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封锁》演讲
张爱玲小说《封锁》中揭示的人的本性
张爱玲小说《封锁》中揭示的人的本性作者:王一然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8期摘要: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物心理的精确把握一直以来备受大众的喜爱,她的作品大多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封锁》就是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物真实内心世界的又一部佳作。
它以20世纪40年代上海封锁时期发生在电车上两个都市知识男女之间的短暂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小人物在生活和情感的"封锁"中挣扎的悲剧命运,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小人物的无奈与悲怆,同时深刻地思考究竟是什么使人们过着违背原本意愿却又逃离不开的生活,而人们又在努力地追求什么。
关键词:张爱玲;《封锁》;隐喻;艺术知觉力;人的本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54-02提起张爱玲,其《倾城之恋》、《金锁记》、《白玫瑰与红玫瑰》等一系列名作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这些被视为“经典”的作品无论在故事编排、写作技巧亦或是反映主题上都无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张爱玲的另一部短篇小说《封锁》也以其带给读者的独特感受触及着笔者的心灵。
在作者精心选取的物象以及细腻的写作手法中,笔者仿佛置身于40年代的大上海,漫步在表面繁华平静但好像每一口呼吸都已是上天格外恩赐的大街上,与故事中的人们坐上同一部电车,感受着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
一、隐喻透视出的“封闭”意象隐喻一直是张爱玲在作品中最善于使用的表现手法,在《封锁》中也不例外:“开电车的人开电车。
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小说展现给我们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行驶的电车,由于在封闭的空间里最容易激情人类最本初的动物欲望,所以张爱玲特意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了封闭的电车里,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封锁下的思考——解读张爱玲的《封锁》
封锁下的思考——解读张爱玲的《封锁》张爱玲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成名作是《传奇》和《流言》。
提起张爱玲,我们这一代人中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对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半生缘》等如数家珍,却很少有人提及她的一篇六千余字的短篇小说《封锁》,但其实《封锁》也是《传奇》中的一篇出色之作。
《封锁》通过写对文明与人性的冲突、好人与真人对立的发掘,无疑显示了现代小说内容的深化,显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上的新收获,而其技巧圆熟老到,也40年代的不多的短篇创作领域提供了一篇优秀的作品。
《封锁》写的是一九四三年八月,旧上海的某一天,一辆电车在封锁后的短暂故事。
在封锁期间,整个上海都凝固了,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故事的男主人公,一个已婚人士,某银行的会计师吕宗桢正细心地反读黏在热包子上的报纸。
女主人公吴翠远,是某大学的年轻助教,也正一心一意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他们本是陌生人,虽坐同一辆电车,但却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要不是吕宗桢一抬头一看见他那个讨厌的侄子他们是不会有机会认识的,为了躲避一心想找个好岳家而向上爬的侄子的纠缠,吕宗桢有意坐到吴翠远的旁边去了,“不声不响地宣布了他的调情计划”。
他们越谈就越投机,并且相爱了,甚至还谈到了婚姻大事。
在吴翠远留下电话号码后,封锁解除了。
“宗桢突然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他走了…….电车上点上了灯,她一眼就望见他遥遥地坐在他原先的位置上了。
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
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
在小说中,吕宗桢是有家庭、有事业的人,但是他并不快乐,他连每天为什么要离家去上班,下班后要回家也不明白,他更不敢去想生活的意义,甚至拒绝去想。
而吴翠远是一个严肃过头的、平淡无趣的女性,“看上去像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但是还没结婚”。
我们通常以为浪漫的,偶然的邂逅是属于那些轻佻的或热情大方的女子与男子之间的事,不会发生在吴翠远身上(也不会发生在我们一般人的身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对外表现的非常得体,非常好的男女,通常都是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有着世人认可的一套行为标准,因而当他们在一个相对隔绝的环境中,从没有浪漫过的他们可能就会迸发出激烈的火花,不能自已,一浪漫起来就会很快进入情节,这也是两个陌生人为什么能很快相爱的原因。
张爱玲 封锁 及赏析
这是选修课的小组作业,老师要求我们选一篇张爱玲的小说做分析,到时上台做presentation。
分小组后,我在教室回想张爱玲的其他小说,竟通通只记得名字,情节和人物像摘掉眼镜后的世界一片模糊,唯独《封锁》这个拙劣的凶手,留下蛛丝马迹,在记忆中逐渐还原现场。
当然我喜欢《封锁》跟我对小说的定义有关,我认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应该超越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它关注的中心不会是历史,那是历史学家做的事,也不会是纯粹的社会关系,那是社会学家做的事。
抽丝剥茧,小说的核心必须是人,成功的小说站在时代的肩膀上,用最残暴的手揭露人类的本质。
《封锁》其实无非是讲生活的重复,人生的虚无,被物化的人类,无非是讲思考是痛苦的,人类在逃避思考,但为了小组作业有东西就罗嗦了一大堆,大家随意看看吧……最后的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完全是zhuangbility。
好了,进入正文。
【爱情】在小说中关于宗桢爱恋翠远毋庸置疑,张爱玲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笔墨,文中大部分描写都是通过宗桢的视角展开的。
“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
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
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
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宗桢断定了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
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
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
你说真话,她为你心酸;你说假话,她微笑着,仿佛说:‘瞧你这张嘴!”’“而关于翠远喜欢宗桢这一点的描写,仅局限在翠远的所为而不是所想。
我们能评断翠远对宗桢是否有爱情只有两个情节:翠远在听到宗桢提到他不能娶她时哭了,但她的内心对白只提到宗桢是一个“可爱的”“萍水相逢的人”;另外一处宗桢问了她电话,找不到笔记下来,皮包里有笔的翠远故意不拿出来。
全文极少提到翠远对宗桢的看法和感觉,究竟是宗桢哪些独特的个性吸引了翠远,还是说是仅仅是封锁这特殊环境造就了翠远对他的爱慕,我们无从得知。
张爱玲《封锁》赏析
张爱玲《封锁》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张爱玲作品《封锁》赏析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11-3班赵禹承谈到张爱玲的作品《封锁》,真的是在熟悉不过了。
这部作品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在读了这部作品之后,给我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感觉。
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一位行走在边缘的、关注小市民平凡人生和痛苦灵魂的女性作家。
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阐释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
她的作品以深厚的语言功底、细腻的个人感怀叙述了一个个关于家庭和婚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尤其是那些被忽视的女性,这使得她成为当代文坛上一面与众不同的旗帜。
《封锁》是她在194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当时上海最为普通的一辆电车为背景,用平实的语言娓娓讲述了在封锁时期发生在电车上的一个虽然不轰轰烈烈,却让人忍不住为之同情的一对普通男女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懦弱、奴性、不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婚姻和家庭中的无力反抗与痛苦的心灵,揭露了在世俗中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凉人生。
张爱玲在《封锁》中刻画了两个“五四”以后的普通的都市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是被世俗生活束缚,失去了自我,没有思想,甘于平庸生活,无力挣扎的男主人公——吕宗桢;另一个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却拥有一个女奴的灵魂的职业女性——吴翠远。
这两个人物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在同一个“没有思想的”城市里虚伪平庸地生活着;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他们如同两只孤独的蜗牛。
是一次封锁成就了他们的偶然相遇,使他们在这个舞台——电车上以真实的面目示人,大胆地向对方吐露心迹,表达了各自对生活和婚姻的不满,对爱情的渴望,从空虚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了片刻解放,在情感上产生了片刻的交汇。
然而,短暂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阻隔,这段感情最终以“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结束。
这样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插曲,让我们看到了在世俗生活掩饰下的小人物的悲哀命运。
张爱玲《封锁》赏析
张爱玲作品《封锁》赏析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11-3班赵禹承谈到张爱玲的作品《封锁》,真的是在熟悉不过了。
这部作品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在读了这部作品之后,给我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感觉。
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一位行走在边缘的、关注小市民平凡人生和痛苦灵魂的女性作家。
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阐释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
她的作品以深厚的语言功底、细腻的个人感怀叙述了一个个关于家庭和婚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尤其是那些被忽视的女性,这使得她成为当代文坛上一面与众不同的旗帜。
《封锁》是她在194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当时上海最为普通的一辆电车为背景,用平实的语言娓娓讲述了在封锁时期发生在电车上的一个虽然不轰轰烈烈,却让人忍不住为之同情的一对普通男女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懦弱、奴性、不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婚姻和家庭中的无力反抗与痛苦的心灵,揭露了在世俗中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凉人生。
张爱玲在《封锁》中刻画了两个“五四”以后的普通的都市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是被世俗生活束缚,失去了自我,没有思想,甘于平庸生活,无力挣扎的男主人公——吕宗桢;另一个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却拥有一个女奴的灵魂的职业女性——吴翠远。
这两个人物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在同一个“没有思想的”城市里虚伪平庸地生活着;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他们如同两只孤独的蜗牛。
是一次封锁成就了他们的偶然相遇,使他们在这个舞台——电车上以真实的面目示人,大胆地向对方吐露心迹,表达了各自对生活和婚姻的不满,对爱情的渴望,从空虚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了片刻解放,在情感上产生了片刻的交汇。
然而,短暂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阻隔,这段感情最终以“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结束。
这样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插曲,让我们看到了在世俗生活掩饰下的小人物的悲哀命运。
35岁的吕宗桢是上海华茂银行的一个会计师。
读封锁有感范文
读封锁有感范文读封锁有感张爱玲用一篇《封锁》,抓住了胡兰成的心。
尽管《封锁》在她的众多作品中,并不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但它却在不算长的行文里,用其一贯尖刻和冷漠的笔调,直戳要害,揭示出男女在面对畸形之爱时的异同——男人的薄情和女人的深情。
在写给胡兰成的分手信里,张爱玲说:"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
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很长。
"这句话是典型的张爱玲氏的口吻,可以借她笔下任何一个女人的口说出来,虽有几分文艺腔,却比那股无病呻吟的腔调要高级得多。
‘"我"和"你"以及"我们的故事",这三者原本毫不相关,但是有了情爱作为入口,不相关的个体再看彼此时,消解了观望海市蜃楼时的无心,取而代之的是像关照自己的喜怒哀乐那般,关照对方。
在《封锁》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宗帧和翠远相识在一辆电车上。
此刻正赶上道路封锁,电车像一条被骄阳烤熟的鱼,动弹不得。
焦躁的空气从躁动到逐渐寂静,阳光开始打盹,城市也是。
有人被这乍然的无声恫吓,噤在原地。
有人绝然打破这安宁,要在零零落落的声息里,把控住话语权。
如果将这一幕幕透过电影镜头来展现,应该是昏黄的慵懒的,闹也不十分闹,闹中总夹杂着凄清和困顿。
先是悠长,伸向远方的铁轨,而后是缓缓驶来,似泊船一样停滞路边的电车,和电车外或静或动的人群,最后扫过形形色色的面孔,定格在车内一隅,一个叫吕宗桢的男人,他此时正在挑逗近旁叫翠远的女人。
宗帧本不想打扰这个陌生人,却不料自家亲戚也恰好在同辆车里。
此人实在不受欢迎,属于那类无论如何也不想有交情的熟人。
无奈情急之下为了脱身,宗帧只好化身成阿波罗,挑逗起近在眼前的达芙妮——翠远。
翠远长着一张难以形容的脸,那副神态该怎么形容呢?既不会给她带来危险,也不会将她的美貌埋没。
面对突如其来的试好,女人都是敏感的,尤其是不相干的男人的调情,接不接受是一方面,能不能感受到是另一方面。
翠远自然是感受到了,似乎也默许了,看得出她对宗帧并不厌恶。
封锁下的“好人”与“真人”——评张爱玲《封锁》
广告•书评封锁下的“好人”与“真人”——评张爱玲《封锁》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初刊于1943年《天地》杂志第2期,后收入《传奇》中。
张爱玲在小说中多次论及“好人”与“真人”。
可见,小说中对于“好人”与“真人”的定义主要源于女主人公吴翠远的评价,那么在她的眼中,如何界定“好人”与“真人”?男主吕宗桢为何从“真人”变成了“好人”?张爱玲又是如何辨析两者的呢?作者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孤立的艺术空间: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吕宗桢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个圆满的家庭,但他却企图改变。
电车的封锁使吕宗桢注意到坐在对面的大学英语助教吴翠远,从主动搭讪到互相调情再到谈婚论嫁,这戏剧性的场景随着封锁开始,又随着解封落幕。
在叙事文本中,时空经常作为一个二元结构而存在。
但在小说《封锁》中,时间在电车里消解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人物的空间位置来推动。
从相见、相识到相知,电车这一封闭时空体的形成,为男女主人公欲望与本能的释放提供了一个理想性的封闭空间。
在小说中,可以看到吕宗桢怎样由熏鱼想到夫人托自己买的菠菜包子,进而埋怨她的不体贴;又怎样由躲避自己的表侄董培芝而去调戏对面的吴翠远……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意识并未受到时空的限定而缩小,反而异常活跃,小说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对两位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刻画,使现代性的电车与非现代性的思想行为之间充满了张力,吕宗桢的形象也历经了从“真人”到“好人”的转变。
一、“好人”与“真人”的相遇:孤立时空中的罗曼蒂克“摇铃了。
‘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这是电车封锁的伊始。
“封锁开放了。
’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玲爷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切断时间与空间。
”这是电车解封的讯号。
并无差异的首尾重复,提示着时间流动的起始和终止,形成了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环形叙述结构。
在小说的开篇,电车轨道“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词组的反复使用和重复出现,延滞了时间的流动,也模糊了时间的精度。
张爱玲《封锁》
这种“常态—非常态—常态”的情节转换过 常 态(解除封锁)程,突显了主旨。
如果没有任何的外部因素的刺激,他们都永 远是现代文明社会角色和道德角色的出色扮演者。
但是,封锁了,由于战争,外部文明本身出 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动摇了都市日常生活的 秩序。由此也带来了人的变化,在封锁的非常态 下,男女主人公说平时之不敢说,想平时之不敢 想,男女主人公在封锁状态下突然发现了什么?
采用“陌生化”叙述手法,制造出“陌 生化”的戏剧效果。 试图超越传统的重现现实的方法,激
写 作 手 法
发人们克服对生活的麻木感,改变人 们对现实的认识。 张爱玲引导人们在封锁这一非常态 中发现常态生活的贫乏冗长,发现人 心的隔绝和人性的压抑。
因此这是一篇具有开拓性的小说。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日常无聊重复的生活 中无奈扮演着各种角色、带着面具的麻木的 生活状态,反映了这样一种被压抑的人性和 欲望:就是渴望挣脱常规束缚。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72年前,一位19岁的教会中学的女学生写 下了这句话,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段传奇的 序幕。72年后的今天,无数的人甚至说不清是 为她的文字所目为天才,除 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七岁时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第二部 小说是关于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九岁时,“我踌躇 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23岁时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处女作 《沉香屑》(第一、二炉香)成为她的成名作,继之而来 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她被认定为当时上海首屈一指的 女作家。 24岁时张爱玲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传奇》, 同年11月,她又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性散文集《流言》。
张爱玲-封锁-赏析演讲PPT
中国现代文学·张爱玲主题·《封锁》 6.思考与反思考
封锁
·张爱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张爱玲在文中提到了两次。 主人公对于现实的思考,只有到了封锁这种与外界的时空暂时得以隔绝的 时候去进行。翠远改卷时会想自己为什么会给学生打A,宗桢清晰地意识到他自 己生活没有目的。 但他们最终都停止了去思考,因为意识与现实永远不可能有重合的那一天, 主人公似乎很清楚地知道“反抗现实”的“不现实”。 又回到最开始的命题,“思考人生”,是不是思考了就一定能获得那种人 生?文中,男女主人公最终形同陌路,对于那种思考中的爱情,也没有获得最 后的结果。所以那种思考,对他们没有任何回馈。
中国现代文学·张爱玲主题·《封锁》 4.可他们又是错位的
封锁
·张爱玲·
第一回合的错位:翠远的自做多情和宗桢的心不在焉。 宗桢迫于培芝而向翠远发出调情的信息,对于发送者,它却并无具体的所 指,所以他随口“早忘了他说了些什么”。 但接受者翠远却错误地接收了信息,翠远笑了,看不出这个倒也会花言巧 语……一个真的人!不很诚实,也不很聪明,但是一个真的人!她突然觉得炽 热,快乐。她背过脸去,细声道:“这种话,少说些罢!” “申光大学……您在申光读书?”这是宗桢吓退董培芝后的无话找话,亦 不含具体的所指,而翠远又接收错子,以为是在奉承她的年轻,“她笑了,没 有做声”。
中国现代文学·张爱玲主题·《封锁》 5.他们只是向不特定的人发泄
封锁
·张爱玲·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激情的想象中,他们“苦楚”、“温柔”、“慷慨激 昂”、“痛哭”的爱情表白实际上是没有实指对象的。
在这里,他们的语言功能不在于交流,而在于为自己提供一个讲话的场所, 是能指的无限蔓延,他们愿望的满足是没有对象的,仅在自己的想象中完成。
封锁
吴家是一个新式的,带着宗教背景的模范家庭。家里竭力鼓励 女儿用功读书,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了顶儿尖儿上——一个 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大学里教书!打破了女子职业的新纪录。 然而家长渐渐对她失掉了兴趣,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她 家里都是好人,天天洗澡,看报,听无线电向来不听申曲滑稽 京戏什么的,而专听贝多芬瓦格涅的交响乐,听不懂也要听, 翠远不快乐。
吕宗桢对吴翠远的印象经过了哪些转变?
A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 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 有款式。B拆开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她未尝没有她的 一种风韵。C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 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 蕊。D宗桢断定了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白,稀薄, 温热,像冬天里 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 一口气。你不要她, 她就悄悄地飘散了。
封锁后,留在车厢的人为什么都学起吕宗桢,看报、看发票、看 章程、看名片,甚至看街上的市招?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 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 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因为封锁让留在车厢里的人觉 得特别的空虚与无聊,在这种空虚 与无聊中,人就特别地容易思考, 一思考,就会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 中的诸多不满意,或者发现日常生 活中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从 而为自己徒增烦恼。所以郑板桥说, 难得糊涂,一思考就陷入窘境,人 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是一个古怪 的女孩,从小 被目为天才, 除了发展我的 天才外别无生 存的目的。
传奇家世
祖父张佩纶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女婿,但到她的父亲这一辈, 家道已经中落。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型人物,母亲出 身于豪门深闺,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思想新潮,是西洋化的女性, 几度跨洲越洋去留学,是一个颇具艺术天分和修养的音乐家和画 家。 但父亲抽鸦片,讨姨太太,母亲愤而离家出走,张爱玲在享 受了短暂的幸福童年之后就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又耳濡目染 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尔虞我诈,不仅形成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 还使她过早地积累了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习惯于以审慎怀疑 的态度注视周围的世界。 因而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 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地提醒着我们 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 存於人间。
张爱玲:封锁
张爱玲:封锁张爱玲:封锁开电车的人开电车。
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
封锁了。
摇铃了。
“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电车停了,马路上的人却开始奔跑,在街的左面的人们奔到街的右面,在右面的人们奔到左面。
商店一律地沙啦啦拉上铁门。
女太太们发狂一般扯动铁栅栏,叫道:“让我们进来一会儿!我这儿有孩子哪,有年纪大的人!”然而门还是关得紧腾腾的。
铁门里的人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
电车里的人相当镇静。
他们有座位可坐,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
街上渐渐地也安静下来,并不是绝对的寂静,但是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里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赶咐。
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上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静过;;大白天里!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的时候,提高了喉咙唱将起来:“阿有老爷太太先生小姐做做好事救救我可怜人哇?阿有老爷太太……”然而他不久就停了下来,被这不经见的沉寂吓噤住了。
还有一个较有勇气的山东乞丐,毅然打破了这静默。
他的嗓子浑圆嘹亮:“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悠久的歌,从一个世纪唱到下一个世纪。
音乐性的节奏传染上了开电车的。
开电车的也是山东人。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抱着胳膊,向车门上一靠,跟着唱了起来:“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电车里,一部分的乘客下去了。
剩下的一群中,零零落落也有人说句把话。
靠近门口的几个公事房里回来的人继续谈讲下去。
张爱玲小说《封锁》中揭示的人的本性
张爱玲小说《封锁》中揭示的人的本性作者:王一然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王一然(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摘要: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物心理的精确把握一直以来备受大众的喜爱,她的作品大多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封锁》就是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物真实内心世界的又一部佳作。
它以20世纪40年代上海封锁时期发生在电车上两个都市知识男女之间的短暂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小人物在生活和情感的"封锁"中挣扎的悲剧命运,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小人物的无奈与悲怆,同时深刻地思考究竟是什么使人们过着违背原本意愿却又逃离不开的生活,而人们又在努力地追求什么。
关键词:张爱玲;《封锁》;隐喻;艺术知觉力;人的本性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54-02提起张爱玲,其《倾城之恋》、《金锁记》、《白玫瑰与红玫瑰》等一系列名作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这些被视为“经典”的作品无论在故事编排、写作技巧亦或是反映主题上都无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张爱玲的另一部短篇小说《封锁》也以其带给读者的独特感受触及着笔者的心灵。
在作者精心选取的物象以及细腻的写作手法中,笔者仿佛置身于40年代的大上海,漫步在表面繁华平静但好像每一口呼吸都已是上天格外恩赐的大街上,与故事中的人们坐上同一部电车,感受着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
一、隐喻透视出的“封闭”意象隐喻一直是张爱玲在作品中最善于使用的表现手法,在《封锁》中也不例外:“开电车的人开电车。
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小说展现给我们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行驶的电车,由于在封闭的空间里最容易激情人类最本初的动物欲望,所以张爱玲特意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了封闭的电车里,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封锁》中的婚恋观
《封锁》中的婚恋观作者:孙艳飞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3期摘要:张爱玲小说中涉及的大多是小人物的生活题材,恋爱、婚姻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张爱玲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的婚恋题材作品将常被忽视的生活琐事内容搬到了文学作品当中,她始终关注着女性的情感、婚恋、命运及内心世界,短篇小说《封锁》就凸显出了张爱玲的婚恋观念。
关键词:张爱玲《封锁》婚恋观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何为婚恋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契约关系,而爱情则是一种男女基于一定客观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形成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真正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
婚姻是男女个人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
婚恋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可见恋爱、婚姻不仅要具备感情基础,还要考虑社会因素。
张爱玲的小说中婚恋题材是其主要题材,她深信婚姻、恋爱等“这一类颇为普遍的现象,都可以从无数各个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1.。
一、无情的婚姻生活张爱玲的小说中消解了爱情,婚姻不过是男人和女人的一场交易,是谋生手段和生育需要,无关情感。
《封锁》中描写了电车上一对长得像兄妹的中年夫妇,他们双双站在电车的正中。
妻子大叫让丈夫别把裤子弄脏了,丈夫吃了一惊,本以为妻子是关心他,却听到妻子兀自絮叨道:“现在干洗是什么价钱?做一条裤子是什么价钱?”譺訛原来妻子并不关心丈夫,只是关心家里的花销,计较家务事。
两个人在一起,爱情没有半点,却整天为着这些家务小事吵闹。
他们出卖自己的婚姻作为获取金钱、物质的筹码,而且不择手段压榨对方,使自身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在他们看来,婚姻就是男女双方的彼此合作,它唯一的价值只在于能够交换金钱与物质。
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这些女性的唯一出路就是嫁人生子。
对于男性来讲,妻子就是他们合情合法的性伴侣和照顾生活起居的保姆,等遇到能让自己心动的女人了,又可以把家里的黄脸婆一脚踹开,还美其名曰是为了真爱,追求婚姻的自由。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街上一阵乱,轰隆轰隆来了两辆卡车,载满了兵。
翠远与宗桢同时探头出去张望;出其不意地,两人的面庞异常接近。
在极短的距离内,任何人的脸都和寻常不同,像银幕上特写镜头一般的紧张。
宗桢和翠远突然觉得他们俩还是第一次见面。
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
他看着她,她红了脸,她一脸红,让他看见了,他显然是很愉快。
她的脸就越发红了。
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
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
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
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他们恋爱着了。
他告诉她许多话,关于他们银行里,谁跟他最好,谁跟他面和心不和,家里怎样闹口舌,他的秘密的悲哀,他读书时代的志愿……无休无歇的话,可是她并不嫌烦。
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向来是喜欢听。
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宗桢断定了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
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
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
你说真话,她为你心酸;你说假话,她微笑着,仿佛说:扒颇阏庹抛欤宗桢沉默了一会,忽然说道:“我打算重新结婚。
”翠远连忙做出惊慌的神气,叫道:“你要离婚?那……恐怕不行罢?”宗桢道:“我不能够离婚。
我得顾全孩子们的幸福。
我大女儿今年十三岁了,才考进了中学,成绩很不错。
”翠远暗道:罢飧当前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她冷冷地道:“哦,你打算娶妾。
”宗桢道:“我预备将她当妻子看待。
我——我会替她安排好的。
我不会让她为难。
”翠远道:“可是,如果她是个好人家的女孩子,只怕她未见得肯罢?种种法律上的麻烦……”宗桢叹了口气道:“是的。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张爱玲《封锁》读后感《封锁》读后感一在学校时,看过张爱玲的几篇小说,许是那时年轻,读不懂其间的深义,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倾城之恋》与《十八春》了。
近些日子,因了些事情,心情总不太好,朋友让我读张的《封锁》,他说看了或会悟到些什么。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
封锁了。
摇铃了。
“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电车停了。
封锁了。
在一个特定的空间。
时间在这时已失去了任何意义。
“电车里的人相当镇静。
他们有座位可坐,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
街上渐渐地也安静下来,并不是绝对的寂静,但是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里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赶咐。
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吕宗桢,吴翠远,凡俗世界里的普通人,若是没有这封锁,他们也许一生也不会相识。
此时,他们恋爱着了。
在这刹那间的时间与空间的停顿里。
平日里的角色已忘却,也不能说是忘记,只是暂时的消失而已。
在彼此的面前,他们是单纯的,也是真诚的。
“他告诉她许多话,关于他们银行里,谁跟他最好,谁跟他面和心不和,家里怎样闹口舌,他的秘密的悲哀,他读书时代的志愿……无休无歇的话,可是她并不嫌烦。
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向来是喜欢听。
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宗桢断定了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
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
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
你说真话,她为你心酸;你说假话,她微笑着。
” “封锁开放了。
“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切断时间与空间。
一阵欢呼的风刮过这大城市。
封锁下的思考——解读张爱玲的《封锁》
封锁下的思考——解读张爱玲的《封锁》第一篇:封锁下的思考——解读张爱玲的《封锁》封锁下的思考——解读张爱玲的《封锁》张爱玲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成名作是《传奇》和《流言》。
提起张爱玲,我们这一代人中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对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半生缘》等如数家珍,却很少有人提及她的一篇六千余字的短篇小说《封锁》,但其实《封锁》也是《传奇》中的一篇出色之作。
《封锁》通过写对文明与人性的冲突、好人与真人对立的发掘,无疑显示了现代小说内容的深化,显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上的新收获,而其技巧圆熟老到,也40年代的不多的短篇创作领域提供了一篇优秀的作品。
《封锁》写的是一九四三年八月,旧上海的某一天,一辆电车在封锁后的短暂故事。
在封锁期间,整个上海都凝固了,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故事的男主人公,一个已婚人士,某银行的会计师吕宗桢正细心地反读黏在热包子上的报纸。
女主人公吴翠远,是某大学的年轻助教,也正一心一意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他们本是陌生人,虽坐同一辆电车,但却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要不是吕宗桢一抬头一看见他那个讨厌的侄子他们是不会有机会认识的,为了躲避一心想找个好岳家而向上爬的侄子的纠缠,吕宗桢有意坐到吴翠远的旁边去了,“不声不响地宣布了他的调情计划”。
他们越谈就越投机,并且相爱了,甚至还谈到了婚姻大事。
在吴翠远留下电话号码后,封锁解除了。
“宗桢突然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他走了…….电车上点上了灯,她一眼就望见他遥遥地坐在他原先的位置上了。
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
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
在小说中,吕宗桢是有家庭、有事业的人,但是他并不快乐,他连每天为什么要离家去上班,下班后要回家也不明白,他更不敢去想生活的意义,甚至拒绝去想。
而吴翠远是一个严肃过头的、平淡无趣的女性,“看上去像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但是还没结婚”。
张爱玲《封锁》漫谈
张爱玲《封锁》漫谈个人标识有鲜明的、独特的个人标识,即使蒙住名字,也能让阅读者从你文字所透露出的独特信息中找到你,把你认出,是每一个作家、诗人都希望能够达到的“高标”之一,用诗人奥登的说法就是“为个人的缪斯画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面部表情”。
它是作家们在写作中极为注意和重视的,没有人愿意自己是“渺小的后来者”,没有谁愿意自己的写作是跟在某某某之后的写作,因此上诸多的作家会为自己如何呈现“独特面目”而处心积虑,他们甚至有意将自己的擅长加长让它更显赫一些,而弱点部分则改造成特点,变成标识的部分……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另一股潜在的力量,它同时影响着作家,影响着我们的写作:就是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
许多时候作家们会否认这一力量的存在,否认它对自己的影响(共同性的否认本身即是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表现),言称自己是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心和欲写作,为展现自己的个性写作等等等等——我依然觉得它含有规范化、标准化的成分,它并不是审慎思考过的结果。
规范化、标准化倾向本身并不是一个天然地垄断了“粗劣”“低质”的坏词儿,它的里面同样包含着合理性。
它让我们确认文学的共通价值,并在影响中趋向这一价值;它也让我们较好地学习和使用属于文学需要的技巧原则,即使作家们来说“他可以不知道这些法则,关键是他应当遵守这些法则”(埃德温·缪尔《小说结构》)——这些法则自有它的规范性诉求。
还有更重的一点儿,就是同时代流行思想的内在影响,这种流行思想有时是以极为正确和合理的面目出现的,对它的抵御和反驳就更让人忐忑。
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心和欲写作、为读者写作或不为读者写作等等说法都有某种时代流行的影子,它未必真的经过了心。
唐朝时期所谓“诗”的勃兴其中有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力量的作用,古风在那时的渐渐式微,诗经式、汉赋式写作的退场也与这一力量的作用有关;至宋朝,在唐朝未占主流的词的写作慢慢显彰,成为写作的主体、审美的主体,这里面也与暗暗的规范力量有着相当的关系。
暑假高中生读张爱玲《封锁》有感作文
暑假高中生读张爱玲《封锁》有感作文暑假高中生读张爱玲《封锁》有感作文张爱玲《封锁》读后感1:《封锁》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描述的是“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心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微型的社会。
吕宗桢是一个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吴翠远是一个申光大学的英文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中甚至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个很好的角色。
但在他们的内心却很寂寞、孤独和疲惫,在他们的内心渴望有一个人能了解他们,因此他们在“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相遇了并聊了起来。
开始吕宗桢只是为了躲避他的表侄才坐在吴翠远的身边,也是为了气气自己的太太才和吴翠远聊了起来,但后来他们却聊得越来越投机了,一直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了。
可是“封锁”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他们依然会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也会把今天发生在电车上的事忘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欲望”,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会展现出来。
可是“欲望”过后一切又会恢复平静,一切又会是原来的模样,没有丝毫的改变,也许他们害怕会有任何的改变而不想去改变吧!这也许就是人类的矛盾吧,既渴望有害怕!张爱玲《封锁》读后感2:近日,拜读了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心中颇有感触。
作者以精致、细腻的写作手法,把电车封锁期间发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象叙家常般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受真实的故事画面。
整个小说以电车封锁为主线,描写了封锁期间人们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的偶遇相恋的.故事。
又以一个山东乞丐的吆喝声首尾互应,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使人物形象都活灵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作者用敏锐的、善于观察生活的思维,把人物的形态、动作、语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让读者读起来沉浸其中、意味深长。
象吕宗祯吃包子时被报纸粘住时粘住的细节、吴翠远衣着长相的描写、医科学生修改人体骨骼众人围观的情景、吕宗祯遇见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相遇时层层深入的情感描写等等,都如同作者亲自经历一样逼真,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 锁 》 小 说 元 素 分 析
《封锁》中最精彩、最出色的艺术表 现是反讽。在文本中,这是通过宗桢 和翠远的相互错位,他们的激情只不 过是没有对象的在想象中的独语,他 们成为不可靠的叙述者,隐含的作者 和叙述者之间出现裂隙并相互背离, 从而构成对激情的消解来完成的。也 许,这才是“封锁”这个题目的最大 的隐喻意义。
《封 锁 》 看 人 生
小组成员………………… 制作………………… 名字
《封锁》 演讲完毕
背景音乐………………… 名字 张爱玲情感小说
后期整理………………… 名字
宗 贞
从小说类型的元素分析,我们可以把《封锁》看成是普通 意义上的“艳遇”故事。张爱玲对市民文化的兴趣可能会为此 提供一些佐证。但这样的判断可能隐藏着几个危险。第一,从 文本中有意地剥离出一些元素的分析方法可能会使文本的丰富 性和诸多可能性受到破坏,会把分析引向“艳遇”故事而不是 张爱玲的《封锁》;第二,将《封锁》归类于“艳遇”故事之 后,我们还能得出什么其他结论呢?对文本的分析来说,虽然 有时命名是必要的,但我们仅能将此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开始, 而不是结论。 的确,在《封锁》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丰富的意蕴不能 为“艳遇”这个故事框架所容纳,而它们对文本的解读来说, 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能够穿越文本的故事层面而 进入更高一级的隐喻层面。
远
吕
吕宗贞是一个“好”男人,首先就是在常态生活中,他是一 个能够委曲求全而又十分“听话”的丈夫。明明自己讨厌抠门的 老婆,可还能不顾有失身份地按照老婆的“指示”到“弯弯扭扭 最难找的小胡同里”去买价廉物美的菠菜包子。明明恨透了那个 董培芝,但因为他是自己太太姨表妹的儿子,也就不敢得罪,只 好尽量回避。 说吕宗贞是“好”男人,更主要他能及时地克制自己越轨的 念头,不忘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虽然在封锁的非常态中,他与女 人“调情”,但这却是故意用来抵制那个讨厌的亲戚可能发动的 进攻,最多也过为了“气气他的太太”,以发泄内心的不满而已。 后来弄假成真,确实跟那个自已开始并不喜欢的女人“恋爱”起 来,那也只是一时的“糊涂”,很快他就主动从情场上撤兵了。 尽管藕断丝连,内心有难言的苦楚,但常态生活的道德原则封锁 了令他痛苦的思想,“他捻灭电灯”的时候,那无法“捻灭”的 爱情之火烧得他浑身沁汗,最终“他又开了灯”,理智战胜了感 情,让自己回到常态的光明中来了。连吴翠远都认为“他是一个 好人——世界上的好人有多了一个!”
笑 看 《封 锁 》
从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人都过着为了两餐 温饱在重复着枯燥,烦闷的日子。每 日过着单一的生活,与其说是活着, 不如说是在等待衰老。很少人会去思 考空虚的存在,即使与它直视;也很 少人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即使身处 其中。无论是在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 还是在当今生存压力激增,工业化加 剧的社会,都能在绝大部分人身上找 到重复、虚无、无思考性这一共同点。
《封 锁 》 小 说 分 析
吴 翠
“她长得不难看,可是她那种美是一种模棱两可的, 仿佛怕得罪了谁的美,脸上一切都是淡淡的,松松 的,没有轮廓。连她母女也形容不出她是长脸还是 圆脸。”而这就因为是“真”的。“在家里她是一 个好女儿,在学校里她是一个好学生。”“她家里 都是好人,天天洗澡,看报,听无线电向来不听申 曲滑稽京戏什么的,而专听贝多芬瓦格涅的交响乐, 听不懂也要听。”可是这却使她不快乐,这个好人 比真人多的世界,人的“生命像圣经,从希伯莱文 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 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翠远读它的时候,国语又 在她脑子里译成了上海话”,这让吴翠远感到与真 实的生命有了隔膜,她讨厌这个“好”。
《封 锁 》 内 容 介 绍
《封锁》叙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男女在电车封锁后,偶然的 机缘让他们经历了一次闪电般的恋爱。全文4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写封锁前,最后七个自然段,也就是42自然段至48自然段写封锁后, 中间四十个段落是小说的主体,写封锁中。封锁前后是常态生活,封 锁中就是非常态生活,男女主人公吕宗桢和吴翠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 非常态之中。男女主人公出现前,还有几个自然段描写出封锁中诸色 人物的表现,为主人公的故事提供一个生动的背景,进而与主人公的 故事构成“点”与“面”的关系,以丰富深化作品的思想。 正面述写这对男女的故事则是从第8自然段开始的,如果按照彼此接 触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身(第8—18段)先写吕宗桢的出现,后写吴翠远; 第二阶段相识(第19—31段)写吕为回避亲戚而坐的吴身边,并 “调情”; 第三阶段恋爱(第32—37段)写一阵乱使他们脸庞距离极短,“触 电”了; 第四阶段分手(第38—41段)写“开放”的谣言,让彼此开始“清 醒”过来。
《封 锁 》 小 说 特 色
谈
《封锁》讲述了一桩事和两个人物。封锁 时,华茂银行会计师吕宗桢困在有轨电车 上。他闲极无聊,先是辨认报纸粘到包子 上的字迹,又看了半页报纸。随后,为了 躲避穷亲戚董培芝,他即兴和申大女助教 吴翠远吊起膀子。本来,吕宗桢不过假打 秋风吃豆腐来应急。但急务过后,他想包 二奶的男人本色却显露出来;吴翠远竟也 闷骚地为自己的身份担虑。就这样,在俗 套的虚假和假正经的闷骚之间,他们你来 我往地纠缠起来。到后来,竟然肃穆了, 相互地放不下,惆怅得俨然恋爱一般。 闷 骚 女 偏 逢 寂 寞 男
这篇短篇小说写了抗战期间旧上海的空袭封锁 期间,发生在一辆电车里的一个短暂爱情故事。 期间,发生在一辆电车里的一个短暂爱情故事。男 主人公吕宗桢是一家银行的会计师, 主人公吕宗桢是一家银行的会计师,“他是孩子的 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 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 他是市民。 顾,他是市民。”女主人公吴翠远是大学的年轻教 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她家里都是好人, 师,“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她家里都是好人, 翠远永远不快乐。 他们偶然相遇了, 翠远永远不快乐。”他们偶然相遇了,事先谁也不 认识谁。由于一个戏剧化的原因(侄子的出现), 认识谁。由于一个戏剧化的原因(侄子的出现), 吕宗桢坐在了吴翠远的身后,并低声地同她搭话。 吕宗桢坐在了吴翠远的身后,并低声地同她搭话。 话题逐渐深入到隐私的空间,二人甚至开始了“ 话题逐渐深入到隐私的空间,二人甚至开始了“恋 然而最后, 封锁”开放了, 爱”,然而最后,“封锁”开放了,人们的行动都 回归正常,吕宗桢坐回“原来遥遥的位置” 回归正常,吕宗桢坐回“原来遥遥的位置”,封锁 期间发生的一切都等于没有发生。 期间发生的一切都等于没有发生。 这是张爱玲的一篇短篇小说, 1944年首次发 这是张爱玲的一篇短篇小说,于1944年首次发 表于《天地》杂志第二期上。 表于《天地》杂志第二期上。
《封锁》
张爱玲情感短篇小说
张 爱 玲
张爱玲(1921—1995),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1921—1995),中国现代作家。她出生于一 ),中国现代作家 个没落的官宦之家,祖父为张佩纶,外曾祖父为李鸿章。 个没落的官宦之家,祖父为张佩纶,外曾祖父为李鸿章。 张爱玲本是有着贵族血统的富家千金, 张爱玲本是有着贵族血统的富家千金,但是在她出世 其曾经显赫的家族随清政府亦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弱, 后,其曾经显赫的家族随清政府亦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弱, 成了正被淘汰的一代。政治上、 成了正被淘汰的一代。政治上、经济上的失落使这个家族 上空缭绕着哀怨悲鸣, 上空缭绕着哀怨悲鸣,张爱玲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不可避 免地感染了家族失落的忧郁情绪。 免地感染了家族失落的忧郁情绪。张爱玲的父亲是个典型 的遗少,染有捧风弄月的习气,又吸毒、嫖妓, 的遗少,染有捧风弄月的习气,又吸毒、嫖妓,性情暴戾 乖张,而母亲则是一个受新思想熏陶的新女性。 乖张,而母亲则是一个受新思想熏陶的新女性。旧习气和 西洋化的格格不入导致两人长期婚姻不和, 西洋化的格格不入导致两人长期婚姻不和,张爱玲八岁时 两人协议离婚。她孤独、敏感和脆弱, 两人协议离婚。她孤独、敏感和脆弱,在家中得不到爱和 温暖,她养成了一种既自傲又自卑的怪僻和冷漠。 温暖,她养成了一种既自傲又自卑的怪僻和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