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基础资料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5f717c9767f5acfa0c7cd6d.png)
按权属划分,国有面积160.4万hm2,集体面积132.0万 hm2,民营面积756.4万hm2,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3.2万hm2。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 济林0.3万hm2。
一、林业资源现状
3、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 的63%。
全省境内水系分水岭与行政区划分界线大致相同,境内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水系及2400多条中小河 流总长度约18400km,绝大多数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 长江,形成独立完整鄱阳湖水系,流域总面积162225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97%。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1422.4亿m3, 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5.4%。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 量1420亿m3,相当于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河入海水量的 总和。全省主要河流和鄱阳湖水质基本良好,达到国家Ⅱ类 标准。截止目前,鄱阳湖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5个,面积 15.6万hm2。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1、森林资源调查概念
森林资源调查是为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国家、 地方和生产单位的林业区划、规划和计划,实现森林资 源的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和永续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资 料,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查清森林资源是开展林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目 的是避免营林和计划工作的盲目性及被动性。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 总面积1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72.0万hm2,占 64.2%;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森林覆盖率为63.1%。
林业调查表
![林业调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710c76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c.png)
林业调查表1. 背景介绍林业调查是指对林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估,以获取与林地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森林类型、植被组成、土壤质量、野生动植物种类、森林健康状况等。
通过对林业资源的调查,可以为保护和管理森林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林业规划和政策。
2. 林业调查的目的•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林地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各地区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评估森林健康状况:通过对森林植被组成、土壤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查,可以评估森林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数量进行调查,可以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制定保护措施,防止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3. 林业调查的内容林业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森林类型调查森林类型调查是指对不同地区的森林类型进行分类和记录。
根据森林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等特征,可以将森林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不同类型。
通过对不同类型森林的调查,可以了解各地区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3.2 植被组成调查植被组成调查是指对森林中各种植物物种的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记录。
通过对植被组成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植物种类及其数量的差异,并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3 土壤质量评估土壤质量评估是指对森林土壤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通过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养分含量等因素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质量的好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4 野生动植物调查野生动植物调查是指对森林中各种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数量进行记录。
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4. 林业调查方法林业调查通常采用以下方法:4.1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指到达调查地点进行实际观察和记录。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1dc83252af90242a895e5de.png)
森林资源调查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森林,按预定调查目 的,通过测量、测树、遥感、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系统 地收集、处理森林资源有关信息。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 括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生长、消耗, 以及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调查 方法有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全面调查法和综合调 查法等。主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现有资料、成 果要求、技术和经济条件,以及林区自然、交通等状况, 通过地面的或航空航天的手段实施。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是基层林业部门 获取详实的资源本底数据的一项调查,主体为国有林业 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 县级行政单位。 主要内容包括经营范围内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 生长与消耗以及分布状况。具体方法是小班的区划和 小班调查。通过小班多级区划,分类各土地地类,得到不 同级别地类面积,通过小班的标准地,标准带或角规测树 等调查,得出小班蓄积等其他因子,通过标准木的树干解 析,得到不同树种的生长模型及各类模型。进而得出各 地类面积、蓄积及分布、生长及变化数据,为科学合理 的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基础。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土地面积、活立木 蓄积、森林生长与消耗、地类变化与转移以及 其他生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包括样地的定位、 测设、复位,样地地类的确定、林分因子、生态 因子、环境等因子的调查,2011年河北省一类资 源调查外业小班表中有100多项调查因子。技 术应用主要是GPS,提供成果主要为资源调查汇 总表。
第三条 调查会议制度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行调查会议制度。 二、调查前,开展规划设计调查的经营单位由该单位 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县级行政单位由上级政府林业主管 部门会同县级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召开第一次调查会议,召 集政府有关部门、经营单位、调查承担单位,以及与当地 森林开发、经营、利用关系密切的单位参加。组织、协调、 确定规划设计调查的重大事项,落实调查经费,讨论、审 定调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明确调查工作中各部门、各 单位的任务和责任。 三、调查结束后,经营单位的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由该 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县级行政单位调查成果由上级 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召开由有关 专家和相关部门参加的第二次调查会议,对调查成果进行 审核。调查成果经审核通过后,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后 方可使用。
第4章森林调查
![第4章森林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7f8d0b9bd5bbfd0a795673a1.png)
四、调查方法 方法:以固定样地为主,必要时可配置部分临时样地, 有条件时,可用遥感技术与地面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注意事项:样地进行调查时,应注意的要点有以下内容。 1.有关材料的稳定性 2.固定样地的调查因子:一共35项,不能改变记录代码、顺 序,不允许简化内容。如增加内容应放在第35项之后。 3.样地每木检尺: (1) 检尺 ① 乔木起测胸径5cm,灌木不检尺。 ② 检尺用钢围尺,读数记录为0.1cm。 (2)记录:
第3节 森林经理调查
一、 森林经理调查概述
(一)概念: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 单位(如县)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林业 区划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称 为森林经理调查。
时间间隔:一般10年进行一次,经营水平高可5年一次。
经理期:两次二类调查的间隔期也称为经理期。
(一)统计表 调查资料根据所反映的森林资源特性可形成27个统计表,具体如下: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蓄积统计表 3、 林分各林种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4、林分各优势树种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5、用材林各优势树种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7.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组成树种按径级株数蓄积统计表; 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组成树种按出材等级株数蓄积统计表; 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可及度面积蓄积统计表; 10.人工造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11.人工林各林种各优势树种各龄组面积蓄积表。 12.竹林面积株数统计表; 13.经济林面积统计表; 14.灌木林面积统计表; 15.用材林幼中龄林应抚育面积蓄积统计表; 16.林分及疏林郁闭度统计表; 17.林业用地按立地因子分类面积统计表; 18.各类土地面积动态统计表;
4.总生长量:立木蓄积>5亿m3时,生长量的精度>90%,其它省 为85%以上。
森林资源调查培训
![森林资源调查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0e537f1ad02de80d5d84054.png)
附表:
(四)立地因子
1、地貌 极高山:海拔5000m(含)以上的山地; 高山:海拔为3500-4999m的山地; 中山:海拔为1000-3499m的山地; 低山:海拔低于1000m的山地; 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坡度较缓和,且相对高差小于
100m; 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
2、坡度 Ⅰ级为平坡 0-5度;Ⅱ级为缓坡 6-15度; Ⅲ级为斜坡16-25度;Ⅳ级为陡坡26-35度; Ⅴ级为急坡36-45度;Ⅵ级为险坡46度以上。
(二)二类调查与其他调查区别
一类调查是以掌 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 与动态为目的的一项 调查,为抽样调查。调 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 土地面积、活立木蓄 积、森林生长与消耗 、地类变化与转移以 及其他生态环境因子 。外业调查包括样地 的定位、测设、复位, 样地地类的确定、林 分因子、生态因子、 环境等因子的调查。
4、各单位要认真、及时完成此项工作,保证数据的 真实有效,做到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不胡编乱造。并且 各单位要做好相关数据的保密工作,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确定数据专人建档、专人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外 传、公布、翻印或引用成果数据。
a.人工造林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年均等 降水量线400mm以下地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为70%或保存率 为65%)以上;
b.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 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
②封育未成林地: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 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郁闭但有成 林希望的林地。
二类调查主要内
容包括经营范围内森 林资源的数量、质量 、生长与消耗以及分 布状况。具体方法是 小班的区划和小班调 查。进而得出各地类 面积、蓄积及分布、 生长及变化数据,为 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 资源提供基础。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5b62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4.png)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一般包括两种类型:森林资源面积调查和森林资源质量调查。
森林资源面积调查是指对森林面积、分布、结构等方面进行的普查。
技术要点包括:
1. 选址:选择代表性的样地,要求在空间上具有代表性。
2. 样地设计:根据森林类型、密度、结构等因素,设计样地的面积和数量。
3. 采样方法:采用随机采样、系统采样等方法确定样地。
4. 采样过程:记录样地的位置、面积、年龄结构、树种组成等信息。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计算森林面积、密度、覆盖度等指标。
森林资源质量调查是指对森林的生长、组成、动态等方面进行的调查。
技术要点包括:
1. 样地布局:根据森林类型和空间分布情况,合理布置样地。
2. 样地调查:记录样地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
3. 生长速度测定:通过树木标本测定树木的年径增长、年高生长等指标。
4. 土壤调查:对土壤类型、含水量、养分含量等进行调查。
5. 病虫害调查:对森林内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确定影响森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以上是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一般种类及技术要点,具体调查方法和流程还需要根据实际调查对象和目的进行具体设计和操作。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背景材料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背景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eefad0af45b307e971977d.png)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背景材料一、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概况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以省(区、市)为单位进行,属于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及时、准确查清各省(区、市)和全国的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消长动态,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进行林业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始建于70 年代初,已完成了五次清查工作。
70 年代后期开始,全国采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以省(区、市)为抽样总体,系统布设地面固定样地,通过定期复查,准确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的森林资源清查方法。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和稳步健康发展,使我们能够依据科学、可靠的方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及各省(区、市)森林资源底数及消长动态。
经过20 多年的努力,该体系在规模和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得到国际上广泛赞誉。
前苏联、美国、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林业代表访华时,都对该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一)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 年):1973 年林业部部署全国各省开展以县(局)为单位的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缺台湾省),在比较统一的时间内进行的较全面的森林资源清查,这次清查主要侧重于查清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整个清查工作到1976 年完成,林业部于1977 年组织进行了全国森林资源统计汇总。
(二)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7-1981 年):1977 年林业部对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进行了改革,并在江西组织了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试点工作,在取得初步经验后,于1978 年开始,先后在全国各省推广,建立以省为总体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于1981 年完成了体系的初查工作。
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是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体系、技术体系建设的重大转折,为开展全国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打下了良好基础。
森林调查报告
![森林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82f8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1.png)
森林调查报告森林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森林是我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依赖生命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资源保障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
此次森林调查旨在对国内森林状况进行调研,为制定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以求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方法在调查时,我们首先收集了各省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同时也在实地进行了多次调查。
实地调查采用了样方法,即在不同地理位置设置等级略有不同的样方,通过样方内的每一棵树,包括林冠、树干、枝叶等的调查数据,来计算森林面积、树种、森林类型、林分结构参数等有关信息。
样方大小和形状以及调查标准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分析结果1.森林覆盖率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位居世界第五,但由于居民补充材料需求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森林覆盖率也在逐年提高。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2.96%,其中北方地区覆盖率较低,南方地区覆盖率较高,但质量参差不齐。
2.森林类型我国森林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针阔混交林等多种类型。
其中,人工林占据了大部分比例,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来源。
天然林已经成为稀有资源,其保护至关重要。
此外,针阔混交林的面积也与日俱增,成为我国森林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森林类型的选择上,应当以自然保护为主,尽可能保留天然林。
3.林分结构我国森林的林分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人工林。
由于人工种植的树种单一,年龄结构比较集中,往往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生长速度较慢。
因此,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应该注意调整林分结构,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林分经营收益。
此外,还应充分保护天然林及其生态系统,促进其自然更新和升华。
4.森林生态功能森林资源兼顾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多种作用。
此外,森林还可以提供采伐林木、制材、竹木产品等经济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7ba14f3f61fb7360b4c6586.png)
1、蓄积(蓄积量):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
2、林木密度(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
3、株行距:行距:栽植行与栽植行间的距离。
又称行间距离。
株距:行内植株与植株间的距离。
又称株间距离。
例:株行距2×2m等距,4×5m或5×4m大的为行距,小的为株距。
由株行距换算造林密度:株/亩,株行距为4×5m,每株占地面积4m×5m=20㎡,666㎡/20㎡=33株,为每亩的初植密度。
4、胸径:胸高直径,距根茎1.3m处的树木直径,叫胸高直径,简称胸径(厘米)。
5、根茎:树干与树根交换处的直径,从接近地表处测定(厘米)。
6、树高:从根茎到树干顶梢的长度(米)。
7、一元材积表: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积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材积表。
8、二元材积表:根据材积与胸径、树高两个因子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材积表。
也叫标准材积表。
9、原条:树木伐倒后,经过打枝,剥皮还没有加工造材的原木。
即截去直径不足6厘米的梢头部分。
10、原木:将原条按不同用材的需要,截成各种不同规格的木段。
11、经济材:材质符合各种标准的各种原木、板方材等材种。
12、薪材:不含符合经济材标准的,但仍可作为燃料或木炭原料的木段。
13、商品材: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薪材统称为商品材。
14、削度:树干自下而上,直径逐渐缩小,由根茎往梢部逐渐减小的程度。
其单位长度(1米)直径减少的程度。
又叫尖削度。
15、树龄:根茎处树干的年轮数。
16、林龄:林木的平均年龄。
17、立地条件: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如地形、土壤、水分等)统称为它的立地条件。
A地形: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平坦。
B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含量、酸碱度(ph值)。
碱性过强,会使土壤变坏,微生物活动减少,肥力降低,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
C水文:地下水位深度、盐分、被水淹没的可能性。
D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的历史及现状,人类活动的作用。
第十章 森林资源调查(不讲)
![第十章 森林资源调查(不讲)](https://img.taocdn.com/s3/m/e022769484868762caaed57d.png)
三、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一)自然条件调查 (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三)林业经营历史状况调查
三、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一)自然条件调查 1、地理条件 2、地质条件 3、水资源条件 4、气候、气象条件
三、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1、林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 2、森林与区域社会、环境的关系 3、林业的地域配置、林权状况等 4、森林产品市场状况 5、林业对区域社会的经济贡献 6、交通运输条件 7、人口、劳动力状况等 8、林业政策、科技水平等
一、概念、目的和任务 目的: 及时、准确地查清和掌握各省 和全国的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 其消长动态,进行综合评价,为制 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和 计划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概念、目的和任务
任务:
1、制定技术方案和实施细则 2、设置样地并进行调查 3、建立和更新资源数据库 4、对森林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5 、提供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森林资 源清查成果
五、森林资源汇总统计
五、森林资源汇总统计
五、森林资源汇总统计
3、统计报表,原标准规定为27个,实际到 2002年已经达到70个。目前统计表已达101 个(2006)。
见《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2003)发给大家
六、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提交的报告 1、连续清查的技术方案 2、工作总结 3、技术总结 4、外业调查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5、样地原始记录与检查验收报告 6、有关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 的分析与评估报告
林种划分标准(2004,国家林业局)
林种 亚林种 水源涵养林 特种用途 林 名胜古迹林 自然保护林 短轮伐期用材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 防护林 农田牧场防护林
用材林
森林资源调查基础-97页PPT文档资料
![森林资源调查基础-97页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e1ac10fe4733687f21aa58.png)
108370 384901 71151 368546 92629 6988441 327081 2957215 2580 241983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6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杉木
292731.2
马尾松 阔叶树
153701.1 47538.8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3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2、形数法(形高法) 单株材积:V= G1.3 ·H ·f1.3 林分蓄积: M= G ·H ·f1.3
M林分或径阶蓄积,G林分或径阶总断面 积 ,·H ·f1.3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2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一个林分内林木的胸径按径级的分布
状况,称之为林分的径级结构。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3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以一个标准地作代表的林分的径级结构
径 级
12
16
20
24
28
32
36
总 计
株 数
14
78 154 140 134 86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0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1、二元材积表法 以胸径和树高两个因子为材积的函数而 编制的材积表,叫二元材积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1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d2cc355be23482fb5da4c06.png)
林业术语基础知识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林业资源调查的步骤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林业资源调查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5a280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c.png)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林业资源调查的步骤导言:林业资源调查是指对森林及其生物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定量和定性的调查,以获取与森林和生物资源相关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其中,测绘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林业资源调查的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林业资源调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调查区域:根据需求和目标确定调查的林区范围,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收集基础资料:搜集与调查区域相关的地理、气象、植被、土壤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后续的测绘工作提供依据。
3.确定测量方法:根据调查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测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地面调查、航空遥感、卫星影像等。
二、测绘技术的应用1.地面调查与测量:地面调查是指在实地进行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工作。
通过使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森林资源进行测量,获取地面控制点的坐标、森林面积、树种分布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进行样地调查,通过拍摄样地照片、测量树高、胸径、地径等参数,对森林的结构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2.航空遥感:利用航空器和传感器获取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以及激光雷达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从而对林区的地理特征和植被信息进行获取。
通过对航空影像的解译和分类,可以得到森林类型、植被覆盖度、生长状态等数据。
3.卫星影像处理:利用遥感卫星获取的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和解译,得到林区的植被指数、土地利用信息等数据。
通过遥感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序列特性,可以对大范围的林区资源进行长期监测和变化分析。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根据测绘技术获取的各种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有效信息并作出科学的评估:1.数据的整合与验证:将从地面调查、航空遥感和卫星影像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并进行验证和纠正。
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重新测绘或修正。
2.数据的空间分析:利用GIS等软件对测绘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空间叠加、插值分析、生态分区等,以获取林区内不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生长状态的空间分布情况。
森林覆盖率调查报告
![森林覆盖率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3670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a.png)
森林覆盖率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森林覆盖率的情况,为制定森林保护政策提
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了某县所有乡镇的森林资源,共计涉及10个乡镇。
三、调查方法
1. 野外实地调查:派员深入森林地区进行实地勘察,测量森林覆盖率。
2. 无人机遥感:利用无人机对森林覆盖情况进行航拍,获取更精确
的数据。
3. 统计资料分析:结合政府公开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数据分
析对比。
四、调查结果
1. 森林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某县共有森林面积约XXX平方
公里,占地总面积的XX%。
2. 森林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其中针叶林
面积最大。
3. 森林状况:调查发现,森林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疫情,需加强治理。
4. 森林覆盖率:根据数据统计,某县的森林覆盖率为XX%,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五、调查建议
1. 加大森林保护力度,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2.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
3. 完善森林防火、防病措施,避免森林灾害发生。
六、结论
本次调查为某县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未来的森林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相关部门能根据调查结果,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共同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保山森林资源调查调查报告
![保山森林资源调查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53e7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7.png)
保山森林资源调查调查报告保山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保山的森林资源,我对其进行了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和方法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保山的森林资源情况,主要包括森林面积、木材资源、植物和动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
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等。
2.森林面积和状况根据林业局提供的数据,保山市总的森林面积为280,0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0%。
其中,天然林面积为180,000公顷,人工林面积为100,000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35%。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发现保山市的森林状况较好,森林覆盖率比较高。
森林植被茂密,各类树木繁多,森林生态系统相对完整。
3.木材资源保山市森林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木材资源。
据林业局统计,保山市拥有各类木材资源3000万立方米。
主要木材资源品种有松木、柏木、榉木等。
这些木材资源不仅为当地的建筑业提供了原材料,还为家具制造业和木制工艺品产业提供了支持。
4.植物物种多样性保山市的森林资源不仅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具有多样的植物物种。
根据调查,保山市的森林中有2600多种植物,涵盖了普洱茶、板栗、红豆杉等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有着经济价值,还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5.动物物种多样性保山市的森林资源还孕育着丰富的动物生物多样性。
根据调查,保山市共有50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珍稀动物如金钱豹、麝香猫、金丝猴等。
这些动物的存在,既是生态平衡的体现,也为保山市的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6.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了保护和利用保山市的森林资源,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
其次,推动林业工业化发展,鼓励发展林木加工业,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同时,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外,还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7.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森林调查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森林调查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c6761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5.png)
收集资料内容:
5.林产品销路情况; • 6.交通情况:调查当地铁路、各级公路与林道的
分布、运输能力等情况; • 7.投资情况 :收集建场以来国家投资总额;近年
来投资来源,包括国家投资、地方投资、自筹资 金和贷款等; • 8.职工生活情况: 了解林场职工及职工家属的生 活、工资水平以及家属子女的就业安排等情况。
1.当地其他行业与林业的关系(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 求量 等);
2. 林产品销路; 3.交通情况、人口密度及劳动力情况等。
即市场、交通运输、建筑、木材加工、造纸业 和农业。
收集资料内容:
1.基本情况:调查林业在当地国民经济建设中的 地位和任务;调查林场隶属的行政区、四邻、地 理位置,了解林场周边居民点的人口、劳力等情 况。 • 2.农业情况:人口密度及农业劳力支持林业的能 力,乡办或村办林场情况;农村需材(包括烧材) 情况 • 3.工业情况: 调查各工业部门当前和今后对木材 和林副产品的需求量。(对确定采伐量、考虑木 材供需平衡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4.森林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
项目3 森林调查--任务3.1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任务3.1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主要内容
1 自然条件调查 2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3 以往林业经营活动调查 4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方法步骤
林业生 产条件
自然条 件调查
• 地理 • 地质 • 水资源 • 气候、气象
社会经 济条件
调查
• 市场 • 交通运输 • 木材加工、造纸 • 农业
• 5.环境状况 • 森林所发挥的环境功能与作用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变化
的趋势。
四、林业生产条件调查步骤
第一步:熟悉林场及周边环境 第二步:确定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内容 第三步:收集材料 第四步:访问及实地调查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_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_](https://img.taocdn.com/s3/m/748f32fc551810a6f5248692.png)
2010年2月第1期林业资源管理F O R E S TR E S O U R C E SM A N AG E M E N TF e b r u a r y2010N o.1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摘要:在系统分析第七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此次清查的5个特点;从森林资源结构、资源数量、区域分布、资源发展变化等方面揭示了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 m2,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 m2,蓄积19.61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t,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
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基本情况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既能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物种和净化大气环境,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木材、药材和食品等多种林产品,还为人类提供森林观光、休闲度假、生态疗养和传承文化的场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为了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以及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为林业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省(区、市)为单位,采用世界公认的连续清查方法,依据数理统计原理进行系统布设样地,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定期复查样地获取数据,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获得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组织实施,各省(区、市)负责清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技术培训,组建调查队伍,开展外业调查等工作;国家级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负责对清查方案的审查、技术指导、外业和内业检查验收、统计分析以及全国汇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势木:优势树种中生长健壮、胸径最大、 树高最高的林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0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三种方式: 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 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等相对长区分求积式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1
108370 384901 71151 368546 92629 6988441 327081 2957215 2580 241983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6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杉木 马尾松
292731.2 153701.1
阔叶树 47538.8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平均胸径:林分内某树种所有林木胸
径的平均值。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 算术平均胸径、断面积平均胸径。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6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一个林分内林木树高按树高级的分布
状况,称之为林分的树高级结构。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0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1、二元材积表法 以胸径和树高两个因子为材积的函数而 编制的材积表,叫二元材积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1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三)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统计学原理,在林分中随机选择
若干地段或林木进行调查,估测林分蓄积 量。这些地段称为“样地”、林木称为“ 样木”或“计算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9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平均标准木法 材积直线法 材积表法 形数法(形高法)
因此,抽样调查度有精度要求。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7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抽样的方法有典型抽样方法和随机抽
样方法 (二)典型抽样方法
在林分中选择最能代表林分特征的地 段或林木进行调查,测定蓄积量。这些地 段称为“标准地”、林木称为“标准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8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1、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
V=GH/2×H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2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按长度将树干区分为若干段,中央断面 近似求积式分别计算每段材积的方法,称 为区分求积法。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2、形数法(形高法) H林分或径阶平均高, f1.3 形数。 习惯上,我们把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叫形高(H ·f1.3 ),并把不同径阶对应的 形高展开成形高表,便于查阅使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5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林业调查中,为节省人力和时间,常 采用局部调查法,以局部面积的实测结果 推断全林。
这种调查法我们称为“抽样”的方法。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6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二)方法
但以局部估计总体的会有一定的误差, 它的大小决定于局部面积调查的大小和局 部地区反映或代表总体的程度。
V=0.2×h×Π/4 × (D20.1+D20.3+D20.5+D20.7+D20.9)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8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1、方法 形数法 望高法 近似式计算法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9
7.0
4545.4 11508.5 107501.6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
一、森林资源结构 2、蓄积结构
乔木林 竹林 疏林 四旁树 散生木 14258002 1215800 7690 162025 117205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7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以一个标准地作代表的林分树高级结构
树 高 级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 计
株 数
14
78 154 140 134 86
22 628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8
一、森林资源结构 3、林种结构
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
用材林 经济林
144913.8 12710.2 186924.7 16729.9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5
一、森林资源结构 4、龄组结构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1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2)方法
树干材积等于胸高断面积、树高与形数的
乘积。
f1.3 =
V V圆
=
V G1.3 ·H
V= G1.3 ·H ·f1.3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2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1
二、林分结构 林分与小班的区别:小班是根据一定
条件,从经营观点出发人为地在林班中划 分出来的小区。林分是划分小班的基础, 通常一个小班可能就是一个林分,也可能 包括几个林分。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2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4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一)概念
在一定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叫 蓄积量,或简称蓄积。蓄积的含义包括储 蓄、积累和生长变化的情况。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35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二)方法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林分平均高:林分内某树种所有林木
树高的平均值。 径阶平均高:林分内某树种某径阶所
有林木树高的平均值。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9
二、林分结构 3、优势树种、优势高、优势木 优势树种:林分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
种叫优势树种。 优势高:优势树种中生长最高的林木的
22 628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4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正常经营条件下,可用统计学中的分
布函数进行模拟,预测给定条件下林分径 级结构的转移、变化,预估未来某一时点 的收获量和林分质量。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5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3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把树干按等长ᶩ分为若干段,各段的中央 断面分别为g1、g2……gn,则树干材积为: V= ᶩ(g1+g2……+gn)+⅓g梢底ᶩ梢长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4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一个林分内林木的胸径按径级的分布
状况,称之为林分的径级结构。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3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以一个标准地作代表的林分的径级结构
径 级
12
16
20
24
28
32
36
总 计
株 数
14
78 154 140 134 86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2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二元材积表法使用的方法是:在被测 林分中,先测定各径级的株数、平均高, 查二元材积表得出各径级单株材积,乘以 各径级株数,得出相应的各径级材积,合 计各径级材积得出某树种材积,各树种材 积之和就是林分的蓄积量
2 466.43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8
二、林分结构 林分的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
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小区,占有一定 的面积,同时具有一定数量的林木、灌木 和地被物的综合体。
林分是组成森林的最小地域单位。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9
二、林分结构 小班的概念:在林班内按照一定条件
而划分若干个林学特征相一致或基本一致 的小区,这个小区称作小班。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0
二、林分结构 林分与小班的区别: 林分是依据生物特征(内部结构一致
且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相近似而划分出来 的森林小区(或地段)。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