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解三角形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及历年各地高考真题汇总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及历年各地高考真题汇总

WORD 格式整理无忧数学——解三角形(复习二)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接圆的直径,即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变形:1)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C C++===A +B +A B .2)化边为角:C B A c b a sin :sin :sin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A c a = 3)化边为角:C R c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4)化角为边:;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sin sin caC A = 5)化角为边: Rc 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解法:由A+B+C=180o ,求角A,由正弦定理;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A c a =求出b 与c②已知两边和其中—边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BA b a sin sin =求出角B,由A+B+C=180o 求出角C ,再使用正弦定理CAc a sin sin =求出c 边4.△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则 ①A b a sin <时,B 无解;②A b a sin =或b a ≥时,B 有一个解;③b a A b <<sin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32,2,60===O b a A ,求B (有一个解)②已知32,2,60===O a b A ,求B (有两个解) 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点知识讲解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点知识讲解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c3、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 sincos ,cos sin ,tan cot 222222A B C A B C A B C +++=== 4、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sin sin sin a b c R C===A B . 5、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化角为边: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化边为角: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A +B +A B . 6、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三解)7、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B =A ==B .=2R 2sinAsinBsinC=R abc 4=2)(c b a r ++=))()((c p b p a p p ---8、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 2222cos c a b ab C =+-.9、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222cos 2a c b ac +-B =,222cos 2a b c C ab+-=. 10、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①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知识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知识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知识点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是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各种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 正弦函数(sin):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正弦函数的值定义为所对直角边与斜边之比,即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余弦函数的值定义为所对直角边与斜边之比,即cosθ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正切函数的值定义为所对直角边与邻边之比,即tanθ = 对边/邻边。

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互为倒数,即sinθ = 1/cosθ。

5. 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比值相等,即tanθ = sinθ/cosθ。

6.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都具有周期性,周期为2π或360°。

7.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图像为一条波浪线,余弦函数图像为正弦函数图像向右平移π/2或90°,正切函数图像则为一系列渐进线(纵坐标趋近于正负无穷)。

二、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解三角形是指已知一个或多个角度和边长,求解出三角形的未知边长和角度的过程。

1.已知两边算第三边:利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可以根据给定的两边长度求解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一边和与之相对的角度算另外两个角度: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利用给定的一边和一个角求解另外两个角度。

3.已知两边和一个角度算第三边:先根据已知的两边和一个角度求解第三个角度,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求解第三边。

三、解三角形的具体例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的大小:根据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计算出三个角的大小。

2.已知三个角,求三个边长:根据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计算出三个边长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5之解三角形(教师版)

高中数学必修5之解三角形(教师版)

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单元 解三角形【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提要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 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sin sin sin a b cA B C==.正弦定理推论:①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②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③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A b B a Ab Bc C c C===④::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⑤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A B C A B C++===++2、解三角形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三角形的各个角即他们所对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六个元素:三条边),,(c b a 和三个内角),,(C B A .在三角形中,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3、正弦定理确定三角形解的情况 A为 锐4、任意三角形面积公式为:2111sin sin sin 2224()()()()2sin sin sin 2ABC abcS bc A ac B ab C Rrp p a p b p c a b c R A B C =====---=++= 1.1.2 余弦定理 5、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ca B =+-,2222cos c a b ab C =+-.余弦定理推论:222cos 2b c a A bc +-=,222cos 2a c b B ac +-=,222cos 2a b c C ab+-=6、不常用的三角函数值αcos426+ 426- 426+- 426+-αtan32- 32+ 32-- 32+-1.2 应用举例(浏览即可)1、方位角:如图1,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外接圆法
A
BOb CFra bibliotekB`B a
c
O
C
b
A
C′
A
ObC B` B
A O bC
B
一.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
的比相等,即
注意:
(1)正弦定理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对应角的正弦 之间的一个关系式.由正弦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可知, 正弦定理非常好地描述了任意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数 量关系.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o, 边长精确到1cm): (1) a=20cm,b=11cm,B=30o; (2) c=54cm,b=39cm,C=115o.
3.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
(1)b=11, a=20, B=30o 两解
(2)c=54, b=39, C=120o 一解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 弦定理的特例.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他角.
例1 在△ABC中,已知b=60 cm,c=34 cm,A=41° ,解三 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 cm). 解:方法一: 根据余弦定理,
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B均
A
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
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C
B
.

A

,
C
B
,
.
一、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
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注:利用余弦定理,可以从已知的两边及其夹角求出三角 形的第三条边.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2余弦定理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2余弦定理人教A版必修5

∴A=60°,C=180°-(A+B)=75°.
探究 2 已知三边(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例 2 (1)在△ABC 中,若 a=7,b=4 3,c= 13,则 △ABC 的最小角为( )
πππ π A.3 B.6 C.4 D.12 (2)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已知 a-b=4,a+c=2b,且最大角为 120°,求此三角形的 最大边长. 答案 (2)见解析
2.做一做
(1)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 5π
若 a=1,b= 7,c= 3,则 B=____6____. (2) 已知 △ABC 的 三边 分 别为 2,3,4 , 则此 三 角形是
___钝__角___三角形.
π (3)在△ABC 中,若 a2+b2-c2=ab,则角 C 的大小为 ___3_____.
解析 (1)因为 c<b<a,所以最小角为角 C. 所以 cosC=a2+2ba2b-c2=429×+74×8-4 133= 23, 所以 C=π6,故选 B.
(2)已知 a-b=4,且 a>b,且 a=b+4,又 a+c=2b, 则 b+4+c=2b,所以 b=c+4,则 b>c,从而 a>b>c,所以 a 为最大边,A=120°,b=a-4,c=a-8.
解 利用边的关系判断, 由正弦定理,得sinC=c,
sinB b 由 2cosAsinB=sinC,得 cosA=2ssininCB=2cb, 又 cosA=b2+2cb2c-a2,∴2cb=b2+2cb2c-a2,即 a=b.
又(a+b+c)(a+b-c)=3ab,∴(a+b)2-c2=3ab, ∴b=c, 综上 a=b=c,∴△ABC 为等边三角形.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解三角形(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解三角形(含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解三角形【编著】黄勇权【第1题】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且sinC bsinBasinA = 3a32 sinB + c求:角C 的大小【第1题】答案:已知:sinCbsinB asinA += 3a 32 sinB + c等号左边:因为分子、分母每一项含有sin ,故用正弦定理,将sin 替换成边即:cb *b a *a += 3a 32 sinB +c 特别提示: 等号右边的sinB 不能换成边b , 这是因为sinB=R 2b ,这样就会多出R 21,等号两边同时乘以ca 2+b 2 = 3ac 32 sinB +c 2将c 2移到等号左边,a 2+b 2- c 2 = 3ac 32 sinB由于等号左边是a 2+b 2-c 2,只能构建cosC ,故等号两边同时除以2ab ,这一步非常重要。

2a b c b a 222-+ = b 3c 3 sinBc osC = b 3c 3 sinB等号右边,左边分子含c ,分母含b ,故用正弦定理把c 、b 换成sinC ,sinB 这一步非常重要,很多同学想不到,因此就解不出来。

c osC = B sin 3sinC 3 sinBc osC =33 sinCtanC= 3 即C=60°经典技巧:对于正弦定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其实,在运用正弦定理将sin与对应边换时,一定要遵循能够消除2R为原则。

例如1:acosB+bcosA=2c 【能用】由正弦定理:a=2RsinA,b=2RsinB,c=2RsinC代入上式,2RsinA*cosB+2RsinB*cosA=2*2RsinC因为每一项都有2R,故能消除2R,化简:sinA*cosB+sinB*cosA=2sinC所以能用正弦定理。

例如2:bcosA+sinB=3c 【不能用】由正弦定理:b=2RsinB,c=2RsinC代入上式,得:2RsinB*cosA+sinB=2RsinC*3因为第二项不含2R,无法消除2R, 所以不能用正弦定理例如3:sin2A+sin2B=2sinBsinC 【能用】a b c(R 2a )2 + (R 2b )2 = 2 *R 2b *R 2c因为每一项都有(R 21)2,故能消除2R ,化简得:a 2 +b 2=2bc 所以能用正弦定理 例如4:acosB+bcosA=4bc 【能用】由正弦定理:a=2RsinA ,b=2RsinB ,c=2RsinC 代入上式,2RsinA*cosB+2RsinB*cosA=4b*2RsinC因为要消除2R ,所以只能代入一项,要么是b 或c 而等号右边化简后sinA*cosB+sinB*cosA=sin (A+B )=sinC所以我们只把c 换为sinC ,而b 不动。

高一数学教案解三角形5篇

高一数学教案解三角形5篇

高一数学教案解三角形5篇等腰三角形,看似简单平常,实则魅力无穷.许多关键问题三角问题与等腰三角形密切相关,形变解题中若能根据题意恰当构造,则可使一些三角问题别开生面地得以解决,更给人一种形象直观、流畅清晰、解法优美之感.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呢吧!高一数学教案解三角形1[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2中的图2。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说一说1、学生各自借助三角板或直尺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2、教师巡查练习境况。

3、学生展示练习,说一说为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2中的图2中的三角形需要进行分类,动手前先观察这些三角形的特点,然后小组讨论怎样分后?2、汇报:进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观察具体来说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来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共同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观测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互助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这样三角形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透露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菱形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矩形是等边三角形。

讨论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四、填一填:24、25页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五、练一练:第1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重新考虑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总算是九个锐角三角形。

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作三角形第3题:剪一剪。

六、完成26页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按边分类:高一数学教案可解三角形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一般性的三角形中作出中均它们.教学重点: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低.教学难点: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活动准备:学生预先剪好三种三角形,一副三角板.教学过程:过菱形的一个顶点A,你能画出它的对边BC的垂线吗?试试看,你准行!从而引出新课:1、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如图,线段AM是BC边上的高.∵AM是BC边上的高,∴AM⊥BC.做一做: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小组讨论交流.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正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3、议一议: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你能折出高德帕伦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画出它们吗?(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假脉一点吗?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小组讨论交流.结论:1、直角三角形的等腰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四边形的外部.4、练习:如图,(1)共有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2)高AD、BE、CF相对应的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AD=3,BC=6,AB=5,BE=4.则S△ABC=___________,CF=_________,AC=_____________.5、小结:(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中间层.作业:P127 1、2、3高一数学教案可解三角形3《三角形中位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中位线概念,理解中位线定理,会运用它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2.掌握添加辅助线解题的技巧.3.提高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二、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职员加以引导启发,在师生的共同探究活动中,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标准三、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分析: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学习是继学习-平行四边形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后的一个新内容,教材首先给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并与三角形中线加以区分,接着以同一法的思想探索出三角形中所位线定理,最后是利用中位线定理解答例一所给的环境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这个定理解决有关直线平行和也常线段倍分等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难点是定理的证明,关键在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这个定理解决有关直线平行和也常线段倍分等问题.四、教学内容媒体的选择和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打开学生的思路,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知识点《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知识点《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有2sin sin sin a b c R C===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B =A ==B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 第二章 数列 1、数列中与之间的关系:11,(1),(2).n nn S n a S S n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 ≥2,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a b A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11122n n n n n a a S na d -+=+= ⑸常用性质: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Λ,,,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③数列{}b a n +λ(b ,λ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④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n n ka pb + (k 、p 是非零常数)、*{}(,)p nq a p q N +∈、,…也成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的解三角形方法大全(总9页)

高中数学的解三角形方法大全(总9页)

高中数学的解三角形方法大全(总9页) 解三角形的题目在高一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以下是一些解三角形题目的技巧:
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当已知部分角度时,可以通过180度减去已知角度的和,得到未知角度。

2.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那么它们是相似的。

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可以通过已知的比例关系求解未知的边长或角度。

3.利用三角形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定理: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对应的角度,可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4.利用勾股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利用勾股定理(a²+b²=c²)求解未知边长。

5.利用海伦公式: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可以使用海伦公式(面积=√[s(s-a)(s-b)(s-c)],其中s为半周长)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6.利用角平分线定理:通过角平分线定理,可以求解三角形内部的角度或边长。

7.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高度比: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高度比来求解未知高度。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解三角形的技巧,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解题时,注意将所给的条件和已知信息合理应用,
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多进行练习和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解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引言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三角形的边长、角度以及面积等基本元素的计算和应用。

本文旨在总结解三角形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复习和参考的框架。

二、基本概念1. 三角形的边和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恒为180度。

- 三角形的外角:一个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 三角形的分类- 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性质1. 边长关系- 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 角度关系- 对应角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3.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内角均为60度。

-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底角相等。

-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90度,勾股定理适用。

四、解三角形的方法1. 边角互解-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未知边长和角度。

2. 正弦定理- 公式:a/sin(A) = b/sin(B) = c/sin(C)- 应用:适用于任意三角形,特别是边角不全知的情况。

3. 余弦定理- 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 应用:适用于已知两边及夹角的情况。

4. 三角形面积公式- 基本公式:Area = 1/2 * base * height- 海伦公式:Area = √(s*(s-a)*(s-b)*(s-c)),其中s为半周长。

五、解三角形的应用1. 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测量问题:利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如高度、距离的估算。

-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解三角形的方法进行结构计算。

2. 解题技巧- 选择合适的定理: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使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

- 转换思想:将问题转化为已知条件可解的形式。

六、结论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掌握其核心知识点对于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ppt课件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ppt课件

证明几何定理
如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可以通过面积公式进行证明
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利用面积公式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面积公式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1 2
计算物体的受力面积
在物理学中,经常需要计算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 投影面积或受力面积,可以通过面积公式进行计 算
计算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02 余弦定理
在任意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 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 倍。
0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1/2absinC,其中a、b为两边长,C为两边夹 角。
02
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正弦定理的推导与证明
推导过程
通过三角形的外接圆和正弦函数的定义,推导出正弦定理的表达式。
一些几何性质。
最值问题
通过解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求解一 些与三角形相关的最值问题,如最 大面积、最小周长等。
存在性问题
在数学竞赛中,有时需要判断满足 某些条件的三角形是否存在,这可 以通过解三角形的方法来实现。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计算其 各个面的面积,进而求出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解决光学问题
在光学中,经常需要计算光线通过某个形状的面 积或光斑的大小,可以通过面积公式进行求解
05
解三角形综合应用举例
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举例
已知两边求角度
通过正弦、余弦定理求解 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
三角形的面积
解决三角形中的边长问题
利用正弦定理求出三角形中的未知边长。
正弦定理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解决力学问题
在力学中,正弦定理可用于解决 涉及三角形的问题,如力的合成 与分解等。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1章 解三角形1.1.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1章 解三角形1.1.2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问题3] 你会利用向量求边AC吗? [提示] 会.|B→A|=3,|B→C|=2,〈B→A,B→C〉=60°. A→C2=(B→C-B→A)2 =B→C2-2B→C·B→A+B→A2 =22-2×2×3×cos 60°+32 =7. ∴|A→C|= 7,即边AC为 7.
数学 必修5
1.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步骤: (1)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余―弦――定→理 另一边 余―正 弦―弦 定――定 理―理 推→论 另两角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注意事项: (1)余弦定理的每个等式中包含四个不同的量,它们分别是 三角形的三边和一个角,要充分利用方程思想“知三求一”. (2)已知三边及一角求另两角时,可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也 可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解运算较复杂, 但较直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比较方便,但需注意角的范围, 这时可结合“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法则或图形帮助判 断,尽可能减少出错的机会.
6- 2
2,
故A=60°时,C=75°,c=
6+ 2
2或A=120°时,
C=15°,c=
6- 2
2 .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解三角形的方法及注意 事项
(1)解三角形时往往同时用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此时要 根据题目条件优先选择使用哪个定理.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 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复习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复习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复习一、知识点总结【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sin sin sin i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a b ii A B C R R==2cR =; ()2sin ,2sin ,2sin iii a R A b R B b R C ===;(iv )R CB A cb a 2sin sin sin =++++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b a ba C ⎧=+-⎪=+-⎨⎪=+-⎩ 2.推论: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3.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面积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a,b,c,1.111sin ()222a S ah ab C r a bc ===++= Rabc 4=2R 2sinAsinBsinC (其中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2.设)(21c b a p ++=,))()((c p b p a p p S ---=(海伦公式)【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1)π=++C B A (2) 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2cos 2sinC B A =+,2sin 2cos CB A =+; (3)若⇒>>C B A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若C B A sin sin sin >>⇒c b a >>⇒C B A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4)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 锐角三角形⇔三内角都是锐角⇔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最大角的余弦值为负值 (6)C ∆AB 中,A,B,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60=B .(7) C ∆AB 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 成等差数列,且a,b,c 成等比数列. 二、题型汇总题型1【判定三角形形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222222222是直角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钝角ABC 是钝角三角形是锐角a b c A a b c A a b c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注意:是锐角A ⇔ABC 是锐角三角形∆)(3) 若B A 2sin 2sin =,则A=B 或2π=+B A .例1.在ABC ∆中,A b c cos 2=,且ab c b a c b a 3))((=-+++,试判断ABC ∆形状.题型2【解三角形及求面积】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和它们的对边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例2.在ABC ∆中,1=a ,3=b ,030=∠A ,求的值例3.在ABC ∆中,内角C B A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c b a ,,,已知2=c ,3π=C .(Ⅰ)若ABC ∆的面积等于3,求b a ,;(Ⅱ)若A A B C 2sin 2)(sin sin =-+,求ABC ∆的面积. 题型3【证明等式成立】证明等式成立的方法:(1)左⇒右,(2)右⇒左,(3)左右互相推.例4.已知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求证:B c C b a cos cos +=.题型4【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概念:仰角 俯角 方位角 方向角 (1)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 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 (3)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3)①北偏东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②北偏西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③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例5.如图所示,货轮在海上以40km/h 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转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船在B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为110°,航行半小时到达C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是65°,则货轮到达C 点时,与灯塔A 的距离是多少?解三角形高考题精选1(06)ABC ∆的三个内角为A B C 、、,求当A 为何值时,cos 2cos 2B CA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高中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课件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得sin C=c·sinb B=8sin430°=1.
∵30°<C<150°,∴C=90°,
从而A=180°-(B+C)=60°,
a= c2-b2=4 3.
(2)∵A+B+C=180°, ∴A=180°-(B+C) =180°-(75°+45°)=60°. 又∵sina A=sinb B, ∴a=bssiinn AB=2×ssiinn 6405°°= 6, 同理,c=ssiinn CBb=ssiinn 7455°°×2= 3+1.
4.已知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先判断 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的作出解答.
(1)a=7,b=8,A=105°; (2)a=10,b=20,A=80°; (3)b=10,c=5 6,C=60°.
解析: (1)∵a=7,b=8,∴a<b, 又∵A=105°>90°,∴本题无解. (2)a=10,b=20,a<b,A=80°<90°, ∵bsin A=20·sin 80°>20·sin 60°=10 3, ∴a<b·sin A,∴本题无解.
【正解】 由正弦定理sina A=sinb B得
sin
B=bsian
A=6sin 2
30°= 3
2+ 4 2
6 =4(
3+1).
2
∴A=45°,b=4 6,c=4( 3+1).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已知△ABC中,a=2 3 ,b=6,A=30°,求B,C 及c.
• [思路点拨] 由题目已知条件,选用正弦定理 求出另一边对角的正弦,然后求解其他边、角.
[规范解答] a=2 3,b=6,a<b,A=30°<90°.
[提示] ∠C=90°,∠B=30°,a=2 3,b=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解三角形》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解三角形》PPT课件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由sina A=sinc C得,
c=assiinnAC=8×sinsin457°5°=8×
2+ 4 2
6 =4(
3+1).
2
∴A=45°,b=4 6,c=4( 3+1).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当B=60°时,C=90°, c= a2+b2=4 3; 当B=120°时,C=30°,c=a=2 3. 所以B=60°,C=90°,c=4 3或 B=120°,C=30°,c=2 3.
8分 10分
12分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解析: 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故①②均不正确; 由正弦定理可知,三角形一旦确定,则各边与其所对角的正弦 的比就确定了,故③正确;由比例性质和正弦定理可推知④正 确.
答案: B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1)已知b=4,c=8,B=30°,求C,A,a; (2)在△ABC中,B=45°,C=75°,b=2,求a,c,A.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得sin C=c·sinb B=8sin430°=1. ∵30°<C<150°,∴C=90°, 从而A=180°-(B+C)=60°, a= c2-b2=4 3.

新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第九章解三角形

新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第九章解三角形

章解三角形目录•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正弦定理及其应用•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特征,三角形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与分类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01三角形边长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02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03三角形外角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01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即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重合)。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02三边相等,三个内角都等于60°;三线合一(即任意一边上的中线、高及这边所对角的平分线重合)。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03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正弦定理及其应用正弦定理的推导与证明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定理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出来,即任意两边之比等于它们对角的正弦值之比。

任意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通过作高将任意三角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定理进行推导和证明。

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利用正弦定理可以求出已知两边和夹角时的第三边长度。

已知两角和夹边求第三角通过正弦定理可以求出已知两角和夹边时的第三角大小。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结合正弦定理和其他条件,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1 2 3利用正弦定理可以求解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如最大角、最小角、最长边、最短边等。

在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正弦定理不仅适用于三角形,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用于求解相关边长和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三角形解三角形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① 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C =②sin 2a A R =,sin 2b B R =,sin 2c C R = ③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a b c A B C++++=2R ④::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正弦定理:C ab S ABC sin 21=∆ 3.余弦定理:(1)A bc c b a cos 2222-+= ,222cos 2b c a A bc+-=;(2)B ac c a b cos 2222-+=,acb c a B 2cos 222-+=(3)C ba a b c cos 2222-+=,abc b a C 2cos 222-+=4.射影定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即投影的知识证明): (1)B c C b a cos cos += (2)A c C a b cos cos += (3)A b B a c cos cos +=5.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已知三角形两边以及一边的对角,假设已知A 角以及a 边、b 边,则由余弦定理得A bc c b a cos 2222-+= 即0cos 2222=-+⋅-a b c A b c ,得到一个关于C 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求解∆即可得到三角形解的个数(1)当0>∆时,C 的解就有2个不同的解,因此三角形便有两个。

(2)当0=∆时,C 的解就有2个相同的解,因此三角形便有一个。

(3)当0<∆时,C 的解就有无实数解,因此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6.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或者两边一角,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锐角、钝角、直角,等腰、非等腰)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由222cos 2b c a A bc+-=得,○1当0222>-+a c b 时,0cos >A ,∴⎪⎭⎫⎝⎛∈2,0πA ,∴ABC ∆为锐角三角形○2当0222=-+a c b 时,0cos =A ,∴,2π=A ,∴ABC ∆为直角三角形 ○3当0222<-+a c b 时,0cos <A ,∴,⎪⎭⎫ ⎝⎛∈ππ,2A ,∴ABC ∆为钝角三角形解三角形中需要注意:(1)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解三角形中采用的方法是“边化角、角化边”,也就是说我们一般要将所求的式子化成全部都是角的形式或者边的形式,利于我们采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题。

(2)正确选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我们一般遇到一次形式的式子以及带有比例的式子可以考虑使用正弦定理;如果遇到二次的式子或者通过边来求角的问题一般采用的是余弦定理。

(3)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余弦定理可以利用边来求角,但是正弦定理只可以得到角的正弦的比值,而不可以得到角的比值甚至具体的值。

(4)其次,我们在解题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等等。

(5).解题中利用ABC ∆中A B C π++=,以及由此推得的一些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变换的运算,如: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 7.三角形面积定理.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注意: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角之和大于2π.例题讲解1:在△ABC 中,若5:3:1::=c b a ,求CBA sin sin sin 2-的值.解析:由条件51sin sin ==C A c a ∴C A sin 51sin = 同理可得C B sin 53sin =∴C B A sin sin sin 2-=C CC sin sin 53sin 512-⨯=51- 2. (福建14)若△ABC 的面积为3,BC =2,C=︒60,则边AB 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由于△ABC 的面积为3,BC =2,C=︒60,所以133222AC =⨯⋅⋅,所以AC=2, △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AB=2.3. (辽宁17)在ABC △中,内角A B 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 b c ,,,已知2c =,3C π=. (Ⅰ)若ABC △的面积等于3,求a b ,; (Ⅱ)若sin 2sin B A =,求ABC △的面积. 解:(Ⅰ)由余弦定理得,224a b ab +-=, 又因为ABC △的面积等于3,所以1sin 32ab C =,得4ab =. ························ 4分 联立方程组2244a b ab ab ⎧+-=⎨=⎩,,解得2a =,2b =. ·············································· 6分(Ⅱ)由正弦定理,已知条件化为2b a =, ························································· 8分联立方程组2242a b ab b a ⎧+-=⎨=⎩,,解得233a =,433b =.所以ABC △的面积123sin 23S ab C ==. ····················································· 12分 4.(全国Ⅱ17)在ABC △中,5cos 13A =-,3cos 5B =. (Ⅰ)求sinC 的值;(Ⅱ)设5BC =,求ABC △的面积.解:(Ⅰ)由5cos 13A =-,得12sin 13A =, 由3cos 5B =,得4sin 5B =.所以16sin sin()sin cos cos sin 65C A B A B A B =+=+=.(Ⅱ)由正弦定理得45sin 13512sin 313BC B AC A ⨯⨯===. 所以ABC △的面积1sin 2S BC AC C =⨯⨯⨯1131652365=⨯⨯⨯83=.5. (重庆17)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223b c a bc +=+,求:(Ⅰ)A 的大小;(Ⅱ)2sin cos sin()B C B C --的值. 解:(Ⅰ)由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22233cos ,222.6b c a bc A bc bc A π+-====故所以(Ⅱ) 2sin cos sin()B C B C --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sin()1sin .2B C B C B C B C B CB C A A π=--=+=+=-==6. (湖北16)(本小题满分10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1,2,cos 4a b C === (Ⅰ) 求△ABC 的周长; (Ⅱ)求cos(A —C.) 解析:(1)∵22212cos 1444,4c a b ab C =+-=+-⨯=∴2c =.∴△ABC 的周长为a+b+c =1+2+2=5.(2)∵1cos ,4C = ∴22115sin 1cos 1().44C C =-=-=∵15sin 154sin ,.28a C A c ===∵,a c A C <∴<,故A 为锐角.∴22157cos 1sin 1().88A A =-=-= ∴71151511cos()cos cos sin sin .848416A C A C A C -=+=⨯+⨯=解三角形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ABC 中,b=3,c=3,B=300,则a 等于( )A .3B .123C .3或23D .22. 已知△ABC 的周长为9,且4:2:3sin :sin :sin =C B A ,则cosC 的值为 ( )A .41-B .41C .32- D .323.已知△ABC 中,a =4,b =43,∠A =30°,则∠B 等于( ) A .30°B .30°或150°C .60°D .60°或120°4.在△ABC 中,若BA sin sin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A > B. B A < C. A ≥B D. A 、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5.已知△ABC 中,AB =6,∠A =30°,∠B =120°,则△ABC 的面积为( ) A .9 B .18 C .93D .1836、在△ABC 中,已知bc c b a ++=222,则角A 为()A .3π B .6π C .32π D . 3π或32π7、在△ABC 中,若B b A a cos cos =,则△ABC 的形状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8.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有 ( )A .cosA>sinB 且cosB>sinA B .cosA<sinB 且cosB<sinAC .cosA>sinB 且cosB<sinAD .cosA<sinB 且cosB>sinA9、在△ABC 中,已知C B A sin cos sin 2=,那么△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正三角形10. 已知△ABC 的三边长6,5,3===c b a ,则△ABC 的面积为 ( )A .14B .142C .15D .15211、已知△ABC 的面积为23,且3,2==c b ,则∠A 等于 ( )A .30°B .30°或150°C .60°D .60°或120° 12、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3、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1<<x B .135<<x C .50<<x D .513<<x二、填空题13、在△ABC 中,若∠A:∠B:∠C=1:2:3,则=c b a :: 14、在△ABC 中,===B c a ,2,33150°,则b =15、在△ABC 中,A =60°,B =45°,12=+b a ,则a = ;b =16. 在△ABC 中,已知sinA ∶sinB ∶sinC=3∶5∶7,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等于________. 三、解答题17. 在△ABC 中,已知a-b=4,a+c=2b ,且最大角为120°,求△ABC 的三边长.18. (四川)在ABC ∆中,A B 、为锐角,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510sin ,sin 510A B ==(I )求A B +的值;(II )若21a b -=-,求a b c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