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态学期末论文--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鱼类的生长的因素概述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2010级3班

学号:222010602043080

孟子豪前言

鱼类的生长是受内在的遗传基础和外在的生活条件所制约的[1]。内在的遗传基础是生长发育的一个前提,而外在的生活条件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二者是互为条件的。所以我们该如何协调诸多因素,为鱼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呢?在这些因素里面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呢?

正文

生长的体内基本因子是物质代谢中的蛋白质代谢,而这个基本引自收到体内很多其他因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能量的促进作用、酶的作用、物质的转化、细胞的分裂和衰老、细胞和糖核酸的影响、各器官系统的相关活动、以及性产物对他的抑制、神经体液调节、阶段发育和衰老等方面[2],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主要就鱼类的内分泌活动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做详细概述。鱼类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包括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等一些组织,他们分布于鱼体的全身的各个固定的位置,有的功能单一,有的与其他腺体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些内分泌器官中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及器官的形成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此外甲状腺与性成熟和呼吸代谢也有很大的关系[3]。

鱼类生长不仅受到内在因子的影响,外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这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与鱼类直接接触的水环境因子。水体是鱼类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俗话说“鱼水深情”,就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4]。

饵料

食物的供应可能是影响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数量充足,质量合适,在可以生存的理化环境条件下,鱼是可以达到最大的生长。不同饵料对象的数量、质量和个体的大小也影响鱼类的生长,热量大的饵料能保证预提较快的生长。

物理因子

水温

水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其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温度能改变代谢过程的速度,鱼是变温动物,它的代谢强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一般是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5]。养殖对象的不同对水温也有差异,一般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但是如罗非鱼这样的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0℃~14℃时,开始死亡;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

~18℃。冬季冰下水温在4℃以下时鱼体易发生冻伤。

光照

光线的刺激,通过视觉器官和神经中枢影响内分泌器官特别是脑垂体的活动,进而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6]。一般在温带地区,光和温度的变化有正相关性,所以它们的影响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不同种类的鱼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与鱼类的遗传因素。

水化学因子

pH值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淡水养殖一般要求为6.5~8.5间,最适范围在7~8.5为宜[7]。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pH 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0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20%~89%,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因为PH值低于6.5时可使动物血液载氧的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pH值过高,则能腐蚀鳃部组织,使鱼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溶解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每升5毫克~8毫克,至少应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因为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虾类健康生长的程度。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有毒物质的生成,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水中的溶解氧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的好坏[8]。此外溶氧的多寡对它们摄食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溶解氧量每升5毫克以上时,它们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每升4毫克时,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量下降到每升2毫克时,其摄食量下降54%,有些已难以生存,若下降到每升1毫克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大部分不能生存.

池中溶氧量充足还可以改善鱼类栖息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但并不是水中溶氧量越高越好。池水中溶氧量饱和度达150%以上,溶氧量达每升14.4毫克以上,易引起鱼类气泡病。因此,适宜的溶氧量,对于它们的生存、生长、饲料利用率等至关重要[9]。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必需元素,在直射阳光照射下,水中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如果养鱼用水太瘦,水生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减弱,鱼类易浮头。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过高,一般要求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80毫克/升以下,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鱼类危害最大。

氨氮化合物

氨气主要由水中有机物质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产生,一般池水中氨的含量较小,尚不足为害。在高密度饲养的鱼塘中,当水流不畅、换水不及时、水中残饵及排泄物缺氧时,氮的含量增高,会引起鱼类中毒、生长受阻[10]。

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三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主要由肥料或生物尸体经细菌分解或投放化学氮肥溶解产生。浮游生物主要利用硝酸盐中所含的氮或铵盐中所含的氮。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以1毫克/升为宜。在集约投饵养殖中后期,池水中氮氨过剩,磷酸盐缺乏,应注意解决。

盐度

盐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水养殖中,当然对淡水鱼类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过没有海水那么明显。淡水鱼类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耐盐度也是有所差异的,一般成鱼较仔鱼耐盐,几种淡水鱼的耐盐能力次序为:草鱼>团头鲂>鲢;海水鱼类对盐度的要求较高,在较低的盐度下很难,但是有一类广盐性生物,对渗透压的调节能力很强,经过驯化,可以广泛适应,就像罗非鱼[7]。

此外,水质好坏还与其他的因素有关,这其中包括我们最容易看的的水色,透明度等,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参数。水色直接反映了水中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水色的鉴定,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水中的营养状况,这与鱼类的生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透明度则是反映水中悬浮物和藻类枝角类的重要指标[7],恰恰水中的鱼类则是以这些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它们也是影响鱼类生长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总结

总上所述:影响鱼类生长因素不仅有来自于体内部的遗传因素还有来自外界的物理、学因素,这些因素对鱼类的生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方面的因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当然也只有让这些因子协调的配合才能保证鱼类能够快速地生长。

参考文献

[1]林浩然.《鱼类生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03,18-50

[2]邹思湘.《动物生物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7(8):135-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