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3)仰卧位:注射时,嘱患者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洗手,查对药液、消毒液、棉签
●消毒安瓿、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直径﹥5cm,待干(消毒2次)
●用纱布包住安瓿折断安瓿
●检查注射器,撕开外包装,抽取药液,查对执行单和药物,排气
●取棉签一根放在左手,左手绷紧注射点皮肤;以右手执笔式持注射器,与皮肤90°角快速进针
持针不正确,角度或深度错误-2
固定回抽
4
未固定、回抽不正确或未回抽各-2
推药拔
针查对
12
推药过快或漏出药液各-2
未观察患者的反应-2
拔针方法不正确-2
操作后未查对-2
未交待注意事项-2
整理
8
未整理床单位-1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1
未分类放置-1
未按七步洗手法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1
●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回抽注射器,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
●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和患者进行交流)
●为患者盖好被子,将空针立即处理
●为患者穿好裤子,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拉起床栏
●再次查对执行单、空安瓿、患者信息,询问患者感受,致谢
●按规范处理用物
●洗手,记录
(二)评分标准(肌肉注射)
用物
6
少一件、摆放乱各-1
操作步骤
吸药排气
8
污染、手法不正确各-2
浪费药液、未排气或排气不足各-2
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未保护患者隐私各-1
未协助患者取注射部位-2
选部位
4
未再查对腕带,选择部位错误各-2
消毒查对进针

肌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肌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场编号:考生号:监考老师:计分: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得分
评估准备20分1.转抄医嘱,核对注射卡;签名2
2.
患者
评估
核对患者信息2
问候患者并告知准备注射1
告知注射的药物及作用3
评估患者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及注射部位3
3.环境评估:清洁、光线充足、保护隐私2
4.自身评估:洗手,戴口罩,着装规范4
5.用物评估:物品齐全、符合要求、摆放有序3
操作要点60分1.再次核对注射卡;检查药物4
2.无菌盘准备:铺盘规范;注明铺盘人和有效时间4
3.消毒安瓿、砂轮;酒精棉签去屑;纱布包裹折断4
4.抽吸药液;安瓿套于针头上;第二人再次核对;置无菌盘内9
5.用物带至床旁,对床号、ID号,反问式询问姓名2
6.保护隐私,屏风或隔帘遮挡2
7.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确定注射部位(示范臀大肌注射定位两种方法)12
8.消毒3
9.再次核对,排尽空气2
10.注射和推药:快速垂直进针,深度适宜;抽回血;缓慢均匀推药;注意观
察并询问患者反应
4
11.快速拔针、按压2
1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2
13.洗手,取口罩2
14.再次核对药物;签执行时间及姓名3
15.健康教育: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不适时请按铃呼叫,主动巡视3
16.用物及垃圾分类处理2
效果评价20分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4
2.手卫生正确6
3.操作流程熟练、流畅,方法正确(操作顺序颠倒,不影响效果不扣分)4
4.护患沟通好;体现人文关怀(动作轻柔、保护隐私)4
5.操作时间分钟,不超过8分钟2。

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予方式,适用于多种药物的给药。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对于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并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皮下注射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皮下注射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a. 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医嘱。

b. 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药物配制是否正确。

c. 洗手并佩戴洁净的手套。

2. 选择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对于皮下注射的成功至关重要。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和臀部。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a. 距离神经、血管和骨骼的安全距离。

b. 注射部位的皮肤状态,避免破损或感染区域。

c. 患者的个人喜好和舒适度。

3. 注射器和针头的准备在注射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物的剂量,选择合适大小的注射器,并根据需要更换合适长度和粗细的针头。

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是无损坏的。

4. 皮肤消毒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非常重要。

用消毒剂擦拭注射部位,通常采用酒精棉球或碘酒进行皮肤消毒,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a. 从注射部位的中央开始,向外作圆周状擦拭。

b. 使用消毒剂时,避免触摸已消毒过的区域。

c. 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消毒剂起到充分杀菌的作用。

5. 注射操作a. 用非主手将皮肤拉紧,以提供注射部位的稳定性。

b. 使用主手将针头以30至45度的角度插入皮肤下,并确保穿过角质层。

c. 慢慢地注射药物,保持轻而均匀的推进力度。

d. 注射完毕后,保持注射器的位置稳定,维持数秒钟以确保药物的吸收。

6. 针头拔出和压迫止血a. 缓慢拔出针头,同时用干净的棉球或医用棉球迅速且轻柔地在注射部位进行轻压,以防止渗血。

b. 用棉球保持一段时间,确保止血。

7. 处理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将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放置在废弃物容器中。

二、皮下注射的评分标准为了确保皮下注射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注射操作进行评分。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予方式,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用药或者需要缓慢释放药物的情况下。

正确的皮下注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对于确保药物的准确给予以及避免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皮下注射的操作流程,并对其评分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1. 环境准备在进行皮下注射之前,应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与整齐。

工作区域应具备适当的光线,以方便观察和操作。

同时,要保证手上干净,可以使用酒精消毒洗手液进行清洁,或穿戴无菌手套。

2. 药物准备将需要注射的药物准备齐全,并确保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按照医嘱,抽取合适的剂量,并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

在准备药物时,根据药物类型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并确保其完整性和无菌性。

3. 注射部位选择根据医嘱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见的皮下注射部位有腹壁、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等。

注射部位应远离瘢痕组织、皮肤损伤、血管等,并确保部位的皮肤完整、无红肿或其他症状。

4. 注射部位消毒使用消毒棉球或者棉花球以酒精进行擦拭,按环形方式从内向外擦拭,以保持注射部位的无菌。

擦拭后,等待酒精挥发干燥。

5. 注射器的使用使用正确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需求抽取合适的药物剂量。

在抽取药物前,应先排除注射器上可能存在的气泡,并确保正确测量药物剂量。

6. 注射角度和深度将注射器垂直于皮肤,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

注射角度一般介于25°至45°之间,根据不同的患者年龄和体质进行调整。

深度应仅使针头插入皮下脂肪组织。

7. 药物给予缓慢而稳定地推动注射器活塞,使药物均匀地进入皮下组织。

不要过快注射,以防药物渗透造成组织损伤。

在将药物完全注射结束后,保持注射器且针头在皮下待数秒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

8. 注射后处理将针头轻轻拔出,并用干净的棉球或棉花球进行轻轻按压,以防止渗血。

可以在注射部位轻轻按摩,促进药物吸收。

皮下注射的评分标准:1. 环境准备评分:- 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程度;- 手部卫生和无菌操作的情况。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年月科室:姓名;得分:皮下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总分:100分)考号:科室:姓名:得分:项目容内分 值求要分评扣分、12分5 a项每 、122意龄情者患评、1 z(\ 2评估宀 和、2z(\2染感硬痕察2 要 <o程作 合2 点纟、4 z(\2 分51卄 量是 抽、豚齐!| X 对浓匱和 枚各浓如 恢药孤蹴 劳各名扌 和扛的; 境协女撫量 W 用」、药濒 估估号对及。

评评床核期全的;效齐 3>44上量有否2、5丄备准1、1备准 物 用1 z(\2求要扣项亀情 张 紧 解 缓z(\备 准 者 患2z(\分22厶1 酌求 要 合 符「八 或 备 准 未 进 起1 分扣 情药 己 5z (\41药 己 、3 准 盘菌 尢 甫 乍1分5 -31 z(\2分-2 < 消 2 z(\备量质 器r^J分3染污3z(\分20菌毒荊消液、歹一瓶吸启抽引4内分4 -2 4z(\U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核人员:考核日期:年月日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间。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
④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病人及家属,并予以注明。

3.皮下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答: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能否皮下注射?
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皮下注射,以免刺激损伤皮肤。

5.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几种?
答: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
(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6.肌肉注射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答: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为便于操作座位要稍高。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二、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年月日项目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准备质量15分1、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不符合要求扣2分)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无菌棉签、5ml注射器2个、弯盘、皮肤消毒液、药物、砂轮、启瓶器、纱布、肾上腺素1支、注射卡、手消毒液治疗车下层:污物桶、利器盒(物品少备一件扣1分;物品摆放不合理扣1分)3、检查用物是否符合要求262操作质量标准65分1、校对药物与注射卡,井检查药物名称、剂量、有效期、用法、浓度(查对不合格扣5分)2、抽药:打开药物,取注射器。

左手食指、中指夹持安瓿,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尖插入安瓿内,左手拇指及无名指夹持注射器下端,右手抽动活塞,将药液吸入针简内,并放入治疗盘(污染一次扣5分)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确认,评估病人情况,说明目的及方法,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注意遮挡病人。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3)仰卧位: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用仰卧位。

选择注射部位(未协助病人摆好体位扣3分,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扣10分)4、手消毒(未做扣3分)5、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直径不小于5厘米(消毒不合格扣3分,污染一次此项不得分)6、再次查对,备干棉签,右手持注射器,以中指固定针栓,左手绷紧皮肤,将针头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内。

一般刺入针梗的2/3,按患者胖度适当掌握。

放松左手回抽活塞,如无回血,即可缓缓推药,观察病人(如油性药液,应持牢针栓,防针栓与针筒脱开,药液外溢),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片刻(查对不合格扣5分;未绷紧皮肤、进针或持注射器手法不正确扣5分;针梗刺入肌内过深,过浅扣2分;有回血未更换部位推药扣5分;推药快或未观察病人反应扣3分)7、再次核对,处理注射器(未查对扣3分,用物未处理扣1分)10510310255肌肉注射技术一、目的通过肌肉注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
④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病人及家属,并予以注明。

3.皮下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答: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能否皮下注射?
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皮下注射,以免刺激损伤皮肤。

5.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几种?
答: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6.肌肉注射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答: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为便于操作座位要稍高。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标准与步骤

肌肉注射操作标准与步骤

10 8 6 4
5
(5)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清理用物,洗 手
54
32
指导患者 10分
5
(1)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 使药液顺利进入肌组织,利于药液的吸收
5 (2)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54 54
32 32
提问5分 5
54 3 2
总分 100
注:评分等级为I级表示动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 懂;II级为表示动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自然;III级为表示动作 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IV级表示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 病人没有沟通。
2
肌内注射技术考核评价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 值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
存在
I
II
II I
IV

问题
操作准备 10分
5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2)用物准备:同肌内操作方法
54 54
32 32
评估患者 10分
5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 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5
(2)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患者注射部 位状况
54 54
32 32
10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10 8 6 4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做好准 10 备工作,取合适体位,为患者进行遮挡,暴 10 8 6 4
露注射部位
操作要点
10分
30
(3)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 气,消毒注射部位皮肤,进行注射
30 24 18 12
10 (4)推注药液时观察患者反应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回抽注射器,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
●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和患者进行交流)
●为患者盖好被子,将空针立即处理
●为患者穿好裤子,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拉起床栏
●再次查对执行单、空安瓿、患者信息,询问患者感受,致谢
●按规范处理用物
●洗手,记录
(二)评分标准(肌肉注射)
项 目
标准评分
扣分内容
姓名及得分
操作
准备
操作者
4
着装不规范 -2
未按七步洗手法或洗手不认1
未评估合作程度、未询问过敏史 各-1
未解释告知注意事项 各-1
未做自我介绍及查对 各-1
查对
7
未按医嘱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批号、有效期,未查对消毒液、棉签、空针等 各-1
未记录 -1
整体评价
态度
4
态度不认真 -2
沟通技巧欠佳 -2
整体计划操作时间8分钟
8
操作不流畅 -2
处理问题不灵活 -2
颠倒程序 -2
跨越无菌区一次 -2
每超过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5
回答错误 —5
总分
100
累计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持针不正确,角度或深度错误 -2
固定回抽
4
未固定、回抽不正确或未回抽 各-2
推药拔
针查对
12
推药过快或漏出药液 各-2
未观察患者的反应 -2
拔针方法不正确 -2
操作后未查对 -2
未交待注意事项 -2
整理
8
未整理床单位 -1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臂外侧、腹部 或大腿外侧方。
●长期注射患者需制订注射部位更换计划
●协助患者取注射体位
●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再次查对后,左手绷紧注射点皮肤,右手平执式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人皮肤,针梗留外1/3
●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抽吸无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
●注射完毕,用于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3
-2
评估
6
未评估病情、注射部位情况
未评估合作程度、未询问过敏史
未解释告知注意事项
各-1
各-1
各-1
查对
7
未按医嘱查对药名、剂蹙、浓度、时间、
用法、批号、有效期
各-1
用物
6
少一件、摆放乱、朱铺盘及注明时间
各-1
操作步骤
吸药排气
8
污染、手法不正确
浪费药液、未排气或排气不足
●再次查对,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患者感受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正确处理注射用物,洗手。在医嘱本上签执行时间及签名
(二)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 考核老师_________ 考核成绩_________
项 目
标准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
未观察患者反应
拔针方法不正确
操作后未查对
未交代注意事项
各-2
-2
-2
-2
-2
整理
9
未整理床单位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 目
标准评分
扣分内容
姓名及得分
操作
准备
操作者
4
着装不规范 -2
未按七步洗手法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2
评估
8
未评估病情、注射部位情况 各-1
未评估合作程度、未询问过敏史 各-1
未解释告知注意事项 各-1
未做自我介绍及查对 各-1
查对
7
未按医嘱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批号、有效期,未查对消毒液、棉签、空针等 各-1
未绷紧或捏起皮肤 -2
持针不正确,角度或深度错误 -2
固定回抽
4
未固定、回抽不正确或未回抽 各-2
推药拔
针查对
12
推药过快或漏出药液 各-2
未观察患者的反应 -2
拔针方法不正确 -2
操作后未查对 -2
未交待注意事项 -2
整理
8
未整理床单位 -1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 -1
未分类放置 -1
未按七步洗手法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1
未记录 -1
整体评价
态度
4
态度不认真 -2
沟通技巧欠佳 -2
整体计划操作时间8分钟
8
操作不流畅 -2
处理问题不灵活 -2
颠倒程序 -2
跨越无菌区一次 -2
每超过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5
回答错误 —5
总分
100
累计
●协助患者脱裤至膝,结合治疗目的选择注射部位、定位准确
●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1)十字法:丛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域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肌内注射术(附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肌内注射术(附考核评分标准)

技术二十一肌内注射术
(一)目的
通过肌内注射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组织状况。

4.了解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三)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消毒皮肤。

3.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入肌内。

4.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5.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注射时配合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2.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

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

2.观察注射后疗效和不良反应。

3.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4.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5.出现局部硬结,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

6.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并选择细长针头。

(21)肌内注射术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30分
1.预期目标
(1)操作规范,患者满意。
(2)患者紧张情绪缓解,主动配合。
(3)达到预期的药效,无不良反应。
3
1.预期目标根据考核要求扣分。
2.用物及操作者准备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3.患者准备及环境准备可和评估一起进)查对不合格扣3-5分。
(2)消毒不合格扣1-2分。
(2)局部情况;肢体活动情况和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态:心理反应及对治疗的态度。
(4)健康知识:疾病用药知识。
4
3.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光线充足,保护患者隐私。
1
4.用物和药物评估:检查药物的质量、批号、有效期,注射用物的灭菌时间、质量。
1
5.自身评估:着装是否整洁,对所用药物是否了解。
2
计划
10.整理床单位,处理注射用物,洗手。
1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5
3
3
3
3
10
3
2
2
2
4
1.查对不合格扣2-3分。
2.患者体会不正确扣2-3分。
3.定位方法不正确酌情扣2-3分。
4.消毒不合格扣2-3分。
5.进针角度不对扣3-5分。
6.有回血未更换注射部位推药者酌情扣5-7分。
7.拔针后针眼出血扣3分。
(3)污染一次扣3-5分。
(4)剂量不准确扣2-4分。
2.准备
(1)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戴口罩,洗手。
(2)用物和药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缸、皮肤消毒剂、砂轮、弯盘、一次性注射器、药物、笔、无菌棉签、注射卡,无菌盘巾。
(3)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了解肌肉注射的目的和意义。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推药:快速拔针、勿按压、记录时间
·再次查对(第三次)
·交代患者注意事项
不可用手按压注射部位,以防影响观察结果
注射后20分钟内勿离开房间
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
·床旁观察患者反应5分钟后离开,肾上腺素备床旁
·15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并正确处理,做好相应标记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物,洗手,在医嘱本上签字执行时间及签名
效期、腕带
·消毒:开启密封瓶,消毒瓶塞和瓶盖;注明生理盐水开瓶时间
·稀释:青霉素1瓶160万U注入4ml0.9%氯化钠溶液,则1ml含40万U
取0.1ml,加0.9%氯化钠溶液至1ml,则1ml含4万U
取0.1ml,加0.9%氯化钠溶液至1ml,则1ml含4000万U
取0.1ml,加0.9%氯化钠溶液至1ml,则1ml含400万U即成青霉素皮试
试液
皮内注射0.1ml(含40U)
·携治疗盘、急救盒、医嘱本至病房
·查对对患者床号、姓名、查对药液(第一次)
·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评估患者病情、注射部位皮肤、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选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
·消毒:75%乙醇消毒注射部位,待干
·再次查对(第二次)
·绷皮进针:左手绷皮,右手持针进入皮内注射0.1ml
未分类放置 -1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2
未记录 -2




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 -2
沟通技巧欠佳 -2
整体计划
操作时间
10分钟
8
整体操作不流畅 -2
处理问题不灵活 -2
颠倒程序一次 -2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环境:整洁、安静
评估患者正确
5
3
1
告知患者
内容准确、全面
3
2
1
洗手、戴口罩
2
1
0
备齐用物
放置合理
5
3
1
操作过程
60
在治疗室
核对医嘱
检查物品、药品有效期、质量
安瓿、药瓶消毒正确
检查注射器
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药液、剂量准确
将抽好药液的注射器贴好标签,经二人核对后,放
入无菌盘内备用
携物至床旁,核对并解释
协助患者取舒适安全侧卧位,
选择正确注射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
消毒皮肤面积大于5cm×5cm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
注射方法:正确排气、绷紧皮肤、快速垂直刺入、
深度为针头的2/3。固定针头、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
药液
用无菌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按压针眼
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衣物及床单为,将呼叫
器放置患者伸手可及处,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污染
不符一处
酌情扣分
消毒不够
方法不正确酌情扣分
未关照
判断不正确酌情扣分
-3
-2
-5
-10
-5
-5
-5
-5




1.严格无菌操作,严格三查七对。
2.皮试注射前问清过敏史,用酒精消毒皮肤、注射时不抽回血,拔针不按棉签,二个皮丘间距不小于5厘米。
3.密切观察反应,急救物品要准备齐全。
4.判断结果有疑问时请第二人协助判断,如有可疑可作对照试验。
监考老师考试时间
项目
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A
B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
“满把抓注射器”3分,抽吸生理盐水手法不正确2分
7、检查1ml注射器
2
不检查2分
8、正确手法抽吸少量已配置好皮试液,放置原包装内并标明配置日期时间。
5
“满把抓注射器”3分,未标时间2分


1、携用物至床前,反向查对床号姓名、解释
5
查对不合格3分,不解释2分
2、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有无过敏史,
5
口述错误5分
13、在治疗单上签字(执行时间、执行者)
2
14、告知患者皮试结果
2
15、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2
垃圾分类错误1分,不洗手1分




1、操作时间为7分钟,每超10秒钟扣1分
2、无菌物品污染后继续使用扣10分
3、流程连贯性差(思考下一步超过3秒)出现一次扣3分。
考核人:
6
斜面方向错3分,固定针栓3分
8、注入药液,局部可见有半球形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3
未达要求3分
9、拔针后勿按压
2
10、再次核对。
3
11、嘱病人不要远离,不要揉搓注射部位,有任何不适立刻呼叫护士。
3
少交代一项1分
12、观察15分钟,判断记录结果(阴性,皮肤周围无红肿、皮丘无改变、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红肿、发硬、伪足、皮丘直径超过1ml或为全身过敏反应)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总2页)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万能青霉素皮试法)姓名得分
项目
操作程序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要求: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3
准备要求一项1分

皮下注射的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皮下注射的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皮下注射的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修订时间2014.01 评分者日期
皮下注射的操作程序
一、评估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
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3.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

4.观察患者注射部位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洗手。

2.准备物品,携物品至患者床旁。

3.(操作前)核对患者,检查药液。

4.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

6.选择并暴露合适的注射部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7.消毒皮肤、待干,(操作中)核对患者和药液,排尽空气,进行注射。

8.注射完毕后以棉球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操作后)核对患者和药液。

9.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10.整理用物,安置病人,洗手,记录。

三、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

2.交代注意事项。

3.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告知患者注射后15min开始进食,以免造成低血糖。

四、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2.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

3.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
相关知识:
1.青霉素皮试阳性如何判断
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病人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②皮试不可使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

③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备有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④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病人及家属,并予以注明。

3.皮下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答: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能否皮下注射
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皮下注射,以免刺激损伤皮肤。

5.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几种
答: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6.肌肉注射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答: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为便于操作座位要稍高。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