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一、加法和减法1.加法原理:利用加法原理解决问题,可以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加法运算,最后将这些结果相加即可解决问题。
2.加法口算:通过反复练习加法口算,培养孩子对数的感觉,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求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
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
4.减法的计算过程: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并将得到的差作为结果。
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加法与减法是相互辅助的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相互转化,帮助解决问题。
二、整百的加减法1.整百的概念:整百是指个位和十位都是零的整数,如100、200、300等。
2.整百加法:整百加法是指两个整百的数相加的运算。
3.整百减法:整百减法是指一个整百的数减去另一个整百的数的运算。
4.整百加减法的口算:通过反复练习整百加减法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整十的加减法1.整十的概念:整十是指个位为零的整数,如10、20、30等。
2.整十加法:整十加法是指两个整十的数相加的运算。
3.整十减法:整十减法是指一个整十的数减去另一个整十的数的运算。
4.整十加减法的口算:通过反复练习整十加减法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重换位加法1.重换位加法的概念:重换位加法是指这样一种加法,即将两个数的位数互换,再进行相加的运算。
2.重换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先将两个数的个位数互换,再将两个数的十位数互换,最后对应位上的数字相加。
五、进位加法1.进位加法的概念:进位加法是指这样一种加法,即相加时其中一位上的和超过9,就要向前一位进12.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从个位开始计算,如果其中一位的和超过9,则要向前一位进位,将超出的数逐位向前进位。
六、错位相减法1.错位相减法的概念:错位相减法是指这样一种减法,即减数与被减数的各位按位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结果。
2.错位相减法的计算过程:从个位开始计算,如果减数的一位大于被减数的对应位,就向前一位借位,进行相应的减法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本学期的数学课程,我们的小学二年级学生研究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以下是本学期我们研究的主要知识点:
一、数的概念:研究了“数”的概念,以及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数字、图形和文字等。
让学生学会用数字和文字来表示数,让他们明白数字的含义。
二、数的运算:研究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基本数学概念,如和、差、积、商等,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图形概念:研究了图形的概念,包括线、圆、矩形等,让学生明白图形形状和大小的概念,学会用文字来描述图形,并能用实物模拟图形。
四、图形的认识:研究了图形的组成,包括点、直线、曲线、多边形等,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如图形的边数、角数等。
五、图形的定义:研究了图形的定义,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定义,并能根据定义来判断图形是否符合要求。
六、图形的运算:研究了图形的位置运算,包括移动、旋转、缩放等,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操作,学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图形的操作。
以上就是本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我们的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各种基本概念,而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期中考试中,他们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最好证明。
未来,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定能够轻松应对期末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优质课教学课件
1、 填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20 ( 厘米 ).
一条跑道大约长60( 米 ). 小红的身高是1 1 )×1=1
( 4 )×4=16 3×( 5 )=15
6×5=(30),表示( 5 )个( 6 )连加. 4×3=(12 ),表示( 3 )个( 4 )相加.
2、商店里有15辆自行车,又运来18辆, 卖出了20辆,还剩多少辆?
15+18-20=13(辆) 答:还剩13辆。
3、王老师去书店买书,用去24元, 还剩6元,她带了多少钱?
24+6=30(元) 答:她一共带了30元。
4、公路边种了两排树,每排12棵, 一共种了多少棵?
12+12=24(棵)
答:一共种了24棵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
期中复习
一、 口算题
58﹢7﹦65 60- 25﹦35 6 × 5 =30
23﹢8﹦31 5 × 2﹦10 4 × 6﹦24
2 × 3﹦6 6 × 6﹦36 1 × 4﹦4
3× 4+2﹦14 2+3 ×3=11 8-2 ×3=2
12
9
6
二、竖式计算
24+9+8= 30-19+10=
90厘米 8米 30厘米 4米 40厘米 75厘米 1米 50厘米 60厘米 37厘米 1米 100厘米
加法: 乘加: 乘减:
2+2+2+2+1=9
2×4+1=9 2×5-1=9
五、列式计算 1、 6与3的和是多少? 6个3相加的和 是多少?
6+3=9 3×6=18
2、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 积是多少?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一、整数的加减法1. 完成横式的加减法计算2. 表示正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 利用数轴表示整数的位置4.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二、三角形和四边形1. 辨认三角形和四边形,并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 认识各种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的特点和性质3. 利用给定的信息,判断和画出相应形状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三、图形的描述和分析1. 辨认和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等)2. 分类和组合图形,了解图形的相同特点和不同特点3. 利用图形的特点描述、比较和问题求解四、时间和日期1. 认识日历和钟面,理解时间和日期的表示方法2. 计算和比较时间长度,理解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概念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解决有关时间和日期的问题,如计算时间间隔、推测日期等五、数的概念和数的排序1. 大小数的认识和表示,理解数的大小关系2. 利用算数和连线等方法比较大小数的大小3. 数的排序,理解顺序的规律,进行数的排序练习六、单位和度量1. 认识常用的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单位(米、升、克等)2. 利用适当的单位进行度量,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单位和度量的知识进行计算七、二位数的数和计算1. 了解和认识二位数的数,如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2. 用竖式计算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3. 利用数的大小关系解决二位数的问题4. 进一步应用二位数的数进行简单的应用计算八、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2. 用图形和实物表示分数,进行分数的读写3. 进行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九、数据的整理和统计1. 辨认和收集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制作简单的图表,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3. 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推测和预测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最新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打印版)打印版.doc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1米-40厘米 =60厘米1-40 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 顶点 边 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docx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整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整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口算我最快。
380-200=______ 28÷4=______ 43+50=______ 6×7=______ 87-55=______ 21÷7=______ 37+45=______ 71-26=______2. 直接写出得数。
3×6= 63÷7= 28+12=8×2= 3×5= 48÷6=32÷4= 45-8= 49÷7=3. 直接写得数。
5×4= 4×4= 1×6= 3×2= 5+4=20+8= 3×5= 6+3= 2+4= 5×2=1×5= 3×3= 5×5= 6×4= 28-20=4. 口算我能行。
8×4=______ 32÷4=______ 4×9=______ 56÷8=______ 14÷7=______ 27÷3=______ 81÷9=______ 16÷2=______ 54÷6=______ 4×9=______ 35÷5=______ 3×7=______9×9=______ 6×8= ______ 56÷8=______ 2×9=______5. 直接写出得数。
72÷9= 6×7= 6+3÷3= 27÷3=56÷7= 9+57= 12-4÷2= 82-9=5900-2000= 1600-700= 120+50= 54÷6=二、根据题意填空。
【2020】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二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各单元复习提纲.doc
二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各单元复习提纲一、认识长度单位:1、长度单位有:米(m),厘米(cm)测量物体的方法:(1)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如果没有把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左端时,可以用物体右端对应尺的刻度减去左端对应尺的刻度。
(用大数减小数)例如:2、知道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会比较大小。
1米=100厘米二、认识线段:1、线段的定义: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就叫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会量线段、会数线段。
(要会用简便方法来计算线段的个数)例如:2、左图中一共有()条线段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三、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钝角、直角、锐角。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笔直的线组成的。
张开的角度越大这个角就越大,跟边的长短无关。
可以以扇子为例子。
)2、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来判断直角的方法。
能判断出角,会用三角板判断是不是直角。
(同样比直角大的就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家长不要教什么大于90度不大于90度,孩子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层次还是不能理解的。
)3、能用直尺、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四、10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
掌握的核心是:位数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难点:应用题和这些题的变型(尤其是注意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要搞清楚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然后再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复习100以内笔算加法、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注意:连减的算式是不能列简便竖式,只能用分步,列两个竖式。
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也不能列简便竖式,也要用分步,先算括号后算括号外。
)5、加、减法估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 □ 4-2 □ + 2 □4 6 4 9□ 9 □ 3-2 □ + 2 □3 2 6 1规律:加法,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大的,肯定不用进位;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小的,肯定是进位。
2020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长度单位有:米(m),厘米(cm)测量物体的方法:(1)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如果没有把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左端时,可以用物体右端对应尺的刻度减去左端对应尺的刻度。
(用大数减小数)例如:2、知道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会比较大小。
1米=100厘米一、认识线段:线段的定义: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就叫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会量线段、会数线段。
(要会用简便方法来计算线段的个数)例如:2、左图中一共有()条线段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钝角、直角、锐角。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笔直的线组成的。
张开的角度越大这个角就越大,跟边的长短无关。
可以以扇子为例子。
)2、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来判断直角的方法。
能判断出角,会用三角板判断是不是直角。
(同样比直角大的就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家长不要教什么大于90度不大于90度,孩子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层次还是不能理解的。
)3、能用直尺、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三、10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
掌握的核心是:位数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难点:应用题和这些题的变型(尤其是注意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要搞清楚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然后再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复习100以内笔算加法、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注意:连减的算式是不能列简便竖式,只能用分步,列两个竖式。
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也不能列简便竖式,也要用分步,先算括号后算括号外。
)5、加、减法估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 □ 4- 2 □ + 2 □4 6 4 9□ 9 □ 3- 2 □ + 2 □3 2 6 1规律:x k b 1.c o m加法,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大的,肯定不用进位;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小的,肯定是进位。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直接写得数。
6×2= 12÷3= 36÷6= 18÷6= 16÷4= 24÷6= 30÷6= 3÷3= 8÷2= 24÷4= 20÷5= 18÷3=2. 算一算,再比较大小。
1500-275______1781-932 614-218______712-334713+623______623+713 120+60______190-303. 细心算一算。
4. 直接写得数。
36⨯= 549÷= 71÷= 95⨯= 864⨯+= =÷88 123-= 84⨯= =÷218 324⨯⨯= 455+= 35⨯= 204÷= 76⨯= 2435÷+= =÷864 244-= 78⨯= 255÷= 7283÷÷=5. 直接写得数。
16÷4= 7×8= 35+55= 86-35= 48÷8=54÷6= 7×3= 5÷5=100-69=73-73=68-30=32-9= 30÷5= 85-70= 24÷6=28÷7= 54÷6= 17+13= 24÷4= 15÷3=二、根据题意填空。
1. 算一算。
3米5分米-8分米=______米______分米 4米-3分米=______米______分米1米-4分米=______分米 75分米-25分米=______分米填一填。
5厘米=______毫米 90厘米=______分米10分米=______米 8分米=______厘米2. 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
最新人教版二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本文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欢迎下载使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9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那就是让你画出一条长度是6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整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整版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口算。
7×6= 8×4= 9×9= 54+7=25-8= 4×7= 6×8= 8×9=8×7= 45+20= 5×6= 6×4=2×8= 6×3= 5×9= 7×7=5×7= 9×6= 8×1= 9×4=2. 直接写出得数。
9×7=72÷8=300+20=940-40=25+9= 8×8= 660-600= 700+5000=28-4= 54÷6=5×6=3900-900=45÷5= 7×8= 21-3= 4800-4000=3. 算一算。
6×7= 23+6= 3×8= 46-9=3×9= 7×8= 3×7= 17+8=7×9= 6×6= 8×5= 4×6=6×8= 7+9= 4×9= 24-7=7×7= 5×9= 35-8= 9×9=4. 直接写出得数。
÷=123÷=2728++=456374835+=88⨯==÷9÷=5496-+=⨯=66-=64-=07⨯=321883245. 口算。
6×8= 72÷8= 460+70= 880-800=46+42= 600-240= 370+300= 1900-700=二、根据题意填空。
1. 8999后面紧接着的3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 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__时,分针要走______大格。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米和厘米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要想1米=100厘米)二、线段1、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2、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
可以利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或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度。
3、常见物体的长度: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4、(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一条比9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那就是让你画一条长度是6厘米的线段。
6、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7、数线段可以先数出线段中间的间隔数,然后从这个数开始倒着依次加到1,相加的和就是线段的条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写一篇文档。
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写一篇文档。
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总结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的复知识点。
以下是重点知识点的概述:
数的认识
- 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识别图形和图像,研究认识0-100的数字。
- 数字的比较:研究使用“大于”和“小于”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加法和减法
- 加法的认识和运算:研究如何进行加法运算,并通过实际例子练加法运算。
- 减法的认识和运算:研究如何进行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例子练减法运算。
分钟和小时
- 时间的认识:研究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了解整点和半点的
概念。
- 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研究如何读准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三位数的认识
- 三位数的构成:研究三位数由百位、十位和个位组成的规律。
- 三位数的比较:研究如何比较三位数的大小。
简单的数列
- 数列的认识:研究数列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集合。
- 填写数列:通过观察规律,研究如何填写规定的数列。
三角形和四边形
- 图形的认识: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和特征。
- 图形的分类:研究如何将图形按照属性进行分类。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的复习知识点总结。
通过复
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
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建议收藏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一、认识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有:米(m),厘米(cm)
测量物体的方法:
(1)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如果没有把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左端时,可以用物体右端对应尺的刻度减去左端对应尺的刻度。
(用大数减小数)例如:
2、知道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会比较大小。
1米=100厘米
二、认识线段:
线段的定义: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就叫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会量线段、会数线段。
(要会用简便方法来计算线段的个数)例如:
2、左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三、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钝角、直角、锐角。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笔直的线组成的。
张开的角度越大这个角就越大,跟边的长短无关。
可以以扇子为例子。
)
2、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来判断直角的方法。
能判断出角,会用三角板判断是不是直角。
(同样比直角大的就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家长不要教什么大于90度不大于90度,孩子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层次还是不能理解的。
)
3、能用直尺、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四、100以内的加减法
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
掌握的核心是:位数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难点:应用题和这些题的变型
(尤其是注意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要搞清楚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然后再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
复习100以内笔算加法、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注意:连减的算式是不能列简便竖式,只能用分步,列两个竖式。
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也不能列简便竖式,也要用分步,先算括号后算括号外。
)
5、加、减法估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 □4
-2 □+ 2 □
4 6 4 9
□9 □3
-2 □+ 2 □
3 2 6 1
规律:
加法,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大的,肯定不用进位;
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小的,肯定是进位。
减法:凡是个位得数比被减数大的,肯定用退位;
凡是个位得数比被减数小的,肯定不用退位。
应用题
五、乘法
重点:熟背口诀(1~6的乘法口诀)
复习的重点是那些乘积相同的,或者其他比较特殊的口诀一定要熟记。
例如:哪两组数的乘积等于6、12、16、18、24、36
哪些乘数之积的个位数与这个乘数相同?哪两个数相乘小于这两个数相加?
那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相加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