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1)
电磁炮原理

电磁炮原理
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发射高速物体的武器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磁感应和电磁推动。
在电磁炮中,先制造一个电磁场,通常通过通过直流或脉冲电流流过一个线圈来实现。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接下来,将被发射的物体(通常是一个金属导体)放置在电磁场中。
当电磁脉冲通过线圈后,产生的磁场会穿过金属导体,导致金属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受到磁场力的影响。
这种力会使得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移动,引起电子流。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当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自由电子会受到一个与电流方向、磁场强度和电流强度相关的力。
此时,金属导体会受到一个向上或向下的电磁推力。
利用这个原理,将金属导体设计成一种炮弹形状,并通过电磁推力将其发射出去。
当金属导体受到推力后,会以很高的速度射出,并击中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电磁炮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磁场,需要特殊的设计和控制来确保安全。
此外,电磁炮的性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电流强度、磁场强度、金属导体形状等。
总的来说,电磁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磁场力,通过对金
属导体的推动来发射高速物体,实现了高效且准确的远程打击能力。
电磁炮发展

一、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电磁炮纯粹是一种电气武器,它通过一对金属轨道来加速具有传导性的射弹。
这一对金属轨道非常光滑,允许大电流通过并通过“炮弹”形成回路。
“炮弹”相当于电磁铁,通过它的大电流与轨道所产生的强大磁场发生作用,并产生强大的作用力,为“炮弹”加速。
其典型特征是不必使用燃料推进,而且发射速度远比火力武器要快。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磁炮的运行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1)炮弹——通常是子弹或者导弹——被固定在电枢内,电枢可以传导电流,它们被固定在两排金属轨道之间。
2)巨大的电流通过轨道,从而产生强大的磁场,足以推动电枢以极快的速度前进。
3)炮弹与电枢分离,并将以7倍于声音的速度行进,射程可达100英里。
如果提供强大的电流,比如达到100万安培,电磁轨道炮将对射弹产生巨大的推力,其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千米。
在先前的实验当中,科学家已经获得了20千米/秒的射弹速度。
它的缺点是:由于推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轨道易于被腐蚀。
电磁轨道炮通常需要经常更换轨道,或者使用导电的耐磨材料。
二、电磁炮的研究历史早在1918年,法国发明家路易斯•奥克蒂夫就发明了一种与与上述原理极为相似的电炮,并于1919年4月1日申请了美国专利,名为“射弹电气设备”。
在他的装置里,两条平行的母线与射弹的翼部相连,而整个设备都包围在磁场当中。
当电流通过母线与射弹,就会产生一股力量促使射弹沿着母线推进并最终被发射出去。
图中的电磁轨道炮使用直径2英寸的炮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械署长官约阿希姆•汉斯勒重拾这一理念,并策划研发一种电力驱动的防空炮。
到1944年末,在足够理论储备的条件下,纳粹德国防空指挥部开始向军工部门发布规格要求:炮弹的炮口速度达到2,000米/秒,射弹包含0.5公斤的爆炸物。
它们原来计划安装在6门每秒12发组炮上,并且适合12.8厘米口径FlaK-40高炮。
但是,这种电磁武器从未制造成功。
在战后这些细节被人发现,并激发了军事界的兴趣,更多的细节研究也得以继续。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带图带公式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装甲、高强度陶瓷装甲、贫铀装甲的使用,以及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装甲的抗毁能力,对破甲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人们在相继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破、穿甲战斗部的同时,也注意开发研究某些新概念超高速动能穿甲武器,电磁炮就是其中一种。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电磁炮是利用物理学中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即洛伦兹力) 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加速弹丸的。
根据加速方式,电磁炮可分为导轨炮和线圈炮。
图1 导轨炮工作原理导轨炮导轨炮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
主要由一对平行导轨和夹在其间可移动的电枢及电源、开关等组成。
当开关闭合时,向一条导轨输入强大的电流,经过电枢沿另一条导轨流回。
载流电枢在导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被加速,将弹丸射出。
电枢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 L′I2/ 2 , (1)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L′为导轨电感梯度( H/m) 、I 为电流强度(A) 。
弹丸的加速度则为a = F/ m = L′I2/ 2 m , (2)式中a 为加速度(m/ s2) 、m 为电枢与弹丸的质量之和(kg) 。
由(2) 式可见,导轨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弹丸的加速度就越大,弹丸的运动速度越快。
导轨炮的导轨有单一、串联、并联和多层等不同结构形式,根据导轨的形式,炮口截面可选用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
电枢主要有固态金属电枢、等离子体电枢和混合型电枢等种类。
提供脉冲功率的电源主要有电容器组、高性能蓄电池、各种单极发电机、脉冲变压器、强制发电机和爆炸发电机,以及计划研制的超导储能系统等。
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人工操作比较困难,通常由计算机控制。
线圈炮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如图3 所示。
主要由感应耦合的固定线圈、可动线圈、储能器以及开关等组成。
固定线圈相当于炮身,可动线圈相当于弹丸。
当固定线圈接通电源时,所产生的磁场与可动线圈上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可动弹丸线圈加速射出。
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 I f·I p·d M/ d x , (3)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I f 为固定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I p 为弹丸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M 为固定与可动线圈的互感( H) 、d M/ d x 为互感梯度( H/m) 。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1) (优选.)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 黄 强 郭东桥 卞光荣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装甲、高强度陶瓷装甲、贫铀装甲的使用,以及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装甲的抗毁能力,对破甲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人们在相继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破、穿甲战斗部的同时,也注意开发研究某些新概念超高速动能穿甲武器,电磁炮就是其中一种。
一、电磁炮的基本原理电磁炮是利用物理学中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即洛伦兹力)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加速弹丸的。
根据加速方式,电磁炮可分为导轨炮和线圈炮。
图1 导轨炮工作原理导轨炮 导轨炮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主要由一对平行导轨和夹在其间可移动的电枢及电源、开关等组成。
当开关闭合时,向一条导轨输入强大的电流,经过电枢沿另一条导轨流回。
载流电枢在导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被加速,将弹丸射出。
电枢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L ′I 2/2,(1)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L ′为导轨电感梯度(H/m )、I 为电流强度(A )。
弹丸的加速度则为a =F/m=L ′I 2/2m ,(2)式中a 为加速度(m/s 2)、m 为电枢与弹丸的质量之图2 和(kg )。
由(2)式可见,导轨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弹丸的加速度就越大,弹丸的运动速度越快。
导轨炮的导轨有单一、串联、并联和多层等不同结构形式,根据导轨的形式,炮口截面可选用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
电枢主要有固态金属电枢、等离子体电枢和混合型电枢等种类。
提供脉冲功率的电源主要有电容器组、高性能蓄电池、各种单极发电机、脉冲变压器、强制发电机和爆炸发电机,以及计划研制的超导储能系统等。
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人工操作比较困难,通常由计算机控制(见图2)。
图3 线圈炮工作原理线圈炮 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主要由感应耦合的固定线圈、可动线圈、储能器以及开关等组成。
固定线圈相当于炮身,可动线圈相当于弹丸。
当固定线圈接通电源时,所产生的磁场与可动线圈上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可动弹丸线圈加速射出。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电磁炮是一种无需火药瞬间爆发出冲击能量的一种最新火炮;美国己试验成功;电磁炮的主要工作原理雷同磁悬浮列车的直线平面电机;但在电磁炮里用的是多个大功率聚能偏转线圈将磁弹发送出去;比炮好处是无汚染;优奌是电磁炮能做到连续发射,如同机枪、航炮;每分钟可发N次到数千次;某种意义上耒讲一门电磁炮将大于一个炮兵团以上发送的能量;电磁炮耗能非常可观;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正在针对电磁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电磁炮实用性研究和野外试验;具体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能源小型化体积和重量是电磁炮武器化和战术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这两者主要由脉冲功率源及功率调节装置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所决定;要减小体积、降低重量,必须实现能源小型化;因此,今后将进一步开发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材料,以研制小型轻质脉冲功率源;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系统效率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电磁炮的研制提供了条件,将超导材料用于电磁炮是新的发展趋势;超导材料的电流密度和储能密度极高,储能效率达60%~90%,将其用于储能线圈、发电机、磁体和开关等,不仅有利于电磁炮小型化、提高射速,而且可减小能量损失、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另外,采用多级、多层、多段节和分布电源多模块结构的导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多模块结构可以减小导轨的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至两倍左右;加紧新材料的研究、提高系统寿命与性能新型材料的研究主要有:电池用新型电化学材料,电容器用聚合物电介质材料,脉冲发电机储能用石墨-环氧等复合材料,耐高温、高强度、高能量密度电感储能材料;高强度、耐烧蚀、耐腐蚀的导轨、电枢和电极材料,石墨、陶瓷等耐高温、耐烧蚀炮管绝缘材料;大载流、高强度、高频率开关和大功率脉冲固态开关材料; 经过近20年的研究,电磁炮技术在理论上已基本成熟,开始向武器化、实用化发展;电磁炮的穿甲能力已被实验所证实,武器化的电磁炮可以击毁火炮所不能击毁的新型坦克装甲;预计在不远的将来电磁炮将会作为新一代重要的穿甲武器出现在战场上,在未来战争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 -回复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回复电磁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电磁炮(electromagnetic railgun)是一种基于电磁加速技术的射弹系统,它利用电磁场将射弹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长程打击目标的能力。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力驱动载荷(射弹),将电能转换为动能,从而实现高速推进。
电磁炮的实现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磁场的产生、载荷的驱动和射程的确定。
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电磁炮的基本原理:1. 电磁场的产生电磁场是电磁炮实现加速的基础。
电磁场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物理场,它能够将电能、化学能等能量形式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磁炮中的电磁场是由电源、导体和永磁体产生的。
电源:电磁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电能,因此电磁炮的电源是其加速驱动的基础。
目前电磁炮的电源主要有化学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爆炸磁体发生器等。
导体:导体是电磁炮中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关键。
在电磁炮中,导体通常采用铜或铝等良导电材料制成的环状导轨,它们与电源相连形成电路,一般采用并联式电路,以确保电能充足。
导体在电力作用下会发出磁场,因此要选择一定的导体形状和数量,以实现最佳的磁场分布。
永磁体:永磁体是电磁炮中的基本元素之一。
永磁体通过产生磁场,确保载荷(射弹)在导轨上稳定行驶,降低其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并影响导轨上的磁场分布。
2. 载荷的驱动载荷(射弹)是电磁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形态、惯性等特性对电磁炮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载荷的驱动包括转换电能为动能的过程和将载荷在导轨上稳定加速的过程。
转换电能为动能的过程:当电源向导轨导入电流时,导轨成为载荷的加速器。
电流在导轨内运动时,产生的磁场把载荷推开并加速。
因为轨道中电流和载荷的性质不同,载荷在这个磁场中会经历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将载荷在导轨上稳定加速的过程:当载荷进入导轨内时,它将在导轨中受到电流感应的磁场的推动。
导轨中的电磁场是一个频率很高的交流电场,因此在一个周期内,磁场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产生高速运动物体的武器系统。
它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武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将导弹、子弹等物体发射出去,达到破坏敌方目标的效果。
以下是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1. 电磁场的产生:电磁炮是通过产生强大的电磁场来实现加速和发射物体。
它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源系统和磁场系统。
电源系统提供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而磁场系统则控制和加速物体的运动。
2. 磁场的控制:磁场系统由一系列线圈组成,通过控制线圈的通断来产生不同的磁场。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
通过合理安排线圈的位置和通断顺序,可以使磁场在电磁炮内部形成一个由弱到强的梯度。
3. 物体的加速:在磁场系统中,物体被放置在一个电磁脉冲的环境中。
当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时,该磁场会通过物体,由于磁场的变化,物体将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被加速。
4. 发射物体:当物体被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时,就可以通过控制磁场系统的通断来实现发射。
通常,磁场系统的线圈被分为几个部分,通过逐渐断开线圈电流的方式,使物体从一个磁场区域快速移动到另一个磁场区域,从而实现物体的发射。
5. 高速运动物体的作用:通过电磁炮发射出去的物体,速度非常高,具有巨大的动能。
这种高速运动的物体可以对目标进行高效的打击。
在军事领域,电磁炮可以被用于反导系统、反舰系统等方面,实现远距离精确打击。
需要注意的是,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涉及复杂的物理学和电子技术知识,上述解释仅是对其基本原理的简要介绍。
实际应用中,电磁炮的构造和控制系统还会根据具体的设计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实现物体高速运动的武器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磁场的产生、磁场的控制、物体的加速和发射等过程。
通过电磁炮的工作原理,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目标打击,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电磁炮工作原理(一)

电磁炮工作原理(一)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加速物体的装置,是未来大规模战争中的主要武器之一。
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从浅入深进行剖析。
什么是电磁炮电磁炮是一种使用电场和磁场来给物体带来动能的装置。
其中,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力,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力。
在电磁炮中,先利用电场将物体带入磁场范围内,然后利用磁场施加力来加速物体。
电磁炮的基本结构电磁炮主要分为三部分:能源系统、加速器和控制系统。
能源系统提供强大的电磁能量,加速器则利用电磁力将物体加速,而控制系统则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电磁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充能。
首先,电磁炮需要通过能源系统蓄积足够的电能,通常使用电容器进行储存。
2.激发。
当电容器中的电荷达到一定值时,通过触发器将电能释放到加速器中,形成强大的电流。
3.磁化。
通过当前产生磁场,将加速器中的物体磁化,使其能够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4.加速。
在磁场的作用下,物体开始受到电磁力的加速作用,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后离开加速器,将动能传递到目标物体上。
电磁炮的应用电磁炮的应用主要分为军事、科研和工业三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电磁炮具有射程远、威力大、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打击陆海空三种目标。
在科研领域,电磁炮可用于进行高速物体动力学研究,以及不同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受损机理研究。
在工业领域,电磁炮可用于加工金属制品,如切割、焊接等领域。
结语电磁炮作为一种高科技装置,其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但是,由于其技术水平的高难度和成本的高昂,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相信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电磁炮一定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磁炮的优缺点电磁炮作为一种新兴的武器装备,与传统的火炮相比有许多优缺点。
优点:•射程更远:电磁炮利用的是高速弹丸的动能,可以在不加燃料的情况下加速弹丸,从而达到更远的射程。
•威力更大:电磁炮发射出的弹丸动能更高,威力更大,可以破坏更高强度的目标。
•精度更高:电磁炮在制造加速器时可以达到高精度要求,射击精度更高。
电磁炮知识点总结

电磁炮知识点总结一、电磁炮的基本原理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学原理产生的力将弹丸加速发射的武器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导电线圈产生的磁场,通过施加洛伦兹力将弹丸加速至高速,并将其发射出去。
具体来说,电磁炮由电源系统、导线圈系统、弹丸和发射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当电流通过导线圈时,产生的磁场将会对弹丸产生洛伦兹力,将其加速至高速,然后通过发射系统将其发射出去。
二、电磁炮的发展历程电磁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期。
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电磁原理制造武器系统,用电磁力发射弹丸。
然而,由于当时电力技术和材料技术的限制,这些早期的电磁炮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电力技术和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磁炮逐渐成为现实,成为一种有着极高发展潜力的武器系统。
三、电磁炮的优点1. 高速:电磁炮的弹丸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度,相比传统火炮和导弹系统有着显著的速度优势,可以更快速地打击目标。
2. 远程:由于高速的弹丸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电磁炮可以实现远程精确打击目标,有着超越传统武器系统的射程优势。
3. 精度高:电磁炮的弹丸在发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影响较小,因此具有很好的弹道稳定性和射击精度。
4. 杀伤力大:由于高速弹丸的撞击动能巨大,电磁炮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可以有效打击装甲目标。
5. 简化弹药设计:电磁炮无需使用传统火炮的炸药等化学燃料,可以使用简化的弹药设计,减少了弹药生产难度和成本。
四、电磁炮的挑战1. 能源供应:电磁炮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来推动弹丸,因此其能源供应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提供大功率的电能,成为电磁炮发展的关键问题。
2. 材料技术:电磁炮的运行需要承受巨大的电磁力和热应力,因此需要耐高温、高强、高导电性的材料来制造关键部件,这对材料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 弹丸设计:高速弹丸的设计制造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考虑材料强度、热稳定性、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4. 发射系统设计:电磁炮的发射系统需要具备很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这对于系统工程设计和制造都提出了挑战。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发射高速弹丸的武器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六个步骤:
1. 弹丸加速阶段:在电磁炮的发射管内,放置一个称为弹丸的导电物体。
通过电流传输系统,高电流被引入发射管,形成一个强磁场。
2. 制动阶段:在弹丸前方放置一组称为制动线圈的线圈。
当电流通过制动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与发射管内的磁场相互作用,制动弹丸的速度,以避免超过设计范围的速度。
3. 弹丸加速阶段继续:经过制动阶段后,电流继续通过发射管。
由于弹丸导体内的电流流过磁场,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弹丸会受到一个与电流及磁场强度相关的力,从而加速。
4. 弹丸退出发射管:当弹丸加速到所需速度时,它会通过发射管的出口离开。
此时导电轨道的电磁力减小或消失,弹丸脱离了发射系统的限制,自由飞行。
5. 弹道控制:弹丸在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弹道控制,以确保命中目标。
这通常通过附加的制导系统实现,例如GPS导航或
惯性导航。
6. 目标命中:当弹丸接近目标时,它会释放其载荷,如弹头或炸药。
这样可以造成破坏或其他影响,以达到武器系统的预期效果。
整个工作过程主要依靠电流流经导体产生的磁场及洛伦兹力来加速和发射弹丸。
相较于传统火药炮,电磁炮具有高初速、快速连发和精确命中的优势,被广泛用于军事领域。
电磁炮的应用原理

电磁炮的应用原理1. 电磁炮概述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产生高速运动物体的武器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然后利用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推动物体运动。
电磁炮有很多应用领域,包括军事领域、航天领域以及工业生产等。
2.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电磁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加速阶段和发射阶段。
2.1 加速阶段在加速阶段,电磁炮主要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将电流转化为磁场,并利用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加速运动物体。
2.1.1 加速器加速器是电磁炮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常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导体环组成。
当电流通过加速器中的导体环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则会施加力于其中的运动物体。
通过依次通电不同的导体环,可以实现对运动物体的逐渐加速。
2.1.2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为电磁炮提供所需的电流。
在加速阶段,电源系统需要提供较大的电流来产生足够的磁场以加速运动物体。
常见的电源系统包括电容器、电感和电池等。
2.2 发射阶段在发射阶段,经过加速阶段加速后的物体将被发射出去。
2.2.1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用于定位和控制运动物体的路径,确保其正确定位在发射轨道上。
导向系统由导向磁场和辅助设备组成。
2.2.2 发射装置发射装置是将加速后的物体从电磁炮中发射出去的关键部分。
发射装置通常由固定的磁体和运动的磁体组成,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体的发射。
3. 电磁炮的应用电磁炮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1 军事应用电磁炮在军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火炮、导弹和无人机的发射系统。
其高速、高精度的特点使得电磁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武器系统。
3.2 航天应用电磁炮在航天领域中被用作航天器的加速器。
通过电磁炮的加速,可以将航天器送入轨道,减少了起飞和加速阶段的能量消耗。
3.3 工业应用电磁炮在工业生产中也有一些应用。
比如,在铁矿石和煤矿石的采矿过程中可以使用电磁炮进行爆破作业,提高采矿效率。
4. 电磁炮的优势和挑战电磁炮作为一种新型的武器系统,具有许多优势和挑战。
电磁炮的爆炸原理

电磁炮的爆炸原理
电磁炮的爆炸原理主要是利用磁场能量的快速释放。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容器和线圈。
首先,在电容器中存储了大量的电能。
电容器是由两个金属板之间隔着一个绝缘层组成的。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荷从电源通过线路充入金属板上,形成一个正极和负极。
接下来,当需要触发电磁炮时,电流会通过一个电开关(例如,SCR)流入线圈中。
线圈是一个由导电线圈组成的电磁铁,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周围产生一个强磁场。
然后,瞬间触发电开关的导致开关瞬间闭合,电荷被释放到线圈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电流。
这个电流在线圈中形成一个非常强的磁场,磁场能量快速释放。
最后,由于环绕着线圈的磁场的快速衰减,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一个强大的电磁脉冲。
这个电磁脉冲会产生牵引力,将线圈内的金属项目射出并加速到高速。
这个过程类似于电磁炮中的磁效应,所以被称为“电磁炮”。
总结起来,电磁炮的爆炸原理是通过存储在电容器中的电能,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形成一个强磁场,并在触发时快速释放电荷,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脉冲,从而产
生牵引力将金属项目射出。
电磁火炮原理

电磁火炮原理引言:电磁火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实现发射的高速火炮武器系统。
它通过电流在导线中形成的磁场产生的电磁力,驱动火炮弹丸进行发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火炮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电磁火炮的基本构造电磁火炮主要由电源、导线圈、导轨和弹丸等部分组成。
电源为导线圈提供电流,导线圈通过导轨产生磁场,弹丸则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被加速发射。
二、电磁火炮的工作原理1. 加速阶段当电源接通后,导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由于导线圈的螺旋形状,电流在导线圈中形成环形磁场。
根据右手定则,磁场的方向可以确定。
导轨则承载导线圈和磁场,当导线圈中的电流流过时,导轨上会产生磁场。
2. 弹丸发射阶段当弹丸靠近导轨时,由于电流在导线圈中形成的磁场,弹丸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被加速。
磁力的方向与电流和磁场的相对方向有关。
通常情况下,导线圈中的电流和导轨上的磁场方向相同,使得磁力加速弹丸沿导轨方向运动。
3. 弹丸离开导轨当弹丸达到一定速度后,磁力逐渐减小,直至归零。
此时,弹丸脱离导轨,继续沿惯性方向飞行。
由于弹丸的速度较高,一般会在空气中产生等离子体,形成明亮的火花。
三、电磁火炮的优势1. 高速发射:电磁火炮能够以高速发射弹丸,射程远,命中精度高。
由于弹丸在发射过程中不受火药爆炸的影响,速度可达到几千米每秒甚至更高。
2. 可调速度:电磁火炮的发射速度可通过调整电流大小来控制,具有较好的可调性。
这使得电磁火炮适用于不同的任务需求,如防御性射击、反导弹等。
3. 较低的维护成本:相比传统火炮,电磁火炮不需要使用火药等消耗品,减少了后勤保障成本。
此外,电磁火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4. 环境友好:电磁火炮不产生废气和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较小。
这使得电磁火炮在一些敏感地区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电磁火炮的应用领域1. 军事领域:电磁火炮作为一种新型高速武器系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和精确打击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它可以用于反导弹、反舰导弹、对地攻击等任务。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作为一种新型武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学和物理学
的原理,通过电磁力加速物体达到高速,从而实现远距离精准打击
目标。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磁场产生、电流导体和物体加速
三个方面。
首先,电磁炮的磁场产生是基于安培环路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周围产生一个磁场,根据右手定
则可以确定磁场的方向。
在电磁炮中,通过通电的线圈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当导体处于磁场中时,
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加速。
其次,电流导体是电磁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磁炮中的导体
一般采用铜、铝等优良导电材料制成,通过通电产生电流。
当电流
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与线圈产生的磁场
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合成的磁场。
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导体
会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从而实现加速。
最后,物体加速是电磁炮实现远距离打击目标的关键。
在电磁
炮中,通过电流导体产生的磁场会加速物体,使其达到很高的速度。
这个物体可以是炮弹、导弹等,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可以实现远距离的精准打击目标。
同时,电磁炮的加速过程非常迅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加速,从而实现快速的射击。
总的来说,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学和物理学的原理,通过磁场产生、电流导体和物体加速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实现远距离的精准打击目标。
电磁炮具有射程远、打击力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武器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电磁炮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修订稿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修订稿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发射高速物体的武器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对物体施加一个强大的加速力,将物体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进而用于攻击目标。
电磁炮一般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源系统和发射系统。
电源系统负责提供强大的电流以产生强磁场,而发射系统则利用这个产生的磁场对物体进行加速。
在电源系统中,通常采用高功率电源来提供所需的电流。
这些电源可以是化学电池、超级电容器或磁储能系统。
它们能够提供极高的电流,以产生足够强的磁场。
发射系统由两个重要组件组成:线圈和轨道。
线圈是由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的导线环组成。
当电流通过时,会形成一个强磁场,而这个磁场将对轨道上的物体施加力。
轨道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承受高电流和电流的作用。
当线圈中通以电流时,其产生的磁场将与轨道上的物体相互作用,从而施加一个强大的加速力。
物体将在短时间内加速,达到高速度。
当物体离开轨道时,它将保持其高速度并继续飞行向目标。
电磁炮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在研究电磁力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电磁力对物体的加速作用。
根据这一原理,最初的电磁炮使用电能存储装置,如电容器和电池,通过放电来产生强电流,从而加速物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和电子元件的进步,电磁炮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电磁炮利用超级电容器和高能电池等高功率电源,能够产生极高的电流,并将物体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此外,为了减小电流对炮身的破坏,还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电磁炮的发展还面临了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能量存储问题。
如何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释放这么大的能量,一直是电磁炮技术发展的瓶颈。
此外,还有炮身的耐久性和制造成本等问题亟待解决。
总之,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对物体进行加速的武器系统,其原理是基于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
随着电力设备和电子元件的进步,电磁炮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高。
然而,仍需要解决能量存储和炮身耐久性等问题,以推动电磁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磁炮的原理

电磁炮的原理
1 基本介绍
电磁炮是一种武器,它依靠电磁场来发射微小的金属球,这种武
器大多用于军事目的。
电磁炮的原理是电磁力的发射,它使用电磁场
来产生电磁力,使一种金属微粒在磁场中受力,而造成了不可见的加速。
由于它的电磁场具有特殊特性,它可以完全消除抵抗力,将金属
微小的粒子加速发射出去。
2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是,电磁炮利用电磁场产生一种叫做铁链团的
静电磁力,将金属粒子拉入磁场,使其加速,使它穿越一个圆顶穹顶,就形成了一个加速的电磁炮。
在此过程中,由于运动的粒子与固态物
质中抵销引起的摩擦力,会产生有序的等离子体电流,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和离子被聚集成前后一应放射成等离子体,最终导致微小金属粒
子加速发射。
3 电磁炮的优缺点
电磁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发射,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发射速
度接近光速。
这也是电磁炮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
一方面,由于电磁炮系统的复杂性和价格昂贵的原因,电磁炮的缺点有:技术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使用成本高。
4 结论
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发射微小金属粒子的武器,它可以达到极高的射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技术复杂、使用成本高等缺点,虽然它们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但在商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却仍有许多限制。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加速物体,使其获得高速运动。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电容器、线圈和炮弹。
1. 电源:为电磁炮提供电能的装置,一般采用高电压直流电源。
2. 电容器:存储电能的装置,一般采用大容量的电容器。
在电磁炮工作中,电容器会被充电。
3. 线圈:由导线组成的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磁场。
线圈可以分为两部分:推进线圈和加速线圈。
- 推进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与炮弹相互作用,产生反方向
的推进力,推动炮弹前进。
- 加速线圈:位于炮弹前方的线圈,在炮弹经过时,通电产生
的磁场与炮弹相互作用,增加炮弹的速度。
4. 炮弹:被加速的物体,一般为金属炮弹。
当电磁炮工作时,炮弹被放置在线圈中,利用磁场的力量被加速。
工作原理如下:
1. 充电:电容器通过电源充电,获得高压电能。
2. 排放:电容器的电能被释放,通过推进线圈产生磁场。
3. 推进力:炮弹被放置在推进线圈中,与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
产生反方向的推进力,推动炮弹前进。
4. 加速:在炮弹经过推进线圈后,继续进入加速线圈。
加速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与炮弹相互作用,增加炮弹的速度。
5. 射击:当炮弹达到所需的速度后,会离开加速线圈,射出电磁炮。
电磁炮应用的是什么原理

电磁炮应用的是什么原理1. 引言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来加速和发射物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电磁炮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力的施加。
它通过通过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然后利用磁场和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加速和发射物体。
2.1. 磁场的产生电磁炮中的磁场通常由线圈产生。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产生磁场。
磁场的强度取决于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和线圈的设计。
2.2. 导体的加速和发射在电磁炮中,导体通常是一个金属轨道。
当导体放置在磁场中时,磁场会施加一个力到导体上,导致导体在轨道上加速移动。
导体上的这个力被称为洛伦兹力。
当导体达到所需的速度时,导体会被发射出去。
3. 电磁炮的应用电磁炮由于其高速发射物体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和工业领域。
3.1. 军事应用电磁炮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发射炮弹、导弹和其他军事装备。
与传统武器相比,电磁炮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能够更好地击中目标。
3.2. 科研应用电磁炮在科研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电磁炮来研究物体的加速和发射过程,以及物体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电磁力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电磁炮可以应用于物体的加速和发射,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物体分离、定位和加工。
同时,电磁炮可以替代传统的机械加速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成本。
4. 结论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来加速和发射物体的装置。
它通过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并利用磁场和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加速和发射物体。
电磁炮在军事、科研和工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磁炮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电磁炮模型原理范文

电磁炮模型原理范文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将物体加速并发射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的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炮模型的原理。
1.蓄电:当电磁炮模型接通电源时,电容器会开始蓄电。
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存储电能的装置,它由两个带电极板之间夹着绝缘介质构成。
电容器的蓄电过程使得电荷在极板上积累,形成电场。
2.磁感应:当电磁炮模型接通电源后,电流会通过线圈,产生磁场。
线圈是由导线绕成的一组线圈,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环绕线圈的磁场。
3.弹道加速:当电磁炮模型开始发射时,线圈发出的磁场会与弹丸中的磁感应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
根据洛伦兹力的方向,会使弹丸向前加速。
洛伦兹力是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力,其大小与电流的强度、磁场的强度以及带电粒子的速度有关。
4.发射:当弹丸被加速到一定速度时,会超过弹簧或者电磁铁的限制,从而被弹出。
在电磁炮模型中,弹丸的加速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和加速阶段。
起始阶段:当电磁炮模型开始发射时,弹丸会受到磁场的力,产生一个初始的加速度。
这个加速度会使弹丸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
加速阶段:在弹丸开始运动后,它会进一步受到磁场的力,持续加速。
弹丸的速度会不断增加,直到达到最大速度。
电磁炮模型的原理不仅应用于科学实验和教学,还可以用于射击示范、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等方面。
电磁炮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不仅需要对电磁学和力学有一定的理解,还需要对相关器件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所了解。
通过电磁炮模型的原理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电磁场和洛伦兹力的作用原理,并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 黄 强 郭东桥 卞光荣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装甲、高强度陶瓷装甲、贫铀装甲的使用,以及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装甲的抗毁能力,对破甲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人们在相继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破、穿甲战斗部的同时,也注意开发研究某些新概念超高速动能穿甲武器,电磁炮就是其中一种。
一、电磁炮的基本原理电磁炮是利用物理学中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即洛伦兹力)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加速弹丸的。
根据加速方式,电磁炮可分为导轨炮和线圈炮。
图1 导轨炮工作原理导轨炮 导轨炮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主要由一对平行导轨和夹在其间可移动的电枢及电源、开关等组成。
当开关闭合时,向一条导轨输入强大的电流,经过电枢沿另一条导轨流回。
载流电枢在导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被加速,将弹丸射出。
电枢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L ′I 2/2,(1)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L ′为导轨电感梯度(H/m )、I 为电流强度(A )。
弹丸的加速度则为a =F/m=L ′I 2/2m ,(2)式中a 为加速度(m/s 2)、m 为电枢与弹丸的质量之图2 和(kg )。
由(2)式可见,导轨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弹丸的加速度就越大,弹丸的运动速度越快。
导轨炮的导轨有单一、串联、并联和多层等不同结构形式,根据导轨的形式,炮口截面可选用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
电枢主要有固态金属电枢、等离子体电枢和混合型电枢等种类。
提供脉冲功率的电源主要有电容器组、高性能蓄电池、各种单极发电机、脉冲变压器、强制发电机和爆炸发电机,以及计划研制的超导储能系统等。
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人工操作比较困难,通常由计算机控制(见图2)。
图3 线圈炮工作原理线圈炮 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主要由感应耦合的固定线圈、可动线圈、储能器以及开关等组成。
固定线圈相当于炮身,可动线圈相当于弹丸。
当固定线圈接通电源时,所产生的磁场与可动线圈上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可动弹丸线圈加速射出。
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I f ・I p ・d M /d x ,(3)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I f 为固定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I p 为弹丸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M 为固定与可动线圈的互感(H )、d M /d x 为互感梯度(H/m )。
由(3)式可知,固定线圈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弹丸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强度就越大,弹丸所受的电磁力就越大。
线圈炮的结构有同轴式、扁平式、滑动接触式和磁性加速体式等。
电磁炮从原理上讲主要有上述两种类型,但在结构上可以采用混合方式。
二、电磁炮的主要特点超高速、大动能 采用物理学电磁推进原理的电磁炮,弹丸速度突破了普通火炮(弹丸速度在・34・19卷1期(总109期)2000m/s以内)的性能极限,达到4000m/s,因而弹丸具有巨大动能,大大增强了对目标的毁伤能力。
穿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 穿甲公式为b=V1143m0175/K1143d1107,(4)其中b为穿甲厚度(dm)、V为炮弹着靶速度(m/ s)、m为炮弹质量(kg)、K为装甲抗弹系数、d为弹丸直径(dm)。
可见,弹丸速度增大将大幅度提高穿甲能力。
另一方面,弹丸速度高可缩短交战时间,增加对付快速目标的有效性,减小横向脱靶距离,从而提高命中率。
操作安全简便、系统效费比高 电磁炮弹丸的初速和射程可通过改变电流强度的大小来控制。
在发射过程中,弹丸加速均匀,几乎没有火焰、烟雾、响声和后坐力,利于隐蔽作战。
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电磁炮几乎全部发射重量都是有效载荷,其主要能源一般是采用低级燃料的燃气轮机或柴油机,发射能量转换率相对较高,使得单位能量成本较低,加上弹丸价格便宜,因而整个系统的效费比较高。
鉴于电磁炮具有上述特点,在穿甲时,弹丸能在爆炸反应装甲爆炸前将装甲击穿,并可穿透复合装甲,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穿甲武器。
三、电磁炮的发展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磁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进展,应用领域日趋广阔。
美国于1982年研制成功实验级导轨炮,弹丸质量317g、初速4200m/s。
1992年夏,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9MJ靶场导轨炮,并在陆军尤马试验场进行了发射试验,迈出了电磁炮走出实验室的第一步。
该炮是一个连续发射系统,全重25t,能以2500~4000m/s的初速齐射9发弹丸,炮口动能9MJ。
2006年7月,英国BAE系统公司与美军方签约,为美国海军设计和制造32MJ实验室型发射装置,旨在为下一步发展64MJ战术型电磁轨道炮奠定基础。
图4为计划制造的32兆焦实验室型发射装置的外形图,图中右边部分为身管截面图。
与此同时,美国还进行了电磁炮发射超高速动能弹的研究。
内容包括弹道陶瓷的处理,新型合金的研制与钨、贫铀的加工方法,开发轻质高强度金属陶瓷等。
尽管电磁炮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完成从基本原理到可行性的论证工作,但是要将电磁炮转化为实用的武器系统仍存在诸多难题,比如怎样减小电磁炮体积和重量、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和解决炮管易损等。
四、电磁炮的发展趋势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正在针对电磁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电磁炮实用性研究和野外试验。
具体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
能源小型化 体积和重量是电磁炮武器化和战术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这两者主要由脉冲功率源及功率调节装置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所决定。
要减小体积、降低重量,必须实现能源小型化。
因此,今后将进一步开发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材料,以研制小型轻质脉冲功率源。
新研制的盘式交流发电机经整流可直接向电磁炮供电;高能量密度电池已研制出面积为113cm2、功率密度达755kW/ kg的样品。
采用先进的线圈炮技术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减小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也是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系统效率 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电磁炮的研制提供了条件,将超导材料用于电磁炮是新的发展趋势。
超导材料的电流密度和储能密度极高,储能效率达60%~90%,将其用于储能线圈、发电机、磁体和开关等,不仅有利于电磁炮小型化、提高射速,而且可减小能量损失、大大提高系统效率。
另外,采用多级、多层、多段(节)和分布电源多模块结构的导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多模块结构可以减小导轨的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至两倍左右。
在加速方式上,目前正加紧研究线圈加速技术。
虽然线圈加速方式在技术上不如导轨炮成熟,但线圈炮加速时弹丸与固定线圈间是非接触的,且不产生高温等离子体,所需的工作电流也比导轨炮小,因而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高、损失小。
图4 32兆焦实验室型导轨炮加紧新材料的研究、提高系统寿命与性能 新型材料的研究主要有:电池用新型电化学材料,电容器用聚合物电介质材料,脉冲发电机储能用石墨-・44・现代物理知识三类发射光谱产生机理的对比朱建伟在中学物理新教材中,对光谱部分的要求有所变化,连续光谱的要求有所降低,分子光谱基本不涉及,而原子光谱要求有所提高。
原子光谱更加突出与玻尔理论的联系,量子理论得到进一步渗透。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三类光谱的区别,这里对它们的产生机理作一下对比。
一、线状光谱稀薄气体通以适当高的电压后能够发光,利用分光镜可以观察到它的光谱,但是只有几条分立的亮线。
也就是说,稀薄气体通电时只发出几种确定频率的光。
不同气体光的亮线位置不同,表明不同气体发光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图1分别是锂、氦、汞三种元素的线状谱。
图1 锂、氦、汞三种元素的线状谱根据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等发出的光谱是因原子内部两能级之间电子发生跃迁产生的。
当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即hν=E m -E n 。
式中h 是普朗克常量,ν是辐射光子的频率,E m 、E n 分别是氢原子处于m 、n 能级的能量值。
图2是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由于原子的能级不连续,所以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从光谱上看,原子辐射光波的频率为若干分立值。
由于不同原子的结构不同,能级也就不同,它们辐射的光子波长一般也不同,不同元素的光谱中的谱线分布各不相同。
借此可对物质进行光谱分析。
这种分立的线状谱又叫原子光谱。
图2 氢原子的示意图与上述物理过程相反,若是让一束高温的白光通过低压气体,白光中某些能量值就会被低压气体所吸收,从而“丢失”相应频率的光子,从光谱学的角度,就形成了背景明亮、只有几条暗线的光谱。
这类光谱往往称为吸收光谱。
二、连续光谱 连续光谱是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产生的,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
实验中已经接收到连续光谱(如图3)。
那么连续光谱产生的机理是怎样的呢?原来,物质内部的有些电子离原子核很远时,电子具有动能,它不是电子在量子轨道上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并且一定为正值,所以这时系图3 连续谱环氧等复合材料,耐高温、高强度、高能量密度电感储能材料;高强度、耐烧蚀、耐腐蚀的导轨、电枢和电极材料,石墨、陶瓷等耐高温、耐烧蚀炮管绝缘材料;大载流、高强度、高频率开关和大功率脉冲固态开关材料。
除上述一些基础研究外,国外还计划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电磁炮的模拟仿真、性能测试和结果预测。
经过近20年的研究,电磁炮技术在理论上已基本成熟,开始向武器化、实用化发展。
电磁炮的穿甲能力已被实验所证实,武器化的电磁炮可以击毁火炮所不能击毁的新型坦克装甲。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电磁炮将会作为新一代重要的穿甲武器出现在战场上,在未来战争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江苏省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弹药系 221000)・54・19卷1期(总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