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评价指标和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权重

合集下载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1.引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多目标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目标决策结果值纯量化,也就是应用一定的方法、技术、规则(常用的有加法规则、距离规则等)将各目标的实际价值或效用值转换为一个综合值;或按一定的方法、技术将多目标决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

然后,按单目标决策原理进行决策。

指标权重是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不同重要程度的反映,是决策(或评估)问题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的综合度量。

权重的赋值合理与否,对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某一因素的权重发生变化,将会影响整个评判结果。

因此,权重的赋值必须做到科学和客观,这就要求寻求合适的权重确定方法。

2.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关于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根据计算权系数时原始数据来源以及计算过程的不同,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主观赋权法,一类为客观赋权法,一类为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

主观赋权评估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Delphi法)[](镇常青.多目标决策中的权重调查确定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7(2):16-24)、模糊分析法、二项系数法[](程明熙.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二项系数加权和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3,3(4):23-26)、环比评分法[](陆明生.多目标决策中的权系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6,6(4):77-78)、最小平方法[](宣家骥.多目标决策.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9,陈挺.决策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序关系分析法(G1法)[](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等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AHP法)是实际应用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它将复杂问题层次化,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适合于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或综合评价问题的权重确定和多指标决策的可行方案优劣排序。

近年来国内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国内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 图分 类 号 】 G 4 中 60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17 2 O) 7 0— 12 0 0 2 4 0 (O8 0/ 8 0 7— 3
最 近 几年 , 媒 体 特 别 是 互 联 网 的 推 波 助 澜 下 , 益 攸 关 的 问题 , 校 必 须 大 兴 改 革 举 措 , 则 不 进 则 在 学 否 大 学 排 行 榜 得 到 了越 来 越 多 的关 注 ,每 次 高 校 排 行 退 , 将 会 面 临 危 机 。 同时 , 价 体 系 特 有 的 公 平 性 必 评 榜 的 发 布 都 会 成 为 当时 重 大新 闻 。尽 管 国 内 大 学 评 和 透 明 性 为高 校 间 良性 竞争 提 供 了 一 个 和 谐 有 序 的
价 体 系 还 不 够 完 善 ,但 大 学 排 行 榜 的影 响 力 却 在 日 平台。 3 动 态 地 反 映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状 况 。 大 学 排 名 不 . 益 扩 大 ,其 产 生 的 社 会 影 响 力 关 系到 学 校 的 知 名 度
和 美 誉 度 ,从 而 直 接 影 响 了 高 校 的生 源 质 量 和 社 会 仅 仅 给 大 学 排 出 先 后次 序 ,每 年 一 次 的 大 学 排 名 所 投 资 方 向 , 动 大 学 之 间 展 开 合 作 与 竞争 等 , 高 校 形 成 的 名 次 轨 迹 ,又 可 以 动 态 地 反映 一 个 学 校 的 发 推 对 各个 高 校 能 够 通 过 排 名 发 现 优 长 与 不 的 发 展 起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所 以 , 高 校 都 非 常 重 展 状 况 。同 时 , 各
而 评 1 为学 生 择 校 提 供 权 威 依 据 。 中 国 有 普 通 本 科 系 , 且 由于 参 与 评 价 的机 构 众 多 , 价 的侧 重 点 不 .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状研究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状研究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状研究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日益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以学术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借鉴国内外教育界的经验和先进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评价体系模式。

当前国内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完善。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等问题。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推动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评价大学生发展情况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包括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

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激励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也对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为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基础。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深入分析评价指标的制定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探讨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

武书连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出炉(最新)

武书连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出炉(最新)

武书连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出炉(最新)武书连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出炉(最新)武书连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出炉!清华浙大北大居前三!武书连排名,是以武术大师武书连作为命名基础的一种排名机制。

武书连排行榜主要围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展开排名计算。

武书连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出炉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持的《2023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于2023年5月结题,评价范围是全国811所普通本科高校。

主要评价指标有:综合实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757个本科专业;中国大学择校顺序,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新生质量;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教师绩效、论文引用胜者等。

一、《2023中国大学评价》指标变动相较上年,2023评价指标有如下变动。

(一)提高原创成果权重武书连2021年12月28日和2022年11月10日发布的当年世界大学胜者排名,揭示了排名在前的大学对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

胜者排名本质是国家原创成果排名,以跟踪性研究和模仿性研究为主的大学不能进入胜者排名前列。

位于大学胜者排名头部的国家,拥有对排名在后国家科学和技术的全方位优势。

故将上年胜者排名得分占科学研究权重,从2.45%提高到25%。

(二)排除本校论文自引鉴于一些大学论文自引率提高,为防止因本校论文自引产生评价失真,自本年度起排除本校论文自引。

本校论文自引指本校任一机构之间的论文相互引用,包括附属医院。

二、2023择校顺序排名清华北大南大前三名2023中国大学择校顺序排名前10名依次是:第1名清华大学,第2名北京大学,第3名南京大学,第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5名宁波诺丁汉大学,第6名上海交通大学,第7名中国人民大学,第8名复旦大学,第9名南方科技大学,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XX年1月12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XX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最新公布XX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和中国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大学排行榜等榜单,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13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雄居XX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八年蝉联第一;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勇闯十强,名列第九;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首次纳入中国大学综合评价,位居第十。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名列 XX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名;西安外事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名列XX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强。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XX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显示,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办学实力,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两岸四地 10所研究型大学共同入围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XX中国顶尖大学队列。

报告指出,北京大学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和认可,到访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达54人,雄居XX中国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有 35人次,屈居第二;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望的大学,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外交之行的首选学府;外交学院名列第三;复旦大学位列第四;中国人民大位居第五;同济大学名列第六;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并列第七;四川大学名列第九;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并列第十。

最引人关注的是,在到访中国高校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美国总统青睐清华大学,俄罗斯总统欣赏北京大学,法国政要垂青武汉大学,加拿大总督最喜欢四川大学,德国领导人最偏爱同济大学。

首次发布XX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引导中国高校提升国际化水平、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结果显示,北京大学国际化水平最高,雄居 XX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名列第二,北大清华是我国国际化水平最高、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学,是中国最受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青睐的大学,也是英国泰晤士报(THEs)、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排名最高的大学。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班级:06111205姓名:李俊杰学号:1120121714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权重1办学设施投入资金固定资产总值 3.02%硬件设施学校占地面积 1.11%教学科研用建筑面积 4.70%教学科研用生均建筑面积7.05%软件设施图书馆藏书量 4.03%图书馆生均藏书7.55%教学仪器设备价值 4.03%2人才培养培养数量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 5.54%培养质量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3.84%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竞赛奖励 2.21%师资水平专任教师总数 6.04%专任教师师生比8.36%专任教授、副教授(含相应职称)数 4.03%专任教授、副教授(含相应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 5.04%专任外籍教师 2.02%国家级、部省级项目获得者 3.01%专业建设学历教育本科专业数 6.24%学历教育专科专业数 4.34%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专业与精品课程等 2.51%3综合声誉学校声誉国家声誉 3.02%社会声誉(新闻媒体报道数等) 5.26%本地生源比例(本科专业本地生源比)7.02%注:计算方法:1、三级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100×∑(各三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 MAX(∑(各三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2、一/二级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100×∑(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MAX (∑(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100×∑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MAX(∑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3、综合排名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最终综合排名得分=100×∑(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MAX (∑(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一、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从2000年底开始研究、筹备学科评估工作,即通过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全国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各个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进行排名。

2001年3月起草了《学科评估方案(讨论稿)》,通讯咨询了近300名各学科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于2001年7月在秦皇岛、10月在贵阳两次召开专家会议,邀请了部分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学位办主任、部分学科专家研究探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学科评估是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之间的比较,可比性强,将是今后评估的发展方向。

专家们就评估对象、评估指标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学科评估的方案。

评估所于2002年4月20日启动了学科评估试点工作。

2002年9月,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评估结果发布在《中国研究生》等媒体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实践证明,学科评估试点工作是成功的。

评估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各学科排名是客观、公正的,基本上反映出了各学科整体水平高低的实际情况。

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评估所于2003年7月开展了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

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于2003年12月结束。

评估所今后将周期性地进行此项工作。

经过深入研究与讨论,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学科评估的周期暂定为3年,即每3年对现有一级学科(除军事学门类外)进行一轮评估。

每次评估完成后,将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指标体系、评估技术等进行修改。

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评估方案,使评估更加公正、科学。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原则1.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国际竞争力;2.宣传学科建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扩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影响,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3.引入竞争,激发活力,使各个学科点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明确建设目标;4.为社会人才流动,学生求学和就业提供有关信息;5.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完整版)权重的确定方法

(完整版)权重的确定方法
与 比较
上述各数的倒数 上述各数的倒数
上述各数的倒数
2.确定初始权数。
初始权数的确定常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是先组织专家, 请各位专家给出自己的判断数据,再综合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初始值。具体操作步 骤如下: 第一步,将分析研究的目的、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初步确定的指标重要性的量 化标准发给各位专家,请专家们根据上述的比例标度值表所提供的等级重要性系数, 独立地对各个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权重。 第二步,根据专家给出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各个指标权重的平均数和标准 差。 第三步,将所得出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资料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请各位专家再次提出 修改意见或者更改指标权重数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权重系数。 第四步,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各个专家对各个评价项目所确定的权数趋于一致、 或者专家们对自己的意见不再有修改为止,把这个最后的结果就作为初始的权数。
4.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指需要确定权重的指标较多时,矩阵内的初始权数可能出现 相互矛盾的情况,对于阶数较高的判断矩阵,难以直接判断其一致性,这时就需要进 行一致性检验。本节省略了对于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的步骤。
【例14.3】现有3个评价指标,其判断矩阵A见表14-5所示,试确定这3个指标的权 数。
0.097
0.560
0.537
4.590
权重
0.145
0.170
0.051
0.045
0.060
0.251
0.016
0.021
0.122
0.117
1.000
数据来源:曾五一、庄赞:《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统计考察》,《中国统计》2003年第1期
计算过程如下:
(1)先根据各个国家的指标数据,分别计算这些国家每个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武书连指标体系

武书连指标体系

武书《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1)人才培养(权重0.5709,包括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 (2)科学研究(权重0.4291,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 (1)研究生培养(权重0.1910,包括毕业研究生数量和研究生培养环境) (2)本科生培养(权重0.3977,包括本科毕业生数量和质量) (3)自然科学研究(权重0.3474,由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的科研得分总和构 成,具体指标是:在被S&N、SCI、EI、SSCI、A&HCI、CSCD、CSSCI、SCD等数据库收录的 源期刊上发表的自然科学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以及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 及新华文摘;国家级奖、省部级奖) (4)社会科学研究(权重0.0817,由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 学7个学科的科研得分总和构成,具体指标是:在被S&N、SCI、EI、SSCI、A&HCI、CSCD、 CSSCI、SCD等数据库收录的源期刊上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以及新 华文摘;国家级奖、省部级奖) (1)博士生培养 (2)硕士生培养 (3)研究生培养环境(即所有研究生二级学科的科研得分除以毕业研究生数量的商) (4)本科生培养(包括本科毕业生数量和质量,本科毕业生质量分近期质量和远期质量两 项,采用问卷征询意见的方式进行,征询对象是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博导) (5)S&N、SCI、EI、SSCI、A&HCI、及CSCD、CSSCI、SCD、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 及新华文摘、国家级奖、省部级奖

综合评价中两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_相似权法和属性AHM赋权法

综合评价中两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_相似权法和属性AHM赋权法
表 1 我国部分城市的大气监测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O 2 mg m3 01100 01117 01094 01039 01123 01256 01077 01090 01222 01040 01090 NO x mg m3 01040 01081 01089 01056 01062 01069 01090 01132 01139 01022 01052 T SP mg m3 01290 01455 01159 01280 01169 01574 01515 01012 01707 01402 01166
可求出 x i 的
城市名 天津 沈阳 大连 武汉 杭州 太原 郑州 广州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福州
降尘
kg ・m - 2 ・月18113 33150 23140 16124 12132 33140 23195 9156 25178 27170 9122
1
综合属性测度向量 ( Λi1 , Λi2 …ΛiK ) 。 ( Λi1 , Λi2 …ΛiK ) 在平均的 意义下反映了 x i 的总体评价情况。 这样, 单指标属性测度 评价向量 ( Λij 1 , Λij 2 …ΛijK ) 与综合属性测度评价向量 ( Λi1 , Λi2 … ΛiK ) 的 “相近” 程度体现了指标 I j 反映总体情况的能力, 两者越相近, 说明 I j 越能体现总体情况, 权重应越大。 令w 为相似权, r j 为相似系数。
虽然指示变量取某一数值0但是这一数值没有任何数量大小的意义它仅仅用来说明观察单位的性质或属性因此不同性质或属性的观察单位应取不同的值而同种性质或属性的观察单位应取相同的值指示变量引入回归分析若所研究的问题中有p个数值变量x水平则可对该定性变量设计k组数据第j个定性变量取第s个水平组数据第j个定性变量取其他水平个水平的变量取值均为0对应的模型记作关于指示变量的用途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研究工业研究农业研究经济数据的分析等各行各业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年第2期 总第322期里尨;*惠教蚵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 2,2021Serial No. 322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桂体糸的构建农春仕u(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国际化评价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国际化评价工作的基础,按照目标性、动态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局和重点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专家座谈、线上访谈、邮件咨询等方式,根据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成、观 测点和权重,初步构建了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人员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国际化显示度等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办学;指标体系;评价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从概念界定来看,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 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1]。

2003年,简•奈特(Jane Knight)将大学国际化概念进一步修订为“将国 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的维度整合运用进大学人才培育、科 研及服务主要功能中的过程”[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 发展,尤其是“双一流”建设的深人推进,为我国大学国际化 提供了重要契机。

如何将大学国际化由一种泛化的政策宣 传式话语逐渐落地转化成为具体的操作性行动,迫切需要构 建一套适合国情的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

荷兰著名国际教 育学家汉斯•德维特指出:“如果要对国际化进行评价从而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国际化就需要有其指标。

”[3]本 文通过对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旨在帮助大学准 确把握自己的国际化方位,了解和掌握自身国际化发展的优 势和劣势,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一、大学国际化评价的意义国际化是大学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将一种国际的、多 元文化的维度一体化到制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的过 程,是大学实现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大学区别于传 统大学的重要特征[4][5]。

大学功能与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大学功能与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在人 们要求 提 高高等教 育质量 的 呼声 下 ,各 类 大学评 价和排 名机构 应运 而生 。但令人 担忧 的 是 :我 国大 部 分 大 学 评 价 机 构 重 视 科 学 研 究 指 标 ,而忽视人 才 培 养 指 标 。例 如 ,在 20 0 8年 中
国网大的评 价指 标 中 ,声誉 ( 5 ) 1 % ;学 术 资源 (0 ) 2 % ;学术成 果 ( 2 ) 2 % ;学生情 况 ( 2 ) 1% ;
a e Ev l a o nd c t r S se f Chi s i e ste nd t a u t n I i a o y tm o ne e Un v r i s h i i
HU ANG Zhi・bn — ig
( fc f cet cR sa h ig oC l g f d ct n igo 0 0 hn ) Of eo i i eer ,Nn b o eeo u a o ,N nb ,3 5 1 ,C i i S nf i c l E i 1 a
资源 ” 和 “ 学术成 果 ” ,在所 有指 标 中 占据 的 比
例最 大 。在 科学研 究指标 加 大的情 况下 ,大学 出 现了 “ 学术 繁 忙 ” 现象 。学 校 在 对 教 师 考 核 中 把科学 研究成 果放 在第一 位 ,对 教师 的科研成 果
进行 量 化 ;教 师 为 了 出 成 果 ,纷 纷 忙 于 “ 填 表” “ 研 ” “ 论 文 ” 、 调 、 写 ,教 学 已退 居 “ 次
片繁 荣 ” ,却 没 有 后 劲 ;同 时 ,教 学 失 败 ,
培养 的学 生质量 不断下 降 ,丧失 了大学 的基本 职
大学管 培养创新型 发展高新科 人才服务社会 ,科

中外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中外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标 ② 《 晤 士报 》 。 泰 的指 标 体 系 也是 从 学 生 资 源 、 师 资源 和物 资 教
资 源 三 方 面 来 衡 量 教 育 的投 入 ( 学 标 准 、 师 比 、 务 和 设 备 入 生 服
支 出等 指 标 )其 余 为 教 育 产 出指 标 , 学 生 培 养 和 科 研 两 方 面 , 从
第 7卷 第 5期 V0. No 17 . 5
读 与



21 0 0年 5月
Ma 2 0 y 01
Re d nd rt rodial a a W iePe i c
中外大 学综合 评价 指标 体系 的 比较分析

( 美 大学 财经 学 院 集

福建 厦 门 3 1 2 ) 6 0 1
助 信 息 ” 大 学评 价 目的 。 的
23中 国广 东 管理 科 学 研 究 院 - 以 武 书 连 为 代 表 的 《 国 大 学评 价 》 题 组 从 2 0 中 课 0 0年 开 始 进行“ 以对 社 会 的 贡献 为 唯一 衡 量 标 准 ” 大 学 综 合 评 价 , 括 的 包 人 才 培 养 和科 学 研究 两 个 一 级 指标 ,并 假 设 中 国大 学 的 教 学人 员 与 科研 人 员 具 有 同等 工 作 能 力 .从 而 根 据评 价 当年 中 国普 通 高 校全 时从 事 教 学 的专 任 教 师 与 当年 从 事科 研 的研 究 与 发展 全 时 人员 人 数 之 比确定 一 级 指标 的权 重 分 配 。 级 指 标从 2 0 二 0 0年
来 衡 量 , 学 生培 养 方 面 的 产 出 明显 占主要 地 位 。 包 括 反 映 教 但 既 育 质 量 的 “ 业 完 成 情 况 ” “ 誉 情 况 ” 标 , 包 括 了 反 映 了 学 和 荣 指 又

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作者:刘创来源:《云梦学刊》 2014年第6期刘创(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摘要:大学评价体系是由反映评价目的的评价指标系统、指标权重和指标评价标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实现大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以创新力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新型大学评价体系,是确保大学评价公正、实现大学评价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其实质在于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以创新力为主导的大学评价体系时,我们需要遵循与目标一致原则、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简易性原则。

关键词:创新力;导向;大学评价体系;原则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4)06-0121-04收稿日期:2014-10-11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BIA100073);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优化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ZK2019)。

作者简介:刘创(1965- ),男,湖南华容人,湖南理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大学创新力是指大学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知识、技术、成果转化、管理创新等形式的活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既是核心的又具整体优势的竞争能力。

[1]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指标确定方法、指标权重、指标评价标准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

大学指标评价体系,是实现大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建立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实现科学、公正、合理、可操作性的大学评价,以确保大学评价健康、科学、有序地开展,为实现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人力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社会服务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而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在新型评价体系牵引下,大学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产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终促使大学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机制。

2013高校排名

2013高校排名

2013高校排名2013高校排名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的排名一直备受关注。

每年,各大媒体和教育机构都会发布不同的高校排行榜,以评估和比较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

2013年,同样也有各种排名榜单发布,下面将对几个知名的高校排名进行介绍。

首先,要提到的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这个排行榜是由教育部直接发布的,被认为是官方权威的排名。

该榜单主要以学校的科研实力、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量化和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排名。

在2013年的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位列前三名。

另外一个重要的高校排行榜是由《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中国大学本专科专业排行榜”。

这个榜单注重评价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水平。

通过调查和评估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水平,对每个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和排名,然后对学校的整体排名进行综合计算。

据2013年的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排名前三。

除了这两个榜单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高校排名榜单也备受关注。

如《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国大学录取指南》等媒体和机构发布的榜单,都对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排名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不能完全代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质量。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选择合适的高校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来决定。

同时,高校排名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排名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不同的榜单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所以需要综合考虑。

总结来说,2013年的高校排名主要有教育部的官方排名榜和其他媒体和机构发布的排名榜。

这些榜单对于了解和比较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选择高校的决策应该综合考虑个人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目标。

我国高校排名综述

我国高校排名综述

校 的全 面发 展 。 全 国高校排名的非政府机构很多 , 据不完全统计 , 迄今为止 , 国先 我
后约有 l 5个单位发表过近 4 0个大学排行榜。同时 . 排名机构 日益扩大 化、 多元化 , 评价 内容呈现细分化 、 性化趋势 , 价结果发 布正逐渐规 人 评 范化 , 选择在相对 固定时问段分层次在媒体和期刊上发布。这些排名榜 有粗有细 , 既有综合排序 , 也有分类 别 、 区域 、 院 、 学 学科和专业 的排行 , 分别为高考 、 考研 、 留学 等服务 。 采用的指标也有 不同的计量标 准和计算 方法 , 从不 同角度反映 了中国大学各方面 的状 况 , 在某种 程度上起 到了 政府主管部门起不到的作用 。 目前 .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 都没有能够形 成 比较统一规范的评 价指标 体系和大学排行榜 。综 观国内大学排 行榜 , 虽然起步很早 、 发展较快 、 机构和 方法也很 多, 由于各机构评 价指标体 但


二 、 要排名 简介 主 1 . 广东分 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 院武书连研究员领衔的中 国大学评 价课题 组 ,自 19 年在 《 93 广东科技 日 》发表 《 报 中国大学评 价—— 19 研 究与发展》 2 0 年 的 1 年间连续在《 9l 至 06 3 科学学 与科 学技 术 管理》 中国高 等教育评估》 或《 及相关 媒体上发 表《 国大学评 价》 其 中 , 指 标体 系和评 价方法逐步完善。它以假设 “ 不同学科 的科研 人员平均具 有 相同创新能力 ” 为基 础 , 以对社会 的贡献作为 唯一 衡量标 准建立和完 善评价 体系 , 对大学综合排名 、 研究生院 , 学科门 、 类和专业 , 本科 学科 研 究生一 级和二级学科 进行评价。 其评价公式为 :=Ek ∑A i l2 3 F 。 = 、、, 同时确立转换 系数或 难度系数 ,指 标权重采用 了最大规模 的专家群调 查。数据来 自公开渠道的有关统计资料并进行加权处理 , 根据结果作大 学排名。其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最终权重分配( ) 略 。 该指标体 系及权 重每年根据 实际形势 的发展而有所 调整 ,不断优 化。 2 0 如 0 3年 度中对没有 被引用 的论文按 四分 之一篇论 文记分 , 并逐年 减半记分 , 直至不 记分 , 国家级 奖改 为 2 个等级 ; 0 2 4年度起 不计算专 0 科生得分 ;0 5年度增 加毕业本科生质量 指标 , 2 向大学博士生导师发 书 面 函咨询得到 ;0 6年 度中文源期 刊使用 自己创建 的专用 于大学科研 20

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国大学排行榜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但不同组织机构发布的排名存在着不同的结果,这种差异主要是指标体系的选择与计算权重的权衡所致。

文章通过对三大主流排行榜指标体系的分析,指出我们急需关注的不仅是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自身考量因素,更需要遵循社会文化理念,在内外部因素共同合力的作用下,探求更加完善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以下是啦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大学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大多数人以上大学当做自己学习阶段的最高目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入大学深造已经不再是难于上青天般的难事,在中国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已经接近80%,上大学不再是莘莘学子的象牙塔之梦,而是只需努力就可实现的光明前景。

在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个梦的时候,那么上一个好大学又成了学生们的最大追求,那么样的大学是好大学,哪些大学是最好的,这种种的疑问就催生了大学排名的盛行。

一、三大排行榜指标体系分析大学排名的发布几乎成了人们最关注的方面,因为排名名次成为了人们对于大学好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其中,最著名的几大排行榜包括:武书连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网排行榜以及HER(高等教育观察)排行榜。

这几大排行榜虽然都对中国的高等院校进行排名,可是排名的次序却是有着不小的差异,“似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的大学排名,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

”[1]“常见一个榜上排出所有学校,后面名次则出现几乎所有项目得分全是零的情况。

”[2]通过对于三大排行指标体系的了解与分析可以看出,三大体系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

相同点:第一,都很注重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第二,都很注重科学研究指标体系。

不同点:第一,中国校友会网与HER重视师资建设以及社会声誉指标体系;第二,武书连与HER在科学研究中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分开考虑;第三,武书连与HER 在人才培养中重视研究生方面的培养价值;第四,武书连与HER在科学研究方面更加注重学术论文发表的价值。

强化立德树人导向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2021中国大学评价结果新鲜出炉!金平果评价

强化立德树人导向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2021中国大学评价结果新鲜出炉!金平果评价

第1期2021年3月评价与管理E v a l u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V o l.19 N o.lM a r.2021•媒体报道•强圯n德蒯八导固皇翮的代教肓课tn的技展方同—2021中国大学评价结果新鲜出炉!金平果评价清华、北大、浙大仍居前三强;上海交大、武大、复旦、南京大学、华中科大、吉大、中国科大、中山大 学、川大等12所为顶尖大学(5*+);前100强中,有 华南理工、西安电子、华中农大、华南农大、广东工大 进步较快;广东工业大学和长安大学第一次进人100 强;“双一流”建设高校仍然表现亮眼。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国之大计。

“十 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各项显著成就,据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各类高等教育规 模呈现高速扩张态势。

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教育 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提出,在这伟大的时间节点 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和全国人民对教育工作者 提出的殷切期望。

新年伊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 联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大)、浙江高等教育研 究院、“金平果”评价网共同研发2021年中国大学竞争 力排行榜。

其中,覆盖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所有普通本 科院校( 836所)、民办院校( 204所)、独立学院(190所)和高职高专院校(1200所)以及9所中外合作 办学和22所职业本科院校,涉及学校总数达到2461所。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我国教育发展新阶段及新任 务,需要新的评价体系与原则方法进行导航,它直接关 系到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用人观。

本次大学评价的指导原则是“分类评价、同类比 较”,即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科及专业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分类型分层次 进行评价。

2020年2月23日,科技部、财政部发布《关 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 行)》,提出了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SCI至 上”等相关措施。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研究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研究
关键词 : 高校 ; 绩效 ; 评价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0— 0 5 8 . 1 文献标识码 : A

引言
标。同样作为高等教育水平发达的西方 国家, 荷兰在高校
高等教育是一项需要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非营利公 绩效评价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异。荷兰高校的教育拨 共事业。可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校的不断 款完全依据绩效评估 , 其大学评价体 系主要 由两部分组
等院校办学绩效的工具——绩效指标体系。事实上早在 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在英国, 影响最广泛的高等院校绩 1 9 8 0年西方国家的高校就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绩效指标, 效评价指标就是 J a r r a t t R e p o r t ( 1 9 8 5 ) 中提到的内部指标、
它不仅是政府拨款、 大学评估 、 大学排名和大学招生的重要 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随后在 1 9 8 6年, 英 国副院长、 校长 评价标准; 更是影响高校绩效管理有效性和公正性的核心 协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 C V C P / u G c ) 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 因素, 所以深入了解西方高等院校绩效指标体系的属性与 评价指标体系又提出了另外三个指标 : 输入指标、 过程指 特点, 可以为我国高校的绩效管理研究提供指导性建议。
何 畅, 赵 彦 志
1 1 6 0 2 5 )
( 东北财经 大学 萨里国际学院 , 辽 宁 大连 摘
要: 通过对 国内外 高校绩效评价研 究进行 综述 , 分析得 出我 国高校 的绩效评 价研 究在一定程度 上落后于
西方发达 国家 , 为推动我 国教 育事业 的研 究进程 , 需要进一步加强我 国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力度。
分析, 既可以了解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进程, 也可以为高校 所有高校的同一专业, 荷兰高校的绩效评价是以大学内部 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 提高办学质量、 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性 的院系作为评价对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莱顿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教育部精品课程
0.2410
27. 教育部优秀教材
0.1826
28.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0.1111
29. 各类国际性、全国性竞赛获 0.1205
奖数
科学 0.3275 科研队伍 0.1405 30. 国家科技创新团队
0.5584
研究
与基 地
31.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 0.3196
心、科研基地
指标权重 (%) 15.0
4.4 2.4 4.6
学术成 22 果
学生情 12 况 教师资 19 源
物资资 12 源
国家级实验室级工程中心数(对本科学位点 4.2
比例)
4.4
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对本科学位
点比例)
科学引文索引SCI(总量和人均)
8.1
工程索引EI(总量和人均)
5.5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总量和人均)
科研项目 0.2447 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 0.3545
与经 费
4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
0.3545
45. 科研项目总数
0.1308
46. 当年科研支出经费
0.1602
效率与效 0.1854 47. 人均产出率

48. 万元产出率
0.5000 0.5000
0.0698
成果质量 0.3229 38. 获国家最高科学奖、自然、 0.4875 发明、进步奖、教育部
人文社科奖
39. Science,Nature论文,ESI顶 0.2277
尖论文数
40. 标志性精品成果数
0.1418
41. SCI,SSCI,A&HCI被引次 0.0874

42. CSTPC,CSSCI被引次数 0.0556
6.2
中国社科引文索引CSSCI(总量和人均)
2.2
录取新生质量(高考成绩)
5.9
全校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
6.1
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人员的比例
8.0
两院院士人数
5.0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
4.0
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
2.0
科研经费总量及专任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 6.0
人均科研经费
3.0
图书总量及生均图书总量
32. R&D全时人员占教师比重 0.1220
科研产出 0.1065 33. 专利申请与授权数
0.3993
34. SCI,SSCI,A&HCI收录论 0.3026
文数
35. EI,ISTP,ISSHP收录论文 0.1363

36. CSTPC,CSSCI收录论文数 0.0920
37. 社会科学专著(部)
3.0
校舍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
表3: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权重(重点大学)
一级 一级 二级指 二级
三级指标
三级
指标 权重 标 权重
权重
办学 0.1671 基本条件 0.1416 1. 校舍总面积
资源
2. 生均校舍面积
3. 仪器设备总额
0.0419 0.1215 0.1180
4. 生均仪器设备额
0.3448 0.2410
27. 教育部优秀教材
0.1826
28.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0.111129. 各类国际性、全国性竞赛获 0.1205 奖数
科学 0.4531 科研队伍 0.1405 30. 国家科技创新团队
0.5584
研究
与基 地
31.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 0.3196
心、科研基地
32. R&D全时人员占教师比重 0.1220
科研产出 0.1065 33. 专利申请与授权数
0.3993
34. SCI,SSCI,A&HCI收录论 0.3026
文数
35. EI,ISTP,ISSHP收录论文 0.1363

36. CSTPC,CSSCI收录论文数 0.0920
37. 社会科学专著(部)
4. 生均仪器设备额
0.4040
5. 图书总量
0.0736
6. 生均图书量
0.2234
教育经费 0.2382 7. 当年教育经费支出总额
0.2500
8. 当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额 0.7500
教师队伍 0.3369 9.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数 0.4174
10. 杰出人才(长江学者、跨世 0.2634
纪人才、教学名师)
11. 博士生导师数
0.1602
12. 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比 0.0975
例(%)
13. 生师比
0.0615
优势学科 0.2833 14. 博士点数
15. 硕士点数
0.2523 0.1612
16. 国家级重点学科数
0.4835
17. 特色专业数
0.1030
教学 0.4126 生源与 0.1692 18. 新生入学平均分数
水平
毕业生
19. 博士毕业生数
20. 硕士毕业生数
0.0964 0.3436 0.2401
21. 本科毕业生数
0.1820
22.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0.1379
研究生与 0.3874 23.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
留学生
24. 留学生与本科生比例
0.5000 0.5000
教学质量 0.4434 25. 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 26. 教育部精品课程
科研项目 0.2447 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 0.3545
与经 费
4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
0.3545
45. 科研项目总数
0.1308
46. 当年科研支出经费
0.1602
效率与效 0.1854 47. 人均产出率

48. 万元产出率
0.5000 0.5000
学校 0.1182 学校声誉 1.000049. 学术声誉
D5 教学团队
D6 规划教材
D7 本科数学建模竞赛奖
D9 本科教学成果奖
D10 研究生平均学术水平
R5 优秀博士论文
D13 博士毕业生数
D12 硕士毕业生数
D11 大学1
F1 大学n
Fn 新生录取分数线
R2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R1 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D15 挑战杯研究生学术竞赛奖
D14 国内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
0.4216
5. 图书总量
0.0636
6. 生均图书量
0.2334
教育经费 0.2382 7. 当年教育经费支出总额 8. 当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额
0.2500 0.7500
教师队伍 0.3369 9.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数 0.4174 10. 杰出人才(长江学者、跨世纪 0.2634
人才、教学名师)
声誉
50. 社会声誉
0.5000 0.5000
表3: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权重(一般大学)
一级 一级 二级指 二级
三级指标
三级
指标 权重 标 权重
权重
办学 0.2599 基本条件 0.1416 1. 校舍总面积
资源
2. 生均校舍面积
0.0409 0.1225
3. 仪器设备总额
0.1356
D16 军事科研保密系数
R6 学术著作引用
D18 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
D17 专利授权
D20 艺术作品
D19 国家大学科技园
D23 人文社会科学奖
D22 科学与技术奖
D21
一级指 权重

(%)
声誉 15
学术资 20 源
二级指标
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专家、大学校长和 中学校长调查结果 博士点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 硕士点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 国家重点学科(对本科学位点比例)
《中国大学评价》的绩效考量指标要素
中国大学评价 A
科学研究 B2
人才培养 B1
本科生培养 C1
自然科学研究 C3
研究生培养 C2
社会科学研究 C4
挑战杯本科生学术竞赛奖
D8 本科毕业生数
D1 全校生师比
R4 本科教学评估结果
R3 教师平均学术水平
D2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D3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D4 特色专业
0.0698
成果质量 0.3229 38. 获国家最高科学奖、自然、
发明、进步奖、教育部
0.4875
人文社科奖
39. Science,Nature论文,ESI 0.2277
顶尖论文数
40. 标志性精品成果数
0.1418
41. SCI,SSCI,A&HCI被引次 0.0874

42. CSTPC,CSSCI被引次数 0.0556
水平
毕业生
19. 博士毕业生数
0.0964 0.3436
20. 硕士毕业生数
0.2401
21. 本科毕业生数
0.1820
22.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0.1379
研究生与 0.3874 23.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
留学生
24. 留学生与本科生比例
0.5000 0.5000
教学质量 0.4434 25. 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 0.3448
11. 博士生导师数
0.1602
12. 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比 0.0975 例(%)
13. 生师比
0.0615
优势学科 0.2833 14. 博士点数 15. 硕士点数
0.2523 0.1612
16. 国家级重点学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