大树方向向前走2.8米,到达点D处,将镜子放在点N处时,刚好看到大树的顶端(点F,M,D,N,B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FM=1.5米,DN=1.1米,测量者眼睛到地面的距离为1.6米,求大树AB的高度.【答案】9.6米.【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NB的长为x米,则MB=x+1.1+2.8﹣1.5=(x+2.4)米.通过△CND∽△ANB和△EMF∽△AMB的性质求得x的值,然后结合求得大树的高.【解答】设NB的长为x米,则MB=x+1.1+2.8﹣1.5=(x+2.4)米.由题意,得∠CND=∠ANB,∠CDN=∠ABN=90°,∴△CND∽△ANB,∴.同理,△EMF∽△AMB,∴.∵EF=CD,∴,即.解得x=6.6,∵,∴.解得AB=9.6.答:大树AB的高度为9.6米.18.【题文】如图,一块材料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ABC,边BC=120mm,高AD=80mm,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答案】48mm.【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注意数形结合的运用是解题关键.根据正方形的对边平行得到BC∥EF,利用“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其它两边的延长线,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设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x mm,则KD=EF=x,AK=80﹣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比例式,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解答】∵四边形EGFH为正方形,∴BC∥EF,∴△AEF∽△ABC;设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x mm,则KD=EF=x,AK=80﹣x,∵EF∥BC,∴△AEF∽△ABC,∵AD⊥BC,∴,∴,解得x=48.答: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48mm.19.【题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户外广告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户外广告装置多设立于城市道路、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边上,面向密集的车流和人流.某天,小芳走到如图所示的C处时,看到正对面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从东面驶来,到达Q处时,恰好被公路北侧边上竖着的一个长12m的广告牌AB挡住,3s后在P处又重新看到该汽车的全部车身,已知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1.6km/h,假设AB∥PQ,公路宽为10m,求小芳所在C处到公路南侧PQ的距离.【答案】30m.【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证明△CAB∽△CPQ是本题的关键.通过证明△CAB∽△CPQ可得,可求解.【解答】设小芳所在C处到公路南侧PQ的距离为x m,21.6km/h=6m/s,∵AB∥PQ,∴△CAB∽△CPQ,∴,∴,∴x=30,∴小芳所在C处到公路南侧PQ的距离为30m.20.【答题】如图,有一块直角边AB=4cm,BC=3cm的Rt△ABC的铁片,现要把它加工成一个正方形(加工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C. 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边长,熟练掌握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是关键.过点B 作BP⊥AC,垂足为P,BP交DE于Q,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P的长度,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BDE∽△BAC,设边长DE=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出x的长度可得.【解答】如图,过点B作BP⊥AC,垂足为P,BP交DE于Q.∵S△ABC•AB•BC•AC•BP,∴BP.∵DE∥AC,∴∠BDE=∠A,∠BED=∠C,∴△BDE∽△BAC,∴.设DE=x,则,解得x,选D.。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7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7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具备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2.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几何图形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边长和角度是否相等?从而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个相似三角形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引导学生发现相似三角形的特点,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几个相似三角形,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判断错误,引导学生总结出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题专项练习+解析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题专项练习+解析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题专项练习+解析一.解答题(共12小题)1.如图,在△ABC中,AB=AC,∠A=36°,BD为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和一对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2)选择(1)中一对加以证明.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连接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ABE∽△DEF;(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的长.3.如图,已知△ABC中,AB=,AC=,BC=6,点M为AB的中点,在线段AC上取点N,使△AMN与△ABC相似,求MN的长.4.如图,△ABC中,AB=AC,BE⊥AC于E,D是BC中点,连接AD与BE交于点F,求证:△AFE∽△BCE.5.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 点重合),∠ADE=45°.求证:△ABD∽△DCE.6.如图,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CAB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C与网格上的直线相交于点M.(1)填空:AC= ,AB= .(2)求∠ACB的值和tan∠1的值;(3)判断△CAB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7.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F为CA延长线上一点,∠F=∠C.(1)若BC=8,求FD的长;(2)若AB=AC,求证:△ADE∽△DFE.8.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①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②点P1,P2,P3,D,F都是△DEF边上的5个格点,请在这5个格点中选取3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使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写出一个即可,并在图中连接相应线段,不必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ABC中CE⊥AB于E,BF⊥AC于F,求证:△AEF∽△ACB.10.如图,点D在等边△ABC的BC边上,△ADE为等边三角形,DE与AC交于点F.(1)证明:△ABD∽△DCF;(2)除了△ABD∽△DCF外,请写出图中其他所有的相似三角形.11.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上的点,且BD=CE,连接BE、AD,相交于点F.(1)求证:△ABD≌△BCE;(2)图中共有对相似三角形(全等除外).并请你任选其中一对加以证明.你选择的是.12.如图,△ABC和△ADE中,∠BAD=∠CAE,∠ABC=∠ADE.(1)写出图中两对相似三角形(不得添加字母和线).(2)请选择其中的一对三角形,说明其相似的理由.湖南省澧县张公庙镇中学2015-2016学年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题专项练习+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一.解答题(共12小题)1.解:(1)△ADE≌△BDE,△ABC∽△BCD;(2)证明:∵AB=AC,∠A=36°,∴∠ABC=∠C=72°,∵BD为角平分线,∴∠ABD=∠ABC=36°=∠A,在△ADE和△BDE中∵,∴△ADE≌△BDE(AAS);证明:∵AB=AC,∠A=36°,∴∠ABC=∠C=72°,∵BD为角平分线,∴∠DBC=∠ABC=36°=∠A,∵∠C=∠C,∴△ABC∽△BCD.2.(1)证明:∵ABCD为正方形,∴AD=AB=DC=BC,∠A=∠D=90°,∵AE=ED,∴,∵DF=DC,∴,∴,∴△ABE∽△DEF;(2)解:∵ABCD为正方形,∴ED∥BG,∴,又∵DF=DC,正方形的边长为4,∴ED=2,CG=6,∴BG=BC+CG=10.3.解:①图1,作MN∥BC交AC于点N,则△AMN∽△ABC,有,∵M为AB中点,AB=,∴AM=,∵BC=6,∴MN=3;②图2,作∠ANM=∠B,则△ANM∽△ABC,有,∵M为AB中点,AB=,∴AM=,∵BC=6,AC=,∴MN=,∴MN的长为3或.4.证明:∵AB=AC,D是BC中点,∴AD⊥BC,∴∠ADC=90°,∴∠FAE+∠AFE=90°,∵BE⊥AC,∴∠BEC=90°,∴∠CBE+∠BFD=90°,∵∠AFE=∠BFD,∴∠FAD=∠CBE,∴△AFE∽△BCE.5.证明:∵∠BAC=90°,AB=AC=1,∴△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45°,∴∠1+∠2=180°﹣∠B=135°,∵∠ADE=45°,∴∠2+∠3=135°,∴∠1=∠3,∵∠B=∠C,∴△ABD∽△DCE.6.解:(1)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2.AB==2故答案是:2,2;(2)如图所示,BC==2.又由(1)知,AC=2,AB=2,∴AC2+BC2=AB2=40,∴∠ACB=90°.tan∠1==.综上所述,∠ACB的值是90°和tan∠1的值是;(3)△CAB和△DEF相似.理由如下:如图,DE=DF==,EF==.则===2,所以△CAB∽△DEF.7.解:(1)∵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BC.∴∠AED=∠C.∵∠F=∠C,∴∠AED=∠F,∴FD==4;(2)∵AB=AC,DE∥BC.∴∠B=∠C=∠AED=∠ADE,∵∠AED=∠F,∴∠ADE=∠F,又∵∠AED=∠AED,∴△ADE∽△DFE.8.解:①△ABC和△DEF相似.理由如下:∵根据图示知:AB=2,AC=,BC=5,ED=4,DF=2,EF=2,∴===,∴△ABC∽△DEF;②△ACB∽△DP3P2.理由如下:∵由①知,△ABC∽△DEF,∴∠D=∠A.连接DP2P3,DP3=,DP2=,P2P3=.∵==,∴△ACB∽△DP3P2.9.证明:∵CE⊥AB,BF⊥AC,∴∠AEC=∠AFB=90°.∵∠A是公共角,∴△ABF∽△ACE.∴,∴,又∠A是公共角,∴△AEF∽△ACB.10.(1)证明:∵△ABC,△ADE为等边三角形,∴∠B=∠C=∠3=60°,∴∠1+∠2=∠DFC+∠2,∴∠1=∠DFC,∴△ABD∽△DCF;(2)解:∵∠C=∠E,∠AFE=∠DFC,∴△AEF∽△DCF,∴△ABD∽△AEF,故除了△ABD∽△DCF外,图中相似三角形还有:△AEF∽△DCF,△ABD∽△AEF,△ABC∽△ADE,△ADF∽△ACD.11.(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C=BA,∠ABD=∠C=60°,在△ABD和△BCE中,∴△ABD≌△BCE(SAS);(2)4对,分别是△BDF∽△BEC,△DBF∽△DAB,△AFE∽△ACD,△AFE∽△BAE,选择证明△AEF∽△BEA,∵△ABC是等边三角形,∴AC=BA,∠C=∠BAE=60°,AC=BC,∵BD=CE,∴AE=CD,∴△ACD≌△BAE(SAS),∴∠DAC=∠ABE,又∵∠AEF=∠BEA,∴△AEF∽△BEA.12.(1)解:△ABC∽△ADE,△ABD∽△ACE;(2)△ABD∽△ACE.证明:由(1)知△ABC∽△ADE,∴=,∴AB×AE=AC×AD,∴=,∵∠BAD=∠CAE,∴△ABD∽△ACE.初中数学试卷。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解析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DE//BC,ADAB =23,则S△ADES四边形DBCE的值是()A. 45B. 1 C. 23D. 492.如果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三角形的每个角()A. 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B. 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C. 都扩大为原来的25倍D. 都与原来相等3.如图,在△ABC中,∠ACD=∠B,若AD=2,BD=3,则AC长为()A. √5B. √6C. √10D. 64.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其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过点C作CR⊥FG于点R,再过点C作PQ⊥CR分别交边DE,BH于点P,Q.若QH=2PE,PQ=15,则CR的长为()A. 14B. 15C. 8√3D. 6√55.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的高,若AD=2,A′D′=3,则△ABC与△A′B′C′的面积的比为()A. 4:9B. 9:4C. 2:3D. 3:26.如图,在△ABC中,AB=AC=6,D为AC上一点,连接BD,且BD=BC=4,则DC为()A. 2B. 52C. 83D. 57.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②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菱形都相似⑤两个位似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A. 2B. 3C. 4D. 58.如图,△ABC中,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A. ADDB =DEBCB. EFAD=BFBCC. EFAB=DEBCD. AEEC=BFFC9.如图,在△ABC中,E,G分别是AB,AC上的点,∠AEG=∠C,∠BAC的平分线AD交EG于点F,交BC于点D,若AFDF =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EBE =35B. EFCD=35C. EFFG=23D. EGBC=2310.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一点,且DE//BC,若S△ADE:S△ABC=4:9,则DE:BC等于()A. 4:9B. 2:3C. 4:5D. 1:2二、填空题1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则△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______.12.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与直线y=kx(k<0)相交于点A、B,以AB为底作等腰三角形,使∠ACB=120°,且点C的位置随着k的不同取值而发生变化,但点C始终在某一函数图象上,则这个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13.如图所示,n+1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点A,C1,C2,C3,…C n在同一条直线上,若记△B1C1D1的面积为S1,△B2C2D2的面积为S2,△B3C3D3的面积为S3,…,△B n C n D n的面积为S n,则S n=______.14.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BC、AB上的点,AD、CE相交于点F,AE=15EB,BD=13BC,则CF:EF=______.15.如图,点P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2,PB⊥BF,垂足为点B,请在射线BF上找一点M,使得以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BM=______.三、解答题16.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线.(1)如图1,在△ABC中,∠A=40°,∠B=60°,当∠BCD=______时,CD为△ABC的完美分割线;(2)如图2,△ABC中,AC=2,BC=√2,CD是△ABC的完美分割线,求完美分割线CD的长.17.如图1,在6×6的方格纸中,有格点△ABC(三个顶点都在方格顶点上的三角形)(1)请在图2中作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与△ABC相似(不全等),且相似比为有理数;(2)请在图3中作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与△ABC相似,且相似比为无理数.18.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为边AD上一点,连接AC、BE,它们相交于点F,且∠ACB=∠ABE.(1)求证:AE2=EF⋅BE;(2)若AE=2,EF=1,CF=4,求AB的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DE//BC,∴△ADE∽△ABC,∴S△ADES△ABC =(ADAB)2=49,∴S△ADES四边形DBCE =45,故选: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答案】D【解析】解:∵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每个角都与原来相等故选:D.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比是1:5,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3.【答案】C【解析】【分析】由∠ACD=∠B,∠CAD=∠BAC可得出△ACD∽△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C AB =ADAC,将AB=AD+BD=5,AD=2代入即可求出AC的长.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ACD=∠B,∠CAD=∠BAC,∴△ACD∽△ABC,∴ACAB =ADAC,即AC2+3=2AC,∴AC=√10或AC=−√10(舍去).故选C.4.【答案】A【解析】解:如图,连接EC,CH.设AB交CR于J.∵四边形ACDE,四边形BCIH都是正方形,∴∠ACE=∠BCH=45°,∵∠ACB=90°,∠BCI=90°,∴∠ACE+∠ACB+∠BCH=180°,∠ACB+∠BCI=90°∴B,C,H共线,A,C,I共线,∵DE//AI//BH,∴∠CEP=∠CHQ,∵∠ECP=∠QCH,∴△ECP∽△HCQ,∴PCCQ =CECH=EPHQ=12,∵PQ=15,∴PC=5,CQ=10,∵EC:CH=1:2,∴AC:BC=1:2,设AC=a,BC=2a,∵PQ⊥CR,CR⊥AB,∴CQ//AB,∵AC//BQ,CQ//AB,∴四边形ABQC是平行四边形,∴AB=CQ=10,∵AC2+BC2=AB2,∴5a 2=100,∴a =2√5(负根已经舍弃),∴AC =2√5,BC =4√5,∵12⋅AC ⋅BC =12⋅AB ⋅CJ , ∴CJ =2√5×4√510=4,∵JR =AF =AB =10,∴CR =CJ +JR =14,故选:A .如图,连接EC ,CH.设AB 交CR 于J.证明△ECP∽△HCQ ,推出PC CQ =CE CH =EP HQ =12,由PQ =15,可得PC =5,CQ =10,由EC :CH =1:2,推出AC :BC =1:2,设AC =a ,BC =2a ,证明四边形ABQC 是平行四边形,推出AB =CQ =10,根据AC 2+BC 2=AB 2,构建方程求出a 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踢脚线有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5.【答案】A【解析】解:∵△ABC∽△A′B′C′,AD 和A′D′分别是△ABC 和△A′B′C′的高,AD =2,A′D′=3,∴AB A′B′=AD A′D′=23,∴△ABC 与△A′B′C′的面积的比=(23)2=49,故选:A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出相似比,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6.【答案】C【解析】解:如图,作BE⊥AC于E.∵BD=BC,BE⊥CD,∴EC=DE,设EC=DE=x,则有:BE2=AB2−AE2=BC2−EC2,∴62−(6−x)2=42−x2,,解得x=43∴CD=2EC=8,3故选:C.如图,作BE⊥AC于E.设EC=DE=x,则有:BE2=AB2−AE2=BC2−EC2,由此构建方程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答案】B【解析】解:①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正确;②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正确;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故此选项错误;④所有的菱形都相似,错误;⑤两个位似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正确.故选:B.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位似图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位似图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正确掌握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8.【答案】D【解析】解:∵DE//BC,EF//AB,∴△ADE∽△ABC,△EFC∽△ABC,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ADE∽△EFC,DE=BF,∴AEEC =DEFC=BFFC.故选:D.由DE//BC,EF//AB可得出△ADE∽△ABC,△EFC∽△ABC,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AEEC =BFFC,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出AEEC =BFFC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B【解析】解:∵∠EAG=∠CAB,∠AEG=∠C,∴△AEG∽△ACB,∴AEAB =EGBC=AFAD=32+3=35,∵AD平分∠BAC的平分线,∴∠BAD=∠CAD,∵∠AEG=∠C,∴△AEF∽△ACD,∴EFCD =AFAD=35.故选:B.先证明△AEG∽△ACB,利用相似比得到AEAB =EGBC=35,再证明△AEF∽△ACD,利用相似比得到EFCD =AFAD=35,从而得到正确答案.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表示线段之间的关系.10.【答案】B【解析】解:∵DE//BC,∴△ADE∽△ABC,∵S△ADE:S△ABC=4:9,∴DE:BC=2:3.故选:B.由DE//BC,即可证得△ADE∽△ABC,又由S△ADE:S△ABC=4:9,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牢记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9【解析】解:∵△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9.故答案为9.直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2.【答案】y=13x【解析】解:连接CO,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C作CE⊥x轴于点E,∵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与直线y=kx(k<0)相交于点A、B,以AB为底作等腰三角形,使∠ACB=120°,∴CO⊥AB,∠CAB=30°,则∠AOD+∠COE=90°,∵∠DAO+∠AOD=90°,∴∠DAO=∠COE,又∵∠ADO=∠CEO=90°,∴△AOD∽△OCE,∴ADEO =ODCE=OAOC=tan60°=√3,∴S△AODS△OCE=(√3)2=3,∵点A是双曲线y=−1x在第二象限分支上的一个动点,∴S △AOD =12×|xy|=12, ∴S △OCE =16,即12×OE ×CE =16, ∴OE ×CE =13, ∴这个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13x .故答案为:y =13x .连接CO ,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 ,过点C 作CE ⊥x 轴于点E ,证明△AOD∽△OC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D 和△OCE 面积比,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求出S △AOD ,得到S △EOC ,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求解.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OD∽△OCE 是解题关键.13.【答案】√3n 4(n+1)【解析】解:由题意可知,S 1=S △B 2D 1C 1=12S △AC 1B 2=12S △AC 1B 1,S 2=S △B 3D 2C 2=13S △AC 2B 3=23S △AC 1B 1,S 3=S △B 4D 3C 3=14S △AC 3B 4=34S △AC 1B 1,…,所以S n =n n+1S △AC 1B 1,∵S △AC 1B 1=12×1×√32=√34, ∴S n =√3n 4(n+1), 故答案为:√3n 4(n+1) 首先求出S 1,S 2,S 3,…,探究规律后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学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答案】12【解析】解:作EH//BC 交AD 于H ,则△AEH∽△ABD ,∴HEBD =AEAB=16,∵BD=13BC,∴CD=2BD,∴HECD =112,∵EH//BC,∴△CFD∽△EFH,∴CFEF =CDHE=12,即CF:EF=12,故答案为:12.作EH//BC,根据△AEH∽△ABD,得到HEBD =AEAB=16,证明△CFD∽△EFH,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2或252【解析】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90°,BA=BC,∵PB⊥BF,∴∠PBM=90°,∵∠ABP+∠CBP=90°,∠CBP+∠CBM=90°,∴∠ABP=∠CBM,∴当BABC =BPBM时,△BAP∽△BCM,即55=2BM,解得BM=2;当BABM =BPBA时,△BAP∽△BMC,即5BM=25,解得BM=252,综上所述,当BM为2或252时,以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故答案为2或252.先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BP=∠CB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当BABC =BPBM时,△BAP∽△BCM,即55=2BM;当BABM=BPBA时,△BAP∽△BMC,即5BM=25,然后分别利用比例的性质求BM的长.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16.【答案】40°【解析】解:(1)当∠BCD=40°时,∵∠A=40°,∠B=60°,∴∠ACB=80°,∴△ABC不是等腰三角形,∴∠ACD=∠BCD=∠ACB=40°,∴∠ACD=∠A=40°,∴△ACD是等腰三角形,∵∠BCD=∠A=40°,∠CBD=∠ABC∴△BCD∽△BAC,∴CD是△BAC的完美分割线;故答案为:40°;(2)①∵△BCD∽△BAC,∴BCBA =BDBC,∵AC=AD=2,BC=√2,设BD=x,则AB=2+x,∴√2x+2=x√2,解得x=−1±√3,∵x>0,∴BD=x=−1+√3,∵△BCD∽△BAC,∴CDAC =BDBC,∵AC=2,BC=√2,BD=−1+√3∴CD=2×√3−1√2=√6−√2,如图3,②∵△ADC∽△ACB,∴ACAB =ADAC,∴AD+√2=AD2,∴AD=√2,∴AB=2√2,∵△ADC∽△ACB,∴ACAB =CDBC,∴22√2=CD√2,∴CD=1,如图4,③∵△CDB∽△ACB,∴CDAC =BCAB,∴CD2=√2AD+DB=√2,即CD2=√2CD+DB=DB√2,CD=√2DB,CD2+DB⋅CD=2√2,CD⋅BD+DB2=2,∴CD2−DB2=2√2−2,∴DB=√2√2−2,∴CD=2√√2−1;如图5,④∵△ACD∽△ABC,∴ADAC =CDBC=ACAB,∴AD2=CD√2=ACAB,∴CD=AD√2,同理解得:CD=√4−2√2,如图6,⑤△ADC∽△ACB,CD=BC=√2综上所述,CD的长为√6−√2或1或√2或√4−2√2或2√√2−1.(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C不是等腰三角形,求得∠ACD=∠BCD=∠ACB=40°,得到∠ACD=∠A=4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1)如图2所示:它与△ABC相似(不全等),且相似比为2;(2)如图3所示:它与△ABC相似(不全等),且相似比为√5.【解析】(1)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网格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网格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变换,正确应用网格分析是解题关键.18.【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DAC=∠ACB,∵∠ACB=∠ABE,∴∠DAC=∠ABE,∵∠EAF=∠EBA,∠AEF=∠BEA,∴△EAF∽△EBA,∴EA:EB=EF:EA,∴AE2=EF⋅BE;(2)∵AE2=EF⋅BE,∴BE=221=4,∴BF=BE−EF=4−1=3,∵AE//BC,∴AFFC =EFBF,即AF4=13,解得AF=43,∵△EAF∽△EBA,∴AFAB =EFAE,即43AB=12,∴AB=83.【解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BC,则∠DAC=∠ACB,然后证明△EAF∽△EBA,则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2)先利用AE2=EF⋅BE计算出BE=4,则BF=3,再由AE//B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计算出AF=43,然后利用△EAF∽△EBA,根据相似比求出AB的长.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表示线段之间的关系.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01 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宽度1.(北京中考)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A ,在近岸取点B ,C ,D ,使得AB ⊥BC ,CD ⊥BC ,点E 在BC 上,并且点A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E =20m ,EC =10m ,CD =20 m ,则河的宽度AB 等于(B)A .60 mB .40 mC .30 mD .20 m2.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任选一点C ,连接AC ,BC ,分别取其三等分点M ,N ,量得MN =38 m ,则AB 的长是(C)A .76 mB .104 mC .114 mD .152 m3.如图,为测得一养鱼池的两端A 、B 间的距离,可在平地上取一直接到达A 和B的点O ,连接AO ,BO 并分别延长到C ,D ,使OC =12OA ,OD =12OB ,如果量得CD =30m ,那么池塘宽AB =60__m .4.如图,在河两岸分别有A 、B 两村,现测得A 、B 、D 在一条直线上,A 、C 、E 在一条直线上,BC ∥DE ,DE =90米,BC =70米,BD =20米,则A 、B 两村间的距离为70米.5.如图,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 ,AB 的长为10cm ,AC 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玻璃管口DE 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且DE ∥AB ,那么小玻璃管口径DE 是多大?解:∵DE ∥AB ,∴△CDE ∽△CAB.∴DE AB =CD AC . ∴DE 10=4060. ∴DE =203cm. 答:小玻璃管口径DE 是203cm.知识点2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6.为了加强视力保护意识,小明要在书房里挂一张视力表.由于书房空间狭小,他想根据测试距离为5 m 的大视力表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3 m 的小视力表.如图,如果大视力表中“E”的高度是3.5 cm ,那么小视力表中相应“E”的高度是(D)A .3 cmB .2.5 cmC .2.3 cmD .2.1 cm7.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 =1.2米,B P =1.8米,PD =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B)。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6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6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本节内容通过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对于图形的变换和推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学会用语言和符号描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获得知识。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然后进行汇报和交流。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如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初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需要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例题和练习题等。

2.教学案例: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相似三角形的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练习题: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相似三角形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本节课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才能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归纳总结。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展示三角形的变化过程,直观地演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引导学生发现判定方法。

3.小组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归纳,得出正确的判定方法。

4.课堂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判定方法进行点评,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

九年级数学上册 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步练习 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步练习 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步练习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步练习湘教版3.3关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的同步实践一、仔仔细细,记录自信1.如图1所示,△ 牛津英语词典≓△ OCB,OE=6,EC=21,则△ OCB和△ 《牛津英语词典》是一本37b.52c。

85d.352.如图2,点e,f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dc,bc上,∠aef=90°,∠afb=2∠dae=72°,则图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相似的是()a.只有甲与乙b、只有b和Cc.只有甲与丙d、 A、B和C3.如图3,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则△ade与四边形bced的面积比是()a.1c.13121d。

4b.4.在相同水压下,直径为4cm的水管出水量是直径为1cm的水管出水量的()a.4倍b.8倍c、 12次d.16倍5.以下声明:(1)相似且有一边为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相似且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相似且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0个b、一,c.2个d、三,6.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1000万的地图上的面积约是()a.960平方千米b、 960平方米c.960平方分米d、 960平方厘米二、认认真真,书写快乐7.已知△ 基础知识≓△ A.BCab呢?4,a?B6,b?C8那么BC=。

8.两个相似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40°和30°,则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用心爱心专心一9.如图4,∠abc=∠cdb=90°,ac=a,bc=b,当bd与a、b满足关系时,△abc∽△cdb.10.如图5所示,P是等腰梯形ABCD上下ad上的一个点。

如果∠ a=∠ BPC,有一个类似于△ ABP11.相似三角形对应、、的比都等于相似比.1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面积比等于.13.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同时扩大四倍,则周长扩大几倍,面积扩大几倍。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湘教版
专题 相似的判定与性质(xìngzhì)的综合应用
第一页,共9页。
1.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yī diǎn),连接CD.若AD= 2,BD=4,∠ACD=∠B,求AC的长.
解:∵∠A=∠A,∠ACD=∠B,∴△ACD∽△ABC,∴AACB =AADC,∴AC2=AD·AB,∵AD=2,BD=4,∴AB=6,∴AC2 =12,∴AC=2 3
第七页,共9页。
5.如图,有一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ABCD和等腰△PQR,PQ= PR=5 cm,QR=8 cm,点B,C,Q,R在同一条直线l上,当C, Q两点重合时,等腰△PQR以1 cm/s的速度沿直线l按箭头(jiàntóu) 所示方向开始匀速运动,t s后正方形ABCD与等腰△PQR重合部 分的面积为S cm2,当t=3 s时,求S的值.
第二页,共9页。
2.如图,▱ABCD 中,点 E 是 CD 的延长线上一点,BE 与 AD 交于点 F,DE=12CD. (1)求证:△ABF∽△CEB; (2)若△DEF 的面积为 2,求▱ABCD 的面积.
解:(1)证明(zhèngmíng):∵AD∥BC,∴△EFD∽△EBC,∵AB∥CD, ∴△ABF∽△DEF,∴△ABF∽△CEB
第五页,共9页。
4.(2014·南宁)如图,AB∥FC,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 E,DE=FE,分别(fēnbié)延长FD和CB交于点G. (1)求证:△ADE≌△CFE; (2)若GB=2,BC=4,BD=1,求AB的长.
第六页,共9△ADE∽△CFE,相似比=DEEF, ∵DE=EF,∴相似比为 1,∴△ADE≌△CFE (2)∵AB∥FC,∴GGCB=DCBF,即:2+2 4=C1F,∴CF=3,∴AD =CF=3,∴AB=AD+BD=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1.(2011·潍坊)如图,△ABC 中,BC=2,DE 是它的中位线,下面三个结论:(1)DE=1;(2)△ADE ∽△ABC ;(3)△ADE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2011·铜仁)已知:如图,在△ABC 中,∠AED=∠B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DE BC =AD DB B.AE BC =AD BD C.DE CB =AE AB D.AD AB =AE AC
3.(2013·哈尔滨)如图,在△ABC 中,M ,N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则△AMN 的面积与四边形MBCN 的面积比为
( )
A.12
B.13
C.14
D.23
4.(2012·庆阳)如图,∠DAB=∠CAE ,请补充一个条件: ,使△ABC ∽△ADE.
5.如图,l 1∥l 2∥l 3,AB=25
AC ,DF=10,那么DE= .
6.(2012·随州)如图,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ABC=∠AED.若DE=4,AE=5,BC=8,则AB 的长为 .
7.(2012·滨州)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AC 上的高线EC 、BF 相交于点D ,请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 .(用相似符号连接)
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的三角形①,②,③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有 个.
9.(2011·佛山)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连接CD.若AD=2,BD=4,∠ACD=∠B,求AC的长.
10.(2011·河源)如图,点P在□ABCD的CD边上,连接BP并延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Q.
(1)求证:△DQP∽△CBP;
(2)当△DQP≌△CBP,且AB=8时,求DP的长.
11.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作格点.△ACB和△DCE的顶点都在格点上,ED的延长线交AB于点F.
(1)求证:△ACB∽△DCE;
(2)求证:EF⊥AB.
12.如图,□ABCD中,AE∶EB=2∶3,DE交AC于F.
(1)求△AEF与△CDF的周长之比;
(2)如果△CDF的面积为20 cm2,求△AEF的面积.
13.(2013·巴中)如图,在□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DEC;
(2)若AB=8,AE的长.
14.(2011·怀化)如图,△ABC是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D是边BC上的高,BC=40 cm,AD=30 cm,从这张硬纸
片上剪下一个长HG 是宽HE 的2倍的矩形EFGH ,使它的一边EF 在BC 上,顶点G 、H 分别在AC 、AB 上,AD 与HG 的交点为M.
(1)求证:AM HG AD BC
=; (2)求这个矩形EFGH 的周长.
15.如图,有一边长为5 cm 的正方形ABCD 和等腰△PQR ,PQ=PR=5 cm ,QR=8 cm ,点B ,C ,Q ,R 在同一条直线l 上,当C ,Q 两点重合时,等腰△PQR 以1 cm/s 的速度沿直线l 按箭头所示方向开始匀速运动,t s 后正方形ABCD 与等腰△PQR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cm 2,当t=3 s 时,求S 的值.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B 或∠AED=∠C 或AD ∶AB=AE ∶AC 或AD ·AC=AB ·AE(答案不唯一)
5.4
6.10
7.△BDE ∽△CDF ,△ABF ∽△ACE
8.2
9.在△ABC 和△ACD 中,∵∠ACD=∠B ,∠A=∠A ,∴△ABC ∽△ACD. ∴AC AB =AD AC
,即AC 2=AD ×AB=AD ×(AD+BD)=2×6=12.∴
10.(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Q ∥BC.∴∠Q=∠CBP ,
又∠QPD=∠BPC ,∴△DQP ∽△CBP .
(2)∵△DQP ≌△CBP ,∴DP=CP=
12CD. ∵AB=CD=8,∴DP=4.
11.(1)∵AC DC =32,BC CE =64=32,∴AC DC =BC CE
. 又∠ACB=∠DCE=90°,∴△ACB ∽△DCE.
(2)∵△ACB ∽△DCE ,∴∠B=∠E.
又∠B+∠A=90°,∴∠E+∠A=90°.∴∠EFA=90°.∴EF ⊥AB.
12.(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B ∥CD.
∴∠EAF=∠DCF ,∠AEF=∠CDF ,∴△AEF ∽△CDF. ∴AEF CDF ∆∆的周长的周长=AE CD =25
. (2)AEF CDF S S ∆∆=(25
)2=425.
∵S △CDF =20,∴S △AEF =165
. 13.(1)∵□ABCD ,∴AB ∥CD ,AD ∥BC ,∴∠C+∠B=180°,∠ADF=∠DEC. ∵∠AFD+∠AFE=180°,∠AFE=∠B ,∴∠AFD=∠C.∴△ADF ∽△DEC ;
(2)∵□ABCD ,∴CD=AB=8.
由(1)知△ADF ∽△DEC ,∴AD AF DE DC =,∴DE=AD CD AF
=12. 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
14.(1)∵四边形EFGH 为矩形,∴EF ∥GH ,∴△AHG ∽△ABC.
又∵AD ⊥BC ,∴AM ⊥HG.∴
AM AD =HG BC ; (2)由(1)得AM AD =HG BC
,设HE=x ,则HG=2x. ∵AD ⊥BC ,∴DM=HE.
∴AM=AD-DM=AD-HE=30-x.可得3023040
x x -=.解得x=12,2x=24. 所以矩形EFGH 的周长为2×(12+24)=72(cm).
15.作PE ⊥QR ,E 为垂足.
∵PQ=PR ,∴QE=RE=12
QR=4(cm 2).∴
当t=3时,QC=3.设PQ 与DC 交于点G.
∵PE ∥DC ,∴△QCG ∽△QEP .∴QCG
QEP S S ∆∆=(34
)2. ∵S △QEP =
12×4×3=6(cm 2),∴S=(34)2×6=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