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戏剧基础知识简介
高一语文《雷雨》学习要点

高一语文《雷雨》学习要点《雷雨》学习要点一、学习要点1、戏剧常识介绍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我们这里所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
舞台说明是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2、关于曹禺曹禺(1910——1996),中国著名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入南开大学,第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
1933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
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3、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雷雨戏剧知识

戏剧知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的要素:包括戏剧语言、戏剧冲突、人物。
(2)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分析戏剧矛盾冲突要抓住:冲突中的人物关系、冲突中的人物性格、冲突中的人物人生观、冲突中的人物阶级性、(3)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
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第三,丰富的潜台词;第四,易懂、上口。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
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
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比如《雷雨》开头对故事时间和舞台气氛的说明,课文当中对有关人物动作、神态的说明,等等,不仅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刻地表现主题。
(4)戏剧的分类按照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内容的性质——悲剧、喜剧、正剧按照题材——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按照主题、情节——情节剧、社会问题剧、心理剧等(5)《雷雨》人物关系图。
巜雷雨》主要内容

巜雷雨》主要内容《巜雷雨》是一部中国现代京剧剧目,由巜雷雨》三和局团创作。
该剧于1958年首演,是中国京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从剧情梗概、主要人物、表演风格、广泛影响等方面对《巜雷雨》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阐述。
剧情梗概:《巜雷雨》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中国乡村。
故事以山村世家的儿子聂小倩与出外求学的黄才娥之间的爱情纠葛展开。
黄才娥被父亲许配给聂小倩之哥聂天王,然而黄才娥却与聂小倩相爱。
聂小倩为了对抗这个闹剧,选择了出走,并成为了著名的大款影子伴舞演员。
而黄才娥在与聂天王的不幸婚姻中迎来了一个女儿。
多年后,聂小倩和黄才娥的儿子聂小兰在一次戏曲比赛中意外相遇,他们通过一系列曲折的事件,揭开了当年的谜团,最终聚集在一起,情节充满悲情和戏剧性。
主要人物:聂小倩:《巜雷雨》中的女主角,山村世家的儿子,同时也是黄才娥的情人。
她为了爱情选择了出走,成为了大款影子伴舞演员,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才娥:《巜雷雨》中的另一位女主角,被父亲许配给聂小倩的哥哥聂天王。
然而她与聂小倩相爱,最终在与聂天王的婚姻中迎来了一个女儿。
她的坚强和婚姻的困境为故事增加了一层复杂性。
聂天王:《巜雷雨》中的男主角之一,也是聂小倩和黄才娥的哥哥。
他是山村世家的子弟,最终成为了聂小兰的父亲。
他对黄才娥的爱与对家庭的责任之间的矛盾为故事增加了冲突和张力。
聂小兰:《巜雷雨》中的男主角之一,聂小倩和黄才娥的儿子。
他与聂小倩之间的父子之争成为了故事的核心。
他对自己身世的追问和对聂天王身份的怀疑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紧张感。
表演风格:《巜雷雨》的表演风格融合了京剧的传统元素和新时代的创新。
剧中表演者以才艺高超的嗓音和身段表达人物情感和剧情发展,他们还通过京剧脸谱、妆容和服饰等强调了角色性格的差异和特征。
广泛影响:《巜雷雨》作为中国剧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京剧作品,其在戏曲界的影响力是非常显著的。
它的故事深情浓烈、情节曲折,让观众对京剧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兴趣。
雷雨-戏剧相关常识

戏剧的种类
•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Fra bibliotek剧、歌剧、 舞剧、诗剧、电视剧、街头剧等;
•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 喜剧、正剧等;
•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 剧等。
•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戏剧的概念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 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通 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 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 、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 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 (旁唱)等。
戏剧的要素和特点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 台词等。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
• 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 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 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 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 世界三大古剧。
《雷雨》概述

《雷雨》概述
《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的《文学季刊》。
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
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的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雷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戏剧性。
它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腐朽顽固和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同时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此外,作品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以及命运对人的无情捉弄。
《雷雨》是中国话剧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它以其深刻的主题、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观众和读者,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雷雨》+戏剧基础知识简介

《雷雨》导学案教学目标①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②了解戏剧冲突,分析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性格。
戏剧基础知识简介一、定义及其特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几个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戏剧不能像小说那样从容不迫地多方面展现生活的矛盾斗争。
戏剧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置人物于矛盾斗争漩涡之中,通过尖锐、激烈的冲突来现实人物性格。
戏剧不能完全按照生活中矛盾斗争的自然形态来表现,而应该使矛盾冲突的进程更加集中,提出矛盾、发展矛盾、激化矛盾、解决矛盾的进程必须在一小时或二、三小时之内完成。
因此,戏剧必须在生活的长河中选择那些矛盾冲突最尖锐、人物思想感情最激荡的部分,构成合情合理、层次分明而又真实可信、引人入胜的情节。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曹禺戏剧《雷雨》

1941年,曹禺写下了《北京人》。它通过曾家三代人的自我 沉沦,以及远古北京人、未来北京人和以曾家为代表的现实 北京人的对比,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挖掘了封建阶级必然走向 没落与崩溃的根本原因。 2018/11/4
……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 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 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侍 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 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 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
戏剧片段欣赏
《雷雨》故事人物性格分析:
侍萍 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正直、善良、有骨气、有
…… 蘩漪:(爆发,眼睛射出疯狂的人)你有权利说这种话么? 你忘了就在这屋子,三年前的你么?你忘了你自己才 是个罪人;你忘了,我们——(突停,压制自己,冷 笑)哦,这是过去的事,我不提了。(萍低头,身发 颤,坐沙发上,悔恨抓着他的心,面上筋肉成不自然 的拘挛。她转向他,哭声,失望地说着)哦,萍,好 了。这一次我求你,最后一次求你。我从来不肯对人 这样低声下气说后,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我,这家我 再也忍受不住了。(哀婉地诉出)今天这一天我受的 罪过你都看见了,这样子以后不是一天,是整月、整 年地,以至到我死,才算完。他厌恶我,你的父亲; 他知道我明白他的底细,他怕我。他愿意人人看我是 怪物,是疯子。萍! ……
戏剧片段欣赏
…… 周萍 :(心乱)你,你别说了。 蘩漪 :(急促地〕萍,我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可 信的人,我现在求你,你先不要走—— 周萍:(躲闪地)不,不成。 蘩漪:(恳求地)即使你要走,你带我也离开这儿—— 周萍:(恐惧地)什么。你简直胡说! 蘩漪:(恳求地)不,不。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 (不顾一切地)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 儿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热烈地)只要你不离 开我。 周 萍:(惊惧地望着她,退后,半晌,颤声)我——我怕你 真疯了! ……
雷雨文学常识

雷雨文学常识
雷雨文学常识是指与中国戏剧《雷雨》相关的文学知识。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于1934年首次演出。
该剧以农村地主家庭的婚姻家庭纠纷为背景,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破裂。
以下是《雷雨》的一些文学常识:
1. 内容概述:《雷雨》以贡家兄妹贾铨和贾世忠的命运展开,通过他们与家族成员以及外来人物王仁奎、刘勇的交错纠葛,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的悲剧命运和封建伦理道德关系的破裂。
故事以雷雨之夜为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现实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2. 人物塑造:曹禺通过对各个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如贾铨的理想主义、儿女情长和对自由的追求;贾世忠的势利心和自私欲望;王仁奎的革命热情和对正义的追求等。
3. 话剧形式:《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杰作,采用了自由体的结构和表演形式,注重角色的内在冲突和情感表达。
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局限,对话语和舞台动作相辅相成,奠定了中国话剧发展的基石。
4. 社会批判意义:《雷雨》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不合理,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社会压迫进行了批判。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
5. 文化影响:《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之作。
它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启了中国话剧的新时代。
总之,雷雨文学常识涵盖了曹禺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话剧形式以及其对社会的批判意义和文化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雷雨戏剧资料

戏剧基本常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内容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剧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变换不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5、戏剧分类:(1)、按照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雷雨》

作家本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 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分析鲁大海形象
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 样同周朴园斗争的?
1、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血淋淋的发家史; 2、顽强地跟周朴园的打手们“还手”对打; 3、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鉴赏戏剧方法:
1、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 3、揣摩人物语言
戏剧冲突
《雷雨》集中 地表现了周、 鲁两家以爱情 的、血缘的、 阶级的复杂关 系为内容的尖 锐矛盾冲突。
时
间
地 点
事
情
三十多年前
无
锡 锡 乡
三十年前除夕 无 三十年来 外
三十年来
从前 最近
周公馆
哈尔滨 矿 上
三十年的恩怨 (爱情的纠葛)
种类:《雷雨》 话剧——多幕剧——现代剧——悲剧——舞台剧
雷雨
曹 禺yú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曹禺,现代著名的戏剧家。
•《雷雨》,中国现代话剧 成熟的标志。
•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 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创作《雷雨》 时的曹禺
名家评《雷雨》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 确乎有了近代剧。 ——黎烈文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 ——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鲁侍萍 就是他!他现在跟你完完全全是两样的 人。 (暗示下来的情节:鲁大海是不会跟周朴 园妥协的)
(1)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亲生儿子后,对大 海是什么态度?从他的态度,可看出什么问 题? (2)冲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戏剧鉴赏《雷雨》

戏剧鉴赏《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著名话剧,首演于1934年。
以下是对《雷雨》的简要鉴赏:
1.剧情概述:《雷雨》以20世纪初的南方小城为背景,通过揭示一个家庭的
秘密和矛盾来反映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的扭曲。
故事主要围绕着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展开,表现了她们在压抑和束缚下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挣扎。
2.文化背景:该剧在旧社会时期,社会风气保守、礼教束缚严重,女性地位低
下,家族观念深重的背景下展开。
曹禺通过剧中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对当时社会的陈规旧俗进行了批判,展示了女性在家族和社会压力下的困境。
3.人物形象: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且具有代表性,如女主角孟烟霞勇敢坚强、
追求自由;男主角孟文天代表封建家庭的权威和独裁;而其他家族成员则代表了不同社会角色和心态。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矛盾冲突,剧中展现了封建伦理道德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对抗。
4.主题思想:《雷雨》以家庭矛盾为切口,反映了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矛
盾。
其中探讨了女性地位、爱情、婚姻、权力等主题,并通过对人性的揭示来呈现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腐败。
作品中的雷雨象征着激烈的冲突和解放的希望。
5.艺术手法:曹禺在《雷雨》中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对白和象征意象等艺
术手法。
剧中对话语言精炼、生动,深入人心,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同时,剧本中富含象征意象和隐喻,使整个戏剧更具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雷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深入探讨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和女性地位的困境,以及对个人自由和幸福的渴望。
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深触动了观众,并对中国戏剧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雷雨的戏剧结构

雷雨的戏剧结构
《雷雨》,作为曹禺的四大悲剧之一,以其深沉的主题,独特的艺术手法,而被誉为现代中国戏剧的杰作。
其戏剧结构以吸引观众的情感,营造悲剧效果为主。
全剧共分四幕,剧情发展饱满,环环相扣,戏剧冲突激烈且复杂。
第一幕,是背景的铺垫和人物的引入。
曹禺用了大量篇幅描述这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性格,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不仅揭示了各个角色的心理状态,也展示了家庭的矛盾和冲突,为悲剧的来临埋下伏笔。
第二幕,是矛盾的激化和冲突的升级。
在这一幕中,曹禺巧妙地运用戏剧手段,将剧中的主要矛盾一一呈现出来,使观众对每个角色的命运产生更深的关注和同情。
第三幕,则是矛盾的爆发和悲剧的引子。
在这一幕中,一切矛盾走向尖锐化,各种冲突逐步爆发,悲剧的气氛愈加浓厚,引领观众走向悲剧的深渊。
到了最后一幕,该剧直接展示了每个角色的结局,使悲剧达到了高潮。
在此幕中,我们看到了家庭的全部崩溃,各个角色的悲惨命运,以及社会的冷酷与无情,使观众深受震撼。
总的来说,《雷雨》的戏剧结构营造了激烈的冲突,展示了深刻的人性矛盾,也折射出社会的现实问题,无不显现出曹禺扎实的剧作技巧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雷雨》简介

《雷雨》简介《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
该剧于1934年首次公演,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深刻的社会分析和精准的人物塑造,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民社会的黑暗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实的冷酷。
剧情发生在上海的凤凰城,主要围绕着一个上海富商家庭展开。
故事开始于一场雷雨的夜晚,上海市中心的富商家庭雷家正在庆祝雷子鸣(雷家长子)的婚事。
雷子鸣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富家子弟,他与雷家的女家庭教师兰香有染。
然而,雷家的次子雷达却爱上了兰香,并决心娶她为妻。
雷家的老爷雷宝森则对雷达的行为感到愤怒,因为他认为兰香只是一个低贱的教师,不配成为雷家的儿媳。
雷宝森对兰香展开了一系列的排斥和迫害,最终导致兰香不堪忍受,选择了自杀。
雷达得知此事后悲愤交加,决意寻求报复。
他找来了模仿雷子鸣声音的侯宝林,在雷子鸣结婚的豪华别墅中进行了一场刺激的对决。
在这场对决中,雷达击败了雷子鸣,揭示了雷子鸣的真实面目,使得雷宝森对雷子鸣感到极度失望和愧疚。
整个剧中,曹禺通过雷家富商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上海市民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雷家家庭的悲欢离合,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雷宝森和雷达代表了传统封建道德和新时代进步思想之间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对抗既是家庭内部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整个社会矛盾的缩影。
此外,《雷雨》还包含了一些社会议题,如贫富差距、爱情与婚姻的束缚以及女性地位的问题等。
剧中的兰香是一个坚强而又受压迫的女性形象,她的命运成为人们深思和讨论的对象。
《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敏锐触觉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它不仅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话剧,也是世界戏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雷雨》知识概要

《雷雨》知识概要知识积累戏剧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冲突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台词剧中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潜台词。
特点戏剧必须有戏剧冲突、人物台词、舞台说明等要素。
戏剧的特点: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有戏剧冲突;三是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台词。
分类按表现形式分类:话剧、歌剧、舞剧;按题材分类: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类: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矛盾冲突性质分类:悲剧、喜剧和正剧。
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1933年清华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
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
】字词汇总烦躁(zào)汗涔涔(cén)窟窿(lóng)咀嚼(jǔ)伺候(cì)勾当(gòu)缜密(zhěn)理解主旨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剥削和侮辱的鲁家。
《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
理清结构剧本结构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第2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找周朴园进行谈判)。
《雷雨》讲解

《雷雨》讲解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雷雨》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它由曹禺创作于1934年,被广泛认为是中国话剧的里程碑之一。
《雷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富裕家庭内部的温情与冲突,同时也探讨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本文将对《雷雨》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思想内涵进行探讨。
一、剧情梗概《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上海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内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宋佳乔是家族的掌门人,他和妻子杨玉凤以及女儿宋丁丁一起生活在一幢豪华的别墅里。
然而,外表的幸福掩盖不住内部的矛盾。
宋佳乔与他的私生子阿飞和情妇薛文娟保持着不正当关系,这导致了家庭的不稳定。
同时,阿飞爱上了杨玉凤的妹妹杨丽丽,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仅是禁忌,而且也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压力。
最终,在一次意外中,主要人物相继离世,家庭秘密被揭开,曾经的幸福也瞬间崩塌。
二、人物形象《雷雨》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具有代表性。
宋佳乔是一个既有权威又有家族责任感的男人,他的内心冲突和道德迷茫使他成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杨玉凤是一个善良而无助的妇女,她在家庭的压力下挣扎着。
阿飞是一个渴望被爱和接受的年轻人,他的懵懂和迷茫令人动容。
杨丽丽则象征着年轻一代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曹禺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下的人性困境和家庭纠葛,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三、思想内涵《雷雨》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对封建道德束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注上。
作为一部揭示社会黑暗面和封建礼教的现实主义作品,《雷雨》通过展示宋家家庭的矛盾和秘密,暴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对个体自由与幸福的压抑。
宋佳乔和阿飞的私生子身份被剥夺了与合法子女平等的权利,这种不公正引发了对社会道德的质疑。
此外,作品中也关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宋佳乔在道义与情感之间的选择,杨玉凤在道德与个人利益之间的挣扎,以及阿飞和杨丽丽之间的禁忌之恋,都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内心的矛盾。
《雷雨》的思想内涵以其启人深思的力量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戏剧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雷雨相关知识介绍

《雷雨》相关知识介绍一、戏剧知识: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二、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 如《丝路花雨》)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 如《雷雨》)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如《屈原》) 、现代剧( 如《雷雨》)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如《屈原》) 、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 、正剧( 如《白毛女》) 。
三、戏剧的要素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的要素有四点:1)文学要素:即剧本。
尤其是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和戏剧语言。
2)音乐要素:包括戏曲、歌剧中的唱腔、曲子;还包括音乐伴奏和音响效果。
3)美术要素:包括舞台美术设计、布景、灯光。
4)舞蹈要素:包括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舞蹈设计。
相关概念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雷雨话剧文化常识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以下是关于《雷雨》话剧的一些文化常识:- 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 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 《雷雨》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反映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 《雷雨》拥有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语言丰富深刻的精炼美、富于感染力的动作性、台词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惊心动魄的舞台感、意韵深厚的诗意和抒情性。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它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品味。
曹禺雷雨知识点梳理

曹禺《雷雨》知识点梳理《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是著名的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通过揭示上海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展现了封建道德与个体自由的冲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困境。
以下是对《雷雨》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析。
1. 时代背景《雷雨》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0年代的上海,这是一个充满了黑暗与腐败、动荡不安的时代。
上海当时被外国列强侵占,社会阶级固化,封建道德压迫和个体自由的冲突日益激烈。
2. 剧情概要《雷雨》主要讲述了晓红和雷峰两兄妹与周朴团之间的情感纠葛与命运悲剧。
晓红为了逃避逼婚,与自己并不爱的丈夫周朴团结婚,但之后她与雷峰陷入了一段禁忌的恋情。
在反复的纠葛中,晓红最终选择了与雷峰共同离开。
然而,命运的残酷使得他们的爱情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3. 人物形象曹禺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展示不同社会阶层和人性的缺陷。
•晓红:晓红是一个受封建道德束缚的女性形象,她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使她最终走向了悲剧。
她的形象体现了个体追求自由与封建道德束缚的冲突。
•雷峰:雷峰是一个冲动而狂热的年轻人,他对晓红的爱情使他忽视了现实的考量,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雷峰的形象体现了个体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周朴团:周朴团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的代表,他对晓红的束缚和控制使她无法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周朴团的形象体现了封建道德的压迫和社会阶级固化的问题。
•周秀云:周秀云是周朴团的妹妹,她是一个独立、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与雷峰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但最终选择了放弃。
4. 主题思想《雷雨》通过对晓红和雷峰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道德束缚和个体追求自由之间的冲突。
曹禺通过这个故事探讨了个体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与困境,以及社会对个体自由的压制和侵犯。
他呼唤人们要敢于追求自由、正义和真爱,同时也反思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和束缚。
5. 艺术手法曹禺在《雷雨》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剧本更加生动和具有冲击力。
雷雨

《雷雨》简介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 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 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 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 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 长演不衰。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 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 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 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鲁侍萍正是三十年 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 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 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 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 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 四凤知道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 生了,在雷雨交加的夜晚,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 儿子周冲为救鲁四凤不幸也送命,周萍也开枪自 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戏
一、常识介绍 1、概念
剧
2、特点
3、结构
4、分类
二、戏剧鉴赏点
1、戏剧冲突
2、戏剧语言
3、人物形象
戏剧概念: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
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 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
盾,反映社会生活的。此处实指剧本,
是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的特点
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
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到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雷雨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 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 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 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 景、环境等等,直接展年,卒于1996 年。中国当代剧作家。
1932年完成话剧 《雷雨》(处女作)。
话剧是戏剧中的一种,它主要以对话和动作为表 现手段。对话在话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 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都靠其来表现, 因此,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 懂,便于群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话剧在 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 命前夕,当时称为新剧或文明戏。曹禺的《雷 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都是 我国著名的话剧。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 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哄骗 平息
拿出支票
对过去的侍萍: 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对面前的侍萍: 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 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周朴园是否真的怀念侍萍?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自己 赶出家门的侍萍,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他知道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 地位、家庭,以前他的行为会昭然于天下。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 (周公馆)和集中的时间 (同一 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 鲁两家爱情的、血缘的、阶 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 的尖锐 的戏剧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责问
稳住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 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重点把握
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第一场: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
家庭矛盾
周朴园——虚伪 自私 冷酷 狠毒 侍 萍——善良 坚强 自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导学案教学目标①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②了解戏剧冲突,分析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性格。
戏剧基础知识简介一、定义及其特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几个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戏剧不能像小说那样从容不迫地多方面展现生活的矛盾斗争。
戏剧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置人物于矛盾斗争漩涡之中,通过尖锐、激烈的冲突来现实人物性格。
戏剧不能完全按照生活中矛盾斗争的自然形态来表现,而应该使矛盾冲突的进程更加集中,提出矛盾、发展矛盾、激化矛盾、解决矛盾的进程必须在一小时或二、三小时之内完成。
因此,戏剧必须在生活的长河中选择那些矛盾冲突最尖锐、人物思想感情最激荡的部分,构成合情合理、层次分明而又真实可信、引人入胜的情节。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是剧作家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表达主题的主要手段。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独白(戏剧中角色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潜台词”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
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便明说的想法(多含讽刺意味),而人们虽然听到了这个意思,却有苦难言。
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
找到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
表达效果,委婉含蓄,机智幽默。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三、戏剧文学有关知识戏剧文学的特点是:第一,要凝练地反映生活,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的空间和时间内,使舞台的小天地,尽量地容纳下人间的大天地,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经过浓缩,以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省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之上。
第二,剧本中的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台词),必须是个性化的,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发自于心,吐之于口的语言。
让观众通过对话见出人物间性格的交锋,产生动作感,从而展示出剧情。
第三,要有集中的冲突。
只有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没有集中的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文学不是小说那样的叙述体,而是代言体,只能让人物出场以自己的方式去说话,人物的性格对立和冲突才能形成,才有“戏”。
第四,剧本的结构布局要巧妙安排,要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十分巧妙,甚至引人入胜,令人莫测,增强戏剧效果。
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样的。
从内容性质分类,有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从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从结构形式上分类,有独幕剧和多幕剧;从题材上分类,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曹禺和《雷雨》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
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练习1、下列有关《雷雨》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剧作家曹禺于1934年创作的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
它之所以名声斐然,除了其反映现实的深刻性以外,还有最能吸引读者的一点,那就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B、《雷雨》情节线索纵横交错,周萍同蘩漪、四凤两人的爱情纠葛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则是一条暗线。
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环环相扣,动人心弦。
C、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雷雨》属于悲剧。
D、在《雷雨》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法,将“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
E、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
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
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有觉悟的女人。
A错误在1934年应为1933年E项错在有觉悟上,应开始觉醒。
2、根据《雷雨》有关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5分)A.《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B.《雷雨》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以鲁侍萍、鲁大海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但在家庭中暂时还没有勇气和父亲作斗争。
D.《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大胆地向封建势力和不幸命运进行挑战。
E.《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前后判若两人的不同态度,充分揭示了周朴园伪善、丑恶的心理,他认为金钱可以收买人心,可以化解仇恨,充分显示了他的资产阶级本质。
CD两项均过分拔高。
3.下列各句属于戏剧语言的何种形式()鲁侍萍:①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
②(自语)③哦,天啊,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A.①对话②舞台说明③独白B.①对话②旁白③独白C.①独白②舞台说明③对话D.①对话②独白③旁白A4.课文中表现了多种矛盾冲突,从下面选出剧本最本质的矛盾冲突,即剧本的戏剧冲突,这个戏剧冲突表现了剧本的社会意义的一项()A.虚伪、残忍、自私的周朴园同善良、正直、坚强的鲁侍萍夫妻之间的性格冲突。
B.虚伪、残忍、自私的周朴园同无私、正直、坚强的鲁大海父子之间的斗争。
C.虚伪、软弱的周萍同正直、坚强的鲁大海兄弟之间的矛盾。
D.以鲁侍萍、鲁大海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D5.联系全剧,试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作出评价。
(5分)答: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基本性格特点为: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他的行为自相矛盾。
性格复杂、多面,在对待家人及工人时表现得虚伪、残忍、冷酷、自私、贪婪。
6.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以“雷雨”为题的作用。
(5分)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2分)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2分)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1分)附:课外资料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
30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来。
大儿子他留下来了,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才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就让侍萍抱走了。
可以想像得到,那情景是多么凄惨。
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侍萍急得没法,只好跳河。
跳河而又不死,连孩子也被救起,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
周萍和鲁大海,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由于社会、阶级地位和生活环境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再也没有办法相处在~起了。
鲁大海对周朴园,怀着极端强烈的憎恨。
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家仇家恨,而是阶级的仇恨。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鼓捣出了这么一大堆东西来。
可能是因为常看报纸的关系。
那时的确常常闹罢工。
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
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二百块钱。
我所写的周朴园就是这样发了一笔昧心财、血腥财,从此他才阔起来。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哩,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又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踏过的丫头,都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他和这个丫头胡搞、后来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
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他竟没有一点自愧自疚。
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