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冲击冷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合集下载

B-100005 出流方向对阵列冲击换热的影响

B-100005 出流方向对阵列冲击换热的影响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70770) 作者简介:王克菲(1984—),男,河南平顶山,硕士。

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的传热与冷却技术研究。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编号:B-100005出流方向对阵列冲击换热的影响王克菲,朱惠人,王晓增,许都纯(西北工业大学 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安 710072)摘要:采用热色液晶技术测量了阵列冲击靶面的局部换热系数。

获得了冲击雷诺数为5000、10000、15000、20000、25000时三种不同出流方式时的靶面换热系数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双向出流时,靶面的平均换热系数比单侧出流要高;不同方向的单侧出流,由于产生的横流强弱作用不同,所以靶面的平均换热系数也有所不同。

不同出流方式时,靶面的局部换热系数均随冲击雷诺数的升高而升高。

关键词:涡轮;冲击;换热;出流方向;液晶 中图分类号:V231.1文献标识码: AInfluence of Exit Flow Orientation on Heat Transfer of ArrayimpingementWang Ke-fei,Zhu Hui-ren,Guo Tao, Xu Du-chun(College of Power and Energ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Abstract : A transient liquid cryst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n a target surface with array impingement hole.The effects of jet Reynolds number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 and three different exit flow orientation o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the average heat transfer target plate coeffcients where flow exits in both orientation are higher than flow exits in single orient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exit flow crossflow,the heat transfer coeffcients on the target plate are also different.For each exit flow orientation,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cients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jet Reynolds number over the entire impingement target plate.Key words : turbines; jet impingement; heat transfer;exit flow orientation; liquid crystal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涡轮进口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为有效的保护热端部件,必须采用有效的冷却方式。

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实验性能研究

射流冲击冷却系统实验性能研究
冷却或 加热 的方 法 。利 用 射 流 可 以在 冲击 区域极 大 强化 流体与壁 面 的能量交 换能力 , 并且 可以导致 部分 流体局 限在 一个较 薄 的层 内流动 , 于提高壁 面 的流 对
象 。此外 , 两种模 拟 结果 虽 然定 性 上 比较 吻 合 , 湍 但 动 能和 Nu相 差 比较 大 。文 献 [ ]实 验 研 究 了 喷嘴 5 的几何尺 寸 ( 径 d和 喷 嘴 长度 与 直 径 之 比 ld 对 直 /)
体流速 , 强化 吸热 体 的传 热 非 常有 效 。近 年来 , 针
局 部传热 系数 的影 响 。制冷 剂 的选 择 对 喷射 式 制冷
系 统的性 能影 响很 大 。在 选 择制 冷 剂 时要 同时考
c s e . T o ln e o ma c sa lz d t r u h e pei n n e i e e two k n o d t nsi h usd he c oi g p r r n e wa nay e h o g x rme tu d rdf r n r i g c n i o n t e f i
Ab ta t T e c oigc p ct najtmpn e n o l gsse w s tde ye p r n.T ei— sr c : h o l a ai i igme t oi ytm a u id b x ei t h n y ei c n s me n l n e o i lt s ae n e rsu e df rn e b t e oze n te c oi yt a i f e c fcruain ma srt a d jtpe sr iee c ewen n zls o h o l g s s m w sd— u c o f n e

三维湍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三维湍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同的形 式 , 模 型系数 的取值 不 同。有关 R G ke模 但 N -
作者■介 :陈庆光( 99)男 ,  ̄6- , 博士 , 翻教授 . 山东莒南县人 , 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及工程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2期







Vo .4。No. 12 2
20 0 6年 o 6月
ACTA AERoDYNAh CA 】 I Ⅱ s CA
J n. 2 06 u ,0
文章 编 号 : 2 812 (06 0.270 05 .852O )202-6
a a 十( ’十 4) a ,

应 用包括 纺织 物 、 薄膜 和纸 张的干燥 , 料 的热处 理 , 材 燃气 轮机 叶 片 的冷 却 , 翼 除冰 以及 电子 元件 的冷 却 机
等 。最 常 见 的 射 流 形 式 有 圆 管 射 流 和 狭 缝 射 流 。 Wasw r do oh等人… 的研 究表 明 : t 1 圆管射 流 在滞 止 点 附 近具 有很 高 的局部 传热 率 , 矩形 管射 流在冷 却 的有 而 效性 、 匀性 等方 面则具 有更 突 出的优点 。在 以往 的 均 研究 中 , 了简化 问题 , 为 往往 将 矩 形 管 射 流做 二 维 处 理, 这对 于长宽 比很 大 的喷 嘴 是 近似 合 理 的 , 对 长 但 宽 比较小 的情 况则 未必 恰 当。 目前 , 人们 对 湍流 冲击 射 流 的三 维物 理性 质 并 不 清 楚 。本 文对 方 管 和 长 宽 比为 4的矩 形 管三 维 湍 流 冲击 射 流 的 流 动及 传 热 特 性进 行 了数值 研究 。

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综合换热效率数值模拟

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综合换热效率数值模拟

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综合换热效率数值模拟李润东,李明春,郭曾嘉,贺业光,杨天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沈阳110136)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收稿日期:2019-08-17基金项目: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组厅字〔2016〕37号-286)项目、辽宁省攀登学者奖励计划资助作者简介:李润东(1973),男,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增值能源;E-mail :*************.cn 。

引用格式:摘要:为了分析扰流柱对冲击冷却效率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进行研究,获得其换热与流动特性,并与平板靶板冲击冷却系统和圆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可以同时获得良好的换热效果与较小的流动阻力系数。

与圆形扰流柱靶板相比,穹顶形扰流柱靶板的Nu 增大了13.8%,而流动阻力却减小了5.3%;其综合换热效率提高了17.9%。

从综合换热效率的角度看,穹顶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优于平板靶板冲击冷却系统和圆形扰流柱冲击冷却系统。

关键词:冲击冷却;扰流柱;换热特性;流动特性;综合换热效率;燃气轮机中图分类号:V231.1文献标识码:Adoi :10.13477/ki.aeroengine.2020.06.004Numerical Simulation on Gross Cooling Effectiveness of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 withDome-like Pin-finsLI Run-dong ,LI Ming-chun ,GUO Zeng-jia ,HE Ye-guang ,YANG Tian-hua (Colleg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pin-fins on impingement cooling efficiency ,the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 with dome-like pin-fins was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and its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were obtained.The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 with target plate pin-fins and circular pin fi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 with dome -like pin -fi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 with dome -like pin -fins can obtain good heattransfer and small flow resistance coefficient pared with the target plate in circular pin-fins system ,the Nu of targetplate in dome-like pin-fins system increased by 13.8%,while the flow resistance decreased by 5.3%,and the gross cooling effectiveness increased by 17.9%.From the point of gross cooling effectiveness ,the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 with dome-like pin-fins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arget plate and circular.Key words:impingement cooling ;pin-fins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flow characteristic ;gross cooling effectiveness ;gas turbine0引言为了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透平进口温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材料的发展却跟不上燃气轮机对性能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先进的冷却技术以保证燃气轮机的安全运行和寿命[1]。

冲击+逆向对流+气膜冷却传热特性的研究

冲击+逆向对流+气膜冷却传热特性的研究

a gi e oston t e c ol fe tv ne sde r a e t h nc e s s a c e we n i v n p ii h o i e f c i e s c e s s wih t e i r a e ofdit n e b t e m— ng pi e n sto n he fl e t ng me tpo ii n a d t im xi ;be on he i p n m e tp ii y d t m i ge n oston,t ec ol fe tv — h o i e f c i e ng n s e r a e n t e d r c i fma n fo e s d c e s si h ie ton o i l w.Att a l p s ton,t o lng e f c i — hes me wa 1 o ii hec o i fe tve
po ii n a im x t hec o i fe tv n s n r a e n t e d r c i n o an fo ,a d a sto nd fl e i ,t o lng e f c i e e s i c e s s i h ie to fm i l w n t
t e e e i e t lm e ho usn nfa e c m e a . T he xpe i e a r s t s ow s ha h h xp rm n a t d ig i r r d a rs e rm nt l e uls h t t t e
c ol f e tve s n r a e t he i r a e o l wi a i o i e f c i ne s i c e s swih t nc e s f b o ng r to;be we n t e i p n m e t ng t e h m i ge n

一种新型阵列射流冲击冷板的实验研究(论文)

一种新型阵列射流冲击冷板的实验研究(论文)

关键词阵列射流;高功率密度;电子设备冷却;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H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 0253-231x(2008)08_1357_03
EXPERIMEN T-AL STUDY oN A NEW CoLD PL觚IE WITH
CoNFINED AR】1AY JETS
QIAN Ji-Yul PING Li—Ha01 CHEN Ta伽Feil XU De-Ha01 XUAN Yi-Min2
参考文献
【1】c F Ma.Jet Impingement Heat rnaIl8fer谢th or谢thout Boiling.J.Thermal science,1996,5(2):128^-131
【2】Murat ulasir.ExperimentaI and Numerical study of Sub- merged,Round Buoyant Jet8 Impin百ng on a Horizon- tal surface:【Ph.D.Di8舱rtation】.Michigan:univisity of Michigan,2001
(1.jv肋.jjng R部earch工11s眦uce of Ejectmnj∞‰hnoJ叼;Ⅳ如jjng 210013,chjna; 2.scho叫of Pbw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l酽n剃n舀Ⅳ引埘ng蛳v吲ty of sd即ce&‰hnoJqgy,N鲫胁lg 210094,C协jna)
Abstract A new type cold plate with array jets w嬲pre8ented in this p印er.By 8everal experiments about the property of this cold plate,it was found that its’cooling ability could reauch over 400 W/cm2,

燃烧室壁冲击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

燃烧室壁冲击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

燃烧室壁冲击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
燃烧室壁冲击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
对9种不同几何尺寸的冲击孔板及其换热靶板,在冷流压力损失控制在10%以下时,测量其换热的平均努氏数,并依据结果分析冲击换热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最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将结果数据整理成换热的准则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1)冲击换热的平均努氏数Nud随冲击孔的雷诺数Red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冲击换热的平均努氏数Nud在冲击间距Zn=0.8mm~4.8mm内,随Xn/d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冲击间距Zn=0.8mm~4.8mm内,冲击换热随冲击间距与冲击孔孔径之比Zn/d 增加而微弱上升,(4)在实验范围内冲击换热的平均努氏数可用下式表示:Nud=0.281(Zn/d)0.071(Xn/d)-1.29Re0.76d,式中1500≤Red≤10000,6.25≤Xn/d≤8.33,0.53≤Zn/d≤3.00.
作者:高潮褚孝荣王宝官Gao Chao Chu Xiaorong Wang Baoguan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南京,210016 刊名:推进技术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 年,卷(期):1998 ""(1) 分类号:V231.13 V233.93 关键词:燃烧室空气冷却热传导试验。

冷热冲击实验报告

冷热冲击实验报告

冷热冲击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研究材料在冷热交替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

冷热冲击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

通过模拟材料在严酷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评估其耐久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材料的冷热冲击性能,并观察其在温度变化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实验材料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作为样本进行测试。

样本的尺寸和形状符合标准要求,并且经过充分的预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专门设计的冷热冲击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并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冷热交替条件。

装置具有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数据记录功能,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实验步骤在本实验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冷热冲击实验:1.样本准备:根据标准要求,我们制备了符合规格的样本。

样本的表面经过充分的清洁和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2.装置设置:我们将实验装置设置在实验室中,并确保其与电源、气源等外部设备连接良好。

然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校准和测试,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3.温度参数设定:我们根据实验要求,设定了冷热冲击实验的温度参数。

具体而言,我们选择了一个范围内的高温和低温值,并设定了冷却和加热的时间周期。

4.实验执行:在设置好温度参数后,我们将样本放入实验装置中,并开始执行冷热冲击实验。

实验装置将按照设定的温度变化进行循环,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5.数据分析: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对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关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并评估其冷热冲击性能。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分析,我们观察到样本在冷热交替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具体而言,我们发现样本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微小的形变和表面裂纹。

这表明材料在冷热交替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疲劳破坏。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样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样本的硬度和强度略有下降,而电阻率和热导率有所增加。

微尺度阵列射流冲击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微尺度阵列射流冲击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 1西安 石 油大 学 机械 工程 学院 , 西安 7 1 0 0 6 5 ;
2西安 交通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西安 7 1 0 0 4 9 )
摘要 : 针对微尺度阵列射流 冲击结构 的流动与换热 特性 , 选取 冲击孔 为 D= 0 . 4 mm、 0 . 5 m m、 0 . 6 am, r 冲击距 H / D= 1 . 0 、 1 . 5 、 2 . 0 , 叉排和顺 排结构的长圆形扰流柱 , 雷诺数 R e 范 围为 1 0 0 0~1 0 0 0 0 , 保证 与真实燃气 轮机工况 相等 的 气动参数下 , 对微尺度列射流 冲击结构 的流 动与换 热情况 进行分 析 比较 , 结果 表 明 : 在相 同 的雷诺数 下 , 长圆形扰 流柱的排列方式对冲击靶面平均换热影 响很小 , 对 局部换 热 分布影 响很 大 , 叉 排方 式 的换热 分布 均匀 、 温 度梯 度
t I a _ n s f e r c h ra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mi c r o - s c le a j e t a r r y a i m p i n g e m e n t c ol i n g w i t h d i f e r e n t g e o me t r y re a s t u d i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第5 8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2月
8 No . 6 De c . 2 01 6
TURBI NE I CHNOLOGY
微尺度 阵列 射流 冲击 流动与换 热特性研 究
郑 杰 , 张雅荣。 , 窦益华 , 曹银 萍 , 李 明飞
2 S c h o o l o f M 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s , X i ’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s r i t y , X i ’ n, a 7 1 0 0 4 9 , C h i n a )

冲击孔阵列几何特征对冷却特性的影响研究

冲击孔阵列几何特征对冷却特性的影响研究

第42卷,总第244期2024年3月,第2期《节能技术》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Vol.42,Sum.No.244Mar.2024,No.2 冲击孔阵列几何特征对冷却特性的影响研究郑亚文1,陆 宇2,刘国强2,曹岗林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2.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9)摘 要:为了提高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冲击冷却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三维过渡段简化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锥形冲击孔几何结构和不同孔径阵列特征对靶板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着重研究了不同冲击孔板结构的射流Re数对靶板换热Nu数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在冷却空气入口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锥形孔结构的射流雷诺数随着锥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锥形孔的锥度为1∶4时,靶板可以获得最好的换热效果,相应的壁面平均换热Nu数可以提高15%以上。

此外,在三种不同冲击孔阵列排布方式的孔板结构中,孔径差值Δd=0.125d时的靶板换热效果最好,尽管其平均换热Nu数相对较小,但靶板整体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室过渡段的温度梯度。

关键词:过渡段简化模型;冲击冷却;结构优化;强化换热;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K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24)02-0138-05 Study of the Impingement Hole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on Cooling PerformanceZHENG Ya-wen1,LU Yu2,LIU Guo-qiang2,CAO Gang-lin2(1.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Beijing100029,China;2.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mpingement cooling efficiency in the transitional section of the turbine combustor,by constructing a three-dimensional simplified transform piece model,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apered impingement hole structures and features of impingement hole array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plate,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jet Re number of different impinging orifice plate structures on Nu number of target pla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et Reynolds number of the tapered hol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aper under the same cooling air inlet condition.The better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arget plate could be obtained when the taper of the conical hole is1∶4.The average heat transfer of the target plate i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5%.Moreover,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orifice plate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impingement hole array arrangements,the target plate with the difference in hole sizeΔd=0.125d has the best heat transfer effect.Although the average number of heat transfer Nu is relatively small,the 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target plate is more uniform,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the transition section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Key words:simplified transform piece model;impingement cooling;structure optimization;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numerical simulation收稿日期 2023-03-06 修订稿日期 2023-03-28作者简介:郑亚文(1992~),女,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储运工程。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其随冷却温度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其随冷却温度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其随冷却温度演变规律试验研究冲击作用是影响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外部冷却作用,这会改变花岗岩力学特性。

本文研究了花岗岩在热冲击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研究内容包括对冷却表层矿物组成的影响、冷却温度演化的变化规律、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本文基于室温试验和恒温冷却试验,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不同温度下花岗岩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冷却表层对花岗岩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温度降低,松软层的厚度和累积盐溶液的体积都有所减小;随着冷却温度的减小,花岗岩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室温时的最大值;但同时,花岗岩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会随温度的降低而急剧减轻。

关键词:花岗岩;热冲击作用;冷却表层;温度演变;力学特性 1.研究背景岗岩是一种熔岩岩石,是建成地壳的主要条件之一,具有重要的构造地质学意义,也是一种蕴藏矿产资源的重要岩石。

地质过程中,花岗岩会受到外部热量改变或冷却作用的影响。

当岩石表面冷却时,其外部环境会改变,从而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

因此,研究花岗岩在热冲击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非常必要。

2.实验方案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外部冷却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

实验用的花岗岩样品由河南省洛阳市洛阳晚三叠统花岗岩组矿物组成统计:英(37.5%)、长石(32.6%)、辉石(16.8%)和其它组分(13.1%)。

实验方案分两部分进行,即室温试验和恒温冷却试验。

室温试验:样品切片,形成室温的花岗岩试样。

采用三轴试验机,对样品进行三轴力学试验,得到室温下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以及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

恒温冷却试验:样品放置在0℃至100℃之间的恒温箱中,进行恒温冷却实验,每隔10℃取样,在不同温度下,对恒温冷却试样进行三轴力学试验,得到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并对其表面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和表征分析。

3.实验结果(1)却表层的影响却温度演变的结果显示,冷却表层引起的试样磨蚀温度明显高于室温花岗岩试样,表明冷却表层形成的松软层对花岗岩的磨蚀性影响很大。

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针肋热沉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

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针肋热沉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

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针肋热沉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及电器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促使电子元器件的功率密度急剧升高,能否进行有效地散热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计算机芯片为例,传统的散热片与风扇组合式散热器已越来越显现出其弱点与局限性,必须求助于新的解决方案,实现高密度热量的转移。

液冷技术就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下应运而生。

从热耗散的角度来看,将液体以射流冲击的形式直接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冷却,有其独特的优点。

这是由于射流冲击是目前所知单相传热系数最高的对流换热方式,尤其在较小的传热温差下,其热耗散性能更加突出。

本文设计了一种圆形液体浸没射流冷却器,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针肋热沉的传热特性和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讨论了热沉几何参数和射流雷诺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热沉的压降特性。

研究表明:相比于光滑表面,针肋热沉的表面平均努谢尔特数平均提高50%左右。

针肋高度直接影响换热能力,但并非越高越好;热沉传热特性受针肋宽度W与肋间距G影响较大,表面平均努谢尔特数在0.625≤W/G≤1.0内呈塔型分布;表面平均努谢尔特数在2.5≤H/d≤10之间不断下降;S/d在3~4.5之间,表面平均努谢尔特数随S/d的增大单调递增,但Re增大到4000后,换热性能与S/d基本无关;S/d在4.5~7之间,表面平均努谢尔特数随S/d的增大单调递减;热沉的热阻随泵功的增大而降低,但变化渐趋平缓。

热沉的压降主要发生在射流孔和进出口两个环节,近80%的压力损失在这两个部分。

总之,射流阵列和肋化表面对传热与流动的影响较为复杂,需要对其传热规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衡量一个冷却器性能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温度的分布,尤其是被冷却表面的温度大小与均匀性。

本文通过对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针肋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其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压力场的分布情况。

系列冲击试验转变温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系列冲击试验转变温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系列冲击试验转变温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马伟;姜自强;姜安婕【摘要】文章采用双曲正切函数模型,对夏比冲击试验转变温度曲线的数学特征和各种定义的转变温度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以转变温度曲线比较材料低温韧性的2个基本原则,提出指标转变温度的相对性概念和相对指标转变温度定义的严重缺陷,在重要场合,应以2种以上类型的转变温度予以验证,ASTME185给出的方法值得借鉴.%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urve and physical significance of several definitions of transition temperature based on Charpy impact test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model. Two principles in comparing low temperature toughness of materials in light of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urve are proposed. The relativity of temperature transition indexes is discuss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ative temperature transition indexes is pointed out. In some important situations, verifi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two or more types of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method given by ASTM E185 is useful.【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4)011【总页数】6页(P1644-1649)【关键词】夏比冲击试验;转变温度;双曲正切函数【作者】马伟;姜自强;姜安婕【作者单位】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5.561 转变温度曲线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系列冲击试验可以揭示随着温度降低时,材质冲击韧性的变化趋势,更全面地反映了材质韧性特征,且因与断裂韧性试验、模拟实物工件的大型抗断试验相比,冲击试验简单实用、成本较低,累计数据和经验也颇为丰富,因而在机械、电力、桥梁、船舶,特别是核工业领域的设计制造、选材、安全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1-2]。

传导冷却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热力学行为研究

传导冷却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热力学行为研究

传导冷却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阵列热力学行为研究半导体激光器因其优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显示技术、材料加工、泵浦、医疗、国防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非辐射复合和吸收等原因,大量能量转换成热能,导致结温升高。

同时,由于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CTE)不匹配,半导体激光器内部将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热应力。

热和热应力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为了获得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好的产品、扩大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领域,亟需对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热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第一章首先总结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原理和研究现状。

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常用的传导冷却型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材料、外延层材料和封装材料,并着重介绍了In焊料和AuSn焊料的属性及其对应的传导冷却型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结构。

第三章中,采用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对In焊料封装传导冷却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建模及分析。

首先,基于双金属片模型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简化的In焊料封装的半导体激光器解析模型,包括芯片、焊料层和热沉。

计算了简化模型在实际的回流条件和工作条件下的正应力、切应力和近场非线性效应(smile),进而获得了材料属性、工艺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In焊料封装结构在其回流过程和工作工程中产生的正应力、切应力、变形和smile。

之后,将获得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计算结果的异同及原因。

最后,建立了AuSn焊料封装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其热力学行为参数,并与In焊料封装器件的热力学行为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回流产生的剩余应力和变形对两种器件在工作条件下的热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焊料材料对器件封装的热力学影响。

第四章结合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器件smile的产生机理及热沉温度对In焊料封装器件smile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纳米流体冲击射流换热特性实验

纳米流体冲击射流换热特性实验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6年第35卷第8期·2334·化工进展纳米流体冲击射流换热特性实验孙斌,曲艺,杨迪(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012)摘要:以纳米流体为工质对冲击射流冷却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实验,主要研究了添加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与水在不同流速、不同射流高度等条件下冲击射流的传热效率,同时也对不同种类的纳米流体的换热效率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对于添加了纳米颗粒的冲击射流冷却系统,传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当质量分数达到0.5%时,传热系数变化不明显。

对于不同种类的纳米流体:Cu-水、Al2O3-水和Al-水纳米流体,其中Cu-水的换热效率最高,存在一个特定的射流高度,使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

研究结果对设计制造轻型紧凑的高效换热器有实用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纳米粒子;多相流;传热;冲击射流中图分类号:TK 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08–2334–08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08.05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nanofluidsimpacted jetSUN Bin,QU Yi,YANG Di(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Jilin 132012,Jilin,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impinging jet cool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wa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using nanofluids.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ies were compared for nanofluids of different flow rates,jet height and types .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fluids in jet,but,when the mass percentage of nanofluids exceeded of 0.5%,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or different types of nanofluids:Cu- water,Al2O3-water,Al-water nanofluids,the highest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for Cu- water. In addition,there was a particular jet height,where the maximum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ould be reached. The results would be practically valuable in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light and efficient heat exchanger.Key words:nanoparticles;multiphase flow;heat transfer;impinging jet换热设备是在航天、电子、化工、原子能、动力等众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物料之间的热量传递[1]。

平板冲击发散冷却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平板冲击发散冷却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平板冲击发散冷却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费昕阳;王新军;陆海空【摘要】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heat transfer of impingement/effusion cooling on a flat plane were numerically analyzed by ANSYS-CFX software.The simulation for the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and without solid domain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cooling performance.The influence of soli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ffects of blowing ratio on the flow structure,vortex intensity,total cooling efficiency and flow efficiency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impingement/effusion cooling has advantages of both impingement and film cooling to protect the solid surface well.When blowing ratio becomes larger,the impingement is more effective,and the film cooling acts adversely.But the impingement cooling is more influential so the total cooling efficiency increases.The film cooling part has the largest loc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and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blowing ratio.When the solid thermal conductivity becomes larger,the impingement cooling is more influential and the total cooling effectiveness increases.%采用ANSYS-CFX商用软件对模化平板冲击发散冷却结构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有、无固体域时冲击发散冷却的冷却效率,分析了不同吹风比时气体的流动结构、涡强度、综合冷却效率和流动效率的变化,分析了固体导热系数对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发散冷却同时具有冲击冷却和气膜冷却的优点,可以有效保护壁面;当吹风比增大时,冲击冷却的效果增强,肾型涡强度增大,气膜冷却效果减弱,但冲击冷却的影响优于气膜冷却,所以其综合冷却效率仍然提高了;气膜冷却部分有最大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当吹风比增大时,总压力损失系数增大,流动效率下降;当固体导热系数增大时,冲击冷却的影响增大,综合冷却效率提高.该结果可为进一步冷却燃气轮机内工作部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51)007【总页数】6页(P57-61,72)【关键词】冲击发散冷却;数值模拟;吹风比;综合冷却效率【作者】费昕阳;王新军;陆海空【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72先进燃气轮机的进口温度不断提高,需要更有效的冷却方式对叶片、端壁等重要位置进行保护。

变径孔射流冲击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变径孔射流冲击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变径孔射流冲击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研究席雷;高源;赵振;高建民;徐亮;李云龙【期刊名称】《汽轮机技术》【年(卷),期】2024(66)3【摘要】采用数值方法开展了变径孔射流冲击冷却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

设计了3种变径孔射流冲击冷却结构,即收缩孔、直孔、扩张孔。

对比了不同雷诺数情况下3种孔型射流冲击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分析了雷诺数和孔型对射流冲击冷却流动性能、传热性能和综合热力性能的影响。

拟合得到了不同孔型冲击冷却的平均努塞尔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综合热力系数有关于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

结果表明:与直孔冲击冷却相比,雷诺数为6000~30 000时,收缩孔冲击冷却的压力损失系数增加了约16.67倍~21.09倍,靶面平均努塞尔数提升了约0.96倍~1.85倍;扩张孔冲击冷却的压力损失系数降低了约22.55%~33.68%,靶面平均努塞尔数降低了约5.62%~10.85%。

在3种孔型中,收缩孔冲击冷却的传热性能最优、流动性能最差,直孔冲击冷却的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都处于中等水平,而扩张孔冲击冷却的传热性能最差、流动性能最好。

当雷诺数小于24 000时,扩张孔冲击冷却的综合热力性能最优,其次为直孔冲击冷却,而收缩孔冲击冷却的综合热力性能最差。

当雷诺数大于等于24 000时,3种孔型冲击冷却的综合热力性能很接近。

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先进燃气轮机内部变径孔冲击冷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7页(P186-192)【作者】席雷;高源;赵振;高建民;徐亮;李云龙【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7【相关文献】1.抽吸孔对旋流和冲击冷却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2.三维湍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3.阵列射流冲击冷却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4.变径管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5.局部高热流密度器件射流冲击冷板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阵列射流影响因素浅析

阵列射流影响因素浅析

阵列射流影响因素浅析铁鹏,李强,宣益民(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Email: max7076@)摘要:微射流阵列冷却是利用射流冲击在驻点区能产生很薄的边界层来提高换热效率。

本文研究的是高热流密度下的阵列射流换热,以去离子水作为工质对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阵列射流可以较好控制发热体表面温度,维持换热表面的热均匀性,并且可以获得很高的对流换热系数。

关键词:阵列射流;热控制;强化传热1.引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热流密度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小型化发展越来越快,随之带来的是更大的热流密度和局部高温。

由于电子元件和电子电路的工作可靠性取决于其工作温度,温度过高或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会影响电子元件甚至是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寿命,因此设备内的温升必须予以控制。

良好的散热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甚至成为限制电子设备急需发展的瓶颈问题[1]。

此时,传统的风冷技术和强迫对流散热技术由于热控制能力不足已经不能满足需求[2],在这一形式下,射流冷却技术因能在局部产生极高的换热系数被认为是解决未来局部高热流密度冷却问题的首选技术之一[3]。

微射流冲击冷却的原理是:流体通过一定形状的喷嘴(圆形或狭缝形)直接喷射到被冷却表面,由于流程短,流速高,在射流面上形成很大的压力,使射流冲击驻点区附近的边界层变得很薄,因而具有极高的换热效率[4],相比于常规的对流换热技术,射流冷却技术的冲击换热系数要高几倍甚至是一个数量级。

射流冷却技术由于其优良的换热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应用。

张忠江等[4]对微射流技术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陈伟等[5]研究了微射流冷却技术在大功率LED技术上的应用;Tzer-ming Teng和Sheng-Chung Tzeng[6]研究了射流技术在多孔介质中的换热特性;Robert G Mertens等[7]对晶体管中的喷射射流应用进行了研究。

烧结矿竖式冷却过程中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烧结矿竖式冷却过程中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烧结矿竖式冷却过程中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烧结矿竖式冷却过程中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摘要:烧结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烧结后铁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烧结矿的冷却过程会影响到烧结矿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从而影响到烧结后铁制品的质量。

研究烧结矿竖式冷却过程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对于实现优质烧结矿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对烧结矿竖式冷却过程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竖式冷却过程中,流体的速度分布不均,存在较强的层流现象,同时热传输主要由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组成,其中对流传热是主要的传热机制。

同时,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冷却风速和冷却氧气含量对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明显,需要合理设置工艺参数以优化竖式冷却过程的设计。

关键词:烧结矿;竖式冷却;流动特性;传热特性;数值模拟1.引言烧结矿是冶金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烧结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烧结后铁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烧结矿的冷却过程是影响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到烧结后铁制品的质量。

因此,研究烧结矿冷却过程中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对于实现优质烧结矿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竖式冷却是烧结矿冷却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冷却效果好等。

在竖式冷却中,流动和传热是竖式冷却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此,研究竖式冷却过程中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对于优化烧结矿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竖式冷却过程中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研究。

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竖式冷却过程的流动和传热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出竖式冷却过程中流体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等数据,同时分析竖式冷却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

3.模型建立和分析建立了一个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并对竖式冷却过程的物理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

模型中,考虑了竖式冷却过程中的气相流动、传热和烧结矿颗粒动力学过程等相互作用过程,并分析了竖式冷却过程中热传输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计算模型
阵列射流冲击冷却计算模型见图 1 所示,计算模型包括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流体区域由稳流腔、 冲击孔及冲击腔组成,固体区域由冲击面及冲击靶面面板等组成。冲击孔径 D 为 1.5 mm,冲击孔数为 3 × 8,冲击孔间距为 X=n Y=n 4D ,整个流体通道长 48 mm,宽 36 mm,冲击腔间距为 Z/D = 1,冲击孔 板厚 1.2 mm。
Figure 3.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on impact target surface when Re = 20,000 图 3. Re = 20,000 时,冲击靶面上换热系数分布
DOI: 10.12677/mos.2020.93026
(a) 242
建模与仿真
程闻笛,王娟平 (b)
(c)
Figure 1. Calculation model. (a) The names of the parts of the model; (b) Target surface; (c) Compute the domai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图 1. 计算模型。(a) 模型各部分名称;(b) 靶面;(c) 计算域与边界条件
摘要
为了探索对热端部件的高效冷却方式,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对阵列冷却结构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
文章引用: 程闻笛, 王娟平. 阵列冲击冷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J]. 建模与仿真, 2020, 9(3): 241-263. DOI: 10.12677/mos.2020.93026
程闻笛,王娟平
对五种增强冲击靶面冷却换热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其次,将这五种强化传热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冲 击靶面的换热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靶面的冲击雷诺数,选择合理的冲击孔径及冲击间距,设定左右 两侧出气方式,增加气膜出流孔结构都可以相应提升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其中,以冲击雷诺数及冲击 孔径影响最大;将高雷诺数、冲击孔径、冲击间距、左右两侧出气方式及气膜出流孔五种因素结合起来, 可以实现整体大幅度提升靶面的冷却换热效果。
Keywords
Numerical Calculation, Array Coo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mpact Target Surface
阵列冲击冷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程闻笛,王娟平
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宝鸡
收稿日期:2020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7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14日
Open Access
1. 引言
阵列冲击冷却是燃气透平叶片内部广泛使用的冷却方式,具有传热效果好、冷却气体用量小的特点 [1] [2] [3],有研究学者认为,在诸多冷却方式之中,冲击冷却是提高局部换热效果最有效的方式[4] [5], 能高效地解决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热端结构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目前,将冲击冷却与其它一种或多种 冷却方式结合,充分将各种冷却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以达到对透平叶片高效冷却的目的,是近年来的 研究重点[6] [7] [8] [9]。由于透平叶片前缘最先受到主流燃气的冲击烧灼[10],往往会产生过高的温度, 目前普遍使用冲击冷却与气膜冷却相结合的方式对此区域进行有效冷却[11],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运用 阵列冲击冷却结构对冲击冷却与气膜冷却进行充分研究,验证多种影响靶面换热强度的因素,将二者的 冷却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实现对热端部件的高效冷却。
的预测,因此,本文使用 ANSYS Fluent 软件中的 Transition k-kl-omega 湍流模型。 研究中使用 Fluent Solver 作为求解器,使用 SIMPLE 算法,离散格式为二阶迎风格式。 收敛标准为迭代残差值小于 10−5。
3.4. 参数定义
在冲击冷却实验研究中,冲击雷诺数往往用来表示射流冲击靶面的强度,冲击雷诺数定义为
3. 计算方法
3.1. 网格无关性验证
计算模型网格生成采用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 y+ < 1 ,最初研究中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以冲击 靶面努塞尔数 Nu 为衡量指标,发现当网格数达到 252 万时,计算结果变化趋于稳定,如图 2 所示,所以, 在研究中使用 252 万网格量。
3.2. 控制方程
以张量形式表示的流动控制输运守恒方程(连续性、动量和能量)如下:
关键词
数值计算,阵列冷却,换热特性,冲击靶面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
Received: Jul. 27th, 2020; accepted: Aug. 7th, 2020; published: Aug. 14th, 2020
Abstract
To explore efficient cooling methods for hot-end parts,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rray cooling structures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Firstly, five factors that enhance the cooling and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impact target surface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 Secondly, the heat transfer intensity of impact target surface is studied by combining these five factors that enhance heat transfer.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impact Reynolds number of the target surface, selecting a reasonable impact aperture and impact spacing, setting the air outlet modes on both sides, and increasing the structure of air film outlet holes can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intensity of the impact target surface. Among them, the impact Reynolds number and impact aperture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By combining the five factors of high Reynolds number, impact aperture, impact distance, air outlet mode on both sides and air film outlet hole, the cooling and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he target surfac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4.1. 阵列冲击冷却结构流动与换热特点
以 Re = 20,000 为例来分析阵列冲击冷却结构的流动与换热特点。 首先,对冲击靶面上的换热系数分布进行分析,换热系数用无量纲换热系数 Nu 来表示,计算结果如
DOI: 10.12677/mos.2020.93026
244
建模与仿真
程闻笛,王娟平 图 3 所示,靶面最左侧的换热系数分布呈现单孔冲击冷却的特征,射流冲击区域最中间驻点换热系数较 低,这是因为驻点区域存在很薄的层流且流动状态很稳定,之后紧邻驻点区域的壁射流区内开始出现层 流向湍流流动转捩使得此区域传热效果明显增强。冲击射流受主流横向流的影响,向下游偏转的程度越 来越大,射流冲刷靶面的位置向下游偏移,使得靶面高传热区域向下游移动呈现明显的头部和尾部形状。 在靶面中间上游部分可以看到冷却传热效果增强很快,这是由于射流冲击冷却和横向流对流传热共同叠 加的结果,射流冲击强度略有减小,而横向流明显增强使得对流传热加强。一般来说,横向流对冲击气 流往往存在着阻碍作用,使其不易抵达冲击表面,从而减弱冲击冷却的传热效果,横向流越大这种阻碍 作用也就越明显,横向流的存在往往也能增强靶面换热效果,但它提升传热强度要弱于冲击冷却。靶面 中间下游传热效果开始有较小的增强,然后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横向流越来越大对冲击冷却的阻碍 作用逐渐增大,导致冲击冷却效果减弱,但是横向流大幅增加且流速高,使得对流传热显著增强,两者 综合作用冲击靶面上的传热效果变化不大。图 4 为冲击靶面上的温度分布,可以发现换热系数越高的区 域,温度分布越低。
∂ ∂ xi
( ρui
)
=
0
(1)
( ) ( ) ρ ∂ ∂x j
uiu j
= − ∂p ∂xi
+
µ
∂ ∂x j
∂ui ∂x j
+
∂u j ∂xi

2 3
∂ui ∂x j
δij

ρ
∂ ∂x j
ui′u′j
(2)
∂ ∂xi
ui
(ρE
+
P )=
∂ p ut Prt
∂T ∂xi
+ µeff ui
∂ui ∂x j
+
∂u j ∂xi

2 3
∂ui ∂x j
δij
(3)
式中: i, j = 1, 2,3 ——对应空间正交直角坐标 x,y,z;u——气流速度,m/s; ρ ——气流密度,kg/m3; T——温度,K;P——压强,Pa; µ ——气体分子动力粘度系数,Pa·s;k——湍流动能,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