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_郭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户意愿分析主要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和基层干部、农 户的访谈结果,调查时间为 2012 年 9 月和 2013 年 3 月,共 开展两次分村的实地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扬州市区中心城 区外的 106 个行政村。课题组通过各乡镇政府召集各行 政村的村干部,现场讲解并确认调查内容,收集包括行政 村基本情况( 土地闲置率、基础设施状况、房屋成新率等评 价指标值) 。并从农户基本情况、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 意愿及需求、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认知等方面设计 了“农户整理意愿调查表”。每个行政村进行随机抽样调 查了 5 - 10 户农户,调查采用问卷访问方式,由访问员在 村干部不在场的情况下对农民进行面访,通过现场讲解、 指导问卷填写,以核实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实际 完成相关问卷 848 份,其中有效问卷 622 份。根据问卷调 查结果,可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经济压力等 四方面,运用综合评价法定量测算农户整理意愿的大小。
收稿日期: 2014 - 11 - 10 作者简介: 郭杰,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通讯作者: 欧名豪,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评价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管理政策研究”( 编号: 2011JZD031)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基于规划控制目标与极限供给情景的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编号: 71303119)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目标协调下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 编号: SK2012005) 。
1. 1 研究区域概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
的节点城市,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2011 年, 扬州市地区生产总值 2 630. 30 亿元,可比价增长 12. 2% 。 扬州市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大散居、小聚居的 特点,2011 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 222. 42 m2 / 人,远高 于 150 m2 / 人的国家标准。考虑到扬州市中心城区农村居 民点规模较小,且随城市化被逐步占用,因此本文研究区域 为中心城区外的市区范围,评价单元包括 106 个行政村。 1.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管理创新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案制定及分区调控的基础。本研究以扬州市区 106 个行政村为对象,开展农 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调查,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经济压力等方面评价农户意愿大小,结合经济、社会及区位等因素 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分区,并制定分区管制措施。研究发现: 农 户整理意愿区域差异明显,研究区域北部和东部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设计较为完善,如槐泗镇凤来村的农 户意愿分值高达 36. 5,而南部、西部的整理意愿相对较低,如瓜州镇鞠庄村的农户意愿分值仅 25. 9。研究表明: ①将农户意愿引入农 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中,不仅考虑到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而且综合了微观农户意愿,评价方法更为科学。②可拓展空间衡量 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户意愿和人口经济状况是影响整理适宜性的关键因素,而较好的基础设施状况将降低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等级。 ③应考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农户意愿等分区特征,从整理模式、中心村建设和土地利用策略等方面构建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政策。 优先整理区可采取一次性搬迁策略,将零星村庄整体迁并至中心城区、镇区或中心村; 重点整理区应以迁村并点及闲置居民点复垦为 主; 适度整理区应走“滚动式”农村居民点整治之路; 优化调整区应逐渐将靠近城区和镇区的居民点纳入城镇管理体系,加速其城镇 化进程。本研究将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选择和区域差别化的管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适宜性评价; 农户意愿; 分区管制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15) 04 - 0052 - 0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2104. 2015. 04. 007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 1 ∶ 5 000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 2011 年 ) 、扬 州 市 交 通 现 状 图 ( 2011 年 ) 等,基 于 Arc GIS9. 3 提取评价单元的土地总面积、农村居民点用地面 积、农村道路面积、距离重要城镇及交通干道的距离等评 价指标值。2012 年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统计年鉴,获 取评价单元的总户数、常住人口数和农民人均年收入等社 会经济指标。
A: 10 户以下居民点数 B: 10 - 20 户居民点数 C: 20 - 30 户居民点数
闲置宅基地面积 /居民点面积 居民点用地面积 /总户数
正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常住人口比率 农民人均年收入
房屋成新率
0. 25 0. 29
0. 46
常住人口数 /总人口数 ———
A × 0. 5 + B × 0. 4 + C × 0. 1
rural settlements consolidation
指标层 Index
权重 Weight
计算公式 Formula
计算解释 Interpretation
指标属性 Attribute
居民点分散度
土地闲置率 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
0. 30
0. 41 0. 29
A × 0. 5 + B × 0. 3 + C × 0. 2
拟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首先用极值标准化方法对
·5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年 第 4 期
因素 Factor
权重 Weight
可拓展 空间
0. 23
人口经 济状况
0. 18
表 1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Tab. 1 Suitability evalu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on index system and weights of
A: 90 年代以前户数比例 B: 90 年代户数比例 C: 2000 年以后户数比例
负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基础设 施状况
0. 11
区位条件 0. 13
农户意愿 0. 35
道路状况 自来水保证率
宽带通达率
距离交通干线距离 距离重要城镇距离
整理 政策
人际 交往
生活 习惯
经济 压力
村居民点整理的相关问题,研究领域涉及借助 RS 和 GIS 技术分析农 村 居 民 点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与 动 态 变 化,并 运 用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其布局优化的辅助决策[3 - 6],探 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7 - 9],研究农村居民点 整理的实现机制[10 - 12]。并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 价[13 - 15]及分 区 研 究[16 - 18],并 从 农 用 地 征 用[19]、农 地 流 转[20]和农村居民点整理[21 - 22] 等方面开展了农户意愿的 影响因素研究。现有研究多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宏观 因素出发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但从农村居民点利 用的微观行为主体———农户的角度,将农户意愿应用到农 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扬州 市区 106 个行政村为研究区域,选择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 适宜性的社会、经济及区位等宏观因素,结合农户意愿调
农村居民点是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数量与结 构 特 征 影 响 着 城 乡 建 设 用 地 结 构 的 调 整 与 优 化[1]。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改善 农村居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 率,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而农村居民点整理 适宜性评价 是 农 村 居 民 点 整 理 时 序 安 排、分 区 管 制 的 基 础。农户是农村土地利用的基本决策单元,作为经济“理 性人”和社会“理性人”的综合体,其居住与生活环境的改 变决策是追求生存、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均衡[2],农户 意愿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决策行为。因此,从微观 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农户意愿,研究农 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及其分区管制措施,可为差别化的农 村居民点整治决策提供参考。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农
基础设施状况是反映居民点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的因 素。本文选取道路状况、自来水保证率、宽带 / 电话 / 有线电 视通达率三项指标来衡量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区位条件是衡量居民点通行便利程度的因素。本文 选择距重要交通干线距离、距主要城市距离两项指标来衡 量农村居民点满足现代生活的便利程度。
农户意愿指标是基于农户心理来评价农村居民点整 理的适宜性。农户作为整理主体其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否能顺利进行。农户整理意愿本质 上是一种不 确 定 环 境 下 的 决 策 行 为,生 存 环 境 的 不 确 定 性、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综合影响农户 整理与否的决策行为。因此,本文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 生活习惯、经济压力四方面来评价农户整理意愿的大小。 整理政策包括民意保证率和补贴满意度,整理政策的顺利 施行,需重点考虑尊重民意,并强化农户补贴; 人际交往包 括从众心理程度和邻里关系状况,聚居生活的村民之间感 情较为密切,从众心理在农户决策行为中占重要的地位, 邻里关系状况也会显著影响农户整理意愿; 生活习惯包括 生活满意度和旧宅保留意愿程度,农户对当前的生活越满 意其整理意愿越低,而大多数留守老人仍有较强的保留旧 址不愿拆迁的心理; 经济压力包括安置房购买承受度和异 地安置生存压力,农户购买安置房的经济压力显著影响农 户的整理意愿,而异地安置生活方式、环境改变导致的生 存压力也是制约农户整理意愿的重要因素。 2. 2 评价方法选择
·52·
郭 杰等: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查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微观意愿水平,构建更为合 理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 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等级分区,并提出区域差别化 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管制政策,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 的选择和整理时序的安排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及数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年 第 25 卷 第 4 期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5 No. 4 2015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郭 杰1,2,3 包 倩1 欧名豪1,2,3 刘 洋1 赵海军1
(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5;
可拓展空间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数量的测度因素。 本文选取居民点分散度、土地闲置率和户均居民点用地面 积三项指标来表示。居民点分散度反映居民点的离散情 况,土地闲置率反映村庄空闲用地的比例,户均居民点用 地反映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
人口经济状 况 是 衡 量 农 村 居 民 生 活、收 入 状 况 的 因 素。本文选取常住人口比率、农民人均年收入、房屋成新 率三项指标来表示。常住人口比率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 的实际利用效率,农民人均年收入衡量整理的经济基础, 房屋成新率反映整理的拆迁补偿成本。
2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 评价
2.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从利用现状、社会经济
条件等方面综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等级。科 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评价质量的基础,考虑到评价区 域自然环境的大体一致性,根据综合性、可比性、代表性、 可操作性的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本文从可拓展空间、人口 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区位条件四个方面[13 - 15]选择 11 个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 经济压力等 方 面 选[21 - 22] 取 8 个 农 户 整 理 意 愿 的 评 价 指 标,据此构建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见表 1) 。
收稿日期: 2014 - 11 - 10 作者简介: 郭杰,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通讯作者: 欧名豪,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评价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管理政策研究”( 编号: 2011JZD031)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基于规划控制目标与极限供给情景的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编号: 71303119)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目标协调下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 编号: SK2012005) 。
1. 1 研究区域概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
的节点城市,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2011 年, 扬州市地区生产总值 2 630. 30 亿元,可比价增长 12. 2% 。 扬州市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大散居、小聚居的 特点,2011 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 222. 42 m2 / 人,远高 于 150 m2 / 人的国家标准。考虑到扬州市中心城区农村居 民点规模较小,且随城市化被逐步占用,因此本文研究区域 为中心城区外的市区范围,评价单元包括 106 个行政村。 1.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管理创新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案制定及分区调控的基础。本研究以扬州市区 106 个行政村为对象,开展农 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调查,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经济压力等方面评价农户意愿大小,结合经济、社会及区位等因素 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分区,并制定分区管制措施。研究发现: 农 户整理意愿区域差异明显,研究区域北部和东部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设计较为完善,如槐泗镇凤来村的农 户意愿分值高达 36. 5,而南部、西部的整理意愿相对较低,如瓜州镇鞠庄村的农户意愿分值仅 25. 9。研究表明: ①将农户意愿引入农 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中,不仅考虑到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而且综合了微观农户意愿,评价方法更为科学。②可拓展空间衡量 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户意愿和人口经济状况是影响整理适宜性的关键因素,而较好的基础设施状况将降低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等级。 ③应考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农户意愿等分区特征,从整理模式、中心村建设和土地利用策略等方面构建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政策。 优先整理区可采取一次性搬迁策略,将零星村庄整体迁并至中心城区、镇区或中心村; 重点整理区应以迁村并点及闲置居民点复垦为 主; 适度整理区应走“滚动式”农村居民点整治之路; 优化调整区应逐渐将靠近城区和镇区的居民点纳入城镇管理体系,加速其城镇 化进程。本研究将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选择和区域差别化的管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适宜性评价; 农户意愿; 分区管制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15) 04 - 0052 - 0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2104. 2015. 04. 007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 1 ∶ 5 000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 2011 年 ) 、扬 州 市 交 通 现 状 图 ( 2011 年 ) 等,基 于 Arc GIS9. 3 提取评价单元的土地总面积、农村居民点用地面 积、农村道路面积、距离重要城镇及交通干道的距离等评 价指标值。2012 年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统计年鉴,获 取评价单元的总户数、常住人口数和农民人均年收入等社 会经济指标。
A: 10 户以下居民点数 B: 10 - 20 户居民点数 C: 20 - 30 户居民点数
闲置宅基地面积 /居民点面积 居民点用地面积 /总户数
正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常住人口比率 农民人均年收入
房屋成新率
0. 25 0. 29
0. 46
常住人口数 /总人口数 ———
A × 0. 5 + B × 0. 4 + C × 0. 1
rural settlements consolidation
指标层 Index
权重 Weight
计算公式 Formula
计算解释 Interpretation
指标属性 Attribute
居民点分散度
土地闲置率 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
0. 30
0. 41 0. 29
A × 0. 5 + B × 0. 3 + C × 0. 2
拟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首先用极值标准化方法对
·5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年 第 4 期
因素 Factor
权重 Weight
可拓展 空间
0. 23
人口经 济状况
0. 18
表 1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Tab. 1 Suitability evalu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on index system and weights of
A: 90 年代以前户数比例 B: 90 年代户数比例 C: 2000 年以后户数比例
负指标 正指标
正指标
基础设 施状况
0. 11
区位条件 0. 13
农户意愿 0. 35
道路状况 自来水保证率
宽带通达率
距离交通干线距离 距离重要城镇距离
整理 政策
人际 交往
生活 习惯
经济 压力
村居民点整理的相关问题,研究领域涉及借助 RS 和 GIS 技术分析农 村 居 民 点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与 动 态 变 化,并 运 用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其布局优化的辅助决策[3 - 6],探 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7 - 9],研究农村居民点 整理的实现机制[10 - 12]。并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 价[13 - 15]及分 区 研 究[16 - 18],并 从 农 用 地 征 用[19]、农 地 流 转[20]和农村居民点整理[21 - 22] 等方面开展了农户意愿的 影响因素研究。现有研究多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宏观 因素出发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但从农村居民点利 用的微观行为主体———农户的角度,将农户意愿应用到农 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扬州 市区 106 个行政村为研究区域,选择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 适宜性的社会、经济及区位等宏观因素,结合农户意愿调
农村居民点是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数量与结 构 特 征 影 响 着 城 乡 建 设 用 地 结 构 的 调 整 与 优 化[1]。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改善 农村居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 率,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而农村居民点整理 适宜性评价 是 农 村 居 民 点 整 理 时 序 安 排、分 区 管 制 的 基 础。农户是农村土地利用的基本决策单元,作为经济“理 性人”和社会“理性人”的综合体,其居住与生活环境的改 变决策是追求生存、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均衡[2],农户 意愿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决策行为。因此,从微观 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农户意愿,研究农 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及其分区管制措施,可为差别化的农 村居民点整治决策提供参考。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农
基础设施状况是反映居民点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的因 素。本文选取道路状况、自来水保证率、宽带 / 电话 / 有线电 视通达率三项指标来衡量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区位条件是衡量居民点通行便利程度的因素。本文 选择距重要交通干线距离、距主要城市距离两项指标来衡 量农村居民点满足现代生活的便利程度。
农户意愿指标是基于农户心理来评价农村居民点整 理的适宜性。农户作为整理主体其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否能顺利进行。农户整理意愿本质 上是一种不 确 定 环 境 下 的 决 策 行 为,生 存 环 境 的 不 确 定 性、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综合影响农户 整理与否的决策行为。因此,本文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 生活习惯、经济压力四方面来评价农户整理意愿的大小。 整理政策包括民意保证率和补贴满意度,整理政策的顺利 施行,需重点考虑尊重民意,并强化农户补贴; 人际交往包 括从众心理程度和邻里关系状况,聚居生活的村民之间感 情较为密切,从众心理在农户决策行为中占重要的地位, 邻里关系状况也会显著影响农户整理意愿; 生活习惯包括 生活满意度和旧宅保留意愿程度,农户对当前的生活越满 意其整理意愿越低,而大多数留守老人仍有较强的保留旧 址不愿拆迁的心理; 经济压力包括安置房购买承受度和异 地安置生存压力,农户购买安置房的经济压力显著影响农 户的整理意愿,而异地安置生活方式、环境改变导致的生 存压力也是制约农户整理意愿的重要因素。 2. 2 评价方法选择
·52·
郭 杰等: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查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微观意愿水平,构建更为合 理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 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等级分区,并提出区域差别化 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管制政策,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 的选择和整理时序的安排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及数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年 第 25 卷 第 4 期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5 No. 4 2015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郭 杰1,2,3 包 倩1 欧名豪1,2,3 刘 洋1 赵海军1
(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5;
可拓展空间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数量的测度因素。 本文选取居民点分散度、土地闲置率和户均居民点用地面 积三项指标来表示。居民点分散度反映居民点的离散情 况,土地闲置率反映村庄空闲用地的比例,户均居民点用 地反映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
人口经济状 况 是 衡 量 农 村 居 民 生 活、收 入 状 况 的 因 素。本文选取常住人口比率、农民人均年收入、房屋成新 率三项指标来表示。常住人口比率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 的实际利用效率,农民人均年收入衡量整理的经济基础, 房屋成新率反映整理的拆迁补偿成本。
2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 评价
2.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从利用现状、社会经济
条件等方面综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等级。科 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评价质量的基础,考虑到评价区 域自然环境的大体一致性,根据综合性、可比性、代表性、 可操作性的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本文从可拓展空间、人口 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区位条件四个方面[13 - 15]选择 11 个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 经济压力等 方 面 选[21 - 22] 取 8 个 农 户 整 理 意 愿 的 评 价 指 标,据此构建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见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