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模板
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一、概述1. 节能目标满足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DBJ 41/ 075-2006第4.3.5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2. 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DBJ 41/ 075-2006二、构造说明1. 屋顶构造三、计算分析屋顶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max max i e t θ⋅⋅≤式中m ax ⋅i 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m ax ⋅e t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βννθθ)(max ititsai i A A ++=⋅1)内表面平均温度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sa ii i o it t t R θα-=+i t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1)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 34℃其中,e t ——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2.5;(2) 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sa t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ee sa It t αρ+== 43.8105℃ 其中,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07 W/㎡;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 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 (3)材料的传热阻:R o =1.804 (㎡K)/ W内表面换热系数: i α=8.7 W/(㎡K)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sa ii i o it t t R θα-=+=34.625℃ 2)相位差修正系数β(1)te A 与ts A 比值其中,te A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6.3 ℃;ts A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ets I I A αρ)(max -==23.137℃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m ax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935 W/㎡;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07 W/㎡;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根据以上结果,取tsA 与teA 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tetsA A的比值计算结果为3.673。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的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的计算范本1:正文:1. 引言1.1 背景和目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会受到高温的影响。
在施工期间,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以及浇筑的混凝土体积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产生影响。
准确计算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1.2 文档范围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
文档中包括了计算所需的参数和假设,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示例。
2. 参数和假设2.1 环境温度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期间的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是指混凝土组成物体周围的温度。
2.2 混凝土温度混凝土温度是指混凝土的初始温度,通常是根据施工前的温控记录确定。
2.3 混凝土体积混凝土体积是指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的总体积。
2.4 热物性参数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的热物性参数包括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比热容和密度。
3. 计算步骤3.1 确定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热传导原理,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T_max = T_0 + (T_env - T_0) * exp(-α*t / (ρ*C))其中,T_max是混凝土的内部实际最高温度,T_0是混凝土的初始温度,T_env是环境温度,α是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t是时间,ρ是混凝土的密度,C是混凝土的比热容。
3.2 输入计算所需的参数和假设根据实际情况,输入计算所需的参数和假设,包括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混凝土体积以及热物性参数。
3.3 进行计算根据输入的参数和假设,使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
4. 示例以下是一个计算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的示例:输入参数和假设:环境温度:25°C混凝土温度:30°C混凝土体积:100 m³热传导系数:1.5 W/(m·K)比热容:1000 J/(kg·K)密度:2400 kg/m³计算过程:T_max = 30 + (25 - 30) * exp(-1.5* t / (2400 * 1000))计算结果:在不同的时间点,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度如下:t=0小时:29.58°Ct=1小时:29.24°Ct=2小时:28.90°C......t=24小时:25.86°C5. 结论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在不同时间点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度。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
1.计算概述1.1.项目概况1.2.分析目的1.3.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2.构造说明2.1.屋面构造屋面构造类型(由外至内):第1层:C20细石混凝土,厚度5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90 mm第4层:卷材防水层,厚度1mm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1,厚度20 mm第6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7层:钢筋混凝土,厚度1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0.50表1 屋面类型传热阻值2.2.外墙构造外墙主体部分构造类型(由外至内):第1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3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蒸压加气砼,厚度200 mm第4层:石灰、砂、砂浆,厚度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表2外墙主体部分类型传热阻值3.计算分析3 1.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第4.5.8条一般项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3.4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θi.max<t e.max式中Θi.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t 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表格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表格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进行准确的温控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而温控计算表格则是进行这一计算的重要工具。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的基本原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形成温度梯度。
当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温度应力。
如果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出现裂缝。
温控计算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判断是否会出现裂缝,并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如降低水泥用量、掺入外加剂、设置冷却水管等,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表格的组成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表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程基本信息这部分需要填写工程名称、混凝土浇筑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日期等基本信息。
2、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骨料种类和用量等。
3、混凝土热学参数如混凝土的比热容、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试验或参考相关规范确定。
4、环境参数包括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
这些参数会影响混凝土的散热情况。
5、计算参数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参数、表面散热系数计算参数等。
6、温度计算结果包括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表面温度、温差等。
7、温度应力计算结果计算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温度应力,并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行比较。
8、温控措施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温控措施,如保温保湿养护时间、冷却水管的布置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表格的填写方法1、工程基本信息的填写按照实际工程情况,准确填写工程名称、混凝土浇筑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日期等信息。
2、混凝土配合比的填写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中获取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骨料种类和用量等数据,并填入表格。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
4.5.7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提出了很多基本的要求,其中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能过高。
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控制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可使住户少开空调多通风,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水平,同时降低空调能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计算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的方法。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图纸(包括围护结构做法、热工性能的说明);2、节能计算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的详细过程)。
建成后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方式;2、现场核实。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建筑节能资料:1.屋面:传热系数K=0.41;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7页;R=1/K=2.4392.东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3.西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按西安地区查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附表得:=8.7 W/(m2·K)A te =6.1;计算得Ati=4.6℃;为2.1℃查得:水平87;东48;西47;查得:水平945;东607;西607;查得:屋面0.7;东墙0.5;西墙0.5;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5.31;东墙3.36;西墙3.34;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2.46;东墙31.49;西墙31.49;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1.61;东墙14.71;西墙14.74;查表计算求得:屋面0.95;东墙0.69;西墙0.9根据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5.82;东墙14.36;西墙20.63;计算求得D:屋面13.26;东墙7.24;西墙7.24;根据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7/28页做法按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166330.7;东墙2500.14;西墙2500.14;按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1.92;东墙1.98;西墙1.98;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将以上所有计算查表求得的数据带入公式按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4.7℃;东墙33.1℃;西墙33.8℃;。
外墙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6.1.3条根据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 允许增量,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
....10[]24i s c
o i o i s c e
o e
P P H P P Z H ρδω-=
∆-+
变换后:
....24[]10i s c s c e o i o e o i
P P P P Z H H ωρδ--⎛⎫- ⎪
⎝⎭∆= 式中:
[]ω —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限值(%);
.o i H —冷凝计算界面内侧实际的蒸汽渗透阻(㎡.h.Pa/g);
.o e H —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蒸汽渗透阻(㎡.h.Pa/g); i P —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根据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
e P —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
根据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查得的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温度确定;
.s c P —冷凝计算界面处与界面温度c θ 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Z —采暖期天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的规定; 0ρ—保温材料的干密度(kg/m3);
i δ—保温材料厚度(m);
[]ω—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增量。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1.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的验算1.1.计算依据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5-93中第4.3.3条,因为5.15.82001700≻==δa 所以,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ie i i R Rt t t ×−−=,,θ(公式(公式--1)其中:,θ-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i t -室内计算温度[℃]e t -室外计算温度[℃]0R -非热桥部位的传热阻[m²xK/w],R -热桥部位的传热阻[m²xK/w]i R -内表面换热阻[m²xK/w]1.2.验证计算根据公式1分别对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进行计算。
卧室()ie i i R R t t t ×−−=,0,θ其中:i t =18℃e t =-9℃钢劲混凝土聚苯板R R R +=,0WK m Km W K m W ×=×+×=22282.176.1m 2.0041.0m 07.0i R =0.11m²xK/w()WKm WKm C C C ×××°−−°−°=2211.082.1)9(1818C°=37.16因为卧室的露点温度为10.2℃,所以CC °°=2.1037.16,≻θ满足规范要求。
卫生间()ie i i R Rt t t ×−−=,0,θ其中:i t =23℃e t =-9℃钢劲混凝土聚苯板R R R +=,0WKm Km W K m W ×=×+×=22282.176.1m 2.0041.0m 07.0i R =0.11m²xK/w()WKm WKm C C C ×××°−−°−°=2211.082.1)9(2323C°=07.21因为卫生间的露点温度为14.8℃,所以CC °°=8.1407.21,≻θ满足规范要求。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隔热检查计算书公共建筑目录1.建筑概况 (3)2.评价依据 (3)3.评价目标与方法 (3)3.1评价目标 (3)3.2评价方法 (3)4.工程材料 (4)5.工程构造 (5)5.1屋顶构造 (5)5.1.1屋顶 (5)5.2外墙构造 (5)5.2.1外墙 (5)6.隔热计算结果 (5)7.附录:隔热计算过程 (6)7.1屋顶构造:屋顶朝向:上 (6)7.2外墙构造:外墙朝向:东 (9)7.3外墙构造:外墙朝向:西 (12)1 建筑概况2 评价依据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5. 施工图、设计说明、节能计算书3 评价目标与方法3.1 评价目标1. 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和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隔热性能应满足要求。
2. 通过房间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判断是否不大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给出的内表面最高温度。
3.2 评价方法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max max i e t θ⋅⋅≤式中max i 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max e t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附录式计算:max 0tsa ti i i i A A θθβνν⎛⎫=++⎪⎝⎭θ—内表面最高温度(℃);式中:maxiθ—内表面平均温度(℃);iA—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tsaA—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tiv—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oi v—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β—相位修正系数;4工程材料5工程构造5.1屋顶构造5.1.1屋顶5.2外墙构造5.2.1外墙6隔热计算结果7附录:隔热计算过程7.1屋顶构造:屋顶朝向:上11eS Y S Y α++12Y Y 、K Y Y —分别为空气间层外表面和空气间层前一层材料外表面蓄热系数(五)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1(十)结论7.2外墙构造:外墙朝向:东111 eS Y S Y α++12Y Y 、K Y Y —分别为空气间层外表面和空气间层前一层材料外表面蓄热系数Y (五)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十)结论7.3外墙构造:外墙朝向:西111eS Y S Y α++12Y Y 、K Y Y —分别为空气间层外表面和空气间层前一层材料外表面蓄热系数(五)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十)结论11。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书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书大体积混凝土是指体积较大,一般厚度大于3米,体积大于1000立方米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如桥梁基础、高层建筑基础等。
大体积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集等特点,因此其施工过程中的热工计算尤为重要。
本计算书将根据相关规范和理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热工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20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201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2016)混凝土材料:采用C30混凝土,密度为2400kg/m³,比热容为92kJ/(kg·℃),导热系数为33W/(m·℃)。
钢筋材料:采用HRB400钢筋,密度为7850kg/m³,比热容为5kJ/(kg·℃),导热系数为80W/(m·℃)。
施工环境:考虑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为25℃,环境温度为20℃。
体积表面系数计算:根据混凝土立方体尺寸,计算立方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体积表面系数。
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根据混凝土材料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结合环境温度和浇筑温度,计算混凝土内部温度。
表面温度计算:根据混凝土表面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计算表面温度。
温度应力计算: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计算温度应力。
体积表面系数计算结果:根据计算,该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表面系数为85。
该系数较大,说明混凝土表面积较大,散热较快。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水冷却、表面保温等,以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结果:根据计算,该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最高可达35℃。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厚度较大,热量传递至表面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内部温度较高。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分层浇筑、控制水泥用量等,以降低内部温度。
表面温度计算结果:根据计算,该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为24℃。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积较大,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较为明显。
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一、概述1. 节能目标满足XX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 075-2006第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2. 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XX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 075-2006二、构造说明1. 屋顶构造2. 东向外墙构造三、计算分析屋顶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im ax中〔八的规定计算;t——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em ax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1内表面平均温度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i t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1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34℃其中,e t ——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2.5;〔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sa t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ee sa It t αρ+==43.8105℃ 其中,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07 W/㎡;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K>; 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 〔3材料的传热阻:R o =1.804 <㎡K>/ W内表面换热系数:i α=8.7 W/<㎡K> 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sa ii i o it t t R θα-=+=34.625℃ 2相位差修正系数β〔1te A 与ts A 比值其中,te A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6.3℃;ts A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ets I I A αρ)(max -==23.137℃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m ax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935 W/㎡;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07 W/㎡;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K>;根据以上结果,取ts A 与te A 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tets A A 的比值计算结果为3.673。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模板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模板1.计算概述1.1.项目概况1.2.分析目的1.3.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2.构造说明2.1.屋面构造屋面构造类型(由外至):第1层:C20细石混凝土,厚度5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90 mm第4层:卷材防水层,厚度1mm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1,厚度20 mm第6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7层:钢筋混凝土,厚度1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0.50表1 屋面类型传热阻值2.2.外墙构造外墙主体部分构造类型(由外至):第1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3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蒸压加气砼,厚度200 mm第4层:石灰、砂、砂浆,厚度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表2外墙主体部分类型传热阻值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水泥砂浆蒸压加气砼石灰,沙,砂浆外墙各层之和Ri=0.11(m2.K/W);Re=0.05(m2.K/W) 外墙热阻Ro=Ri+ΣR+Re=(m2.K/W)外墙传热系数Kp=1/Ro= (m2.K/W)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3.计算分析3 1.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表面温度计算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第4.5.8条一般项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第3.3.4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i.max<t e.max式中Θi.max——围护结构表面最高温度(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t 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计算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计算书某220kV变电站工程220kVGIS基础基础尺寸:长39.57米,宽6.7米,高1.5米。
基础混凝土强度:C25。
混凝土养护方案:采用草帘子上下覆盖塑料布养护。
C25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单位:kg/m3)1、最大绝热温升T h=(m c+k×F)Q/c×ρ=(310+0.275×55)375/0.97×2400=52.37℃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表1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1(t)=T j+ T h×ξ(t)浇筑层厚度1.5米,T j:混凝土浇筑温度20℃,ξ(t)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614页表10-83得降温系数ξ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计算表3、混凝土表层温度1)保温材料厚度(采用草帘子上下覆盖塑料布) δ=0.5h λx (T 2-T q )k b /λ(T max -T 2) 其中:h=2.35 λx =0.14 (T 2-T q )=17.5k b =1.3 λ=2.33 (T max -T 2) =22.5δ=0.5h λx (T 2-T q )k b /λ(T max -T 2)=0.5×1.5×0.14 ×20 ×1.3/(2.33×22.5) =0.052m 3)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q =23β=1/[Σδi /λi +1/βq ]=1/[0.052/0.14+1/23]=2.414)混凝土虚厚度h'=k λ/β=2/3×2.33/2.41=0.64m 5)混凝土计算厚度H= h+ 2h'=1.5+2×0.64=2.78m 6)混凝土表层温度T 2(t )= T q +4 h'(H- h')[ T 1(t )- T q ]/H 2混凝土表层温度计算表其中:T混凝土温度计算曲线图T1:混凝土中心温度T2:混凝土表面温度符号T 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T h=(m c+KF)Q/cρm c 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F 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K 掺合料折减系数。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
4.5.7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提出了很多基本的要求,其中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能过高。
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控制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可使住户少开空调多通风,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水平,同时降低空调能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计算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的方法。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图纸(包括围护结构做法、热工性能的说明);2、节能计算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的详细过程)。
建成后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方式;2、现场核实。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建筑节能资料:1.屋面:传热系数K=0.41;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7页;R=1/K=2.4392.东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3.西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按西安地区查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附表得:=8.7 W/(m2·K)A te =6.1;计算得Ati=4.6℃;为2.1℃查得:水平87;东48;西47;查得:水平945;东607;西607;查得:屋面0.7;东墙0.5;西墙0.5;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5.31;东墙3.36;西墙3.34;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2.46;东墙31.49;西墙31.49;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1.61;东墙14.71;西墙14.74;查表计算求得:屋面0.95;东墙0.69;西墙0.9根据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5.82;东墙14.36;西墙20.63;计算求得D:屋面13.26;东墙7.24;西墙7.24;按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166330.7;东墙2500.14;西墙2500.14;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将以上所有计算查表求得的数据带入公式按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4.7℃;东墙33.1℃;西墙33.8℃;。
保温计算表范文
保温计算表范文
护壁保温计算
一、保温材料内部温度
1、保温材料内部温度是指保温材料内部静止状态下,保温材料表面或内部温度的表示。
由于保温材料的性能有关,因此它也是衡量保温材料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2、保温材料内部温度是由它的热性能、热系数、表面热导率制等参数决定的。
如果其中一种保温材料的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它的导热性能,从而影响整体保温效果。
二、保温材料的计算
1、保温材料的计算过程:
①先确定护壁保温材料的厚度,以及内表面和外表面环境的温度;
②确定保温材料的热阻R,热传导系数λ,以及外表面和内表面蒸发温度的差值ΔT;
③根据公式:R=λL/ΔT计算出保温材料的厚度L;
④计算出保温材料的表面温度。
2、公式:
R=λL/ΔT,其中:
R:保温材料的热阻,单位:K/W;
L:保温材料的厚度,单位:m;
λ: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单位:W/K;
ΔT:护壁表面和内表面的蒸发温度差值,单位:K
三、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
1、保温材料的节能作用:。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书1T(t)= -mt)式中:T(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m c每m3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取415kg/m3Q胶凝材料水热化总量,Q=kQ0Q0水泥水热化总量377KJ/kg(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C混凝土的比热:取0.96KJ/(kg.℃)ρ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kg/m3m与水泥品种浇筑强度系有关的系数取0.3d-1(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t混凝土龄期(d)经计算:Q=kQ0=(K1+K2-1)Q0=(0.955+0.928-1)X377=332.9KJ/kg2、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当量温度(1)混凝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计算εy(t)=εy0(1-e-0.01t)m1m2m3.....m11式中:εy(t)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相对变形值εy0在标准试验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形值取3.24X10-4m1m2m3.....m11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m 1=1.0 m 2=1.0 m 3=1.0 m 4=1.2 m 5=0.93 m 6=1.0 m 7=0.57 m 8=0.835 m 9=1.0 m 10=0.89 m 11=1.01m 1m 2m 3.....m 11=0.447(2)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的当量温度计算T y(t)=εy(t)/α式中:T y(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度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X10-5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t)=βE(1-e-φ)式中:E(t)混凝土龄期为t时,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近似取标准条件下28d的弹性模量:C40E=3.25X104N/mm2φ系数,近似取0.09β混凝土中掺和材料对弹性模量修正系数,β=1.0054、各龄期温差(1)、内部温差T max =Tj+ξ(t)T(t)式中:Tmax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Tj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因搅拌砼无降温措施,取浇筑时的大气平均温度,取15℃T(t)在龄期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ξ(t)在龄期t时的降温系数5、表面温度本工程拟采用的保温措施是: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棉毡,棉毡厚度为15mm左右,薄膜厚度0.1mm左右。
计算书40L
半导体制冷箱计算一.定义参数:设定工况环境温度T o=43℃;冷藏箱内部温度T=0℃,目前最好的电热材料碲化铋,单级可以达到60-70度温差箱体长宽高:400/500/200mm 体积40L制冷量计算公式Qc=aTcI-0.5I²R-K(Th-Tc)优值Z=α2/RK二.热力计算:箱体绝热层厚度和外表面温度校核:——箱体外表面温度,单位℃——箱体外空气温度,单位℃43℃——箱体内空气温度,单位℃0℃——箱体外表面表面传热系数,单位W/(m2·K) =8.14 W/(m2·K)——传热系数,单位W/(m2·K) K=0.5 W/(m2·K)由于是亚热带地区所以=27℃——箱体外壁温度,单位℃——箱体内壁温度,单位℃——热导率,单位W/(m2·K)——传热面积,单位m2是箱外空气表面接触传热系数,是箱内空气表面接触传热系数箱体漏热由上面公式可得K=0.5W/(m2·K) 聚氨酯厚度0.026m取3cm 27.612W开门损失热Q2箱体热桥损失Q3经验公式总热负荷Q=Q1+Q2+Q3≈ 1.15Q1=31.75w选择温差电致冷组件时,必须预先知道三个应用参数,即热面温度Th,冷面温度Tc,致冷功率Qc(即热负荷)。
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热面温度与散热方式有关。
通常,温差电致冷组件散热方式有水冷、强迫风冷、自然风冷三种。
如用强迫风冷散热时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热面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10~15℃,如用自然对流冷却时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热面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20~40℃,如用水冷散热时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热面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2~5℃。
单级温差电致冷组件最大温差可达60~70℃。
如要求致冷器温差超过此范围,必须选用多级温差电致冷组件。
如要采用多级致冷组件,则要确定用几级温差电致冷组件较为合适。
在目前的工艺水平,采用性能最好的温差电材料制作的单级和多级温差电致冷组件可能达到的最大温差见表1表1 各级温差电致冷组件的温差范围室外温度43℃,所以热端温度T h取60℃,冷端温度由于制冷面热阻很小,取0℃就可以使冷冻室内达到0℃,综上看来热端需采用强制对流换热,用好的轴流风扇即可。
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完美版)
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阳江项目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朱伯芳著,<<建筑物的裂缝控制>>王铁梦著1、混凝土拌合温度:T c=ΣC i T i W i/ΣC i W iC i - 混凝土组成材料比热(kJ/(kg·K)),C水=4.2,C水泥=C砂=C石=0.84;T i - 混凝土组成材料温度(°C),T水=20,T水泥=15,T砂=10,T石=10;W i - 混凝土组成材料重量(kg),W水=10,W水泥=5,W砂=30,W石=50;T c=ΣC i T i W i/ΣC i W i=(4.2×20×10+0.84×15×5+0.84×10×30+0.84×10×50)/(4.2×10+ 0.84×5+0.84×30+0.84×50)=13.89°C;2、混凝土入模温度:T i=T c+(T q-T c)(A1+A2+A3)T c - 混凝土拌合温度(°C),T c=13.89;T q -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时的室外平均温度(°C),T q=15;A1 - 混凝土装、卸、运转温度损失系数,A1=0.5;A2 - 混凝土运输时温度损失系数A2=θt,t为运输时间(min),θ查表,θ=0.0042,t1= 10;A3 - 浇筑过程中温度损失系数A3=0.002t,t为浇筑时间(min),t2=20;T i=T c+(T q-T c)(A1+A2+A3)=T c+(T q-T c)(A1+θt1+0.002t2)=13.89+(15-13.89)×(0.5+0.0042×10+0.002×20)=14.536°C;3、混凝土绝热升温:T(t)=m c Q(1-e-mt)/Cρm c -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c=275;Q -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Q=335;C - 混凝土的比热(kJ/(kg·K)),C=0.96;ρ - 混凝土质量密度(kg/m3),ρ=2400;m - 与水泥品种、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m=0.3;t - 混凝土浇筑后计算时的天数(天),t=10;T(t)=m c Q(1-e-mt)/Cρ=275×335×(1-e-0.3×10)/(0.96×2400)=37.994°C;4、混凝土中心温度:T max=T i+T(t)ζT i - 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C),T i=14.54;T(t) - 在t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C),T(t)=37.994;ζ - 不同的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ζ=1;T max=T i+T(t)ζ=14.54+37.994×1=52.534°C;5、混凝土表面温度:T b(t)=T q+4h'(H-h')ΔT(t)/H2T q - 龄期t时,大气平均温度(°C),按浇筑后3天计算,T q=20;H - 混凝土计算厚度(m),H=h+h'=5+6.814=11.814;h - 混凝土实际厚度(m),h=5;h' - 混凝土虚厚度(m),h'=2.33×0.666/β=2.33×0.666/0.228=6.814;β - 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β=1/(Σδi/λi+1/23)=1/((1/0.23)+ 1/23)=0.228;δi - 各种保温层材料厚度(m);λi - 各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ΔT(t) -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C)ΔT(t)=T max-T q=52.53-20=32.53;T b(t)=T q+4h'(H-h')ΔT(t)/H2=20+4×6.814×(11.814-6.814)×32.53/11.8142=51.77°C;6、混凝土所需保温材料厚度计算:δ1=0.5hλ1(T b-T a)K b/(λ(T max-T b))h - 混凝土计算层厚度(m),h=11.814;λi -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λi=0.14;λ -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W/(m·K)),λ=0.05;T max - 混凝土中心温度(°C),按浇筑3d后计算,T max=52.534;T b - 混凝土表面温度(°C),按浇筑3d后计算,T b=51.77;T a - 混凝土浇筑后3~5d内平均气温(°C),T a=15;K b -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2.0,K b=1.4;δ1=0.5hλ1(T b-T a)K b/(λ(T max-T b))=0.5×11.814×0.14×(51.77-15)×1.4/(0.05×(52.534-51.77))=1114.343m;保温材料所需要的厚度为1114.343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概述1.1.项目概况1.2.分析目的1.3.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2.构造说明2.1.屋面构造屋面构造类型(由外至):第1层:C20细石混凝土,厚度5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90 mm第4层:卷材防水层,厚度1mm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1,厚度20 mm第6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7层:钢筋混凝土,厚度1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0.50表1 屋面类型传热阻值2.2.外墙构造外墙主体部分构造类型(由外至):第1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3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蒸压加气砼,厚度200 mm第4层:石灰、砂、砂浆,厚度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表2外墙主体部分类型传热阻值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水泥砂浆蒸压加气砼石灰,沙,砂浆外墙各层之和Ri=0.11(m2.K/W); Re=0.05(m2.K/W) 外墙热阻Ro=Ri+ΣR+Re=(m2.K/W)外墙传热系数Kp=1/Ro= (m2.K/W)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3.计算分析3 1.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表面温度计算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第4.5.8条一般项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第3.3.4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i.max<t e.max式中Θi.max——围护结构表面最高温度(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t 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2采用。
3.1.1.东外墙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θimax = i+(+) β1)表面平均温度其中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22计算):—室计算温度平均值(0C);+1.5(1)室计算温度平均值:+1.5=32.5+1.5=340C其中,——室外计算湿度平均值(0C),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2采用市数据,取值为32.50C;(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32.5+=36.580C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3采用市(参考市)W(E)昼夜平均155.1 W/m2;——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 W/(m2.K);表面域高温度计算村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表2取0.50;(3)东向外墙的传热阻:Ro =1.39m2.K/W表面换热系数:αi=8.7W/(m2 .K)可计算出表面平均温度:=34+=34.210C2)相位差修正系数β(1)A te与A ts比值其中,A te——室外空气温度波幅(0C),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2采用市数据,取值为4.40C;A ts——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0C):A ts= = =13.020C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表2取0.50 ;I max——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3采用市(参考市)W(E)16时值650 W/m2;——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3采用市(参考市)W(E)昼夜平均值155.1 W/m2;——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 W/(m2.K);根据以上结果,取A ts与A te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2.96。
(2) φte与φI差值φte ——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φI——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8时(东向);根据以上条件,φte-φI =7 h。
(3)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卢:0.72(东向);表3《民用建筑热工酷计规》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β值附表2.7与的比值或A te与A ts的比值Δφ=(φtsa+ξ0)一(φti+ξi)或Δφ=φte-φi (h)1 2 3 4 5 6 7 8 9 101.01.52.02.53.03.54.04.55.0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A tsa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15计算):A tsa =(A te十A ts) β=(4.4+13.02)×0.72= 12.540C4)室计算温度波幅值A tiA ti = A te-1.5= 4.4 -1.5 =2.90C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围护结构衰减倍数ν0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17计算):ν0=0.9••…………•(1)其中外墙热隋性指标D值,接表2取4.58:(2)外墙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到外逐层进行计算:1)第—层:石灰、砂、砂浆D1=0.25<1,S1=10.07,R1=0.03,则:Y1==2)第二层:蒸压加气砼D2=3.03>1,S2=3.03则:Y2=S2= 3.033)第三层:水泥砂浆D3=0.24<1,S3=11.37,R3=0.02则:Y3==4)第四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D4=1.06>1,S4=2.30,则Y4= S4= 2.30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ν0=0.9••••=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ξ0,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18)计算:ξ0=(40.5D-arctg+ arctg+ arctg) 其中,ξ0——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 .K)],取最后—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 =Y4=2.30W/( m2.K)——空气间层热阻( m2.K/W),本项目围护结构无空气间层,该项不考虑;Y ki——空气间层表面蓄热系数[w/( m2.K)];同上,不考虑。
Y i ——表面蓄热系数[W/(m2 .K)];因为D2≥1,所以Y2=S2=3.03Y i=Y1= =计算得:ξ0=7)室谐波传至表面的延迟时间室谐波传至表面的延迟时间ξi ,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 2.20计算):ξi = arctg=8)室空气到表面的衰减倍数室空气到表面的衰减倍数νi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 2.19计算):νi =0.95=9) Δφ的计算和β的再确定根据ξ0和ξi ,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二附表2.7计算:Δφ=(φtsa +ξ0)一(Φti +ξi )其中,φtsa ——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查附表2.7,东向φtsa =9 ; φti ——室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6。
计算得Δφ=这里再计算A tsa /ν0和A ti /νi 的比值:由上述计算,A tsa /ν0= ,A ti /νi = ,取其中较大信作为分子,计算得出两者比值为10.94大于5,按5取值,查《民 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二附表2.7(见表3),重新得β=0.96 10)表面最高温度计算由此可以求出东向外墙表面最高温度:θimax =i+(+) β=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三附表3 2可得市夏季室外计算温 度最高值t e max =36.90C 。
t θmax·e max·﹤i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东向外墙表面最高温度为36.160C 小于夏季室 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6.90C ,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 的要求。
3 1.2西外墙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 算):θimax = i +(+) β1)表面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按附录式(附2.22计算):αθ0iisaiiR t tt -+=——室计算温度平均值(0C);5.1+=t t ei(1)室计算温度平均值:5.1+=tt ei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0C),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 录三附表3.2采用市数据,取值为32.50C ; (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规》附录三附表3.3采用市(参考市)W(E)昼夜平均155.1 W/m 2;——外表面换热系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3)西向外墙的传热阻:表面换热系数:可计算出表面平均温度:αθ0iisaiiR t tt -+=2)相位差修正系数β (1) A te -与A ts 比值其中,A te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0C), A ts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0C)A ts ==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2) φte 与φI 差值φte ——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 φI ——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6时(西向); 根据以上条件,φI -φte =1 h 。
(3)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β为0.99(西 向);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A tsa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15 计算):A tsa =( Ate+A ts ) β=4)室计算温度波幅值A ti = A te -1.5= 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围护结构衰减倍数νo,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17计算):ν0=0.9••…………•(1)其中外墙热膳性指标D值,按表2取4.58;(2)外墙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到外逐层进行计算:1)第—层:石灰、砂、砂浆D1=0.25<1,S1=10.07,R1=0.03,则:Y1==2)第二层:蒸压加气砼D2=3.03>1,S2=3.03则:Y2=S2= 3.033)第三层:水泥砂浆D3=0.24<1,S3=11.37,R3=0.02则:Y3==4)第四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D4=1.06>1,S4=2.30,则Y4= S4= 2.30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ν0=0.9••••=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ξ0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附录式(附2.18)计算:ξ0=(40.5D-arctg+ arctg+ arctg) 其中,ξ0——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 .K)],取最后—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 Y4=2.30W/( m2.K)——空气间层热阻( m2.K/W),本项目围护结构无空气间层,该项不考虑;Y ki——空气间层表面蓄热系数[w/( m2.K)];同上,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