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研究报告的撰写)【圣才出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填空题: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物质手段、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这四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为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各门学科共有的方法、哲学方法。
5、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具有推测的性质。
6、科学抽象中的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
7、科学抽象中的非逻辑方法包括: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类比方法。
8、“三论”方法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9、应用系统方法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关联原则、动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定量化原则、模型化原则。
10、系统理论方法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
二、名词解释:1、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验证,具有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事物现象的本质特性,必然联系或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是指用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去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
5、科学实验------源于生产实践,是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预定的认识目的,在严密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客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
6、科学观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
7、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客观事物及其过程,并对之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解决种种心理科学问题。
(NEW)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
同学您好,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我校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况,并进行分析,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我们特制定了如下 调查问卷。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认真填写,您的信息将对我们 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望您给予配合,谢谢您的参与!
年级: 年龄: 性别:
1您觉得自信吗?( ) A.非常自信 B.自信 C.有时不 太自信 D.常常感到自卑 2.您对自己的外貌满意吗?( )
A.非常满意 B.一般 C.不太满意 D.感到自卑
3您觉得自己的前途乐观吗?( )
A.是 B.不清楚 C.不是
4如果您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 )
A.知识 B.出身 C.财富 D.性格 E外貌
5我觉得我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 ) A.无所谓 B.一点点 C.很需要 D.我心理健康,不需要 6您业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 ) A.阅读课外书籍 B.体育运动 C.帮家里干活 D.娱乐玩耍 7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 A.无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8您是否认为自己经常不被关心?( )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9同异性在一起您感觉害羞吗?( ) A.无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0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 A.无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1您感到老师或同学歧视您吗?( ) A.常常感到 B.很少感到 C.没有感到 12您最不喜欢老师哪一种做法?( ) A.找家长 B.当众批评 C.罚站 13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 A.无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4您是否觉得家里的环境干扰您的学习生活?( ) A.一点也没有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②研究教育应用性问题采用的方法
教育应用性问题探讨的是教育实际中未解决的问题,寻求解决实际问题 的方法,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因此,研究教育应用性问题采用调查 法、访谈法和实验法较多。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与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程序和手段,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历史法、文献法等,用于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来研究这些变量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收集数据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了解和获取被调查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方面的信息,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目的。
4.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音像资料、网络文本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与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客观、量化的描述和推断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于对教材、政策文件等的深入解读。
5.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一种探寻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的研究方法,它只能发现变量间的相关性,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二、填空题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__________、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和撰写研究报告七个阶段。
(答案:提出研究假设)2.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根据其控制程度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__________。
(答案:控制观察法)3. _________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计算,从而揭示事物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
(答案:定量研究方法)4. 多元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用来探讨多个自变量对_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因变量)5.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参与并解决自身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其特点在于__________、合作性和改进性。
(答案:反思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主要目的是验证因果关系?(A)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历史法2. 在教育科研中,当需要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时,最适宜使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C)A. 实验法B. 文献法C. 调查法D. 历史法3. 对于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适合采用何种研究方法?(B)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行动研究D. 比较研究4.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果要考察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应采用哪种统计方法?(D)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方差分析D. 多元回归分析5.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所有研究都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B. 定性研究无法进行数据分析C. 实验研究不需要考虑伦理问题D. 文献法仅适用于历史学研究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ABCD)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文献法D. 比较研究法E. 讨论法2. 下列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有:(ACD)A. 研究过程中需遵循伦理原则B. 只有实验法才能探究因果关系C.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有优势,可结合使用D. 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E. 历史法只能应用于教育史研究3. 在教育科研中,可能涉及到的统计方法包括:(ABC)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回归分析D. 探索性因子分析E. 经验总结法4.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BCD)A. 独立性B. 反思性C. 合作性D. 改进性E. 预测性5. 教育科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ABCDE)A. 提出研究问题B. 查阅文献综述C. 设计研究方案D. 数据收集与分析E. 结果解释与报告撰写五、判断题1. 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实证为基础,所有的研究都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李秉德《教学论》笔记和课后题详解(方法论(一)——教学方法)【圣才出品】
第7章方法论(一)——教学方法7.1 复习笔记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1.教学方法的概念与意义(1)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思想和内容:①教学活动的双边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②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相互联系与作用。
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但二者绝不是机械的相加之和,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③教学方法的构成。
从宏观上可划分为:组织结构、逻辑结构和时空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教学方法本身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
逻辑结构是指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
时空结构从宏观上是指教学方法的结构是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
④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一种运动规律的规定性和活动模式,它规定人们按一定的行为模式去活动。
(2)教学方法的意义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因此,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1)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主要是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都具有脱离实际、死记硬背的性质,偏重于学生机械练习和记忆。
(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校课程中大量吸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的丰富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加快教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
这样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师清晰而连贯的讲授,还采用了演示、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接触实际,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能。
(3)当代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而且更新过程空前加快,这就要求教学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着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独立自学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填空题: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物质手段、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这四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为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各门学科共有的方法、哲学方法。
5、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具有推测的性质。
6、科学抽象中的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
7、科学抽象中的非逻辑方法包括: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类比方法。
8、“三论”方法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9、应用系统方法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关联原则、动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定量化原则、模型化原则。
10、系统理论方法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
二、名词解释:1、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验证,具有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事物现象的本质特性,必然联系或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是指用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去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
5、科学实验------源于生产实践,是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预定的认识目的,在严密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客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
6、科学观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
7、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客观事物及其过程,并对之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解决种种心理科学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填空题: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物质手段、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这四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为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各门学科共有的方法、哲学方法。
5、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具有推测的性质。
6、科学抽象中的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
7、科学抽象中的非逻辑方法包括: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类比方法。
8、“三论”方法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9、应用系统方法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关联原则、动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定量化原则、模型化原则。
10、系统理论方法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
二、名词解释:1、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验证,具有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事物现象的本质特性,必然联系或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是指用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去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
5、科学实验------源于生产实践,是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预定的认识目的,在严密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客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
6、科学观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
7、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客观事物及其过程,并对之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解决种种心理科学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本练习题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本练习题答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活动,它涉及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实践的深入探讨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本练习题的答案,这些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和撰写研究报告。
3. 如何确定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确定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通常需要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识别问题,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来界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最后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
4. 文献综述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领域的现有知识,识别研究中的空白和问题,为研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信息。
5. 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
6. 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需要根据研究设计和收集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或定性分析方法。
这可能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内容分析、主题分析等。
7. 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时应注意哪些要点?撰写研究报告时应注意清晰地表达研究问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同时,报告应该遵循学术规范,引用文献要准确无误。
8. 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包括哪些?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包括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确保研究的公正性、避免研究过程中的偏见和误导,以及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9. 如何评估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估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可以通过检查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和报告的清晰度来进行。
10. 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是什么?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在于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促进教育的创新和改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doc
1>文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ZZV■第四章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一、填空题: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比文献法更侧重于量化的分析。
2、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性质、内容加式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
3、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精读三种。
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 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搜集资料,计算机互联网。
6、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査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査找方式。
7、在内容分析法中,分析单位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
8、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9、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日期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10、相对而言,采用内容分析法时,研究者对分析材料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大多数内容分析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它们在研究前和研究后均无变化,易于进行重复研究。
二、名词解释:现代的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道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它包括纸面印刷品和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
2、零次文献----- 即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记录。
5、文摘 8、分析维度10、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者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
答:文献法的一般过程是:提出课题或假设 f 研究设计〜搜集文献〜3、一次文献 ------ 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 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李秉德《教学论》章节题库(主体论)【圣才出品】
第5章主体论一、选择题1.主体性教学主张,教学活动是发挥()的主体性的活动。
A.学生B.教师C.教师与学生D.成人【答案】C2.我国第一次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了教师的专业性及其重要作用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答案】C3.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行动研究B.教师学习C.教师教育一体化D.校本培训【答案】C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视为()。
A.职业B.专业C.事业D.以上三者都是【答案】B5.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发挥(),最终能让学生内化教师的外部言语。
A.元认知B.内部言语的作用C.教师调节D.交互性教学【答案】B二、简答题1.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时应确立哪些观念?答:应确立如下观念:(1)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2)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与教师、与其他学习者一道创造、开发自己的课程。
(3)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4)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社会生活经验中熔铸了儿童的精神与智慧。
2.教学中以“学生的自我活动”为主导地位属于哪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答:属于自主型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
要考虑到课题的难度、学生知识和能力前提、时间安排等等。
(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
教师要协助学生准备这些手段。
(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
教学时选择自主性学习活动有效的阶段,考虑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是否适宜等等。
(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师应针对这些困难提供可能的帮助。
(5)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3.你认为现代教师角色是什么,为什么?答:教师角色是指作为职业人的教师在学校这一社会共同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其所发挥的功能。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单元一了解教育科学研究1.如何理解教育科学研究?参考答案:在科学研究中,教育科学研究通常指对教育学一级学科及其所有二级学科的研究,即《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及其所下设的10个二级学科的所有研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修订版)中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及其下设的18个二级学科和学科群的研究都属于教育科学研究。
2.你所在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略。
(思路剖析)结合自己所学的学科,从自己所在学科的概念角度深入思考,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自己所在学科的深刻内涵。
因为一个好的学科定义往往能体现该学科的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要素。
3.查阅专业期刊,整理自己所在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
参考答案:略。
(思路剖析)在对自己所在学科的发展、研究内容等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可以从学科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学科著名的办学机构、学科主要学术期刊以及学科相关的主要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去梳理自己所在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
4.你比较喜欢哪方面的研究?参考答案:略。
(思路剖析)可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喜欢学习的科目、阅读的倾向、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单元二组建研究团队1.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建立研究团队,为什么?参考答案: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团队强调集体绩效,作用也往往是积极的,其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并且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
此外,真正从事教育研究,要具备拥有一个精诚团结的研究团队、足够的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条件。
科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团队性的工作,尤其是重大的科研攻关往往都是集团队力量完成的。
(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2.你认为怎样管理好研究团队?参考答案:略。
单元三文献调研1.检索文献,为什么要使用检索工具?参考答案:略。
李秉德《教学论》笔记和课后题详解(反馈论(一)——教学评价)【圣才出品】
第 11 章 反馈论(一)——教学评价
11.1 复习笔记
一、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1.评价的构成与价值取向 评价从其本质上说是对评价对象作出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在评价活动中具有第一位的 重要作用,它受价值观的影响和决定,对评价的目的、标准和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等都起着 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对教学评价至关重要。正确的价值 取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因为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 取向,看教学过程能否促进学生个体的一般发展,进而通过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综 合地体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即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 (2)其次,要根据教学活动不同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着眼于教学活动的特殊价值。 认识性或认知性是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 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教学要通过学生主体特殊的认识活动促进其一般发展, 最终使学生学会发展,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和能力。 改革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迫切需要改变的首先是现行评价的 价值取向。
4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分析评价资料的方法 搜集来的评价资料需要经过整理分析后才能成为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分析 定量资料主要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此外,还有近年来比较受重视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4)价值判断的方法 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在进行价值判断时根据所选取用于对照的价值标准的不同, 价值判断的方法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①绝对评价是根据既定的客观标准,把评价对象与这一标准进行对照,判断其达到标准 的程度。这种方法也叫做标准参照评价,主要用来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②相对评价是将评价对象与其所在的同类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 的方法,也叫做相互参照评价。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评价对象与其自身过去的情况进行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方法, 又分为横段评价和纵段评价两种。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研究
笔记
内容
第章
研究
教育
方法
教材
教育 习题
科学
科学
法 复习 笔记
应用
现代
技术手段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李秉德所著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考生,也可 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研究方法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 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 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些国内外优秀 教材的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 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 资料。李秉德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权威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 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科学研究方 法》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 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配套教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部分章节增加了对原书重点内容改编而成 的习题和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本书的笔记整理了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参考书,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 感谢。本书基本遵循李秉德著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16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 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参考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 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实验法与追因法)【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有能影响实验的其它因素,特别是实验对象的原有水平,必须基本相同或相等。使各组均等 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随机取样法 这是按自然呈现的机会来分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抽签法。把参加实验的学生的名字或号数写在纸片上,混匀以后,按需要抽足各 组人数。 第二,排列法。先把参加实验学生的名字按笔划或汉诧拼音字母等方法,排成固定的顺 序,然后再按这个顺序每隔几个抽取一人,抽足各组实验需要的人数。 ②测量选择法 测量选择法是把参加实验的对象统统测量一下,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予以合理的选择 不分配。为了使各组均等而编制或采用的测验,必须合乎实验因子的要求。 ③逐个分配法 按照一定的有关标准,对实验对象一个一个地迚行考查,然后将每两个(或三个)情况 相同的对象分别分配到两个(或三个)丌同的组中。由亍每次分配的对象都是相等的,那么, 由他们分别组成的组别也是相等的。 (3)等组实验法的优点 ①由亍两个丌同的实验因子是在两个丌同的组里施行的,实行等组法可以免去这一个实 验因子对亍那一个实验因子的转移影响。 ②等组实验法可以避免在单组法中出现的前后测验单位实质上丌相等的情况。 3.循环实验法或轮组实验法
这样的排列方法使每一个实验因子丌但在各组中循环了一遍,而且在实验次序的每一个 地位上也都循环了一遍。这就丌至亍使某一实验因子由亍总是排列在最先、最后或中间而蒙 受有利或丌利的影响。
(2)循环法和单组法、等组法比较的优点 ①循环法可以减少无关的混杂因子的影响。 ②在循环法中,由亍各个实验因子的次数加多,可以使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增加。 ③循环法丌必要求各组均等,因而省却均等组别的麻烦。 总乊,以上三种实验方法各有利弊。单组法容易实行,但所受条件限制太严格,尤其是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内容分析法)【圣才出品】
第12章内容分析法1.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试想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与缺点?答: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分别分析如下:(1)内容分析法的特征①明显的传播内容指任何形态的,可以记录,可以保存,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任何形态,包括文字记录形态和非文字记录形态中的声音、影像、形体动作等多种形态。
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内容分析是要通过对直接内容的分析来研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反应和效果。
②客观性指内容分析过程中,是按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判断并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根据客观事实再作出分析描述。
③系统性指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记录分析。
④量化指内容分析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表示,如用次数分布,各种百分率或比例、或然表、相关系数等来描述。
(2)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①内容分析法的优点第一,内容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不会引人注目,即研究者可以观察研究对象而不被观察,因为这些要分析的内容不会受到研究者影响。
第二,内容分析法在分析观察与访谈资料方面极为有用。
第三,研究者能够考察纪录,以获得早期社会数据的知觉。
因此,不会受限于目前研究事件的时间与空间。
第四,对内容的逻辑进行分析以获得事实,就时间与资源而言,和其它的方法比较,是一种比较简单和经济的方法。
第五,所需数据便于取用,它们可以让研究者在需要或想要资料的时候轻易取得。
第六,允许其它的研究者复制研究。
即使是现场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录下节目作为往后重复分析之用。
第七,特别适用于长时间研究的纵贯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趋势探究。
②内容分析法的缺点第一,内容流于主观文献资料由不同人士撰写,但有时给予各种原因,撰写过程易流于主观。
并且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生活与时代观点,在过去特定的时间内被认为是重要的东西,今日可能被视为琐碎的东西。
相反地,今日被认为是重要的东西,在过去可能不被认为是可用的东西。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三论”与教育科学研究)【圣才出品】
第16章“三论”与教育科学研究1.学习了“三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之后,你对教育上的某个或某些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与考虑?答: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现代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
它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前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对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学习了“三论”以后,针对课堂教学问题,我的认识有如下几个方面:(1)“三论”的四个基本观点第一,系统的观点。
把事物(对象)看成是一个由若干部分构成的系统,是一个整体。
对这个系统要研究各部分功能上的联系,注重整体效应,追求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无论是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这样进行研究。
第二,信息的观点。
即将系统有目的的运动视为一个可控的信息过程,由于信息流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反馈信息的畅通,保证了系统实现有效的调控而达到预定的目标。
第三,反馈的观点。
即控制系统将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使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的动态平衡之中,朝着预定的方向进行。
这是反馈信息最重要的作用。
第四,调控的观点。
就是对系统实行最优控制,根据反馈原理,调整各部分功能,以达到系统的最佳状态,最优效果。
因此,“三论”是从信息角度研究系统的功能,利用反馈原理,实现最优的调控,取得最佳效果。
(2)“三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把课堂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组成;其次,把课堂教学看作是教师—知识媒体—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具体在应用中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信息变换原则即我们平常所讲的教师备课。
知识作为一种信息,它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纽带,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输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吃透教材的备课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基础、能力高低等具体情况将书本的知识重新优化组合,变换成传输状态的信息而输送出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综合性信息传输的原则即我们平常所讲的施教方法和讲课技巧问题。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表列法与图示法)【圣才出品】
第11章表列法与图示法1.根据某一学校各年级男女学生数,编制一统计表,并绘制一复合条形图。
答:(1)某小学1981年上半年在校学生男女生的人数分配表:(2)绘制复合条形图:根据上表资料,先画一直角坐标,在纵轴上划比度,确定l公分相当于40人,6公分代表240人。
以横轴为基线,然后在基线上画条形。
条宽必须相等,条与条间距离以不大于条宽、不小于条宽的二分之一为宜。
以条的高度代表人数。
绘制复合条形图如图所示:2.根据表11.12某县1980年高中毕业生293人的升学就业情况的各项百分比,绘制一圆形图。
答:(1)圆形图:是用以说明总体结构的图形。
通常适用于绘制条形图的资料,并且各项数据之和恰为100%者,都可用圆形图表示。
它是以圆的总面积表示事物或现象的总体,用其中各扇形表示总体各个组成部分的百分比。
圆形图的绘制方法如下:①确定图的位置。
圆形图在一张纸中的位置应该在图的上下左右都留有空白,在图的下边要留有足够写标题、附注的地方。
②计算图内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和各扇形面积的圆心角度数,扇形面积与其圆心角度数成正比。
全圆共360o,则百分之一的圆面积与其相应的圆心角是,把构成总体各部分指标(百分比)乘以3.6o,便得出各扇形应占的圆心角度数。
③画一适当的圆。
根据总体的情况,也可用同一圆心画一小圆,其大小足以书写合计数和单位为适度。
④根据各项目(扇形)应占的度数,以第一象限的纵轴或第二象限的横轴为基线,用量角器沿时钟的方向,由大而小排列或按相比较事物的固有顺序排列,画定各项目的分界线,将全圆分为若干个扇形。
⑤图中各部分用线条分开,注明简要文字及百分比;也可用不同斜线或不同颜色将图中各部分分开。
如果不在图中注明文字和百分比,亦可以用图例来表明图中各部分内容。
(2)根据上表可绘制圆形图如下:某县1980年高中毕业生293人的升学就业情况的各项百分比。
李秉德《教学论》笔记和课后题详解(课程论)【圣才出品】
李秉德《教学论》笔记和课后题详解(课程论)【圣才出品】第6章课程论6.1 复习笔记⼀、课程的意义、地位和历史发展1.课程的意义在中⽂中,课程的最初含义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在英⽂中,课程⼀词的词源意为跑道,后引申为学业进程或教学进程。
课程的定义: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标体系,是教学和学⽣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1)历史上对于课程的界定①课程即教学科⽬从我国古代的课程“六艺”以及西⽅中世纪的课程“七艺”来看,⼈们把课程视作教学科⽬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
⽽最早采⽤“课程”⼀词的斯宾塞,也是从诸学科的⾓度来探讨问题。
②课程即学习经验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观点。
杜威认为⼿段和⽬的是同⼀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课程不是预先决定的⽬的,⽽是学⽣的学习经验。
⽬前,西⽅的⼀些⼈本主义课程论者都趋向于这种观点,开始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
③课程即⽂化再⽣产鲍尔斯和⾦蒂斯是这⼀观点的代表⼈物。
他们认为,课程事实上都是某种社会⽂化的反映,学校的教育职责是要再⽣产对下⼀代有⽤的知识和价值。
也就是说,课程是“从⼀定社会的⽂化⾥选择出来的材料”。
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巴西的弗莱雷是这⼀主张的代表。
该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适应或顺从于社会⽂化,⽽是要帮助学⽣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建议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关⼼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
(2)美国学者古德来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①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②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③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④实⾏的课程,是指在课堂⾥实际展开的课程;⑤经验的课程,是指学⽣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2.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1)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受教育⽬的的制约,⽽课程的内容⼜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教学⽅法、⼿段和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在很⼤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研究报告的撰写
1.怎样理解研究报告结构形式的共同性和多样性?
答:研究报告的结构是研究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结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安排。
一篇文章要层析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构成状态。
(1)研究报告结构形式的多样性
不同的研究工作,选题不同,研究方法,研究过程,逻辑推理和所得的结果不同,所撰写的研究报告采用的格式、体例、写法也允许不同。
比如学术论文,有的论文由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六个部分组成。
而内容完整、分量大的学位论文,有的则分为题目、作者、目录、摘要、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志谢、附录等十二个组成部分。
(2)研究报告结构形式的共同性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版物的数量浩繁,研究文章越来越多,文献产生量极大。
由于文献的数量如此之多,研究人员没有时间从头到尾读完所有的研究报告,他们一般是有选择地快速读完某些章节,主要是摘要、前言和结论部分,至于文章的细节,待以后需要时再去详读。
为此,研究报告最好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格式,以便于查阅。
人们从大量研究报告的格式中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出研究报告表达方式的共同特点,形成了今天大家常用的研究报告结构形式,即所谓“老三段”。
各种论文的写作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包含了
前言、正文、结论这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
研究报告习惯格式的沿用,并不能限制文章结构形式的创新。
研究报告的结构依然可以根据内容和体裁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
2.撰写研究报告应抓住哪些基本环节?掌握哪些写作技巧?
答:在研究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研究者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这时,就需要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环节和写作技巧分别介绍如下:
(1)草拟详细的写作提纲
撰写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必须先筹划好文章结构,草拟好提纲。
拟定报告撰写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构思的过程。
在草拟提纲的过程中,要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比较、提炼,精选最有价值的论点和论据。
(2)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研究报告的撰写主要是对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前言、正文和结论)及三个次要部分(即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撰写,其撰写要求分别阐述如下:
①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必须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其命题必须做到确切、中肯、鲜明、简练、醒目。
要应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组合,以概括全篇内容,并能引人注目。
同时,为了便于更充分地表现主要内容,也可以加上副标题。
②署名
撰写研究报告,特别是供发表的报告,必须签署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单位。
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研究报告负责,并记下他们为发展科学事业所立下的功劳,给予他们应得的荣誉。
③前言
前言是研究报告的序言,不同的报告其前言有所不同,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学术论文的前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方法,计划解决的问题,在学术上的意义等。
一般供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前言部分要力求简单扼要,直截了当。
第二,调查报告的导言部分,应说明调查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简单交代调查的过程、结果及其意义。
第三,经验总结报告的情况概述部分,应简要叙述总结工作的时间、背景,取得的成绩和效果。
第四,实验报告的前言部分,必须交代实验的目的、实验对象、时间和方法、实验要达到的结果。
④正文
正文部分是研究报告的主体,它体现了研究报告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正文部分必须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整个研究过程中观察、测试、调查、分析的材料,以及由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
撰写正文,首先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
并以观点为轴心,贯串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此外,正文部分还可以采用若干表、图、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情节,使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⑤结论
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是整篇报告的归宿,它必须指出已经解决以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结论部分要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因此撰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
⑥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撰写研究报告引用别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时要注明出处,它既能反映出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研究报告的科学依据,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
第一,引文注释
它分为页末注、文末注、文内注和书后注四种。
页末注是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是在段落的后边或在每一篇文章后面,编制一个顺序,依次加以注释;文内注一般用小号字体,穿插在引文后面;书后注是把注释安排在全书最后。
引文注释应按引文出现先后顺序标明数码,然后依次加以注释。
注释内容除了材料出处外,还可以对所引用的材料加以说明,也可以对引用材料中的术语、专用名词进行解释。
第二,参考文献
重要论文的篇末往往还附有参考文献,它是指和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
每一项文献应写明著者姓名、书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出版地点。
⑦“摘要”和“志谢”
第一,摘要。
对于字数多,篇幅大的研究报告,要在文章的前面加写一段“摘要”。
研究报告的摘要必须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起到文章的简要介绍的作用,并让读者产生阅读全文的兴趣。
摘要的文字要求准确精练、简短扼要,它应是能够单独存在的完整的短文。
第二,志谢。
指对曾经指导过研究工作或论文撰写,参加过某些工作,对研究工作提过有益的建议或提供便利条件,而没有在文章中署名的同志,要在文章的后面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3)修改定稿
研究报告初稿写好后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
研究报告的修改首先要经过反复审阅,文章写完后还必须回头认真修改,自认为满意后,还应当请人批评,再行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成为一篇同行承认的好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