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胚胎学 第11、12、13和14章 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由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
情况下,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受到胆 汁和肠液中的肠激酶(enterodinase)的激活作用后乃变为有活性 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1.十二指肠壶腹部的 阻塞引起胆汁返流 (biliary reflux)
绒毛结构
中轴:固有层CT,含 ①丰富毛细血管; ②1~2条中央乳糜管; ③散在纵行平滑肌 ④丰富淋巴组织
中央乳糜管和毛细血管
小肠绒毛和肠腺的关系
3、小肠腺
① 吸收细胞 ② 杯状细胞 ③ 内分泌细胞 ④ 干细胞 ⑤ 潘氏细胞
潘氏细胞: 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
LM: 位于肠腺基底,三、五成群; 锥体形; 基底部嗜碱性强;
陷形成的结构,其底为胃腺的开口。 (3)表面上皮为单层柱状的表面粘液细胞,分泌
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 (4)固有层含大量胃腺,开口于胃小凹底部。 (5)肌层厚,三层平滑肌组成。 (6)外膜为浆膜。
胃底
胃 Stomach
粘膜层: 单层柱状上皮:表面粘液细胞(注 意:无杯状细胞) 固有层:胃腺 粘膜肌层:内环外纵
第11章 消化管
温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刘芬 liufen6459@126.com
重点
1.P126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P131 胃 3.P135 小肠
消化系统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 组成,主要对食物进 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 化,将大分子物质分 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 单糖、甘油酯等,吸 收后供机体生长和代 谢的需要;并将食物 残渣排出体外。
练习
1.胃酶细胞胞质嗜酸性.分泌盐酸、内因子
2.胃粘膜上皮分泌含高浓度HCO3-的不可溶性 粘液凝胶
3.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
4.胃底腺与胃小凹相通
练习
5.胃腺和小肠腺内都有干细胞.能增殖分化更新上 皮细胞
6.LM下的纹状缘就是EM下的微绒毛
7.扩大小肠表面积的是长而弯曲的肠管、环 行皱 襞、绒毛和微绒毛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1.粘膜层: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2.粘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上皮:两端-复扁,其余:单柱 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
➢ 粘膜 (毛细血管、神经、胃肠腺体)
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
*绒毛:上皮 + 固有层向管腔突起。
➢粘膜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一、胰腺
分头、体、尾三部分
外分泌部 内分泌部
两部分构成
胰腺低倍
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
(一)胰腺外分泌部
(一)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腺泡+导管组成。 1、纯浆液性腺
特点: 2、闰管长。
功能: 分泌胰液
胰腺高倍
浆液性腺泡
导 管: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
小叶内导管与小叶间导管
小叶内导管 腺泡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小肠绒毛
1.小肠结构特点:
(1)有许多环行皱襞。
(2)有许多肠绒毛。
(3)Biblioteka Baidu皮
为单层柱状上皮。
(4)
固有层含有大量的肠腺及淋巴细胞,或密
集成淋巴小结,并可突入粘膜下层。
(5)12指肠 粘膜下层有12指肠腺。
(6)外膜大部分为浆膜,少部分为纤维膜。
粘膜:
小肠
上皮:单层柱状,吸收C+杯C+内分泌C.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 胃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层 厚主要由不可溶性粘液凝胶 构成,并含大量HCO3‐。 ❖ 粘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 隔离,而高浓度HCO3‐使局 部 pH 为 7 , 既 抑 制 了 酶 的 活 性,又可中和渗入的H+,形 成 H2CO3 , 后 者 被 胃 上 皮 细 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 H2O和CO2。 ❖ 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 使胃能及时修复损伤。
汇合为小叶下静脉。
2、肝板/索
①由肝细胞组成的板状结构; ②围绕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 ③板上有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④板上有孔,使相邻肝血窦相通。
肝细胞(hepatocyte)
L.M: 胞体大,多边形,分界清。 细胞核:大而圆居中、可有双核。 细胞质:嗜酸性,含散在的嗜碱性物质
功能: 合成和分泌胆汁.
合成血浆蛋白质. 解毒,生物转化
肝细胞三种不同的功能面 ①血窦面 ②胆小管面 ③细胞连接面
血窦面 胆小管面
细胞连接面
肝索与肝血窦
3、肝血窦
①位于肝板之间, ②是扩大了的毛细血管,腔大不规则; ③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 ④内皮上有孔,孔上无隔膜; ⑤窦内为血液,含巨噬细胞。
肝血窦
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
➢ 粘膜下层(submucosa):结缔组织
小型消化腺(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皱襞:粘膜+部分粘膜下层向管腔突起
两端:骨骼肌
➢ 肌层:内环外纵 其余:平滑肌 ➢ 外膜 两端:纤维膜(结缔组织)
其余:浆膜(结缔组织 + 间皮)
消 化 管 一 般 结 构
二、胃
1.结构特点:
(1)有许多纵行皱襞。 (2)表面有许多胃小凹,即表面上皮向固有层凹
消化管粘膜层比较
名称 粘膜表面
上皮 固 有 层
胃
胃小凹
单层柱状 胃腺
无L小结
小肠
绒毛
单层柱状 纹状缘
杯状细胞 小肠腺 L小结
乳糜管
胃底腺:主,壁,颈粘液,内分泌,干细胞. 小肠腺:吸收,杯状,潘氏,内分泌,干细胞.
本章重点与小结: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胃粘膜的结构层次 ❖胃底腺的形成,主细胞、壁细胞的光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小肠粘膜的结构层次,粘膜上皮的细胞构成 ❖小肠绒毛、小肠腺、十二指肠腺的结构特点及相互区别
纹状缘
吸收细胞:数量:最多(90%)
LM:细胞高柱状; 核椭圆位于基部; 游离面有纹状缘;
杯状细胞:
分布:散在,从小肠至 大肠段杯状C逐渐增多。 绒毛与肠腺均有分布
功能: 分泌粘液,润滑、保护
Goblet cells
中央 乳糜管 平滑肌 毛细血管
小肠腺
纹状缘 1吸收C 2杯状C
5干C 3潘氏C 4内分泌C
胰岛细胞分布特点
胰岛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细胞分 解糖原为葡萄糖,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促进肝细胞、脂 肪细胞等细胞吸收血液内的葡萄糖,合成糖原 或转化为脂肪贮存,使血糖降低。
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作用于邻近的A 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 泌活动。
位置:固有层.
组成:1.主细胞※ 2.壁细胞※ 3.颈粘液细胞 4.内分泌细胞 5.干细胞
壁细胞(泌酸细胞)
壁细胞(parietal cell): 泌酸细胞 分布:颈、体部为多
体积较大,呈圆锥形; LM 结构: 核圆居中,有双核;
胞质嗜酸性.
功能:分泌盐酸、内因子
盐酸的功能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胃蛋白酶 ②杀菌
糖尿病人饮食的基本方法 注意饮食卫生,改变饮食结构,忌腥,饮食多
样化,一日三餐,不吃零食,一般每顿饭量七成 饱,水果每日二两左右为宜。
糖尿病预防 ➢遗传性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体型消瘦且往往 早年夭折。 ➢成年型糖尿病很多是因肥胖而造成,因而可由 适当的饮食来预防或控制。饮冷开水泡茶,长时 间连续饮用. 适量服用些维生素C片剂.
2.胰液分泌亢进使胰 管内压升高
激活了胰蛋白酶,
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应, 如弹性硬蛋白酶(elastase) 及磷脂酶A (phospholipase A), 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 促进了其坏死溶解。从而 引起急性胰腺炎 。
(二)胰腺内分泌部--胰岛
胰岛(pancreatic islet)
定义: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间,大小不 等,染色较浅的内分泌细胞团。
小 肠 结 构
三、小肠(small intestine)
---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粘膜
上皮 固有层 小肠绒毛 粘膜肌层
环行皱襞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皱襞
绒毛
三、小肠
三个概念:
皱襞:粘膜和粘膜下层向上隆起 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向上突起 肠腺:绒毛根部的上皮向固有层
CT内陷形层的盲管状结构
绒毛
皱襞
顶端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功能: 溶菌酶、防御素, 杀灭肠道微生物
小肠腺
潘氏细胞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小肠腺和十二指肠腺
小肠扩大表面积的结构:
❖长而弯曲的肠管 ❖环行皱襞 :粘膜 + 粘膜下层
中央乳糜管 ❖绒毛 :上皮 + 固有层 有孔毛细血管
散在平滑肌 ❖ 微绒毛(纹状缘):细胞膜 + 细胞质
肝小叶
(一)肝小叶
①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②多面棱柱体,长2mm,宽1mm
③肉眼观呈颗粒状,人约50万~100万个
④组成:
中央静脉 肝板/肝索 肝血窦 窦周隙 胆小管
猪肝
人肝
1、中央静脉(central vein)
a.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 b. 为小静脉; c. 壁上有肝血窦的开口,故壁不完整。
二、肝(liver)
① 人体最大的腺体; ② 产生胆汁; ③ 合成多种蛋白质及
多肽类物质; ④ 参与糖、脂类、激
素、药物等的代谢
二、肝(liver)
@@肝门部的结缔组织随门静脉、肝动脉、肝 静脉和肝管的分支伸人肝实质,将其分为许 多大小、形态相似的小叶--肝小叶。 @@ 小叶间结缔组织聚集的部位为肝门管区。
糖尿病
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 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和(或)作用缺 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原理 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
作用或者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血 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 谢,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异常增高,并从尿 中排出,发生糖尿病。
内因子的功能
与维生素B12结合,使之在肠管内不被分 解,并能促进回肠吸收B12,如内因子缺 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致恶性贫血
主细胞(胃酶细胞)
主细胞 (chief cell):胃酶细胞
分布:腺底部较多
低柱状细胞;
LM
结构:
核位于基底部; 胞质嗜碱性.
顶部胞质有大量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固有层:小肠腺,中央乳糜管.
粘膜肌层:内环外纵.
粘膜下层
粘液性的十二指肠腺(pH8.2-9.3),
肌层:内环外纵.
外膜:浆膜.
2、小肠绒毛
定义:小肠上皮和固 有层共同突入肠腔形 成的指状突起
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扫描电镜图
绒毛结构
上皮:单层柱状,含 ①吸收细胞 ②杯状细胞 ③内分泌细胞
中轴:固有层CT
8.小肠上皮吸收的各种物质都进入固有层的有孔 毛细血管
liufen6459@126.com
第12章 消化腺
温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刘芬 liufen6459@126.com
重点
1、P146 胰腺 2、P148 肝
消化腺的概况
小消化腺(管壁内):必须借助显微镜观看 食管腺、胃腺、肠腺
大消化腺(管壁外):肉眼可见 大唾液腺、胰腺、肝
功能: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
肝硬化
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 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
是定居于肝血窦内的巨噬细胞。具有清除肝血 窦中的抗原、衰老细胞、监视肿瘤等功能。
贮脂细胞
血窦内皮
网状纤维 窦周隙
胆小管
细胞间通道
贮脂细胞
4 、窦周隙
定义:肝血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宽约0.4μm
的狭小间隙。
组成:a.血浆;b.肝C微绒毛;c.贮脂细胞。
(贮存vit A,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在慢性 肝病, 贮脂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肝硬化)
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肌层:内斜,中环,外纵 外膜:浆膜
1、胃粘膜上皮
表面粘液细胞
表面粘液细胞
光镜特点: 细胞柱状 核位于基部 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 功能: 分泌不可溶性粘液覆盖 上皮,起重要保护作用
胃 粘 膜 的 上 皮 及 固 有 层
2、固有层
胃底腺 fundic glands
小叶间导管
胰液:无色无味,PH为7.8-8.4,每日分泌
量1-3升。
成分
水(97.5%): 无机物(0.6%):HCO3- Cl- Na+ K+等离子
有机物(1.8%):多种消化酶-腺细胞分泌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胰腺炎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
特点:细胞呈团状、索状 无导管,毛细血管很丰富 分泌激素 成人约100万个左右,以胰尾最多
▪ 内分泌部(胰岛 pancreatic islet)
体积 数量 分布
功能
A细胞 大 B细胞 小 D细胞
20% 75% 5%
周边 中央 A、B细胞间
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其他细胞
PP 细胞:分泌胰多肽 D1 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多肽 G 细胞: 分泌胃泌素
本病主要由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
情况下,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受到胆 汁和肠液中的肠激酶(enterodinase)的激活作用后乃变为有活性 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1.十二指肠壶腹部的 阻塞引起胆汁返流 (biliary reflux)
绒毛结构
中轴:固有层CT,含 ①丰富毛细血管; ②1~2条中央乳糜管; ③散在纵行平滑肌 ④丰富淋巴组织
中央乳糜管和毛细血管
小肠绒毛和肠腺的关系
3、小肠腺
① 吸收细胞 ② 杯状细胞 ③ 内分泌细胞 ④ 干细胞 ⑤ 潘氏细胞
潘氏细胞: 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
LM: 位于肠腺基底,三、五成群; 锥体形; 基底部嗜碱性强;
陷形成的结构,其底为胃腺的开口。 (3)表面上皮为单层柱状的表面粘液细胞,分泌
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 (4)固有层含大量胃腺,开口于胃小凹底部。 (5)肌层厚,三层平滑肌组成。 (6)外膜为浆膜。
胃底
胃 Stomach
粘膜层: 单层柱状上皮:表面粘液细胞(注 意:无杯状细胞) 固有层:胃腺 粘膜肌层:内环外纵
第11章 消化管
温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刘芬 liufen6459@126.com
重点
1.P126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P131 胃 3.P135 小肠
消化系统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 组成,主要对食物进 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 化,将大分子物质分 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 单糖、甘油酯等,吸 收后供机体生长和代 谢的需要;并将食物 残渣排出体外。
练习
1.胃酶细胞胞质嗜酸性.分泌盐酸、内因子
2.胃粘膜上皮分泌含高浓度HCO3-的不可溶性 粘液凝胶
3.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
4.胃底腺与胃小凹相通
练习
5.胃腺和小肠腺内都有干细胞.能增殖分化更新上 皮细胞
6.LM下的纹状缘就是EM下的微绒毛
7.扩大小肠表面积的是长而弯曲的肠管、环 行皱 襞、绒毛和微绒毛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1.粘膜层: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2.粘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上皮:两端-复扁,其余:单柱 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
➢ 粘膜 (毛细血管、神经、胃肠腺体)
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
*绒毛:上皮 + 固有层向管腔突起。
➢粘膜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一、胰腺
分头、体、尾三部分
外分泌部 内分泌部
两部分构成
胰腺低倍
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
(一)胰腺外分泌部
(一)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腺泡+导管组成。 1、纯浆液性腺
特点: 2、闰管长。
功能: 分泌胰液
胰腺高倍
浆液性腺泡
导 管: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
小叶内导管与小叶间导管
小叶内导管 腺泡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小肠绒毛
1.小肠结构特点:
(1)有许多环行皱襞。
(2)有许多肠绒毛。
(3)Biblioteka Baidu皮
为单层柱状上皮。
(4)
固有层含有大量的肠腺及淋巴细胞,或密
集成淋巴小结,并可突入粘膜下层。
(5)12指肠 粘膜下层有12指肠腺。
(6)外膜大部分为浆膜,少部分为纤维膜。
粘膜:
小肠
上皮:单层柱状,吸收C+杯C+内分泌C.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 胃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层 厚主要由不可溶性粘液凝胶 构成,并含大量HCO3‐。 ❖ 粘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 隔离,而高浓度HCO3‐使局 部 pH 为 7 , 既 抑 制 了 酶 的 活 性,又可中和渗入的H+,形 成 H2CO3 , 后 者 被 胃 上 皮 细 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 H2O和CO2。 ❖ 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 使胃能及时修复损伤。
汇合为小叶下静脉。
2、肝板/索
①由肝细胞组成的板状结构; ②围绕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 ③板上有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④板上有孔,使相邻肝血窦相通。
肝细胞(hepatocyte)
L.M: 胞体大,多边形,分界清。 细胞核:大而圆居中、可有双核。 细胞质:嗜酸性,含散在的嗜碱性物质
功能: 合成和分泌胆汁.
合成血浆蛋白质. 解毒,生物转化
肝细胞三种不同的功能面 ①血窦面 ②胆小管面 ③细胞连接面
血窦面 胆小管面
细胞连接面
肝索与肝血窦
3、肝血窦
①位于肝板之间, ②是扩大了的毛细血管,腔大不规则; ③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 ④内皮上有孔,孔上无隔膜; ⑤窦内为血液,含巨噬细胞。
肝血窦
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
➢ 粘膜下层(submucosa):结缔组织
小型消化腺(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皱襞:粘膜+部分粘膜下层向管腔突起
两端:骨骼肌
➢ 肌层:内环外纵 其余:平滑肌 ➢ 外膜 两端:纤维膜(结缔组织)
其余:浆膜(结缔组织 + 间皮)
消 化 管 一 般 结 构
二、胃
1.结构特点:
(1)有许多纵行皱襞。 (2)表面有许多胃小凹,即表面上皮向固有层凹
消化管粘膜层比较
名称 粘膜表面
上皮 固 有 层
胃
胃小凹
单层柱状 胃腺
无L小结
小肠
绒毛
单层柱状 纹状缘
杯状细胞 小肠腺 L小结
乳糜管
胃底腺:主,壁,颈粘液,内分泌,干细胞. 小肠腺:吸收,杯状,潘氏,内分泌,干细胞.
本章重点与小结: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胃粘膜的结构层次 ❖胃底腺的形成,主细胞、壁细胞的光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小肠粘膜的结构层次,粘膜上皮的细胞构成 ❖小肠绒毛、小肠腺、十二指肠腺的结构特点及相互区别
纹状缘
吸收细胞:数量:最多(90%)
LM:细胞高柱状; 核椭圆位于基部; 游离面有纹状缘;
杯状细胞:
分布:散在,从小肠至 大肠段杯状C逐渐增多。 绒毛与肠腺均有分布
功能: 分泌粘液,润滑、保护
Goblet cells
中央 乳糜管 平滑肌 毛细血管
小肠腺
纹状缘 1吸收C 2杯状C
5干C 3潘氏C 4内分泌C
胰岛细胞分布特点
胰岛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细胞分 解糖原为葡萄糖,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促进肝细胞、脂 肪细胞等细胞吸收血液内的葡萄糖,合成糖原 或转化为脂肪贮存,使血糖降低。
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作用于邻近的A 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 泌活动。
位置:固有层.
组成:1.主细胞※ 2.壁细胞※ 3.颈粘液细胞 4.内分泌细胞 5.干细胞
壁细胞(泌酸细胞)
壁细胞(parietal cell): 泌酸细胞 分布:颈、体部为多
体积较大,呈圆锥形; LM 结构: 核圆居中,有双核;
胞质嗜酸性.
功能:分泌盐酸、内因子
盐酸的功能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胃蛋白酶 ②杀菌
糖尿病人饮食的基本方法 注意饮食卫生,改变饮食结构,忌腥,饮食多
样化,一日三餐,不吃零食,一般每顿饭量七成 饱,水果每日二两左右为宜。
糖尿病预防 ➢遗传性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体型消瘦且往往 早年夭折。 ➢成年型糖尿病很多是因肥胖而造成,因而可由 适当的饮食来预防或控制。饮冷开水泡茶,长时 间连续饮用. 适量服用些维生素C片剂.
2.胰液分泌亢进使胰 管内压升高
激活了胰蛋白酶,
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应, 如弹性硬蛋白酶(elastase) 及磷脂酶A (phospholipase A), 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 促进了其坏死溶解。从而 引起急性胰腺炎 。
(二)胰腺内分泌部--胰岛
胰岛(pancreatic islet)
定义: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间,大小不 等,染色较浅的内分泌细胞团。
小 肠 结 构
三、小肠(small intestine)
---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粘膜
上皮 固有层 小肠绒毛 粘膜肌层
环行皱襞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皱襞
绒毛
三、小肠
三个概念:
皱襞:粘膜和粘膜下层向上隆起 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向上突起 肠腺:绒毛根部的上皮向固有层
CT内陷形层的盲管状结构
绒毛
皱襞
顶端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功能: 溶菌酶、防御素, 杀灭肠道微生物
小肠腺
潘氏细胞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小肠腺和十二指肠腺
小肠扩大表面积的结构:
❖长而弯曲的肠管 ❖环行皱襞 :粘膜 + 粘膜下层
中央乳糜管 ❖绒毛 :上皮 + 固有层 有孔毛细血管
散在平滑肌 ❖ 微绒毛(纹状缘):细胞膜 + 细胞质
肝小叶
(一)肝小叶
①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②多面棱柱体,长2mm,宽1mm
③肉眼观呈颗粒状,人约50万~100万个
④组成:
中央静脉 肝板/肝索 肝血窦 窦周隙 胆小管
猪肝
人肝
1、中央静脉(central vein)
a.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 b. 为小静脉; c. 壁上有肝血窦的开口,故壁不完整。
二、肝(liver)
① 人体最大的腺体; ② 产生胆汁; ③ 合成多种蛋白质及
多肽类物质; ④ 参与糖、脂类、激
素、药物等的代谢
二、肝(liver)
@@肝门部的结缔组织随门静脉、肝动脉、肝 静脉和肝管的分支伸人肝实质,将其分为许 多大小、形态相似的小叶--肝小叶。 @@ 小叶间结缔组织聚集的部位为肝门管区。
糖尿病
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 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和(或)作用缺 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原理 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
作用或者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血 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 谢,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异常增高,并从尿 中排出,发生糖尿病。
内因子的功能
与维生素B12结合,使之在肠管内不被分 解,并能促进回肠吸收B12,如内因子缺 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致恶性贫血
主细胞(胃酶细胞)
主细胞 (chief cell):胃酶细胞
分布:腺底部较多
低柱状细胞;
LM
结构:
核位于基底部; 胞质嗜碱性.
顶部胞质有大量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固有层:小肠腺,中央乳糜管.
粘膜肌层:内环外纵.
粘膜下层
粘液性的十二指肠腺(pH8.2-9.3),
肌层:内环外纵.
外膜:浆膜.
2、小肠绒毛
定义:小肠上皮和固 有层共同突入肠腔形 成的指状突起
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扫描电镜图
绒毛结构
上皮:单层柱状,含 ①吸收细胞 ②杯状细胞 ③内分泌细胞
中轴:固有层CT
8.小肠上皮吸收的各种物质都进入固有层的有孔 毛细血管
liufen6459@126.com
第12章 消化腺
温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刘芬 liufen6459@126.com
重点
1、P146 胰腺 2、P148 肝
消化腺的概况
小消化腺(管壁内):必须借助显微镜观看 食管腺、胃腺、肠腺
大消化腺(管壁外):肉眼可见 大唾液腺、胰腺、肝
功能: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
肝硬化
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 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
是定居于肝血窦内的巨噬细胞。具有清除肝血 窦中的抗原、衰老细胞、监视肿瘤等功能。
贮脂细胞
血窦内皮
网状纤维 窦周隙
胆小管
细胞间通道
贮脂细胞
4 、窦周隙
定义:肝血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宽约0.4μm
的狭小间隙。
组成:a.血浆;b.肝C微绒毛;c.贮脂细胞。
(贮存vit A,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在慢性 肝病, 贮脂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肝硬化)
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肌层:内斜,中环,外纵 外膜:浆膜
1、胃粘膜上皮
表面粘液细胞
表面粘液细胞
光镜特点: 细胞柱状 核位于基部 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 功能: 分泌不可溶性粘液覆盖 上皮,起重要保护作用
胃 粘 膜 的 上 皮 及 固 有 层
2、固有层
胃底腺 fundic glands
小叶间导管
胰液:无色无味,PH为7.8-8.4,每日分泌
量1-3升。
成分
水(97.5%): 无机物(0.6%):HCO3- Cl- Na+ K+等离子
有机物(1.8%):多种消化酶-腺细胞分泌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胰腺炎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
特点:细胞呈团状、索状 无导管,毛细血管很丰富 分泌激素 成人约100万个左右,以胰尾最多
▪ 内分泌部(胰岛 pancreatic islet)
体积 数量 分布
功能
A细胞 大 B细胞 小 D细胞
20% 75% 5%
周边 中央 A、B细胞间
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其他细胞
PP 细胞:分泌胰多肽 D1 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多肽 G 细胞: 分泌胃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