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放款环节防范公司信贷业务操作风险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信贷业务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
在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不当或错误而造成的潜在损失。
下面是信贷业务中常见的21种操作风险及其相应的防控措施:1.客户身份验证风险:-防控措施:对客户的身份和信用进行严格的验证,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和信息核实系统。
2.信息录入错误风险:-防控措施:建立规范的信息录入流程和双重核查机制,使用自动化系统减少人为错误。
3.收入核实不准确风险:-防控措施:采用多种方式核实客户收入,例如查看纳税记录、银行流水等。
4.抵押物估值错误风险:-防控措施: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独立评估,建立合理的质押率和风险警戒线。
5.抵押物保管不善风险:-防控措施:建立专门的抵押物保管部门或系统,定期核对抵押物清单和状态。
6.贷款用途监管不到位风险:-防控措施:设立专门的贷款用途监控机构,确保贷款资金被用于约定的合法用途。
7.借款人资信状况变化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的借款人信用监控系统,定期评估借款人信用状况。
8.违约责任追究风险:-防控措施:签订合同时明确违约责任,并建立违约处理机制。
9.信贷审批程序不严密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完整的信贷审批流程,包括风险评估、抵押物评估等环节。
10.内部欺诈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加强员工诚信教育和监督。
11.外部欺诈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反欺诈数据库和系统,加强涉恶行业和高风险客户的识别和监控。
12.市场风险:-防控措施: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资金流动机制,及时调整风险暴露度。
13.法律风险:-防控措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合规监控机制,及时调整业务策略。
14.利率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利率敏感性分析体系,通过利率互换和合约设计等方式规避风险。
15.流动性风险:-防控措施:建立流动性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金和流动性资产。
16.资本风险:-防控措施:建立资本监管制度,确保资本充足和风险适度。
商业银行防范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
商业银行防范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那晓钟 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分行财信支行摘 要: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管理层与员工都秉承防范操作风险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果断采取相对应的内控策略,才能降低因人员、流程和系统的缺陷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损失。
因此,要防范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须从银行的内控入手,通过制度改进、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途径,建立严密的风险监督和控制体系,解决引发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各项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操作风险信贷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和主要经营效益来源,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面临操作风险,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
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活动进行衡量和纠正的制度安排,从而消除和降低各类运营风险,减少信贷行为的偏差,使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是国有同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重视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科学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机构的内控职责与责任,及时准确发现管理层的不规范行为,做到权责平衡,相互制约,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提高银行员工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另一道防线。
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尤其应增加对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指标的考核。
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坚持风险与收益并重的平衡发展的理念,密切关注操作风险的防范,避免员工为利益趋势导致的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这种把操作风险管理纳入考核体系的方法,加强和改善了银行经营和管理,从而审慎决策,严防风险。
二、强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风险评估能够使银行员工明确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并清晰自己在相关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中应承担的责任。
浅析放款环节防范公司信贷业务操作风险
魏. 骅 (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
摘要 : 用风险、 信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趸临的最 主要的三 利 于 责任 的认 定 和 划 分 。
大 系统 性 风 险 , 业 银 行 公 司信 贷业 务 的过 程 也 是 这三 种 风 险 集 中 体 现 的 过 商 13有利于落实贷前审批条件。 . 审核信贷资料签署的有效性 , 审 程, 尤其是操作风险 , 近几年随着我 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公司信贷操作风险案 核支行 自行 审批 的授信审批权 限是否适当,确认总行及支行审批意 件 频 出 , 银行 造 成 了重 大 的 经济 损 失 , 贷 业 务 中欺 诈 、 规 操作 等现 象严 见 中的有关贷前要求是否落实 , 给 信 违 当所有贷前先决条件完全符合后 , 放 重, 如何 防范这些风险 , 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 已成为 了商业银行发展过程 中
款 中心才发放贷款。 由于此类工作有方合同文本等的审核更专业更到位 , 能够 有效的防 范法律风险。 在放款中心可设置法律审查人员 , 加强防范公司信贷操 商 业 银 行 的公 司 信 贷流 程 大 致 可 分 为两 种 。 一 种是 分为 业 务 受 理 、 查评 价 、 调 贷前 审 批 、 放 及 贷后 管 理 五 大 阶段 。 一种 是 将 业 务 作 过 程 中的 潜在 法 律 风 险 。 发 另 15 可切 实 提 高 工 作效 率 。 款原 始 档 案 由 中 心统 一 管理 , . 贷 规范 受理 、 调查评价、 贷前审查统称 为贷前 , 分为贷前 、 中、 贷 贷后三大阶 操 作 , 档 案 资 料定 期检 查 , 时 更 新 , 人 专库 保 管 便 于 随 时查 阅 , 对 及 专 段 。 者 的概 念 和含 义基 本 是 一 致 的。 个 阶段 面 临 的风 险类 型 是 有 两 各 区别的, 贷前环 节由于主要是通过对企业 、 行业、 市场 等分析而决定 这些措施都 切实提高 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 16 放 款 中 心的 尽职 履 职 能 够 减 少银 行 不 必要 的授 信 损 失 。在 . 是 否 给 予授 信 或 给予 怎 样 的 授信 ,面 临 的 主要 是 信 用 风 险和 市 场 风 授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变化往往不能 险 。而 贷 中环节 主 要 是 通 过 一 系列 相 应 的 操作 使 企 业达 到符 合 取 得 但是只要放款过程中相应 的担保手续 、 资料等能够得到 实际授信的条件 ,符合相应的授信规定 ,因而面临的主要是操作风 够准确预期 , 有 效 的 保 证 , 能 并 不会 给 银 行 造成 实际 损 失 。 见 放 款操 作 对 公 司 可 可 险 。 后 管理 环 节 主 要是 对 已授信 的企 业 的 生 产经 营情 况 的 变化 、 贷 行 业变化 、 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 分析 , 达到及时规避授信风险 的目的。 信 贷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2 放 款 中心 防 范 的主 要 操 作风 险 因此 贷款 发 放环 节是 信 贷 操 作风 险主 要 集 中 的环 节 ,也是 防范 公 司 放款中心作 为防范公司信 贷操作风险的重要部 门主要从落实 信 贷操 作 风 险 的主 要 环 节 。 要的担保授信条件 , 用适合 、 使 正确 的法律文本 , 保管重要的文件档 目前 商 业银 行 对 放 款环 节 越 来 越 重视 ,并 建 立 了专 门 负责 放 款 案及防范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出发, 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环 节 的职 能 部 门 , 尤其 是 在 一 些 中 小型 股 份 制 商业 银 行 , 门设 立 了 专 21防范担 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 . 放款中心, 负责防范在公司信贷操作过程 中的操作风险。 程中采 用抵 、质押或保证等担保 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 非常普 1 建 立放 款 中心 的意 义 往往会出现 因未严格审查资料、 办 放款中心的建立主要 目的就 是防范公司信 贷业务 中存在 的操作 遍的。但是在办理担保 的过程中 , 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 , 放款中 风 险 , 为 一 个专 职 防 范 操作 风 险 的部 门 , 能够 更 专 业 更 有效 的发 理相 关手续等而使办理 的担保无效 , 作 它 心 则是 防范 此 类 风 险 的重 要 部 门 。 ’ 现并排除潜在的操作风险 , 保障银行信 贷资产的安全。 211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 , .. 导致担保无效 按照《 保法》 担 的 11 有 效 地控 制操 作 风 险 。该 部 门作 为 源 头 上控 制风 险 的重 要 . 规定, 国家机 关、 学校 、 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 目的的事业单位、 社会团 举 措 , 以堵 截 和 避 免 担 保 等 授 信 条 件 不 落 实 、 续 不 规 范 、 料 不 可 手 资 企 职 另 我 全 或 不 规范 即放 款 的授 信 行 为 , 有效 防 范 了由 此产 生 的 操作 风 险 和 体 , 业 法 人 的 分 支机 构 、 能部 门等 不 得 作 为 保 证 人 ; 外 , 国 《 公司法》 第六十条规定 , 董事 、 经理 不得 以公司资产 为本公司的股东 合规风险, 并可 以随时监察现行使用的各式资料文本、 操作规程的有 在银行信 贷业务操作过程 中, 保证人的 效性 , 并根据 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 , 从而在很 或者其他个人债 务提供担保。 选 择 方面 还 是 比 较谨 慎 的 ,大 多 数情 况 下 能 确 保保 证 担 保 的合 法 有 大程 度 上控 制 了公 司授 信 业 务 的 操作 风 险 。 但 医 企 12 充分实现审贷分离。放款 中心的成立 ,是推进授信业务调 效 , 是 仍 有 不少 贷 款 的 保证 人 是 政 府 部 门 、 院 、 业 的分 支 机 构 , .. 查、 审查 、 审批、 放款“ 四分离 ” 实现贷审 的充 分分离 , , 从而达到有效 该 类担 保 一 旦 被 认定 无 效 就 可 能会 造 成 担 保债 权 失 去 三 分 之 二或 一
浅谈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和对策
0 6 5, 大 陆桥 视野
_ 金 融财税 / J I N R ON G C A I S HU 分析研究 ,可以发现我国银 行信贷业 务操 作风险管理还存在如
下 几 方 面 的 问题 :
金融体 系的安全 、 稳健发展 。 I . 进 一步完善公 司治理结构 , 强化监督机 制。 良好 的法人 治
我国银行的信贷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大致经历了从粗放式信 面及 信贷业务 的规章制度 ,在监 管当局对各类金融机构加强操 贷风 险集 中管理模式到分散式信贷 风险管理模式再到信贷 风险 作风险层面的制度建设 ,加 大操 作风险的控制力度 的严格要求
集 中控制 管理模式三个 阶段 。 在现 阶段 , 我国银行正式 将操作风
按涉及损 失 的原 因分 :外 部欺诈涉 及的金额 为 6 1 4 9 . 1 5万元 / 笔, 内部欺诈涉及金额为 4 8 7 0 . 1 8万元 , 笔, 客户 、 产 品及商业 行 为涉及金额为 7 6 2 . 6 4万元 / 笔 ,其他 原因引起 的损失金额基本 低于 1 0万元 / 笔。
1 . 公 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 我 国银行 目前已经基本形成 了全
理结构和治 理机制是银行 稳健经 营和持续发展 的基础和保 障。
目前我国银行已经基本形成 了全行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但是 在实际风险的防控过程中还是受到银行 内部行政管理架构 的限 制。为 了使风险管理更加顺畅 , 应该建立独立的以业务流程 为中 心的风险管理部门 , 直接 对风险管 理委 员会 负责 , 下级 的风险管
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 。贷款新 规借鉴 了境外银行贷款业 务的 通行做法 , 从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 的思路 出发 , 要求将 贷款 管理
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 部门和岗位 ,并建立贷款各操作 环节
关于有效防范信贷操作风险的思考
款业 务中 逆程 序操 作, 先 放款 , 后补质 押手 续 在 款用途不具体或未按真实 � 用途填 写; 借款 人法 定 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未签章 或他 人代 签; 提前 还 款违约金比例不填或未按规 定填 写; 借款 利率 档 次与借款期限不匹配等问题 ,直 接影 响了 合同的 效力。特别是在转贷当中不 如实 填写 “本 贷款用 于偿还 合同项下借款 人所欠 贷款 人债 务” 的 抵 押贷 款业 务中 抵押物 未在 有关 部门 办理 有效 登 记 ,未 办理财 产保 险或 财产 保险 受益 人未 让渡 于 商 业银 行等。 这些 问题 反映 出授 信过 程制 约机 制 不 完善, 岗位 设置 的科 学性 有待 提高。 . 未 按 时 移交 信 贷 档 案 资 料 形 成 的 操 作 风 险 。业 务人 员未 按照规 定及 时、 完整 向档 案管 理 人 员移 交档 案,极 易造 成档 案的 遗失 。如 重要 的 法 律要 件遗 失,将 直接 造成 商业 银行 对违 约客 户
问题, 首先容易导致原保证 人失 去连 带保 证责 任, 而且如果银行转贷后强行扣 收陈 欠贷 款利 息, 将 丧失扣收部分的贷款本金追 索权 。
� � � 华北金融 20 0 年第 期 1
金融监管
丧失权力主张, 导致债权损 失。 不规范、 不系统地进 行信 贷资 产检 查形 成 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在信 贷风 险检 查中 ,存 在 检查方法不规范、 检查内容 不完整 的问 题: 一是 未 及时发现主体资格的丧失, 营 业执 照、 贷 款卡 、 纳 税登记的过期, 应更换的 客户 名称 、 公 章、 财 务专 用章、 法人代表印鉴未更 换; 二是 对客 户的增 减资 情况、 贷款是否被挪用、 企业 是否遭 受重 大灾 害事 故、 是否发生重大对外投 资、 是否卷 入重 大法 律诉 讼等情况反映不敏锐;三 是未 发现 固定 资产 项目 资本金不足, 保证单位履 约能 力下 降, 承 兑业 务买 卖双方虚假交易; 四是未 对抵 押物 进行现 场检 查, 导致抵押人擅自转让、 出 租或 处分 抵押物 ; 五 是未 及时发送到期、 逾期贷款 通知 书, 导 致主 债权 或担 保超过诉讼时效。 贷后管理过程中未 及时 上报 、 未采 取有 效 保全措施所形成的操作风险 。如 检查 人员 在贷 款 (长期贷款 ) 检查过程中发现 贷款 保证 人在 逐步 丧 失担保能力或抵押品大幅贬 值 却未 及时 上报 , 导 致银行错过最佳收贷时机, 为信 贷资 产向 下迁移 埋了安全隐患,直至造成损 失。 这种 不作 为的直 接后果首先是损失第二还款 来源 ,再 丧失第 一还 款来源, 直至债权损失。 违规借新还旧或 转 贷引 起的 操 作风 险 。 向不符合展期条件的客户违 规办 理贷 款展 期或 借 新还旧, 不仅容易掩盖资产 的真实 风险 , 同 时还 会 使商业银行错过最佳清收时 机, 最终 威胁 资产安 全, 加大资产风险损失。 二、 加强信贷操作风险防 范及 管理 的建 议 相对于信贷操作风险的 上述 表现 形式, 透视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管理 所面 临的突 出问 题主要是内控机制不完善, 有 章不 循现 象突 出, 内 外勾结导致金融犯罪问题多 发等。 为此 ,建 议采 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 ) 确立全面风险管 理理 念, 搭 建内 控风 险 管理平台控制系统 商业银行制定了大量的 防范 操作 风险 、确 保 运营安全的相关文件,由于 缺乏 一个 不断 补充完 善的制度查阅平台,一线员 工就 会因 看不 到或不 能及时看到操作规程和管理 办法 而出 现操作 “走 样” 和管理 “死角” 的问题 。为 解决 好这 个问 题, 商 业银行目前迫切需要根据《 商业银 行内 部控 制指 引》 及商业银行内控管理 的要 求, 建 立一 个保 证员 工可随时查阅制度和文件的 内控流 程控 制系 统。 为使 内控 体系 科学有 效, 需要 对现 有业 务流 程、 规 章制 度进 行归 纳和梳 理, 失 去时 效的 , 要淘 汰; 内 容笼 统的, 要完 善; 要 求模 糊的 , 要 明确。 其次 , 通 过系 统梳理 业务 及管 理流 程, 确定 商业 银行 基本 的内 控政策 和业 务控 制程 序, 根据 控制 程序 编制 标 准规 范的 作业 指导 书、 业 务流 程图 , 识别 、 评估 各 业务 流程 的潜 在风 险点 ,作 为体 系文 件分别 配 发 到各 营业 场所 和全 部操 作岗 位, 形成 经营场 所 文 件, 使每一 名员 工对 本职 工作 操作 流程 、 操作 标 准、 岗位 设置 、 岗位 职责 、 信息 交流始 终有 一个 完 “ 内控有 制度 , 整 的认 知, 真 正实 现 部 门有 制约 , 岗 位 有职 责, 操 作有 程序 , 过程 有监 督” 的目 标。 (二 ) 加强 风险 文化建 设, 提 高风 险防 范意 识 和 依法合 规经 营意 识 好的 、 完 善的 规章 制度 , 要靠 人去 认真 贯彻 和 落 实,以 制度 约束 每个 人的 行为 是现 代金 融企 业 防范 操作 风险 的基 石。 因此, 防范 操作 风险 的根 本 之策 在于 培育 全员 的风 险文 化。 各级 领导 首先 应 重视 内控 制度 的学 习和 对员 工的 培训 ,加强 犯罪 成本 教育 和法 律知 识的 宣传 , 从道 德、 知识 和业务 方面 全面 提高 员工 的素 质, 减少道 德缺 失和 非故 意违 规现 象的 发生 。其 次正 确把握 风险 管理 与业 “存 款立 务发 展的 关系 , 摒弃 不考 虑经 济增 加值 的 行” 思 想和 不受 资本 约束 的政 绩评 价标 准, 重 新定 位风 险控 制指 标在业 绩考 核体 系中 所占 的权 重。 通过 风险优 先的 指标 考核 体系 ,引 导员 工树 立以 质量 、 效益 和可 持续 发展定 取舍 理念 。 要 大力 倡导 风 险管 理创 造价 值, 推行 “控 制风 险就 是效 益” 的 新 观念 ,奖 励那 些善 于应 对风 险获 得收 益的高 管 和员工,惩 罚那些过度冒险或者厌恶风险的人 员。 要 加强对 各级 授信 人员 的职 业操 守教 育, 降低 道 德风 险。 要坚 持正 确的 政绩观 、发 展观 、风 险 “树立 风险 就在 身边 ” “ 认制 度 观 。要 的意 识, 增强 不 认人 ” 的职 业理 念, 充分 认识 到从 我做 起, 才能 确 保下 一个 输出 环节顺 畅、 合 规、 有 效, 最 大限 度 控 制住输 入环 节的 风险 , 提 高自 身防范 能力 。 (三 ) 改变 现行 风险管 理构 架, 建 立垂 直独 立 的 风险管 理模 式 商业 银行 在机 构设 置中 把事 前、 事中、 事后 稽 核 审计、 风险 管理 机构 改变 为自 上而 下直 接垂 直 领导 的、 各自 相对 独立 的纵向 条块 模式 , 达 到经 营 业务 拓展 与风 险控 制的 互相 制约 、有 效监 督的目 的。 首先 , 在 经营部
信贷业务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信贷业务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一、信贷业务风险点
1、客户信息不完整:客户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信息不完整,会导致对客户的评估不准确,从而可能造成不良贷款的发放。
2、客户失信:客户行为失信,比如违反合同约定,未能按期偿还贷款,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3、额度授信失谨慎:银行授信政策过于宽松,授信额度过大,会影响客户的还款能力,使贷款不良率升高。
4、不良贷款增多:银行发放的不良贷款数量增加,可能导致银行资金不足,银行的发展受影响。
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1、严格审批流程:银行要加强对客户信息的审核,完善客户审核流程,加强对贷款资料的审核,以确保发放的贷款合法、合规。
2、加强风险管理:银行要对授信客户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定期审查,加强客户的评分,以便及时发现客户的风险,采取措施防控风险。
3、完善内部审查制度:银行要完善审查制度,设立专门的内部审查机构,定期审查账户,及时发现异常交易,防范金融风险。
4、构建完善的催收机制:银行要及时跟踪收回贷款,积极采取合理合法的催收手段,加强对坏账的管理,防止损失扩大。
- 1 -。
从信贷流程入手 防范操作风险
《 经济师 ̄ 防 范 操 作 风 险
●朱 晓梅
摘 要: 文章从 商业银行信 贷流程入 手 , 通过对 业务 受理 环 节、 业务 评价环节 、 业务 审批 流程、 贷款发放 和贷后 管理操作 的 五 个环 节的操作风 险防控 管理 ,从而提升我 国银行操作 风险防
范水平, 将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 : 商 业 银 行 信 贷 流 程 操 作 风 险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3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7 ) 0 8 - 1 6 6 - 0 2
根据 巴塞尔委员会关 于操作风险 的定义 ,引起商业银行 操 作风 险内部 主要 因素 为人 员因素 、 流程 因素 、 系统 因素。在所 涉 及 的操作 风险中 ,有流 程因素所导致 的风险是所有 风险中最常 见的状况 。 主要是 由于在银行的业 务流程中 , 操作人员没有严格 按 照程序设计 的流程来 处理业务 ,或者是银行设计 流程 中的部 分环节不 甚合 理而造成的风险 。据相关数据统计 , 授信业务 、 银 行卡代办 和信用 卡业务 等业务运营线是我 国各省 市商业 银行的 风险高发运 营线 。 和 以上两种银行业务相 比, 授信业务 的操作风 险发 生概 率相对较 低 , 但是 由于授信业务的业务量较大 , 群体授 信的情况会使 单个授信 案件的风险 发生几率 比前两种 几率大 。 在我国当代 ,商业银行 的资金运 营中的主要 风险就包括 了信贷 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 流程不严格 , 忽视 了信贷管理进程 的保 密性 , 操作人员 的违规 操作和越 权放贷等现象 。综上所述 , 要想 加强银行 的信 贷管理工作和有效 降低操作 过程 中的风险 ,必须 从 加强信 贷流程的管理 , 合理规范信贷业务过程 中的步骤人手。 授信业务通常遵循对业务员 的态 度调 查 、业务受理速度分 析、 业务审批流 程 、 贷款发放时 间和贷后管 理操作 的五个环节 , 每个环节有可 以从 中分 出若 干个 布置来 确保信贷流程 的正确 实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银行信贷业务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信贷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
如果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不仅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和稳定运营。
因此,深入探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主要法律风险1、合同风险信贷合同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
如果合同条款存在漏洞、不明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例如,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条款等重要内容约定不清,就容易引发纠纷。
2、担保风险担保是银行降低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担保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常见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如果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担保物存在权利瑕疵或者担保手续不完备,银行在实现担保权利时就可能遇到障碍。
3、合规风险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
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如违规放贷、利率过高、贷前审查不严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法律责任。
4、债权实现风险即使信贷合同合法有效,担保措施完备,如果借款人经营不善、恶意逃废债务或者出现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银行在实现债权时也可能遇到困难。
例如,借款人破产清算时,银行的债权可能无法得到足额清偿。
二、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1、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繁多且不断更新,银行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和准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就容易在业务操作中出现失误。
2、信息不对称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包括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经营风险等。
借款人可能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资料,导致银行做出错误的决策。
3、内部管理不善部分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信贷审批流程不规范,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这些都可能增加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
浅谈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
浅谈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不断提高资产质量是提高经营效益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受理每一笔贷款业务时,管贷人员应将控制、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放在首位,认真把好贷款调查、审批、发放、管理、收回关。
我现在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就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谈一些粗略的认识。
一、贷款调查环节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贷前调查是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最前沿、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认真、细致、广泛、深入的贷前调查,是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利渠道的多元化决定了贷款用途的多项化,大部分借款人在申请贷款之前都对自己将要从事或交易的项目做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对项目的风险程度也做过一定的评估。
但也有部分人或盲目冒进上项目上资金,或有意隐瞒事实真相恶意套取贷款,或受亲朋之托冒名贷款,这都给银行贷款资产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风险。
因此,在受理借款人申请之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贷前调查,防范贷款风险。
(一)、对借款人品行及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的调查。
对借款人的品行和偿债意愿主要从他本人日常处事行为、经济交往中的诚信度、社交圈和还款记录等进行考察。
尽管借贷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贷款风险的客观性,但只要借款人品行端正、偿债意愿强,他们就会合理控制风险并积极偿还贷款,这一点对贷款的安全性很重要。
案例:1997年5月,借款人张某向银行申请贷款40万元,用于修建汽车修理厂。
在受理这笔贷款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信贷员对张某的品行、偿债意愿等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便为其办理了贷款。
贷款到期后,银行多次向借款人发送到逾期催收通知单,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但借款人借故久拖不还。
在催收过程中管片信贷员了解到,该借款人品行一般,好逸恶劳,其交往的人也多与其相像。
后银行将该借款人诉诸法院,法院判决该借款人限期偿还贷款本息,但此笔贷款至今尚未收回。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借款人的品行和偿债意愿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贷款资产的安全。
信贷业务的风险隐患分析
信贷业务的风险隐患分析一、当前经济形势下主要存在的信贷业务风险1.未能认真落实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产生的操作风险。
为吸引贷款客户,抢占市场份额,局部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未能履行授信管理制度以及信贷业务流程要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
一是贷前尽职调查不到位。
贷款调查未全面掌握和核实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工程潜在风险和担保物价值,出现为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工程申报授信、工程申报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不一致、个别工程甚至出现授信申报材料信息不真实的情况。
二是贷中审查不到位。
局部贷款条件未能有效落实便发放贷款,局部工程在贷款发放后未跟踪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导致贷款被挪用。
三是贷后检查不到位。
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对信贷客户的经营状况变化缺乏及时监测关注,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客户风险化解和控制措施不及时。
四是固定资产贷款未严格按国家对工程资本金的要求执行。
2.企业提供虚假资料骗贷产生骗贷风险。
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急需融资,个别不法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合同,伪造真实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贷款。
目前,比拟突出的是采取先开票后退货等方式,恶意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利用承兑汇票套现、套利。
局部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未严格审核合同发票、合同等交易资料,甚至出现信贷人员内外勾结情况。
3.局部准信贷创新产品存在管理风险。
由于信贷结构调整,局部行业在银行贷款额度受限,当前出现了局部金融机构利用产品创新,避开信贷规模限制的问题。
比拟突出的是信托理财产品风险,主要表现在某些短期信托理财产品到期必须要用信贷资金置换,可能置换时受信贷规模控制,导致到期无法置换的风险。
如果出现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违约情况,投资者本金将面临损失。
此外一些地方或企业为绕过工程资本金缺乏的障碍,以信托的渠道通过银行筹集资金充当工程资本金,也使杠杆率接近或到达100%,增加信贷资金风险。
4.某些重点领域信贷存在潜在信用风险。
近年急剧增长的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支持的地方根底设施建设贷款,贷款资金管理监督难度大,担保措施缺乏。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银行信贷业务作为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信贷业务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为了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银行必须审慎评估和有效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首先,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应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担保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信贷业务的风险可控。
同时,银行还应建立定期审查和追踪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其次,银行应该强化内部控制,规范员工行为。
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监管,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信贷业务风险的发生。
银行还应建立健全的审批流程和内部审查机制,避免因内部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信贷业务风险。
另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多元化风险分散的方式来减少信贷业务风险。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分散信贷风险,降低整体风险水平。
同时,银行可以选择加强对抵押品和担保措施的审核和管理,提高抵押品的价值和流动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信贷业务风险。
总之,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存在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风险的防范工作迫在眉睫。
银行应该从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和风险分散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和防控,确保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
浅谈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对策
浅谈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对策浅谈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对策银行信贷业务具有风险高、收益突出、对经营的影响举足轻重的特点,在当前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风险防控的重点主要是不良信贷的防控。
一、当前信贷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一)外部风险:1、行业风险。
调查发现,客户进入行业一般周期长,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依赖性强。
随着经济下行,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生产,极易造成客户还贷压力过重,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2、客户素质风险。
调查发现,形成不良贷款也并不是全部都是由于市场风险或客户自身存在不良动机等道德因素造成,往往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客户的个人市场洞察力以及管理水平局限所致,例如一些客户见邻里所从事行业得利,于是不考虑市场风险和自身能力,尽管投资热情高、还款意愿真实,但其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并不与所从事的项目匹配,结果出现风险没了退路。
而在这一类客户当中,高估预期效益、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的情况占了较大比重,尤其一部分创业贷款中青年客户自身没有多少自筹资金,创业资金大多来源于信贷资金,后期造成了资金紧张,周转不过来而面临损失。
此类贷款的问题多数表现为将贷款“化整为零”,“顶冒名”等形式存在,一旦形成风险,对维权极为不利。
3、道德风险。
信贷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缺乏科学的标准,使基层信贷人员在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难把握性,“人情放贷”现象仍然存在,加之一些客户学历水平较低、信用观念薄弱,导致贷款风险不断加大。
在个别客户出现失信行为,可能会在小范围出现“传染性”,会直接影响着信贷市场的营销和巩固。
(二)内部因素:1、贷款调查不到位,个别客户评级难以科学落实。
目前,部分贷款客户审查主要依靠村、社区居委会委和客户邻里朋友,但村委会和其朋友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难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评级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客户贷款的深入调查,对贷款户情况掌握不够,同时此类客户人行征信反映信息较少,造成贷款风险居高不下。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贷款操作风险的发生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贷款操作风险的发生作者:郝晓琼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年第1期郝晓琼1 周海鹏2(1.中国建设银行邯郸分行;2.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摘要:长期以来,金融业的信贷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各级监管和主管部门关注。
不良贷款的产生,尤其是不良贷款的前清后增,都暴露出了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如何有效防范不良贷款的发生,进一步搞好信贷管理工作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信贷管理问题对策1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近几年媒体报道的金融机构案例中不难看出,大部分的犯罪都与信贷有关,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实施犯罪。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
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年收入情况、贷款的真实用途、资金去向没能够做到真实、细致的了解,以致造成一个错误的导向,在贷款发放前就潜伏了危险的信号。
贷时的审查,合同签订后,贷款上柜台办理,一些项名贷款很容易被发现,但在利益的驱动和外来的压力下,临柜人员没有终止此业务。
贷后检查,由于人力的问题,贷款发放后,有相当部分贷款不能做到贷后定期检查,只有贷款形成风险,按期结息发生了问题时,相关人员才会去关注,更谈不上贷后检查的书面资料,也就是说贷后管理相当滞后。
1.2腐败是滋生不良贷款的温床。
吃吃喝喝,收受红包,参与经商办企业,在企业中入暗股,是产生不良贷款最大风险。
有的人甚至帮客户出主意想办法,如何套取银行的信贷资金,个别贷款,真正贷款使用人,其实是一个人用,明知道发放顶名贷款要被处罚,受利益的驱动,遇到检查时给借款人打掩护等等。
都是腐败的思想惹得祸。
由于是不公开的交易,所以有很大的隐蔽性,以致在一些问题的检查时,不会发现存在收受礼金的问题,但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只有贷款出现问题,才会暴露出来类似的问题。
1.3对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不得当。
放款中心对信贷操作风险防控的积极作用
放款中心对信贷操作风险防控的积极作用放款中心对信贷操作风险防控的积极作用一、引言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信贷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
然而,信贷业务的风险也逐渐显现,信贷操作风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很多金融机构中,设立了专门的放款中心。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放款中心在信贷操作风险防控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放款中心的定义和职责放款中心是金融机构中专门负责信贷业务的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审核贷款申请、制定贷款方案、监控贷款发放过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
三、放款中心在审核贷款申请中的作用1. 提供专业的审核能力:放款中心由专业的信贷团队组成,他们具备丰富的贷款审核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贷款申请进行全面且严格的审核。
通过审核确保贷款项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降低信贷操作风险。
2. 引入科技手段提升效率:放款中心借助于科技手段,提高贷款审核的效率。
通过建立信贷审核系统,能够更快速地对贷款申请进行初步筛选,并对贷款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法,辅助风险评估,提高审核准确性。
四、放款中心在制定贷款方案中的作用1.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不同贷款项目的风险特征,放款中心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贷款项目,可以采取控制措施,如提高利率、要求增加抵押物等,以降低风险。
对于低风险的贷款项目,可以采取合理的利率和还款期限,提高贷款的可持续性。
2. 制定还款计划:放款中心在制定贷款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偿还期限,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还款计划,可以降低逾期和坏账的风险,提高贷款的回收率。
五、放款中心在监控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作用1. 监控资金使用情况:放款中心在贷款发放后,需要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通过与借款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贷款的具体用途,并定期核实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 信贷业务1500字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信贷业务1500字信贷业务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向客户提供贷款和信用额度来获得利息收入。
但是,信贷业务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防范信贷业务风险,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在信贷业务的初期阶段,金融机构应该对客户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抵押物情况等因素,以便判断客户的违约风险。
在贷款发放后,金融机构需要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对客户进行还款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信号。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该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贷款额度的合理控制、抵押物的充足性、利率的适度等,以减少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其次,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信贷业务人员是金融机构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信贷业务的风险。
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信贷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既奖励那些有效防范风险的业务人员,又对那些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第三,金融机构应建立信贷业务风险的分散化管理机制。
单一信贷业务的风险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当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某一类客户或某一地区时,就容易带来系统性风险。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起多元化的信贷业务组合,在各个维度上进行分散化管理,以降低整体风险。
最后,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防范信贷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包括风险分类、风险尽职调查、风险认定、风险授权和风险跟踪等。
金融机构应确保内部控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以确保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是金融机构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商业银行放贷风险与防范
商业银行放贷风险与防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然而,放贷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放贷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方法。
一、商业银行放贷风险的原因1. 不良贷款风险: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之一是贷款出现不良的情况。
不良贷款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或无法全额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
这可能由于借款人的信用不良、经济状况恶化或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
例如,经济衰退、行业竞争激烈或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贷款违约率的上升。
2. 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贷款利差,即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异。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导致银行利润的不稳定情况。
例如,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的贷款利差可能缩小,从而降低银行的利润。
3. 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操作错误、技术故障或内部失控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例如,商业银行可能由于内部控制不善而发放高风险贷款,或者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疏忽。
二、商业银行放贷风险的防范1.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银行应对贷款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信用评级、还款能力和担保条件等。
同时,银行应定期对贷款进行风险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2. 分散风险:商业银行应通过分散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分散风险包括将贷款分配给不同类型的借款人、不同行业的企业以及不同地区等。
这样一来,即使某一借款人或行业出现问题,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 加强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包括制定严格的贷款审批流程和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应对贷款申请进行细致的审核,确保贷款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定期对内部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基层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探讨
基层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探讨立足当前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在信贷操作方面存在的风险,重点分析了应该如何防范好信贷操作风险的对策。
标签: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在实践中,一些基层行仍然存在操作隐患,如担保抵押失效、合同填写不规范,客户未当面签字等。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迫切的问题。
1主要操作风险1.1担保抵押方面的问题(1)担保无效。
部分企业之间通过互保、连环保等方式形成了“贷款担保圈”,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极为复杂,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贷款担保悬空,造成“担而不保”。
此外,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抵押物价值缩水、变现困难等因素,也使担保能力大大弱化。
(2)担保资料有瑕疵。
新的《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效力规定越来越严格,一些担保活动,如担保范围、担保内容、担保事项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审批;公司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以及提供的担保不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常常导致担保失效。
(3)最高额抵押合同与主债权不对应。
在基层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主合同项下的全部信贷业务不在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内,合同约定“最高债权限额”没有涵盖全部债项到期后产生的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及其他费用等。
1.2合同文本填写方面的问题(1)合同中关于签名的约定未有效落实。
如合同文本中约定签字盖章生效,实际执行中存在用个人名章或签字章代替签字的情况,甚至个别合同中仅加盖公章没有签字。
(2)合同内容填写不够规范。
如抵押信息、借款人住所、账户信息、地址等相关信息填写不完整,合同签署日期填写不完整或未进行填写,未要求对方当事人就修改后的合同内容进行签章确认,合同空白处未盖空白章等情况。
(3)混淆法律性文件和非法律性文件。
如将金融服务承诺书、项目投标书或项目合作确认书等具有重要权利、义务、责任内容的法律性文件界定为非法律性文件。
信贷工作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信贷工作风险点及防范措施首先很荣幸参加这次风险与合规联席会议,我是一名客户经理,我就结合我当前的岗位讲三点我在实际工作中对信贷风险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摆正心态,从信贷主体的准入开始,严把风险关口作为客户经理,前台销售人员,我们应该始终遵循“贷款不仅要放得出去,还得收的回来”这一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首先我们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单凭个人喜好,盲目的去放贷,尤其是熟人贷、关系贷,这样就无形中放开了信贷准入的闸口,记得去年的时候,我经手过一笔贷款,是通过老客户也就是所谓的熟人介绍的,由县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通过实地调查后,了解到这位借款人在八波乡街道经营一家小型农具加工厂,当时经营情况正常,介绍这笔贷款的所谓“熟人”也在旁边再三的强调借款人好的一面,我认为这笔贷款十拿九稳了,也放款了,但结果是1年没到,这个人就联系不上了,还好最后由担保公司全额代偿,否则就成了我的阴影。
因此,我们作为客户经理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心态,切勿用客观的认识去审视贷款的风险,尤其在面对自以为熟悉的人面前,因为风险往往都是潜在的,突发性的,对信贷人员来讲,没有十拿九稳,也不存在万无一失,当然也不能有惜贷,有为难情绪而影响业务发展。
二、加强与资深信贷员的沟通交流,多借鉴、多交流目前公司部大多都是年轻的客户经理,从事信贷工作时间不长,风险识别能力不强,经验不足,但往往我们又自持过高,不愿向老领导、老前辈们请教,今年年初,吕贤春行长调到我们公司部,在与吕行长一起参与调查和营销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们的经验、阅历以及资源是我们望尘莫及的,这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与这些老前辈、先行者交流借鉴经验,这其实也是风险识别的一种渠道。
三、加强票据风险防范,把常见问题对号入座其实票据风险也可以看成是人的风险,记得2016年,影响较大的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39亿元票据事件,就是因为内部工作人员挪用交易款项投入股市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因此我们应该逐步加强对票据业务风险的审查与防范。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风险点:向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出现债权无法落实、法律诉讼不予支持的问题。
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没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身份证明》,特殊行业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2、借款时借款人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经营许可证》没有经过年检或《身份证明》过期;3、借款人是法人分支机构但未经法人机构授权;4、借款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防控措施:1、严格按规定对借款人主体资格进行调查,对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的必须到工商部门或主管机关调查工商注册登记及年检情况;2、对自然人申请贷款的要调查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核对法人代表和自然借款人身份证明。
案例分析:借款人夫妇俩人经常到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一个17岁的孩子上学,父母以孩子名义在信用社贷款,贷款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法院以借款人虽满16周岁,但在家上学,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为由驳回诉讼请求。
风险点:发放冒名贷款可能导致债务悬空,使信贷资金形成风险。
风险表现及识别:顶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在自己亲友来贷款时,因对象不符合条件,不能按正常手续办理贷款。
经过有贷款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同意,以其名义申请贷款,交由亲友使用的行为。
搭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因自己或亲友要使用贷款,但又无法贷出时,在正常贷款户贷款时,要求贷款者多申请一部分贷款,将多贷出的部分借自己或亲友使用的行为。
盗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或单位)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假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假人名(或单位)进行贷款,然后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防控措施:1、坚持两名以上信贷人员进行贷前调查,信贷员实行A、B制;2、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身份证明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3、坚持借款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领取贷款。
案例分析:1、顶名:某信贷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以村民王某、张某等人名义贷款36万元,为其亲属买车搞个体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放款环节防范公司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的过程也是这三种风险集中体现的过程,尤其是操作风险,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信贷操作风险案件频出,给银行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信贷业务中欺诈、违规操作等现象严重,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已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放款操作环节必要性入手,提出建立并加强放款专职审批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其相关职能、岗位设置及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
关键词:放款环节,防范公司,信贷风险引言商业银行的公司信贷流程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分为业务受理、调查评价、贷前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五大阶段。
另一种是将业务受理、调查评价、贷前审查统称为贷前,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大阶段。
两者的概念和含义基本是一致的。
各个阶段面临的风险类型是有区别的,贷前环节由于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行业、市场等分析而决定是否给予授信或给予怎样的授信,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而贷中环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操作使企业达到符合取得实际授信的条件,符合相应的授信规定,因而面临的主要是操作风险。
贷后管理环节主要是对已授信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行业变化、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达到及时规避授信风险的目的。
因此贷款发放环节是信贷操作风险主要集中的环节,也是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主要环节。
目前商业银行对放款环节越来越重视,并建立了专门负责放款环节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设立了放款中心,负责防范在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1建立放款中心的意义放款中心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公司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作为一个专职防范操作风险的部门,它能够更专业更有效的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操作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1.1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
该部门作为源头上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可以堵截和避免担保等授信条件不落实、手续不规范、资料不全或不规范即放款的授信行为,有效防范了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并可以随时监察现行使用的各式资料文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公司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
1.2充分实现审贷分离。
放款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授信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四分离”,实现贷审的充分分离,从而达到有效的相互制约效果。
而审贷的分离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权责的分离,更有利于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1.3有利于落实贷前审批条件。
审核信贷资料签署的有效性,审核支行自行审批的授信审批权限是否适当,确认总行及支行审批意见中的有关贷前要求是否落实,当所有贷前先决条件完全符合后,放款中心才发放贷款。
由于此类工作有方框中心这一非审批单位负责监督,更突出制约效果,有利于贷前审批条件的落实。
1.4放款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放款中心在审查相关资料过程中较一般人员更注重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担保条件、合同文本等的审核更专业更到位,能够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
在放款中心可设置法律审查人员,加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1.5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贷款原始档案由中心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对档案资料定期检查,及时更新,专人专库保管便于随时查阅,这些措施都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1.6放款中心的尽职履职能够减少银行不必要的授信损失。
在授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变化往往不能够准确预期,但是只要放款过程中相应的担保手续、资料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可能并不会给银行造成实际损失。
可见放款操作对公司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放款中心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放款中心作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重要部门主要从落实必要的担保授信条件,使用适合、正确的法律文本,保管重要的文件档案及防范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出发,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2.1防范担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采用抵、质押或保证等担保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在办理担保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未严格审查资料、办理相关手续等而使办理的担保无效,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放款中心则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部门。
2.1.1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导致担保无效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不得作为保证人;另外,我国《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
在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保证人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多数情况下能确保保证担保的合法有效,但是仍有不少贷款的保证人是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的分支机构,该类担保一旦被认定无效就可能会造成担保债权失去三分之二或一半的清偿保证。
2.1.2重复抵押致使抵押形同虚设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办理抵押过程中允许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进行重复抵押。
实践中,由于抵押前不对抵押物现有抵押情况进行调查,而实际该抵押物已抵押给多方致使抵押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
2.1.3担保资料无效或不完善致使担保无效新的《公司法》出台后,公司章程的效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担保过程中由于担保的范围、担保的内容或担保事项未按照公司要求经有效的审批机构审批而造成担保无效。
如: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提供的担保是否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
2.1.4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造成脱保在实际放款前未对抵质押物状况进行核实,而抵押物已出现查封、冻结等状况,致使在之后发生的借贷行为失去有效担保,而造成脱保。
2.1.5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过程中担保条件的落实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保证人前后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审核。
2.2防范由于合同文本错误出现的风险2.2.1合同文本使用错误或使用的合同文本中存在对银行不利的条款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合同文本不正确或没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审查,合同文本中存在不利于银行提条款致使银行遭受授信损失。
2.2.2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随意涂改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对要素进行涂改,尤其是诸如利率、金额、期限、借款人、担保人等主要要素,致使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料致使银行权利得不到落实。
2.2.3保证合同与借款合同无编号、不衔接保证类贷款的主从合同必须一一对应,合同编号衔接。
现实贷款档案中有大量的保证合同没有编号,有的保证合同保证金额与借款合同不一致(不含最高额担保),更有甚者,用已经还清的保证合同继续为新的借款合同担保。
2.3防范授信档案资料不完善或遗失导致的风险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贷款资料不完善或授信档案遗失,造成贷款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而使得银行权利无法落实。
2.4防范骗贷、骗保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骗贷、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放款中心在放款前对客户及资料的审核过程中,对印章、有权人等的资料审核;前往担保人、借款人实际办公地点的实地核保;前往抵质押登记部门实地办理相关抵质押手续等,能够有效防范骗贷、骗保情况的发生。
2.5其他放款中心还通过对整个授信资料的审核,审核该笔公司授信业务期限、利率、金额、IT系统等是否符合信贷管理要求。
3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岗位设置3.1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主要负责对审批机构授信条件落实情况以及授信材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审核,档案管理,法律审查,利用审核岗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复核和监督作用,以进一步防范授信业务操作风险。
3.2放款中心基本岗位设置及职责放款中心下设:①放款审核岗;②放款复核岗;③核保岗;④法律审查;⑤档案管理岗;⑥负责人。
3.2.1负责人职责。
负责放款中心的全面工作。
放款中心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放款审批工作;定期检查放款中心各岗位的履职情况,督促指导各岗位工作,并对各岗位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努力提升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水平,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2.2放款审核岗。
审核授信条件的落实情况,审核上报材料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合规性;对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进行控制和管理;审验业务相关合同填制的要素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授信要求;完成审核、实施放款操作并归档;对一级档案的验收、封存、入库手续;审核担保的解除和释放手续等工作。
3.2.3复审岗审查职责。
负责对放款审核岗的工作进行复核。
重点对每笔业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衔接情况进行复核。
对合同的其他特殊约定进行重点复核;对每笔业务的其它资料进行复核;明确签属意见并提交到放款中心负责人等工作。
3.2.4法律审查岗。
法律审查岗人员一般为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
负责对在落实授信条件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把关;负责对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制定符合条件的法律文本;其他的一些法律咨询等工作。
该岗位可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兼任。
3.2.5档案管理岗职责。
负责职责内档案交接工作;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装订和入库;定期整理并核对授信档案;负责档案的调、借阅手续,严防信贷资料遗失等工作。
3.2.6核保岗职责。
参与核保任务,负责授信业务担保条件落实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负责收集、核实核保过程中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等等工作。
4加强对放款中心的内控管理4.1建立和完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放款中心要有一套完善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明确的放款操作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业务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风险防范。
4.2加强信息与沟通,真正发挥放款中心的风险防范作用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并进行信息分类。
此外,还要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改变瞒报或不愿暴露的思想,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达到良好的监督、警示作用,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4.3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确保检查的制度性和独立性的实现,提高放款中心的职能执行力度。
4.3.1建立定期的排查机制,要定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排查。
4.3.2建立应急排查机制。
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新的、突发性、特殊的问题立即进行登记备案,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3建立完善的排查登记制度。
做到排查过的内容要求保留工作底稿,排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备案。
4.3.4建立较为完善的整改检查制度。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定期进行复查。
4.4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操作管理执行力度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中心的审计力度,使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明确合规审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