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2844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7.png)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第12课《卖油翁》1.陈尧咨向老翁发问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3.“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最后陈尧咨为什么又笑了?谈谈你的理解他"笑",因为老油翁点破他只是熟能生巧罢了,他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
12卖油翁强化练习2.解释加粗词。
A.公亦以此自矜() B.但微颔之()C.尔安敢轻吾射() D.(油)自钱孔人()E.惟手熟尔() F.笑而遣之()3.判断下列各句翻译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4.《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谥号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二)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2.翻译下面句子。
《卖油翁》练习题及答案
![《卖油翁》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9fd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5.png)
《卖油翁》练习题及答案《卖油翁》练习题及答案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2分)(1)尝射于家圃( ) (2) 无他,惟手熟尔( )【小题2】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小题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小题4】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小题1】(1)曾经(2)罢了【小题2】熟能生巧【小题3】放下爱不释手【小题4】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尝”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只有一种意思,即为“曾经”。
“尔”在句中是通假字,通“耳”,罢了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这个故事同学们是很熟悉的,对于出自文中的成语平时也经常说起,所以写起来并不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成语的掌握情况。
点评: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要做到知道出自哪篇文章,哪个语句,并做到知其意,会运用。
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释”根据语境可知,跟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一样。
卖油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卖油翁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c892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b.png)
卖油翁文言文阅读答案《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油翁》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习题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卖油翁》原文阅读[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阅读习题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2分)①睨之,久而不去②以钱覆其口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吾射不亦精乎?②康肃笑而遣之。
10、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4分)《卖油翁》阅读答案8、①斜着眼看。
②盖。
9、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0、提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启发的谦和。
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卖油翁》阅读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
(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
卖油翁阅读理解及答案
![卖油翁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347e5789eb172ded63b7aa.png)
(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15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我酌油知之。
2.(5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3.(5分)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
(二) 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5分)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4.(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我酌油知之。
5.(5分)“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字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6.(5分)文中的“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请写出本文作者欧阳修的谥号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5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精选7篇)
![《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17e07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c.png)
《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精选7篇)《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篇1《郑人买履》这则故事故事中的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郑人买履》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阅读题目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20.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郑人买履》阅读答案18.(2分)1、量长短 2、到……去 3、量好的尺码 4、同“返”,返回。
19.(4分)(1)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0.(2分)宁信度,无自信也。
21.(2分)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22、(2分)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郑人买履》阅读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
![《卖油翁》阅读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c104c876a20029bd642d5f.png)
第12课《卖油翁》1.陈尧咨向老翁发问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3.“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最后陈尧咨为什么又笑了?谈谈你的理解他"笑",因为老油翁点破他只是熟能生巧罢了,他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
12卖油翁强化练习2.解释加粗词。
A.公亦以此自矜() B.但微颔之()C.尔安敢轻吾射() D.(油)自钱孔人()E.惟手熟尔() F.笑而遣之()3.判断下列各句翻译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4.《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谥号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二)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2.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 ②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3.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但微颔之③尔安敢轻吾射④我射不亦精乎⑤康肃笑而遣之()A.①②③ B.②④⑤C.②④③ D.①③④4.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103db102de2bd960588be.png)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读下面短文,完成17-22题。
(23分)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阅读训练:17、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宁信度 ( )( )1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2分)(1)而置之其坐(____ _同___ __) (2)反归取之(___ __同___ __)19、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4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20、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21、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2、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分)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参考答案:16代词,代尺码到----去代词,代尺码代词,代尺码代词代鞋1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14刻舟求剑守株待兔15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卖油翁》习题集及答案
![《卖油翁》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c49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5.png)
《卖油翁》习题集及答案
《卖油翁》是一篇中国古诗作品,它描写了一个善良老人卖油的故事。
这篇文章常常被用来作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卖油翁》的习题集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 在《卖油翁》中,“翁”的身份是什么?
A. 卖油商人
B. 农民
C. 买油的客人
D. 皇帝
答案:A. 卖油商人
2. 故事中,卖油翁的态度如何?
A.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B.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利益
C. 懒惰散漫,不愿努力工作
D. 虚荣浮华,追求名利
答案:A.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3. 作者通过《卖油翁》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主题?
A. 诚实守信
B. 乐善好施
C. 奉献精神
D. 博爱仁慈
答案:B. 乐善好施
二、判断题
1. “卖油翁”的主要情节是描述卖油翁如何发家致富。
答案:错误
2. 故事中的卖油翁之所以受到村民尊敬是因为他是个聪明能干的人。
答案:错误
3. 《卖油翁》这篇文章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弘扬的仁爱伦理观念。
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 故事中,卖油翁每天卖出多少升油来供儿子读书?
答案:五十升
2. 卖油翁送给买油客人多少钱的银子?
答案:二钱
3. 故事中的卖油翁最后幸得老天眷顾,捡到了一枚什么样的宝贝?
答案:金宝
通过以上习题的练习,相信大家对《卖油翁》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感悟其中的道理,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愿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进步!。
《卖油翁》课文阅读训练题
![《卖油翁》课文阅读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105ad6f705cc17552709ef.png)
《卖油翁》课文阅读训练题满分100分做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1.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但微颔之③尔安敢轻吾射④我射不亦精乎⑤康肃笑而遣之A.①②③B. ②④⑤C. ②④③D. ①③④2.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对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公亦以此自矜(夸耀)B. 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C. 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D.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3.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②。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
”反④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下面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 至之市C. 而忘操之D. 反归取之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4.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②。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
”反④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卖油翁》阅读题的答案
![《卖油翁》阅读题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6021e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0.png)
《卖油翁》阅读题的答案卖油翁[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油翁阅读答案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卖油翁》《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
![《卖油翁》《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7b7f03186bceb19e8bb9d.png)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
(13分)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8.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①公亦以此自矜()②睨之,久而不去()
③先自度其足()④反归取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
②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 _______ 的人。
(3分)
答案:
8.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9.①凭②斜着眼睛看③量④同“返”,回家,回去
10.①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②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来试一试鞋呢?
11.熟能生巧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605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3.png)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读下面短文,完成17-22题。
(23分)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结束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阅读训练:17、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宁信度 ( )( )18、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2分)(1)而置之其坐(____ _同___ __) (2)反归取之(___ __同___ __)19、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4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20、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21、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2、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分)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参考答案:16代词,代尺码到----去代词,代尺码代词,代尺码代词代鞋1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14刻舟求剑守株待兔15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敏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41e8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6.png)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一、基础字词理解(5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郑人有欲买履者(履:鞋子)- 先自度其足(度:duó,量长短)- 至之市(之:到……去)- 而忘操之(操:拿)- 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解析:- “履”在古代就是鞋子的意思,这是基本的实词含义。
- “度”在这里是动词,读“duó”,表示测量的动作。
- “之”在“至之市”中是“到……去”的意思,这是“之”作为动词的用法。
- “操”结合语境,是郑人忘记拿量好尺码的东西,所以是“拿”的意思。
- “反”是通假字,通“返”,返回的意思,这是文言文常见的通假现象。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B. 至之市/而忘操之C. 郑人有欲买履者/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D. 何不试之以足/以刀劈狼首答案:C解析:- A项中,“先自度其足”的“度”是“量长短”的意思,“吾忘持度”的“度”是“尺码”的意思,二者不同。
- B项中,“至之市”的“之”是“到……去”的意思,“而忘操之”的“之”是指代量好的尺码,二者不同。
- C项中,“郑人有欲买履者”和“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者”都是“……的人”的意思。
- D项中,“何不试之以足”的“以”是“用”的意思,“以刀劈狼首”的“以”是“用”的意思,但它们的语法结构不同,“何不试之以足”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何不以足试之”。
3. 给下列句子中的“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A. 代词,指尺码B. 到……去C. 助词,无实义D. 代词,指剑答案:A;B;C;D解析:- “而置之其坐”中“之”指代尺码,郑人把尺码放在座位上,所以选A。
- “至之市”的“之”是“到……去”的意思,所以选B。
- “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所以选C。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之”指代剑,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所以选D。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附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3042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2.png)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附答案《郑人买履》阅读训练附答案《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①置之其坐坐:()②遽契其舟遽:()③反归取之反:()④是吾剑之所从坠是:()7.下面的.“之”字用法跟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反归取之B.何不试之以足C.是吾剑之所从坠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8.翻译句子。
(4分)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9.《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你能再写出两个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吗?(2分)10.请用文中原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郑人买履》中郑人最可笑的“言”是:《刻舟求剑》中楚人最可笑的“行”是:11.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包含了什么道理?(4分)参考答案:1、①同“座”,座位②立即、匆忙③同“返”,返回④、指示代词,这儿2、C3、①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②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4、守株待兔自相矛盾买椟还珠滥竽充数扁鹊治病郢书燕说(写出两个即可)5、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6、讽刺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的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9b7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f.png)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词。
(5分)自度其足:吾忘持度:悯其苗:今日病矣:苗则槁矣:【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小题3】下列之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C.返归取之D.而又害之【小题4】这两则语言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答案【小题1】量长短量好的尺码担心(忧患、忧愁)劳累【小题1】(1)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2)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3)他儿子跑去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经枯死了。
【小题1】 B【小题1】《郑人买履》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
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其中返、度、趋、槁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小题1】B中是动词,到往其他的是代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郑人买履》阅读习题及其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习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4c3b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e.png)
《郑人买履》阅读习题及其答案导语: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 以下关于《郑人买履》阅读习题及其答案,希望你会喜欢。
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②买履者③,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阅读训练及答案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 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② 反归取之。
(反同返)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A 先自度其足B 宁信度何不试之以足无自信也C 郑人有且置履者D 先自度其足遂不得履吾忘其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履)(3)至之市而忘操之(到)(尺码)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而置之其坐——而置之[于]其坐。
②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提示]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讽刺了那些墨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
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卖油翁 阅读》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卖油翁 阅读》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8cded6529647d272852bf.png)
卖油翁阅读一、阅读回答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康肃笑而遣之.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B.尝射于.家圃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睨之,久而不去.去.国怀乡(《岳阳楼记》)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①②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
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三、阅读回答。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矜.()②睨.之()③忿.然()④酌.油()2、、解释下列加点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卖油翁阅读(1)(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卖油翁阅读(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ac6d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9.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下册12卖油翁阅读(1)(含答案)卖油翁阅读⼀、阅读回答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法相同的⼀项是()(2分)A.康肃笑⽽遣之.⼤⾔数主之.失(《强项令》)B.尝射于.家圃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C.乃.取⼀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睨之,久⽽不去.去.国怀乡(《岳阳楼记》)10.翻译⽂中画线的句⼦。
(4分)①②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对待⾃⼰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
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及别⼈的长处。
(4分)⼆、阅读下⾯的⽂⾔⽂,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康肃笑⽽遣之。
[⼄]南⽅多没⼈①,⽇与⽔居也,七岁⽽能涉,⼗岁⽽能浮,⼗五⽽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之道者。
⽇与⽔居,则⼗五⽽得其道;⽣不识⽔,则虽壮,见⾈⽽畏之。
故北⽅之勇者,问于没⼈,⽽求其所以没,以其⾔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务求其道,皆北⽅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能潜⽔的⼈。
9、解释下⾯句中的加点词。
(4分)⑴公亦以此⾃矜.矜:______ ⑵康肃笑⽽遣.之遣___________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 ⑷见⾈⽽畏.之畏___________10、翻译下⾯句⼦。
(4分)⑴见其发⽮⼗中⼋九,但微颔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与⽔居,则⼗五⽽得其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北⼈“以其⾔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原⽂语句回答,6分)12、[甲][⼄]两⽂都告诉⼈们什么道理?(3分)三、阅读回答。
《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
![《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57221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卖油翁》阅读理解附答案阅读理解。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粗词。
①尝射于家圃()②无他,但手熟尔()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两项是()()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3、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6、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 曾经(2) 罢了2、B C3、熟能生巧4、放下爱不释手等5、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6、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
(13分)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 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 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 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 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8.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③先自度其足 (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
② 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 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 刺了 _________ 的人。
(3分)
答案:
8.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9. ①凭 ②斜着眼睛看
③量 ④同“返”,回家,回去
10. ① 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②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来试一试鞋呢?
11. 熟能生巧 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 “何不试之以 选自《韩非子》
(限断两处)(2
(4分)
②睨之,久而不去
④反归取之 ) )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