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_德育管理.doc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
素养 , 促进学生健康 发展 , 必须谋 求学校教 育
与家庭教育 的深度 融合 和相 得 益彰 , 为学 生
营造一个 良好 的教 育生 态环 境 , 实现 学校 道 德教育外延 和内涵 的双重扩张 。
断挖掘其中富含的德育 和心 育资 源。如我们
以孔庄阻击 战纪 念碑 为爱 国 主义教 育 基地 ,
心理 自助 的直接 经验 和体 验 , 为养 成 良好 品
德、 塑造完美人格奠基 。
过广 大师生 勤劳的双手 , 遗余力地 去美化 、 不
绿化 、 净化 我们 的校园 , 力争使 学校 的每一个 角落都能产 生无声 的教育 影响 。我们 也一直
致力 于营造 一种 积极 向上 的校 园 文化 氛 围,
首先 , 心理 健康 教育 与学 科课 程 相结 将 合 。学科 课 程 是 现代 学校 教 育 中最 重要 的 方面, 也是心理健 康 教育 的主 阵地 。我 们要 求所有 任课教师 根据 学科 及教 材特 点 , 有计
划地 、 有系统地确 立任 教学 科 的心 理教 育 目
通过橱 窗 、 板报 、 播 电视 、 广 升旗仪式 等平 台, 潜移 默化地 向学生传 输着我们 这个 时代 的主 流思想 , 以便 他 们 将 来 能够 适 应 时代 、 向 面
非常密切 的关 系 , 因为 学生 的健 康 心理 和 良
在现代 教育 中 , 家庭教 育 的重 要性 越 来 越 突出。要培养学生 良好 的心理 素质 和道 德
好道德在很 大程 度上 是训 练 的结果 , 动课 活 程所具有 的实践 、 训练 功能 对 培养 学生 健康
的心理和 良好 的道德有着 重要 的作 用 。多年 来, 我们 十分重视 活动课程 的开发 与建设 , 不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新教育文档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校园流传“5<2"这样一个不等式,大致的意思是说:学生们在校园里5天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还不及双体日两天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所见所闻所产生的影响。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峻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路向何方?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教育时空上的相互衔接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在时空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约6小时,在社会上活动约3至4小时,其它时间在家里。
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不强。
从法律角度讲,家和和老师应负起监护的责任。
如果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时间或空间上出现断裂。
这样就使本应相互衔接的教育的整体性遭到破坏,由此,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不良影响就有机可乘。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已构成一个严峻而迫在眼前的社会问题。
许多问题少年、问题学生,其“问题”都可在家庭教育不当或社会不良影响中找到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或转化不利,又使这些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自拔。
(二)有利于教育方向上高度一致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在校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满怀进取愿望,回家后家长或亲戚来几句“世态炎凉,人生真谛”,顿使孩子困惑不已;有时家长的谆谆教诲抵不过社会上朋友的几句“肺腑之言”,也使孩子不知所措。
这说明三种形态的教育如果其方向不一致,其教育作用势必相互抵消,或引起思想混乱。
目前,我国三种教育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如一些有条件从事社会教育的单位,不仅未尽其职,反而以营利为目的,出版、发行、传播一些有害于青少年成长的东西;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重科轻德倾向日益突出。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分析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分析摘要:德育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而学校是德育的关键,家庭是德育的基础,社会是德育的延伸,有效的德育必须做到三位一体、三方合力。
本文带入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探讨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三位一体;教育策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关乎到个人成长,所以全社会都非常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强化了道德品质教育,但只依靠学校“单打独斗”显然是不足够的,家庭、社会应该与学校形成密切配合,构建完善的德育网络,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塑造学生正确的品质道德,促进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
一、学校要完善德育教育形式与内容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点:其一是系统的德育教育课程,比如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知识,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教师要创新道德教育的形式,多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道德知识产生初步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行为和思想观念是否正确做出评价;其二是将德育融入到各学科教育之中,在语文、数学、音体美等课程中抓住时机,开展德育教育。
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结合语文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精神和主旨。
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品质教学,并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三是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从书本中去了解道德品质,终归只能看到表象,而了解不到内涵。
学校可以通过观影活动、志愿活动、文化活动等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志愿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性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的影响性,家庭环境以及家人的行为举止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最为直接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比较重视行为引导、语言教育。
新形势下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之思考
加社 会 实 践活 动 。社会 实 践 活动 是 生动 有 效 的德 育载 体 ,作 为 教 育主 体 的 学校 ,应 尽 可能 地 多组 织 一些 社会 实践 活动 ,把书 本 上 枯燥 抽 象 的思 想具 体 到生 动鲜 活 的 实践 中,使 学 生在 社 会 实践 中 体 味人 生 ,升 华思 想 ,纯 洁道 德 ,端正 行 为 。五 是 开展 经典 诵 读 活动 。 《 弟子 规》 《 字 经 》 《 三 千字 文 》等 古 代 经典 诗 文蕴 含着 丰 富的 思想 教 育性 ,是 学 校 开展 德育 的有 效载 体 ,学 校 可通 过 经 典诵 读等 形式 ,加 强对 学 生 的思想 品 德和 行为 习惯 教 育 。 二 、发挥 家庭 在德 育 中 的渗透 功 能 家庭 是 实施 德育 的重 要场 所 ,家 庭 教育 的重要 性 日益 被 人们 所 认 可 。父 母是 孩 子 的第 一 老 师 ,家 庭教 育 的好 坏 , 直接 关 系 任 着 学 生 良好 思想 品质 和 行 为 习惯 的形 成 。孩 子 出 生后 可 以 说朝朝 暮 暮 都在 接 受着 家庭 的教 育 ,这种 家 庭 教育 是 在有 意 和 无意 、有 计 划 和无 计划 、 自觉和 不 自觉 中进 干 的 。家 长 以其 自身 的思 想和 『 言 行 随 时随地 在 教 育和 影 响着 子 女 ,其潜 移 默 化 的作用 是 其 他任 何 教育 所 不 能替 代 的 ,直接 影 响 到孩 子 的一 生 。实 践证 明 ,家庭
性 、系 统性 都 很强 ,教师 应 充分 发 挥教 材 优势 ,创 新教 学 方式 , 之 中 。 学校 各类 主题 活动 是对 学 生进 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的 重 要 载 体 ,也 是最 生 动 、最 活泼 、最有 效 的德 育 形式 。三 是各 学科 德 育 渗透 。除 思想 品德 学科 外 ,其 他 各 学科 都 不 同程 度 的存 在着 德 育 元素 ,各 学科 教师 都应 承 担起 对 学 生进 行 思想 品 德 教 育的责 任 , 在教 学 过程 中要 自觉渗 透 德 育 因素 。 是 鼓励 和 组织 学 牛积 极 参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育管理体系及实施模式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育管理体系及实施模式作者: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9年第02期大连市甘井子区蓝城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75.21%的学生来自新市民家庭。
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管理体系,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要求,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管理体系与实施模式,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建立以学校为主,多方联动的德育共同体,以学校教育助力家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立体化管理网络体系围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维度,我们协调整合教育资源,打造三个层级的管理网络:学校教育层级,构建由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学科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科任教师队伍组成的管理体系;家庭教育层级,构建由“雀之灵”家长委员会主任、家长委员会委员、全体家长组成的管理体系;社会教育层级,构建由街道一把手书记、教育主任、社区书记、教育专干、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团体组织负责人组成的管理体系(如表1)。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多层级实施模式围绕“五项主要内容”“六大实施途径”,学校充分整合创建多层级实施模式,充分利用区科技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等校外学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平台,同时开发学校四大特色:课堂教学主阵地、学雷锋常态化活动、广树进步小榜样活动、剪纸特色活动;成立校外五大活动基地——砬子山村学雷锋活动基地、清流坊社区学雷锋活动基地、由家村孝亲实践基地、喜家德校外实践基地、“袁厚山”校外德育基地;开辟家庭教育四大途径——榜样家庭(家长)评选、学生家长讲进步故事、家庭教育联盟、家长参教议教。
多层级实施模式有效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的教育职责,让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孩子、服务社区、连接家庭社会的共同学习中心,实现家校教育的共赢(如表2)。
(一)小手拉大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1. 开设校本课程,涵养道德品质学校开设《中国家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德育校本课程,通过对历代中国家规家训的解读与講解,学生得以充分了解家规家训对人的重要影响,汲取优秀家规的道德养料,涵养良好的道德修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等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学到了优秀文化,充实了头脑。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三位一体”大德育(此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三位一体”大德育(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三位一体”大德育(此文发表于基础教育参考2007第9花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三位一体”大德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入了一个误区。
本来应该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教育变成了条块分割、相互推委、相互埋怨。
我们认为,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讲,学校教育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指导家庭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完成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
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方面,最大的困难是:学校教育是相对独立的,但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基础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学校很难因地制宜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社会教育是非常综合和复杂的,学校有时无能为力。
在我校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尝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社会实践的中介作用,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整体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自管自育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最大的教育资源。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高境界。
1、建立三级学生干部体系,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非常繁杂,教师经常陷入管理的事物而不能自拔,学生常常因为不能主体参与而失去动力。
我校建立了一套以学生发展处为龙头,以年级为中心,辐射到每个班级和每一位学生的,以学生干部为管理主体,以定量评价为重要管理手段,以常规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系统。
完成学校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实现学校的有序、和谐、健康发展。
为使三级管理系统能够自动有效运,我校建立了三级学生干部体系。
校学生会负责全校的社团及活动管理,年级学生会负责年级活动的组织和年级常规管理工作,班委会负责班级工作、班集体建设和小组合作管理。
该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管理的效能。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结合校情学情,制定本学年德育工作计划,现将计划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牢牢把握五大育人内容,依托六大育人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在行为习惯养成、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环保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原则(-)德育为首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实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三)全员参与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四.工作重点内容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加强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家庭、心理健康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题教育,通过课程开设和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五.实施内容与路径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从队伍、阵地、课程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学期初,依据校情和学情制定德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计划,确保德育与教育齐头并进,为本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指引方向。
(二)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为保证德育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团队干部为主体,以家庭、社会为延伸的德育工作队伍,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2024年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模版(四篇)
2024年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模版一、创新德育模式,构建班主任承包制、导师结对制与德育首望制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长期以来,我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班主任承包制进行,即班主任承担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责任,而其他教师参与度较低。
为进一步提升德育效果,本学期起,我校将引入导师结对制度和德育首望制度,与原有的班主任承包制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导师结对制度旨在通过全校教师的广泛参与,每位学生将由3-X 名教师作为德育导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辅导。
此举旨在弥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教育作用,形成更为全面、细致的德育网络。
在试行阶段,该制度将率先在五、六年级实施。
德育首望制度则强调对突发事件的即时处理与教育。
即当校园内发生如打架等突发事件时,最先发现的教师应立即上前制止并进行教育。
这一制度确保了每位教师都能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共同维护校园秩序与安全。
二、优化垃圾处理机制,实施年级包干制以提升学生卫生意识。
上学期起,我校实施了垃圾处理首望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为更长远地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与责任感,本学期我校将推行年级包干制。
校园将被划分为六个大区域,每个年级负责一个大区域的卫生清扫工作。
此举旨在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校园卫生维护,从而培养其作为校园一份子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清扫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修订值周量分标准,以加分制激励师生共同维护校园秩序。
鉴于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人事变动及值周条款的长时间未变,我校将全面修订常规值周量分标准,改扣分制为加分制。
此举旨在通过正面激励的方式,鼓励师生共同遵守校园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教学与生活秩序。
四、强化安全教育,开展消防安全大演练活动。
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学期初,我校将与各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同时,我们将邀请市消防宣教中心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并计划开展一次小学生消防安全大演练活动,以提升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与自救互救技能。
高校师范生“三位一体”师德养成模式构建
高校师范生“三位一体”师德养成模式构建发布时间:2022-05-18T08:36:23.190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3期作者:武梦玮[导读] 兴教必先强师,师范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加强师范生师德培养,武梦玮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300387摘要:兴教必先强师,师范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加强师范生师德培养,是对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积极回应。
通过制定“全方位”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搭建“体验式”师范生师德养成实践平台,打造“多元化”师范生师德养成项目,构建“课程-实践-项目”“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模式,促进师范生形成“知、情、意、行”统一完整的师德养成路径。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养成;“三位一体”一、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1]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2).]]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主阵地,其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2] 霍世平.师德教育是师范教育灵魂[N].中国教育报,2020-04-20(05).]]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5个文件,文件着眼于“四有好老师”的培养目标,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提出了师范生应具有“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与要求,能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道德规范问题的要求”。
该文件的出台从更高站位、更新角度对师范生师德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为师范生师德养成提出了更严标准和具体要求。
师范生道德素养是一种“成人”与“成师”相统一的复杂的品性与修为,无论是直接的道德灌输还是自然的道德体悟,均无法使师范生完全养成这种素养。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规定和安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1.德育教育目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明确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等。
2.德育课程设置: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段,设计相应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课程可以包括德育理论、道德修养、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德育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奖惩制度等。
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学校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罚,以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德育活动组织:学校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德育社团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5.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互相交流学生的情况和德育成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6.德育考评与评价: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考评和评价。
可以通过德育成绩单、德育评语、德育奖励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德育表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党的教育方针告诉我们,办教育的最终目的只能是“育人”,而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也说明了,实现“育人”的目标必须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实施三结合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施三结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看成是争取社会对学校在财力物力上的支持,而是真心实意地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活动长效一贯的互动式、共进式发展局面,为学生打造最优的学习成长环境,最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化大教育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构建的原则:学生在家庭中接受抚养,在学校里享受教育,在社会上体验处世,其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就如同植物离不开土壤、水份和阳光。
1、目的性原则。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学校、家庭、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统一的组织领导,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方针目的,保证了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
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互相配合,共育新人。
学校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智轻德忽视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家庭和社会教育也要克服纠正,既要重视智育,更要突出德育,还要加强劳动教育,以及关心学生身体健康,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2、主导性原则。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要起主导作用。
一方面学校是专门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另方面,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明确的教育目的,有既体现社会的要求,又反映时代精神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系统的教育内容,有健全的班级和团队等完善的组织形式,有通过教学和各种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系统措施,还有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一定教育经验和教育水平的校长、教师,学校完全可以对学生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排除和抵制来自社会或家庭的某些不利因素。
学校德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德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二、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合理的行为规范;3.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交往方式;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学校设立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等担任成员,负责制定和实施德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德育课程设置1.设立德育课程,根据学生年级和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结合学科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教学内容;2.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包括讲座、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3.德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德育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五、德育活动开展1.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德育活动,包括校园文化节、志愿活动等,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2.每周举行一次学生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展示个人才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学校定期举行德育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成果和表彰优秀学生,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六、德育考核评价1.学校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品德评价、学习态度评价、参与德育活动情况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2.德育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与学术成绩相结合,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
七、德育警示措施1.学校设立德育处,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2.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可以采取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措施;3.对严重影响学校形象的学生,可以进行通报批评、公开道歉等处罚措施;4.对多次违纪的学生,可以进行学校留级或开除学籍的处理。
以上为学校德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一制度的规范,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
“三位一体”实施传统道德教育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16期课程教育研究用,时刻叮嘱自己不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工作者,还要成为戏曲文化的传承者与推广者。
参考文献:[1]刘雪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33-34.[2]康艳红.中学教育中戏曲艺术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5):6-7.作者简介:刘爱香(1970.10-),女,汉族,山东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位一体”实施传统道德教育邢国盛(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厚,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要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本文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德育教育之中,形成“理论学习、道德实践、环境感染”三位一体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传统文化三位一体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50-01当前很多青少年学生赶“新潮”,崇洋媚外,淡化甚至抵触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内容上忽视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方式上多以灌输为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很差。
自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德育教育之中的有益探索,重点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初步形成了“理论学习、道德实践、环境感染”三位一体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评价,“三维协同”发展
“三位一体”评价,“三维协同”发展根据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长期的教育实践,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形成了校本化的管理行为系统、学生学习行为系统、教师教育行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学习行为评价、教学行为评价、管理行为评价“三位一体”的网络评价平台,从而塑造了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
一、“三位一体”评价的模式“三位一体”评价是指学校内部的学习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评价活动,是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协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活动。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我校以新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基础,融合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编制了《学习过程评价手册》,构建了“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网络平台、发展性教师评价信息反馈控制系统和学校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要求、学校的管理行为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1. “三位一体”评价的理念“过程”与“发展”是“三位一体”评价的价值取向。
从内容来看,“三位一体”评价是对管理、教学与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从观念上看,“三位一体”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管理、教与学过程的交叉与融合,以及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认为学会评价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而评价能力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只具备评价的知识还不足以形成评价能力,只有通过评价实践才能真正学会评价;认为应用评价是教师必备的施教行为和技能,也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另外,还认为“三位一体”评价是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有力支点。
从功能来看,“三位一体”评价的功能包括对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做出判断,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三维协同”发展。
从发展的高度来看,“三位一体”评价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
2. “三位一体”评价的内容(1)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网络平台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小学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和德育过程的互动。
开发德育软件
02
开发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德育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道
德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开展网络德育活动
03
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讨论、网络投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
网络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德育效果。
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设立德育科研机构
设立专门的德育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德育科研计划,组织德育 科研活动,评估德育科研成果。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德 育工作能力。
加强科任教师队伍建设
明确科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科任教师的德育 意识和教育水平。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通过选拔、培训和激励等方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 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加强评估督导
定期进行德育工作评估
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德育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工作 提供参考。
加强德育工作督导
建立德育工作督导制度,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德育工作的落 实和改进。
05
小学德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德育管理模式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育管理特点
具有系统性、组织性、计划性、控制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1 2
培养学生品德
通过德育管理,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
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管理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效的德育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根据最新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心。
2. 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德育目标、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监督、评估德育工作。
3. 德育工作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
4. 德育工作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包括情感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 德育工作的评估与考核:建立学生德育综合评价制度,评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将德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6. 德育工作的师资培训: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7. 德育工作的监督与改进:设立德育工作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以上就是最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因学校政策和实际情况有所变化。
第 1 页共 1 页。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0468】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学科性质: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
一、研究对象——一般问题德育一般问题是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德育科学产生和发端于德育问题。
p3考点提示:特殊问题、普遍问题、现象二、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一)研究任务p3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最终目的——指导实践、解决德育问题(二)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1.德育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2.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被揭示出的客观规律是科学规律第二节德育原理的发展历史一、形成发展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2.独立科学阶段1632《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德育原理在20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3.真正科学阶段标志——马克思德育原理的产生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一)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思想: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2.集体教育思想(核心)—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3.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思想(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最高目标:道德信念方法:自我教育三、20世纪西方的道德教育思想(一)杜德海姆《道德教育论》道德内化:价值观—规范—行为习惯道德过程:他律到自律(二)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1.道德价值——”实用主义“标准2.道德教育目的——促进儿童生长3.内容——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宗教4.方法——三位一体(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研究:模仿学习、抗拒诱惑、言行一致主要方法:实验法1.社会学习和榜样影响道德判断2.榜样起到“替代强化”作用3.成人和同伴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四)柯尔伯格1.认知发展阶段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2.学校德育目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方法:道德两难法第三节德育原理的研究方法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坚持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二、原则——客观性、全面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三、具体研究方法观察、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历史法、比较法第二章德育的概念知识体系德育定义品德定义品德的结构和要素本章出题趋势题型:选择、简答分值分布:3-7分重要程度: ★★第一节德育的定义一、语源和词义道——处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规律的综合)德——合乎道的思想和行为二、德育定义结构——条件+人+教学内容+目标简要定义: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一体”:学校德育新模式_德育管理论
文
回来听课,令人感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管齐下”、紧密结合,改变了过去多数家庭在教育上的“不作为”甚至负面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
“对外扩张”: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者”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
展。
在现代社会,除了教师这一不可或缺的“主角”外,“生”、“旦”、“净”、“末”、“丑”竞相登场——家长、家庭成员、学生周围环绕着的其他“成年人群体”及其所操作、控制的信息传播手段,都会弹奏着各自和谐或不和谐的音符,最终加入“教育生态环境”大合唱,进而成为起作用的“教育者”之一。
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走出学校,联合社区有关部门和其他一切积极因素,建构道德教育的“统一战线”,实现超越传统学校教育范畴的扩张式教育。
我们从社会上聘请了政府官员、法律工作者、公安民警、企业家等多个行业的人员为校外辅导员,定期邀请他们为学生作讲座或报告,进行理想、法制、行业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这所大学校,并引发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思考,这对引导学生的道德践行有很大的作用。
实践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和智育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德育抓好了,教育教学质量就会
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也是分数,也是升学率。
实践还告诉我们:德育不是搞形式、喊口号,而是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中;德育不是轰轰烈烈、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慰勉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眼神所蕴涵的无尽的精神交流和心灵慰藉;德育在本质上不是通过激励、约束等外在的力量给人以压力,而主要是通过帮助、感动等内在的精神力量赋予人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1]
[2]
“三下乡”社会实践_社会实践报告“三下乡”社会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回想起那段难忘的日子,尽管苦、累,但我们并没有一句抱怨,掉过一滴眼泪,在我们脸上除了快乐,还有就是幸福。
当天我们告别忙碌繁重的学习任务,三十名成员怀着共同的梦想踏上本次社会活动的道路——湛江遂溪县分界村分界小学。
虽然短短的十几天,却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体会,留个我们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成长。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支教感受到小朋友们的天真活泼、快乐、淳朴、对带学习的认真和积极态度;通过到农村里调研,深入了解到村民情况,归纳总结所有问卷调查发现村民需求和问题;通过校建给学校美化环境,让小朋友有更加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扶贫为当地的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很多朋友都会对我说过一句话:“难道有个暑假,干嘛不在家里享受,或者出去找工作赚钱花,还有贴钱买难受了,真笨!”当时我没说话,但是现在我可以清楚肯定的回答他,这次“三下乡”我去了,没有一点遗憾,更加感谢老师们给我机会成为成员之一。
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信任、默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如果只学不实践,那所学的就等于零;遇到问题如何冷静的解决等等。
我想对比以前,真的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变得更加思想成熟、自信勇敢,更重要就是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正是我所需要锻炼,成长。
“三下乡”给了我许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来到农村,感受农村的气息。
第一次睡觉和地板只有一板之隔。
第一次合作做三十几人分量的饭菜。
第一次为明天课程筹备到深夜后回宿舍洗冷水澡。
第一次梦想实现,踏上讲台成为“老师”。
第一次到村民家调研,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第一次三十几个人撑起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
......
十几天的“三下乡”已经落下了帷幕,那些孩子们稚嫩的笑脸依然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
回顾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从第一天见面的陌生到最后一天的难舍难分,每一天,我们的感情都在累计叠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