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数的均值定理
统计学基础:均值与方差
统计学基础:均值与方差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统计学中,均值和方差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本文将介绍均值和方差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均值均值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它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均值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假设有n个数据,分别为x1、x2、...、xn,那么均值的计算公式为:均值 = (x1 + x2 + ... + xn) / n均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中心位置,它是数据集中的一个典型值。
例如,某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为80、85、90、95、100,那么这些成绩的均值为(80+85+90+95+100)/5=90,可以认为90是这个班级的平均水平。
均值的计算方法简单直观,但它对极端值比较敏感。
如果数据中存在极端值,那么均值可能会被拉向极端值的方向。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均值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二、方差方差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它描述了数据与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方差的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差的平方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假设有n个数据,分别为x1、x2、...、xn,均值为μ,那么方差的计算公式为:方差 = ((x1-μ)^2 + (x2-μ)^2 + ... + (xn-μ)^2) / n方差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它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例如,某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为80、85、90、95、100,这些成绩的均值为90,那么方差的计算为((80-90)^2 + (85-90)^2 + (90-90)^2 + (95-90)^2 + (100-90)^2) / 5 = 50,可以认为这个班级的成绩离散程度较大。
方差的计算方法中,将差的平方相加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正负差值的抵消效应。
方差的单位是数据的单位的平方,因此在比较不同数据集的方差时,需要注意它们的单位是否一致。
均值定理
ab称为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3、 均 值 定 理 推 广 形 式 :
a +b a+b 2 如果a , b ∈ R ,则 ≥ ≥ ab ≥ 1 1 2 2 + a b
+ 2 2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a +b 称为a、b的平方平均数 2 2 称为a、b的调和平均数 1 1 + a b
2 2
1.重要不等式:
若a、b ∈ R, 则a + b ≥ 2ab ≥ 2ab
2 2
2 (a + b
2
2
) ≥ ( a + b)
2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均值定理:
若a > 0,b > 0,则a + b ≥ 2 ab
a+b a+b 即 ≥ ab. ab ≤ ( a > 0, b > 0 ); 2 2 a+b 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 2
(
)
Q 2x 2 + ( y 2 + 1) ≥ 2 2x 2 ( y 2 + 1) = 2 2 ⋅ x y 2 + 1
2
∴2 2 ⋅ x y + 1 ≤ 3⇔ x y + 1 ≤
2
3 2 = 2 2 4
3
Q 2b + a + ab = 30 ⇔ b = 30 − a
− a 2 + 30a − ( a + 2 ) 2 + 34 ( a + 2 ) − 64 30 − a = ∴ ab = a ⋅ = a+2 a+2 a+2
)
(精品)三个正数的算数-几何平均不等式
(2) a b ab (a,b R ) 2
( 3 ) a b 2 ( a b 0 ) x 1 (2 x 0 )
ba
x
(4)ab (a b )2 a2 b2 (a,b R )
2
2
(5)a 2 + b 2 + c 2 ab + bc + ca (a,b,c R )
• 基本不等式给出了两个整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 数的关系,这个不等式能否推广呢?例如,对于3个正 数,会有怎样的不等式成立呢?
x3 ⑶求函数 y x2 3 的最小值.
x2 2
解: ⑶∵ y x2 3 x2 2 1 x2 2 1
x2 2 x2 2
x2 2
又∵ x2 2 ≥2 ,又∵函数 y t 1 在 t 1, 时是减函数.
t
∴当 x 0 时,函数 y x2 2 1 取得最小值 3 2 .
3.若a>b>0,则a+
b
1
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解析】因为a>b>0,所以a-b>0,
所以 aba1babbba1b3,
当且仅当(a-b)=b= b
1 a
b
时等号成立.
答案:3
类型一 利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求最值 【典例】1.求函数y=(1-3x)2·x (0< x< 1 ) 的最大值.
(1)abc≤ ( a b c )3 . 3
(2)a3+b3+c3≥3abc.
(3)
3 3abcabc
111
3
a2b2c2 .
3
上式a中ab,bc,c均为正数,等号成立的条件均为a=b=c.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3章3《均值定理》说课稿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3章3《均值定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均值不等式”是必修五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完“不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大(小)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求最大(小)又是高考的热点。
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层面看,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探究学习和应用实习的过程中,会解决最简单的关于不等式的问题从学生的能力层面看,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固有知识探求新知的能力,从较长时间的训练中具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均值不等式解决最大(小)值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均值不等式2、难点: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图形,通过面积的直观比较抽象出重要不等式。
从生活中实际问题还原出数学本质,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定理的证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通过类比得到答案。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六、教学过程中国古代有很多发明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如图是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而绘制的。
颜色的明暗可以使人联想到了风车,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把这一会标抽象出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在下方形ABCD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分别为a、b。
我将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是多少?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何?可时取等号?通过传统文化知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中的数学建模这一核心素养。
不等式第二章 均值不等式
主题三 不等式第二章 均值不等式一、均值定理1、几个常用的平均值对任意两个正实数b a ,,数2b a +叫做b a ,的算术平均数,数ab 叫做b a ,的几何平均数,b a 2+叫做b a ,的调和平均数,222b a +叫做b a ,的平方平均数。
2、均值定理如果+∈R b a ,,那么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上面的结论通常称为均值不等式。
均值定理可以表述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的几何平均数。
常用的变形形式有:4)(2b a ab +≤,即两个正实数的和为定值常数时,则它们的积有最大值; ab b a 2≥+,即两个正实数的积为定值常数时,则它们的和有最小值。
例1:①已知0>ab ,求证2≥+b a a b ;②求函数)0(1>+=x x x y 的值域;③已知20πθ<<,求函数θθθcot tan )(+=f 的最小值以及相应的θ值;④已知1>x ,求证:210log lg ≥+x x ,并说明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例2:①求函数)0(42>--=x x x y 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的x 的值;②求函数)2(23>-+=x x x y 的最小值以及相应的x 的值;③求函数242+=x x y 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的x 的值;④求函数)1(142>-+-=x x x x y 的最小值以及相应的x 的值;⑤已知20π<<x ,求函数θθθ2sin )22(sin )(2+=f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θ值。
例3:①求函数12)(22++=x x x f 的最小值以及相应的x 的值;②求函数23)(22++=x x x f 的最小值以及相应的x 的值。
例4:①已知+∈R b a ,,且1=+b a ,求b a 11+的最小值;②已知+∈R b a ,,且223=+b a ,求ab 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的b a ,的值;③已知0,0>>y x ,且191=+yx ,求y x +的最小值;④若+∈R y x ,,且082=-+xy y x ,求y x +的最小值。
2.2 均值定理课件-2023届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第二章不等式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1.均值定理
如果 a,b∈R+,则有 a+b≥2 ab,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2.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
如果 a,b∈R+,且 ab 为定值,则当且仅当 a=b 时,a+b 有最小值 2 ab. 如果 a,b∈R+,且 a+b 为定值,则当且仅当 a=b 时,ab 有最大值a+2 b2.
【融会贯通】 已知 0<x<4,求 x(4-x)的最大值. 解:∵ 0<x<4,∴ x>0,4-x>0,x+(4-x)=4 根据均值定理:x+(4-x)≥2 x(4-x)⇒2≥ x(4-x)⇒4≥x(4-x) 当且仅当 x=4-x,即 x=2 时取最大值 4.
例3 已知 x>1,则 x+x-4 1的最小值是(
时,函数 y=5-x-4x有最大值,其值为 1.
12.求函数 y= xx2+2+21的最小值.
【解析】
根据均值定理:
x2+2 x2+1
=
x2+1+1 x2+1
=
x2+1 +
1 x2+1
≥
2
x2+1· x21+1=2,故当且仅当 x2+1= x21+1时,即 x=0 时,函数
y= xx2+2+21的最小值为 2.
例2 已知 0<x<8,求 x(8-x)的最大值. 【分析】 在应用均值定理 a+b≥2 ab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 个条件及结论,一正二定三相等. 【解】 因为 0<x<8,所以 x>0,8-x>0,x+(8-x)=8, 根据均值定理:x+(8-x)≥2 x(8-x)⇒8≥2 x(8-x)⇒16≥x(8-x), 当且仅当 x=8-x,得 x=4,故 x=4 时取最大值 16.
三维均值定理
三维均值定理
均值定理,又称基本不等式。
主要内容为在正实数范围内,若干数的几何平均数不超过他们的算术平均数,且当这些数全部相等时,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均值定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函数求最值问题中有十分频繁的应用。
三个数均值定理:(a+b+c)/3大于等于三次根号abc,条件abc 均是正数。
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就是
1/[(1/a+1/b)/2]=<√(ab)=<(a+b)/2=<√[a^2+b^2)/2]
(a>0,b>0)
证明:
1)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ab)=<(a+b)/2.......(*)
a>0,b>0--->√a-√b是任意实数
--->(√a-√b)^2>=0
--->a+b-2√(ab)>=0
--->a+b>=2√(ab)
--->√(ab)=<(a+b)/2。
均值定理的推广和应用
所以函数值域为 9, 。
评注:分式函数求最值,通常直接将分子配凑后将式子分开或将分母换元后将式
子分开再利用不等式求最值。即化为
y
mg
x
A
gx
BA
0,B
0,gx
恒
正或恒负的形式,然后运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值。
问题六:在使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时,若遇等号取不到的情况,结合函数
f x x a 的单调性。
x
例 5:求函数 y x2 5 的值域。 x2 4
t
数,故 y 5 。 2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5 2
,
。
问题七:整体代换
例 6:已知 x 0,y 0 ,且 1 9 1 ,求 x y 的最小值。 xy
错.解.:
x
0,y
0
,且
1 x
9 y
1x
y
1 x
9 y
x
y
2
9 2 xy
xy 12
故 x y min 12 。
错因:解法中两次连用均值不等式,在 x y 2 xy 等号成立条件是 x y ,在
均值定理 a2 b2 2ab 的推广及应用
小金县中学校 刘世洪
内容摘要: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数的大小、函数的值域、求变量的取值范围、
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各地的高考试
题中经常见到均值定理的使用,本文就对均值定理的各种变式进行梳理,以问题
的形式对各种变式的应用加以说明和阐述。
例 10.正数 a,b,c 满足 a b c 1,求证: 1 1 1 1 1 1 8 a b c
分析:不等式右边数字 8,使我们联想到左边因式分别使用均值不等式可得三个
三个数的均值定理优秀课件
思考:下列解法正确吗?
求 函 数 y2x23,(x0)的 最 小 值 . x
解: y 2 x 2 3 2 x 2 1 2 3 32 x 212 3 34
x
xx
xx
ymin33 4
达标检测
1.函数
y3x12(x0) 的最小值是 x2
(
C
)
A.6
B. 6 6 C.9
D.12
2.函数
y4x2
16 (x2 1)2
则当 x y z 时, x y z 有最__小___值_3_3__S_.
⑵若 x y z p (定值),
p3
则当 x y z 时, xyz 有最_大____值___27____.
注 : 一 正 、 二 定 、 三 等 。
理论迁移
例 1:已 a、 知 b、 c都是正数 (a, bc求 )32证 a 7b: c
问 题 2:三个正数的数算与术几平何均平均关数 系 如 何 ? 怎 样号证成明立?的等条 件 是 什 么
问题 3:由两个正数数、推三广个到正多个何正?
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定理 若 a,b.cR,那 么abc3abc, 3
当 且 仅 当 abc时 , 等 号 成 立 。
表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三相等”.
热身训练
1.(1)若正数x、y满足x+2y=1.求
1 x
1 y
的最小值;
32 2
(2)若x、y∈R+,且2x+8y-xy=0.求x+y的最小值.
18
2 .已 x 1 ,知 y 2 ,且 x y 1,求 5 D (x 1 )y ( 2 ) 的 .最 大 值
高中数学必修5解不等式习题精选精讲----均值定理的拓广
均值定理的拓广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均值不等式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章节,且在每年的高考题中常考常新,其题型主要以大小判断、求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最值时刻等几个方面出现,在高考的考试说明中也明确地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均值不等式的适用条件及适用情境。
高中教材中对均值定理的叙述是:(1)定理: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ab ba ≥+2(当且仅当a=b 时取“=”号) (2)定理:如果a 、b 、c 是正数,那么33abc c b a ≥++(当且仅当a=b=c 时取“=”号) 我们称2b a +(3c b a ++)为a 、b (a 、b 、c )的算术平均数,称ab (3abc )为a 、b(a 、b 、c)的几何平均数,因而这一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或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事实上,由数学归纳法可把这一定理拓广为“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
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大(小)值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在运用均值定理求函数的最大(小)值时,往往需要掌握“凑”(凑项、凑因子)的技巧,其目的(一)是创造一个应用不等式的情境;(二)是使等号成立的条件。
例1.边长为c b a ,,的三角形,其面积等于41,而外接圆半径为1,若c b a t c b a S 111,++=++=,则S 与t 的大小关系是( ) A. t S >B. t S =C. t S <D.不确定(198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解:在三角形中,由正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可得C C R C sin 2sin 2==,又∵41sin 21==C ab S ,∴1=abc ∴ab ac bc cb a t ++=++=111∴)()()(2ac bc bc ab ac ab t +++++=S c b a bc a abc c ab 2)(2222222=++=++≥∵1====R c b a 不可能成立故上式取不到等号,∴S t >即t S <,故选C例2.若正数b a ,满足3++=b a a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15题)解:∵+∈R b a ,,∴ab b a 2=+,∴323+≥++=ab b a ab ∴032≥--ab ab ,∴0)1)(3(≥+-ab ab ∴1-≤ab (舍去)或3≥ab ∴3≥ab然而有些题由于解析式自然,从形态上看根本凑不出定值,或虽凑出定值而其等号又不能成立,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往往为很难用甚至不能用均值定理而感到束手无策。
2019高职高考数学复习-均值定理
最小值为 4 ������时,x+ -2 有最小值,
������-2.
9 17.当x -4时,求函数y x - 7的最小值,并求此时 x4 x的取值.
【解】 x -4, x 4 0, 9 9 y x 7 x4 11 x4 x4 9 2 ( x 4) 11 2 3 11 5 x4 9 当且仅当x 4 , x4 9 即x -1时,y x 7的最小值为 5. x4
+ +
②若 x,y∈R ,且 xy=k(常数),则 x+ y≥2 ������.
【例2】
当0<x<4时,求x(8-2x)的最大值.
【分析】 x(8-2x)=2x(4-x), 由于 x+ (4-x)=4 为定值, 且依题意有 x>0, 4-x>0, 故可用均值定理, 求最值. 【解】 ∵0<x<4 ∴x>0, 4-x>0
18.当0 x 4时,求函数y 3 x(12 - 3 x)的最大值,并求 此时x的取值.
【解】 0 x 4, x 0, 4 x 0, 3 x 12 3 x 2 y 3 x(12 3 x) ( ) 36, 2 当且仅当3 x 12 3 x,即当x 2时, y 3 x(12 - 3 x)的最大值为36.
������
������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x>0,y>0,x+y=4,则xy的最大值是 ( A.2 B.3 C.4 D.5
)
【答案】C
2.如果x>0,y>0,xy=16,则x+y的最小值是 ( A.5 B.6 C.7 D.8
三元均值定理推导过程
三元均值定理推导过程好呀,今天咱们聊聊三元均值定理。
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挺高大上的,但别担心,我们来把它拆开,轻松点聊。
想象一下,咱们有三个数,就像三个好朋友一起出去玩。
它们可能性格各异,但在一起却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平衡。
就好比小明、小红和小李,他们总能找到共同的兴趣,开心地玩耍。
三元均值定理就是在说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平均数,让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达成和谐。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要管这三个人呢?嘿,这个就是三元均值定理的魅力所在。
这个定理说的是,假设你有三个正数,像是你最爱吃的糖果数量,分别是( a )、( b ) 和 ( c )。
那么根据三元均值定理,咱们可以找到一个大于等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就像小明、小红和小李一起分享糖果,不管分多少,大家心里都觉得是公平的。
而这个公平的感觉,就是在说,算术平均数的存在让每个人都有所获得。
咱们不光是说说而已,还得知道怎么计算这个均值。
其实方法简单得很。
把这三个数加起来,然后除以三。
哦,是的,简单得像买冰淇淋一样。
比如说,小明有2颗糖,小红有4颗,小李有6颗。
加起来就是 ( 2 + 4 + 6 = 12 ),然后把12除以3,得出均值4。
说白了,大家分享的糖果平均每个人都有4颗。
想想,那甜滋滋的味道,真是让人心花怒放。
除了这个算术均值,咱们还可以谈谈几何均值和调和均值。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深奥?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几何均值就像是把这三个数看作是一个小小的团队,大家一起合作,最后产生一个共同的成果。
把这三个人的数量相乘,再开三次方根,嘿,就是几何均值。
调和均值呢,就像是三个朋友在比赛谁游得快,最后用倒数的方式来计算平均速度。
听上去有点复杂,其实就是大家合作后最终的表现。
有趣的是,三元均值定理不仅仅适用于这三个数,还可以扩展到更多的数。
这就像一场聚会,越多的朋友加入,越热闹,最终大家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
其实在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常常会碰到这些均值的应用。
均值定理一正二定三相等什么意思
“一正”:指两个式子都为正数;“二定”:指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指当且仅当两个式子相等时,才能取等号。
基本不等式是主要应用于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证明的不等式。
其表述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已知x>0;y>0,则:
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小值2。
如果和x+y是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大值。
1、知识点:基本不等式的基本公式及变形,使用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两个正数的调和平均数小于等于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小于等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小于等于两个正数的平方平均数,两个正数平方和的两倍大于等于两个正数和的平方,凸函数、凹函数中的不等关系。
2、求最值:题型特点是两个式子中x的次数互为相反数,相乘后可以抵消掉;如果是以多项式为整体应用基本不等式,为了让多项式产生联系,通常采用对多项式加减常数来解决。
3、常用构造定值条件的技巧变换:(1)加项变换(2)拆项变换(3)统一变元(4)平方后利用基本不等式。
4、分式结构的基本不等式题型分类及解决办法。
一次比二次型、二次比一次型、二次比二次型:对一次比二次型、二次比一次型,通常令一次结构部分为t,将y化成关于t的函数,然后分子分母同除以t。
对二次比二次型,通常先分离常数,然后再采用上述方法。
2019管综初数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2019年1月份管综初数真题一、问题求解(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5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的字母涂黑。
1、某车间计划10天完成一项任务,工作3天后因故停工2天。
若要按原计划完成任务,则工作效率需要提高 ( )A. 20%B.30%C.40%D.50%E.60% 【答案】C【详解】整个工程看做单位“1”,原计划的工作效率为110,实际的工作效率为113710103250-⨯=--,,因此工作效率提高了71501040%110-=,选C 。
2、设函数()()220af x x a x =+>在()0,+∞内的最小值为()012f x =,则0x =( )A.5B.4C.3D.2E.1 【答案】B【详解】利用三个数的均值定理求最值:33a b c abc ++≥。
()322223a a a f x x x x x x x x x=+=++≥⋅⋅,因此最小值为331264a a =→=,因此2644x x x x ==→=,选B 。
3、某影城统计了一季度的观众人数,如图,则一季度的男士观众人数之比为() A.3:4 B.5:6 C.12:13 D.13:12 E.4:3男女123451234561月份2月份3月份单位(万人)O【答案】C【详解】如图可得:一季度男女观众人数分别为: 男:54312w w w w ++= 女:63413w w w w ++=故一季度男女人数比为:12:13,选C 。
4、设实数b a ,满足6=ab ,6=-++b a b a ,则=+22b aA.10B.11C.12D.13E.14 【答案】D【详解】观察选项,所求的值必然是唯一的,因此为了去掉已知等式的绝对值,可以设定a 、b 的正负性和大小关系。
由6ab =可知a 、b 同号,故设0,0,a b a b >>>,因此去掉绝对值可得:63a b a b a ++-=→=,又已知6ab =,得2b =,所求2213a b +=,选D 。
职高高一数学均值定理知识点总结
职高高一数学均值定理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而高中数学是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均值定理是重要且常见的概念。
下面,我将总结职高高一数学均值定理的知识点。
一、均值定理的概念均值定理是关于函数在一个有限闭区间上的平均值与函数在该区间上某一点的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定理。
简单来说,均值定理是用函数在一个区间上的平均值来预测函数在该区间上某一点的函数值。
二、费尔马定理费尔马定理是均值定理的基础。
它指出,如果函数在一个闭区间上连续,并且在该区间的一个内点处具有极值,那么这个极值点就是函数在该区间上的一个局部最值点。
三、罗尔定理罗尔定理也是均值定理的重要内容。
它指出,如果函数在一个闭区间上连续,并且在该区间的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相等,那么在该区间上一定存在至少一个内点,使得该点处的导数为零。
四、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均值定理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它指出,如果函数在一个闭区间上连续,并且在该区间的内点处可导,那么在该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内点,使得该点处的导数等于函数在该区间上的平均速度。
五、柯西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也是均值定理的一部分。
它是通过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推广得到的。
柯西中值定理指出,如果函数f(x)和g(x)在一个闭区间上连续,并且在该区间的内点处可导,那么在该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内点,使得两个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之比等于两个函数在该区间上的平均值之比。
六、应用举例均值定理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均值定理来解决一些路径规划问题,比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问题,根据路程和所需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此外,均值定理还可以用于证明一些数学问题,如极值问题、微积分中的不等式等。
综上所述,职高高一数学的均值定理涵盖了费尔马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等多个方面。
均值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概念,通过运用不同的定理,我们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证明一些数学定理。
数学教案——均值定理
课题2.2.2 均值定理授课时间:___年___月___日教学目标:1. 掌握均值不等式定理;2. 能够应用定理求最值教学重点:均值定理及应用教学难点:等号成立的条件及解题中的转化技巧。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比较大小()ab b a b a a 2_____0_____0___2222++二. 重要不等式:如果a 、b ∈R ,那么a 2+b 2 ≥2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证明:a 2+b 2-2ab =(a -b )2当a ≠b 时,(a -b )2>0,当a =b 时,(a -b )2=0所以,(a -b )2≥0 即a 2+b 2 ≥2ab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又可得到三.均值定理定理: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 a +b 2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证明:∵(a )2+(b )2≥2ab∴a +b ≥2ab即a +b 2 ≥ab 显然,当且仅当a =b 时,a +b 2 =ab 说明:1)我们称a +b2 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称ab 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因而,此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2)a 2+b 2≥2ab 和a +b 2≥ab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 ,b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 ,b 都是正数.3)“当且仅当”的含义是充要条件即等价的意思四.例题讲解:例1 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 证明:因为x ,y 都是正数,所以x +y 2 ≥xy (1)积xy 为定值P 时,有x +y 2 ≥P ∴x +y ≥2P上式当x =y 时,取“=”号,因此,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和x +y 为定值S 时,有xy ≤S 2 ∴xy ≤ 14S 2 上式当x=y 时取“=”号,因此,当x=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 说明:1. 最值的含义(“≥”取最小值,“≤”取最大值)2.此例题反映的是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方法,但应注意三个条件:ⅰ)函数式中各项必须都是正数----------------------------一正ⅱ)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二定ⅲ)等号成立条件必须存在------------------------------三相等师: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熟悉均值定理的应用.五.应用例2(1)已知0,0,x y >>且9xy =,则x y +的最( )值是( )(2)如果,,a b R +∈且1,a b +=那么ab 有最 值是例3.(1)已知0,x >求当x 取何值时,23x x++有最小值?并求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1 , a2 , a3 ,an, 它们的算术 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
a1 a2 a3 an ≥ n a1a2 a3 an 即 n
(当且仅当 a1 a2 a3 an 时取等号.)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的大小. 2.会用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法指导】 1.要善于通过由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推广到三个及多个 正数的均值不等式. 2.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是特别注意等号成立的等价条 件.
复习回顾
1.如果 a,b∈R,那么 a2+b2 ≥ 2ab(当且仅当 a=b “=”号). a+b ≥ 正 数, 2. a, 都为 若 b 那么 2 等号成立),称上述不等式为 为 a,b 的算术平均数,
注:一正、二定、三等。
理论迁移
例1:已知 、b、c都是正数,求证: b c)3 27abc a (a
1 例2 求函数 y x (1 3 x)在 [0, ]上的最大值. 3
2
例3.将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剪去四个角(四 个全等的正方形),作成一个无盖的铁盒,要使其容 积最大,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最大容积 是多少? a a 2xx
ab
时取
ab(当且仅当 a = b 时, 称
a+b 基本 不等式,其中 2
称为 a,b 的几何平均数.
a+b ≤ 3.当 a>0,b>0 时, 1 1≤ ab≤ 2 + a b
2
a2+b2 2
调和平均值≤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平方平均值
4.设 x,y 为正实数
s2 (1)若 x+y=s(和 s 为定值), 则当 x=y 时, xy 有最 大 值为 4 . 积
探究一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
问题1:由a 2 b 2 2ab推广到三个数又如何? 怎样证明?
和的立方公式: x ( 立方和公式: x 3
y ) x 3 x y 3 xy y
3 3 2 2
3
y ( x y )( x xy y )
4 2
A.0
B.1
16 C. 27
32 D. 27
归纳延伸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 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 些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 理的适用条件。
课后作业
1.教材 10 页 10、11、12、13 提示:11 题条件两边平方解决 2.预习绝对值不等式
变式 (1)当0 x 1 , 求函数y x 2 (1 x)的最大值 时 .
(2)当0 x 1时, 求函数y x(1 x 2 )的最大值 .
思考:下列解法正确吗?
3 求函数y 2 x , ( x 0)的最小值. x
2
解:
3 2 2 1 2 1 2 y 2 x 2 x 33 2 x 33 4 x x x x x
2
ymin 3 4
3
达标检测
12 1.函数 y 3x 2 ( x 0) 的最小值是 ( C ) x
A.6
2
B.
6 6
C.9
D.12
16 8 2.函数 y 4 x 2 2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 x 1)
3.函数
y x (2 x )(0 x 2 ) 的最大值是( D )
探究二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设 x , y , z 都是正数,则有 ⑴若 xyz S (定值) , 3 小 3 S 则当 x y z 时, x y z 有最_____值_____. 3 p ⑵若 x y z p (定值) , 大 27 则当 x y z 时, xyz 有最_____值_______.
3 2 2
问 题2: 三 个 正 数 的 算 术 平 数 与 几 何 平 均 数 的 大 关 均 小 系 如 何 ? 怎 样 证 明 ?号 成 立 的 条 件 是 什 么 ? 等
问题3:由两个正数、三个正 数推广到多个正数又如 何?
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定理
abc 3 若a, b.c R , 那么 abc , 3 当且仅当a b c时,等号成立。
热身训练
1 1 1.(1)若正数x、y满足x+2y=1.求 的最小值; x y
3 2 2
(2)若x、y∈R+,且2x+8y-xy=0.求x+y的最小值.
18
2.已 知x 1, y 2, 且x y 15, 求D ( x 1)( y 2) 的最大值 .
36
自主学习教材- -9页的内容, 8 解决下列问题
(2)若 xy=p(积 p 为定值),则当 x=y 时,和 x+y 有最 小 值 为2 p. 5.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积的最大值或和的最小值时,需满足: (1)x,y 必须是 正数 ; (2)求积 xy 的最大值时,应看和 x+y 是否为定值;求和 x+y 的最小值时,应看积 xy 是否为 定值 . (3)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 定要注意三个前提条件,这三个前提条件概括为“一正、二定、 三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