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心室肥厚(LVH)的重要原因。LVH 可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并 逐步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泵血减少及心力衰竭。AngⅡ能刺激 心肌细胞增生, 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
• ACEI 抑制肾素和AngⅡ的活性,阻止缓激肽降解,扩张血管,降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 ACEI 可通过抑制RAS、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流
动力学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 脏收缩功能,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苯那 普利的研究发现,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促进缺血 -再灌注心肌肌质网Ca2+-ATP 酶活性恢复,减少 氧自由基损害,减轻缺血-再灌注心功能损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与结构特点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激素系统。当
血压降低时,肾脏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催化下水解产生 血管紧张素Ⅰ(AngⅠ),AngⅠ经ACE 作用而形成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AngⅡ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活性,使血压升高;AngⅡ 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ALD),ALD能促进肾脏对水和 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体液容量,升高血压。
解缓激肽,缓激肽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ACEI 抑 制ACE 活性,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从而保留其扩血 管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 减少ALD 分泌: ACEI 通过减少AngⅡ对靶器官的作用
,使ALD 释放减少,减轻水钠潴留,有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 荷。因为ACEI 在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调节体液平衡方面的明 显效果,使其成为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物。ACEI 可用于轻、中度和 严重高血压,其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单药治疗对60%~70%的 高血压患者都有效, 在血压下降的同时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不 出现水钠潴留。ACEI 与利尿剂合用可增加ACEI 的作用,与钙离子 拮抗剂合用可增加各自的作用,与β 受体阻断剂合用作用增加较少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心率 变 异 分 析 ( V) 指 心 率 节 奏 快 慢 或 R—R 间期 随 HR 是 时 间所 发生 的变 化 情 况 , 映 心 脏 自 主 神 经 对 心 血 管 系统 的 反 调 控 以及 该 系统 对 各 种 影 响 因 素 的 应 答 。 近 几 年 的 大 量研 究 已充 分 肯 定 自主 神 经 活 动 与 多 种 疾 病 有 关 , 力 衰 竭 患 者 的 心 心 率变 异 性 降低 , V 对 心 力 衰 竭 后恶 性 心 律 失 常 事 件 及 猝 HR 死 的预 测 较 以往 的 预 测 指 标 ( 左 心 室 射 血 分 数 、 室 晚 电 如 心 位 ) 有 价值 l J 心 率 变 异 分 析 是 判 断 心 脏 自主 神 经 功 能 更 1 。 的最 佳 定 量 指 标 _ , 预测 心 脏 病 患 者 死 亡 的 独 立 危 险 因子 , 3是 J 有 十分 重要 的研究 价值 。而血 管紧 张 素转 换 酶抑 制 剂 ( C I作 A E)
死率 , 作用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 其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 将4 0例 确 诊 为 心 力 衰 竭 的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对
互±S 示 , 2组 指 标 治 疗 前 后 各 时 段 对 应 值 进 行 成 对 双 样 表 对
本均数 t 验 。 检
2 结 果
2组 用 药 前 后 H V 变 量 的昼 夜 变 化 比较 见 表 1 R 。
病 5例 ; 程 ( . l . 8 a NY 病 5 1 ±4 0 ) ; HA 3级 l 例 , 1 4级 3例 ; 左
自主 神 经 功 能 状 态 对 心 血 管疾 病尤 其 是 心力 衰 竭 以及 对 其 严 重 并 发 症 的 影 响 特 别 引 人 关 注 。如 何 应 用 简 易 、 速 、 快 可 靠 、 创 的 方 法 解 决 这 一 问题 成 为 研 究 的 重 点 。 目前 H 无 RV 的 测 定 临 床 应 用 比较 广 泛 。心 率 变 异 分 析 是 一 种 无 创 检 测 自 主 神 经 功 能 状 态 的 灵 敏 手 段 , F主 要 反 映 交 感 神 经 活 动 , L 与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
8 8
内蒙古 中医药
文 献研 究
血 管 紧 张 素转 化 酶 抑 制 剂 【 A C E I ) 在 心 力 衰 竭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中 的 应 用 新 进 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进展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35岁至75岁人群中,慢性心衰患病率为0.9%[1],且随着年龄增加显著上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了心衰的发生与发展,研究证实通过抑制RAS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室重构、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次证实RAS抑制可使心衰患者获益至今,RAS抑制剂已被公认是治疗心衰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1 RAS抑制剂药物类型传统的R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
最近上市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主要由缬沙坦和沙库巴曲按1:1 的比例结合而成。
不过二者并非简单地混合,而是以钠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其中沙库巴曲是一种脑啡肽酶(NEP)抑制剂前体药物,其最小晶体结构是由阴离子部分(6 个分子的沙库巴曲和6 个分子的缬沙坦)、阳离子部分(18 个钠盐)和15 个分子的水组成[2]。
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抑制脑啡肽酶,发挥舒张血管、预防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和促尿钠排泄等作用。
2 ARNI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FrEF)中的应用进展PARADIGM-HF 研究是一项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该研究纳入了8442 例NYHA 分级为Ⅱ~Ⅳ级的HFrEF患者(纳入标准:LVEF≤35%、利钠肽水平升高以及之前至少接受4 周的依那普利(10 mg/d)或同等剂量的ACEI/ARB 类药物治疗),随机分配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200 mg,每日2 次)和依那普利组(10 mg,每日2 次),持续随访27 个月,观察的终点指标是因心衰住院或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使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20%,全因死亡率下降16%,心血管病死率下降20%,因心衰住院率下降21%。
血管紧张素II(AngII)在心力衰竭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A(精)
血管紧张素I I(A n g I I在心力衰竭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治疗比较基础医学院05级临床5班刘梦媛张寅赵登李晓曦吴琼张堃摘要:血管紧张素II(AngII在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血管功能的中枢调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生物学效应的发生与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AT1R密切相关。
目前认为,AngII主要通过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治疗心力衰竭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I 拮抗剂(ARB疗效基本相同,但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AngII 心力衰竭 AT1R引言心衰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转归。
大量资料显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调节血压、体液容量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系统[1],通过影响血管紧张性、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及交感神经活性,在血压及心血管稳态调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
RAS的作用主要通过AngII来实现。
AngII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还可促进心肌细胞增生,胶原合成,血管平滑肌增生,醛固酮和内皮素分泌及过氧化物的产生,最终造成心血管损害,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引发心力衰竭[1]。
Ang II受体有4种亚型,其中I型受体(AT1R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血管、心脏、肾脏、脑等部位,主要功能有缩血管、潴钠、抑制肾素分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与心肌肥大、纤维化、心律失常等有关,即有心血管、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
针对心衰的治疗,在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方面,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拮抗剂(ARB(如洛沙坦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临床应用潜力似乎更大。
以下将进行简要阐述。
AngII与心衰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AngII如何介导心衰转导途径作了大量实验。
目前发现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包括 c - jun NH2 末端激酶(JNK 、细胞外信号调节酶( ERK 和P38MAPK,是细胞增殖与分化、凋亡与坏死等信号转导的共同通路, JNK、P38MAPK还是机体应激的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进展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35岁至75岁人群中,慢性心衰患病率为0.9%[1],且随着年龄增加显著上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了心衰的发生与发展,研究证实通过抑制RAS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室重构、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次证实RAS抑制可使心衰患者获益至今,RAS抑制剂已被公认是治疗心衰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1 RAS抑制剂药物类型传统的R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
最近上市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主要由缬沙坦和沙库巴曲按1:1 的比例结合而成。
不过二者并非简单地混合,而是以钠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其中沙库巴曲是一种脑啡肽酶(NEP)抑制剂前体药物,其最小晶体结构是由阴离子部分(6 个分子的沙库巴曲和6 个分子的缬沙坦)、阳离子部分(18 个钠盐)和15 个分子的水组成[2]。
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抑制脑啡肽酶,发挥舒张血管、预防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和促尿钠排泄等作用。
2 ARNI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FrEF)中的应用进展PARADIGM-HF 研究是一项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该研究纳入了8442 例NYHA 分级为Ⅱ~Ⅳ级的HFrEF患者(纳入标准:LVEF≤35%、利钠肽水平升高以及之前至少接受4 周的依那普利(10 mg/d)或同等剂量的ACEI/ARB 类药物治疗),随机分配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200 mg,每日2 次)和依那普利组(10 mg,每日2 次),持续随访27 个月,观察的终点指标是因心衰住院或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使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20%,全因死亡率下降16%,心血管病死率下降20%,因心衰住院率下降2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9 ] 刘 纪改, 李晓鲁, 王光海, 等. 重组 人脑利钠肽对 老年 急性失代偿 心力衰竭 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浓度 和临床疗效的研究f J 】 . 中华 老
年 医学杂 志, 2 0 1 1 , 2 8 ( 1 ) : 6 l ~ 6 2 .
[ 1 0 ] 胡范化 治疗 [ M] . 北 京:
参
考
文
献
[ 1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 管病杂 志编辑委员会. 慢 性 心力衰竭 诊断治疗 指南 [ J ] . 中华 心血管病 杂 志, 2 0 1 0 , 3 5 ( 1 2 ) :
1 0 7 6 —1 O 9 5 .
[ 2 ] 李瑞 杰. 美 国心脏 病学会和美 国心脏协会 2 0 0 9成人慢性 心力 衰 竭 诊 断 与 治疗 指 南 ( 连载 2 ) f J 】 . 临床荟 萃. 2 0 1 0 , 2 1 ( 1 3 ) :
人 民 卫生 出 版社 . 2 0 1 0 : 1 5 9 — 1 6 0 .
[ 1 1 ] 崔华, 程庆 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并 肾功 能 不全面 临的挑 战f J ] . 中华 老年心 脑血管 病杂 志, 2 0 1 3 , 1 0 ( 0 4 ) :
5 9 -6 0 .
A R B作为一种新物质 , 在临床治疗研究方面也 取得了诸多进展 ,大量临床表明其相较于 A C E I 能 够 更好 的改 善心 力衰 竭 患 者 的预 后 ,提 升 存 活率 , 减少 因心血管事件引发的严 重并发症 或者危重病 情进展与死亡等 , 可 以说是 目 前最为优越的治疗心 力衰竭的一种应用药物 , 为其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A C E I 的应 用 开启 了新 治疗 方 向 “ 神经一 内分 泌 ” 并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1. 血管紧张素受体与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受体(Angiotensin Receptor, AR)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通过激活相关的受体,导致心肌细胞的收缩和心血管紧张素的释放,从而引起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加、心肌重构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过度激活会导致心力衰竭的进展,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方法成为了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2.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 ARNI)是一类新型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它不仅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活性,还能够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
脑啡肽是一种对血管紧张素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其抑制作用可以弥补单纯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所带来的不足。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
3. 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PARADIGM-HF试验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关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该试验证实了该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显著效果。
通过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比较,PARADIGM-HF试验显示,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患者较ACEI组患者在心力衰竭恶化风险降低20%,心衰住院率减少21%,和全因死亡率也减少了20%。
而最新的PARAGON-HF试验则证实了在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中,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较ACEI组患者减少了心衰住院率,并趋向减少全因死亡率。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4. 未来研究方向在临床实践中,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广泛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研究进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文章对ACEI 的发展史、作用机制、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用途;不良反应近年来,各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不断问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就该类药综述如下。
1 发展史于1981年第一代ACEI卡托普利在美国上市。
第2代ACEI依那普利是于1976年日本化学家发现的,并于1984年在德国上市。
相继第三代的ACEI赖诺普利于1987年在美国和新西兰上市[1]。
2 作用机制、结构特点及分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II (AngⅡ)是主要的效应肽。
ACEI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作用。
作用机理如下:抑制循环中RAS;抑制组织中的RAS;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增加扩血管的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的量;醛固酮分泌减少,以减少水钠潴留[2]。
ACEI按其对ACE活性配基锌离子作用特性的不同分为三类[3]:含有巯基的卡托普利等;含有羧基的依那普利等;含有磷酸基的福辛普利等。
3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3.1 降压作用应用ACEI使AngI转变成AngII受阻,降低血浆中AngII的浓度,AngII还可以使体内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降低AngII的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减少,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ACEI还可以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使体内缓激肽的量增大,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ACEI在临床试验中作为单药治疗,其降低血压的效应相当于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药。
单药治疗大约60%~70%患者都有效。
大多数1小时内出现降压效应。
ACEI也可和钙通道阻滞药合用增加效应。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研究概要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研究04级临床4班王晓迪(90401422) 何洋(90401423)王秋实(90401424) 张博超(90401425) 闫琦(90401426) 周健(90401427) 侯艳茹(90401428)【摘要】:心力衰竭(HF)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心衰概念及其发病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并着重针对近年来血管紧张素II在心衰发生中的不良作用和应用ACEI对心衰的治疗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Heart failur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s that threaten people’s health. This review first but concisely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heart failure which is cited from ACC. And then, we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HF and what kind of role does RAAS play in this process. In addition to these, we reviewed some digests, either domestically or broad, which illustrate the results of resent research on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ngiotension II in HF as well as some clinical trials on ACEI as the treatment for HF patients.【关键词】:心力衰竭RAAS 血管紧张素II ACEI ARBs ß-blocker【正文】1. 介绍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中的血管紧张素II,与心力衰竭过程中心肌肥厚、调亡、缺血、心律失常,心肌坏死、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脏结构重塑均有密切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受损 的心力 衰竭 患者更 有益 , 值得 推广 。 A E 的不 良反应是 限制其使用的缺陷, CI 它
的不 良反应有 干咳、 血管神经性 水肿 , 本组
方法 : 人院后均给予病因治疗及基础 心衰 的 治 疗 , 给 予地 高 辛 0 15 ~ 即 .2
病等。冠心病直接使 心肌损 害 , 心肌收缩
力降低 , 心排 血量 下 降, 室 重构 , C I 心 A E 叮延缓心室重 构 , 防止心力 衰竭 的发生 ; 高 『压 病时心脏 的后 负荷增加 , 『 i t 左室心肌 肥厚 , 以增加 心排血 量 , 心肌 的肥厚 以 但 tl纤 维的增多为主 ,  ̄J ,t 线粒体的增大程度 和速度不如心肌纤维 的, 造成心肌的能源 不足, 肌细胞 凋亡, 力 衰竭 加重 , 心 心 A E 抑制周 围和组织 的血管紧张 素转 换 CI 酶, 使血管紧 张素 Ⅱ生成减 少 , 激肽 的 缓
的缸压 , 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 肾素 一 血管紧张素 一 醛同酮系统激活 , 心肌的收缩 力增强 , 围的血管收缩 , 周 维持血压 , 调节m 液的重新分配 , 保证 了心、 脑等的血液供应 ; 水、 钠潴留, 增加了总的体 液及心脏 的前负 荷。以 卜四个机制的 长期发展 , 使心衰不断
A E 具有改善胰 岛素抵抗 和减少尿 CI 蛋 白的作用 , 对肥胖 、 糖尿病 、 肾脏靶 器官
组, 治疗组 4 , 6例 对照组 3 4例 , 两组在年 龄、 别、 性 体重 指数 、 压上 无 显著性 ( 血 P
> .0 ) 0 05 。
亡; ③神经体液的代偿 : 交感神经 的兴奋增 强, 使心肌收缩力增加 , 心率增快 , 提高心输 出量增加 , 同时周围的血管 收缩 , 维持正常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性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骆是文来源:《延边医学》2014年第17期摘要: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是一种危害患者健康的复杂性的临床综合症。
其主要是由心脏结构或者是功能发生衰退而损伤心室或射血导致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乏力、其预后较差且致死率较高。
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传统疗法是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为主的,但是临床大量研究实践表明,长期使用传统疗法治疗会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
随着对心衰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已经成为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药物。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应用传统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会增加患者发生死亡和致残的几率。
随着临床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提出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为核心治疗药物的全新治疗方式。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被大力应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历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法制经历的三个主要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期间,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针对的机制是“心肾模式”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强心、利尿、扩张血管”【1】,该治疗方式虽然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不能够明显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也未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其主要的治疗机制转变为“心循环模式”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改善血流动力学”【3】,但是研究进一步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血流动力学恶化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现象【4】。
因此,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其主要的治疗机制转变为“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5】,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综合的调理控制,这其中应用的核心药物即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6】。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理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临床上有效的抗高血压及纠正心衰的药物,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①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进行抑制,来降低血管收缩作用,降低心脏与血管中AT1受体的表达,从而减少醛固酮生成,减轻心脏重构【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药理作用及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药理作用及应用发表时间:2019-05-13T15:06:08.8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3期作者:栾玲[导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削弱或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作用。
牡丹江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近年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备受推崇的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还具有抗心衰、抗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功能等良好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应用于高危人群可防止发生心脏病,又能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应用,以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心力衰竭;药理作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血管紧张素II生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收缩血管、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肾素分泌及升高血压的作用,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行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削弱或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作用。
1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I是该系统的关键步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因此成了阻断该系统最有效的途径。
具体作用机制有: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减弱本身的收缩血管作用,并间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其他缩血管物质的释放,达到减轻血管阻力的目的。
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还具有分解缓激肽的作用,而缓激肽对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强,缓激肽还可促进同样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的合成。
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通过该途径扩张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刺还能够阻断组织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心肌肥大纤维化,抑制甚至逆转心脏重构;抑制交感神经,降低循环中交感神经物质的浓度,避免这些物质长期的心脏毒性作用,另外还具有恢复交感神经物质受体的密度作用,从而改善心功能;心力衰竭的治疗经常离不开利尿剂,从而经常发生电解质失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具有纠正低钾、低镁的作用,防止副作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000-3614(2018)02-0195-04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8. 02.021图1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作用机制示意图注: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NP:心房钠尿肽;BNP:B型利钠肽;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NP:利钠肽;AT:血管紧张素受体;Ang:血管紧张素心力衰竭NP 系统激活ANP/BNP ↑NP 受体脑啡肽酶降解NP 活性增强ARNIAngⅡ作用减弱AngⅡAT1血管紧张素原RAAS 激活AngⅠ血管舒张↓血压↓交感神经活性↓醛固酮水平↓纤维化↓肥大排钠、利尿血管收缩↑血压↑交感神经活性↑醛固酮↑纤维化↑肥大196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2月 第33卷 第2期(总第236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February,2018,Vol. 33 No.2(Serial No.236)库巴曲缬沙坦亦能使其获益显著。
PARADIGM-HF 试验[19]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共纳入8 442例NYHA 心功能Ⅱ~Ⅳ级的BNP 水平升高的HFrEF 患者(LVEF ≤40%),所有患者随机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bid 或依那普利10 mg bid 进行治疗。
随访27个月后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血管死亡、因心力衰竭住院、全因死亡均显著下降,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力限制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ARNI 避免了奥马曲拉引起的严重血管性水肿这一致命性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高血钾、咳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
3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和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SA)联合发布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均对ARNI 的使用作了推荐[3,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苏文生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6年第03期【摘要】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在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高血压、抗心力衰竭药物,临床也将其用于左心室肥大的预防、阻止心肌缺损损伤、糖尿病肾小球病变等。
我国已将ACEI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当中,现已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而被大家所接受和使用。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16-02ACEI用于高血压及心衰治疗中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量的研究证实ACEI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风险[1]。
本文就ACEI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论述。
1、ACEI药理学研究人体血压调节的最重要的内分泌系统是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α-2球蛋白(血管紧张素原)则是一种糖蛋白,由400个氨基酸在肝脏内合成[2]。
其中肾素作为肾脏所释放的一种特异性极高的氨基酸糖蛋白,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可在血浆中将α-2球蛋白水解成Ang I(10肽血管紧张素I),Ang I无升压活性。
肾脏中的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则可催化发生两种反应:①水解AngI,去掉C端的亮氨酸及组氨酸,并生成Ang II(8肽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可发挥收缩血管、促进血压升高,并在氨基转肽酶作用下,门冬氨酸失去N端而成为AngIII(7肽血管紧张素III),AngIII可促释放醛固酮,导致血压上升。
②促进缓激肽失活,缓激肽具有降压活性,并继而生成7肽化合物,失去活性。
所以,在血压控制中RASS 的AngII非常关键[3]。
鉴于这些研究成果,联合药理学研究认为ACEI药理包括几个方面:1.1 抑制血浆肾素系统ACEI可直接抑制ACE,降低AngII、醛固酮水平。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1.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研究背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CE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而在这一过程中,ACEI还可以增加血浆中的脑啡肽水平,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CEI在心力衰竭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心脏前负荷:ACEI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脏的功耗。
(2) 抑制心肌重构:ACEI可以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心肌肥厚、纤维化,降低心肌肌钙蛋白的表达,从而减缓心肌重构的过程。
(3) 改善心脏功能:ACEI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脏的舒张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ACEI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ACEI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住院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而且在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中,ACEI还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ACEI还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形成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ACEI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ACEI在心力衰竭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长期使用ACEI可能出现干咳、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ACEI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某些心力衰竭患者来说,ACEI可能并不适用,例如伴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激活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注意其局限性,加强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积极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药物选择。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血管紧张素系统干预
DR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DRI(直接肾素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系 统干预药物,通过直接抑制肾素活性,降低Ang II的
生成。
输标02入题
DR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以更 全面地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心脏 重构和心功能。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血管紧张素 系统干预
目录
• 心力衰竭概述 • 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力衰竭 • 血管紧张素系统干预的药物种类 • 血管紧张素系统干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
应用
目录
• 血管紧张素系统干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 疗效与安全性
• 血管紧张素系统干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心力衰竭概述
详细描述
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药物之一。它们能够改善心肌重构,延 缓心力衰竭的进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ACEI类药物还具有保护肾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 风险等作用。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总结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 轻心脏负担。
详细描述
直接肾素抑制剂如阿利吉仑等,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药物。与ACEI和ARB相比,DRI能够 更直接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但 需要注意的是,DRI可能导致低血压、高血钾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
用。
04
血管紧张素系统干预在心力衰竭 治疗中的应用
DR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 生存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是一种危害患者健康的复杂性的临床综合症。
其主要是山心脏结构或者是功能发生衰退而损伤心室或射血导致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乏力、其预后较差且致死率较高。
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传统疗法是以“強心、利尿、扩张血管”为主的,但是临床大量研究实践表明,长期使用传统疗法治疗会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
随着对心衰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口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已经成为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药物。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应用传统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会增加患者发生死亡和致残的儿率。
随着临床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提出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为核心治疗药物的全新治疗方式。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被大力应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历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法制经历的三个主要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期间,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针对的机制是“心肾模式”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强心、利尿、扩张血管"[1],该治疗方式虽然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不能够明显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也未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其主要的治疗机制转变为“心循环模式”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改善血流动力学”【3】,但是研究进一步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血流动力学恶化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现象【4】。
因此,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其主要的治疗机制转变为“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5],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综合的调理控制,这其中应用的核心药物即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6】。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理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临床上有效的抗高血压及纠正心衰的药物,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①抑制肾素一醛固酮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I 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进行抑制,来降低血管收缩作用,降低心脏与血管中ATI 受体的表达,从而减少醛固酮生成,减轻心脏重构【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分析目的:探讨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本病的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变化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在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以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标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常见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中晚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交感神经的过度活化在心肌重塑中起着关键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在抑制心肌重塑等方面作用显著。
本文临床观察应用ACEI类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平均65.4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64.8岁。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22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
两组研究对象资料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 治疗前检查两组入院服药前需要检查肝肾功能、血离子、心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再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再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麦麦提努尔·吾热依木塔吉姑丽·阿不拉(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 844500)【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191-0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症状群,其发病率高,预后严重,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近年来人们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机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因此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脏重塑。
以往使用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虽然在初期都能改善临床症状,长期应用并不能降低死亡率,甚至还可以增加死亡率。
取而代之的是以ACEI,β受体阻滞剂等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药物作为基本治疗的新方法。
使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脏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机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过去10年中获得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血管病的价值。
ACEI已被推荐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并写入国内外指南之中。
但是,临床实现与指南之间孙在不小差距。
在指南明确列为I类适应症的情况下,ACEI在日常临床实线中应用远远不够,且剂量不足。
本专家共识的编写目的,在于将ACEI用于心血管病的理念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况下应用的证据和使用方法等归纳为一个共识性文件,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以进一步改善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临床应用ACEI的状况,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ACEI的药理学一定义ACEI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
ACE 是一种非特异的酶,可使血管紧张素I(Ang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II(AngII)外,还催化缓激肽类扩血管物质的降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沈丽娟,何国平*(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2)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制除交感神经 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激活 外,细胞因子的激活和失衡也参与了 CHF 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ACEI)不但能阻断 SNS 及 RAAS 的激活,还能调整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逆转心室肥厚以及防止和延缓 心室重构,有助于延缓、遏止 CHF 进展。本文总结了 ACEI 对 CHF 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的研究现状,探讨通 过此途径治疗 CHF 的效果。 关键词:心力衰竭;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干预作用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693(2009)06-0449-03
作者简介 : 沈丽娟,女,硕士生
*
子干预作用的研究现状。 1 细胞因子在 CHF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免疫细胞 ( 如单核 / 巨噬细 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 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等)经 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细胞间 信号传递分子,主要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和炎性反 应,刺激造血功能,参与组织修复等生理和病理过 程。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 因子两种类型。促炎性细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包 括 :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TNF) 、 白 介 素 -1 (IL-1)、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等;抗炎性 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则包括:白介 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等。促炎性细胞因子 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网络,在正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 指心脏由于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低下或负荷过重,使 泵血明显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临床 综合征, 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CHF 的病理 生理机制十分复杂,除了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激活 外,细胞因子的激活和失衡也参与了 CHF 的发生发 展过程。抗细胞因子治疗 CHF 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 点。有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 ACEI)不但能 阻断 CHF 患者 SNS 及 RAAS 的激活,还能调整细胞 因子网络的失衡,逆转心室肥厚以及防止和延缓心室 重构,有助于延缓、遏止 CHF 进展 。以下就从干预 的理由和效果介绍 ACEI 对 CHF 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
China) ABSTRACT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is a clinical syndrom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t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s not only the 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 and ren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 but also the activation and imbalance of cytoki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 (ACEI) have been shown to block the activation of this system, reverse myocardial hypertrophy, as well as to prevent and delay the LV remodeling, delay and prevent the progress of CHF.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research of the intervention of ACEI to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patients with CHF, and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CHF through this way. KEY WORDS: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ytokin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 intervention
[12]
。
IL-10 是最重要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在 CHF 免疫功能调节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IL-10 是 TNF-α 和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强大下调剂
·450·
[13]
。离Chin JMAP, 20源自9 June, Vol.26 No.6
能通过阻断 RAAS 而消弱上述作用;②神经内分泌 激活后释放的儿茶酚胺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产生更 多细胞因子引起心肌组织损伤[24],ACEI 可能通过 抑制交感活性而减弱这一损伤作用;③研究发现 TNF-α 与血浆肾素活性呈正相关
Tel:13912306027 E-mail: panda55@
·449·
[1]
通信作者 :何国平,男,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9 年 6 月第 26 卷第 6 期
Chin JMAP, 2009, June Vol.26 No.6
情况下,细胞因子网络发挥正常调控作用,使促炎 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处于平衡状态。CHF 时细胞因子激活,其网络的正常调节发生了严重失 控,表现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大量增加,而抗炎细胞 因子相对降低[2]。血清细胞因子升高可直接或间接 抑制心肌收缩力[3]。 TNF-α是细胞因子网络的关键部分。 Levine 等
[5] [4]
体心肌细胞实验证实 IL-10 能拮抗 TNF- 引起氧化 应激,避免心肌细胞的损伤,二者平衡对心肌损害有 重要的生理意义[14]。 关于 CHF 时血清 IL-10 水平 变化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 有明显升高者[15],也有 升高不明显者,甚至还有轻度下降[16]。Kaur 等[17]在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中检测到 TNF-α 水平显著升高,IL-10 水平下降,TNF-α/ IL-10 比值 增大,并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提示, 在严重 CHF 时,IL-10 不能随促炎性细胞因子升高 而升高,也就是说, 严重 CHF 时促炎性细胞因子占 据了优势 , 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不足以拮抗促炎 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作用。 2 ACEI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 如上所述,近几年有更多更新的证据显示炎症 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的进展中起到重要的病理生 理作用。其通过许多机制调节心血管的功能,如促 进心室重塑,诱导心脏的收缩功能失调,解离β肾上腺素能受体等机制[18]。另外正常年轻心肌并无 诱生型NO合成酶(iNOS)的表达, 但可由炎症细胞因 子诱导新合成iNOS,以致心肌产生高浓度NO,促 进心肌凋亡[19];国内外有大量报道均显示CHF中细 胞因子、NO升高,而且细胞因子、NO和RAAS在 CHF进程中有一定联系,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 同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大量的临床试验均证明 ACEI 运用于 CHF 时不 但能阻断 SNS 及 RAAS 的激活,还能调整细胞因子 网络的失衡,逆转心室肥厚以及防止和延缓心室重 构,有助于延缓、遏止 CHF 进展[1]。Gullestud 等[20] 观察不同剂量依那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免疫调节 影响,结果发现大剂量依那普利治疗组(40 mg·d-1)出 现 IL-6 活性明显降低,且 IL-6 活性降低与左室肥 大逆转密切相关。Juha 等[21]研究发现 ACEI 能降低 CHF 患者循环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对血清 IL-6 亦有 轻度的降低作用。有研究表明,群多普利能降低血 清 TNF-α、C 反应蛋白水平,表明雷米普利能够改 善 CHF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异常, 具有理想的抗炎 作用,从而延缓或终止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22]。 目前 ACEI 对细胞因子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十 分清楚,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推测可能机制为: ①血 管紧张素 -Ⅱ(angiotensin II, Ang-Ⅱ) 能增强细胞因 子诱导的一氧化氮(NO)的产生。高浓度的 NO 可以 抑制心功能; 而且 Ang-Ⅱ可以激活 T 细胞和巨噬细 胞释放细胞因子参与心肌纤维化过程[23],ACEI 可
Research of Intervention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to the Cytokines in th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HEN Lijuan,HE Guop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Affiliated Wujin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02,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9 年 6 月第 26 卷第 6 期
首先发现CHF患者血清TNF水平明显升高。 亦有研究 发现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冠状窦处血清TNF-浓度 显著高于主动脉根部,提示CHF患者的心肌细胞能 够分泌TNF-。 TNF-主要通过两种病理生理改变对 心脏发挥作用。 一为负性肌力作用。 TNF-直接损伤 心肌纤维,使细胞间质分裂,重新分布,毛细血管 液体渗出,造成心肌水肿,抑制心肌收缩;TNF- 还可促进IL-1、IL-6和IL-8等多种具有负性变力效应 的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产生间接的负性变力效 应,并且这些细胞因子反过来又增强组织细胞对 TNF-的敏感性, 从而使TNF-的负性肌力作用进一 步加强[6]。二为左室重构。TNF-可通过激活基质金 属蛋白酶 (MMPS) 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S)表达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导致渐进性的左 室扩张、左室泵衰竭和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障碍[7]。 IL-6 和 IL-8 这两种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免疫 细胞(T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和非免疫 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是 炎症反应的重要介导物质。业已证明,CHF 患者血 清 IL-8 水平升高, 并与 LVEF 和心脏指数呈负相关, 可能是 CHF 的重要预后因素 ; CHF 患者血清 IL-6 水平升高[9],其与 TNF- 一样是心肌抑制因子,可 直接或间接产生负性肌力作用, 抑制心功能 放 NF-κB 诱导 IL-6 基因表达