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c99846bd97f192379e990.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哲学家对读书的理解,往往不是关注读书的种类,或是读书的方法,而是关注读书的意义。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
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其重要性在于,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
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
“智山慧海传薪火”,知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古人早就重视读书,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者的一生,也是学习者的一生、读书人的一生“韦编三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孔于热爱读书、勤奋读书的生动写照。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而“濡”最广义的所指,就是“读书人”。
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受到高度尊敬,是中华文明崇尚读书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
③虽然读书也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
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颜回是孔子唯一认定的“好学”的弟子,所以,至少读书是这种孔颜之“乐”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读书人中,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④现代人读书无非两种,读专业之书和读非专业之书。
有一种说法,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
用司马迁的话说,应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
《宋书·陶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陶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add1f480eb6294dd886ce3.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节选自《宋书·陶潜传》注:秫稻、秔:秫(shú),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秔(jīng),同“粳”,粳稻。
11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许:地方,处所。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堵:墙。
C.裋褐穿结,箪瓢屡空褐:粗布衣服。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亲:亲人。
1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B.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C.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乃瞻衡宇,栽欣载奔D.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12.下列各句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已经喝醉了就回家去,竟也不装作舍不得的样子而留下。
B.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译文: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
C.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译文:我姑且打算弹琴唱歌,用它作为三条小路的资金。
D.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山西省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2
![山西省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2](https://img.taocdn.com/s3/m/42d6f61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d.png)
山西省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一、读.书(12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略【解析】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临摹,注意做到正确,流利美观。
平时练字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力争写一首漂亮的钢笔字。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书写时,注意“师”的写法)(字的大小要适度,太大了有饱胀之感,太小了又太小气,所以大小要安排恰当)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 。
(《行路难》李白)(2)______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 。
(《卖炭翁》白居易)(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
(《无题》李商隐)(5)______________ ?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6)不义富且贵,_______________。
(《论语》12章)(7)______________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8)善哉,善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列子》一则)(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井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______________ 。
”【答案】(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9)生子当如孙仲谋。
【解析】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
(1)至(8)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15b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c.png)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
(共9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注释①承宫:东汉人。
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3分)答案:(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
(共9分)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分)(2)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
(注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
(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译文承宫,琅琊姑幕人。
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
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
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5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5](https://img.taocdn.com/s3/m/1da5a7d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d.png)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歼灭(qiān)驯良(xun)干涸(he)坚持不懈(xie)B.和煦(xu)要塞(sai)炫耀(xuan)人声鼎沸(dǐng)C.迁徙(xǐ)瓦砾(le)迂回(yū)齐心协力(xie)[来+K]D.酬和(he)伫立(zhu)刹那(sha)中流砥柱(d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易错字字音的辨析能力。
B项读音全部正确,其它选项误读的分别是A歼灭(jiān)、C 瓦砾(li)、D刹那(ch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造型顶粱柱刻骨明心隐姓埋名B.藉贯沉甸甸锐不可当秩序景然C.丰硕紧箍咒疲备不堪振耳欲聋D.憔悴逐客令家喻户晓进退维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顶梁柱”,非“顶粱柱”,“刻骨铭心”,非“刻骨明心”;B“籍贯”非“藉贯”,“秩序井然”非“秩序景然”;C“疲惫不堪”非“疲备不堪”,“震耳欲聋”非“振耳欲聋”。
每个选项设置两处错误,难度较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A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使用的对象不恰当,应该用“获益匪浅”。
B“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了,用“津津有味”才恰当。
D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2085840b4c2e3f572763f4.png)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46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1)父母从不xiàn zhì()我看课外书,他们坚信我能从那些yīngxióng()人物身上学到zuò rén chù shì()的道理。
(2)jiù jiù()在yī piān()文章中了解到很久以前我们附近山谷里的mǒu gè()地方住着一群原始人。
他绘声绘色地miáo shù()着他们的生活情况,我听得rú zuì rú chī()。
2.选出正确的字,打“√”。
(4分)教(诲悔)(岂凯)旋(缺决)少(扑朴)素盛(哀衰)烦(琐锁)书(刊刑)背(诵颂)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义不一样,比一比,把意思写在括号里。
(4分)(1)敏:①敏.而好学()②身手敏.捷()(2)急:①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②当务之急.()(3)断: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②藕断.丝连()(4)厌:①学而不厌.()②喜新厌.旧()4.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分析每行词语的特点,在每行的“”上再写一个同类的词。
(8分)()()有味()()如生()()不忘牵()挂()天()日()流()溢()5.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
②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
③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
④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
⑤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A.④③①②⑤B.②⑤①④③C. ⑤②③①④D.②⑤①③④以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6.把下列人物、人物的出处及其人物形象连线。
(4分)武松《西游记》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性格憨厚贾宝玉《水浒传》神机妙算,忠贞爱国,谦虚谨慎猪八戒《三国演义》有才华,有灵气,有叛逆精神诸葛亮《红楼梦》武艺高强,疾恶如仇,敢作敢当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b510e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e.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推敲(qiāo)藻饰(zǎo)诘难(jié)咬文嚼字(jué)B.矫揉造作(jiāo)睾肾(gāo)证(chǎn)狂妄自大(wàng)C.统筹(chóu)狡黠(xiá)提倡(chàng)吹毛求疵(zī)D.滞碍(zhì)伦理(lún)要诀(jué)豁然贯通(huò)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读史使人___________,读诗使人___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___,科学使人_____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______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B.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论C.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D.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
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https://img.taocdn.com/s3/m/2992641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8.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
一、阅读理解
1. 荷花田里的秘密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块荷花田,长着漂亮的白荷花。
田里住着一只小青蛙,它非常喜欢在荷叶上跳来跳去,有一天,它在田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东西,是什么呢?
•问题:小青蛙在荷花田里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它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东西?
2. 小鸟的快乐
小明的家后面有一片小树林,每天早上他都会听见一只小鸟在树林里歌唱,小鸟的歌声让小明感到非常快乐。
小鸟为什么会在早上歌唱呢?
•问题:为什么小鸟会在早上歌唱?小明听见小鸟的歌声会感到什么样的快乐?
二、诗歌赏析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结合诗意,描述这首诗给你带来的心境。
2. 《小学堂诗》辛弃疾
我是天生爱读书,偏偏学什么都读。
未得文章先死志,得来犹觉未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读书态度和追求?
三、作文
请你描述一个和自己有关的快乐的故事,并运用生动的语言,展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
四、其他题目
请根据以下命题,自由发挥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春天的故事”。
五、书目建议
如果你喜欢阅读以上提到的诗歌,请继续探索更多古今中外的知名诗歌作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和赏析。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必读书阅读训练四”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思考后好好完成。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e92bd7a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2.png)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八下)八年级下册(一)吴均《与朱元思书》【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风烟俱.净()②一百许.里()③窥谷忘反.()④有时见.日()2、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本文主要描绘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之美,写得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之美——“”;第二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第三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
14、第一、第二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突出水清的句子是“”;表现水急的句子是“”5、美好的景致能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尘念,使人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思想得到升华。
文中用两个对偶句表现了这种感情,令人回味和思索,它们是“,;,”【参考答案】1、①都、全②左右(表约数)③通“返”,返回④通“现”,出现2、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个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水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江水异富春江两岸群山奇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761150b1c59eef9c7b434.png)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t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
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魏王以为太仆。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荣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荣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复持去,更以恶草其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陈涉起而王陈________ ②使使归项王(内心)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A.放弃B.捐税C.捐赠D.收集②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A.满意B.意外C.意图D.怀疑(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4)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集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51b82a11172ded630a1cb67f.png)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15分)【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答案】(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每空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最新版)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
![(最新版)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47147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3.png)
(最新版)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
父长贤,北齐屯留令。
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
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隐太子①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
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
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素器之,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
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或有言徵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
彦博奏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
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
”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
”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
”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帝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
忠臣,龙逢、比干③是也。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
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贞观三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徵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
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十六年,称绵惙,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
太宗亲临恸哭,谥.曰文贞。
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赙绢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
及将祖载,徵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竟以布车载柩,无文彩之饰。
(节选自《旧唐书·魏徵传》)注:①隐太子:李建成。
【10篇】新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e21fed6f1aff00bfd51e23.png)
【10篇】新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 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yù yuè)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 gǔ)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划线字的错误读音。
保存________(cún chún)愈________(yù yuè)是风欺雪压________(yā yà)骨________(gú gǔ)气(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4)用“______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答案】(1)cún;yù;yā;gǔ(2)不管;不管;无论;总要(3)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4)“他们不管……不肯低头折节”【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郦生食其者》阅读练习
![《郦生食其者》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cd06e946294dd88d0d26b86.png)
《郦生食其者》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
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③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
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
”郦生曰:“弟言之。
”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
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注】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
②里中:同乡。
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
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
竖,竖子,小子。
1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看不起B. 不宜倨见长者傲慢C.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擅长D. 沛公引兵随之率领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郦生乃深自藏匿今君乃亡赵走燕B. 足下起纠合之众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C. 与人言,常大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二)(有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二)(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6880c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2.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一、课外阅读。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我已经尽力了,还是适可而止吧。
”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文中描写三个登山人登山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三个人登山的结果,以及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用文中的话回答)(1)第一个人:结果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人:结果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个人:结果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品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我们该怎样理解这句话?()A.只有敢于攀登、不放弃的人,才会到达顶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光。
B.顶峰上的风光比顶峰下的风光好看些。
这是很多人看不到的。
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A.不论做什么事,只要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退。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c81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2.png)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原野花当我的双脚踏在草原上,目光所及一片辽阔。
哪里都不是路□但哪里又都可以走□哪里都不是床□但哪里又都可以躺□规矩惯了的人,到了这里往往会茫然,像在鸟笼里关久了的鸟儿,即使你把整个天空给它,它也不知道怎么飞翔。
一路上到处都是花朵,大片大片燃烧着的野花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就像一个人把一生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季节。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
我在草原腹地眺望远方,前面缓坡上浮起一层紫色的雾,走近才看清那里开满了紫色的野花。
这不知名的野花每一朵都是由无数细小如米粒的花聚合而成,像一个紫色绒球,十分可爱。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
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还很鲜活。
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
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冀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
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1.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再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①___ ②___③2.反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①在“□"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②用“”画出初到草原时,能体现作者感受的词语。
3.文中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指的是()A.“我”来到草原旅游B.“我"爱美,折花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
C.“我”折了一枝花,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4.文中画“___"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 __5.怎样理解文中“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这句话?______ __天下母亲,无不自私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天下的妈妈,都是自私的。
2024年《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
![2024年《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3145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d.png)
16.见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
该段从另一个角度补充论证读书的宽度对于读书的眼界的影响,强调怎样获得高远的眼界,使论证更加辩证严密。
17.要点:我们不要一味地为功利而读书,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读书,树立远大的读书理想,担当起自己那份应尽的责任。(联系实际略)
2024年《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
《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1
①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
②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
④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
3.第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2分)。
3.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
4.此题为开放题。
5.文章从三方面论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
《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2
三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好读书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好读书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82b5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3.png)
三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好读书参考答案好读书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qiè)意的事情。
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
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看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1) 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谆谆教导给予(2) 文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是,请写一个它的反义词:。
(3) 相传蜀汉大将军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读书好”的意思:“好读书”的意思:“读好书”的意思:(4) 在文中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5)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乐此不疲:(6) 仔细阅读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仿照这样的写法,接下去再写一个句子。
读书,。
(7) 如果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你该怎样和他们沟通?参考答案(1) zhūn;jǐ(2) 走马观花;融会贯通(3) 读书有好处。
《HSK标准教程练习册4下》听力文本和参考答案
![《HSK标准教程练习册4下》听力文本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88f9c89eb172ded63b7b8.png)
HSK标准教程4(下)练习册录音文本及参考答案第十一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一、听力第一部分第1到5题:判断对错。
例如:我想去办个信用卡.今天下午你有时间吗?陪我去一趟银行?★他打算下午去银行。
现在我很少看电视.其中一个原因是.广告太多了.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什么节目.只要你打开电视.总能看到那么多的广告.浪费我的时间。
★他喜欢看电视广告。
1. 这次调查发现.超过70 %的儿童更愿意让爸爸给自己读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父亲平时陪孩子玩儿的时间太少。
★大多数孩子喜欢爸爸给他读书。
2. 等车的时候.我随便买了本杂志.看了没几页.就看到一个小故事.虽然这个故事不长.但是写得却很好.让我很感动。
★他被那个故事感动了。
3. 多与人交流当然有很多好处。
通过交流.你不但可以增加对别人的了解.而且可以从不同的人那里得到不同的知识、经验、快乐等。
★要多跟人交流。
4.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的汉语水平提高了不少.不但可以听懂一些较短的句子.还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现在即使不用翻译也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了。
★他现在是翻译。
5. 老教授对新生说:“从今天起.如果你每天用100个字把自己的生活写下来.毕业时你将会得到一本10多万字的书.内容就是你4年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老师让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6到12题:请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女:该加油了.去机场的路上有加油站吗?男:有.你放心吧。
问:男的主要是什么意思?女:我女儿明年要考大学了.你觉得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男:我觉得主要得考虑孩子喜欢学什么。
问:男的认为考大学什么最重要?7.男:这个填空题不是很复杂.你再好好想一下。
女:今天上课的时候我没听懂.而且填空题连猜都没办法猜.你教我怎么做吧。
问:女的为什么不会做这个题?8.女:我记得上次关教授把他的手机号码给我了.可是不知道写哪儿了。
男:你当时好像是在记笔记.你看看是不是写在那儿上面了。
问:女的在找什么?9.男:您好.请问我能换一下面试的时间吗?我家里突然有点儿急事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好读书
贾平凹
好读书就得受穷。
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的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
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是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只好穿不悦人目的衣衫,吸让人发呛的劣烟、吃大路菜,骑没铃的自行车。
但小屋里有四架五架书,色彩之斑斓远胜过所有电器,读书读得了一点新知,几日不吃肉满口中仍是余香。
手上何必戴那么重的金银,金银是矿,手铐也是矿嘛!老婆脸上何必涂那么厚的脂粉,狐狸正是太爱惜它的皮毛,世间才有了打猎的职业!都说当今贼多,贼却不偷书,贼便是好贼。
他若要来,钥匙在门框上放着,要喝水喝水,要看书看书,抽屉的作家证中是夹有两张国库券。
但贼不拿,说不定能送一张字条:“你比我还穷?!”三百年后这字条还真成了高价文物。
其实,说穷也不是穷到要饭,出门还是要带十元钱的,大丈夫嘛,视钱如粪土,它就只能装在鞋壳里头。
好读书就别当官。
心谋着书,上厕所都尿不净,裤裆老是湿的,哪里还有时间串上级领导的家去联络感情,也没有钱,拿什么去走通关关卡卡?即使当官,有没有整日开会的坐功?签发的文件上,能像在新书上写读后感一样随便?或许知道在顶头上司面前要如谦谦后生。
但懒散惯了,能在拜会时屁股只搭个沙发沿儿?也懂得猪没架子
都不长,却怎么戏耍成性突然就严肃了脸面?谁个要整,要防谁整,能做到喜怒不露于色?何事得方,何事得圆,能控制感情用事?读书人不反对官,但读书人当不了好官,让猫拉车,车就会拉到床下。
那么,住楼就住顶层吧,居高却能望远,看戏就坐后排吧,坐后排看不清戏却看得清看戏的人。
不要指望有人来送东西,也不烦有人寻麻烦,出门没人见面笑,也免了有朝一日墙倒众人推。
好读书必然没个好身体。
一是没钱买蜂王浆,用脑过度头发稀落,吃咸菜牙齿好肠胃虚寒;二是没权住大房间,和孩子争一张书桌,心绪浮躁易患肝炎;三是没时间,白日上班,晚上熬夜,免不了神经衰弱。
但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到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时最习惯抠脚丫子。
可怜都是蜘蛛般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
读书人的病有治其病的药,药不在《本草》而直接是书。
一是得本性酷好之书,二是得急需之书,三是得未见之书。
但这药医生常不用,有了病就让住院,住院也好,总算有了囫囵时间读书了。
所以,约火打架,不必寻读书人,那鸡爪似的手没四两力;要欺负也不必对读书人,老虎吃鸡不是山中王。
读书人性缓,要急急不了他,心又大,要气气不着,要让读书人死,其实很简单,给他些樟脑丸,因为他们是书虫。
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有很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
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
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独时不孤独,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俗不谄。
说到这儿,有人在骂:瞧,这就是读书人的酸劲了,为什么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真是阿Q精神喽!这骂的好,能骂出个阿Q来,便证明你在读书了,不读书怎会知道鲁迅先生曾写过个阿Q呢?!因此还是好读书好。
1.作者在文中列出了“好读书”的种种坏处,请你简要概括文中谈及的好读书的坏处。
2.作者历数好读书的坏处,目的是不是告诫人们不要去好读书?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问选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选文结尾处问号和叹号连用有什么作用?
5.请列举两个“好读书”的名言警句或名人故事。
参考答案:
1.(1)好读书就得受穷(2)好读书就别当官(3)好读书必
然没个好身体
2.表面上给人感觉是在贬“好读书”,其实是以另一角度间接赞扬好读书者那值得学习的可贵的精神,为点明中心——“好读书好”起铺垫作用。
3.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4.问号和叹号连用是饱含辛辣的嘲讽,对别人的骂给予巧妙有力的回答,更凸现作者鲜明的态度。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