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筑理想课堂》课题总结报告

开元小学韩金玲

参加新教育实验来,我围绕“构筑理想课堂”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教育实验是一项以“人的教育”为旨要,通过实施具体的行动项目,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范式的教改实践。其核心理念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表明的是一种“全民教育”的理念,“为了人的一切”表明的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社会的发展是一切社会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最终是老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只有一切人的发展才能带动一切,人的发展就是能够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急待提高,表现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被动学习、高耗低效的状况还在不同程度的存在。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想通过“三性六度”课堂的研究,充分体现新课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新教育实验作为新课改的最佳切入点。打破原有课堂中绝对规范化、科学化的模式,将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丧失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课堂在我们新教育理念的思维中解构,重塑理想的课堂。

二、课题总体设计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理论价值:新教育实验构建于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伦理学三大基础之上,吸收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民主教育理论的精粹,提炼我们自己的新教育发展核心理念即:“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在具体实施中着力于"校园"、"社区"的建设,以"成长"、"超越"为本质追求,符合当代基础改革的发展趋势,形成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以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民主教育理论等为理论支撑,以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一书中集中体现的新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

(二)研究目标

旨在通过新教育实验研究,建立“以先进的理念+积极的实践+不断的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制度保障”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工作思路,探索出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层次教师的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充分生成”的“理想课堂”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与途径,使学校真正成为“成才的沃土,精神的家园”。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专业发展。除了写之外,还将作一些细化的研究,研究由日常教育叙事连缀而成的教师教育传记,研究这种日常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日渐积累以期形成“自己的典型教育案例库”。

(三)研究策略

课题坚持实践性,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创造不同的教育形式,从盲目性走向科学性,从零散性走向系统性。

三、主要措施与取得的成果

(一)进行理论学习

学习朱永新著作《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

(二)积极参与“构筑理想课堂”的研究

新教育实验“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一“育人为本”的思想所倡导的“构筑理想课堂,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是我校执着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梦。朱永新教授指出:构筑理想课堂就是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

借鉴国内外对理想课堂的研究,参阅兄弟实验学校的改革实验,我们制定出学校的“理想课堂”的细化评价标准,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地锤炼我们的课堂,锻造我们的教育智慧。“聚焦课堂”, 致力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把培训教师与教育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基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理念引入了、移植到了课堂中,教师也接受了,但基于教师自身的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进而上升为教育教学智慧,还需要内化,反思成了教师成长的瓶颈所在。创建“反思性文化组织”,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形成一套有利于交流和共享知识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制度,以一系列制度化的活动来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反思”。

我校构想建立“以先进的理念+积极的实践+不断的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制度保障”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工作思路,探索出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层次教师的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充分生成”的,有利于“构筑理想课堂”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与途径,使学校真正成为“成才的沃土,精神的家园”。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主要的做法:

1.细化“六个度”,(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 六是延展度)在教师中达成“理想课堂”的评价标准。只有心中有了蓝图,明确了方向,知道了抓手,才能一路高歌,一路执着。

2.进一步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

一个好的学习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学者。在研究中我们将持续地设计“以交流与学习”为主特征的学习场,主要通过基于情景的“磨课”活动,在群体的互动中帮助进一步丰富教师学习体验,使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进而成为一个好的教学者。

3.以“做中学”为我们磨课的基本方式。

要想构筑理想课堂,需要“做中学”,必将经历一个“磨课”的过程。采用边研边学边做的方法,结合教师的需求开展宏观指导下的“微观研究”(如课堂上的有效沟通、课堂管理的策略、把握课堂节奏的艺术等等),在重视“共享型教研文化”的基础上,努力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的时期能有自己的“精品课”,实现有差异的成功,以成功来激励更多的成功,促使教师逐步构筑自己的理想课堂。

(1)“一课多练”形成个人精品课

针对学校里不同年龄的教师,我们打算采用“平行演练”的方法来形成他们的精品课。

具体做法:

练教材。执教者独立备课,自然常态下上课,同行听课后共同解剖教材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