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十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
本文将对我参与的一次物理化学实验进行详细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溶液中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电导性质,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迁移率。
实验原理电导性是物质导电能力的度量,它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迁移率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间接计算离子浓度和离子迁移率。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仪器,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2. 准备电导率测量装置:将电导率计连接到电源和电极上,并调整电导率计的刻度。
3. 测量电导率:将待测溶液倒入电导率测量装置中,等待电导率计稳定后记录测量值。
4. 清洗电导率测量装置:每次测量完毕后,将电导率测量装置清洗干净,以免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
实验结果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溶液进行电导率测量,包括强电解质NaCl溶液、弱电解质CH3COOH溶液和非电解质C6H12O6溶液。
测量结果如下:NaCl溶液电导率:0.1 S/mCH3COOH溶液电导率:0.01 S/mC6H12O6溶液电导率:0 S/m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强电解质NaCl溶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说明其中的离子浓度较高,并且离子迁移率较大。
2. 弱电解质CH3COOH溶液的电导率较低,说明其中的离子浓度较低,离子迁移率较小。
3. 非电解质C6H12O6溶液的电导率为0,说明其中没有离子存在。
讨论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实验测量结果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等。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在后续实验中进行以下改进:1. 控制实验温度:由于电导率与温度有关,我们可以在实验中控制温度,以减小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增加实验重复次数:多次测量同一溶液的电导率,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课程:物理化学实验专业:环境科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日期:5月24日实验一、溶解焓的测定一、实验名称:溶解焓的测定。
二、目的要求:(1)学会用量热法测定盐类的积分溶解焓。
(2)掌握作图外推法求真实温差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盐类的溶解通常包含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是晶格的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即离子的水合作用,为放热过程。
溶解焓则是这两个过程热效应的总和,因此,盐类的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应大小所决定的。
影响溶解焓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溶质的性质以及用量等。
热平衡式:△sol H m=-[(m1C1+m2C2)+C]△TM/m2式中, sol H m 为盐在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焓, J·mol , m1 , m2 分别为水和溶质的质量,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1 ;C1 ,C 2 分别为溶剂水, kg; 溶质的比热容,J·kg -1;T 为溶解过程中的真实温差,K;C 为量热计的热容, J·K- 1 ,也称热量计常数.本实验通过测定已知积分溶解焓的标准物质 KCl 的 T ,标定出量热计热容 C 的值.四、实验主要仪器名称:NDRH-2S型溶解焓测定实验装置1套(包括数字式温度温差测量仪1台、300mL简单量热计1只、电磁搅拌器1台);250mL容量瓶1个;秒表1快;电子;蒸馏水天平1台;KCl;KNO3五、实验步骤:(1)量热计热容 C 的测定 ( 1 ) 将仪器打开 , 预热 . 准确称量 5.147g 研磨好的 KCl , 待用 .n KCl : n水 = 1: 200(2)在干净并干燥的量热计中准确放入 250mL 温室下的蒸馏水,然后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量热计的液体中.打开搅拌器开关,保持一定的搅拌速度,待温差变化基本稳定后,读取水的温度 T1 ,作为基温.(3)同时, 每隔30s就记录一次温差值,连续记录8 次后, 将称量好的 5.174g KCl 经漏斗全部迅速倒入量热计中,盖好.10s记录一次温度值,至温度基本稳定不变,再每隔 30s记录一次温度的数值,记录 8 次即可停止.(4)测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记作 T2 .计算 T1 , T2 平均值,作为体系的温度.倒出溶液,取出搅拌子,用蒸馏水洗净量热计.KNO3 熔解热的测定:标准称量 3.513g KNO3 ,代替 KCl 重复上述操作.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KCl溶解过程中数据记录:KCl质量:5.1774g 平均温度18.295℃未加KCl之前:t=19.24℃由图可知: T=1.89℃:△sol Hm(KCl)=18933J/mol;C1=4200J/kg·℃C2=699000J/kg·℃;M(KCl)=0.0745kg/mol;m1=0.25kg;m2=0.0051774kg由△sol Hm=-[(m1C1+m2C2)+C]△TM/m2得:C=-4673.7898J/KKNO 3溶解过程中数据记录:KNO 3质量:3.510g 平均温度:18.735℃ 未加KNO 3之前:t=19.11℃加KNO 3后:由图可知: T=0.75℃;C=-1049.9943J/K;C1=4202J/kg ·℃C2=894900J/kg ·℃;M (KNO 3)=0.103kg/mol ;m1=0.25kg ;m2=0.0035112kg由△sol Hm=-[(m1C1+m2C2)+C]△TM/m2得:△sol Hm(KNO3)=23.45123kJ/mol七、实验问题讨论1.样品颗粒的大小和浓度,对溶解焓测定有什么影响?答:粒度太大不好溶解要受影响,溶解过程过长温差变化过小,就会产生误差;浓度太大也是影响到溶解速度的,时间太长温差数值变化过大,溶解焓的测定就不准了。
实验十-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2)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部制Ⅰ、目的要求1、测定Cu—Zn电池的电动势和Cu、Zn电极的电极电位。
2、了解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
3、学会一些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Ⅱ、仪器与试剂NDM-1 精密数字直流电压测定仪,标准电池(惠斯登电池) ,铜棒电极,锌棒电极,玻璃电极管2个,饱和甘汞电极,氯化亚汞,洗耳球,小烧杯,细砂纸ZnSO4(0.100moldm-3),CuSO4(0.100 moldm-3) ,KCl(0.100 moldm-3),饱和KCl溶液,稀硫酸、稀硝酸。
Ⅲ、实验原理凡是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或原电池)。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即测量时通过电池的电流应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可满足通过电池电流为无限小的条件。
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的原理称为对消法,可使测定时流过电池的电流接近无限小,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看作正、负两个电极的电势之差。
设正极电势为 φ+,负极电势为 φ-,则电池电动势 E = φ+- φ- 。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规定其电极电势为零。
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
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
这些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势已精确测出,具体的电极电位可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浓度的实验方法,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
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邻菲罗啉形成淡黄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510nm)具有最大吸收值。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铁离子与邻菲罗啉的摩尔反应比,计算出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仪器与试剂:分光光度计、铁标准溶液、邻菲罗啉试剂、苯乙醇、氢氧化钠、硫酸、乙醇。
实验步骤:1. 标定分光光度计:分别用制备好的铁标准溶液和制备好的邻菲罗啉试剂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确定测量铁离子浓度时所需的吸收波长和检测范围。
2. 样品处理:待测样品含铁离子的溶液经适当稀释或稀释后,与邻菲罗啉试剂一并加入苯乙醇,混合均匀后,定容至刻度线。
3. 测定吸光度: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值。
根据标定时所选波长进行测量。
4. 计算结果:根据吸光度值,结合标定结果和反应计算规律,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5.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样品的铁离子浓度,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数据与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待测样品A中铁离子浓度为0.023mol/L,样品B中铁离子浓度为0.028mol/L。
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通过标定和样品处理等步骤,得出的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分光光度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仔细,避免试剂的飞溅和吸入。
2.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规范,保证数据准确性。
3. 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器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4. 结果分析要仔细,排除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浓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篇一:物理化学------各个实验实验报告参考1燃烧热的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萘和蔗糖的燃烧热的测定,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测量技术。
了解氧弹式热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和相互关系。
3.学会应用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为恒容燃烧热(QV),恒压条件下测得燃烧热为恒压燃烧热(Qp)。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生成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Qp?QV??nRT。
若测得Qp或QV中的任一个,就可根据此式乘出另一个。
化学反应热效应(包括燃烧热)常用恒压热效应(Qp)表示。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装有一定量样品和样体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使水和仪器升温,若仪器中水量为W(g),仪器热容W?,燃烧前后温度为t0和tn,则m(g)物质燃烧热QV?(Cw?w’)t(n?t0。
若水的比热容)C =1。
摩尔质量为M的物质。
其摩尔燃烧热为QMV??m(W?W?)(tn?t0),热容W?可用已知燃烧热的标准物质(苯甲酸,QV=26.434J?g?1)来标定。
将其放入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速度,求W?。
一般因每次水量相同,可作为一个定量来处理。
QMV?m(tn?t0) 三.实验步骤1热容W?的测定1)检查压片用的钢模,用电子天平称约0.8g苯甲酸,倒入模具,讲样品压片,除去样品表面碎屑,取一段棉线,在精密天平上分别称量样品和棉线的质量,并记录。
2)拧开氧弹盖,擦净内壁及电极接线柱,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是了解燃烧热的定义,水当量的含义。
压片要压实,注意不要混用压片机。
否通路,将称好的棉线绕加热丝两圈后放入坩埚底部,并将样品片压,在棉线上旋紧弹盖,并再次检查电极是否通路,将氧弹放在充氧架上,拉动扳手充氧。
充毕,再次检查电极。
3)将氧弹放入热量计内桶,称取适量水,倒入量热计内桶,水量以没氧弹盖为宜,接好电极,盖上盖子,打开搅拌开关,开始微机操作。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人:*****学号:*********班级: **********实验日期:2012/3/17实验一计算机联用测定无机盐溶解热一、实验目的的积分溶解热。
(1)用量热计测定KNO3(2)掌握量热实验中温差校正方法以及与计算机联用测量溶解过程动态曲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盐类的溶解过程通常包含着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晶格的破坏和离子的溶剂化。
前者为吸热过程,后者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
因此,盐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或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在恒压条件下,由于量热计为绝热系统,溶解过程所吸收的热或放出的热全部由系统温度的变化放映出来。
如下图:v1.0 可编辑可修改△H△H 1=0绝热由图可知,恒压下焓变△H 为△H 1和△H 2之和,即:△H=△H 1+△H 2 绝热系统,Q p =△H 1所以,在t 1温度下溶解的恒压热效应△H 为:△H=△H 2=K (t 1-t 2)=-K(t 2-t 1) 式中K 是量热计与KNO 3水溶液所组成的系统的总热容量,(t 2-t 1)为KNO 3溶解前后系统温度的变化值△t 溶解。
设将质量为m 的KNO 3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水中,KNO 3的摩尔质量为M ,则在此浓度下KNO 3的积分溶解热为:△sol H m =△HM/m=-KM/m ·△t 溶解 K 值可由电热法求取。
K ·△t加热=Q 。
若加热电压为U ,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强度为I ,通电时间为τ则:K ·△t 加热=IU τ 所以K =IU τ/△t 加热真实的△t 加热应为H 与G 两点所对应的温度t H 与t G 之差。
三、 试剂与仪器试剂:干燥过的分析纯KNO 3。
仪器:量热计,磁力搅拌器,直流稳压电源,半导体温度计,信号处理器,电脑,天平。
四、 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100mL 去离子水,倒入量热计中并测量水温。
2称取~(精确到量热器+水+ KNO 3量热器+ KNO 3水溶液量热器+ KNO 3水溶液±)。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不少朋友都会做实验但是不知道如何写实验报告,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目的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下同)二、实验原理原理简明扼要(必须的计算公式和原理图不能少)三、实验仪器、试剂仪器:试剂:四、实验步骤步骤简明扼要(包括操作关键)五、实验记录与处理实验记录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六、结果与讨论物理化学实验报告范文一:目的要求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二:仪器试剂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三,被测体系的选择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
由相图可知,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
作为有最小值得相图,该体系有一定的典型义意。
但相图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图精确绘出。
四,沸点测定仪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
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
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
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
在华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的平衡、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五,组成测定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
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实验中我们将运用物理原理和化学知识,通过实验设备进行观察和测量,从而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XXX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相关理论。
【实验目的】:探究XXX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相关理论。
【实验原理】:根据XXX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验方案和理论推导:(这里可以按照实验方法和理论推导进行详细叙述,尽量准确简明地描述实验原理和相关公式)【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我们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 实验准备:(描述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准备,以及实验环境的调整)2.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参数的设定和实验数据的记录)3. 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可以包括数据的统计、曲线的拟合等)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进行对比和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中所获得的数据和数据处理结果,我们进行以下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使用图表或实验数据来支持分析过程)【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和讨论,可以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展望或建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描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展示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和数据处理对于得出准确结果的重要性。
同时,我进一步了解了XXX现象和相关理论,并对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步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并加强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致谢】:在此,对参与本次实验的同学表示感谢,以及对指导教师的教诲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根据需要列出所引用的相关文献,不需要列出URL链接)【附录】:(可以附上实验数据记录表、仪器设备清单等相关资料)。
物理化学实验电泳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电泳实验报告电泳实验报告引言: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它利用电场作用力将带电粒子在溶液中移动,从而实现对溶液中带电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泳技术分离DNA分子,探究其分子大小与迁移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电泳实验基于电场的作用原理。
当电场施加到带电粒子上时,电场力将与粒子周围的溶液阻力相平衡,使得粒子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方向运动。
根据粒子的电荷量、大小和电场强度,可以通过电泳实验将不同粒子分离出来。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电泳槽清洗干净,并在两侧安装电极。
2. 准备样品:将待检测的DNA样品加入电泳槽中,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
3. 施加电场:将电泳槽连接电源,施加合适的电场强度。
4. 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溶液中的带电粒子迁移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实验中观察到,DNA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方向迁移。
较短的DNA分子迁移速度较快,而较长的DNA分子迁移速度较慢。
通过测量DNA分子的迁移距离和时间,可以得到DNA分子的迁移速度。
讨论:本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
较短的DNA分子由于分子体积小、电荷量少,受到的溶液阻力较小,因此迁移速度较快。
而较长的DNA分子由于分子体积大、电荷量多,受到的溶液阻力较大,因此迁移速度较慢。
此外,实验中还观察到DNA分子在电泳过程中会发生断裂现象。
这是由于较长的DNA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形成较短的DNA片段。
这种现象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结论:通过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DNA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其分子大小密切相关。
较短的DNA分子迁移速度较快,而较长的DNA分子迁移速度较慢。
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电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通过电场的作用实现对带电粒子的分离和检测。
本实验以DNA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DNA分子的迁移情况,揭示了DNA分子大小与迁移速度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溶解热的测定
溶解热是专指溶质在一定压力下从固体形态转变为液体形态时,其能量所耗费的热量大小,也就是说溶解过程中溶液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本次实验以NaCl为溶质,采用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液体的方式,来测定它在溶解过程中的溶解热。
实验环境、设备及试剂
本实验室使用的温度测定设备为“风冷式热量卡尔托热量计”,溶质的试剂为氯化钠。
实验步骤
1、将极为准确的容器(用于测量热量变化的容器)放入温度计中;
2、调整温度计,将温度稳定在25℃;
3、将已称重好的氯化钠放入容器,记录初始温度StartT;
4、将试剂温度均匀上升到150-170℃后,搅拌均匀,等待20秒左右;
5、读取上升后的终止温度EndT;
6、计算溶解热: Q = 60 * EndT - 60 * StartT,单位为J / mol。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的初始温度StartT=25℃,上升后的终止温度EndT=90℃,溶解热Q=60* EndT - 60 *StartT=18000 J/mol,在实验室配置的误差范围内,结果合格。
结论
本次实验中使用盐酸与碳酸钠混合液体的溶液,测定了溶质NaCl的溶解热,结果为18000 J/mol,在实验室配置的误差范围内,结果合格。
物化实验报告-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武汉大学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实验目的1.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某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2. 学会用步冷曲线对溶液凝固点进行校正3. 通过本实验了解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它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为:*×f f f f B T T T K b ∆=-=其中,f T ∆为凝固点降低值,*f T 、f T 分别为纯溶剂、溶液的凝固点,B b 为溶液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只与所用溶剂的特性有关。
如果稀溶液是由质量为B m 的溶质溶于质量为A m 的溶剂中而构成,则上式可写为:1000××B f f Am T K M m ∆=即310Bff Am M K T m =∆ (*) 式中: f K ——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单位为K·kg·mol -1)M ——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
如果已知溶液的f K 值,则可通过实验测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f T ∆,利用上式即可求出溶质的摩尔质量。
实验中,要测量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之差。
对于纯溶剂如图1(a )所示,将溶剂逐渐降低至过冷(由于新相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故结晶并不析出),温度降低至一定值时出现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回升,而后温度保持相对恒定。
对于纯溶剂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凝固点是固定不变的,直到全部液体凝固成固体后才会下降。
相对恒定的温度即为凝固点。
对于溶液来说,除温度外还有溶液浓度的影响。
当溶液温度回升后,由于不断析出溶剂晶体,所以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凝固点会逐渐降低。
因此,凝固点不是一个恒定的值。
如把回升的最高点温度作为凝固点,这时由于已有溶剂晶体析出,所以溶液浓度已不是起始浓度,而大于起始浓度,这时的凝固点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
要精确测量,应测出步冷曲线,按下一页图1(b )所示方法,外推至f T 校正。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分析天平、热力学仪器等。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
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溶解度、热容量等物理化学性质,来探究物质的基本特性。
实验步骤:1. 密度测量,首先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然后使用容量瓶测量样品的体积,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2. 溶解度测量,将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通过分析天平测量样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探究溶解度与温度、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3. 热容量测量,利用热力学仪器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量,了解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学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样品的密度、溶解度和热容量等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 样品的密度与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有关,不同样品的密度差异较大。
2. 样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增加。
3. 样品的热容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样品的热容量差异较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测量密度、溶解度和热容量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理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深入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为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是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物理和化学原理的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档,对于学生来说,撰写一份完整、准确的实验报告不仅是对实验过程的回顾,更是对实验原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体现。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和分析物理化学实验中的相关参数,加深对于物理和化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试剂、仪器设备等。
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准备所需试剂和溶液。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和准确性。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温度、压力、体积等。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验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验讨论: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讨论,包括与理论值的比较、误差分析等。
实验讨论是对实验结果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体现,也是对物理和化学原理的应用和探索。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对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进行回顾和总结。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物理和化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实验报告撰写的必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不断提高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和水平。
致谢:在本次实验中,我要感谢实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教授,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的合作和帮助。
参考文献:[1] 作者1,标题1,期刊名,年份,卷号,页码。
[2] 作者2,标题2,期刊名,年份,卷号,页码。
附录:实验数据表格、计算公式、图表等。
物化实验报告-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武汉大学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实验目的1.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某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2. 学会用步冷曲线对溶液凝固点进行校正3. 通过本实验了解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它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为:*×f f f f B T T T K b ∆=-=其中,f T ∆为凝固点降低值,*f T 、f T 分别为纯溶剂、溶液的凝固点,B b 为溶液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只与所用溶剂的特性有关。
如果稀溶液是由质量为B m 的溶质溶于质量为A m 的溶剂中而构成,则上式可写为:1000××B f f Am T K M m ∆=即310Bff Am M K T m =∆ (*) 式中: f K ——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单位为K ·kg ·mol -1)M ——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
如果已知溶液的f K 值,则可通过实验测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f T ∆,利用上式即可求出溶质的摩尔质量。
实验中,要测量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之差。
对于纯溶剂如图1(a )所示,将溶剂逐渐降低至过冷(由于新相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故结晶并不析出),温度降低至一定值时出现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回升,而后温度保持相对恒定。
对于纯溶剂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凝固点是固定不变的,直到全部液体凝固成固体后才会下降。
相对恒定的温度即为凝固点。
对于溶液来说,除温度外还有溶液浓度的影响。
当溶液温度回升后,由于不断析出溶剂晶体,所以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凝固点会逐渐降低。
因此,凝固点不是一个恒定的值。
如把回升的最高点温度作为凝固点,这时由于已有溶剂晶体析出,所以溶液浓度已不是起始浓度,而大于起始浓度,这时的凝固点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
要精确测量,应测出步冷曲线,按下一页图1(b )所示方法,外推至f T 校正。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凝固点法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实验目的(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
(2)掌握精密电子温差仪的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非挥发性的二组分溶液,其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就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
根据凝固点降低的数值,可以求溶质的摩尔质量。
对于稀溶液,如果溶质和溶液不生成固溶体,固体是纯的溶剂,在一定压力下,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的温度叫做溶液的凝固点。
溶剂中加入溶质后,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凝固点要低,其凝固点降低值∆T f与溶质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
∆T f=T f0−T f=K f b式中T f0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 f为浓度为b的溶液的凝固点;K f为溶剂凝固点降低常数。
若已知某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并测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分别为m a,m b的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 f,则可通过下式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M BM B=K f m b ∆T f m A式中,K f的单位是K*kg*mol−1。
凝固点降低值得大小,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有效质点的数目。
如果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溶剂化和配合物生成等情况,这些均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表观相对分子量。
因此凝固点降低法也可用来研究溶液的一些性质,例如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质的缔合度,活度和活度系数等。
纯溶剂的凝固点为其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
若将液态的纯溶剂逐步冷却,在未凝固前温度将随时间均匀下降,开始凝固后因放出凝固热而补偿了热损失,体系将保持液固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不变,直至全部凝固,温度再继续下降。
但在实际过程中,当液体达到或稍低于凝固点时,晶体并不析出,这就是所谓的过冷现象。
此时加入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晶格形成,则大量晶体会迅速形成,并释放出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到稳定的平衡温度;待液体全部凝固后温度再逐步下降。
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与溶剂共存的平衡温度,其冷却曲线与纯溶剂不同。
当有溶剂凝固析出时,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溶液的凝固点也逐渐下降。
物理化学电泳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电泳实验报告物理化学电泳实验报告引言: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在物理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泳实验,探究电场对溶液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和分离效应,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电场强度、电泳介质浓度、离子电荷等因素对电泳效果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电泳槽、电源、电极、试管、电泳介质、带电粒子溶液等。
2. 准备电泳介质:将适量的电泳介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并搅拌均匀。
3. 准备带电粒子溶液:将带电粒子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适中。
4. 装配电泳槽:将电泳介质倒入电泳槽中,确保介质平整。
5. 加载带电粒子溶液:将带电粒子溶液滴于电泳介质表面,并等待其扩散均匀。
6. 设置电场强度:连接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场强度,开始实验。
7. 观察实验结果: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
1. 电场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改变了电场强度,发现电场强度越大,带电粒子的电泳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电场强度越大,电场力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力越大,从而加速了带电粒子的运动。
2. 电泳介质浓度对电泳效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调整了电泳介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电泳介质浓度越高,带电粒子的分离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电泳介质中的颗粒能够形成更多的障碍,增加了带电粒子的扩散路径,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
3. 离子电荷对电泳效果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不同电荷的离子进行实验,发现正电荷离子和负电荷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
这是由于正电荷离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推动,向负极移动;而负电荷离子则受到电场力的拉扯,向正极移动。
这种现象在电泳实验中被广泛应用于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电场强度、电泳介质浓度和离子电荷是影响电泳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分离和分析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电动势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位差计、检流计与标准电池的使用方法。
3.学会制备电极、银-氯化银电极和盐桥的方法。
4.了解可逆电极、可逆电池等概念。
5.用测得的电动势及有关数据,推求ϕ0cl/Agcl和ϕ0Ag+/Ag,并计算AgCl水溶液的活度积。
二.实验原理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一个半电池中包含一个电极和相应的电解质溶液。
不同的半电池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原电池。
电池反应中正极起还原作用,负极起氧化作用,而电池反应是电池中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其电动势为组成该电池的两个半电池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
若已知一半电池的电极电势,通过测定电动势,即可求得另一半电池的电极电势。
目前尚不能从实验上测定单个半电池的电极电势。
在电化学中,目前电极电势是以标准氢电极为标准电极而求出其它电极的相对值,但氢电极使用比较麻烦,因此常把具有稳定电势的电极,如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作为第二类参比电极。
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电池开路电压的测量。
但是,任何电动势测量仪测量时均不可避免有电流通过电池,不过一般电池都有电动势的测量方法在物理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可以获得氧化还原体系的许多热力学函数,如平衡常数、电解质活度及活度系数、离解常数、溶解度、络合常数、酸碱度以及某些热力学函数改变量等。
较大的内阻,因此用补偿法原理设计的电位差计以及高输入阻抗或高内阻的电压测量仪表,都能较好地满足电动势的测量要求。
本实验采用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
补偿法原理:该方法是严格控制电流在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来决定电池的电动势,为此目的,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使电路中无电流通过,这时测出的两极的电位差△Φ就等于该电池的电动势E。
电位差计是根据补偿原理而设计的。
它由工作电流回路、标准回路和测量回路组成如图工作电流回路:工作电流由工作电池E w的正极流出,经可变电阻R p、滑线电阻R返回E w的负极,构成一个通路,调节R p使均匀滑线电阻AB上产生一定的电位降。
标准回路:将变换开关SW合向E s,对工作电流进行标定。
从标准电池的正极开始,经检流计G、滑线电阻上的CA段,回到标准电池的负极。
其作用是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AB上的电位降。
令V CA=IR CA=E s(借助于调节R p使G中得电流I G为零来实现),使CA段上的电位降V AC(成为补偿电压)与标准电势E s相对消。
测量回路:SW扳回E x,从待测电池的正极开始,经检流计G、滑线电阻上C’A段,回到待测电阻负极。
其作用使用校正好的滑线电阻CA上的电位降来测量未知电池得电动势。
在保持标准后的工作电流I不变的条件下,在AB上寻找出C’点,使得G中的电流为零,从而V C’A=IR C’A=E x,使C’A段上的电位降V C’A与待测电池得电动势E x对消。
E x=IR C ‘A=(Es/R CA)·R C’A= (R C’A /R CA )·E s=kE s。
如果知道比例(R C‘A /R CA )和E s,就能求出E x。
板面图中的“N,断,未知1,断,未知2”旋钮相当图中的电钥S,当旋钮尖端指在“N”处,即等于S接通E N,如指在“示知2”即等于S接通未知电池E X,板面图的左下角标有“粗”“短”的欣钮,相当于原理图中的K电钥,揿“粗”表示K通过保护电阻 接通检流计G;“短”用来将检流计短路,当反电趋与待测电势不能对消时,防止检流计的指针被打坏,必须用此钥。
图二右边的“粗、中、细、微”旋钮相当于原理图中的可变电阻R0调节这四只旋钮,实现工作电流标准化。
右上角的两只旋钮是二个标准电池电动势温度补偿旋钮,中间六只旋钮×10-1,×10-2……×10-6,其下都有一个小窗孔,被测电池的电动势由此示出。
使用UJ-25型电势差计测定电动势,可按下图连接线路。
UJ-25高电势直流电位差计面板图1.电计按钮(3个)2.转换开关3. 电势测量旋钮(6个)4.工作电流调节旋钮(4个)5.标准电池温度补偿旋钮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UJ-25型电位差计一台;检流计一台;惠斯登标准电池一只;1.5伏甲电池两节;饱和甘汞电极一支;银、氯化银电极一支;银电极一支;50毫升棕色容量瓶五只;100毫升容量瓶五只;50毫升酸式滴定管两支;洗瓶一只;废液搪瓷杯一只;0#沙纸(公用);试剂饱和KCl盐桥和饱和KNO3盐桥(公用);0.100M AgNO3溶液;0.200M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本实验测定下列四个电池的电动势:Hg│Hg2Cl2, KCl(饱和)║KCl (C), AgCl│AgC=0.0100、0.0300、0.0500、0.0700和0.0900MHg│Hg2Cl2, KCl(饱和)║AgNO3(C) │AgC=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MAg│AgCl, KCl (C1) ║AgNO3(C2) │AgC1=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C2=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Ag│AgNO3(0.00100M║AgNO3(C) │AgC=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1.电极制备:用商品银电极进行电镀,制备成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饱和甘汞电极采用现成的商品,使用前用蒸馏水淋洗干净。
2.盐桥的制备:制备方法是以琼胶:KNO3:H2O=1.5:20:50的比例加入到锥型瓶中,于热水浴中加热溶解,然后用滴管将它灌入干净的U形管中,U形管中以及两端不能留有气泡,冷却后待用。
3.电动势的测定(1)配置溶液:用滴定管和容量瓶,将0.100MAgNO3溶液分别稀释成0.0100、0.0300、0.0500、0.0700和0.0900M各50毫升,将0.200MKCl溶液分别稀释成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M各100毫升。
(1)根据补偿法原理接好测量线路;(2)校正工作电流:先读取环境温度,校正标准电池的电势;调节标准电池的温度补偿旋钮至计算值。
将转换开关拨至“N”处,转动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依次按下电计旋钮“粗”、“细”,直至检流计示零。
在测量过程中,经常要检查是否发生偏离,加以校正。
(4)测量待测电池电动势:将转换开关拨向X1或X2位置,从大到小旋转测量旋钮,按下电计按钮,直至检流计示零,6个小窗口内读数即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完毕,把盐桥放在水中加热溶解,洗净,其它仪器复原,检流计短路放置。
注意事项检查甘汞电极有否气泡,如有,必须排除;测定时,电解质溶液必须从稀到浓;为了保护检流计不受损坏,除在实验预习时,作好各组电动势值的估算(将指示值调到估算值)外,揿钮时,必须先揿有保护电阻的揿钮“粗”。
待检流计指零后,再揿无保护电阻的揿钮“细”。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几种甘汞电极在不同温度时的电极电势(伏特):惠斯顿标准电池(镉汞标准电池)惠斯顿标准电池20℃时其电池电动势为1.018625伏特,其它温度时的电动势可由下式求得。
0—-40℃温度范围常用的镉汞标准电池的温度与标准电动势的关系式为:E t=E20-[39.94(t-20) + 0.929(t-20)2-0.0090(t-20)3 + 0.00006(t-20)4]×10-6由上式可知,惠斯顿标准电池的电动势温度系数很小。
由于惠斯顿电池的构造为H型的液态电极,所以使用时电池、只能正置,严禁倒置或剧烈振荡,不允许用伏特计或万用表进行测量。
室温:14.8℃标准电池在室温下电动势:1.018806VHg│Hg2Cl2, KCl(饱和)║KCl (C), AgCl│AgC=0.0100、0.0300、0.0500、0.0700和0.0900MError0.002530.00167Error0.00277E C l -/A g C llg¦ÁHg │Hg 2Cl 2, KCl (饱和)║AgNO 3(C) │Ag C=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ME A g +/A glg¦ÁAg │AgCl, KCl (C 1) ║AgNO 3(C 2) │Ag C 1=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 C 2=0.0100、0.0300、0.0500、0.0700、0.0900E /Vlg¦ÁAg+¦ÁCl-六.实验讨论1. 根据可逆电池的必备条件,用补偿法测定其电动势,怎样才能测准?补偿法就是用一个与原电池反向的外加电压,于电池电压相抗,使的回路中的电流趋近于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测出来的电压为电动势。
电动势指的就是当回路中电流为零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因而必须想办法使回路中电流为零。
2. 测量过程中,若检流计光点总往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标准电池精度要求相当高,一般储存在温度比较恒定的环境中,使用时要防止通入较大的电流或在两端接上较大的电压,防止损坏。
检流计精度很高,在测量时一定要先粗调再细调防止指针偏转过大而造成仪器损坏。
3. 测量电动势时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合不同的系统?盐桥可以使两种溶液联成电流回路,而溶液的溶液不相接触,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
做盐桥的电解质,应该为不与两种电解质反应且很稳定的强电解质。
最好选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的一些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