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联性研究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联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6479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b.png)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联性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微生物与水产养殖之间的关联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水产养殖之间的关系,并就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一、微生物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些微生物对养殖生物具有益处。
首先,某些菌株能够分解废物和有机物质,使水质保持清洁。
例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能够分解鱼类废物中的亚硝酸盐和氨,减少养殖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其次,一些微生物还能够帮助养殖生物消化食物,提高养殖效率。
比如,一些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使它们更易于被吸收。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增加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二、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的不利影响尽管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一些病原微生物可能会在水产养殖系统中传播,导致疾病爆发。
例如,水生细菌病和水生真菌病是水产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养殖生物的健康。
其次,一些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可能导致微生物产生抗药性,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此外,一些微生物可能会降低养殖水中的氧气含量,造成养殖生物窒息死亡。
三、前沿研究成果在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联性研究中,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微生物如何影响养殖生物的了解。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叫做植物生长促进菌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产植物的生长并提高产量。
这项研究为水产养殖业的高效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多样性与水产养殖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养殖生物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结论微生物与水产养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既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又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因此,研究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对于改善养殖系统的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
![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14a4e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f.png)
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水产养殖是目前全球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它不仅能满足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还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养殖生态系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微生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产养殖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它们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各个环境中。
微生物通过参与水体中的氮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等关键生化过程,维持着养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氨氧化菌通过氨氧化作用将有毒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促进氮循环的进行。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二氧化碳等关键物质,为水体提供养分,促进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其次,微生物还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水质有重要的影响。
养殖水体的水质是决定养殖效果和海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废弃物,减少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富集,从而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
此外,某些微生物还能控制藻类的生长,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的发生。
通过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微生物能够有效控制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微生物也可能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水中某些病原微生物会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造成养殖业的损失。
例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都是常见的水产养殖疾病。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水体传播,感染养殖动物,导致养殖动物的损失和死亡。
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合理管理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是保持养殖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
为了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首先,应该通过优化饲料投喂和养殖管理,减少养殖废物的产生,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防止藻类过度生长。
其次,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质,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f202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3.png)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池塘环境的恶化、养殖品种的繁多以
及养殖器具和回收养殖排放水等问题都成为了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微生物制剂
便是其中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水产养殖中,微生物能够引起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将有利于水质净化和
增强养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微生物能够将池塘底泥中的氮磷化合物分解成可供植
物利用的无机盐,从而提高了池塘水体的营养水平,增加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消除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调节养殖环境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能分解有害物质,如毒性物质、重金属等,从而减少水产养殖中的环
境污染。
同时,微生物制剂也有助于鱼类的消化、增强鱼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并促进鱼
的生长发育。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微生物制剂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微生物制剂的质量。
应尽量选择含菌量高的微生物制剂,并确保制剂中的微生
物有生存能力和活性。
2.利用科学的方法施用。
施用前应了解池塘水体的基础水质条件、养殖对象的种类和
数量,以及施药的时间、剂量和方式等,从而制定适合该场水产养殖的微生物制剂使用方案。
3.以增强池塘生态系统为目的。
使用微生物制剂不能取代传统的水质调控措施,而应
该作为增强池塘生态系统的手段,与其他控制技术相结合,使水质更加稳定、生态更加健康。
综上所述,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净化水质、促进生态系统和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水产 (1)
![水产 (1)](https://img.taocdn.com/s3/m/0d0a5c1f6edb6f1aff001f40.png)
水产养殖为什么要用微生物产品?1、微生物可以转化有害物质,从根本上调水。
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有机质可以作为碳源被微生物利用,残饵及养分等可以作为氮源或无机盐被微生物利用;另外,微生物还能通过它自身的特殊组织结构(如荚膜),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
2、微生物产品安全、无副作用、没有二次污染,不会破坏环境。
为了防治疾病,现在经常使用化学药品,效果确实快,也非常“明显”,但无意中却对水体生态环境进行了另一种形式的破坏。
因为化学品不但杀死了有害生物,也同样杀死了有益生物,甚至能够引起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很多养殖户几乎天天调水,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也在于此。
用微生物产品来调水,能有针对性地消除有害生物,避免对有益生物的伤害。
另外,生物制剂消除有害物质的时候,不是用吸附和沉降的办法,而是分解,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起作用。
3、不会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问题,不会造成以后的病害越来越难治。
现在的水产病害为什么越来越难以治疗,主要原因就是化学药品用的太多了,使很多致病体逐步适应了它,产生了耐药性。
另外,我们很多养殖者都不喜欢吃养殖的鱼虾,也是害怕有副作用,不安全。
我们养殖的鱼虾出口也越来越困难,主要也是因为这些鱼虾几乎都是用“药”喂出来的。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微生物产品没有这些缺点,可以让我们放心的选用。
4、在养殖过程中的病毒病并不多,大多都是环境病和细菌病,微生物可以起到有效防治作用,而且费用比其他药物低。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真正的病毒病是很少的(其实真正的病毒病也很难治愈),大部分都是环境和细菌病。
对付这些“病”,没有必要用“重量级的杀手”——消毒剂、抗生素,仅仅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一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并且如果长期或者全程使用生物产品,就无形中为鱼虾等营造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出问题的机会,也肯定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用“药”成本。
5、全生态养殖的成功率高,而且会为以后的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分析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f3690c856a561253d36fbf.png)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分析随着当代养殖业迅速的发展,以往抗微生物的药物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还会干扰水体内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对水产的养殖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以微生物治理养殖水体环境、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还能抑制一些病原体的滋生,这种方法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标签:水产养殖;微生物;应用一、微生物对水产动物的饲喂微生物的体内富含营养类物质,很早就有人开始研究在养殖业用微生物作为营养的来源,现代的发酵工艺和微生物学也让这样的微生物饵料来源大批量生产成为了可能。
有相关的学者做实验后得出结论,百分之九十八各种形态的细菌都能被刺身所吸收并且消化。
细菌饲料的能量和营养与碎屑饵料的水平相当,完全可以确保幼参的新陈代谢。
而饲料酵母中富含很多水产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已经成为鱼虾等人工配比饵料中重要的添加剂。
专家在调配虾饵料的过程中将部分鱼粉替换成饲料酵母,该种饵料与传统饲料相比,提高了虾的产量以及成活率。
我国关于贝类的生产处于逐步发展的状态,但养殖过程中却没有做到单细胞的藻类饲料的充分使用,养殖场往往会以蛋黄等来代替藻类饲料。
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养殖动物生长繁殖中的营养需求,不过会使养殖池的水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形成育苗效果不理想的后果。
海鲜酵母的利用成功得解决了此项问题。
二、微生物对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微生物是很多疾病最重要的引发者。
除了细菌之外,能够引发疾病的还有霉菌、病毒等。
想要防治疾病,除了要保持优良的水质,并采用抗生素以外,疫苗的免疫接种也是防治细菌疾病和病毒疾病的有效措施。
脊椎动物体内拥有比较完善的免疫系统,它們的机体能够在抗原侵入时形成一定的免疫应答,这就使我们能用现有的医学技术对其实施免疫接种。
鱼类疫苗主要有化学性疫苗、减毒性疫苗、死疫苗和基因性工程疫苗等等。
在实际的水产养殖中,弧菌疫苗对于多种鱼类疾病的防范和治疗能够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鱼类疫苗主要的给予方式有喷雾、浸浴等等。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d2c7f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b.png)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一、微生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制剂是指以微生物为活性成分,经过发酵、加工处理后制得的一种新型生物肥料。
其主要特点是菌株多样、功能复合、应用范围广,可以用于改善土壤、促进植物生长、预防和治疗动物病害等方面。
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从而提高环境质量和生物生产力,减少化肥和药物的使用。
1. 改善水质水质是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如水质不佳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生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微生物制剂通过增加水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降低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水质。
例如,加入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可以提高水中氧气含量,促进底泥有机质的分解,同时还可以消除臭味和藻类水华等问题。
此外,加入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等也可以促进氮素的循环利用,降低水体腐化程度。
2. 提高养殖效益微生物制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例如,加入一定量的益生菌,可以改善养殖生物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加有益菌群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从而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速度,减少养殖食品的流失率和死亡率。
此外,微生物制剂还能够降低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养殖生物对化学物质的耐药性,从而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预防和治疗病害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包括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等。
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养殖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此外,针对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选择性添加一定的杀菌剂和过氧化氢等消毒剂,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1. 根据养殖水体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制剂。
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微生物制剂选择和使用。
2. 微生物制剂使用要遵循科学操作原则,不可盲目使用和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会导致微生物竞争激烈、环境出现失衡,从而产生反效果甚至对养殖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微生物在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微生物在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caa5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1.png)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微生物在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微生物与水产养殖:微生物在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商业行为,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
然而,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问题和疾病传播成为困扰这个行业的重要挑战。
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角落,其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包括水质管理、生物防治、饲料转化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
一、水质管理1. 微生物在水质中的循环微生物在水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水中的生化循环。
比如,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然而,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氨氮可以被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硝化细菌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从而维持水质的稳定。
另外,微生物也参与了有机物质的降解,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助于水环境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
2. 微生物监测与调控微生物监测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及时了解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生态状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到特定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从而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根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调控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水体的平衡和稳定。
二、生物防治1. 微生物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水产养殖中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微生物可以作为生物控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疾病。
比如,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菌株可以通过竞争性排除或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控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 微生物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调节寄主的免疫系统来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例如,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刺激寄主的免疫反应,促进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耐受性。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抗菌物质,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三、饲料转化1. 微生物的消化功能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参与了饲料的消化和转化过程。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分解饲料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将它们转化为可被水产养殖动物利用的简单物质。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0f87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5.png)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长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研究。
微生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微生物饲料、水质净化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探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一、微生物饲料的应用微生物饲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对于改善水产养殖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微生物饲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满足水产动物的生长需求。
例如,藻类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饲料,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作为鱼类养殖的优质饲料来源。
此外,一些细菌和真菌也具备一定的饲料价值,利用这些微生物饲料可以减少传统饲料的使用,实现可持续养殖。
二、水质净化的应用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生物在水质净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能够将水体中的废弃物和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提高水体的质量。
其次,微生物可以帮助水体氮循环,并减少氮营养物的浪费。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可以将氨氮等有害物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起到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平衡的调节作用,防止有害细菌滋生,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三、疾病防控的应用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控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微生物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防御系统,其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通过菌群平衡的调节,微生物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其次,一些益生菌或益生物质能够形成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生产抗生素和抗菌物质,通过直接杀菌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起到疾病防控的作用。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微生物饲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品质和生产效益;通过微生物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水质和环境;通过微生物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d0cf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a.png)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微生物制剂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生理特性以及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经过培养、分离、纯化、活性剂等过程制成的一种特定微生物群体。
在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水质改善、病原微生物抑制、养殖动物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水质改善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其代谢活性在水体中发挥作用,促进水体中的腐殖质降解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从而改善水质。
微生物制剂中的一些细菌、酵母等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废物,减少水中的浑浊物质,使水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微生物制剂中的一些微生物还能够降解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减少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二、病原微生物抑制水产养殖中常常会遇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问题,而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其抑菌、拮抗等作用,对一些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
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营养物和生存空间,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一些产生抗菌物质的微生物也可以通过产生抗菌物质的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
三、养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的健康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促进养殖动物的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
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一些酵母和乳酸菌则可以通过促进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提高其产出水平。
四、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创新,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321b95026edb6f1aff001f3c.png)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鱼 ;微生物;出血病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
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13]。
让它来为我们服务。
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1.水霉病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2]。
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病情会进一步恶化[3]。
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
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4]。
2.小瓜虫病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5]。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811a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1.png)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水质污染、病虫害等。
传统的养殖方式常常会使用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等药物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导致环境污染、药物残留等问题,对养殖业产生负面影响。
而微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品,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作用。
1. 改善水质: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分解有害物质,如氨氮、硝酸盐等,改善水质。
利用微生物厌氧生物学原理,可以将多余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为无机化合物,使水体中的棕色可溶性有机物明显降低,从而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和氧含量。
2. 提高养殖效益: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调节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强耐受力,并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3. 抗害虫效果:微生物制剂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害虫效果,可以预防或减少水产动物的虫害,缩短虫害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的使用量,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
4. 抗病效果:微生物制剂中特定的物质能够刺激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并可从根本上预防病害的发生。
在一些生物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治疗中,微生物制剂也可以通过调节自然界微生物群落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并实现环保效果。
1. 选用合适的微生物制剂: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和养殖环境下所需的微生物制剂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投放量、投放次数和投放时间都需要按照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3. 防止污染:微生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储存和运输的条件,保证微生物制剂的质量。
总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率,改善水质,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管理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4103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e.png)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管理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微生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多种应用方式,可以帮助养殖户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疾病等。
同时,合理管理微生物也是保证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微生物在水质管理中的应用1.1 生态滤池生态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的装置。
通过搭建生态滤池,可以使水体中的废物被微生物降解,从而提高水质。
在生态滤池中,微生物附着在滤材上,形成生物膜,通过降解废物来维持水体的清洁。
1.2 细菌菌剂的应用在水产养殖中,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研制的细菌菌剂来改善水质。
这些菌剂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有益的细菌,能够分解水体中的废物,减少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积累。
1.3 水质监测与调控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例如,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变化,可以判断水质是否健康,及时调整养殖方式,保证水质的良好状态。
二、微生物在养殖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2.1 微生物堆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废弃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堆肥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可以有效分解和转化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生成有机肥料,并减少臭气的释放。
2.2 微生物沼气池将养殖废弃物与微生物一起投入沼气池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沼气不仅可以作为能源利用,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微生物的介入加速了废弃物的分解过程,并提高了沼气的产率。
三、微生物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3.1 益生菌的应用在水产养殖中,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并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
益生菌通过竞争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降低罹病率。
3.2 生物制剂的研发与应用研发并应用一些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
这些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的特殊代谢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来增强鱼类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感染率。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d260cb9b28ea81c759f57837.png)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作者:————————————————————————————————日期:2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鱼 ;微生物;出血病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
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13]。
让它来为我们服务。
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1.水霉病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2]。
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病情会进一步恶化[3]。
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
微生物促进水产养殖健康管理
![微生物促进水产养殖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32bc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e.png)
微生物促进水产养殖健康管理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资源。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养殖也面临着诸多健康管理难题。
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水产养殖健康管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并介绍如何利用微生物来改善水产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一、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1. 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在水产养殖系统中,有益微生物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废物,减少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持水体清洁。
(2)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益微生物可以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3)促进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饲料中的复杂有机物,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促进生长发育。
2. 有害微生物的危害除了有益微生物外,水产养殖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害微生物,它们会给养殖环境和养殖动物带来危害:(1)引起水质恶化:有害微生物会分解有机废物,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
(2)传播疾病:有害微生物可能携带病原菌,引发养殖动物的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3)影响养殖效益:有害微生物的存在会降低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影响养殖效益。
二、利用微生物改善水产养殖环境1. 添加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对水产养殖有益的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水质、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益生菌,帮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2. 生物滤池处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的设备,可以有效净化水质。
通过生物滤池处理,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
3.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是改善水产养殖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体中有机废物的积累,容易引发水质污染和疾病传播。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控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74c9a1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e.png)
微生物与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控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疾病的防控问题。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带来益处,也可能引发疾病。
因此,了解微生物的特点,有效地进行疾病防控,对于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多种作用。
首先,它们参与水质净化。
水体中的废弃物和残留物质会被微生物降解分解,保持水质的清洁。
其次,微生物还能作为营养源为水产生物提供能量,促进其生长发育。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对水产养殖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从而维持养殖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2. 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疾病微生物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疾病的出现往往与水产养殖环境的不卫生、饲料质量不合格、养殖密度过高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微生物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它们可引起鱼类、虾类等水产生物的内外寄生、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3. 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疾病防控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合理管理养殖环境,保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其次,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确保水产生物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在养殖密度的控制上,合理安排养殖数量,避免过高的密度导致疾病的传播。
此外,加强水产生物的日常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观察、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感染疾病的个体,应及时隔离处理,避免病害的蔓延。
4. 技术与科学的进步在微生物防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也逐渐应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控制微生物疾病。
例如,可以通过高效过滤系统来净化水体中的微生物,保持其密度的稳定。
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型的抗病毒、抗菌等药物,提高水产生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为微生物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谈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谈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1a9f6cbceb19e8b9f6bab2.png)
谈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谈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开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微生物技术在很多领域当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其也逐渐的延伸到了水产养殖领域,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本文主要分析了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产养殖;微生物;应用微生物在自然界当中分布十分的广泛,同时它也是个体最小的微生物群类,因为微生物自身的一些特点,它能够很好的应用在水产养殖工作中,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正确的使用微生物可以很好的提升养殖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其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广阔养殖户的青睐。
1 微生物饲喂水产动物微生物的内部本身就含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人们在开展的过程中很早就已经开始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微生物作为养殖对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供应物。
随着时代的开展,现代的微生物学和发酵工艺也使得微生物饵料可以实现批量生产。
1967年研究人员用面包酵母喂养了轮虫,获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这样一来也就使得轮虫得到了大面积的饲养,自此之后其也成为了鱼类育苗前期发育的一个非常好的饲料。
最近几年国内很多人都开始养殖甲壳类和贝类等苗种生产方式,一般会在单细胞藻类供应中断的时候以螺旋藻或者是淡黄作为替代物,这样的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满足水产植物自身的需要,但是它却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而后来出现的海洋酵母就很好的弥补了这种缺陷,所以也逐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在1970年之前人们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抗生素,而这种做法本身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在70年代的中后期,人们就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控制有害的微生物,在最近几年,人们又逐渐将重点放在了保护和利用那些有价值的微生物。
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此外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ad7de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0.png)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产养殖是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养殖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微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生态友好的养殖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水产养殖中出现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一、微生物制剂的定义和特点微生物制剂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制成的生物农药,具有多种生理作用。
微生物制剂的制作流程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筛选、制果、提取等,制作过程相对简单,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微生物制剂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且作用广泛,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提高养殖效益、保持水体清洁等多种作用。
1. 提高水质微生物制剂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降低水体中的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改善水质环境,促进水产生长和健康。
2. 防治病害微生物制剂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等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的各种疾病,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3. 促进生长微生物制剂中富含多种植物生长因子和多种有益菌株,可以提高水产的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质量。
4. 增强免疫力微生物制剂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水产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增强免疫力,提高水产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发新型微生物制剂,提高制剂的效率和可靠性,以满足不同的水产养殖需求。
2. 推广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宣传微生物制剂的优点和特点,提高养殖户的意识和使用率。
3. 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
4. 与化学药物配合使用,发挥化学药物与微生物制剂的互补优势,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目标。
结论:水产养殖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对于环境保护和解决人们的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ed8b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4.png)
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海洋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微生物,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海水之中的生物,其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一、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作用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微生物的食品作用海洋养殖中的鱼类、虾类等动物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和繁殖。
而这些营养物质往往是通过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来获取的。
而微生物,在海水中分解浮游生物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营养物质,成为了海洋中的又一类“食物”。
2. 微生物的排放作用在一些海洋养殖场中,由于饲料和动物粪便的排放,会使得水中浓度过高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残留,对鱼类和虾类的生存及生长造成威胁。
而微生物,在分解这些有害物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其转化成为环保环境和生态系统友好的物质,为海洋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3. 微生物的病害防治作用在海洋养殖中,由于动物之间的侵袭和接触,以及环境的变迁等因素,会使得鱼类和虾类等动物遭受病害的侵袭,从而造成低产、死亡等现象。
而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强大的病原体抑制剂和生物防治制剂。
通过向海洋养殖场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增强动物自身的抵抗力并防止病害的发生。
二、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案例近年来,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1. 在蛤蜊、蚝、龙虾等养殖中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的生长率和免疫力,同时降低水质污染的程度,改善水环境状况。
2. 在海带、鲍鱼等海产品的养殖中,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3. 在海水养殖过程中,加入一些驯化的微生物,例如益生菌、组合菌剂等,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和挑战微生物在海水养殖中应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的阶段。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 研究新的微生物菌剂目前研究中主要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益生菌、乳酸菌、单胞菌等。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2bdd31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在近年来的水产养殖行业中,微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如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改善水质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等,这些功能使得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并呼吁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一、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免疫增强作用养殖动物常常面临着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这给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然而,微生物在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方面表现出色。
例如,某些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肽和免疫活性物质,帮助养殖动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等方式来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因此,利用微生物来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将会成为未来水产养殖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微生物在水质改善中的应用水质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过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不良水质条件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而微生物具有调节水质的能力。
比如,一些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能够将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从而改善水质环境。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可以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减少底泥中的有害气体等方式改善水质。
因此,充分发挥微生物在水质改善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三、微生物在饲料利用中的应用高效利用饲料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而微生物在饲料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和转化饲料中的复杂多糖和纤维素,提供更易消化的碳源和能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促进养殖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因此,通过调节养殖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相关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善养殖动物的饲料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总结起来,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利用微生物来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改善水质环境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实现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制剂之二:微生物制剂的优缺点
![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制剂之二:微生物制剂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8f511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d.png)
水产养殖中的微生物制剂之二:微生物制剂的优缺点一、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原理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原理:将有益微生物制剂添加到养殖水体中,补充养殖水体中缺少的菌类结构,维持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生长平衡,促进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的分解循环,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益微生物制剂对有害微生物需求的氧气和生长位点进行竞争,来起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部分有益微生物的产物能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二、微生物制剂与其他药物相比的优劣势A:微生物制剂的优点2.1绿色健康副作用小微生物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大量增殖后,生物之间的竞争氧气,养料和物种之间的压制下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以及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摄食分解能降解有害理化物质的含量,这些过程对水产动物基本没有影响,也没有药物残留和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绿色健康。
2.2作用效果较彻底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有益微生物在池塘环境中一代又一代的繁殖和生长,不停的对池塘底质和水体中的超标物质进行改良,优化水体中的藻相结构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来调水防病,因此有益微生物菌作用的时间较长,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2.3功能全面有益微生物菌不仅可以消除池塘中超标的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危害的物质,对促进藻类的生长以及优化藻类的藻相组成也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以及防病治病等,功能强大且全面。
2.4能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和品质微生物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直接泼洒在水体中也可以拌饵投喂,即对水体环境有改良作用,也可以被水产动物摄食消化,并且有含量较高的蛋白和微量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和水产动物的肉质有明显的提高。
B:微生物制剂的缺点2.1使用后见效慢且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有益菌类,这些有益细菌在到达池塘后不会马上发挥作用,因为这些有益细菌数量太少,在面对有害微生物强大的攻击下作用有限,只有长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将微生物制剂中有益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含量培养到足够密度的情况下,才能将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以,使用微生物制剂要有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见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鱼 ;微生物;出血病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
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1]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
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13]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
让它来为我们服务。
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1.水霉病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2]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
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3]病情会进一步恶化。
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
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4]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2.小瓜虫病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5]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
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rIchthyo—phthirius肌峨触。
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
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in advanc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y's patriotic youth Yu Qingzhi when Chang. Yu Qing Zhi, nanling County, Anhui Wuhu 7 Brook family beach peopl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war,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war zone relative to the officer training Corps trainees, young Chang Shen Liqun from Shangrao, Jiangxi province, is the only military 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
幼虫为长卵形。
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
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
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危害更大。
病鱼体表、鳍条及鳃瓣上布满大小1毫米左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
重症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粘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
鳃上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丝端部贫血,鳃小片破坏。
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不摄食,成群游池边或水面。
此病发病期短,常引发暴发[6]性死亡。
3.烂鳃病3.1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丝状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毛霉亮发菌,它生长于有机质含量丰富、偏酸性的水环境中。
在鱼体受应激反应后粘液分泌增加或脱落的养殖池中易发生,因而丝状细菌为水质不良生物指标。
当丝状细菌大量于鳃丝发现时,一般鳃丝分泌粘液增加,鳃丝充血后产生血窦,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
本病常发生在气候交替的9月份,发病率较[7]高,传染性不强,一般来说不会导致鱼的死亡。
3.2 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嗜纤维菌、恶臭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同样为条件致病菌,仅当环境条件适应其繁殖,鱼体质下降时,入侵鱼体而造成烂鳃,尤其当水温达到28?时,或当季节更替气候突变及养殖环境剧变时易导致此病暴发3.3 真菌性烂鳃病真菌危害最严重的是鳃霉。
在低温季节,由于烂鳃或受机械损害、药物或环境突变等应急刺激粘脏,所粘脏物易感染水霉。
真菌性烂鳃一般于相对低温期易发生,(一般低于28?),因而夏秋季节极易感染此病,真菌通过其游动的孢子传播,由于真菌以寄[8]生组织为营养;因而对鳃危害很大,严重感染者死亡率极高.4.出血病4.1(急性出血病鱼体离开水后,鳞片开始有细血丝出现,皮下出血或溃烂;眼球向外凸出,眼球下端有出血点。
鳃丝为暗紫色,鳃丝肿胀,显微镜下镜检,鳃小片之间已分不出界限;血trainees, young Chang Shen Liqun from Shangrao, Jiangxi province, is the only militaryCorps u Brook family beach peopl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war,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war zone relative to the officer training in advanc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y's patriotic youth Yu Qingzhi when Chang. Yu Qing Zhi, nanling County, Anhui Wuh2 液粘稠呈黑紫色。
解剖病鱼鱼体,腹腔内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肝脏肿胀,为土黄色或苍白色,易碎;胆囊肿大呈黑绿色;脾脏缩小为黑紫色,呈不规则状如淤血块;胰腺为浅粉色肿胀且上面分布毛细血管较为明显。
肾脏肿胀呈暗紫色、内有积水。
肠道内没有食物,肠膜脱落,前肠和中肠有肿胀充血部位。
鱼发病后,传播死亡速度很快,但发病期间不误摄食,所以不能被及时发现。
4.2(慢性出血病内脏情况和急性出血病的情况基本一样,只是体表粘液稍多,但离水后容易失去。
血液的粘稠度大,腹腔内没有积水。
死亡量也比较小,只是每天三五条的零星死亡。
在养殖期间摄食量较小,投喂时经常是那种似吃非吃的状态。
但这种鱼不能越冬,不能动[10]网,更不能长途运输,否则将造成大批量死亡。
目前,国内外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的种类、诊断、病理、致病菌的致病性及对疾病的控制方面,而在保健、防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同时,微生态制剂在禽畜饲料中应用较多,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只有光合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现在就让我来介绍几种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的有益的应用。
1.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bacteria,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田、河川、海洋和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类群。
光合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也可在无光有氧的条件下生长。
有光时菌体能利用光能,以H2s 和有机物作为氢供体,以CO,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而生长发育。
当环境是有氧无光时,菌体则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使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取能量。
2.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的利生素复合菌剂利生素制剂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兼有好氧和厌氧双重代谢机制。
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的利生素复合菌剂应用于水产养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3.神克隆菌神克隆菌主要组成为噬菌蛭弧菌,是一种有噬菌性质的细菌,在水产养殖上对很多致病菌有溶菌作用。
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致病菌,如弧菌、假单胞菌、气单孢菌、爱德华氏菌等都是神克隆菌的最适宜的寄主,所以神克隆菌可以减少细菌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00年用四个0(67hm 的鱼池分别饲养河蟹、对虾、河豚、甲鱼,另一个为对照池。
结果使用神克隆菌的四个试验池均未发病,而对in advanc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y's patriotic youth Yu Qingzhi when Chang. Yu Qing Zhi, nanling County, Anhui Wuhu Brook family beach peopl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war,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war zone relative to the officer trainingCorps trainees, young Chang Shen Liqun from Shangrao, Jiangxi province, is the only military照池发了病。
神克隆菌对河蟹养殖池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水中的COD、硫化物和氨氮得到有效的控制,对pH没有明显的影响.4.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属于自营养性细菌,包括两种不同的代谢群体,亚硝化菌属(Nitrosomonas)及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
它们都是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生长,并在水质净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硝化细菌是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的细菌。
首先,亚硝化菌属细菌把水中的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并从中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再从-二氧化碳或碳酸根离子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而硝化杆菌属细菌能把水中的离子NO2氧化成为硝酸离子,并能从中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亚硝化菌属细菌和硝化杆菌属细-菌通过接力的方式,把水中的有毒氨(NH )最终氧化成硝酸离子(NO)。
硝化细菌是自养性微生物,需要在体内制造有机物供其生长(这就决定了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要比异养生物慢得多,一般异养性微生物可几十分钟内增殖一倍数量,而硝化细菌则要1—2d才能增殖一倍的数量;另外,硝化细菌不喜欢有机物,水体中过多的有机物反而会抑制硝[14]化细菌的生长.各种菌剂的使用方法,合理剂量等方面的工作仍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试验、主动地推广应用,可用于养殖水处理的微生物的筛选以及细胞固定化所选用的包埋剂种类,都将[12]是今后水产养殖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就像栅栏技术是近年来成功应用于鲜肉防[15]腐保鲜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