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论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现代书装设计的启示

论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现代书装设计的启示

33 统文化 的内在风格 语言 : 传 内在风格 设计语 言是在构 思和传达意 象过程 中, 主要从心 理运动 的轨迹 构筑 意象并传承 传统文化特 点等视角来观 照。 到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现在 书 提 装设计 的启示就不得 不提 到吕敬人 的“ 吕氏风格 ” 吕敬人 以其 。 独 到的设计理 念 , 籍深厚 的人文 含义 , 蕴 性格鲜 明的视觉样 式 成 为书 装界影响很大 的一位书籍装帧设计 家。 从他 的作 品 中你 能看到对 中华民族文化不 懈的探寻 。 对汉字 的重新建构 和图形 化 。他近 来的得意之作《 朱熹榜书千字 文》 在 构思这一 书籍形 , 态时, 吕敬人认 为朱熹 的大字俊丽 洒脱 , 以原大复 制既要保持 原汁原 味 . 又要创造 一种令人耳 目一新 的形 态。 内文设计 中 , 在 他 用文武 线为框架将 传统格式加 以强化 , 注入大小粗 细不同的 文字符号 , 以及粗 细截 然不 同的线条 , 上下 的粗线稳定 了狂散 的墨迹 . 左右的细线 与奔放的书法字形 成对比 , 扩张与 内敛、 动 与静 中取 得平衡和 谐。封面的设计 以中国书法 的基本 笔划点 、 撇 、 为上 、 下 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 征。既统一格 式又具个 撩 中、 性。 4结语 中国装帧设 计艺 术的 历史 , 自春 秋战 国以来 , 从古代 的简 策装到 现代 的锁 线胶订 装 ; 从手 抄 、 刻版 、 字排 版到 电子分 活 色、 计算机排版 , 各种 工艺 和材料 的应用 , 书籍 装帧成 为文化 使 内涵极 为丰 富的艺术 门类 。 只有 立足于民族文化传承 的装帧艺 术, 继承 与发展 传统 装帧艺 术的精 髓 , 在世 界范 围内才会 拥有 显赫的地位 与价值 。
3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现代书装设计 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启发和感受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启发和感受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启发和感受摘要:一、引言:对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概述二、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特点及艺术价值1.材质选择2.装帧形式3.装饰手法4.文化内涵三、古代书籍装帧对现代设计的启示1.绿色环保理念2.传承与创新四、古代书籍装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1.创意产品设计2.文化传承与教育3.艺术品收藏与鉴赏五、结论:对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世代匠人的智慧与才艺。

从甲骨文、竹简到纸质书籍,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繁多,技艺精湛,不仅体现了实用性,还彰显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特点及艺术价值】1.材质选择:古代书籍装帧注重环保,采用自然材料,如纸、布、皮等,既经济又环保。

2.装帧形式:古代书籍装帧形式多样,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各具特色。

3.装饰手法:古代书籍装帧运用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法,为书籍增色添彩。

4.文化内涵:古代书籍装帧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词、故事、山水、人物等,寓意深远。

【古代书籍装帧对现代设计的启示】1.绿色环保理念:古代书籍装帧注重环保,采用自然材料,对现代设计具有绿色环保的启示。

2.传承与创新: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代书籍装帧的形式和技艺,实现传承与创新。

【古代书籍装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1.创意产品设计:古代书籍装帧的元素可以应用于现代创意产品设计,如笔记本、书签等。

2.文化传承与教育:古代书籍装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有助于传承文化、教育后人。

3.艺术品收藏与鉴赏:古代书籍装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

【结论】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瑰宝,它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美学价值。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古代书籍装帧的优秀传统,将其融入现代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作者:吴一东付海芬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3期摘要:随着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我国传统的、民族的书籍形态设计正在被淹没。

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和发展传统艺术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本文通过论述传统图形、文字、色彩、书籍形态、书籍设计中的意境在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强调我们应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审美意识的回归。

关键词:传统图形;文字;传统书籍形式;色彩;意境中图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53-01随着现代化和西方化的推动,人们每天都追逐着时尚潮流,数码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年轻人每天都沉迷于电脑和电子游戏里,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结果是知识的“容量”变少。

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几乎是不了解的,连在民间会做中国传统装饰及手工艺的工匠的数目也越来越少了。

现如今,在一些有着清醒认识的装帧设计师主力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书籍装帧作品的设计风格正向传统回归。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与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理念相结合,把一些传统元素和新元素结合起来,巧妙的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书籍设计中,带给读者新鲜感,吸引年轻的读者。

书籍装帧设计不只是单纯物理性的在做书,而是要表现作家的灵魂和核心思想,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只是用眼睛去读,而是可以用心去读。

中国传统元素直意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案、象形文字、中国书法、木板年画、戏剧脸谱、剪纸、皮影、太极…… 但这只是从外表上认识,要从其内在上加以理解,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传统元素所隐含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传统图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可以挖掘很多流传下来的装饰图形和符号,这些图形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通过整理和归纳它们便可以开发为新的图形语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比如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崖壁上的岩画刻符都记载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文明的进步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并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美学体系
争卜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一善苫:暑皇Iu旨量
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气韵生动”的书籍装帧、“计白当黑”的书籍装帧设计、4中和之美”在书籍装帧设计给我们带来了 传统美的享受。 [关键词】 传统文化;气韵生动;计白当黑;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积而成的中 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回眸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 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直贯穿其中,并在不同 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它的诞生开始便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从古至 今,无论是卷轴装、旋风装、包背装,还是经折装、线状:无论是木 版、套印、水印,还是石印、铅版印,都显示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特有的“气韵”。所谓“纸质如玉,墨光如漆,展卷书香”便是东方 文化特有的典雅庄重,含蓄蕴藉的文化神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在中国大陆上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 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 总和。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 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 断得到继承和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 艺、国画、书法、诗词歌赋、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包 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 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川 2、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 2.I装帧艺术是一种文化媒介,是传承民族美学重要方式。 书籍装帧设计是人类伴随创造行为和创造方式而显示的一种能 力,文化与设计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 本身具有传统的时代性,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可以充分发挥民 族文化传承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的作用。设计文化是一个 动态体系,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装帧 设计作为形式的。一部分获得了独立的意义,成为文化的物化形 态。在平面或立体的空间上,无意识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印迹。比 如,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 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崖壁上的岩 画刻符都记载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随 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文明的进步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并 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美学体系。 2.2传统文化是设计文化内涵的来源。装帧设计的历史是 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史,也是从事书装设计的重要资料和创作 灵感的来源,装帧设计作为一个文化的实体表述着一定的文化 信息和社会属性。叫书籍装帧的民族化就是要找到一种解读民 族心理的语言,并用视觉形式把民族内在的共性表达出来,装帧 设计的符号语言,可以充分利用民族历史上的文化信息,如一些 客体对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信息,高度凝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 神。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在人的能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这 种自觉的“创作过程”才是第一性的东西,才是人类生活的“原始 现象”,才是文化的本质。这种“创作过程”的文化哲学实际上可 视为,即“人一运用符号—创造文化。∞传统文化既是装帧设计 的底蕴,也是装帧设计的依托。书籍装帧设计大量运用在各专 业出版物的设计、印刷、宣传发行中,它本身构成了出版文化内 涵的一部分。优秀的装帧设计与出版物的内容浑然天成,是培 育和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民族化并不是复古主义, 而是在创新中求发展,脱离民族的文化,便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变得枯萎。 3、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3.1传统文化中的“气韵生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中 华民族的动态观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认为整体功 能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注入各部之中的结果,而气又是非实体 的,模糊的。气潜藏于物内而游荡于形问,只可意得而不能言宣, 只可神会而难形求,这种由动的气所产生的无限意蕴,正体现了 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它不但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积淀,而且 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深埋藏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 中华民族审美的心理“原型”。 因此,中国现代书籍装帧不但要注重动态书籍的外在形式, 而且更要注重书籍动态之气的注入。在设计中调动点、线、面、 色彩、符号及一切要素,Ⅲ将其转化为对气的追求,使气在整体之 中,把一切动荡的,对立的因素都融合在宁静、整一的和谐之内, 由气而生动。这种气韵之动,再也不只是书籍外在的运动,而是 深层动感的动因,就不再是书籍外在实体运动的感知,而是主体 在内在静守中对气感悟所形成的自由关系,是注入书籍整体之 气在主体心灵之中深化为通达幽远的审美境界,这就是中国书 籍动态的书卷之气。 在现代多元化艺术风格中,今天仍有大多数设计师把“书卷 气”作为装帧设计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书卷气”依然是 大多数不同风格的装帧设计共有的“形而上”的“道”,他们将“书 卷气”注入书籍的形神之内,灌注装帧设计整体之中。比如吕敬 人先生为《梅兰芳全传》设计的整体形象,他将梅兰芳的艺术生 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其京剧人生。书籍装帧设计中并不 满足二维的叙述,要达到三维空间的演化,书籍的六面体的每一 面均有特别的功能,尤应充分利用切口的功能。本书设计没有 放弃作为三维造型的书的立面设计,于是在切口上做文章。通 过左翻右翻把舞台形象和生活形象对应起来,这样梅兰芳一生 中两个重要舞台均在翻阅中得以充分展现,书卷之气立现于作 品之上。 3.2传统文化的“计白当黑”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计 白当黑”是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在具体的物象表达基础上进行适 当的艺术空间的保留,从而达到意味流长的艺术效果。意为画 面的构图不要安排的太满,而应该留有适当的空白,给人们留下 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画面才更显空灵,景物才更有牛气。这 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方法,使得在版面表现上有很大的灵活性,也 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发挥最大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所要表现 的主体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视觉效果。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研究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景潞瑶(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摘 要: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来说,每一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魅力,其中更是有着无数值得珍惜的文化内涵,而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应该继续发扬、继承历史文化,把传统元素应用在设计中。

目前大多数书籍装帧设计都在模仿西方文化,或者直接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导致我国传统文化被遗忘,其实中国传统元素,完全可以成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一部分,并赋予作品浓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会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传承我国历史文化。

关键词:传统元素;书记装帧;设计;运用引言:书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样物品,不仅可以拓宽知识范围,还能丰富文化内涵,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看到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有了更多西方文化的元素,而且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

其实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也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通过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加上西方书籍装帧设计技巧,就能实现回归传统文化的目标,并促使我国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一、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当下书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书籍装帧设计中可以看出很多内涵,其中包括社会现实、民族风俗以及审美艺术等,其中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与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元素不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每个时代的艺术特点都有不同之处。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多姿多彩,而且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这对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当下应该合理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并与现代设计理念充分融合,这样不仅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展示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文化底蕴,甚至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表现形式(一)中国传统文字元素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每个时期的历史都有一定的文化特点,而这些极具价值的艺术,可以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而达到吸引人们的作用。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及其影响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及其影响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及其影响一、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装订,是把零散的书页、纸张或书画等加工成册或画卷等形式的工艺技术,它虽非书籍所专有,但主要用于书籍,故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它和书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只有书籍才用装订之印象。

印刷与印刷关系也很紧密,印刷品经行零书稿,也必用印刷。

但这种关系与书籍、出版发行同印刷的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印刷为印刷之绣后工序,印刷品可以书稿,也可不书稿,不书稿者则并无印刷凌驾,比如报纸、单张年历、广告画、纸币及各种证券等。

印刷的发生晚于印刷术的发明者。

印刷术发明者后沿用手抄本书籍集零书稿之法,就是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之应用领域。

装订和书籍,密不可分;装订与文字的传播方式,又息息相关。

综观中国文字的传播史,自甲骨文至今,其传播方式,历经了甲骨、青铜、竹木、缣帛、雕石、拓印、手抄和印刷等多种形式。

其中,甲骨、青铜和雕石,历史上虽曾起过档案──勉强些,也可说它是书籍──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书籍,实无装订可言。

究其源,除甲骨之中的牛肩胛骨上曾发现有穿孔,可作为用绳串连起来,似有装订之意的证据之外,别无其他痕迹可寻。

真正的装订之始,当以简策装为最早。

简策上装"简策"是由带有孔眼、写或刻有文字的一根根长条形竹(或木)片,用绳连结起来,形成一篇著作的竹木书籍。

其中有字的单根竹片谓之"简";用绳编连起来的"简"谓之"策",通常称作"简策";编简成策的绳子谓之"编"。

绳有丝绳和皮绳两种。

用丝绳编的叫"丝编",用皮绳编的叫"韦编"。

用"珍"编连出来的"策",其前面的两根Loupe空白竹片,叫做"赘珍"。

赘简的背面通常都书写书名或篇名。

策的最后一根简叫"末珍"或表示"尾珍"。

当以末Loupe 轴,将策卷曲一束时,赘简背面的书名或篇名就露在外面,成了这部书事实上的封面。

它既类似于后来卷轴护首外面的题签,又像现代书籍的封面。

起着保护书页(内简)和书写书名、篇名等封面的作用。

简策就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印刷形式,对后世书籍印刷形式之演进极具影响。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

浅析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艺术是中国现代书籍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在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性,不仅注重于内容的呈现,更追求视觉的美感与艺术的表达。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进行浅析,以期展现这一时期书籍装帧的独特魅力。

一、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书籍装帧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设计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往的书籍装帧注重于文字的排版与装饰,对纸张的选材和印刷工艺并不是特别讲究,而在民国时期,书籍装帧开始注重纸张的选择,对纸张材质、质感和颜色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增加书籍的艺术感和品位。

书籍装帧在设计上也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意境与形式,通过对书籍封面、篇首、插图等部分的设计,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神韵。

书籍装帧的设计还融合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元素,如花鸟、山水、龙凤等,使书籍的封面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风情。

二、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入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还吸收了西方艺术风格的元素,从而呈现出跨文化的艺术特色。

在民国时期,西方文化与艺术在中国开始深入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书籍装帧的设计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启发与影响。

在书籍装帧的设计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欧洲艺术风格的影响,如装饰艺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

这些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入,使书籍装帧的设计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式,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西方的印刷技术和装订工艺也被引入到书籍装帧的设计中,使书籍装帧在质量和工艺上得到了提升,更加符合当时的潮流和需求。

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中,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有传统的木刻、石印、手绘等传统工艺,还有西方的版画、摄影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可以看到许多出色的插画作品,这些插画作品在形式上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如水墨画、国画、油画等,并且运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使得插画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作者:郑伶俐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3期【摘要】:在书籍装帧设计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部分的今天。

许多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不再只是模仿西方设计,而是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相结合的方式赋予了作品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元素中的图案、文字、色彩角度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图形文字色彩中图分类号:TS881一、书籍装帧设计计与中国传统元素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元素丰富与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

中国传统元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蕴涵深厚,它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华名族文化特色,对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不仅能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还能能赋予书籍装帧设计的内涵和新意。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可以借助中国各种传统元素,多层面的传递民族文化,揭示它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各种传统元素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1、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图案艺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其经历过时间的沉淀,一步步发展过来。

从最早的彩陶艺术到汉字,造型简约的秦汉瓦当到明清的“如意”,战国时期灵巧多变的器皿,以及还有人物、走兽、创作的壁画,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陶瓷、脸谱、纹样,都充分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生活形象诠释。

这些中国的传统艺术图形在随时代更易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与演化,科技和工艺的不断演进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各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图案和纹饰,呈现出多样而统一的格调。

这些传统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成为了设计者对于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书籍设计界的前辈们早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早在1926年,鲁迅先生为《心的探险》设计书籍封面中,把秦汉的画像石图案运用到当中,为书籍增添了不少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使书籍的整体品质提高了升华。

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将艺术与功能完美结合的领域。

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保护书籍的作用,还承载着传达作者意图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装帧设计更显得重要,因为它能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并吸引他们与纸质书籍互动。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

通过将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对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这样的设计中,常常运用传统艺术的元素,如中国画、书法、篆刻等,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

首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通过封面设计表现出来。

传统文化的图案、符号、色彩等可以用于封面的装饰,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能够体现书籍的主题和内容。

比如,在设计一本介绍唐朝文化的书籍时,可以运用唐朝风格的绘画和色彩,让读者一眼就能感受到书籍的古典美。

其次,传统文化元素也可以融入到书籍的章节页装帧设计中。

每个章节可以使用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来装饰,以展示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比如,在讲述中国四大美女的书籍中,可以在每个章节的页脚处使用相关美女的画像和相关的传统文化图案,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每个美女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此外,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可以通过纸张材质和印刷工艺来表现。

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可以通过特殊的纸张材质和印刷工艺来呈现,增强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独特的触感。

比如,在设计一本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书籍时,可以选择类似宣纸的纸张材质,以及特殊的印刷工艺来还原传统绘画的效果。

最后,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需要考虑传达作者意图和读者体验。

通过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呈现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同时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设计师可以通过细致的考虑文化元素在装帧中的位置、大小和比例,使得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更加和谐。

总结起来,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美学。

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深度。

书籍装帧的中国传统元素表达

书籍装帧的中国传统元素表达

书籍装帧的中国传统元素表达中国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元素和符号,这些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这些元素,书籍装帧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在中国传统元素中,包含了不少重要的符号和图案,如龙、凤、山水、花鸟、云纹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表达。

首先,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尊崇的图腾之一,它代表着至尊至贵的地位。

龙的图案常常出现在书籍装帧中,通常是以线稿的形式,线条精细,形态矫健。

龙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象征着祥瑞和权力的象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传达出书籍所蕴含的统一、和谐和伟大的文化底蕴。

其次,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幸福和幸运的图腾。

凤图案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相对较多,凤的图案常常被用来装饰书籍的封面和扉页,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宁神美好的象征,传达了书籍内容所包含或期望传递的吉祥、美好和美好人生的追求。

第三,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山水画高度概括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作为书籍装帧的一种元素常常出现。

山水图案可以是一幅完整的画卷,也可以是局部的山石、水波等等。

无论是用绘画技法表现出来,还是以雕刻或银饰的形式呈现,山水都能带来一种持久的审美享受,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第四,花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代表着自然界和生命力的图腾。

花鸟图案在书籍装饰中经常出现,可以作为封面的主题,也可以点缀于边角。

花鸟线条优雅,色彩鲜明,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通过花鸟的和谐美感传达书籍所希望表达的美好和宁静。

总结来说,中国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运用龙、凤、山水、花鸟和云纹等元素,书籍装帧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表达,更是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这些传统元素代表了中国的古老文化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和自豪感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王静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摘要: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传统元素可以并且应该运用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发挥其商业价值,满足大众审美需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书籍设计1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中国传统元素有两种表现方式,一个是外在表现,例如:传统的吉祥图案、京剧脸谱、象形文字、中国红、中国书法、刺绣、剪纸等等。

另一个是内在表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神韵、气韵和意境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这些传统元素长久以来被人们所熟知、接受以及喜爱,因而随着几千年的文明而流传下来,在今天仍然不断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形式上到其象征意义上,都成为一种坚实的力量,展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植根在思想和审美的最深处,如果将它运用到设计领域中,能够进一步的体现它在设计领域中的文化价值。

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做主导的时代,竞争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商家们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更注重商品设计。

书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让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还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书籍装帧结合的意义2.1与传统审美相符合吕敬人说过:“书籍设计是一项与文本互动的系统工程,是编辑、装帧、印刷等多种工艺配合完成的整体艺术。

”恰好,中国传统审美也更注重“整体意识”,具体的思想表现就是要求艺术作品服从于道德伦理政治,提倡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其应用在书籍设计中,既满足了作品服务于道德伦理政治,又满足了书籍设计的整体性。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在书籍设计中刚好与传统审美相符合。

2.2与书籍内容相适应书籍设计是一个整体艺术,要与内容相适应。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一些书籍,在设计上难免会出现与书籍内容不相符的情况,中国传统元素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将其运用在书籍装帧中可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实现设计与书籍内容相适应。

中式美学如何影响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中式美学如何影响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中式美学如何影响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在当代社会,书籍装帧设计不仅仅是对书籍内容的简单包装,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文化的传递。

而中式美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对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式美学注重“意境”的营造。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是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精神境界。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图形和材质,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氛围,让读者在翻阅书籍之前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一本讲述中国古代诗词的书籍,封面可能会选用淡雅的水墨画,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悠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美妙境界之中。

中式美学中的色彩运用也给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灵感。

传统的中国色彩,如红色、黄色、黑色等,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红色代表着喜庆、繁荣;黄色象征着尊贵、权威;黑色则寓意着庄重、神秘。

设计师们会根据书籍的主题和风格,巧妙地运用这些色彩来传达情感和信息。

例如,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可能会以金黄色作为封面的主色调,以彰显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尊贵的文化价值。

图形元素在中式美学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如龙凤纹、如意纹、回纹等,不仅具有装饰性,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这些传统图形经过创新和演变,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它们可以以简洁现代的形式出现在书脊、封面或封底上,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式美学中的材质选择也为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借鉴。

古代的书籍常常使用宣纸、丝绸等材质,这些材质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质感和文化韵味。

如今,设计师们会选择具有类似特质的现代材料,如质感柔软的特种纸、具有光泽的丝绸布等,来增加书籍的触感和品质感。

同时,通过运用印刷、烫金、压纹等工艺,进一步提升书籍的艺术价值。

此外,中式美学中的对称与均衡原则也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对称的布局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而均衡则在变化中保持和谐。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书籍的装帧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购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元素也逐渐被引入到了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

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结合,不仅加强了书籍的文化内涵,更使得书籍在视觉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本文将对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进行浅析,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使用,首先要明确传统元素是指什么。

传统元素通常是指古代文化、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等元素。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传统元素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绘画、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手工艺品等。

这些传统元素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的民族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结合,首先体现在封面设计上。

通常情况下,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读者第一眼看到的部分。

传统元素的引入可以使封面更加富有文化韵味和艺术感。

在历史小说的封面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中国绘画元素,如山水画、花鸟画等,以及中国传统的书法字体,营造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氛围。

在民族风格的书籍中,可以运用传统的民族纹饰、服饰等元素,使得书籍更具民族特色。

传统元素还可以在书籍内部的装帧设计中得到体现。

在页眉、页脚的装饰中,可以加入传统的纹样和图案,增加书籍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在章节标题的设计中,也可以运用传统的毛笔字体或者民族特色的字体,使得书籍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

传统元素还可以在书籍插图和装饰图案中得到体现,使得书籍更具艺术感和文化底蕴。

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饰设计的结合,不仅仅是为了突出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更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传统元素的引入可以使得书籍在视觉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文化类、艺术类、民族风情类的书籍,传统元素的运用更具有意义。

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饰设计的结合,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传统文化元素在纸质书籍装帧中应用意义与现状-平面设计论文-计算机论文

传统文化元素在纸质书籍装帧中应用意义与现状-平面设计论文-计算机论文

传统文化元素在纸质书籍装帧中应用意义与现状-平面设计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书籍装帧设计论文范文第五篇:传统文化元素在纸质书籍装帧中应用意义与现状摘要:在现代纸质书籍装帧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符合现代人对于书籍审美的要求,也使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创新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纸质书籍装帧中应用的意义和现状,总结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纸质书籍装帧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书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可以体现出书籍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将书籍以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和艺术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元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和体现。

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体现出纸质书籍装帧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在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1 传统文化元素与纸质书籍装帧概述1.1 传统文化元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中华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得以传承,在建筑、绘画、服饰以及工艺品制作等多个领域均有体现。

具体体现在木雕、石雕、书法、国画、汉服、刺绣、唐装、旗袍、剪纸、、青铜器和陶瓷等载体上。

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与多种载体的结合,不仅可以体现出作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创新,同时也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除了以上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与传承外,按照传统文化元素的类别,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分为传统文字元素、传统色彩元素、传统图形元素和传统戏剧元素等内容,不同种的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形态,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极强的标识性。

1.2 纸质书籍装帧纸质书籍装帧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但体现出书籍的思想内容,还要兼具设计的美感和艺术性。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常常会借鉴传统元素,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书籍装帧增色添彩。

本文将围绕传统元素如何应用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进行浅析。

第一,中国传统纹样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形式,被广泛运用于传承中。

在现代书籍装帧中,设计师经常会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元素相融合,以传统纹样为基础,添加现代设计元素,创造独具特色的装帧风格。

例如庄严的龙图案经常被用作书籍正面的装饰,让它更显尊贵和神秘;而如典雅的云纹,则常常被用作背面或内页的装饰,增强书籍整体的和谐性和统一性。

第二,中国传统色彩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色彩具有典雅、深沉、温暖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现代书籍装帧中,设计师经常会选用传统色彩作为基础色调,使书籍整体风格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黑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乌龙色,通常被用于高端书籍装帧中,让书籍更显端庄和稳重;而红色则用于庆祝和喜庆的场合,常常被用于节庆类书籍装帧中,传达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第三,中国传统书法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美在于造形和意境的完美统一。

在现代书籍装帧中,设计师常会运用传统书法的特色,在书籍的设计中加入书法字体,营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例如,设计师可以选用楷书或行书来书写书名,使书名更加端庄内敛;或者采用诗词书法来装点书籍内文,让读者在阅读之余,感受到文化的内涵与艺术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丰富了书籍装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读者在阅读之余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达到了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效果。

浅谈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书籍设计

浅谈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书籍设计

浅谈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书籍设计绪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和书籍装帧有接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书籍装帧设计,这就象人们天天都住在房子里而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建筑艺术一样。

比较实用的东西往往都被忽视其艺术价值。

漂亮的书籍封面也能吸引我的眼球让我为之掏钱据为己有,逛书店时,看到印刷、设计都十分漂亮的书时,不管有用还是无用,我都会掏钱买下来,这可能是不受理智控制,但有时会受金钱的约束。

简单的说我喜爱书,更喜爱漂亮的书籍装帧,我在这里班门弄斧的浅谈一下书籍装帧设计。

1.书籍装帧设计的起源及其发展史1.1书籍装帧的起源追朔研究一下书籍装帧形式的产生,而书籍产生的前提是必须有书籍的产生,而书籍产生的前提必须有文字的起源。

书籍产生的基本条件师文字,人类的信息传播从以语言和烽火的方式作为第一期开始,便逐步进入了第二期的文字和纸的发明;第三期的印刷和出版;第四期的有线与无线电话以及电报的发明应用;直至第五期的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利用。

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四期与第五期的过渡。

在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印刷出版物之外,还有以视、听两种传达手段同时运用称之为多媒体光盘的新型书籍,等等。

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现代书籍装帧将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代书籍装帧的艺术特性。

要看到它的发展,关注它的变化。

一成不变的模式将不复存在。

新时期对设计师、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不断提高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又要努力学习与装帧艺术关联的科学技术知识。

坚持独立创意,不断进取,才能将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装帧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取得一个独特的地位。

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1.2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我们看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形式。

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

装帧的形式与所用的材料因各个历史时期书籍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传统文化在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荟萃opinions73Nov., 2023 Vol.44, No.21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阅读的激增,纸质书籍的存在价值备受争议。

普遍认为,电子书籍的便捷和实惠性使其成为更理性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纸质书籍作为一种传统的阅读媒介,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而传统文化的应用,可以让纸质书籍在装帧设计方面运用更多中国特色,从而提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 传统文化融入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意义1.1 遏制纸质书籍装帧设计逐渐西化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也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影响。

许多书籍装帧设计开始呈现出一种趋同的现象,失去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种趋势不仅使得纸质书籍在外观上缺乏区别性,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边缘化。

然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中,可以有效遏制这种趋势。

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使纸质书籍装帧设计更加具备特色之处,更加突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可以在书籍封面上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如山水画、花鸟画等,或者使用传统的纹样和色彩,如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刺绣和丝绸贴花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纸质书籍装帧设计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从而遏制纸质书籍装帧设计逐渐西化的趋势。

1.2 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更多灵感纸质书籍装帧设计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提升阅读体验。

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悠久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美学理念,可以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更多灵感和创意。

例如,中国传统的字画元素,如书法和篆刻,可以被运用到书籍封面的设计中,赋予书籍装帧以独特的艺术韵味。

同时,传统的纹样和色彩,如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刺绣和丝绸贴花等,也可以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更多的图案和色彩选择,大大提高书籍的可观赏性。

1.3 让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中,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方式,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途径之一。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影响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影响

第 5 卷 总第 123期 99编辑出版收稿日期:2021-1-15作者简介:梁娜(1987—),女,山东德州人,出版中级,硕士,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研究。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是对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的创新,而且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更直观地体现出来。

对于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从材料、结构、图案纹样以及色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如何将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设计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基于此,拟从图形、文字以及色彩等方面,对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及其蕴含的意义进行重点分析。

一、传统图形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从古到今,各种艺术设计对传统图形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新石器时代人面彩陶鱼纹盆、人物皮影、龙、水墨画、剪纸等。

这些传统图形都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格,是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而不同时期出现的图形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诠释[1]。

随着书籍装帧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些宝贵的传统图形成为设计师们在进行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文化、技术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探索新时代的书籍装帧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思熟虑,树立创新意识,在继承传统图形文化特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特征,推陈出新,不断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生命力、新意境体现出来,满足现代读者的心理与审美需求,促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好地发展。

而且,只有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体现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特点,才能展现书籍装帧设计的独特个性,从而在市场和文化交流中将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意义展现出来。

其中,传统图形的运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用作底纹和边框的如意纹、吉星锦、饕餮纹等,寓有吉祥之意的龙、凤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形纹饰。

将这些图形运用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能够使其产生更好的艺术与审美效果。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文库论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文库论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文库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继承和谐发展论文摘要:中国是个几千年文明艺术古国,有着更多自己优良的文化艺术文明,所以在我们的书籍设计中更能对自己国家的艺术特,点触手可及,同时也让它更好的给我们指引设计之路,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展现自己的内在气质!中国的书籍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文字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中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在经历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正在向传统回归,正因为把握了这种时代特征,才使得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具迷人的魅力。

发展自己独有的特色就须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中国发展书籍设计更需认真学习和融合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体现自己的个性与气质。

1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任何一种文化或学科都是在传承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同样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我们对书籍设计的继承认识是非常不够的,导致目前书籍设计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但很多从事书籍设计的人,已经理不清设计的路子该怎么走了。

一所谓新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头脑,在迷茫中,自觉不自觉地倒向了完全商品化的方向。

对于书籍设计来讲,这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

书籍设计丢掉了传承的观念,而去模仿一些流行的东西,看起来这很省力气,能够吃饱饭。

但是,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成为一种普遍,并在设计界扎根的话,终究会被读者所抛弃。

设计师们必须经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诸多设计元素的组合与编排来传达设计的某种意念,全方位的了解、学习、发展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艺术语言的继承,同时又必须掌握现代的审美趋向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实验性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素融于一体,而书籍设计为这个物态形式创造了更丰富细腻 的感受空问,恰如杉浦康平所说:“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体,这个 生命体不是静止的,它是流动的,它要富有牛命力,这样才能打 动读者。"‘”所以说书籍装帧设计美感的构成是以视觉为主要审 美功能的多元的审美系统构成的优美的物象。 4、结语 中国在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书籍艺术一直以动态的姿 态在变化发展着。老子有言“反着,道之动”。书籍设计不拘泥 于旧模式的束缚,不满足已有的现状,敢思敢想,虚心向世界各 国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习,达到不摹古却饱浸东方韵味,不拟洋又 焕发时代精神的追求。继承与创新,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手段 与现代科技的探索,都能为书籍艺术呈非静止化的动态发展注 入活力,从而达到“道之动”的真正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 设计中实现风格定位。正如鲁迅先生所述:“以新的形,新的色 来写出中国未来的灵魂”。 现代与传统是一对矛盾,似乎是对立不可调和的。但是传 统文化的【旦I归,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与传统擦出了新的火花。装 帧家把悠久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审美意识中,并以丰富 无比的多样化的形态奉献给广大读者。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要走 向现代化,离不开对国外优秀文化艺术的借鉴与吸收,更离不开 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l】张卫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 [2】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二来自二年第二十五期似万方数据
基金项目:此项目为成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编号:200902004。 作者简介:岳瑾(1982—),女,硕士,成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空白”是设计艺术之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不管是题材 方面的还是意境方面都需要丰富的想象余地。它在中国装帧家 的设计理念中,有着特定内涵的民族文化精神。它所指的不是 一片真空,而是在“空无中具有容纳万物的无限精神,充满了生 化聚散的茫茫宇宙之气,装帧设计的细微之处在于全面地体现图 书的设计思想。特别是一种文化上的渲染、一种形的概念,含有 能够引起无限思维、想象的空灵空间。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幻觉 中的形体,一种由本身的阅历、感悟与想象所汇集的以及在空白 中见到的形体再现。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 修养的深厚展示。书籍艺术通过阅读所留下的想象空间是一种 幻觉中“美妙”的延续,这种延续如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通过造 型的创造、抽象语言表现,进而完成作品的全部构造。封面足书 籍的外貌,由封面中的书名及图片、色彩组合而成。空白空间的 设计是创造审美趣味的特殊表现语言。 3.3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中 和”是儒家对礼和乐提出来的的要求,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作为文艺创作的尺度,中和之美的一般含义是要求抒发感情而 又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主体(艺术家的情意)与客体(物 镜、情境)的各种关系。它追求的是艺术作品中主体与客体契合 而成的意境。川这种思想渐渐演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的 “中和”“中正”,以至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和”,认 为大俗即大雅。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由阴 阳二气和木、火、土、金、水五行(即五种物质元素),通过阴阳的 消相变化和五行间的彼此循环,相互作用衍生出来的。古代中 国人把感知的一切事物和活动都被纳入到阴阳五行之中,体现 了中国哲学的中和之美。吕敬人说倡导的书的五感:(1)触觉; (2)嗅觉;(3)听觉:(4)味觉;(5)视觉。册书在握,手翻心读,五 感随之而来。五感之美体现着“中和之美”,书籍把文字、图片等 (上接第57页)润的确定进行预测,审议、确定目标利润,提出预 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3)检查各子公司编制的预算草案及整体 预算方案,并就必要的改善对策提出建议,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 4)对已获批准的集团预算下达执行与组织实施;(5)各项责任预 算的审议、监督、控制与调整修订。 第三层次:各类分、子公司预算部。各分、子公司按要求建 立预算部,预算部既是企业集团的预算执行机构,又是本公司的 预算管理机构,因此其具有双重职能,既要根据企业集团提出的 经营目标,编制上报本公司的年度预算,又要根据审批后的预算 指标进行分解下达执行。 3.3财务人员委派制。厦门水务集团下设职能部门计划财 务部,所有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均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 人员,其所需的会计人员一律由集团母公司的计划财务部委派, 被委派财务人员的人事、工资、福利关系均归计划财务部统一管 理,与所下派分、子公司无人事、工资、福利关系。实行会计委派 制后,由丁二委派会计的人事和经济利益独立于分公司、控股子公 司经营管理者的控制之外,从而消除了对被派单位的依附关系, 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委派会计可以 毫无顾虑、客观公正地提供包含着经营管理者行为的真实信息, 第一,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费用,不合规定的凭证、单据等,对经营 管理者的舞弊行为当即就予以制止,使经营者的舞弊行为无法 掩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之中;其二,委派会计掌握着分公司、控 股子公司经济业务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信 息有着充分的了解,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就重大问题向母公司进 行汇报,并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 4、完善厦门水务集团财务管控的建议 由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企业集团财务 管控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 的市场环境,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模式也应做不断的调整,财务
争卜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岳瑾
I-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 近年来设计师们越发意识到尊重本民族文化审美习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重要性,寻找民族
传统文化的回归之路势在必行。设计师们开始重新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 装帧设计中去,形成既有丰富内涵,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中国自身独有的书籍语言风格。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一善苫:暑皇Iu旨量
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气韵生动”的书籍装帧、“计白当黑”的书籍装帧设计、4中和之美”在书籍装帧设计给我们带来了 传统美的享受。 [关键词】 传统文化;气韵生动;计白当黑;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积而成的中 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回眸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 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直贯穿其中,并在不同 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它的诞生开始便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从古至 今,无论是卷轴装、旋风装、包背装,还是经折装、线状:无论是木 版、套印、水印,还是石印、铅版印,都显示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特有的“气韵”。所谓“纸质如玉,墨光如漆,展卷书香”便是东方 文化特有的典雅庄重,含蓄蕴藉的文化神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在中国大陆上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 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 总和。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 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 断得到继承和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 艺、国画、书法、诗词歌赋、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包 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 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川 2、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 2.I装帧艺术是一种文化媒介,是传承民族美学重要方式。 书籍装帧设计是人类伴随创造行为和创造方式而显示的一种能 力,文化与设计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 本身具有传统的时代性,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可以充分发挥民 族文化传承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的作用。设计文化是一个 动态体系,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装帧 设计作为形式的。一部分获得了独立的意义,成为文化的物化形 态。在平面或立体的空间上,无意识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印迹。比 如,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 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崖壁上的岩 画刻符都记载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随 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文明的进步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并 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美学体系。 2.2传统文化是设计文化内涵的来源。装帧设计的历史是 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史,也是从事书装设计的重要资料和创作 灵感的来源,装帧设计作为一个文化的实体表述着一定的文化 信息和社会属性。叫书籍装帧的民族化就是要找到一种解读民 族心理的语言,并用视觉形式把民族内在的共性表达出来,装帧 设计的符号语言,可以充分利用民族历史上的文化信息,如一些 客体对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信息,高度凝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 神。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在人的能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这 种自觉的“创作过程”才是第一性的东西,才是人类生活的“原始 现象”,才是文化的本质。这种“创作过程”的文化哲学实际上可 视为,即“人一运用符号—创造文化。∞传统文化既是装帧设计 的底蕴,也是装帧设计的依托。书籍装帧设计大量运用在各专 业出版物的设计、印刷、宣传发行中,它本身构成了出版文化内 涵的一部分。优秀的装帧设计与出版物的内容浑然天成,是培 育和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民族化并不是复古主义, 而是在创新中求发展,脱离民族的文化,便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变得枯萎。 3、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3.1传统文化中的“气韵生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中 华民族的动态观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认为整体功 能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注入各部之中的结果,而气又是非实体 的,模糊的。气潜藏于物内而游荡于形问,只可意得而不能言宣, 只可神会而难形求,这种由动的气所产生的无限意蕴,正体现了 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它不但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积淀,而且 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深埋藏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 中华民族审美的心理“原型”。 因此,中国现代书籍装帧不但要注重动态书籍的外在形式, 而且更要注重书籍动态之气的注入。在设计中调动点、线、面、 色彩、符号及一切要素,Ⅲ将其转化为对气的追求,使气在整体之 中,把一切动荡的,对立的因素都融合在宁静、整一的和谐之内, 由气而生动。这种气韵之动,再也不只是书籍外在的运动,而是 深层动感的动因,就不再是书籍外在实体运动的感知,而是主体 在内在静守中对气感悟所形成的自由关系,是注入书籍整体之 气在主体心灵之中深化为通达幽远的审美境界,这就是中国书 籍动态的书卷之气。 在现代多元化艺术风格中,今天仍有大多数设计师把“书卷 气”作为装帧设计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书卷气”依然是 大多数不同风格的装帧设计共有的“形而上”的“道”,他们将“书 卷气”注入书籍的形神之内,灌注装帧设计整体之中。比如吕敬 人先生为《梅兰芳全传》设计的整体形象,他将梅兰芳的艺术生 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其京剧人生。书籍装帧设计中并不 满足二维的叙述,要达到三维空间的演化,书籍的六面体的每一 面均有特别的功能,尤应充分利用切口的功能。本书设计没有 放弃作为三维造型的书的立面设计,于是在切口上做文章。通 过左翻右翻把舞台形象和生活形象对应起来,这样梅兰芳一生 中两个重要舞台均在翻阅中得以充分展现,书卷之气立现于作 品之上。 3.2传统文化的“计白当黑”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计 白当黑”是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在具体的物象表达基础上进行适 当的艺术空间的保留,从而达到意味流长的艺术效果。意为画 面的构图不要安排的太满,而应该留有适当的空白,给人们留下 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画面才更显空灵,景物才更有牛气。这 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方法,使得在版面表现上有很大的灵活性,也 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发挥最大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所要表现 的主体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视觉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