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寒潮天气特征及灾害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泰县寒潮天气特征及灾害影响分析
摘要根据福建制定的寒潮标准,对永泰近50年的寒潮天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永泰县近50年里出现了39次寒潮天气过程,平均每年0.78次,寒潮最早出现在l1月份,最迟出现在4月份,12月和2月是寒潮出现的高峰月,并具有5年左右的明显周期振荡特征。

对寒潮过程灾害影响分析表明寒潮过程中出现的霜冻、雨雪对农业、电力、交通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而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关键词寒潮;统计特征;灾害影响
寒潮是冬季影响福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寒潮入侵时,常常是风向迅速较变,风速突增,气压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伴有雨、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对农林业、交通通讯及人们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近几年,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暖冬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冬日的严寒已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2010年初,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永泰县连续出现了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烈的降温和持续的低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历年的寒潮过程作简要分析,为今后的更好的做好寒潮预报服务、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1永泰县寒潮天气特征
1.1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了1961~2010年初永泰县本站11月至次年4月逐日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24小时气压变化情况及伴随的天气现象和造成的灾害影响进行分析。

1.2寒潮标准
我国幅原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不一,寒潮的标准也不相同,福建的寒潮标准需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幅度内陆≥8℃,沿海≥7℃或过程降温内陆≥9℃,沿海≥8℃;二是最低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三是日极端最低气温内陆≤5℃,沿海≤6℃。

寒潮天气统计分析
根据本省的寒潮标准,选取过程降温≥9℃,日极端最低气温≤5℃,最低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强降温过程,经永泰县气象局统计1961~2010年初近50年里永泰共出现了39次寒潮天气过程。

1.3寒潮的年际分布
1)近50年中,影响永泰的寒潮39次,平均每年0.78次,60、70年代是寒潮爆发
的相对高发期,60年代寒潮出现10次,年概率为67%,70年代为9次,概率为60%,80年代就寒潮爆发的相对低值期,共出现了5次寒潮过程,概率为50%,这与进入80年冬季明显变暖相一致。

进入90年代后概率均为50%,但次数有所增加,90年代出现了7次,近10年里出现了8次,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变化呈上升趋势。

寒潮的年际分布变化比较大,近50年的寒潮分布出现3个偏多年份,分别是1969、1996和2005年,年内分别出现了3次寒潮过程,1966、1974、1979、2010为次多年,年内出现了2次寒潮过程,有22年没有寒潮过程出现,其中1998至2001年则连续四年没有出现寒潮天气。

对1961年11月至2010年3月近50年的寒潮资料序列分级后进行周期分析,得出60—90年代寒潮存在准5年周期,而90年代后则出现了突变,偏少年份与偏多年份明显增加。

2)影响永泰的寒潮最早出现于11月16日,出现在1979年;最晚于4月上旬仍有寒潮影响,出现在1969和1974年。

12月和2月是寒潮出现的高峰月,分别出现10次,各占25.6%;其次为1月,出现了8次,占20.5%;3月出现6次,占15.4%;11月出现了3次,占7.7%;最少为4月,只出现过2次,占5.1%。

单次寒潮过程日平均气温降幅最大达18.7℃,出现在1975年12月。

2寒潮天气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每次寒潮天气过程伴随的天气现象不同,对生活生产方面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2.1低温阴雨
在影响永泰的39次寒潮天气中,有38次出现了降雨,占99%,出现低温阴雨连绵天气,造成烂种烂秧,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

如1969年4月上旬出现的寒潮过程,出现连续性低温阴雨天气,全县共有5.42万亩旱稻秧苗被冻坏,其中烂秧20%以上的达1.1万亩,烂秧50%以上的达0.34万亩,其它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2霜、霜冻
在历年的寒潮过程中有15次寒潮过程出现了霜冻或结冰,占寒潮总数的38.5%。

在气温急剧下降之后,仍不断有冷空气南下,当地面极端最低气温降到0℃左右或以下,植物的细胞与细胞间隙中的水结冰,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增大,产生一种压力,使细胞里的水分不断向外渗透,引起细胞脱水,造成植株部分枯萎或完全死亡,是永泰县寒潮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寒潮类型。

如2010年“309”寒潮过程不仅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过程极端最低达0.8℃,而且前期出现了连续性降水,后期冷高控制,各乡镇出现低温霜冻天气。

经调查,全县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茶叶大面积枯萎,受损达13400亩,瓜果蔬菜受冻达14350亩。

2.3雪和冰冻
寒潮过程中出现全县性降雪只有两次,但对于很少有雨雪出现的南方城市造
成的灾害却是最严重。

如1975年12月出现的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达18.7℃,永泰县普降大雪,雪后连日冰冻,中高山最低气温降到零下6℃,农作物损失403.9吨。

另一次则是2002年12月26日永泰县中高山普降大雪,积雪深度达20毫米长达6个小时,就继1975以来本县降雪最大的一次,全县各乡镇交通、电力、通讯基本中断,农作物受损4690亩,果树、毛竹受损达9.9万亩,耕牛、羊被冻死257头,民房也有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4817.8万元。

3总结
冬季是寒潮频发的季节,但对历年寒潮灾害统计,以秋季和春季寒潮危害最大。

春季秧苗出土,遇到大幅度降温,会冻死秧苗;秋季农作物没有成熟遭遇降温,使农作物减产。

永泰县春季寒潮(3~5月)出现了8次,占20.5%,秋季(9~11月)出现了3次,占7.7%。

因而春秋两季就寒潮防御的关键季节。

参考文献
[1]朱乾根,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M].气象出版社.
[2]况雪原,覃志年.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J].广西气象,2003,4:40-45.
[3]邸瑞琦,邓莉.内蒙古地区寒潮天气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1996,5:3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