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文言文阅读《包拯传》练习及答案.doc
包拯传阅读答案_包拯传翻译赏析
包拯传阅读答案_包拯传翻译赏析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县人。
当初考取进士后,拜官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
因为父母都年事已高,他推辞不去就职。
又调和州监税,父母更不愿随行,他便辞官回家奉养。
过了几年,双亲相继去世,包拯就在墓旁造屋居住守孝,到守丧期满,仍然徘徊不忍离去,邻里父老曾多次过来劝他结束守丧。
过了很久,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调选,便做了天长知县。
有个盗者割了一人家的牛舌,失主来县上诉,包拯说:“只管回去,把牛杀了卖掉。
”过后不久又有一人来县报告,说有人私自杀牛,请予处理。
包拯对这个人说“: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又反来告他的状?”盗窃者听后十分惊恐,立即服罪了。
调任端州知州,升迁为殿中丞。
端州地方出产上好的砚台,以前的州官借进贡之名,大都从这里索取几十倍的进贡量去赠送权贵。
包拯为了杜绝这种弊端,叫做砚台的人只做足够进贡的数量。
他在那里一年任期届满,没有拿一个端砚回来。
接着,拜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
这时,张尧佐做了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和包拯共同参他升官不当,言辞十分激切。
又曾建议皇帝:“国家每年给契丹纳币来求和,这不是抵挡敌人的办法,而应当训练一个强大的军队,选任有谋略的将领,致力加强边境防务。
”又请求重视门下封驳的规定,以及罢免、禁锢贪官污吏,选择有德有才的人担任州县长官,对补荫弟子实行考试录取的办法。
当时,各道转运使兼任按察使,他们奏劾官吏大多拾取人家无关原则的细小事故,专门以这种苛察相夸耀来表现自己,使官吏们忧心不安,包拯于是请求朝廷废止了按察使的设置。
一次,他出使契丹。
契丹授意接待官员,问包拯:“你们在雄州城新近开辟了便门,是打算引诱我们的叛人,用来刺探我们的边防情报吗?”包拯回答说“:你们在涿州不是也开了便门,刺探边情为什么一定要用开便门的办法呢?”这位官员无言以对。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任京都转运使,改任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陕西,又转调河北,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附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9.A;10.愤恨、案件。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二)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宋史 包拯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契丹聚兵近。
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洛、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
"从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京师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中官势族筑园拊侵惠民河以故河寒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莹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B.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C.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D.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且尤/子非邀福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包拯》精讲精练(含答案)
包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六)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除:任命,授职B.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至,到C.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恶:憎恨D.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贵:贵重2.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拯即解官归养归养:辞官回乡,奉养双亲B.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行贿请托C.与人不苟合苟合:苟且附和,曲意迎合D.平居无私书私书:私人用书3.下列各句中,对“以”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C.以故河塞不通D.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4.下列各句中,对“之”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久之,赴调,知天长县B.第归,杀而鬻之C.贵戚宦官为之敛手D.京师为之语曰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2)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答案与提示1.D(地位尊贵)2.D(私人信件)3.A、C(因。
语文 7.27《包拯》测试(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doc
包拯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第归,杀而鬻.之()(2)知.天长县()(3)不伪辞色..悦人( )解析:掌握文言实词,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课文。
解释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答案:(1)卖(2)主持,掌管(3)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2.翻译句子。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解析:注意文言实词的翻译,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
参考答案: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在体裁上属于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
答案:人物传记脱脱元代4.写出下列字词的古今义。
(1)知(2)第(3)寻(4)关节解析:在句子环境中判断词的古今义,使全句通顺畅达。
参考答案:(1)古:主持,掌管。
今:知识,了解。
(2)古:但,只管。
今:按顺序排列,如第一。
(3)古:不久。
今:寻找,寻常。
(4)古:旧指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今: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5.第一段写包拯做官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风。
6.第二段写包拯在外交上对待外族有怎样的表现?7.表现包拯机智应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根据人物活动表现来归纳。
参考答案:为官廉洁6.解析:从人物语言可见其性格。
参考答案: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7.答案:“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哀溺文柳宗元永(永州)之氓(民,百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湖南境内的湘江)。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语文 7.27《包拯》测试(2)(语文版七年级下册).doc
包拯1.把加点字的字音准确无误地拼写出来。
(1)第归,杀而鬻.之( ) (2)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 (3)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4)其人遂.无以对( ) (5)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 (6)闻之皆惮.之( ) 答案:(1)y ù (2)ch éng (3)w èi (4)su ì (5)1i ǎn (6)d àn2.辨析字音并组词。
(1)⎩⎨⎧____________)徒()徙((2) ⎩⎨⎧____________)脏()赃( (3) ⎩⎨⎧____________)苟()苛(答案:(1)⎩⎨⎧)徒弟徒()迁徙徙(úǐt x (2) ⎩⎨⎧)肮脏脏()贪赃枉法赃(āng āng z z (3) ⎩⎨⎧)苟且苟()苛求苛(u g k ǒē3.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含义:古义:知(2)非吾子若.孙也 ⎩⎨⎧______________含义:古义:若(3)第.归,杀而鬻之 ⎩⎨⎧______________含义:古义:第答案:(1)⎩⎨⎧今义:知识,知道。
古义:主持,掌管。
知(2) ⎩⎨⎧今义:如果,好像。
古义:和。
若 (3) ⎩⎨⎧。
前,表示次序,如第一今义:用在整数的数词古义:但,只管第4.指出下面句子中虚词“以”的意义。
(1)其人遂无以.对( )(2)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3)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答案:(1)来,用来(2)把(3)用5.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___________(2)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日___________(3)其人遂无以对.___________(4)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___________(5)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___________答案:(1)太守,当时指知府。
《包拯》习题
《包拯》习题积累应用一、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知知天长县亦知其名、其其人遂无以对亦知其名二、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主来()诉、()徙知端州三、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属于哪一种情况?将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何为割牛舍而又告之?()、葬以大夫礼()四、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迁.殿中丞古义:今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亲党..皆绝之古义:今义:、由是.搏击豪强古义:今义:五、翻译下列句子、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六、本文节选自《》,作者脱脱是代家。
理解分析一、课文共五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为人的一个特点,请分别概括第一、三段的事例,并指出各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第一段:,突出了包拯第三段:,突出了包拯二、本文刻画人物运用了正面描写何侧面描写相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课文第、、、五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第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
、从记叙的具体概括程度上看,第一、三段比较,第二、四、五段则较为。
参考答案:积累应用一、、掌管,动词;知道,动词、那,代词;他的,代词二、、县衙、拯三、、、、、四、、调动官职,指升官;搬迁、暗中行贿疏通关系;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亲族,亲戚;政党。
、代词“此”;多作判断动词用。
五、、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一样不可能)、(包拯)与人交往不随意符合,不用虚假的言词取悦于人。
六、《宋史•包拯传》,元,史学。
理解分析一、第一段:智服盗贼;为官机智。
第三段:驳倒契丹,不辱使命;巧言善辩,捍卫祖国。
二、、一、二、三;四、具体;概括。
【最新推荐】包拯阅读答案翻译word版本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包拯阅读答案翻译篇一:包拯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包拯阅读答案。
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
包拯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4. 本文表现了包拯的品质。
(3分)包拯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12.(3分)C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这篇包拯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
朝廷多施行之。
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
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
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帝喜曰:“徐当议之。
”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
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事皆施行。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B.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C.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D.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土产砚”,端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而得名。
包拯--文言文练习
2、本文,回答问题: 1、请学生试译下列语句。 ①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明确:(当时)有人偷割别人家的牛的舌头, 失主来告状。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剌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明确:涿州也曾经开城门,剌探边疆军事机密, 何必开便门呢? ③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写法上与第一段相同,描写具体,通 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 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 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 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 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 吏不敢欺。
写他在端州任职期间严格控制上贡端砚的 数量,并没有接受一方砚台的馈赠。
写得比较概括。
2、包拯为官廉洁表现在哪两个方 面?
A、他坚决、有效地堵死了官吏用来趋炎 附势的源头。
B、“从我做起”“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 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 “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其人遂无以对。
包拯
本课目标
1、学习本文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以及结构形 式,学习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
2、继续学习重点文言字词,积累掌握相关文 言知识点。
3、通过本文记叙,认识包拯——这个历史上 有名的清官,学习包拯的为人,了解热爱今 天的新社会。
包拯(公元999-1062年)
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 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 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知县、 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 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 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 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 辅,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 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 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 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2018年包拯阅读答案初中word版本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包拯阅读答案初中篇一:包拯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包拯阅读答案。
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
包拯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4. 本文表现了包拯的品质。
(3分)包拯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12.(3分)C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这篇包拯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文言文《包拯传》阅读练习与答案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
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
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又列上唐魏都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
朝廷多施行之。
召权知①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②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③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命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④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具、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杂史》)(注释)①权知:原为暂时主持某州事务,文中是调任某知府的意思。
②关节:旧指暗中行贿、说人情通关节。
③中官:宦官。
④忠恕:儒家的道德规范。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怒”(朱熹)。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拯性峭直峭:严峻B.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诉:控告C.始举进士举:推举D.前守缘贡缘:以……为缘由,以……为借口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B.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C.平居无私书D.以父母皆老,辞不就18.下列译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以悦人他不与人苟且相交,不以虚伪的言辞脸色去讨人喜欢。
关于包拯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包拯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以诗谢礼”在民间传说中,包拯可说得上是天下第一清官了。
相传在他60大寿时,皇上念他为官清正廉明,诚心要为他祝寿。
虽然包拯婉言回绝,但无济于事。
寿辰那天,包拯叮嘱儿子包贵,一律不受寿礼。
包贵遵从父命,站在门前,把文武百官所送的礼金礼物都退了回去。
可万万没有想到,皇上派了六官司礼张太监前来送礼祝寿。
这该怎么办呢?包贵想了想,就拿出一张红纸,让张太监把送礼的理由写在上面,然后送交父亲定夺。
张太监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看后,忙叫人交给父亲。
包拯也写了一首答复的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民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包拯以诗拒礼,说明大义,张太监看完,闭口无言,只好带着诗与礼回去禀告皇上。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嘱咐——( ) 原由——( )
决定——( ) 哑口无言——( )
2.文中的成语运用恰当自如,请用文中的成语答复下面的问题。
皇上要为包拯祝寿是因为包拯,张太监执意要把礼物送来是因为包拯,包拯回绝百官和皇上的礼物表现出他的,张太监最后,只好带着诗与礼回去禀告皇上。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参考答案
1.叮嘱;理由;定夺;闭口无言
2.清正廉明;德高望重;铁面无私;闭口无言
3.做人应像包拯那样清正廉明、大公无私。
(答案不唯一)。
《包拯传》(含挖空)
《包拯传》(含挖空)包拯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考中)进士,除(授予官职)大理评事,出(出京为官)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就任)。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随行),拯即解官(辞去官职)归养(回家奉养父母)O后数(几)年,亲(父母)继(相继)亡,拯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以守护坟墓)终丧(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犹裴徊(同〃徘徊〃)不忍去,里中(同里的人)父老数(多次)来劝勉(劝说勉励)。
久之,赴调(前往吏部听候迁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定语后置〃〃有割人牛舌盗者),主来诉。
拯日:〃第(只管)归,杀而鬻(卖)之。
〃寻(不久)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日:〃何为(〃为何〃,为什么)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惊恐)服(服罪)。
徙(调职)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大都)取数十倍以遗(送)权贵。
拯命制者才(只,仅)足贡(进贡)数(数量),岁满(任职期满),不持(拿)一砚归。
寻(不久)拜监察御史。
尝建言日:〃国家岁(每年)赂契丹,非御(防御)戎之策;宜练兵(训练士兵)选将(选拔将领),务(致力于)实边备。
〃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革除官职,终身不再录用)赃吏,选守宰(地方长官),行(推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
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摘取)细故(细心而不值得计较的事)务苛察相(相互)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尝建议无事时徒(迁移)兵内地不报(回复)至是,请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兖、郭、齐、濮、曹、济诸郡,设(假如,如果)有警,无后期之忧。
借(假使,假如)日戍兵不可遽(突然)减,请训练义勇,少给粮粮(干粮,食量),每岁之费,不当(抵得上)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供给)者多矣,不报(回复)。
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出京为官)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调职)陕西,又徙河北,入(入京为官)为三司户部副使。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37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37包拯字希仁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注释】①第:只管。
②鬻:(yù)卖。
③茔:(yíng)墓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3分)(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分)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4分)答案;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4.(6分)(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
包拯阅读答案整理
包拯阅读答案整理包拯阅读答案包拯是一个有才智,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
我在这里整理了包拯阅读答案,盼望能帮到您。
《包拯》选段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翻译下列句子:(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按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其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___________描写,第三段是________描写;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来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描写,其次段则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依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包拯阅读答案
包拯阅读答案《包拯》选段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翻译下列句子: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___________描写,第三段是________描写;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来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描写,第二段则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文言文阅读《包拯传》练习及答案
很多中考生一直在文言文阅读上丢分严重,平时大家要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文言文阅读,下面为大家带来2018中考文言文阅读《包拯传》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中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取得高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①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拯乃强应之。
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②归,杀而鬻③之。
寻④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汝坐盗割牛舌!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素取数十倍以遗⑤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选自《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知:主持管理②第:只管③鬻:卖④寻:不久⑤遗:赠送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5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①拯强应之()②汝坐盗割牛舌()
③素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父母皆老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是以必躬历山川(《治水必躬亲》)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分)
里中父老数来劝勉(在主谓之间停顿)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4.比较选文划线句与链接材料中两个人物形象的不同点。
(2分)【链接】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选自《治水必躬亲》)
答案:
1.(5分)(1)(3分)①勉强,尽力②犯罪③一向,向来,平时(2)B(2分)
2.(1分)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3.(4分)(1)(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2)略
4.(3分)不同点:海瑞不畏艰辛,事必躬亲;(1分)包拯决不阿附(刚正不阿)。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