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版苏科版九年级上3.5用计算器求方差课件
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案 (2)【精编】.doc
甲:10,7,8,8,8,8,8,8,9,6;
乙:8,8,8,8, 5,8,8,9,9,9.
计算甲、乙 两 人命中环数的方差,比较他们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探究新知
1.方法一:
(1)按开机键 ON/C 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 统计模式;
(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 0 ▼▼ 7 ▼▼ 8 ▼ 6 ▼ 9
1
乙:47.1,40.8,48. 9,48.6,41.6. (1)试判定谁投的远一些? (2)说明谁的技术较稳定? 总结提高 1.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 2.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体验. 课后作业 习题 3.5 第 1、2 题. 教材第 121 页阅读. 教后记
2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方差;
2.进一步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方差.
教学难点:在掌握计算器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创设
二次备课
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射击比赛,对他们进行了测试,
10 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
▼ ▼ 6 ▼ ALPHA M+;
(3) ALPHA 4 = 显示结果为 8;
( 4) ALPHA × = 显示结果为 1;
即甲射击 ALPHA M+ 8 ▼ 4 ▼ 5 ▼▼ 8 ▼ 2 ▼ 9
▼ 3▼ ALPHA M+;
(6) ALPHA 4 = 显示结果为 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甲店 520 490 530 470 630 600 乙店 530 510 520 540 570 570 分别计算这两家水果店 1~6 月份该种水果月销售量的平均数、方差. 2.从甲、乙两台包装机包装的质量为 400g 的袋装食品中各抽取 10 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如下(单位:g):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课件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但第一组数据的方差小于 第二组数据的方差,说明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情境创设
问题1: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隆重举 行,下表是5.1—5.5参观世博会的人数:
日期
5.1
人数(人) 206900
5.2 22000
5.3 131700
5.4 148600
5.5 88900
请计算这五天中参观世博园人数的方差和标准差.
探究学习
»自主尝试
(4)求方差.在计算器的键盘上,用表示一组数据 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按键RCL X 显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X 8.302860953 按键X2=显示方差: ANS2=68.9375 什么?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还想继续知道什么? 4.你最不明白的是什么?
»巩固新知
用计算器求下列数据的方差(结果保留2位小数): 138,156,131,141,128,139,135,130.
解:按键方法: (1)设定计算模式.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MODE 1将其设定 至“Stat”状态; (2)按键2ndfDEL清除计算器原先在“Stat”模式下所储存的数据; (3)输入数据,依次按以下各键: 138 DATA 156 DATA 131 DATA 141 DATA 128 DATA 139 DATA 135 DATA 130 DATA;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说课稿《3-5用计算器求方差》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说课稿《3-5用计算器求方差》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5节内容是《用计算器求方差》。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波动情况。
方差是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判断数据的波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在生产领域,我们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方差分析,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在科研领域,我们需要对方差进行分析,以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二部分是利用计算器求解方差。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求解方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对方差概念的讲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方差的含义。
同时,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利用计算器求解方差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差的概念,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利用计算器求解方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计算器求解方差。
2.教学难点:方差的概念的理解,利用计算器求解方差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课件
1. 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 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 表示,即
S2=
1 n
[ (x1- x
2 )+ (x2-
x
2 )+ ( x3 -
x
2 …… + )+ (xn-
x)
2
]
方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数据就越集中,平 均数代表性就越大. 2.标准差:
4、 当所有的数据全部输入结束后,按
SHIFT
2 ,选择 x n = 得到所求数据
的标准差。
输入第二个数据 输入第三个数据 输入第四个数据 输入第五个数据 输入第六个数据 输入第七个数据 输入第八个数据 输入第九个数据 输入第十个数据 输入第十一个数据 输入第十二个数据
x甲 = 12.5(秒) x乙 = 12.5(秒)
S甲 0.36
S乙 0.25
S 2 = 25118
S 158.49
同学们; ( x1 x) ( x2 x) L ( xn x) s= . n
标准差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
△
3、输入数据:按数字键输入数值,然后
按 M+ 键,就完成了一个数据的输入。
如果想多次输入同样的数据时还可在步骤”3” 后用 SHIFT ; 键,后输入该数据出现的频 数,再按 M+ 键。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这一节内容是统计学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方差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器来求解方差。
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它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方差的含义,掌握求解方差的方法,提高他们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差的概念,掌握用计算器求解方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方差的概念,用计算器求解方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如何理解方差的实际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方差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同时,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方差的求解过程。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方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方差的定义,演示如何利用计算器求解方差。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体验方差的求解过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求解方差的方法和步骤。
5.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方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进一步理解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技能,对于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器求方差存在困惑,对于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使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理解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的数据,学生能够正确地操作计算器求解方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方差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计算器求解给定数据的方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典例解析: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典例解析: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目标导航】
1.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2.进一步体会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
【问题探究】
知识点1.体会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
例1.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下表是5.1—5.5参观世博会的人数:
解析: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如果能够利用计算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
那么我们就可以借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知识点2.如何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例2.为了从小明和小丽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军训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
小明:10,7,8,8,8,8,8,8,9,6;
小丽:8,8,8,8,5,8,8,9,9,9
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哪一个人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解析:(1)
(2)
(6个8既可以仿照P.50方法2单个输入,也可以的方式输入)
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即小明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标准差s=1.
(6)
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即小丽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2,标准差s=1.095445115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虽然相同,但是第二组数据的方差约为1.2,第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因为1.2>1,所以第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小明射击成绩比小丽稳定.。
方差-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 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若 x1, x2,xn 的平均数为3,方差为6 求 :3x1+2,3x2 +2,3xn +2 的平均数为:_____ 则:3x1+2,3x2 +2,3xn +2 的方差_____
1、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D ) A、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 B、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从而估计总体的波动 大小
2.若1、2、3、x的平均数是2; 5、1、2、3、y 的众数是2,则1、2、3、x、y的极差是 2 。
3、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方差: (1) 6 6 6 6 6 6 6; (2) 5 5 6 6 6 7 7;
A 8.3 7.4 8.0 8.5 8.3 7.9 8.3 7.8 7.5 8.0
B 7.0 7.2 6.0 9.0 9.9 9.8 8.4 7.0 7.3 6.4
若让你选派最后的参赛选手,应选哪位?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 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请你用发现的结论来解决以下的问题:
已知数据a1,a2,a3,…,an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Y标准差为Z。则
①数据a1+3,a2 + 3,a3 +3 ,…,an +3的平均数为-X---+--3--,方差为--Y-----,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2020秋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共9张PPT)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要点
用计算器求方差
新知导入
想一想: 1.什么是方差?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2.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_离__散___程度.
课程讲授
1 用计算器求方差
问题1: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10次射击的成绩如下(单 位:环): 甲:10,7,8,8,8,8,8,8,9,6; 乙: 8,8,8,8,5,8,8,9,9,9 用计算器计算小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比较甲、乙 两人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的平均数,而不能直接求出方差,要求方差,需要 再做一次平方运算.
随堂练习
1.用科学计算器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 然后回答问题:
A.213,214,215,216,217; B.314,315,318,317,316.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其中存在怎样的规律.
五个连续自然数Biblioteka 方差是2随堂练习2.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 中的环数如下: 甲:9,7,8,9,7,6,10,10,6,8; 乙:7,8,8,9,7,8,9,8,10,6 (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
甲、乙的方差分别是s2甲=2,s2乙=1.2
(2)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两人的射击水平。 ∵s2甲>s2乙,∴乙的射击水平高
课堂小结
用计算器求方差
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都可以 直接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而不 能直接求出方差,要求方差,需要 再做一次平方运算.
课程讲授
1 用计算器求方差
(1)按开机键ON/C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为统计模 式; (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0 ▼ ▼ 7 ▼ ▼ 8 ▼ 6 ▼ 9 ▼ ▼ 6 ▼ ALPHA M+;(可以8 ▼ 6 的方式输入) (3) ALPHA 4 =8(平均数); (4) ALPHA × =1(方差); 即小明射击的平均数 x =8,方差s2=1; (5)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8 ▼ 4 ▼ 5 ▼ ▼ 8 ▼ 2
3.4 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课件(共26张PPT)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2. 公式 若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则方 差s2=n1[(x1-x)2+(x2-x)2+…+(xn-x)2].
感悟新知
3. 求方差的步骤 第一步:先求原始数据的平均数; 第二步:求原始数据中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 第三步:求所得各个差的平方; 第四步:求所得各平方数的平均数.
2. 只有在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才能用 方差比较数据的波动大小新知
例2 [三模·南通] 一组数据4,5,a,6,8 的平均数x=6, 则方差s2=____2___. 解题秘方:紧扣方差公式求方差.
视野拓展 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
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4 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学习目标
利用极差分析数据 方差 用计算器计算方差
课时导入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描述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且还需要描述一组数 据的离散程度.
知识点 1 利用极差分析数据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 极差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描述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利用计算器可以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 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参考说明书,型号不同,按键 顺序也可能不同.
感悟新知
例4 计算数据501,502,503,504,505,506,507, 508,509 的方差. 解题秘方:可以先算出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 计算方差 ;也可以用计算器直接计算. 方法提醒 用计算器可快速、准确计算. 根据数据的特征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可使计算过程简化.
解法提醒
感悟新知
此题也可直接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乙同 学投篮成绩的波动比甲同学投篮成绩的波动小, 所以乙同学投篮成绩比较稳定.
苏科初中数学九上《3.5 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解:A股票的价格的平均数约为11.72。方差约为 0.102;B股票价格的平均数约为14.16,方差约为 0.175。B股票价格的整体波动比A股票大一些.
S2
1
0.7437
3.52
2.4745
3.52
0.0762
3.52
3.750
3.52
8 4.7356 3.52 6.7430 3.52 5.2687 3.52 4.7400 3.52
≈4.8
巩固练习
典型例题
例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A组:4,6,11,25;
x 4 6 11 25 11.5 4
S2
1 4
4
11.52
6
11.52
11 11.5 2
25
11.5
2
=67.25
B组:24,24,31,31,47,47,63,84,95,95
x 24 2 31 2 47 2 63 84 95 2 54.1 10
S2
1
24 54.12 24 54.12 31 54.12 31 54.12 47 54.12
10 47 54.12 63 54.12 84 54.12 95 54.12 95 54.12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分别测量出每位同 学一拃长,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和方差
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案 (1)-推荐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2.进一步体会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教学难点:会利用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的特征数据.2、对于一些很繁琐的数据.求它们的方差和标准差,在解题时,如果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计算量,甚至 .3、利用计算器求标准差和方差时,首先要进入计算状态,在计算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正确输入每一个数据,每按一次键,均要认真看,不能有数据重复、遗漏、错误。
4、打开计算器,按键、、进入统计状态。
5、输入数据后,按键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
6、输入数据后,按键计算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二、精讲点拨:知识点1.体会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例1.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下表是5.1—5.5参观世博会的人数:00请计算这五天中参观世博园人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引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如果能够利用计算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
那么本节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知识点2.如何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例2.为了从小明和小丽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军训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小明:10,7,8,8,8,8,8,8,9,6;小丽: 8,8,8,8,5,8,8,9,9,9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哪一个人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1)按开机键(2)(6个8既可以仿照P.50方法2单个输入,也可以的方式输入)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即小明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标准差s=1.(6)依次按键:(7)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即小丽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2,标准差s=1.095445115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虽然相同,但是第二组数据的方差约为1.2,第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因为1.2>1,所以第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小明射击成绩比小丽稳定.三、练习巩固:1.用科学计算器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然后回答问题:A.213,214,215,216,217;B.314,315,318,317,316.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其中存在怎样的规律;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85 , 75 , 92 , 98 , 63 , 90 , 88 , 56 , 77 , 953.分别从两个班级中随意抽取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测验成绩(单位:分)如下:甲组:83 , 85 , 82 , 86 , 87 , 81 , 86 , 84 , 90 , 76乙组:74 , 79 , 89 , 91 , 80 , 79 , 89 , 85 , 84 , 90计算甲、乙两组学生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哪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四、小结思考:五、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苏科版3.5用计算器求方差说课稿
4.实际操作:设计丰富的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方差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情境教学法则是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生通过主动构建知识,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2.方差的计算方法:结合计算器操作,逐步讲解方差的计算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理解。
3.方差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方差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方差分析数据。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方差计算方法。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器操作技能。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方差概念的理解:方差作为一个新的统计量,其抽象性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上遇到困难。
2.计算器操作不熟练:虽然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但在求方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计算器:让学生人手一台,方便他们实时操作,加深对方差计算方法的理解。
2.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图像,展示方差的定义、计算步骤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九年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作 者:郑隽(南师附中新城初中)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情境引入
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射 击比赛,对他们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 环数如下:zxxk
甲:10,7,8,8,8,8,8,8,9,6; 乙:8,8,8,8,5,8,8,9,9,9. 计算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方差,比较他 们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方法二:见书119页中“方法二”.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1.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 400g 的白糖, 从中各抽出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如下(单位:g):
甲:401,400,408,406,410,409,400,393,394, 394;
乙:403,404,402,396,399,401,405,397,402, 399. (1)分别计算这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掷铁饼5次, 距离如下 (单位:米):
甲:46.0,48.5,41.6,46.4,45.5; 乙:47.1,40.8,48.9,48.6,41.6. (1)试判定谁投的远一些? (2)说明谁的技术较稳定?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小结
1.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 2.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体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自主探究
方法一: (1)按开机键 ON 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为统计模式; (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 0 ▼▼ 7 ▼▼ 8 ▼ 6 ▼ 9 ▼ ▼ 6 ▼ ALPHA M+; (3)ALPHA 4 =显示结果为8; (4)ALPHA ×=显示结果为1; 即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 =8,方差s2 =1 . (5)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8 ▼ 4 ▼ 5 ▼▼ 8 ▼ 2 ▼ 9 ▼ 3▼ ALPHA M+; (6) ALPHA 4 =显示结果为8; (7) ALPHA × =显示结果为1.2.
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案 (1)【精品】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2.进一步体会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教学难点:会利用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的特征数据.2、对于一些很繁琐的数据.求它们的方差和标准差,在解题时,如果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计算量,甚至 .3、利用计算器求标准差和方差时,首先要进入计算状态,在计算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正确输入每一个数据,每按一次键,均要认真看,不能有数据重复、遗漏、错误。
4、打开计算器,按键、、进入统计状态。
5、输入数据后,按键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
6、输入数据后,按键计算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二、精讲点拨:知识点1.体会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例1.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下表是5.1—5.5参观世博会的人数:220请计算这五天中参观世博园引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如果能够利用计算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
那么本节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知识点2.如何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例2.为了从小明和小丽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军训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小明:10,7,8,8,8,8,8,8,9,6;小丽: 8,8,8,8,5,8,8,9,9,9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哪一个人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1)按开机键(2)(6个8既可以仿照P.50方法2)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即小明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标准差s=1.(6)依次按键: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即小丽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2,标准差s=1.095445115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虽然相同,但是第二组数据的方差约为1.2,第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因为1.2>1,所以第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小明射击成绩比小丽稳定.三、练习巩固:1.用科学计算器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然后回答问题:A.213,214,215,216,217;B.314,315,318,317,316.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其中存在怎样的规律;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85 , 75 , 92 , 98 , 63 , 90 , 88 , 56 , 77 , 953.分别从两个班级中随意抽取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测验成绩(单位:分)如下:甲组:83 , 85 , 82 , 86 , 87 , 81 , 86 , 84 , 90 , 76乙组:74 , 79 , 89 , 91 , 80 , 79 , 89 , 85 , 84 , 90计算甲、乙两组学生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哪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四、小结思考:五、教学反思:。
【精品】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案 (1)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2.进一步体会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教学难点:会利用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的特征数据.2、对于一些很繁琐的数据.求它们的方差和标准差,在解题时,如果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计算量,甚至 .3、利用计算器求标准差和方差时,首先要进入计算状态,在计算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正确输入每一个数据,每按一次键,均要认真看,不能有数据重复、遗漏、错误。
4、打开计算器,按键、、进入统计状态。
5、输入数据后,按键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
6、输入数据后,按键计算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二、精讲点拨:知识点1.体会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的人数:00请计算这五天中参观世博园人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引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如果能够利用计算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
那么本节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知识点2.如何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例2.为了从小明和小丽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军训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小明:10,7,8,8,8,8,8,8,9,6;小丽: 8,8,8,8,5,8,8,9,9,9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哪一个人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1)(2)(6个8既可以仿照P.50方法2单个输入,也可以的方式输入)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即小明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标准差s=1.(6)依次按键:(7)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即小丽射击的平均数=8,方差s2=1.2,标准差s=1.095445115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虽然相同,但是第二组数据的方差约为1.2,第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因为1.2>1,所以第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小明射击成绩比小丽稳定.三、练习巩固:1.用科学计算器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然后回答问题:A.213,214,215,216,217;B.314,315,318,317,316.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其中存在怎样的规律;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85 , 75 , 92 , 98 , 63 , 90 , 88 , 56 , 77 , 953.分别从两个班级中随意抽取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测验成绩(单位:分)如下:甲组:83 , 85 , 82 , 86 , 87 , 81 , 86 , 84 , 90 , 76乙组:74 , 79 , 89 , 91 , 80 , 79 , 89 , 85 , 84 , 90计算甲、乙两组学生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哪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四、小结思考:五、教学反思:。
【最新苏科版精选】苏科初中数学九上《3.5 用计算器求方差》word教案 (2).doc
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掷铁饼 5 次,距离如下 (单位:米): 甲:46.0,48.5,41.6,46.4,45.5; 乙:47.1,40.8,48. 9,48.6,41.6. (1)试判定谁投的远一些?
▼ ▼ 6 ▼ ALPHA M+;
(3) ALPHA 4 = 显示结果为 8;
( 4) ALPHA × = 显示结果为 1;
即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 x =8,方差 s2=1.
(5)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8 ▼ 4 ▼ 5 ▼▼ 8 ▼ 2 ▼ 9
▼ 3▼ ALPHA M+;
(6) ALPHA 4 = 显示结果为 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甲店 520 490 530 470 630 600 乙店 530 510 520 540 570 570 分别计算这两家水果店 1~6 月份该种水果月销售量的平均数、方差. 2.从甲、乙两台包装机包装的质量为 400g 的袋装食品中各抽取 10 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如下(单位:g):
(7 ) ALPHA × = 显示结果为 1.2.
即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 x =8,方差 s2 = 1.2.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虽然相同,但是第二组数据的方差大于第一组数 据的方差,说明第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 2.方法二:见 P119 中“方法二”. 3.总结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 巩固练习 1.甲、乙两家水果店 1~6 月份某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单位: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2.两家水果店1~6月份的销售情况如下(单位:kg):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甲商 店 乙商 店
520
530
490
510
530
520
470
540
630
570
600
570
比较这两家水果店销售量的稳定性.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掷铁饼5次, 距离如下 (单位:米): 甲:46.0,48.5,41.6,46.4,45.5; 乙:47.1,40.8,48.9,48.6,41.6.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情境引入
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射 击比赛,对他们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 环数如下: 甲:10,7,8,8,8,8,8,8,9,6; 乙:8,8,8,8,5,8,8,9,9,9. 计算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方差,比较他 们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自主探究
方法一: (1)按开机键 ON 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为统计模式; (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 0 ▼▼ 7 ▼▼ 8 ▼ 6 ▼ 9 ▼ ▼ 6 ▼ ALPHA M+; (3)ALPHA 4 =显示结果为8; (4)ALPHA ×=显示结果为1; 即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 x =8,方差s2 =1 . (5)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8 ▼ 4 ▼ 5 ▼▼ 8 ▼ 2 ▼ 9 ▼ 3▼ ALPHA M+; (6) ALPHA 4 =显示结果为8; (7) ALPHA × =显示结果为1.2.
(1)试判定谁投的远一些?
(2)说明谁的技术较稳定?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小结
1.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 2.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体验.
3.5 用计算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差
方法二:见书119页中“方法二”.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1.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 400g 的白糖, 从中各抽出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如下(单位:g): 甲:401,400,408,406,410,409,400,393,394, 394; 乙:403,404,402,396,399,401,405,397,402, 399. (1)分别计算这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方差; (2)从计算的结果看,哪台包装机包装的质量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