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钢筋配筋率规范要求

合集下载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 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梁附表6 钢筋种类 HPB300 HRB400、HRBF400 、RRB400、HRB335 、HRBF335 HRB500、HRBF500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纵向受拉钢筋 0.25 0.20 0.15 水平分布钢筋 0.25 0.20 0.15 竖向分布钢筋 0.20 0.15 0.10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钢筋配置其他规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定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 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0/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l0/h小于1时, 截面尺寸及砼强 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 度等级 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配筋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 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 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 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6、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 布置的纵向钢筋。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钢筋配置其他规 定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梁附表2 梁高h
150<h≤300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 V>0.7ftbh0+0.05Npo时 150
V≤0.7ftbh0+0.05Npo时 200
300<h≤500
200
300
500<h≤800 h>800
梁附表3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四级 梁附表4
250
350
300
400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配置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砼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 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5采用,当梁端纵向受 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一、梁的纵筋配筋率1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高规》6.3.3.1: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2、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3、梁跨中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才亢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二、上下铁比值1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1 ).《混规》9.2.6.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5,IO为梁的计算跨度。

2 ).《高规》63.2.3: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02、梁通长筋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高规》633.2: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β三、钢筋直径1梁箍筋最小直径1) .《抗规》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β2) .《高规》10.2.7.2:转换梁,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梁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Iomm、间距不应大于IOOmm0加密区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9ft/fyv;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3ft∕fyv、1.2ft∕fyv和1.Ift/fyv。

抗震配筋要求

抗震配筋要求

抗震配筋要求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

A 一般规定1.结构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335、HRB400级钢筋。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9-1-1-1的要求。

2.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 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l a对三级抗震等级为1.05l a,对四级抗震等级为l a。

3.采用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 l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 lE=ξl aE(9-5)式中ξ——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见表9-15。

4.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5.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其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l00mm。

B 框架梁1.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般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2.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9-17采用。

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表9-17注:d为纵向钢筋直径;h为梁的高度。

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2%时,箍筋最小直径增加2mm。

3.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备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4.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土规范)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土规范)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规范)作者:MR⼀QI⼀、⾮抗震梁、板、柱纵筋(%):《混凝⼟结构设计规范》《混凝⼟结构设计规范》8.5.11、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百分率(%)受⼒类型最⼩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强度等级500MPa0.50强度等级400MPa0.55强度等级300、335MPa0.60⼀侧纵向钢筋0.20受弯构件、偏⼼构件、轴⼼受拉构件⼀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0.178)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配筋百分率,当采⽤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2 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强度等级400 MPa、500 MPa的筋时,其最⼩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0.15和45ft/fy中的较⼤值;3偏⼼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侧纵向钢筋考虑;4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受拉构件和⼩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积计算;5 受弯构件、⼤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积扣除受压翼缘⾯积(bf'-b)hf'后的截⾯⾯积计算;6 当钢筋沿构件截⾯周边布置时,“⼀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向两个对边中⼀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7 括号内数值为混凝⼟强度C30,钢筋采⽤HRB400。

(有括号中数值可观察到,C30,HRB400的最⼩配筋率不由材料强度控制)。

2、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率对于梁跨中:x≤§b·h0 §b由混凝⼟规范6.2节具体计算公式计算得来。

(C≤50,HRB400时,计算的§b为0.518 )将上式带⼊混凝⼟基本计算公式α1·fc·b·x=fy·As中,可得到混凝⼟的最⼤配筋率公式:α1·fc·b·§b·h0=fy·As,maxρmax=As,max/ b·h0=(§b·α1·fc)/ fy (公式1)(C30,HRB400时,计算的ρmax为2.06﹪《详见⼤学教材》)重要说明:以上计算公式按照单筋矩形截⾯推导,但实际⼯程中的梁上部⼀般有架⽴钢筋(抗震时有通长筋或者通长筋+架⽴筋),此时从理论上来说最⼤配筋率的计算按照双筋矩形截⾯推导更加合理,但计算较复杂,且对超筋控制更松。

房建屋板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及配筋注意事项

房建屋板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及配筋注意事项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1、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

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2、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

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

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3、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03G101-2。

4、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

详见04G101-4。

现浇板配筋构造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钢筋配置其他规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定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 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0/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l0/h小于1时, 截面尺寸及砼强 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 度等级 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配筋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 力 类 型 强度等级500Mpa 最小配筋百分率 0.50 0.55 0.60 0.20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者
受弯剪扭构件
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 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小 。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
局部配筋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附表7采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 节点核心区配箍 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 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 1、8度和9度时,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型柱 厂房柱设置 腹板的工字形柱和管柱。 2、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矩形截面。 1、柱头,取柱顶以下500mm并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 单层工业厂房柱 2、上柱,取阶形柱自牛腿面至起重机梁顶面以上300mm高度范围内; 厂房柱的箍筋应 3、牛腿(柱肩),取全高; 加密的范围 4、柱根,取下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5、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和柱变位受平台等约束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mm。 加密区箍筋间距 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8规定。 、箍筋直径 柱附表1 柱类型 一级 中柱、边柱 角柱、框支柱 0.9(1.0) 1.1 二级 0.7(0.8) 0.9 三级 0.6(0.7) 0.8 四级 0.5(0.6) 0.7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 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箍筋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 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 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
6、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 于80mm及dcor/5,且不宜小于40mm,dcor为按箍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结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结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 r (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 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 ,四级不宜大于300mm 。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 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板、柱、梁配筋率

板、柱、梁配筋率

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为了不使截面配筋过于拥挤,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宜超过0.05。

对于仓库、贮仓、料斗等贮料荷载经常占总荷载较大部分的结构物,若柱中纵向配筋率过大,在长期贮料突然卸载时,会使柱中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甚至开裂。

若柱中的纵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强的黏结应力时,则能同时产生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更为危险。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控制柱的配筋率,对于筒仓柱的全部配筋率不应大于0.02。

从经济和施工方面来考虑,一般常用的配筋率范围为0.005~0.02。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一、单向板肋梁楼板。

1、主梁:经济跨度一般为6~9米,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4~1/8,宽度为梁高的1/3~1/2;2、次梁:经济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7米,截面高度为次梁跨度的1/28~1/12,宽度为梁高的1/3~1/2。

3、板:经济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0米,板厚不小于其跨度的1/40,一般为70~100㎜。

二、井字梁楼板(正交式或斜交式)。

井字梁楼板梁的跨度可达30米,板的跨度一般为3米左右。

三、经济配筋率:1:板:0.4%一0.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2:矩形粱:0.6%~1.5%,矩形梁平均值为1.05%,T形梁0.9%一1.8%,T形粱平均值为1.35%。

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
钢筋最小配筋率是指在构造钢筋中的钢筋截面积与构件截面积之比。

最小配筋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钢筋在结构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结构在受力时发生破坏。

根据国内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常见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如下:
1. 梁:梁的最小配筋率为0.0025,即钢筋面积应不小于构件截面积的0.25%。

2. 柱:柱的最小配筋率为0.01,即钢筋面积应不小于构件截面积的1%。

3. 框架:框架结构的最小配筋率为0.003,即钢筋面积应不小于构件截面积的0.3%。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最小配筋率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来确定的,并且会根据具体的设计情况和结构类型进行调整。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以避免过度配筋导致施工困难和不经济。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施工性来确定合适的钢筋配筋率。

剪力墙、柱、板的配筋率

剪力墙、柱、板的配筋率

剪力墙(纯剪力墙)1剪力墙截面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标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在建模阶段控制)。

剪力墙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剪力墙分布筋布置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4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轴压比对于剪力墙结构,底部楼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一级(9度)大于0.1、一级(7、8度)大于0.2、二三级大于0.3时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小于以上情况均设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截面尺寸按照《高规》图7.2.16确定,注意不要按照《抗规》确定截面尺寸,因为《抗规》中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比《高规》短;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按《抗规》表6.4.5-1取用即可,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无体积配箍率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约束构件根据轴压比和所在墙体的类型及长度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在结合规范中的图示来确定最终的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纵筋配筋量直接PKPM计算结果配筋,最小配筋量结合《抗规》表6.4.5-3确定;箍筋结合《抗规》表6.4.5-3中,有轴压比查配箍率特征值,进而得出体积配箍率最小值;箍筋间距也查该表。

钢筋搭配规范标准最新

钢筋搭配规范标准最新

钢筋搭配规范标准最新钢筋搭配规范标准是建筑行业中确保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这些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钢筋搭配规范标准的最新内容:1. 材料要求:- 钢筋应符合国家或地区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

- 钢筋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可加工性。

2. 钢筋直径与种类:- 钢筋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常用的钢筋直径有6mm、8mm、10mm、12mm等。

- 钢筋种类包括普通钢筋、高强度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等。

3. 钢筋的配筋率:- 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应根据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合理确定。

4. 钢筋的布置:- 钢筋应均匀布置,避免局部集中,以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

- 主筋与箍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5. 钢筋的锚固与连接:- 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确保钢筋在受力时的锚固效果。

- 钢筋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

6.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是指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其厚度应根据环境条件和结构要求确定,以防止钢筋锈蚀。

7.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损伤,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油污和锈蚀。

- 钢筋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位置准确。

8. 质量检验与验收:- 钢筋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不合格的钢筋不得使用。

-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9. 安全与环保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应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噪音和粉尘。

10. 规范的更新与维护:-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钢筋搭配规范标准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以适应新的工程需求。

以上内容仅为钢筋搭配规范标准的概述,具体实施时应参照最新的国家或地区标准和行业规范。

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与最小配筋率

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与最小配筋率

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与最小配筋率,规范、规程及有关构造手册中均以做出明确规定,但合理配筋率要根据设计师的设计历练、扎实的结构知识、丰富的经验、构件的受力特性以及结构设计的整体性思维等来确定。

1.混凝土构件配筋首先满足受力、裂缝、变形要求;2.受弯构件如板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25-0.5%之间,钢筋直径在Φ8-Φ12之间,钢筋间距在100-200mm之间,配筋率较小时对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不利,配筋率较大不经济。

混凝土板厚在构造手册中有规定,板配筋优化的空间很大,根据跨度、荷载布置情况,应多做比较,才能找到平衡点。

3.梁构件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5-1.2%之间,梁配筋主要取决于梁高合理性及荷载大小,若依据建筑空间需要做宽扁梁,计算配筋会偏大。

但造价不要由结构专业去主导,应结合其他专业综合分析考虑。

4.柱、剪力墙属受压或偏心受压构件,其配筋一般有构造控制,在满足最小配筋率基础上,适当提高配筋率,钢筋间距最好控制在200mm以下,能更好约束混凝土、控制裂缝。

注意:受力柱钢筋直径在16-25之间,市场供应充足,施工便于用直螺纹连接。

直螺纹连接与焊接造价相差不多,施工简单,节约钢筋。

5.构造需要截面较大构件,如地下室外墙,在满足最小配筋率基础上,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5%以上,钢筋间距150mm以下,严格控制裂缝,满足防水需要。

6.基础等以冲切、抗剪控制的混凝土构件,满足受力及最小配筋率即可。

7.建筑构造装饰性混凝土构件,配筋率在满足受力需求上,一般不控制最小配筋率,但做好拉结,确保安全。

8.柱的体积配箍率,从抗震角度,取值应保守些,应高于规范中的限值,对约束混凝土,提高抗倒塌能力有益处,也能够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准则。

最大配筋率是提示你不要超筋,最小配筋率是构造要求,合理配筋率是控制截面设计的依据之一。

下面是框架梁的配筋率要求: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高规下表6.3.2-1规定的数值;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高规下表6.4.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抗震设计时,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

钢筋配筋率

钢筋配筋率

钢筋配筋率
钢筋配筋率是指在混凝土构件中,用以受拉、受推和受剪作用时,钢筋应提取和配置的比例率。

主要通过考虑应力的大小、形状、性质、变形能力以及施工现场的要求来确定钢筋配筋率。

1.不低于一定的钢筋配筋率,可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2.大小受拉钢筋的配置比例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混凝土受压构件开裂,抗拉性能降低;
3.钢筋本身的抗拉强度要求较高,拉力应在一定范围内;
4.为了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一般宜采用较大的钢筋配筋率。

总的来说,钢筋配筋率的设计和应用,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受力性,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精确的选择合理的钢筋配筋率,是混凝土结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配筋率规范

配筋率规范

配筋率规范
配筋率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构件的配筋面积与截面面积的比值,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配筋率的确定是为了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规范,混凝土结构的配筋率一般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1. 构件的配筋率应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在强度要求相同的情况下,配筋率越高,构件的刚度越大。

2. 配筋率应该满足构件的受力性能要求。

不同的构件在受力方式和受力位置上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配筋率。

3. 配筋率应考虑混凝土的保护层要求。

混凝土结构需要有足够的保护层来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因此配筋率应该大于等于最小保护层要求。

4. 配筋率应考虑现场施工和工程经济。

过高的配筋率会增加构件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增加工程造价。

具体配筋率的确定需要依据以下几个步骤:
1. 根据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大致的配筋率范围。

2. 通过结构计算和受力分析,确定具体的受力情况,包括荷载、弯矩、剪力等。

3. 根据受力情况和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计算出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

4. 根据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调整或修正配筋率,并验证满足保护层的要求。

5. 综合考虑施工和经济因素,对配筋率进行最终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配筋率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上述所述仅为一般性的说明,具体配筋率的设计需要由专业工程师进行,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是指在混凝土板中所能达到的最高钢筋含
量的比例。

配筋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以抵抗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

根据国际建筑规范和设计准则,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通常限制在
1-2%之间。

这个范围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可持续性。

过高的配筋率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板的裂缝增多或者结构的过度刚性。

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板的厚度、板的尺寸、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以及所要求的承载能力。

较厚的混凝土板通常可以容纳更多的钢筋,而较薄的板则需要更少的配筋。

此外,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减少所需的钢筋量,因为它本身具有更大的抗压能力。

在设计混凝土板时,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的配筋率。

这涉及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权衡。

过高的配筋率可能会增加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而过低的配筋率则可能导致结构的不足强度。

总之,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需要根据结构要求和规范来确定。

通过合理的配筋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尽量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筋率汇总
非抗震梁、板纵筋(%):
最小配筋率:0.2和45ft/fy 中的较大值,如梁C30HRB335为0.215;板C30HPB235为0.306。

(《混凝土》9.5.1)
注:1,采用HRB400时可减小0.1,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对于受弯构件,截面积按全截面扣除受压翼缘(bf-b)hf
3,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底板为0.15
最大配筋率: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算得,如C30HRB335为2.62
抗震梁、板纵筋(%):
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3.6)
抗震等级梁中位置
支座跨中
一级0.40和80ft/fy(0.400)0.30和65ft/fy(0.310)
二级0.30和65ft/fy(0.310)0.25和55ft/fy(0.262)
三、四级0.25和55ft/fy(0.262)0.20和45ft/fy(0.214)
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为C30HRB335时
2,框架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筋截面积比值,一级不小于0.5,二三级不小于0.3(下部纵筋不宜过少)
最大配筋率:2.5%,《混凝土》11.3.1
梁内受扭纵筋(%):
最小配筋率:85ft/fy ,C30HRB335为0.404。

(《混凝土》10.2.5)
梁内箍筋(%):
最小配箍率:非抗震24ft/fy ,受扭时28ft/fy ,C30HPB235分别为0.163和0.191。

(《混凝土》10.2.10,12)
抗震,一级30ft/fy ,二级28ft/fy ,三四级26ft/fy (《混凝土》11.3.9)
非抗震柱纵筋(%):
最小配筋率:一侧0.2;全部0.6。

《混凝土》9.5.1(注意同梁)
最大配筋率:不宜5%,不应6%,《混凝土》10.3.1
抗震柱纵筋(%):
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4.12)
柱类型抗震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
框架角柱、框支柱 1.2 1.0 0.9 0.8
注:1,采用HRB400时可减小0.1,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四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增加0.1
最大配筋率:5%,《混凝土》11.4.13
柱内箍筋(%):
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混凝土》11.4.17)
抗震等级轴压比
0.3 0.4 0.5 0.6 0.7 0.8 0.9
一级0.8 0.8 0.93 1.07 1.22 1.43 1.64
二级0.6 0.64 0.79 0.93 1.07 1.22 1.36
三、四级0.43 0.50 0.64 0.79 0.93 1.07 1.22
注:1,表中数值按C30混凝土HPB235箍筋算得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框支柱时、剪跨比小于2时见规范
剪力墙(%):
非抗震:0.2 (《混凝土》10.5.9)
抗震:一、二、三级0.25;四级0.2;框-剪0.25;部分框支0.3
(《混凝土》11.7.11)
梁中配筋要求:
纵筋:《混凝土》10.2.1、6、15、16;11.3.6、7;
《抗震》6.3.3、4
箍筋:《混凝土》10.2.9、10、11、13;11.3.6、8、9;
《抗震》6.3.3、5
柱中配筋要求:
纵筋:《混凝土》10.3.1;11.4.12、13;
《抗震》6.3.8、9
箍筋:《混凝土》10.3.2、3;11.4.12、14、15、17、18;
《抗震》6.3.8、10、11、12、13、14
轴压比:《混凝土》11.4.16
墙中配筋要求:
水平竖向分布筋:《混凝土》10.5.9、10、11、12、13;11.7.11、12、15、16 《抗震》6.4.2、3、4、7、8、9;6.5.1、2
柱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7.8.3):
梁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10.2.10):
板配筋率的计算:
墙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10.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