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内经》血脉理论探析
《黄帝内经》血脉理论探析摘要:《黄帝内经》血脉的命名取象于自然界水道派系的水脉,并有血管、血络和异常的瘀血等不同含义。
生理上血脉和利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血脉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心-血-脉的整体系统。
病理上由于外感寒邪、内伤七情和五味偏嗜的影响,引起血脉不行、血脉凝结、血脉闭塞等血脉失和状态,可以导致脉痹、脉痿、脉风、脉胀、脉偏痛、脉癫疾等多种病变,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黄帝内经;血脉;理论探讨中图分类号:R2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911-02收稿日期:2010-11-10作者简介:于世杰(1954-),男,辽宁庄河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消化内科医疗及科研。
血脉是一个涵盖气血经络的整体系统,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血与脉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医学血脉理论。
早在《黄帝内经》对血脉的含义、血脉的关系、血脉的生理、血脉的病理及相关血脉病变有着较详细的论述,对后世及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产生了较大影响。
1 《黄帝内经》中血脉含义“脉”有“脉”、“�”、“�”等几种写法。
《说文》曰“�,血理分�形体者,从派从血。
”从字源学来看,“派”是“水道”的分支,“脉”是“血道”的分支,古人认为人体的血道就好比是自然界的水道。
《脉书・六痛》记述“血者濡也,脉者渎也。
”即血液有濡养人体的作用,脉是人体流通气血的水道。
血、脉功能的正常,是机体各项功能正常的保证。
正因为血、脉息息相关的特殊性,二者通常并称,血脉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共出现41次,这其中《素问・平人气象论》有“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的记载,在此段论述中,应断句为“泄而脱血(而)脉实”,不难看出,此处血脉不是连在一起的复合词。
这样血脉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实际出现40次,其含义可以概括为:①指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为奇恒之腑,心所主;②指血络,或称络脉;③代指血脉中“宛陈”,或称恶血、瘀血。
《黄帝内经》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2012年9月第36卷第5期《黄帝内经》(《内经》)既是中医学理论的源泉,也是脉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后世脉学有经典性指导意义。
《内经》中有大量关于“脉症不应”的论述。
1色脉不应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色诊,为全面了解病情,得出确切的辨证结论,《内经》强调将色诊与其他诊法获得的资料相互参考,尤其常将色诊与脉诊这两种重要诊法并举,以色脉合参进行辨证论治。
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之要极,无失色脉。
”《素问·五藏生成篇》:“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这些论述皆属此类。
色与脉有“相应”与“不应”两种情况,古代医家常据此判断是新病还是久病。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具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具不夺者,新病也。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医家并不是将色脉之相应(或不应)一刀切地判断为新病(或久病),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色脉不应时,如果“脉小色不夺者”,为“新病”,如果“脉不夺其色夺者”,为“久病”;当色脉相应时,如果“脉与五色俱夺者”,为“久病”,如果“脉与五色俱不夺者”,为“新病”。
此外,色脉不应的不同情况下疾病的轻重预后也不相同,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
其色见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可见,色与脉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青色对应弦脉,赤色对应钩脉,黄色对应代脉,白色对应毛脉,黑色对应石脉。
当色与脉不相应时,则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来推测疾病的轻重预后,如果其色见而得其相胜之脉,则病重难愈,如果其色见而得其相生之脉,则病轻易愈。
2形脉不应《内经》还指出应将脉象与患者形体之肥瘦联系起来诊察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第17章 脉要精微论
脉要精微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曰:诊法何如?【翻译】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原文】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
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翻译】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原文】夫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
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翻译】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
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
脉来大而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原文】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翻译】精明见于目,五色现于面,这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
赤色应该象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象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象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象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璧玉,不应该象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象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象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象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象地苍那样,枯暗如尘。
黄帝内经素问卷全集,黄帝内经灵枢卷全集
黄帝内经素问卷全集,黄帝内经灵枢卷全集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话⽂素问|黄帝内经原⽂+⽩话⽂翻译《黄帝内经·素问》⼆⼗四卷 81篇摄⽣,阴阳,脏腑,治法,脉法,病机,病证,刺法,精⽓⾎,运⽓,四诊合参。
卷⼀,上古天真论篇第⼀,【本章要点】1.说明养⽣的积极意义。
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2.具体指出养⽣的⽅法:精神上的修养;饮⾷起居的调节;环境⽓候的适应;体格的锻炼。
3.⼈⽣的⽣、长、衰、⽼过程,以及⽣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的盛衰。
4.举出四种养⽣者的不同养⽣⽅法和结果,来启⽰⼈们注意养⽣祛病延年。
四⽓调神⼤论篇第⼆,【本章要点】1.具体叙述了在⼀年四季中适应⽓候变化的摄⽣法则。
⽽适应⽓候变化,是养⽣⽅法中的重要关键。
2.指出了违反四时⽓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的因素,从⽽进⼀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通天论篇第三,【本章要点】1.⼈的⽣命活动与⾃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天⼈相应”的观点,为全篇的中⼼思想。
2.指出⼈⾝阳⽓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由于种种原因⽽使阳⽓受伤引起的病变。
3.指出⼈⾝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4.指出四时⽓候和饮⾷五味都能影响五脏⽽致病。
⾦匮真⾔论篇第四。
【本章要点】1.从四时⽓候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季节性的多发病。
2.从⼀⽇之间的变化、体表部位以及脏腑位置等,来说明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灵活运⽤。
3.从四时阴阳五⾏为中⼼来演绎、讨论⼈体脏腑功能和⾃然界⽓候变化的有机联系。
《⾦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对于本条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多数医家以五⾏相乘相克理论来解释。
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不全⾯,不能揭⽰其内在本质,难以正确指导临床,故略陈⼰见,恳请同道斧正。
从医学源流⾓度来理解 其理论来源于两个观点,⼀是《素问·四⽓调神⼤论》"圣⼈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的观点。
中医经典背诵条文_内经_伤寒_金匮_温病
中医经典背诵条文《黄帝内经》选读背诵条文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仍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
四维相代,阳气仍竭。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素问·脉要精微论》语词考释四则
《素问脉要精微论》语词考释四则朱鹏举【摘要】本文以传统的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等为主要手段,对《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地苍”“衣被”“偻附”“易”4语词做了简要考察,提出一是“地苍”疑本作“灺”,其义是指火炬燃烧后剩余的灰烬,后“灺”误作“地”再误则成“地苍”;二是古时“被”有衣之义,“衣被”本是同义复词,义指衣服;三是“偻附”当作“偻俯”,义指曲身,而在本篇则指因膝部病变导致的下肢弯曲难以直立;四是“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句中的“易”字可视为“益”之省体,而此处当读为“溢”.【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11【总页数】3页(P1497-1498,1519)【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语词;考释【作者】朱鹏举【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沈阳 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1《素问·脉要精微论》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篇,在此对篇中的4个语词加以考释,或对研读《内经》有所裨益。
1 地苍对于“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句中的“地苍”一语,王冰无释,而张介宾《类经·六卷·五色精明》以“地之苍黑”[1]释之。
然地非苍黑,一望即知,故不但张介宾的训释令人生疑,即“地苍”二字亦嫌不词。
考此二字,在《太素·卷十六·杂诊》[2]248《甲乙经·卷一·五色第十五》[3]20并作“炭也”(引者注:新校正云:“《甲乙经》作‘炭色’。
”与今本不同,但其致误之因则相仿佛,参看下文),在《脉经·卷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作“炭”[4]40,而《太素》杨上善注释更提到“一曰‘如地’”[2]248,也就是说“地苍”有“地”“炭”“炭也”与“炭色”4种异文。
又考《太素·卷八·经脉连环》有“面黑如地色”语[5]276,亦属于义难通之例,而其中的“地”字在马王堆汉墓古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乙本[6]与张家山汉墓出土古医书《脉书》[7]中均作“灺”。
黄帝内经Ⅰ背诵条文(复习内容)
《内经I》背诵条文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仍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
四维相代,阳气仍竭。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黄帝内经一学就会
演讲人
2 0 2 5 - 11 - 11
目录
01. 一 宝命全形 03. 三 藏气法时 05. 五 百病始生 07. 七 脉要精微论
02. 二 阴阳应象大论 04. 四 血气精神 06. 六 病之形能 08. 八 异法方宜
01 一 宝命全形
一 宝命全形
上古天真论
01
原文 101
02
原文 102
03
原文 103
04
原文 104
05
原文 105
06
原文 106
一 宝命全形
上古天真论
原文107
02 二 阴阳应象大论
二 阴阳应象 大论
阴阳应象大论
01 原文 201
03 原文 203
05 原文 205
02 原文 202
04 原文 204
06 原文 206
二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应象大论
至真要大论
原文508
06 六 病之形能
六 病之形能
热论篇第
A
三十一
痹论篇第
D
四十三
咳论篇第
B
三十八
痿论篇第
E
四十四
举痛论篇
C
第三十九
水胀篇第
F
五十七
六 病之形能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原文 601
六 病之形能
热论篇第三十一
原文 602
原文 603
六 病之形能
咳论篇第三十八
原文 604
原文 605
原文 207
原文 208
03 三 藏气法时
三 藏气法时
01 灵兰秘典论第八
原文301
03 五藏别论
黄帝内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 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 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心志安闲减少欲望,情绪安定而不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困倦,真气从容调顺,每个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 自己的愿望。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当地的风俗,社会地位无论高 低贵贱都不相互羡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最好就是读原版的没有注释的原文然而这本并不完整不过做为理解可以的已经读了4遍黄帝内经。 从天地人三才对身体问题进行讲述,可见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文明中顺应天时,讲求天道的文化精髓, 普通人看去可以了解中华文化以及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望闻问切对于诊断病症的重要性,实在是比西医中的仪器 更加对症,这也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相呼应。 《黄帝内经》是一本黄帝研习生命之道的学习笔记,是一本伟大的经典。 初究心是书,尝为摘要,将以自资。 读完内经恍然若失,原来觉西医讲证据有论断适合治病救人,现在看来中医更加注重辩证思维。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源头,中医理论历经几千年实际应用检验,它的价值越来越被大家认可。 中医知天命论阴阳调五行配草药加针灸百病了神农百草几经死黄帝内经成系统仲景力著伤寒论扁鹊华佗中医 扬望闻问切寻病因五脏调和复阴阳前有岐黄与青囊后有杏林与悬壶不为名利为苍生天地正道是中医华夏文明几千 载中医坎坷几经雨否极泰来复兴路民族自信正道存 ——墨染尘风 2022.5.14。 世间万物讲究阴阳平衡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仍然是阴阳平衡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一方能量低 就会主动的吸取另一个方的正能量。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陈余粮著自勉寄篱躬耕业继农,苦心医道皱重重。
但求世间少疾苦,几度寒晓报喜鸿。
序古云:望而知者神,闻而知者圣,问而知者工,切而知者巧,故后多有世人妄言切为四诊之末,诸工之尾,故轻脉而重问,舍望闻切而独从于问也。
其甚者竟谓脉不可学,学之则于医学倍加糊涂,哀哉!大凡言脉不足学,或言脉不为重者,皆畏其“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不知医道不精乃杀人无形之刀刃,不求精进则为挂壶之屠夫。
若果能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法,方可为明医也。
若可日日著心于此,何来习医之难,临证之险?何来药后狐疑,方后祈祷欤?可叹者,繁华盛世多刁钻孔方之人,少淡泊宁静之心也。
夫脉法分境界,若天地有高下,昼夜有温差。
论气化则百千脉象无非一气,论纲领则百千万人无非虚实,论脏腑则千丝万缕无非生克,论运动则变化多端无非升降出入而已。
既知气化则明阴阳,既知虚实则明攻补,既知生克则明辨证,既知升降则明用药,此脉法之精粹,不传之心法,千古毕竟之道也。
医者果能精熟本草、医理、天道、脉法,必少临诊之狐疑也。
道生一,一者太极。
一生二,二者阴阳。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为气,地为形。
人以天为父,地为母。
天精地血,天气地味而成人,故人有气有形,脉亦有气有形。
形气相交,则变化万千,故脉有千百无非形气阴阳而已,此执简驽繁之术也。
形气于人便是动静,于脉便是气血。
能知形气之理,次晓持脉之道只在晰类、别殊、定名、测证、昭治、观应、洞生死,必可登堂问奥,洞明昭达。
医者当层层张罗,步步为网,务求清明治病。
余少年习业,偶有生慧之时,后世事繁杂气形不调,于不调中体悟病气之变化,故亦有所得,唯叹天心不明,世心日重,性光被遮,不能彻悟医道,通达秘奥。
修习医学中,或有感触,或得明师,不惭集录,感当世之士,多携家技,或有一得,暴敛财物,伤害天理,予故作此书,非求待善贾也,但求抛出之一砖尔。
然虽名为书,实不足言,不求篇幅鸿且巨,但求启迪后学,授人以渔,上无愧于国手教育之恩,下无咎于黎庶托生之情。
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百科名片《皇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目录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成书考略内容简介流传版本概述《素问》《灵枢》养生语录社会影响三个“第一”价值贡献相关传说基本信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
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作者简介《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
总而言之,《黄帝内经》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2]《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因此,《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书中所言非虚。
创作背景如前所述,《黄帝内经》既非一时之作,亦非自一人之手,而是战国以前的许许多多的医学著作的总结。
这不仅可以从《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这一点得到证明,而且也可以从《黄帝内经》引用了大量的古文献及《素问》、《灵枢》互引、各篇互引等现象上得到证明。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四)察形体,观五脏是否失强
[原文]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1],头倾视 深[2],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3],背曲肩随,府 将坏矣[4]。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 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 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 失强则死[5]。
3.背者,胸中之府:胸中,指居于胸中之脏。
部位 五 府
症状
病变
头---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也
(五脏精气衰败)
背---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心肺之气衰败)
腰---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气衰败)
膝---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 筋将惫矣 (肝气衰败)
脉象主病
脉象
具体表现
长脉 超过本位而冲和
短脉 不及本位
数脉 往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
大脉 脉象满指而大
上盛 近腕部偏盛
下盛 远腕部偏盛
代脉
极软弱而无胃气,或谓动而 中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 气治 气病 烦心 病进 气高 气胀
气衰
机理 气血充盛调和 气虚血少 热扰心神 邪气亢盛 邪壅于上而喘满 邪滞于下,腹部胀满
闻 诊:
中盛脏满,气胜伤恐,声如从室中言--中气之湿--脾失守 (湿阻中焦)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夺气--肺失守 (肺气内夺,正气大衰)
衣被不敛,语言善恶不避亲疏--神明之乱--心失守 (心神被扰)
问 诊:
仓廩不藏者----门户不要----脾失守(脾气衰败)
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肾失守(膀胱失约)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1]。春日浮,如鱼之游 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蟄虫 将去[2];冬日在骨,蟄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 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 法。
黄帝内经第十七篇 脉要精微论
黄帝内经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二、切脉要结合视精明,察五色,观脏腑、形体强弱盛衰等各方面,参悟比较才能使诊断更加正确。
三、脉是气血运行的反映,诊脉可以了解整体气血循环的变化。
四、五色的善恶,为望诊中的一个重点。
五、脉与四时的关系,以及色脉合参的诊断价值。
六、问病人的声音和问大小便及各种梦境的变化。
七、根据切脉的部位,来了解内脏的病变,并举例引述各种脉象主病,以资临床参考。
【原文】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①。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②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③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
如是则精衰矣。
五脏者中之守也。
中盛脏满④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⑤,不足为消。
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
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
内经 脉要精微论
【翻译】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翻译】黄帝说:怎样进行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翻译】岐伯说: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原文】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原文】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相击毁伤。
【翻译】阴气盛则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见打火烧灼;阴阳俱盛则梦见相互残杀毁伤;上部盛则梦飞腾;下部盛则梦下堕;吃的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送食物给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取食物;肝气盛,则做梦好发怒气,肺气盛则做梦悲哀啼哭;腹内短虫多,则梦众人集聚;腹内长虫多则梦打架损伤。
【翻译】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原文】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
【翻译】黄帝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内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目录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黄帝内经素问五十篇(素问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五十篇(素问对照参考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第25宝命全形论篇,原文诵读《黄帝内经·素问》,第25宝命全形论篇,对照参考译文【原文】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原文】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翻译】岐伯回答说:比如盐味是咸的,当贮藏在器具中的时候,看到渗出水来,这就是盐气外泄;比如琴弦将要断的时候,就会发出嘶败的声音;内部已溃的树木,其枝叶好象很繁茂,实际上外盛中空,极容易萎谢;人在疾病深重的时候,就会产生呃逆。
人要是有了这样的现象,说明内脏已有严重破坏,药物和针炙都失去治疗作用,因为皮肤肌肉受伤败坏,血气枯槁,就很难挽回了。
【原文】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翻译】黄帝道:我很同情病人的痛苦,但思想上有些慌乱疑惑,因治疗不当反使病势加重,又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人们看起来,将要认为我残忍粗暴,究竟怎麽好呢?【原文】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原文】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
【翻译】黄帝道:人生而有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二气相合,从经纬上来讲,可以分为九野,从气候上来讲,可以分为四时,月行有小大,日行有短长,这都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
《黄帝内经》名句赏析——素问部分
《黄帝内经》名句赏析——素问部分《黄帝内经》名句赏析素问部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出处:《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白话:如果肾藏精,心神不受外界干扰,疾病又从何而来呢?释义: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出处:《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白话:男子到了八八六十四岁,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先天之精衰竭不能在生育了。
释义: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出处:《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白话:单独站立静守心神,整个身体犹如太极状态。
释义:天明则日月不明出处:《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白话:如果天之清净之气下降,则日月阴阳之气升降失调。
释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处:《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白话:圣人在春夏之季调养生发机体功能(阳气),在秋冬之季收藏养护机体阴精。
释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出处:《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白话:圣人不是注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注重调理机体在疾病发生之前。
释义: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出处:《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研究及其意义
《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研究及其意义烟建华【摘要】本文从大文化、大科学、大医学的视角,溯源求本,从《黄帝内经》研析中医五脏概念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及其医疗实践,认为《黄帝内经》的五脏,是古人将内脏形质作为物象,通过意象思维,产生功能特性"类概念",并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纳入"四时法则"之中,从而形成了生长化收藏作核心内涵、精气-阴阳-五行为逻辑方法的五脏概念系统.同时,概念的形成还经历了理论与实践互动互证过程.此外,本文还就《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科学意义进行了研讨,指出中医五脏是一种结构性功能概念,乃中国系统思维的产物,在科学技术发展到综合阶段,包括五脏概念在内的中医理论,对于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科学意义和医疗实践的一定优势.%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ig culture, big science, and big medicine, this article traced back to the root, and analyze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 and medical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of the TCM from Huangdi Neijing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are ancient people who use internal organs as an object image to gener -ate functional concepts "class concepts" through imagery thinking ,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 they incorporate it in the "four-seasons rule", thus forming the concept system of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with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growing collection , the logical method of essential qi-yin and yang-five elements .At the same time ,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also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mutual recogni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ddition , this articlealso discussed th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five internal organs ,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of the TCM were a structural functional concept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Chinese system think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comprehensive stage , the TCM theories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five internal organs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theoretical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medical practice ,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8(013)005【总页数】5页(P1043-1047)【关键词】黄帝内经;方法学;五脏;四时法则;意象思维;精气-阴阳-五行;气化之器【作者】烟建华【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程士德教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研究,其中藏象学说是基础,“四时五藏阴阳”又是学术突破点[1]。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七章 四诊参伍
❖ 2.应用要点 ❖ (1)从语言和声音的异常判断疾病的性质(闻诊) ❖ “声如从室中言”—声音重浊—脾滞湿盛; ❖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语声低微,言语断
续重复 —心气大衰; ❖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衣冠不整,言语
错乱、不知远近亲疏—心神被扰
❖ (2)从二便异常来阐述五脏(脾肾)失守的 表现(问诊)
❖ 言而微,终日乃复 言者,此夺气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
语声低微,气不接 续,很长时间才能 说下一句话,是气
被劫夺所致。
正气被劫夺、耗伤
恶不避亲疏者,此
神明之乱也。
偏义词,偏“恶” 义,谓(言语)错 乱,胡言乱语。
脾胃不能藏 纳水谷,门 户失去约束, 大便泄泻不 止。为脾脏 失守,气虚 不能收摄所 致。仓廩, 粮仓,此喻 肠胃。门户, 指幽门、阑 门、魄门等。 “要”,通
②医生应当心平气和,全神贯注。 ③就诊环境应安静。 平旦固然是诊病的最佳时机,但只要病人能处于安 静状态,亦就不必拘于平旦。
2.四诊合参
诊法包括切脉、视精明、察五 色、观五脏六腑之强弱及形之盛衰 等,但基本原则在于全面运用各种 诊病方法,即四诊合参,综合分析, 才能正确诊断疾病,认知病情轻重 及预后。
表现。
胸中之府,背曲肩随,
健的基础。 说明五脏是 身形的根本, 五脏精气旺 盛,身体各 部分得到滋 养则健康强 壮。
张志聪: 府将坏矣。
“心肺居于
随,同垂。即背屈曲不能
胸中,而俞
直,肩下垂不能举。是脏
在肩背,故
气精微不能营于肩背,心
背为胸中之
肺失强的败坏之象。
府。”
犹败,衰
指身体弯曲 ❖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 竭之意。
黄帝内经背诵条文
《黄帝内经》教学大纲《上古天真论》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四气调神大论》1、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气通天论》1、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
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收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侯神气。
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
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
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
脉来大而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精明见于目,五色现于面。
这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
赤色应该像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像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像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像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碧玉,不应该像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像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像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像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像地苍那样,枯暗如尘。
假如五脏真色暴露于外,这是真气外脱的现象,人的寿命也就不长了。
目之精明是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的,若长短不明,黑白不清,这是精气衰竭的现象。
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
如果邪盛于腹中,脏气壅满,气盛而喘,善伤于恐,讲话声音重浊不清,如在室中说话一样,这是中气失权而有湿邪所致。
语音低微而气不接续,语言不能相继者,这是正气被劫夺所致。
衣服不知敛盖,言语不知善恶,不辨亲疏远近的,这是神明错乱的现象。
脾胃不能藏纳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
小便不禁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
若五脏功能正常,得其职守者则生;若五脏精气不能固藏,失其职守则死。
五脏精气充足,为身体强健之本。
头为精明之府,若见到头部低垂,目陷无光的,是精神将要衰败。
背悬五脏,为胸中之府,若见到背弯曲而肩下到不能转侧摇动,是肾气将要衰惫。
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震颤摇摆,这是髓虚,骨的功能将要衰惫。
若脏气能够恢复强健,则虽病可以复生;若脏气不能复强,则病情不能挽回,人也就死了。
岐伯说:脉气与四时阴阳之气相反的,如相反的形象为有余,皆为邪气盛于正气,相反的形象为不足,为血气先己消损。
根据时令变化,脏气当旺,脉气应有余,却反见不足的,这是邪气盛于正气;脉气应不足,却反见有余的,这是正不胜邪,邪气盛,而血气消损。
这种阴阳不相顺从,气血不相营运,邪正不相适应而发生的疾病名叫关格。
黄帝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忽然发生在内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运之换装相适应的情况。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阴阳四时与之相应。
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暑热,秋天得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随着变化而升降浮沉。
春脉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称衡之象;冬脉如称权之象。
四时阴阳的情况也是这
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
四时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亦与之相应,脉象变化与四时阴阳不相适应,即使病态,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属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
四时阴阳变化的微妙,都是从辨别阴阳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阴阳为准则;遵循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之阴阳相互统一;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就可以预决生死。
所以五声是和五音相适应的;五色是和五行相应和的;脉象是和阴阳相应合的。
阴气盛则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见大火烧灼;阴阳俱盛则梦见相互残杀毁伤;上部盛则梦飞腾;下部盛则梦下坠;吃得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送食物给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取食物;肝气盛,则做梦好发怒气,肺气盛则做梦悲哀啼哭;腹内短虫多,则梦众人聚集;腹内长虫多则梦打架损伤。
所以诊脉是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必须虚心静气,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
春天的脉应该浮而在外,好像鱼浮于水波之中;夏天的脉在肤,洪大而浮,泛泛然充满于指下,就像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秋天的劢处于皮肤之下就像蛰虫将要伏藏;冬天的脉沉在骨,就像冬眠之虫闭藏不出,人们也都深居简出一样。
因此说:要知道内脏的情况,可以从脉象上区别出来;要知道外部经气的情况,可以经脉循行的经络上诊察而知其终始。
春、夏、秋、冬、内、外这六个方面,乃是诊脉的大法。
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心经邪盛,火盛气浮,当病舌卷而不能言语,其脉软而散的,当病消渴,待其胃气来复,病自然愈。
肺脉坚而长,搏击指下,为火邪犯肺,当病痰中带血,其脉软而散的,为肺脉不足,当病汗出不止,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在用发散的方法治疗。
肝脉坚而长,搏击指下,其面色当青,今反不青,知其病非由内生,当为跌坠或搏击所伤,因淤血积于胁下,阻碍肺气升降,所以使人喘逆;如果脉软而散,加之面目颜色鲜泽的,当发溢饮病,溢饮病口渴暴饮,因水不化气,而水气容易流入肌肉皮肤之间、肠胃之外所引起。
胃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当病少气,如其脉软而散,面色不泽,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当病足胫浮肿如水状。
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黄而带赤,是心脾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如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精血虚少,使身体不能恢复健康。
黄帝说:诊脉时,其心脉劲急,这是什么病?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种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征出现。
黄帝说:诊病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么病变呢?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
黄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由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瘅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己,可成为癫痫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泄病;风邪客于脉,留而不上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使不能够数清的。
黄帝说:各种臃肿、筋挛、骨病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
黄帝说:怎样进行治疗呢?岐伯说: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黄帝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你问的很详细啊!只要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脉象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如脉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
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而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
迟脉两旁的内侧侯于季胁部,外侧侯于肾脏,中间侯于腹部。
尺肤部的中段、左臂的外
侧侯于肝脏,内侧侯于膈部;右臂的外侧侯于胃脏,内侧侯于脾脏。
尺肤部的上段,右臂外侧侯于肺脏,内侧侯于胸中;左臂外侧侯于心脏,内侧侯于膻中。
尺腹部的前面,侯身前即胸腹部;后面,后身侯即背部。
从尺肤上段直达鱼际处,主胸部与侯中的疾病;从尺肤上段处,主少腹、腰、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阳精不足而阳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
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颠仆一类的疾病。
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
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
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阴之阳厥;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扑倒之病。
凡见浮脉而不躁急,某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阴经;如浮而燥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
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
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现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
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阳气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
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积聚病。
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深发热之症。
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故出现腰足清冷之症。
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故出现头颈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阳之气不足,故可以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